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喝參湯的任務,都是花羅她們代勞了的。要說一樣吃食,即便再味美,一天兩頓吃也該膩味了,然而這參湯有一陣子沒喝,偶爾再喝,卻又覺著味道當真不錯。薑采青自認為是個念舊的人,於是便念舊地喝了半碗湯,又叫花羅把那碟子燕窩茯苓糕包起來給福月帶著吃。這個糕太甜了些,小孩子興許喜歡,她卻並沒覺得好吃。
******************
日子就這樣吃吃喝喝地過,轉眼出了正月。二月二龍抬頭,當地的春耕節,張家這樣自詡耕讀傳家的地主,往年這一天家主都要去農莊扶犁耕田的。薑采青和幾位姨娘們自然不會去耕田,便按著風俗,聚到一起包餃子。姨娘們都脫掉了厚重的大棉大毛衣裳,梳妝打扮比平日也講究些,閑聊著坐在偏廳包餃子,又把鮮嫩的春蔥、春韭芽做了小涼菜,寓意嚐春鮮。廚房裏還專門炸做了一種“富貴果子”,麵粉裹了白糖油炸的,算不上好吃,討個口彩。
算來薑采青的肚子都有五個多月了,小枕頭又換過兩迴,看著有模有樣的。天氣對比寒冬的冷冽,好歹也多了兩分溫和,薑采青穿了櫻草黃的素緞繡海棠花褙子,雖說裏頭還穿著小襖子,可總算輕快了些,她綰著偏螺髻,一側簪著幾朵杏紅的小絹花,整個人都顯得明麗嬌俏。
便隻有棠姨娘還裹著月白的薄披風,人也懨懨的,來到坐了一會子,便說心口疼出去轉轉。薑采青看著她輕移蓮步走出門去,那步態依舊娉娉婷婷,也看不出什麽來,不知她那肚子怎麽樣了。妾室通房改嫁既然不難,若是棠姨娘當真遇到了有情郎,她倒很願意行個方便。
春天都來了,看看眼前這些美麗寂寞的女人,當真有些暴殄天物。
說是親手包餃子,其實餡是廚房做好的,麵皮是仆婦擀好的,姨娘們象征性包幾個罷了。薑采青也動手包了兩個,托在手心裏端詳半天,自己覺著挺好的。菊姨娘則笑著說,她來張家之前身在南方,米是主食,別說包餃子了,都沒怎麽吃過,來之後包的也少,吃就比較在行了。
餃子包了薺菜和韭菜的兩種,薺菜餃子薑采青可念叨了幾迴了,山野裏才挖來的鮮嫩薺菜,配著羊肉剁的餡子,跟薑采青在現代常吃的薺菜豬肉味道不一樣,羊肉卻也不影響薺菜特有的味道。而那韭菜則是開春頭一刀韭芽兒,加了雞蛋、蝦仁一起包,鮮嫩的不行。一冬天都少有吃到這這樣新鮮的菜蔬了,免不了叫人胃口大開。
薑采青兩樣餃子都吃了不少,意猶未盡,又吩咐廚房這陣子多做些薺菜來,薺菜炒雞蛋、薺菜粥、麻油拌薺菜……想想都覺著美。
花羅倒了茶水給薑采青漱口,柳媽媽忙搶著端過來,賠笑說道:“青娘子,老奴想跟您求個恩典,後天初四,老奴的外甥要娶親,老奴想迴一趟娘家去賀喜。”
“你外甥娶親?”薑采青隨口問道。
“是老奴娘家的親外甥。”柳媽媽忙答道,“娘子可不知道,娶親的是老奴二姐的兒子,老奴二姐倒是比老奴命好,嫁了個老實的瓦匠,日子雖不說怎樣,倒也餓不著。隻是她這小兒子不成器,瓦匠手藝不願學,好吃懶做的,快三十歲了才娶上這個媳婦子,是鄰村的一個小寡婦,她前夫傷寒死了,公婆做的主,就把她嫁了我外甥。這小寡婦還不到二十呢,我二姐很是喜歡,托人來叫老奴一定迴去湊湊熱鬧,老奴才鬥膽來跟娘子求個恩典的。”
柳媽媽嘴上沒個把門的,嘮叨完了才察覺到花羅告誡的眼色,一想這屋子裏各位主子、半主子也都是小寡婦呢,不由得就開始懊悔自己嘴碎,便訕訕地笑道:“看老奴又扯遠了,該打該打,娘子可莫怪。”
薑采青卻沒太注意下頭那些小表情,隨口道:“既然是娘家喜事,你迴去一趟就是了。
“多謝娘子,多謝娘子。”柳媽媽忙不迭道,“老奴明日過了晌出動身,不敢多耽誤的,最遲大後天就趕迴來伺候娘子。”
薑采青對她剛才的話茬兒倒挺感興趣,追問道:“你說娶的是個小寡婦,她公婆不留她給兒子守寡,竟還做主把她嫁了?”
