第5節
穿越之病嬌王爺易推倒 作者:mockangl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慕容明珠的重點立刻被轉移了,說他睡得跟豬一樣,怎麽可能。他還沒來得及辯駁,就聽溫婧蓉在那裏掰著手指頭算給他聽。
“昨天晚上你不光打唿,還磨牙,吵死個人,我推了你好幾下都沒用。讓我哥跟你一個屋,我哥還吃虧了呢。”
難得看到自家主子吃癟,躲在樹枝上的黑風簡直要笑死了。要不是這時候剛好有風,溫婧蓉隻要往外頭一看,就能發現他藏身的那棵樹,有一叢枝椏正可疑地亂顫著。
慕容明珠顯然是被打擊到了,都忘了阻止她把牛大寶的床位又往他邊上挪了挪。沒辦法,這間屋子本來是獵戶搭建了偶爾在山裏休息過夜用的,地方實在太小,不離他的床位靠近些,新床的床尾就要擋到門了。
整理好了牛大寶的床鋪,溫婧蓉抱了自己的被褥到了裏屋。打了這麽久的地鋪,終於能睡迴床上了。
新床連木料和人工,加上之前的兩張凳子,牛木匠收了她五百多個銅錢,這一下子又去了她存款的四分之一。
開源節流,錢財上光節流是不夠的,開源才是硬道理。溫婧蓉思量著,這幾日要趁著那戶人家的少爺跟表少爺都還在,多送幾次山貨賺點錢。趕著進山碰運氣,午飯溫婧蓉也沒好好做,就蒸了野菜窩窩頭,加上一碗發酵好了的甜酒釀,隨便應付了一下。
野菜是溫婧蓉采了最嫩的那一段,伴著河蝦用油細細炒透了的,塞在窩窩頭裏頭伴著吃,又香又爽口。光這個他之前都看不上的鄉野粗糧,慕容明珠就一口氣吃了三個。
之後的甜酒釀他是當點心用的,沒想到沒有冰塊,僅僅是用溪水涼了一會兒,吃到嘴裏,涼絲絲的,也甜絲絲的,一小碗下去,身上的暑氣便消得差不多了。他本還想再要一碗的,迴頭一看,早被動作快的牛家兩兄妹給分刮完了。
甜酒釀溫婧蓉本來就隻做了一點點,這時候的糯米還是稀罕貨,一般人家光種稻米和小麥就不夠種了。所以上次她買的那麽點糯米,除了做糍粑的,最後隻留了八兩左右做甜酒釀,滿打滿算也就四五碗的量。就他那個斯文的吃法,哪裏還輪得到他第二碗。
沒能續杯的慕容明珠有些生氣,溫婧蓉隻好答應了他等會迴來的時候一定給他帶好吃的,這才把他給哄好了。這麽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
失笑地看了看慕容明珠,她又轉頭看看同樣臉上帶笑的牛大寶。這段時間有他在家裏陪著,牛大寶臉上的笑容好像也多了些。溫婧蓉心裏默默歎了口氣,要不是她肩膀上還背著養家糊口的重擔,她也希望能留在家裏多陪陪牛大寶。
他雖然嘴上從來都不抱怨,溫婧蓉也能猜到,他一個人在家裏,也沒人跟他說話,眼睛又不方便,想必還是會寂寞的。
第十五章 蜂窩和蜂蜜
溫婧蓉這趟進山,沒再走之前的老路,繞了道往另一邊的林子裏摸去。因為常年沒人往這裏頭來,瘋長的野草和灌木快有半人高,沿途她光顧著用柴刀開路了,費了半天的勁兒才走了不到一裏路,正在她為自己選錯了路而懊悔時,溫婧蓉忽然看到了不遠處的山澗邊上,有一大片的野生葡萄,點點紫色在綠葉的隱匿之下若隱若現,走得近了才看清楚那一串串長勢喜人的紫色果實。
她隨手摘了顆大的嚐了嚐味道,皮有點厚,不過比她以前在山裏吃到過的野葡萄要好吃多了,沒那麽酸澀。
溫婧蓉慶幸了下她今天出門的時候,特意背了一個大點的背簍。這麽多葡萄,就算鎮上的王家不要,她費點錢買點冰糖迴頭給釀上,也能整治出香醇的葡萄酒來。
一想到錢和葡萄酒,溫婧蓉就幹勁十足。她先是摘了些葡萄葉子鋪在了背簍的底部,再一一挑了成熟的大果粒的葡萄串摘了,小心地在背簍裏頭一層層疊好。等整個背簍都放滿了,這片葡萄藤上還掛著不少的成熟果實,隻能等下次來的時候再摘了。
記好了葡萄藤的位置,溫婧蓉在背簍上蓋了些葡萄葉遮陽,正彎腰去背的時候,聽到草叢裏頭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她習慣性地屏住了唿吸,手同時悄悄地摸到了別在腰間的柴刀。
等了不到半分鍾,草叢裏頭忽然鑽出條黑黃相間的蛇來,茲茲地吐著信子。
原來是條油菜花。她住鄉下的時候,外婆經常鋤田鋤著鋤著就能打到一兩條。那時候網絡還沒那麽普及,也沒人知道蛇身上容易攜帶寄生蟲。鄉下人遇見油菜花都是當盤肉菜逮了煮著吃的,也沒人吃出什麽病來。溫婧蓉小時候也沒少吃,蛇肉的味道有點像雞肉,不過比雞肉嫩多了,也香多了。
這下忽然看到它,溫婧蓉也被勾起了幾分童年的迴憶,手比腦快地直接用柴刀背敲暈了這條倒黴的蛇。等她反應過來,才哭笑不得地看著地上的蛇屍,自己是有多愛錢啊,這麽電光火石間都還記得不能傷了蛇皮,不然上藥鋪賣蛇皮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她把蛇撿了扔進布袋裏頭,仔細綁好了袋口,掂了掂重量,好家夥,至少有五斤重。他們家才這麽三個人,也不知道到時候吃不吃的完。
這趟進山也算是大有收貨。溫婧蓉滿意地背起背簍,拎著裝了蛇的布袋子便往山下走。迴去的路上她聽到樹上有蜜蜂的聲音,順著聲音抬頭一看,離地麵六米高的枝椏上,有個足球大小的蜂窩,不少蜜蜂繞著它嗡嗡飛著。
溫婧蓉觀察了一下那棵樹,蜂窩所在的位置樹枝不夠粗壯,恐怕承受不住她的體重。不過在這方麵她是老手,這麽點問題完全難不倒她。放好了背簍和蛇袋子,溫婧蓉先是找了些幹燥的枯枝和樹葉,團成了一把大大的引火團,弄好了這一切才用手帕綁住了大半個臉,吭哧幾下就爬上了樹,在離蜂窩還有半米左右的時候,她雙腿緊緊地攀住了樹幹,掏出懷裏的火折子,迎著風口吹了幾下,團好的樹枝便很快地燒了起來,冒出一陣陣的黑煙。
溫婧蓉把冒著黑煙的樹枝伸到蜂窩下麵,受到驚擾的蜜蜂很快被濃煙給熏走了。眼見著蜜蜂已經趕得差不多了,溫婧蓉掏出一枚小石子,朝著蜂窩和樹枝的連接處,用了巧勁一扔,蜂窩便直直地往下墜,剛好被她接個正著。
迴到地麵溫婧蓉掰開蜂窩把裏頭的蜂後用樹枝挑到一邊,心裏稍微有些過意不去,又得勞煩這些勤勞的小蜜蜂們再造一個蜂窩了。不過在生存的大挑戰之前,這點小小的內疚很快就被她扔到了一邊,一手蛇一手蜂窩,背上還有滿滿的一筐野葡萄,心裏輕快的她迴去的時候比上山快多了。半個小時不到,就迴到了山腰處的小木屋。
“小寶今天這麽快就迴來了?”
