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數不清) 作者:羅青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邊莊重威嚴,悲天憫人,另一邊則鑼鼓喧天,歡樂喜慶。
那是金家請來的戲班子。
火把熊熊燃燒,把長街照得恍如白晝。
藝人們在江邊欄杆上扯幾條麻繩,圈出一大塊空地,為老百姓們表演節目。
舞龍的,耍獅子的,戲猴子的,耍大旗的,演竿戲的,各種各樣的雜耍,應有盡有。
圍觀的老百姓看得目不暇接,一會兒看看這邊的猴子給人作揖,一會兒看看那邊的藝人口吐火龍,一會兒又被一個朝自己肚皮上插刀子的壯漢嚇得不停大叫。
江麵繁星點點,數千朵璀璨河燈漂浮在漆黑的水麵上,宛如一朵朵盛開在仙境中的蓮花。
江邊熙熙攘攘,比肩接踵。
李綺節一行十幾個人,還沒走到河邊渡口,已經被洶湧的人潮擠散。
寶珠緊緊跟在李綺節身邊,迴頭不住張望:“人都跑到哪兒去了?要不要等他們找過來?”
進寶抱著提籃,亦步亦趨跟著兩人走,“不行,這裏實在太擠啦!等放完河燈再迴頭找人,這會子叫破嗓子,他們也聽不見。”
寶珠不放心,仍然墊著腳迴頭看,眼前黑壓壓一片,無數個身影堆疊在一起,壓根分不清誰是誰。
忽然,她臉色一變,神色驚恐,一把抓住李綺節的手:“三娘!快!往迴走!”
李綺節正走神,想著不知道孫天佑是不是到武昌府了,沒聽見寶珠的叫嚷。
寶珠滿臉驚懼,手腳發涼,幾乎能聽見自己撲通撲通的心跳聲,一手拉著李綺節,一手攥住進寶,艱難轉過身,逆著洶湧的人流,一頭鑽進小巷子裏。
快,要快點跑到地勢高的地方去!
然而還是遲了。
洪水猶如雷霆萬鈞,排山倒海而來,人的腿腳再快,終究快不過奔湧的浪濤。
李綺節聽到身後響起一陣鋪天蓋地的奔雷之聲,摧枯拉朽,氣勢磅礴。
她心頭一凜,頓覺毛骨悚然。
汙濁渾水不知何時漫上堤岸,岸邊嬉鬧的人群仍舊沉浸在歡樂之中,沒有察覺腳下已經一片泥濘。
李綺節迴頭,看到天邊由遠及近的浪濤,一開始,隻是一條近乎平直的水線,如閃電般襲向河岸,不過幾息間,水線霍然拔高,變成一條立體的、縱貫南北的水浪,浪頭裹挾著排山倒海的威嚴氣勢,足足高出江麵五六丈!
怎麽會?!
李綺節幾乎肝膽俱裂,有江堤保護,洪水怎麽會來得這麽突然?!
寶珠和進寶急促壓抑的喘息聲在她耳邊迴蕩。
三人緊緊拉著對方的手,飛快往前跑。
沒人說話,沒人驚叫。
一旦停下,就有可能被洪流卷走。
中元當夜,洪水決堤,大雨瓢潑,澎湃動地,唿號震天。
不過一眨眼的工夫,安逸寧靜的瑤江縣,頓成一片汪洋澤國。
江水決堤、倒灌入城之時,正值戌時,夜幕之下,湍急的洪水唿嘯而至,衝毀一座座城鎮、村莊,來不及逃生的老百姓在睡夢之中,枉送了性命。
瑤江縣城毀人亡,護城牆、內城牆、城中房屋瓦舍全被衝垮。
風浪狂嘯,圓月似乎也畏懼洪水之威,悄悄躲進雲層之中。
火把燈籠早被飛濺的水浪熄滅,伸手不見五指,水浪滔天,江邊幾如人間地獄。
有手腳靈活的,攀登高樹,浮木乘舟,僥幸逃生。
大部分人,根本來不及反應。
剛剛還是一團和樂太平景象,一轉眼,江洪狂吼,處處悲聲。
李綺節醒來的時候,已經在江麵上漂浮了一天兩夜。
焦陽把她的雙頰曬得滾燙,她低頭端詳身下趴著的木片浮板,發現木板上刻有一幅朱筆畫,畫的是一位敞著肚皮、彎眉微笑的大肚佛,可能是盂蘭盆法會上僧人們做法事時用的。
她苦中作樂,用濕噠噠的袖子擦去大肚佛臉上的汙泥,“說起來你也算是救了我一命,沒浪費我供奉的香油錢。多謝你了!迴頭等我上了岸,找三哥問問你的名號,年年給你供香!”
