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數不清) 作者:羅青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薔薇忽然覺得一陣意興闌珊,仿佛此前十幾年的含辛茹苦,全都化為輕煙,隨風而逝。
金雪鬆冷哼一聲:“姐姐有空多管閑事,不如把精力放在表哥身上,聽說他和新納的妾室感情非同一般,姐姐可得早作打算!”
他頓了一下,“是我多慮了,姐姐手段不凡,一個妾室而已,哪是姐姐的對手!”
言罷,拂袖而去。
石磊納妾之事,是金薔薇最不願聽人提起的忌諱,這一刻,金雪鬆卻故意拿石磊來刺激她。
她本該生氣的,但不知為什麽,心裏竟然沒掀起一絲波瀾。
重活一世,她能報仇,能保護弟弟,能為自己積攢勢力,能和生父分庭抗禮,能按著自己的心意處事。
可她終究隻是個凡人。
她可以預測世事走向,但不能掌控其他人的人心。
她嘔心瀝血,辛辛苦苦拉扯大弟弟,可弟弟不是阿貓阿狗,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他不會按著她希望的那樣長大。
她和表哥依然青梅竹馬、耳鬢廝磨,但卻無法像前世那樣情深意篤、互生情愫。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明明是同樣的人,同樣的身份,同樣的相貌,為什麽一切都和上一世不一樣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一世,表哥隻把她當成一個普普通通的舅親表妹。
在成衣鋪子二樓的那匆匆一瞥,成了她的噩夢。
得知表哥愛上一個市井婦人時,她不敢置信。
表哥應該愛上她的,怎麽會突然冒出來一個不相幹的婦人?
直到舅舅親自押著表哥向她賠禮時,她還恍恍惚惚,如在夢中。
那是她的石磊表哥啊,上一世對她愛憐有加、不離不棄、百般嗬護的石磊表哥,她的丈夫,她的良人!
她能怎麽辦?
罵表哥負心?
可表哥這一世並沒有對她表露出超乎尋常的情意。
前世的夫妻情深,猶如一枕黃粱,隻有她記得分明,表哥一無所知。
取消婚約,讓表哥可以和他的心上人雙宿雙棲?
她不甘心!明明她才是表哥的意中人,她才是那個和表哥相濡以沫、夫妻情深的石夫人!
金薔薇捂住臉頰,任溫熱的淚水從指縫間傾瀉。
她錯了,錯得徹徹底底。
重活一世,不代表一切會按著她的心意去運轉,她被仇恨所蒙蔽,變得不近人情,六親不靠,以前那個善良純真的小姑娘,早已經隨著上一世的種種徹底湮沒於歲月中。
她滑坐在冰涼的紅木地板上,放聲大哭。
這一世,她不允許自己軟弱,上一次哭,已經是很久遠很久遠的從前。
她太累了,從幾歲的小丫頭,到十幾歲的待嫁閨秀,她戰戰兢兢,苦心孤詣,從沒有放鬆的時候。
沒有人懂她,沒有人體諒她,祖母和父親說她戾氣太重,弟弟嫌她管教嚴苛,丫頭怕她,表哥疏遠她……
不知哭了多久,日光漸漸西斜,昏黃的光線漏過窗前的刻花竹簾子,灑在古樸的琴桌前。
金薔薇擦掉頰邊的淚水,扶著羅漢床,慢慢站起身,幽黑的雙瞳,閃耀著雪亮的光芒。
錯了又如何?
她終究輪迴兩世,身具不凡,比別人多一份先機,隻要她能幡然醒悟,就還有補救的機會。
作者有話要說: 有時候,喜歡一個人是需要某個契機的,比如一個迴眸的笑容,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平平常常的午後,看到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然後忽然發現心髒跳動的速度有點過快……
金薔薇和前世的丈夫就是這樣啦,少了某個不可捉摸的契機,感情沒有得到升華,這一世,表哥就沒喜歡上她……
☆、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
孫天佑在府門前下馬, 剛好和腳步匆匆的李子恆打個照麵。
“大哥來了。”
孫天佑想起那天在渡口船上無意間看到的情景,眼角餘光把李子恆從頭到腳掃視一遍,臉上笑意盈盈,“怎麽不留下吃酒?這就急著走?”
李子恆咧嘴一笑, 滿臉春風得意,“不吃酒了,我趕著迴去呢!下迴再和你詳談啊, 我先走了!”
孫天佑挑眉,進了內院,李綺節讓丫頭打水,親自服侍他梳洗。
他看李綺節臉上好像並沒有多歡喜的樣子,疑惑道:“大哥不是來報喜的?”