“可不是她公婆做的主嗎。”柳媽媽見薑采青沒有怪罪的意思,便又來了勁兒,笑著說道:“那是她公婆不糊塗。兒子既然沒了,年紀輕輕的媳婦子不叫她改嫁,硬要留在家裏養著,弄不好要叫人罵她公爹想爬灰的。將她嫁出去,不光落個好人情,媳婦感激不說,省一口人吃飯,還多得了一份聘禮,多好的事情。”
不知道上層貴族們對女子改嫁是怎麽看待的,據眼下薑采青所知,起碼這地區的百姓人家,寡婦、棄婦改嫁也正常。大概因為當世長治久安,近百年都沒有大的戰亂吧,男子不會大量傷亡,卻因為難產、疾病、富貴人家大量豢養妾婢等原因,導致社會男多女少,試想,光棍多了亂子就多啊,並且古代任何王朝都很重視人口繁衍,因此即便官府,對女子改嫁也不加限製的,並沒有傳說中寡婦改嫁要經過官府批準的詭異法律。
當然,人家那說的是“妻”,而她眼前這些妾室,甚至都不在“妻子”的範圍,越發的方便了。薑采青一直琢磨這事兒呢,柳媽媽說的事剛好給了她一個話頭兒。她莞爾笑道:
“她公婆的確不糊塗,那女子才不過雙十年紀呢,硬留她守寡做什麽?將她嫁出去,讓她有家有道,生兒育女,也不叫她孤孤單單一輩子。”
第38章 散妾
她這話有些敏感了,在座的臉上不免有些微妙,一時竟沒人開口,隻有柳媽媽順嘴接話道:“娘子說的可不是嘛,老奴的外甥比這女子大十幾歲呢,娶迴家自然知疼知熱的,等明年抱上孫子,老奴的二姐也就安心了。”
當著丫鬟婆子的麵,薑采青也就沒再往深處說,飯後丫鬟婆子們撤了席,姨娘們圍坐一起品茶說話,薑采青便有心打發了閑雜人出去,隻留了各人的貼身丫鬟伺候。
她懶散地窩在墊了軟枕的椅子上,微眯著眼睛,忽然語不驚人地開口道:“柳媽媽剛才的話倒是不假,年華苦短,如今這家裏橫豎就我們這些子寡居的女人,有人若是想要改嫁,誰也沒理由攔著,我反正是支持她的。”
她一邊說著,一邊看著眾人的神色,絹姨娘和棠姨娘一直低頭喝茶,聞言身子分明一僵,卻頭也沒抬,捧著茶盞不言語,菊姨娘像是有些驚訝,飛快地看了薑采青一眼,便也低下頭去,周姨娘端著茶盞,似乎是茶水嗆到了,咳嗽一聲,擰眉盯了薑采青一眼。
薑采青瞥著棠姨娘,不禁有些失望,她這些話,雖說早有打算的,今兒當麵說出來,最要緊還不就是衝著棠姨娘去的——秋棠美人兒您盡可以改嫁,趕緊的,在你那肚子鬧出事情之前麻溜兒嫁了吧,你也方便我也方便。
就隻有綾姨娘抬頭一愣,忙說道:“青娘子……這話怎麽說的!官人和大娘子雖然不在了,奴婢們仍舊得張家庇佑,衣食無憂的,當真沒想旁的事。”
“我說真的,無非是把我心的想法坦言相告。”薑采青語氣平平淡淡的,並不多去勸說,隻微微歎道:“何去何從,還是各人自己的心意,官人都不在了,妾室另嫁也無不可。各位在張家多年了,因此改嫁出去的,總歸是不能叫她空身出門。”
“青娘,你這話什麽意思?”周姨娘重重放下茶盞,質問道:“你可是要散妾麽?官人和大娘子屍骨未寒,你就要散妾,也不能欺人太甚了!你就這樣容不下人?”