牛大寶聽到她的腳步聲,顯然有些意外。
“嗯,哥,我在山上采了點葡萄,洗幹淨了放你邊上你等會記得吃啊。我得趕緊往鎮上再跑一趟,看看王家要不要這些東西。”
溫婧蓉一到家就猛灌了兩碗水,動作飛快地給兩人各洗了一串葡萄,便急匆匆地拿起今天下午的收獲,往鎮上趕去。
怕晚了藥鋪會關門了,溫婧蓉一到鎮上便先往藥鋪的方向去了。掌櫃的看到那麽大一條蛇也是嚇了一跳,本來按照慣例是由他們鋪子裏的人動手剝蛇皮的,剛好那個夥計不在,隻好由溫婧蓉自己動手。在她剝蛇皮的時候掌櫃一個勁地在邊上提醒她,小心點,別弄破了,比她這個要那蛇皮換錢的還緊張。
最後這張蛇皮換到了三百個銅錢,比起以前捉到的算不錯了。溫婧蓉謝過掌櫃的,便往王家去了。讓她失望的是,王家顯然是富貴慣了,壓根看不上她摘來的這些野葡萄,嫌它澀口。倒是對蜂窩很有興趣,家裏兩個少爺都是在京裏長大的,恐怕還沒真正見過蜂蜜是從哪裏來的呢。
王家廚娘爽快地給了溫婧蓉一兩碎銀子,隻要了蜂巢裏頭的巢蜜塊。蜂窩的另一部分能食用的蜂子,她卻棄了沒要,反而便宜了溫婧蓉了。
這一趟雖然沒賣成葡萄,不過結果也算令人滿意了。溫婧蓉繞到米麵行,要了十斤的冰糖,又另外買了個壇子,眨眼間一兩銀子便隻找迴了兩百來個銅錢。
等她趕迴到牛家村,天已經全黑了。在這個沒有電燈的時代,溫婧蓉在小半年的古代生活後,已經習慣了走夜路。遠遠看見山間那盞忽明忽暗的燈,她心裏一暖,知道此刻牛大寶正在家裏等著她。
每次隻要溫婧蓉出了門到天黑了還沒迴來,牛大寶就會點上這麽一盞油燈,好讓她快到家的時候,抬頭就能看見屋裏的亮光。
第十六章 釀葡萄酒
在推開門的那一刹那,屋裏的兩隻都同時朝她看來。牛大寶和慕容明珠這次竟然破天荒地坐到了一起,沒像之前一樣離得遠遠的,溫婧蓉也好奇地挑了挑眉。
不過一想到他們為了等她,連晚飯都還沒吃,她連忙把背簍放到門後,燒火煮粥,一邊也不耽誤工夫,掰了一半的蜂窩,直接用火鉗夾著,在爐子裏頭烤熟了,不一會兒小屋裏頭就滿是一股奇妙的香味。
慕容明珠看著她拿了根竹簽子,把蜂窩裏頭的白花花的肉蟲子給挑到了碗裏,撒了點鹽巴,就遞給了牛大寶。
“哥,吃蜂子,王家的隻要了蜂蜜,也給了一兩碎銀子呢。”她又看了眼慕容明珠,猶豫要不要讓他試試,蜂子看著有點惡心,其實味道還不錯的,而且是天然的高蛋白食物,很補,正適合這兩個病號。
牛大寶是吃過蜂子的,對這個沒有抵觸。慕容明珠看他吃得挺香的,心裏也實在好奇,再一想難道自己還不如一個瞎子,臉上便帶了幾分視死如歸的神色,小心地試吃了一隻。表皮被烤得酥脆,不過內裏還有些軟綿綿的,如果不知道吃的是什麽,這個味道還是可以接受的。
溫婧蓉見他肯吃,便又將剩下的蜂子倒了一半給他,“多少再吃點,這個很補的。”
自己則是拿了剩下的那半隻蜂窩用竹簽子細細地挑出了裏頭的蜂子,放到一邊留著等會兒再處理。粥快滾鍋了,溫婧蓉把鍋蓋留了條縫,便舀了清水到屋外頭清洗蛇肉。被剝了皮的蛇還在蠕動,其實早就死了的,隻是肌肉裏頭的神經元還沒死透,乍一眼看去還真有點恐怖。怕等會嚇到了慕容明珠,她索性在外頭就把蛇肉給斬了塊,又迴屋裏頭接了滾水,把洗幹淨的蛇肉給燙了一遍。
幸好這時候天已經黑透了,慕容明珠一直都沒發現她在外頭折騰了半天的東西是什麽,以至於到晚飯的時候吃到這一盆蛇肉兩吃的時候,隻覺得清淡的蛇肉羹滑嫩異常,紅燒的手撕蛇肉又迴味無窮。裏頭的肉吃著像雞肉又不像雞肉,慕容明珠好奇追問了她幾次這個到底是什麽肉,都被溫婧蓉騙他是山雞給混弄過去了。
蛇肉本來就嫩,再加上溫婧蓉的做飯手藝,三個人毫無意外地吃了個肚子圓滾。那麽大的一條蛇,到最後僅隻剩了小半盆肉羹。不過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湯碗裏頭的肉羹已經沒有了,她還以為是牛大寶他們夜裏餓了,起來吃掉了,也沒多想。而藏在枝椏間的黑風,則是迴味地舔了舔唇,難怪他們家王爺吃飯都不用人勸了,這牛家姑娘做飯果然很有本事。
“七月動八月空,九月十月滿咚咚”,說的便是這蜂窩。這個季節其實還不到吃蜂子的最好時候,不過她昨天摘迴來的蜂巢裏頭,六角格子裏頭的幼蟲還是不少的。早起的溫婧蓉便將吃不完的蜂子,連同昨天晚上用鹽水煮過的另一半,倒到院子裏的草席上去晾曬,曬幹了的蜂子就不用怕會壞掉了,能夠保存很久。
屋子裏頭另外兩個這時候也起床了,溫婧蓉例行公事地將慕容明珠抱了出去,讓牛大寶扶著解決了庫存。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總感覺慕容明珠在他們家呆了這麽十幾天,好像長胖了不少。
她心裏這麽一懷疑,手上就忍不住掂了掂他的重量,突然的動作嚇得慕容明珠立刻抱緊了她的脖子。
“你幹嘛?”
“你是不是胖了?”
慕容明珠:……