李綺節愣了一下, 微笑道:“你說什麽?大哥是來報喜的呀, 四娘訂親了。”
原來是李昭節的喜事。孫天佑擦幹雙手, 在月牙桌前坐定, 李子恆怎麽光顧著為堂妹跑腿,自己卻拖拖拉拉的?
丫頭陸續送上飯菜,李綺節向孫天佑打聽李昭節的未婚夫,“雙溪鎮杜家的小兒子,聽說也是跑貨船的, 在武昌府港口盤了一家店賣土產, 你見過他嗎?”
“杜老九?我和他打過交道。”孫天佑挾了一筷子筍芹炒雞絲,送到李綺節碗裏,“他們家有幾座茶山, 販茶,也養蠶,倒是地種得不多。杜老九年紀不大,為人卻很精明,出手大方,很講義氣,名聲不錯。”
李綺節笑道:“那些都是外頭的光景,我隻想問問他家裏如何,長輩好不好相處?”
雖然李昭節對她很有戒心,但這個小堂妹到底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李昭節嫁得如意,李大伯和周氏才能放心。
孫天佑端著藍地四季花卉紋瓷碗仔細迴想,“他們杜家子弟雖然多,但成家後都分出去單過了,除了公婆之外,家裏隻有一個大哥,一個嫂子,杜老九是個本分人,幹活麻利勤快,生得周正體麵,和四妹挺般配的。”
一抬頭,見李綺節眉尖微蹙,知道她擔心,笑著寬慰她道,“大伯選中的人家,你還不放心嗎?”
李乙挑女婿的時候,主要看對方的門第和本事,李大伯卻粗中有細,除了男方的人品必須信得過以外,還得家中人口簡單、婆母名聲好的人家才能叫他滿意。
李綺節輕籲一口氣,“也對,大伯和伯娘千挑萬選才定下杜家小兒子,四娘嫁給他,錯不了。”
可惜李昭節不是這麽想的。
三天後,李乙親自坐船趕到縣城,讓李綺節迴李家村,幫忙勸說李昭節。
李綺節皺眉道:“四娘在家鬧絕食?”
李乙長歎一聲,“家裏鬧哄哄的,你伯娘氣病了,你嬸子又不好張口……”
嬸子說的是周桃姑,李乙沒有要求李子恆和李綺節改口。
李綺節不想蹚渾水,可阿爺都上門來請了,不能推辭,當下顧不上收拾行李鋪蓋,換了身大毛衣裳,匆匆趕迴李家村。
她先去看周氏。
周氏躺在枕上,臉色灰敗,神情頹唐,“我好歹養了她十幾年,就是一顆石頭,也該被我焐熱了,她竟然說我對她不如對一個丫頭好!我這些年白替她操心了!”
寶釵在一邊擰帕子,為周氏拭淚。
李綺節歎口氣,“小伢子喜歡鑽牛角尖,一時沒想通,過幾年長大些就曉得體會伯娘的苦心了。現在當務之急是處理好杜家的婚約……”
她頓了一下,輕聲道:“四娘是不是看不上杜家?”
周氏苦笑道,“杜家雖然名聲不顯,也是雙溪鎮響當當的財主,他們家家風清正,這麽些年從沒傳出什麽不好聽的話,兄弟妯娌離得遠,不用一大家子擠在一塊兒過,杜老九生得濃眉大眼,會持家過日子,哪一點配不上四娘?”
她神情驟冷,“三娘,你不是外人,我和你直說吧,四娘誌氣大,非要嫁什麽官宦人家,還非嫡子不嫁,可憑她的出身,哪家正室嫡出的官家子弟肯娶她過門?那不挑出身的,要麽是庶子,她看不上,要麽是家境落魄的,要麽是心術不正的,要麽是婆母不慈的,再要麽就是年紀老大,求一門填房的,我怎麽忍心讓她糊裏糊塗嫁個浪蕩兒或是給人當後娘?”
李綺節思慮片刻,果斷道:“不論如何,杜家這門親是不成了,四娘鬧成這樣,杜家人要是聽見風聲,不曉得會怎麽想。就算他們不在意,四娘嫁過去以後,會好好和杜老九過日子嗎?就怕咱們兩家不是結親,是結仇啊。”
李昭節自卑出生,所以格外敏感多疑,自卑的同時她又格外要強固執,從不和丫頭、婆子玩笑,渾身帶刺,好高騖遠。
她看不上杜老九,真嫁過去,隻會和杜老九成為一對怨偶。
周氏也怕李昭節嫁到杜家以後繼續鬧事,人家誠心誠意來求親,自家送個軟硬不吃的閨女過去,不是害人嘛!