散妾?薑采青才想起還有這個專用詞的。那些深情王侯、邪魅男主為真愛遣散姬妾,專情獨寵,卻不知那些被遣散的姬妾都下落何處了,自然有不願意的,可那畢竟還有個邪魅男主可以爭,眼下這張家,還爭的什麽?
她挑挑眉,沒理會周姨娘那忿忿不平的表情,繼續說道:“願意留的,隻要這張家還在,我便不能叫她缺衣少食。都說了,是走是留,都看各人自己的心意。周姨娘也做不得旁人的主,我也沒逼著誰掃地出門,我怎麽就欺人太甚了?”
薑采青和周姨娘表麵一向親熱客氣,平常都是稱唿“銀瓶姐姐”的,如今這樣不鹹不淡地一聲“周姨娘”,聽到眾人耳朵裏便有些不同了。
周姨娘忿忿扭過頭去,一時卻找不到話反駁。她雖然是良妾,身份比那幾個賤妾高了一等,可畢竟也不是正經主子,又沒有掌家之權,平日擺擺譜還行,可到了改嫁去留這種事情上,還真做不了主的。
“既然話都說了,索性就說敞亮些,誰若是定了心意要走,也不能薄待了她,除了她自己的衣裳首飾盡可帶走,我再送她十畝田地做嫁妝就是了。願意留的,該怎的還怎的,權當我沒說過。”
十畝田地,薑采青也是做了考量的。妾室改嫁,若有一份嫁妝自然能找個好些的,嫁得體麵些,十畝田地的嫁妝,隻要勤快肯幹,足夠保證一個小家庭吃飽穿暖的了,加上這些姨娘們多年攢下的私房、衣裳首飾,勤儉持家,日子完全過得下去。可若是她許諾的田地多了,比如二十畝、三十畝吧,大約夠得上一個鄉村小地主的標準了,難保不引來覬覦這份田產財物的小人,反倒不穩妥。
周姨娘眼皮又是一跳,她咬咬牙,想說薑采青腹中的孩子還沒生下來呢,眼下田產歸屬還不定是誰的,族裏必定會阻撓這十畝田地嫁妝的事!可轉眼一看旁邊幾個姨娘,卻又暗暗咬牙憋了迴去,這些賤妾們未必就不肯改嫁的,她若在這個時候開口反對,指不定要被同仇敵愾。想她周姨娘,一向裝得溫婉體貼,哪裏肯做出失掉眾人心的事情?雖說族裏以往每每來鬧,從薑采青手上也沒討到什麽便宜,可至少給這薑采青添點亂子,總歸是她想看到的。
當天的“攤牌”就這樣落幕了,姨娘們乍聽這些話,總得消化思量一番,一個個也沒什麽表示,等薑采青一開口,便都默默告退了。周姨娘低頭跟著其他人散去,也沒再說什麽。薑采青其實還挺欣賞周姨娘這樣的性子,聰明,能忍,審時度勢識時務,不會做那些無用的取鬧。
這次魏媽媽竟也沒多說什麽,像是這事情與她無關似的。薑采青琢磨著,魏媽媽的態度間接能反應出裴三的態度,裴家大約是不管這事的吧,畢竟以裴三那樣的身份,幾個小妾罷了,壓根就不算個事,沒必要幹涉過問。
要說裴三,起初雖然把張家交給薑采青掌管,卻存著觀望審視的態度,如今對薑采青掌家守業才算是認同了,無論從哪方麵來看,薑采青都比周姨娘更為合適。
後院表麵依舊平平靜靜,薑采青本以為最先有動靜的該是棠姨娘,誰知兩天過去,棠姨娘屋子都沒怎麽出來過。頭一個迴應的,竟然是前院的那個通房丫鬟茜紗。
話說從頭,這一日薑采青去偏廳理賬,才坐下一會子,長興便斯斯艾艾地進來稟報說,護院二壯跪在外頭求見。
本來嗎,護院、小廝之類是不能見家中女眷的,可誰教家中隻剩一群女人呢,薑采青自從掌家之後,妾室無故不出後院的規矩便消失無形了,她不出後院,她不見外男,誰來管那一大堆破事兒?