大肚佛眉眼帶笑,亦嗔亦喜,沒搭理她。
李綺節抬頭環顧四周,江岸寂靜無聲,浮板順流而下,水勢太急,她隻能緊緊扣著浮板,隨波逐流。
早知道就跟著大哥學鳧水了,她暗暗想。從小長在水邊,她卻一直不會遊泳,說出去也沒人信。
日光灑在寬闊的江麵上,水流湍急,浪花攜著浮木、浮板、衣物、各種破碎的家具、被連根拔起的樹木撲向岸邊,轟隆隆的水聲震耳欲聾。
李綺節試著在水中蹬腿,眉頭一皺——她的小腿可能被刮傷了,動一下疼得鑽心。
她嘴唇青烏,臉色蒼白,趴在浮板上偷偷詛咒先人:白天才給你們送紙錢鈔票,你們就是這麽迴報後代子孫的?
仿佛是為了打她的臉,不遠處忽然傳來幾句模糊人聲。
“那邊有人!”
李綺節抬起頭,一臉驚喜。
發出喊聲的人繼續指揮身邊人劃船。
聽聲音,怎麽那麽像阿滿?
還真是阿滿。
李綺節想叫住他,張嘴虛喊了兩下,發現嗓子又幹又啞,隻能發出虛弱的嘶嘶聲。
“噗通”一聲,有人躍入水中,向頭暈目眩、渾身乏力的李綺節遊來。
“三娘!”
一句從胸腔肺腑中發出的唿喊,仿佛用盡了青年的力氣。喊聲中飽含恐懼和悲痛,又似枝頭喜鵲啼鳴,有清晰靈動的驚喜歡悅。
李綺節心頭一顫,為這一聲唿喚,更為唿喚中悲喜交加的似海深情。
是孫天佑。
她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疲憊,以至於出現了幻覺,還沒來得及迴應,人已經如浮萍一般,被無情的洪水衝向下遊。
水流迅猛,小船隻能勉強順著風向漂流,根本沒法控製方向。人在洪水中,更無力抵抗,哪怕是和魚兒一樣靈活的擅水者,也隻能隨著水流沉浮。
孫天佑麵色黑沉,眼瞳裏怒火熊熊燃燒,幾欲噬人。
他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上,李綺節在湍急的洪流中,雖然僥幸認出對方,但隻是眨眼間,一人一船,已經相隔一裏開外。
等他跳入水中,水麵上波濤洶湧,哪裏還有李綺節的身影?
連船都會被風浪掀翻,想在奔湧的洪水中救起一個人,哪有那麽容易。
眼前的形勢不容孫天佑猶豫,他解下係在腰間的粗繩,義無反顧遊向江心,身影匯入渾濁的洪水中。
阿滿在他身後大叫,船夫們想把孫天佑拉迴去:“大官人,人已經衝走了!救不迴來的!”
一條纜繩拋到他身後,“大官人,快抓住!”
“大官人,您別想不開啊!”
孫天佑根本聽不見船夫驚恐的叫聲,他眼裏,隻有那個越漂越遠的單薄身影。
他的三娘,在水上漂了二十多個時辰,不知道有多累,多害怕。
他要去救她。
救不了,就一起做對淹死鬼,一起喝孟婆湯,一起過奈何橋,來世,說不定還能再續前緣。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結局,( ⊙ o ⊙ )。
啊,心中百味雜陳。
☆、第125章 結局章(4)
有人在輕輕拍她的臉, 慢兩下,快兩下,周而複始。
拍得李綺節心頭火起,睜開眼睛, 怒瞪對方:“誰打我?”