溫婧蓉無心的一句話讓他早飯都沒放開肚皮吃,糾結了半天之後問了她一句,“胖了不好嗎?”
她被問得莫名,直覺道,“挺好的呀,太瘦了不好看。”
慕容明珠的胃口忽然就迴來了,溫婧蓉那一句“太瘦了不好看”直接在他腦海中轉換成了“胖一點才好看”。喝了兩碗山藥粥之後才想起一個問題來,不對啊,他這麽在乎溫婧蓉的看法幹什麽?!
在他糾結第二個問題的同時,溫婧蓉已經拎了水桶到院子裏開始幹活了。昨天背著這簍子葡萄在牛家村和青石鎮之間趕來趕去的,不少邊上的果粒被壓傷了。她先將沒破皮的葡萄一顆一顆地摘了下來,用清水洗了兩遍,才放到竹筐裏頭晾幹水分。
然後她又用清水將酒壇子裏裏外外地仔細刷洗了兩遍,倒置過來,放到太陽底下曬。等葡萄和酒壇子裏頭的剩餘水分都被太陽給烤幹了之後,溫婧蓉洗幹淨手,一顆一顆地把葡萄捏破了扔到壇子裏頭。這個步驟很重要,葡萄要是沒捏好,發酵的時候就會因為氣壓而炸壇子。所以她一點都不馬虎地把這些葡萄粒都捏得碎碎的,按比列應該是要一斤葡萄二兩糖,五比一地投入冰糖的。但是他們家沒秤,溫婧蓉隻能估摸著放了五斤多冰糖進去,剩下的留到了一邊,等秋天山裏的水梨子成熟了,燉甜湯用。
全程慕容明珠都不錯眼地看著,開始看她擠葡萄的時候,他還以為溫婧蓉這是在弄果汁,看到後頭才發現原來她是在釀葡萄酒。他實在很好奇,溫婧蓉到底是從哪裏學會這麽多東西的,就沒看她又閑下來的時候過,每天都在變著花樣的弄吃的。不過的確都還挺好吃的就是了,除了昨天晚上的蜂子,他是硬著頭皮吃完的。
忙完了的溫婧蓉歇了會兒,跟他們交代了一聲,便拿了兩個背簍往深山裏去了。她這次將剩下來的葡萄都摘得差不多了,隻留下幾串還沒成熟的漿果掛在枝頭。
溫婧蓉曾經在新疆見過葡萄幹是怎麽曬出來的。在太陽底下直接暴曬出來的葡萄幹是沒用的,味道發酸,陰幹出來的才是上品。山上除了山腰間的他們家,還有個很多年沒人用過的塔樓,四麵通風,又整天都曬得到太陽,正好能用它來陰幹葡萄。
幸好昨天她想起了還可以這麽處理多出來的葡萄,不然全做成了葡萄酒他們也喝不了那麽多,而且冰糖也貴,西楚是不允許私人販賣酒類的,自家釀一點喝喝是沒事,但是拿出去換錢就是犯法了。
第十七章 私鹽和水梨
西楚國的食鹽官營在開國初期,是管理控製得非常嚴格的。食鹽的生產都是由世襲的灶戶來承擔,製出的食鹽也不是拿到市場上去賣,而是完全由政府控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於在服徭役。而在銷售上,西楚國初期采用開中法,商人運糧到邊境供給軍隊,取得鹽引,鹽引就是販鹽的定額許可證。
然而到了慕容明珠的父親,宣統帝登基執政的晚期,開中法開始慢慢敗壞,出現了大鹽商家族逐步壟斷食鹽特許經營權,因他們交夠了鹽稅,也用金磚敲開了當地官員的大門,官商勾結著一直將這團包在紙裏。直到工部的裴侍郎在一日早朝的時候遞上了一副折子,宣統帝才得以正聽,在西楚平靜祥和的水麵下,私鹽這個曆朝曆代都會出現的問題,早已經發酵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宣統帝一直以為西楚在自己的治下,國泰民安。乍一聽聞市坊間流傳的那句“一斤官鹽半兩沙”,再一看裴侍郎折子裏頭提到的江浙一帶私鹽猖獗的現象,被氣得當庭震怒。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當年的官鹽案和私鹽案,不知多少人家因此而家破人亡,一朝盡數折於牢獄,也不知道多少深閨夢裏郎,因為跟案子搭上了些許關係,喪命與菜市口的砍刀之下。朝野內外,一時之間,言官的各種彈劾折子紛飛如雪片,堆滿了宣統帝的案頭。
然後天子金口,落地便是聖旨,這次案子也已經到了開弓沒有迴頭箭的地步,宣統帝硬是頂著言官的彈劾不斷,將私鹽案審到了最後。
等被鮮血沾滿了的結案折子遞到宣統帝禦書房案上時,宣統帝對著當時還是太子的慕容明德搖頭歎息,他平順了大半輩子,終究還是在晚年的時候,落下了個殺戮太過的名聲。一生極重聲譽的宣統帝為了這起私鹽案子一直鬱鬱寡歡,享年不到五十便薨了。
私鹽在宣統帝後來的不願深究之下,又死灰複燃。
鹽是國家之稅收隻根本,也是關乎到民生的根本。動官鹽者,無異於是奪慕容明德嘴裏的肉。不同於他那優柔寡斷的父親宣統帝,慕容明德性格果斷有決,鐵血冷情。從小便是接受了帝王教育長大的他,從父親手中倉促接過天子之位的那一刻起,便對私鹽這一問題深惡痛絕。
自他上台執政開始,下達了各種維護開中法的政令,並嚴令打擊各大鹽商世家,扶植灶戶,督辦官鹽,令市坊間的風氣為之一正。然後私鹽的巨額利潤還是吸引了一大批在刀口舔血的商人們,敢於冒著連坐三族的風險,從慕容明德的口袋裏頭掏錢。