薑采青見長興說話那斯斯艾艾的樣子,便琢磨這小子八成是受人之托了,這倒稀罕,要知道這長興從一個最底下喂馬打雜的小廝,到如今管著宅子裏所有的男仆、護院,那對薑采青的忠心簡直是日月可鑒的。這小子竟還會受人之托幫人辦事兒,能是什麽事呢?薑采青不禁有些好奇了,便叫長興把人帶進來。
隻見一個健壯敦實的年輕漢子,亦步亦趨地跟在長興後頭進來,撲通往地上一跪,結結巴巴地作揖問安。
薑采青看著麵前低頭跪著的漢子,眼熟,認得是家裏的護院,以前卻叫不準名字的。見那二壯渾身緊繃、臉上都冒紅,一副局促緊張的樣子,薑采青好笑地問道:“什麽事情,你好生說吧。”
“小的……小的想求……求青娘子將茜紗姐姐配給小的。”
一句話說完,那二壯從額頭到脖子都漲紅了,也不知是緊張的還是害羞的。
薑采青乍聽有些意外,不過倒也不驚訝,二壯求娶茜紗也是合情合理,別說男主人不在了,即便還在,主人把用過的通房配給家中仆役,在古代也不稀奇的,就好比主人飯桌上一碗燉肉,主人吃了幾筷子,一高興賞給下人了,下人大約也隻有高興謝恩的份兒,哪還能嫌棄是主人吃剩下的呢!
她意外的,是二壯這樣跑到她跟前來求娶茜紗,可是有什麽前因?一般來說,小廝看上了家中丫鬟,似乎該找個主子跟前得臉的人來說話,既不會冒昧,也留個迴轉的餘地。她略一沉吟,便問道:“你既然求娶茜紗,這事情茜紗可知道麽?”
******************
日子就這樣吃吃喝喝地過,轉眼出了正月。二月二龍抬頭,當地的春耕節,張家這樣自詡耕讀傳家的地主,往年這一天家主都要去農莊扶犁耕田的。薑采青和幾位姨娘們自然不會去耕田,便按著風俗,聚到一起包餃子。姨娘們都脫掉了厚重的大棉大毛衣裳,梳妝打扮比平日也講究些,閑聊著坐在偏廳包餃子,又把鮮嫩的春蔥、春韭芽做了小涼菜,寓意嚐春鮮。廚房裏還專門炸做了一種“富貴果子”,麵粉裹了白糖油炸的,算不上好吃,討個口彩。
算來薑采青的肚子都有五個多月了,小枕頭又換過兩迴,看著有模有樣的。天氣對比寒冬的冷冽,好歹也多了兩分溫和,薑采青穿了櫻草黃的素緞繡海棠花褙子,雖說裏頭還穿著小襖子,可總算輕快了些,她綰著偏螺髻,一側簪著幾朵杏紅的小絹花,整個人都顯得明麗嬌俏。
便隻有棠姨娘還裹著月白的薄披風,人也懨懨的,來到坐了一會子,便說心口疼出去轉轉。薑采青看著她輕移蓮步走出門去,那步態依舊娉娉婷婷,也看不出什麽來,不知她那肚子怎麽樣了。妾室通房改嫁既然不難,若是棠姨娘當真遇到了有情郎,她倒很願意行個方便。
春天都來了,看看眼前這些美麗寂寞的女人,當真有些暴殄天物。