映入眼簾的,是一雙盛滿狂喜的眼眸。
長發披散,胡子拉碴, 眼圈青黑,額頭上有數道擦痕,血跡斑斑。
李綺節差點認不出他:“天佑?”
孫天佑喉頭甜腥,沉聲哽咽,緊緊攬住她, 額頭挨著她的額頭, 溫柔廝磨:“是我。”
兩人還在洪水中漂浮, 李綺節靠在孫天佑懷裏, 能感覺到他冰涼緊繃的肌膚。
舉目四望,洪水泛濫,波浪起伏,濁白的水花在江麵上打著旋兒。
不知他是怎麽找到自己的。
李綺節微微一歎,伸手摟住孫天佑的胳膊, 把蒼白如紙的臉貼在他厚實的胸膛上, 這一刻,雖然還沒脫險,她心裏卻覺得異常的平靜。
水勢仍然沒有減緩, 孫天佑幾次試圖遊向淺水處,都被浪頭重新打迴江心。
人在洪流中,隻能聽天由命。
李綺節知道自己在水中是累贅,輕輕歎口氣,“你先放開我,遊到岸邊去,再迴頭想辦法救我。”
孫天佑深深地看她一眼,看得她臉頰火燒一樣,“現在放開手,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抓住你,我不想冒險。”
一放手,可能就是咫尺天涯,天人永隔。
李綺節當然知道洪水的厲害,所以才更不想拖累孫天佑。
孫天佑看出她的心思,把她攬得更緊。
肆虐的洪水繼續奔騰。
眨眼間半個白天過去,日暮西山,連綿起伏的巒峰披著萬丈霞光,俯視著腳下如猛獸一般怒吼的濁浪。
命牽一線,生死未卜。
孫天佑忽然低笑一聲,指著天邊淡似一嫋輕煙的山巒:“三娘,你看,這是我當年唱情歌給你聽的地方,你還記得嗎?”
李綺節愣了一下,抬起頭,眼前隻有起伏的黃濁江水。
那是金家請來的戲班子。
火把熊熊燃燒,把長街照得恍如白晝。
藝人們在江邊欄杆上扯幾條麻繩,圈出一大塊空地,為老百姓們表演節目。
舞龍的,耍獅子的,戲猴子的,耍大旗的,演竿戲的,各種各樣的雜耍,應有盡有。
圍觀的老百姓看得目不暇接,一會兒看看這邊的猴子給人作揖,一會兒看看那邊的藝人口吐火龍,一會兒又被一個朝自己肚皮上插刀子的壯漢嚇得不停大叫。
江麵繁星點點,數千朵璀璨河燈漂浮在漆黑的水麵上,宛如一朵朵盛開在仙境中的蓮花。
江邊熙熙攘攘,比肩接踵。
李綺節一行十幾個人,還沒走到河邊渡口,已經被洶湧的人潮擠散。
寶珠緊緊跟在李綺節身邊,迴頭不住張望:“人都跑到哪兒去了?要不要等他們找過來?”
進寶抱著提籃,亦步亦趨跟著兩人走,“不行,這裏實在太擠啦!等放完河燈再迴頭找人,這會子叫破嗓子,他們也聽不見。”
寶珠不放心,仍然墊著腳迴頭看,眼前黑壓壓一片,無數個身影堆疊在一起,壓根分不清誰是誰。
忽然,她臉色一變,神色驚恐,一把抓住李綺節的手:“三娘!快!往迴走!”
李綺節正走神,想著不知道孫天佑是不是到武昌府了,沒聽見寶珠的叫嚷。
寶珠滿臉驚懼,手腳發涼,幾乎能聽見自己撲通撲通的心跳聲,一手拉著李綺節,一手攥住進寶,艱難轉過身,逆著洶湧的人流,一頭鑽進小巷子裏。
快,要快點跑到地勢高的地方去!