近年來江浙和湘西一帶很是不太平,宣正帝慕容明德便委派了自己的雙胞胎弟弟慕容明珠率領黑字影衛隊前往這兩地暗訪。
在江浙一帶他們找到了許多證據,也因為這些證據和從鹽商那裏刮來的賬本,江浙兩省的督台被慕容明珠直接當地擼掉了頭上的烏紗帽,坐上囚車,連同九族一起被押送上京。或許是他們當時在江浙的時候太過張揚,沒有低調行事,才會在進入湘西一帶不久,就被私鹽商人給盯上了。
這也是為什麽慕容明珠會出現在清水潭那裏,湊巧被溫婧蓉給救了迴來。不然以他們兩個這般懸殊的身份,怎麽也不可能會在人生之中有交集。
黑風取了信鴿腳環裏頭的小紙條,往裏頭塞上王爺這邊的近況,一揚手,將信鴿放到空中。鴿子在半空中繞了幾圈,便朝著吉水鎮的方向飛走了。
信上隻有幾行小字,“吉水縣丞王姓書吏離奇失蹤,家人不知去向,有異,再查,再報,勿念!”
這事情果然與吉水縣的地方官有關嗎?黑風揉搓著下巴,一個縣丞而已,他不覺得對方有這麽大的膽子,敢對當今天子的同胞兄弟下手。他家主子景王,可是西楚唯一一個新皇登基之後,被特許不必避諱皇帝名諱,保留了“明”字輩分的親王。
吉水縣丞隻不過是湘西私鹽這根繩子上串著的一個小螞蚱,背後還有多少人,是什麽來頭,恐怕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大的多。江浙兩地的督台也不算小了吧,被他們拿著證據一逼供,什麽花招都沒使就服罪了。這也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犯下了輕敵的打錯,才連累了王爺此刻被困在這鄉野村間。
雖然,他看著也不無高興的樣子。
黑風豔羨地看著屋裏正吃著烤巢蜜的自家主子。輕輕一咬,金黃色的香甜蜂蜜便順著被烤軟了的蜂巢流出來,搭上被蛋液裹著煎得金黃的饅頭片,不用親自嚐味道,就知道那味道肯定又香又甜,美得不得了。
是的,溫婧蓉這次在上山的時候又禍害了一隻蜂窩。誰讓他們家快沒蜂蜜了呢,隻能在心裏念一聲作孽啊,一邊臉不紅氣不喘地端了人家老窩。不過她照樣把蜂後給小心趕到了邊上,有她在,這些勤勞的小家夥們很快就能重建家園了。
時值九月金秋,王家的兩個貴客早已經離開,刨去吃用掉的,溫婧蓉在個把月內也存下了不少銀錢,八兩碎銀子,半壇子的銅錢,都被她珍而又珍地藏到了土灶邊上。
可惜王家的人走得太早了一些。進入深秋,山裏出產的東西越來越多。一個就有半斤多重的水梨子,一咬下去滿口都是甜甜的汁水。若不是這片梨子生長的位置實在是太難以到達,恐怕也輪不到溫婧蓉去摘了,早被村裏砍柴的小童們給摘了個精光。
四棵梨樹,將近五百多斤的梨子,被溫婧蓉摘了到村裏頭換了些秋糧,又擔到青石鎮上賣了些,剩下的一部分被她切塊放在幾個小壇子裏頭燉了,再仔細地封了口子,連壇子又再上鍋蒸了一遍,做成了水梨罐頭。這樣就能存放很久,到冬天的時候都不怕沒水果吃了。
剩下的新鮮梨子就被她堆在了門後,每天要麽直接洗幹淨了吃,要麽燉了糖水。牛家三人也算是過上了有肉有糧還有水果的日子,慕容明珠又沒羞沒臊地胖了兩斤。
第十八章 青石鎮酒樓
在黑字影衛隊忙著尋找失蹤的吉水縣王書吏和他的家人時,溫婧蓉自釀的葡萄酒已經成熟了。因為喝著甜甜的,慕容明珠就特別饞這個,每天一小杯的供給壓根滿足不了他,好幾次被溫婧蓉發現他竟然有偷喝牛大寶的。
這還是頭一次她慶幸慕容明珠的腿腳不好,不然酒壇子就放在他們屋裏,半夜管不住也不知道他會偷喝掉多少。
溫婧蓉沒發覺自己已經開始慢慢習慣了家裏多了這麽一號人,當初說好的等他頭上的傷一養好就送他走,也被三人下意識地給淡忘掉了。當山裏的楓葉開始紅了,梧桐的葉子開始黃了,山裏的野板栗也熟了,她才驚覺慕容明珠在他們家不知不覺中也有一個多月了。
“昨天晚上你不光打唿,還磨牙,吵死個人,我推了你好幾下都沒用。讓我哥跟你一個屋,我哥還吃虧了呢。”
難得看到自家主子吃癟,躲在樹枝上的黑風簡直要笑死了。要不是這時候剛好有風,溫婧蓉隻要往外頭一看,就能發現他藏身的那棵樹,有一叢枝椏正可疑地亂顫著。
慕容明珠顯然是被打擊到了,都忘了阻止她把牛大寶的床位又往他邊上挪了挪。沒辦法,這間屋子本來是獵戶搭建了偶爾在山裏休息過夜用的,地方實在太小,不離他的床位靠近些,新床的床尾就要擋到門了。
整理好了牛大寶的床鋪,溫婧蓉抱了自己的被褥到了裏屋。打了這麽久的地鋪,終於能睡迴床上了。
新床連木料和人工,加上之前的兩張凳子,牛木匠收了她五百多個銅錢,這一下子又去了她存款的四分之一。
開源節流,錢財上光節流是不夠的,開源才是硬道理。溫婧蓉思量著,這幾日要趁著那戶人家的少爺跟表少爺都還在,多送幾次山貨賺點錢。趕著進山碰運氣,午飯溫婧蓉也沒好好做,就蒸了野菜窩窩頭,加上一碗發酵好了的甜酒釀,隨便應付了一下。