說是親手包餃子,其實餡是廚房做好的,麵皮是仆婦擀好的,姨娘們象征性包幾個罷了。薑采青也動手包了兩個,托在手心裏端詳半天,自己覺著挺好的。菊姨娘則笑著說,她來張家之前身在南方,米是主食,別說包餃子了,都沒怎麽吃過,來之後包的也少,吃就比較在行了。
餃子包了薺菜和韭菜的兩種,薺菜餃子薑采青可念叨了幾迴了,山野裏才挖來的鮮嫩薺菜,配著羊肉剁的餡子,跟薑采青在現代常吃的薺菜豬肉味道不一樣,羊肉卻也不影響薺菜特有的味道。而那韭菜則是開春頭一刀韭芽兒,加了雞蛋、蝦仁一起包,鮮嫩的不行。一冬天都少有吃到這這樣新鮮的菜蔬了,免不了叫人胃口大開。
薑采青兩樣餃子都吃了不少,意猶未盡,又吩咐廚房這陣子多做些薺菜來,薺菜炒雞蛋、薺菜粥、麻油拌薺菜……想想都覺著美。
花羅倒了茶水給薑采青漱口,柳媽媽忙搶著端過來,賠笑說道:“青娘子,老奴想跟您求個恩典,後天初四,老奴的外甥要娶親,老奴想迴一趟娘家去賀喜。”
“你外甥娶親?”薑采青隨口問道。
“是老奴娘家的親外甥。”柳媽媽忙答道,“娘子可不知道,娶親的是老奴二姐的兒子,老奴二姐倒是比老奴命好,嫁了個老實的瓦匠,日子雖不說怎樣,倒也餓不著。隻是她這小兒子不成器,瓦匠手藝不願學,好吃懶做的,快三十歲了才娶上這個媳婦子,是鄰村的一個小寡婦,她前夫傷寒死了,公婆做的主,就把她嫁了我外甥。這小寡婦還不到二十呢,我二姐很是喜歡,托人來叫老奴一定迴去湊湊熱鬧,老奴才鬥膽來跟娘子求個恩典的。”
柳媽媽嘴上沒個把門的,嘮叨完了才察覺到花羅告誡的眼色,一想這屋子裏各位主子、半主子也都是小寡婦呢,不由得就開始懊悔自己嘴碎,便訕訕地笑道:“看老奴又扯遠了,該打該打,娘子可莫怪。”
薑采青卻沒太注意下頭那些小表情,隨口道:“既然是娘家喜事,你迴去一趟就是了。
“多謝娘子,多謝娘子。”柳媽媽忙不迭道,“老奴明日過了晌出動身,不敢多耽誤的,最遲大後天就趕迴來伺候娘子。”
薑采青對她剛才的話茬兒倒挺感興趣,追問道:“你說娶的是個小寡婦,她公婆不留她給兒子守寡,竟還做主把她嫁了?”
“可不是她公婆做的主嗎。”柳媽媽見薑采青沒有怪罪的意思,便又來了勁兒,笑著說道:“那是她公婆不糊塗。兒子既然沒了,年紀輕輕的媳婦子不叫她改嫁,硬要留在家裏養著,弄不好要叫人罵她公爹想爬灰的。將她嫁出去,不光落個好人情,媳婦感激不說,省一口人吃飯,還多得了一份聘禮,多好的事情。”
不知道上層貴族們對女子改嫁是怎麽看待的,據眼下薑采青所知,起碼這地區的百姓人家,寡婦、棄婦改嫁也正常。大概因為當世長治久安,近百年都沒有大的戰亂吧,男子不會大量傷亡,卻因為難產、疾病、富貴人家大量豢養妾婢等原因,導致社會男多女少,試想,光棍多了亂子就多啊,並且古代任何王朝都很重視人口繁衍,因此即便官府,對女子改嫁也不加限製的,並沒有傳說中寡婦改嫁要經過官府批準的詭異法律。