可真的退親,她又舍不得,猶豫道:“難道真的隨四娘的意思,讓她去嫁一個一無是處的官家子?”
李綺節搖搖頭,“反正四娘年紀不大,不一定非得這時候出閣,先把杜家的婚約退了,托人去鄰縣打聽,慢慢尋摸,總能找到讓她合心的人選。”
事情就這麽定下。
李大伯和李乙備了幾大擔禮物,親自去杜家賠禮道歉。
因為親事才剛訂下沒幾天,消息還沒傳出去,杜家人又很和氣,沒怎麽為難李大伯兄弟,兩家取迴各自的庚貼,客客氣氣取消婚約。
得知不用嫁給杜老九,李昭節終於肯吃飯了。
周氏氣得心肝疼,“難道說就因為她不是從我肚子裏爬出去的,我就不會真心為她著想嗎?”
李綺節無奈道:“伯娘不必和小伢子置氣,她還小呢!我曉得您說的是氣話,可氣話最傷人,五娘要是聽見了,會怎麽想?”
李九冬和李昭節自小一起長大,幾乎形影不離,但兩人的性格卻是天差地別。李昭節行動愛多心,好比刺蝟,隨時準備豎起滿身刺去攻擊別人。李九冬則天真爛漫,做事慢條斯理,像隻懶洋洋的小狸貓。
李九冬和周氏很親近。
周氏喘口氣,悵然道:“也罷,隨她去吧,反正我這輩子無愧於心。”
經過這事,李大伯知道李昭節鐵了心要嫁個做官的,生氣歸生氣,氣過之後,還是繼續為李昭節張羅。他陸陸續續相看了本地幾戶官家門第,條件好的的高攀不上,條件差的他又看不上。
李乙建議道:“不一定非要是官家公子,秀才、舉人有功名在身,四娘應該能滿意。”
李大伯笑得苦澀,能供出秀才的人家,家境不會差到哪裏去,一般早在十幾歲時就成家了。
至於舉人,那更不敢想,隨便扒拉一個,都是四五十歲的年紀,人家都兒孫繞膝了,李昭節怎麽嫁過去?難不成讓她給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子當繼室?
像孟雲暉那樣小小年紀就能考中舉人,還沒成親、沒訂下婚約的,是鳳毛麟角,而這鳳凰蛋擺明了看不上鄉野丫頭,一心想娶京師的千金小姐。
李昭節又不是有傾國傾城之姿的天仙,哪能說想嫁個官家子,李家就真的給她拉來一個官家子?
能拉來的,全是不成器的臭玩意兒!活脫脫就是火坑,別人逃還來不及呢,李大伯怎麽可能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到那樣的人家去受苦?
李昭節的婚事沒有進展,親近的人家曉得李家四娘眼光高,不想上門碰釘子。
正月過完以後,前前後後有七八個媒人上門——不是為李昭節來的,其中五個是想求娶李九冬,另外幾個是為李子恆說親的。
李九冬像隻又香又甜的軟包子,脾氣柔和,性情純真。周氏怕她嫁人以後轄製不住丈夫,有意給她挑一個忠厚老實的夫婿。
結果第一個來求娶李九冬的竟然是杜老九!
李大伯和周氏麵麵相覷,心裏隻有一個感覺:杜家是來報複李家的嗎?
杜老九態度誠懇,和媒人一起上門求親,一進門就給李大伯和周氏作揖,看起來誠意十足。
因為李昭節無故退親在先,李大伯不好意思趕杜老九走,強撐著應付完媒人,關上門,發愁道:“看來杜老九心裏有氣啊!”
杜老九似乎知道李大伯和周氏的顧慮,此後多次上門,並且賭咒發誓,說他是真心想娶李九冬的。之前和李昭節的婚事不成,他失望歸失望,因為沒見過李昭節,倒也不傷心。上個月花燈節,他坐船去鎮上看燈會,剛好碰見孫天佑和李綺節帶著李九冬、胖胖在草棚裏吃餛飩。旁邊一盞碩大無比的蓮花燈,燈光照在李九冬臉上,流光溢彩,容色嬌豔,分外好看,他當場看呆了。
事後他打聽到李九冬是李家五娘,沒有片刻猶豫,和父母、兄嫂表明心跡後,過完正月,就來求親了。
金雪鬆冷哼一聲:“姐姐有空多管閑事,不如把精力放在表哥身上,聽說他和新納的妾室感情非同一般,姐姐可得早作打算!”
他頓了一下,“是我多慮了,姐姐手段不凡,一個妾室而已,哪是姐姐的對手!”