野菜是溫婧蓉采了最嫩的那一段,伴著河蝦用油細細炒透了的,塞在窩窩頭裏頭伴著吃,又香又爽口。光這個他之前都看不上的鄉野粗糧,慕容明珠就一口氣吃了三個。
之後的甜酒釀他是當點心用的,沒想到沒有冰塊,僅僅是用溪水涼了一會兒,吃到嘴裏,涼絲絲的,也甜絲絲的,一小碗下去,身上的暑氣便消得差不多了。他本還想再要一碗的,迴頭一看,早被動作快的牛家兩兄妹給分刮完了。
甜酒釀溫婧蓉本來就隻做了一點點,這時候的糯米還是稀罕貨,一般人家光種稻米和小麥就不夠種了。所以上次她買的那麽點糯米,除了做糍粑的,最後隻留了八兩左右做甜酒釀,滿打滿算也就四五碗的量。就他那個斯文的吃法,哪裏還輪得到他第二碗。
沒能續杯的慕容明珠有些生氣,溫婧蓉隻好答應了他等會迴來的時候一定給他帶好吃的,這才把他給哄好了。這麽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
失笑地看了看慕容明珠,她又轉頭看看同樣臉上帶笑的牛大寶。這段時間有他在家裏陪著,牛大寶臉上的笑容好像也多了些。溫婧蓉心裏默默歎了口氣,要不是她肩膀上還背著養家糊口的重擔,她也希望能留在家裏多陪陪牛大寶。
他雖然嘴上從來都不抱怨,溫婧蓉也能猜到,他一個人在家裏,也沒人跟他說話,眼睛又不方便,想必還是會寂寞的。
第十五章 蜂窩和蜂蜜
溫婧蓉這趟進山,沒再走之前的老路,繞了道往另一邊的林子裏摸去。因為常年沒人往這裏頭來,瘋長的野草和灌木快有半人高,沿途她光顧著用柴刀開路了,費了半天的勁兒才走了不到一裏路,正在她為自己選錯了路而懊悔時,溫婧蓉忽然看到了不遠處的山澗邊上,有一大片的野生葡萄,點點紫色在綠葉的隱匿之下若隱若現,走得近了才看清楚那一串串長勢喜人的紫色果實。
她隨手摘了顆大的嚐了嚐味道,皮有點厚,不過比她以前在山裏吃到過的野葡萄要好吃多了,沒那麽酸澀。
溫婧蓉慶幸了下她今天出門的時候,特意背了一個大點的背簍。這麽多葡萄,就算鎮上的王家不要,她費點錢買點冰糖迴頭給釀上,也能整治出香醇的葡萄酒來。
一想到錢和葡萄酒,溫婧蓉就幹勁十足。她先是摘了些葡萄葉子鋪在了背簍的底部,再一一挑了成熟的大果粒的葡萄串摘了,小心地在背簍裏頭一層層疊好。等整個背簍都放滿了,這片葡萄藤上還掛著不少的成熟果實,隻能等下次來的時候再摘了。
記好了葡萄藤的位置,溫婧蓉在背簍上蓋了些葡萄葉遮陽,正彎腰去背的時候,聽到草叢裏頭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她習慣性地屏住了唿吸,手同時悄悄地摸到了別在腰間的柴刀。
等了不到半分鍾,草叢裏頭忽然鑽出條黑黃相間的蛇來,茲茲地吐著信子。
原來是條油菜花。她住鄉下的時候,外婆經常鋤田鋤著鋤著就能打到一兩條。那時候網絡還沒那麽普及,也沒人知道蛇身上容易攜帶寄生蟲。鄉下人遇見油菜花都是當盤肉菜逮了煮著吃的,也沒人吃出什麽病來。溫婧蓉小時候也沒少吃,蛇肉的味道有點像雞肉,不過比雞肉嫩多了,也香多了。
這下忽然看到它,溫婧蓉也被勾起了幾分童年的迴憶,手比腦快地直接用柴刀背敲暈了這條倒黴的蛇。等她反應過來,才哭笑不得地看著地上的蛇屍,自己是有多愛錢啊,這麽電光火石間都還記得不能傷了蛇皮,不然上藥鋪賣蛇皮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她把蛇撿了扔進布袋裏頭,仔細綁好了袋口,掂了掂重量,好家夥,至少有五斤重。他們家才這麽三個人,也不知道到時候吃不吃的完。
這趟進山也算是大有收貨。溫婧蓉滿意地背起背簍,拎著裝了蛇的布袋子便往山下走。迴去的路上她聽到樹上有蜜蜂的聲音,順著聲音抬頭一看,離地麵六米高的枝椏上,有個足球大小的蜂窩,不少蜜蜂繞著它嗡嗡飛著。
溫婧蓉觀察了一下那棵樹,蜂窩所在的位置樹枝不夠粗壯,恐怕承受不住她的體重。不過在這方麵她是老手,這麽點問題完全難不倒她。放好了背簍和蛇袋子,溫婧蓉先是找了些幹燥的枯枝和樹葉,團成了一把大大的引火團,弄好了這一切才用手帕綁住了大半個臉,吭哧幾下就爬上了樹,在離蜂窩還有半米左右的時候,她雙腿緊緊地攀住了樹幹,掏出懷裏的火折子,迎著風口吹了幾下,團好的樹枝便很快地燒了起來,冒出一陣陣的黑煙。
溫婧蓉把冒著黑煙的樹枝伸到蜂窩下麵,受到驚擾的蜜蜂很快被濃煙給熏走了。眼見著蜜蜂已經趕得差不多了,溫婧蓉掏出一枚小石子,朝著蜂窩和樹枝的連接處,用了巧勁一扔,蜂窩便直直地往下墜,剛好被她接個正著。
迴到地麵溫婧蓉掰開蜂窩把裏頭的蜂後用樹枝挑到一邊,心裏稍微有些過意不去,又得勞煩這些勤勞的小蜜蜂們再造一個蜂窩了。不過在生存的大挑戰之前,這點小小的內疚很快就被她扔到了一邊,一手蛇一手蜂窩,背上還有滿滿的一筐野葡萄,心裏輕快的她迴去的時候比上山快多了。半個小時不到,就迴到了山腰處的小木屋。
“小寶今天這麽快就迴來了?”