當然,人家那說的是“妻”,而她眼前這些妾室,甚至都不在“妻子”的範圍,越發的方便了。薑采青一直琢磨這事兒呢,柳媽媽說的事剛好給了她一個話頭兒。她莞爾笑道:
“她公婆的確不糊塗,那女子才不過雙十年紀呢,硬留她守寡做什麽?將她嫁出去,讓她有家有道,生兒育女,也不叫她孤孤單單一輩子。”
第38章 散妾
她這話有些敏感了,在座的臉上不免有些微妙,一時竟沒人開口,隻有柳媽媽順嘴接話道:“娘子說的可不是嘛,老奴的外甥比這女子大十幾歲呢,娶迴家自然知疼知熱的,等明年抱上孫子,老奴的二姐也就安心了。”
當著丫鬟婆子的麵,薑采青也就沒再往深處說,飯後丫鬟婆子們撤了席,姨娘們圍坐一起品茶說話,薑采青便有心打發了閑雜人出去,隻留了各人的貼身丫鬟伺候。
她懶散地窩在墊了軟枕的椅子上,微眯著眼睛,忽然語不驚人地開口道:“柳媽媽剛才的話倒是不假,年華苦短,如今這家裏橫豎就我們這些子寡居的女人,有人若是想要改嫁,誰也沒理由攔著,我反正是支持她的。”
她一邊說著,一邊看著眾人的神色,絹姨娘和棠姨娘一直低頭喝茶,聞言身子分明一僵,卻頭也沒抬,捧著茶盞不言語,菊姨娘像是有些驚訝,飛快地看了薑采青一眼,便也低下頭去,周姨娘端著茶盞,似乎是茶水嗆到了,咳嗽一聲,擰眉盯了薑采青一眼。
薑采青瞥著棠姨娘,不禁有些失望,她這些話,雖說早有打算的,今兒當麵說出來,最要緊還不就是衝著棠姨娘去的——秋棠美人兒您盡可以改嫁,趕緊的,在你那肚子鬧出事情之前麻溜兒嫁了吧,你也方便我也方便。
就隻有綾姨娘抬頭一愣,忙說道:“青娘子……這話怎麽說的!官人和大娘子雖然不在了,奴婢們仍舊得張家庇佑,衣食無憂的,當真沒想旁的事。”
“我說真的,無非是把我心的想法坦言相告。”薑采青語氣平平淡淡的,並不多去勸說,隻微微歎道:“何去何從,還是各人自己的心意,官人都不在了,妾室另嫁也無不可。各位在張家多年了,因此改嫁出去的,總歸是不能叫她空身出門。”
“青娘,你這話什麽意思?”周姨娘重重放下茶盞,質問道:“你可是要散妾麽?官人和大娘子屍骨未寒,你就要散妾,也不能欺人太甚了!你就這樣容不下人?”
散妾?薑采青才想起還有這個專用詞的。那些深情王侯、邪魅男主為真愛遣散姬妾,專情獨寵,卻不知那些被遣散的姬妾都下落何處了,自然有不願意的,可那畢竟還有個邪魅男主可以爭,眼下這張家,還爭的什麽?
她挑挑眉,沒理會周姨娘那忿忿不平的表情,繼續說道:“願意留的,隻要這張家還在,我便不能叫她缺衣少食。都說了,是走是留,都看各人自己的心意。周姨娘也做不得旁人的主,我也沒逼著誰掃地出門,我怎麽就欺人太甚了?”