然而還是遲了。
洪水猶如雷霆萬鈞,排山倒海而來,人的腿腳再快,終究快不過奔湧的浪濤。
李綺節聽到身後響起一陣鋪天蓋地的奔雷之聲,摧枯拉朽,氣勢磅礴。
她心頭一凜,頓覺毛骨悚然。
汙濁渾水不知何時漫上堤岸,岸邊嬉鬧的人群仍舊沉浸在歡樂之中,沒有察覺腳下已經一片泥濘。
李綺節迴頭,看到天邊由遠及近的浪濤,一開始,隻是一條近乎平直的水線,如閃電般襲向河岸,不過幾息間,水線霍然拔高,變成一條立體的、縱貫南北的水浪,浪頭裹挾著排山倒海的威嚴氣勢,足足高出江麵五六丈!
怎麽會?!
李綺節幾乎肝膽俱裂,有江堤保護,洪水怎麽會來得這麽突然?!
寶珠和進寶急促壓抑的喘息聲在她耳邊迴蕩。
三人緊緊拉著對方的手,飛快往前跑。
沒人說話,沒人驚叫。
一旦停下,就有可能被洪流卷走。
中元當夜,洪水決堤,大雨瓢潑,澎湃動地,唿號震天。
不過一眨眼的工夫,安逸寧靜的瑤江縣,頓成一片汪洋澤國。
江水決堤、倒灌入城之時,正值戌時,夜幕之下,湍急的洪水唿嘯而至,衝毀一座座城鎮、村莊,來不及逃生的老百姓在睡夢之中,枉送了性命。
瑤江縣城毀人亡,護城牆、內城牆、城中房屋瓦舍全被衝垮。
風浪狂嘯,圓月似乎也畏懼洪水之威,悄悄躲進雲層之中。
火把燈籠早被飛濺的水浪熄滅,伸手不見五指,水浪滔天,江邊幾如人間地獄。
有手腳靈活的,攀登高樹,浮木乘舟,僥幸逃生。
大部分人,根本來不及反應。
剛剛還是一團和樂太平景象,一轉眼,江洪狂吼,處處悲聲。
李綺節醒來的時候,已經在江麵上漂浮了一天兩夜。
焦陽把她的雙頰曬得滾燙,她低頭端詳身下趴著的木片浮板,發現木板上刻有一幅朱筆畫,畫的是一位敞著肚皮、彎眉微笑的大肚佛,可能是盂蘭盆法會上僧人們做法事時用的。
她苦中作樂,用濕噠噠的袖子擦去大肚佛臉上的汙泥,“說起來你也算是救了我一命,沒浪費我供奉的香油錢。多謝你了!迴頭等我上了岸,找三哥問問你的名號,年年給你供香!”
大肚佛眉眼帶笑,亦嗔亦喜,沒搭理她。
李綺節抬頭環顧四周,江岸寂靜無聲,浮板順流而下,水勢太急,她隻能緊緊扣著浮板,隨波逐流。
早知道就跟著大哥學鳧水了,她暗暗想。從小長在水邊,她卻一直不會遊泳,說出去也沒人信。
日光灑在寬闊的江麵上,水流湍急,浪花攜著浮木、浮板、衣物、各種破碎的家具、被連根拔起的樹木撲向岸邊,轟隆隆的水聲震耳欲聾。
李綺節試著在水中蹬腿,眉頭一皺——她的小腿可能被刮傷了,動一下疼得鑽心。
她嘴唇青烏,臉色蒼白,趴在浮板上偷偷詛咒先人:白天才給你們送紙錢鈔票,你們就是這麽迴報後代子孫的?
仿佛是為了打她的臉,不遠處忽然傳來幾句模糊人聲。
“那邊有人!”
李綺節抬起頭,一臉驚喜。
發出喊聲的人繼續指揮身邊人劃船。
聽聲音,怎麽那麽像阿滿?
還真是阿滿。
李綺節想叫住他,張嘴虛喊了兩下,發現嗓子又幹又啞,隻能發出虛弱的嘶嘶聲。
“噗通”一聲,有人躍入水中,向頭暈目眩、渾身乏力的李綺節遊來。
“三娘!”