牛大寶聽到她的腳步聲,顯然有些意外。
“嗯,哥,我在山上采了點葡萄,洗幹淨了放你邊上你等會記得吃啊。我得趕緊往鎮上再跑一趟,看看王家要不要這些東西。”
溫婧蓉一到家就猛灌了兩碗水,動作飛快地給兩人各洗了一串葡萄,便急匆匆地拿起今天下午的收獲,往鎮上趕去。
怕晚了藥鋪會關門了,溫婧蓉一到鎮上便先往藥鋪的方向去了。掌櫃的看到那麽大一條蛇也是嚇了一跳,本來按照慣例是由他們鋪子裏的人動手剝蛇皮的,剛好那個夥計不在,隻好由溫婧蓉自己動手。在她剝蛇皮的時候掌櫃一個勁地在邊上提醒她,小心點,別弄破了,比她這個要那蛇皮換錢的還緊張。
最後這張蛇皮換到了三百個銅錢,比起以前捉到的算不錯了。溫婧蓉謝過掌櫃的,便往王家去了。讓她失望的是,王家顯然是富貴慣了,壓根看不上她摘來的這些野葡萄,嫌它澀口。倒是對蜂窩很有興趣,家裏兩個少爺都是在京裏長大的,恐怕還沒真正見過蜂蜜是從哪裏來的呢。
王家廚娘爽快地給了溫婧蓉一兩碎銀子,隻要了蜂巢裏頭的巢蜜塊。蜂窩的另一部分能食用的蜂子,她卻棄了沒要,反而便宜了溫婧蓉了。
這一趟雖然沒賣成葡萄,不過結果也算令人滿意了。溫婧蓉繞到米麵行,要了十斤的冰糖,又另外買了個壇子,眨眼間一兩銀子便隻找迴了兩百來個銅錢。
等她趕迴到牛家村,天已經全黑了。在這個沒有電燈的時代,溫婧蓉在小半年的古代生活後,已經習慣了走夜路。遠遠看見山間那盞忽明忽暗的燈,她心裏一暖,知道此刻牛大寶正在家裏等著她。
每次隻要溫婧蓉出了門到天黑了還沒迴來,牛大寶就會點上這麽一盞油燈,好讓她快到家的時候,抬頭就能看見屋裏的亮光。
第十六章 釀葡萄酒
在推開門的那一刹那,屋裏的兩隻都同時朝她看來。牛大寶和慕容明珠這次竟然破天荒地坐到了一起,沒像之前一樣離得遠遠的,溫婧蓉也好奇地挑了挑眉。
不過一想到他們為了等她,連晚飯都還沒吃,她連忙把背簍放到門後,燒火煮粥,一邊也不耽誤工夫,掰了一半的蜂窩,直接用火鉗夾著,在爐子裏頭烤熟了,不一會兒小屋裏頭就滿是一股奇妙的香味。
慕容明珠看著她拿了根竹簽子,把蜂窩裏頭的白花花的肉蟲子給挑到了碗裏,撒了點鹽巴,就遞給了牛大寶。
“哥,吃蜂子,王家的隻要了蜂蜜,也給了一兩碎銀子呢。”她又看了眼慕容明珠,猶豫要不要讓他試試,蜂子看著有點惡心,其實味道還不錯的,而且是天然的高蛋白食物,很補,正適合這兩個病號。
牛大寶是吃過蜂子的,對這個沒有抵觸。慕容明珠看他吃得挺香的,心裏也實在好奇,再一想難道自己還不如一個瞎子,臉上便帶了幾分視死如歸的神色,小心地試吃了一隻。表皮被烤得酥脆,不過內裏還有些軟綿綿的,如果不知道吃的是什麽,這個味道還是可以接受的。
溫婧蓉見他肯吃,便又將剩下的蜂子倒了一半給他,“多少再吃點,這個很補的。”
自己則是拿了剩下的那半隻蜂窩用竹簽子細細地挑出了裏頭的蜂子,放到一邊留著等會兒再處理。粥快滾鍋了,溫婧蓉把鍋蓋留了條縫,便舀了清水到屋外頭清洗蛇肉。被剝了皮的蛇還在蠕動,其實早就死了的,隻是肌肉裏頭的神經元還沒死透,乍一眼看去還真有點恐怖。怕等會嚇到了慕容明珠,她索性在外頭就把蛇肉給斬了塊,又迴屋裏頭接了滾水,把洗幹淨的蛇肉給燙了一遍。
幸好這時候天已經黑透了,慕容明珠一直都沒發現她在外頭折騰了半天的東西是什麽,以至於到晚飯的時候吃到這一盆蛇肉兩吃的時候,隻覺得清淡的蛇肉羹滑嫩異常,紅燒的手撕蛇肉又迴味無窮。裏頭的肉吃著像雞肉又不像雞肉,慕容明珠好奇追問了她幾次這個到底是什麽肉,都被溫婧蓉騙他是山雞給混弄過去了。
蛇肉本來就嫩,再加上溫婧蓉的做飯手藝,三個人毫無意外地吃了個肚子圓滾。那麽大的一條蛇,到最後僅隻剩了小半盆肉羹。不過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湯碗裏頭的肉羹已經沒有了,她還以為是牛大寶他們夜裏餓了,起來吃掉了,也沒多想。而藏在枝椏間的黑風,則是迴味地舔了舔唇,難怪他們家王爺吃飯都不用人勸了,這牛家姑娘做飯果然很有本事。
“七月動八月空,九月十月滿咚咚”,說的便是這蜂窩。這個季節其實還不到吃蜂子的最好時候,不過她昨天摘迴來的蜂巢裏頭,六角格子裏頭的幼蟲還是不少的。早起的溫婧蓉便將吃不完的蜂子,連同昨天晚上用鹽水煮過的另一半,倒到院子裏的草席上去晾曬,曬幹了的蜂子就不用怕會壞掉了,能夠保存很久。
屋子裏頭另外兩個這時候也起床了,溫婧蓉例行公事地將慕容明珠抱了出去,讓牛大寶扶著解決了庫存。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總感覺慕容明珠在他們家呆了這麽十幾天,好像長胖了不少。
她心裏這麽一懷疑,手上就忍不住掂了掂他的重量,突然的動作嚇得慕容明珠立刻抱緊了她的脖子。
“你幹嘛?”