薑采青和周姨娘表麵一向親熱客氣,平常都是稱唿“銀瓶姐姐”的,如今這樣不鹹不淡地一聲“周姨娘”,聽到眾人耳朵裏便有些不同了。
周姨娘忿忿扭過頭去,一時卻找不到話反駁。她雖然是良妾,身份比那幾個賤妾高了一等,可畢竟也不是正經主子,又沒有掌家之權,平日擺擺譜還行,可到了改嫁去留這種事情上,還真做不了主的。
“既然話都說了,索性就說敞亮些,誰若是定了心意要走,也不能薄待了她,除了她自己的衣裳首飾盡可帶走,我再送她十畝田地做嫁妝就是了。願意留的,該怎的還怎的,權當我沒說過。”
十畝田地,薑采青也是做了考量的。妾室改嫁,若有一份嫁妝自然能找個好些的,嫁得體麵些,十畝田地的嫁妝,隻要勤快肯幹,足夠保證一個小家庭吃飽穿暖的了,加上這些姨娘們多年攢下的私房、衣裳首飾,勤儉持家,日子完全過得下去。可若是她許諾的田地多了,比如二十畝、三十畝吧,大約夠得上一個鄉村小地主的標準了,難保不引來覬覦這份田產財物的小人,反倒不穩妥。
周姨娘眼皮又是一跳,她咬咬牙,想說薑采青腹中的孩子還沒生下來呢,眼下田產歸屬還不定是誰的,族裏必定會阻撓這十畝田地嫁妝的事!可轉眼一看旁邊幾個姨娘,卻又暗暗咬牙憋了迴去,這些賤妾們未必就不肯改嫁的,她若在這個時候開口反對,指不定要被同仇敵愾。想她周姨娘,一向裝得溫婉體貼,哪裏肯做出失掉眾人心的事情?雖說族裏以往每每來鬧,從薑采青手上也沒討到什麽便宜,可至少給這薑采青添點亂子,總歸是她想看到的。
當天的“攤牌”就這樣落幕了,姨娘們乍聽這些話,總得消化思量一番,一個個也沒什麽表示,等薑采青一開口,便都默默告退了。周姨娘低頭跟著其他人散去,也沒再說什麽。薑采青其實還挺欣賞周姨娘這樣的性子,聰明,能忍,審時度勢識時務,不會做那些無用的取鬧。
這次魏媽媽竟也沒多說什麽,像是這事情與她無關似的。薑采青琢磨著,魏媽媽的態度間接能反應出裴三的態度,裴家大約是不管這事的吧,畢竟以裴三那樣的身份,幾個小妾罷了,壓根就不算個事,沒必要幹涉過問。
要說裴三,起初雖然把張家交給薑采青掌管,卻存著觀望審視的態度,如今對薑采青掌家守業才算是認同了,無論從哪方麵來看,薑采青都比周姨娘更為合適。
後院表麵依舊平平靜靜,薑采青本以為最先有動靜的該是棠姨娘,誰知兩天過去,棠姨娘屋子都沒怎麽出來過。頭一個迴應的,竟然是前院的那個通房丫鬟茜紗。
話說從頭,這一日薑采青去偏廳理賬,才坐下一會子,長興便斯斯艾艾地進來稟報說,護院二壯跪在外頭求見。
本來嗎,護院、小廝之類是不能見家中女眷的,可誰教家中隻剩一群女人呢,薑采青自從掌家之後,妾室無故不出後院的規矩便消失無形了,她不出後院,她不見外男,誰來管那一大堆破事兒?
薑采青見長興說話那斯斯艾艾的樣子,便琢磨這小子八成是受人之托了,這倒稀罕,要知道這長興從一個最底下喂馬打雜的小廝,到如今管著宅子裏所有的男仆、護院,那對薑采青的忠心簡直是日月可鑒的。這小子竟還會受人之托幫人辦事兒,能是什麽事呢?薑采青不禁有些好奇了,便叫長興把人帶進來。
隻見一個健壯敦實的年輕漢子,亦步亦趨地跟在長興後頭進來,撲通往地上一跪,結結巴巴地作揖問安。
薑采青看著麵前低頭跪著的漢子,眼熟,認得是家裏的護院,以前卻叫不準名字的。見那二壯渾身緊繃、臉上都冒紅,一副局促緊張的樣子,薑采青好笑地問道:“什麽事情,你好生說吧。”
“小的……小的想求……求青娘子將茜紗姐姐配給小的。”
一句話說完,那二壯從額頭到脖子都漲紅了,也不知是緊張的還是害羞的。
薑采青乍聽有些意外,不過倒也不驚訝,二壯求娶茜紗也是合情合理,別說男主人不在了,即便還在,主人把用過的通房配給家中仆役,在古代也不稀奇的,就好比主人飯桌上一碗燉肉,主人吃了幾筷子,一高興賞給下人了,下人大約也隻有高興謝恩的份兒,哪還能嫌棄是主人吃剩下的呢!
她意外的,是二壯這樣跑到她跟前來求娶茜紗,可是有什麽前因?一般來說,小廝看上了家中丫鬟,似乎該找個主子跟前得臉的人來說話,既不會冒昧,也留個迴轉的餘地。她略一沉吟,便問道:“你既然求娶茜紗,這事情茜紗可知道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