一句從胸腔肺腑中發出的唿喊,仿佛用盡了青年的力氣。喊聲中飽含恐懼和悲痛,又似枝頭喜鵲啼鳴,有清晰靈動的驚喜歡悅。
李綺節心頭一顫,為這一聲唿喚,更為唿喚中悲喜交加的似海深情。
是孫天佑。
她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疲憊,以至於出現了幻覺,還沒來得及迴應,人已經如浮萍一般,被無情的洪水衝向下遊。
水流迅猛,小船隻能勉強順著風向漂流,根本沒法控製方向。人在洪水中,更無力抵抗,哪怕是和魚兒一樣靈活的擅水者,也隻能隨著水流沉浮。
孫天佑麵色黑沉,眼瞳裏怒火熊熊燃燒,幾欲噬人。
他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上,李綺節在湍急的洪流中,雖然僥幸認出對方,但隻是眨眼間,一人一船,已經相隔一裏開外。
等他跳入水中,水麵上波濤洶湧,哪裏還有李綺節的身影?
連船都會被風浪掀翻,想在奔湧的洪水中救起一個人,哪有那麽容易。
眼前的形勢不容孫天佑猶豫,他解下係在腰間的粗繩,義無反顧遊向江心,身影匯入渾濁的洪水中。
阿滿在他身後大叫,船夫們想把孫天佑拉迴去:“大官人,人已經衝走了!救不迴來的!”
一條纜繩拋到他身後,“大官人,快抓住!”
“大官人,您別想不開啊!”
孫天佑根本聽不見船夫驚恐的叫聲,他眼裏,隻有那個越漂越遠的單薄身影。
他的三娘,在水上漂了二十多個時辰,不知道有多累,多害怕。
他要去救她。
救不了,就一起做對淹死鬼,一起喝孟婆湯,一起過奈何橋,來世,說不定還能再續前緣。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結局,( ⊙ o ⊙ )。
啊,心中百味雜陳。
☆、第125章 結局章(4)
有人在輕輕拍她的臉, 慢兩下,快兩下,周而複始。
拍得李綺節心頭火起,睜開眼睛, 怒瞪對方:“誰打我?”
映入眼簾的,是一雙盛滿狂喜的眼眸。
長發披散,胡子拉碴, 眼圈青黑,額頭上有數道擦痕,血跡斑斑。
李綺節差點認不出他:“天佑?”
孫天佑喉頭甜腥,沉聲哽咽,緊緊攬住她, 額頭挨著她的額頭, 溫柔廝磨:“是我。”
兩人還在洪水中漂浮, 李綺節靠在孫天佑懷裏, 能感覺到他冰涼緊繃的肌膚。
舉目四望,洪水泛濫,波浪起伏,濁白的水花在江麵上打著旋兒。
不知他是怎麽找到自己的。
李綺節微微一歎,伸手摟住孫天佑的胳膊, 把蒼白如紙的臉貼在他厚實的胸膛上, 這一刻,雖然還沒脫險,她心裏卻覺得異常的平靜。
水勢仍然沒有減緩, 孫天佑幾次試圖遊向淺水處,都被浪頭重新打迴江心。
人在洪流中,隻能聽天由命。
李綺節知道自己在水中是累贅,輕輕歎口氣,“你先放開我,遊到岸邊去,再迴頭想辦法救我。”
孫天佑深深地看她一眼,看得她臉頰火燒一樣,“現在放開手,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抓住你,我不想冒險。”
一放手,可能就是咫尺天涯,天人永隔。
李綺節當然知道洪水的厲害,所以才更不想拖累孫天佑。
孫天佑看出她的心思,把她攬得更緊。
肆虐的洪水繼續奔騰。
眨眼間半個白天過去,日暮西山,連綿起伏的巒峰披著萬丈霞光,俯視著腳下如猛獸一般怒吼的濁浪。
命牽一線,生死未卜。
孫天佑忽然低笑一聲,指著天邊淡似一嫋輕煙的山巒:“三娘,你看,這是我當年唱情歌給你聽的地方,你還記得嗎?”
李綺節愣了一下,抬起頭,眼前隻有起伏的黃濁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