“你是不是胖了?”
慕容明珠:……
溫婧蓉無心的一句話讓他早飯都沒放開肚皮吃,糾結了半天之後問了她一句,“胖了不好嗎?”
她被問得莫名,直覺道,“挺好的呀,太瘦了不好看。”
慕容明珠的胃口忽然就迴來了,溫婧蓉那一句“太瘦了不好看”直接在他腦海中轉換成了“胖一點才好看”。喝了兩碗山藥粥之後才想起一個問題來,不對啊,他這麽在乎溫婧蓉的看法幹什麽?!
在他糾結第二個問題的同時,溫婧蓉已經拎了水桶到院子裏開始幹活了。昨天背著這簍子葡萄在牛家村和青石鎮之間趕來趕去的,不少邊上的果粒被壓傷了。她先將沒破皮的葡萄一顆一顆地摘了下來,用清水洗了兩遍,才放到竹筐裏頭晾幹水分。
然後她又用清水將酒壇子裏裏外外地仔細刷洗了兩遍,倒置過來,放到太陽底下曬。等葡萄和酒壇子裏頭的剩餘水分都被太陽給烤幹了之後,溫婧蓉洗幹淨手,一顆一顆地把葡萄捏破了扔到壇子裏頭。這個步驟很重要,葡萄要是沒捏好,發酵的時候就會因為氣壓而炸壇子。所以她一點都不馬虎地把這些葡萄粒都捏得碎碎的,按比列應該是要一斤葡萄二兩糖,五比一地投入冰糖的。但是他們家沒秤,溫婧蓉隻能估摸著放了五斤多冰糖進去,剩下的留到了一邊,等秋天山裏的水梨子成熟了,燉甜湯用。
全程慕容明珠都不錯眼地看著,開始看她擠葡萄的時候,他還以為溫婧蓉這是在弄果汁,看到後頭才發現原來她是在釀葡萄酒。他實在很好奇,溫婧蓉到底是從哪裏學會這麽多東西的,就沒看她又閑下來的時候過,每天都在變著花樣的弄吃的。不過的確都還挺好吃的就是了,除了昨天晚上的蜂子,他是硬著頭皮吃完的。
忙完了的溫婧蓉歇了會兒,跟他們交代了一聲,便拿了兩個背簍往深山裏去了。她這次將剩下來的葡萄都摘得差不多了,隻留下幾串還沒成熟的漿果掛在枝頭。
溫婧蓉曾經在新疆見過葡萄幹是怎麽曬出來的。在太陽底下直接暴曬出來的葡萄幹是沒用的,味道發酸,陰幹出來的才是上品。山上除了山腰間的他們家,還有個很多年沒人用過的塔樓,四麵通風,又整天都曬得到太陽,正好能用它來陰幹葡萄。
幸好昨天她想起了還可以這麽處理多出來的葡萄,不然全做成了葡萄酒他們也喝不了那麽多,而且冰糖也貴,西楚是不允許私人販賣酒類的,自家釀一點喝喝是沒事,但是拿出去換錢就是犯法了。
第十七章 私鹽和水梨
西楚國的食鹽官營在開國初期,是管理控製得非常嚴格的。食鹽的生產都是由世襲的灶戶來承擔,製出的食鹽也不是拿到市場上去賣,而是完全由政府控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於在服徭役。而在銷售上,西楚國初期采用開中法,商人運糧到邊境供給軍隊,取得鹽引,鹽引就是販鹽的定額許可證。
然而到了慕容明珠的父親,宣統帝登基執政的晚期,開中法開始慢慢敗壞,出現了大鹽商家族逐步壟斷食鹽特許經營權,因他們交夠了鹽稅,也用金磚敲開了當地官員的大門,官商勾結著一直將這團包在紙裏。直到工部的裴侍郎在一日早朝的時候遞上了一副折子,宣統帝才得以正聽,在西楚平靜祥和的水麵下,私鹽這個曆朝曆代都會出現的問題,早已經發酵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宣統帝一直以為西楚在自己的治下,國泰民安。乍一聽聞市坊間流傳的那句“一斤官鹽半兩沙”,再一看裴侍郎折子裏頭提到的江浙一帶私鹽猖獗的現象,被氣得當庭震怒。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當年的官鹽案和私鹽案,不知多少人家因此而家破人亡,一朝盡數折於牢獄,也不知道多少深閨夢裏郎,因為跟案子搭上了些許關係,喪命與菜市口的砍刀之下。朝野內外,一時之間,言官的各種彈劾折子紛飛如雪片,堆滿了宣統帝的案頭。
然後天子金口,落地便是聖旨,這次案子也已經到了開弓沒有迴頭箭的地步,宣統帝硬是頂著言官的彈劾不斷,將私鹽案審到了最後。
等被鮮血沾滿了的結案折子遞到宣統帝禦書房案上時,宣統帝對著當時還是太子的慕容明德搖頭歎息,他平順了大半輩子,終究還是在晚年的時候,落下了個殺戮太過的名聲。一生極重聲譽的宣統帝為了這起私鹽案子一直鬱鬱寡歡,享年不到五十便薨了。
私鹽在宣統帝後來的不願深究之下,又死灰複燃。
鹽是國家之稅收隻根本,也是關乎到民生的根本。動官鹽者,無異於是奪慕容明德嘴裏的肉。不同於他那優柔寡斷的父親宣統帝,慕容明德性格果斷有決,鐵血冷情。從小便是接受了帝王教育長大的他,從父親手中倉促接過天子之位的那一刻起,便對私鹽這一問題深惡痛絕。
自他上台執政開始,下達了各種維護開中法的政令,並嚴令打擊各大鹽商世家,扶植灶戶,督辦官鹽,令市坊間的風氣為之一正。然後私鹽的巨額利潤還是吸引了一大批在刀口舔血的商人們,敢於冒著連坐三族的風險,從慕容明德的口袋裏頭掏錢。
近年來江浙和湘西一帶很是不太平,宣正帝慕容明德便委派了自己的雙胞胎弟弟慕容明珠率領黑字影衛隊前往這兩地暗訪。
在江浙一帶他們找到了許多證據,也因為這些證據和從鹽商那裏刮來的賬本,江浙兩省的督台被慕容明珠直接當地擼掉了頭上的烏紗帽,坐上囚車,連同九族一起被押送上京。或許是他們當時在江浙的時候太過張揚,沒有低調行事,才會在進入湘西一帶不久,就被私鹽商人給盯上了。
這也是為什麽慕容明珠會出現在清水潭那裏,湊巧被溫婧蓉給救了迴來。不然以他們兩個這般懸殊的身份,怎麽也不可能會在人生之中有交集。
黑風取了信鴿腳環裏頭的小紙條,往裏頭塞上王爺這邊的近況,一揚手,將信鴿放到空中。鴿子在半空中繞了幾圈,便朝著吉水鎮的方向飛走了。
信上隻有幾行小字,“吉水縣丞王姓書吏離奇失蹤,家人不知去向,有異,再查,再報,勿念!”
這事情果然與吉水縣的地方官有關嗎?黑風揉搓著下巴,一個縣丞而已,他不覺得對方有這麽大的膽子,敢對當今天子的同胞兄弟下手。他家主子景王,可是西楚唯一一個新皇登基之後,被特許不必避諱皇帝名諱,保留了“明”字輩分的親王。
吉水縣丞隻不過是湘西私鹽這根繩子上串著的一個小螞蚱,背後還有多少人,是什麽來頭,恐怕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大的多。江浙兩地的督台也不算小了吧,被他們拿著證據一逼供,什麽花招都沒使就服罪了。這也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犯下了輕敵的打錯,才連累了王爺此刻被困在這鄉野村間。
雖然,他看著也不無高興的樣子。
黑風豔羨地看著屋裏正吃著烤巢蜜的自家主子。輕輕一咬,金黃色的香甜蜂蜜便順著被烤軟了的蜂巢流出來,搭上被蛋液裹著煎得金黃的饅頭片,不用親自嚐味道,就知道那味道肯定又香又甜,美得不得了。
是的,溫婧蓉這次在上山的時候又禍害了一隻蜂窩。誰讓他們家快沒蜂蜜了呢,隻能在心裏念一聲作孽啊,一邊臉不紅氣不喘地端了人家老窩。不過她照樣把蜂後給小心趕到了邊上,有她在,這些勤勞的小家夥們很快就能重建家園了。
時值九月金秋,王家的兩個貴客早已經離開,刨去吃用掉的,溫婧蓉在個把月內也存下了不少銀錢,八兩碎銀子,半壇子的銅錢,都被她珍而又珍地藏到了土灶邊上。
可惜王家的人走得太早了一些。進入深秋,山裏出產的東西越來越多。一個就有半斤多重的水梨子,一咬下去滿口都是甜甜的汁水。若不是這片梨子生長的位置實在是太難以到達,恐怕也輪不到溫婧蓉去摘了,早被村裏砍柴的小童們給摘了個精光。
四棵梨樹,將近五百多斤的梨子,被溫婧蓉摘了到村裏頭換了些秋糧,又擔到青石鎮上賣了些,剩下的一部分被她切塊放在幾個小壇子裏頭燉了,再仔細地封了口子,連壇子又再上鍋蒸了一遍,做成了水梨罐頭。這樣就能存放很久,到冬天的時候都不怕沒水果吃了。
剩下的新鮮梨子就被她堆在了門後,每天要麽直接洗幹淨了吃,要麽燉了糖水。牛家三人也算是過上了有肉有糧還有水果的日子,慕容明珠又沒羞沒臊地胖了兩斤。
第十八章 青石鎮酒樓
在黑字影衛隊忙著尋找失蹤的吉水縣王書吏和他的家人時,溫婧蓉自釀的葡萄酒已經成熟了。因為喝著甜甜的,慕容明珠就特別饞這個,每天一小杯的供給壓根滿足不了他,好幾次被溫婧蓉發現他竟然有偷喝牛大寶的。
這還是頭一次她慶幸慕容明珠的腿腳不好,不然酒壇子就放在他們屋裏,半夜管不住也不知道他會偷喝掉多少。
溫婧蓉沒發覺自己已經開始慢慢習慣了家裏多了這麽一號人,當初說好的等他頭上的傷一養好就送他走,也被三人下意識地給淡忘掉了。當山裏的楓葉開始紅了,梧桐的葉子開始黃了,山裏的野板栗也熟了,她才驚覺慕容明珠在他們家不知不覺中也有一個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