言罷,拂袖而去。
石磊納妾之事,是金薔薇最不願聽人提起的忌諱,這一刻,金雪鬆卻故意拿石磊來刺激她。
她本該生氣的,但不知為什麽,心裏竟然沒掀起一絲波瀾。
重活一世,她能報仇,能保護弟弟,能為自己積攢勢力,能和生父分庭抗禮,能按著自己的心意處事。
可她終究隻是個凡人。
她可以預測世事走向,但不能掌控其他人的人心。
她嘔心瀝血,辛辛苦苦拉扯大弟弟,可弟弟不是阿貓阿狗,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他不會按著她希望的那樣長大。
她和表哥依然青梅竹馬、耳鬢廝磨,但卻無法像前世那樣情深意篤、互生情愫。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明明是同樣的人,同樣的身份,同樣的相貌,為什麽一切都和上一世不一樣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一世,表哥隻把她當成一個普普通通的舅親表妹。
在成衣鋪子二樓的那匆匆一瞥,成了她的噩夢。
得知表哥愛上一個市井婦人時,她不敢置信。
表哥應該愛上她的,怎麽會突然冒出來一個不相幹的婦人?
直到舅舅親自押著表哥向她賠禮時,她還恍恍惚惚,如在夢中。
那是她的石磊表哥啊,上一世對她愛憐有加、不離不棄、百般嗬護的石磊表哥,她的丈夫,她的良人!
她能怎麽辦?
罵表哥負心?
可表哥這一世並沒有對她表露出超乎尋常的情意。
前世的夫妻情深,猶如一枕黃粱,隻有她記得分明,表哥一無所知。
取消婚約,讓表哥可以和他的心上人雙宿雙棲?
她不甘心!明明她才是表哥的意中人,她才是那個和表哥相濡以沫、夫妻情深的石夫人!
金薔薇捂住臉頰,任溫熱的淚水從指縫間傾瀉。
她錯了,錯得徹徹底底。
重活一世,不代表一切會按著她的心意去運轉,她被仇恨所蒙蔽,變得不近人情,六親不靠,以前那個善良純真的小姑娘,早已經隨著上一世的種種徹底湮沒於歲月中。
她滑坐在冰涼的紅木地板上,放聲大哭。
這一世,她不允許自己軟弱,上一次哭,已經是很久遠很久遠的從前。
她太累了,從幾歲的小丫頭,到十幾歲的待嫁閨秀,她戰戰兢兢,苦心孤詣,從沒有放鬆的時候。
沒有人懂她,沒有人體諒她,祖母和父親說她戾氣太重,弟弟嫌她管教嚴苛,丫頭怕她,表哥疏遠她……
不知哭了多久,日光漸漸西斜,昏黃的光線漏過窗前的刻花竹簾子,灑在古樸的琴桌前。
金薔薇擦掉頰邊的淚水,扶著羅漢床,慢慢站起身,幽黑的雙瞳,閃耀著雪亮的光芒。
錯了又如何?
她終究輪迴兩世,身具不凡,比別人多一份先機,隻要她能幡然醒悟,就還有補救的機會。
作者有話要說: 有時候,喜歡一個人是需要某個契機的,比如一個迴眸的笑容,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平平常常的午後,看到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然後忽然發現心髒跳動的速度有點過快……
金薔薇和前世的丈夫就是這樣啦,少了某個不可捉摸的契機,感情沒有得到升華,這一世,表哥就沒喜歡上她……
☆、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
孫天佑在府門前下馬, 剛好和腳步匆匆的李子恆打個照麵。
“大哥來了。”
孫天佑想起那天在渡口船上無意間看到的情景,眼角餘光把李子恆從頭到腳掃視一遍,臉上笑意盈盈,“怎麽不留下吃酒?這就急著走?”
李子恆咧嘴一笑, 滿臉春風得意,“不吃酒了,我趕著迴去呢!下迴再和你詳談啊, 我先走了!”
孫天佑挑眉,進了內院,李綺節讓丫頭打水,親自服侍他梳洗。
他看李綺節臉上好像並沒有多歡喜的樣子,疑惑道:“大哥不是來報喜的?”
李綺節愣了一下, 微笑道:“你說什麽?大哥是來報喜的呀, 四娘訂親了。”
原來是李昭節的喜事。孫天佑擦幹雙手, 在月牙桌前坐定, 李子恆怎麽光顧著為堂妹跑腿,自己卻拖拖拉拉的?
丫頭陸續送上飯菜,李綺節向孫天佑打聽李昭節的未婚夫,“雙溪鎮杜家的小兒子,聽說也是跑貨船的, 在武昌府港口盤了一家店賣土產, 你見過他嗎?”
“杜老九?我和他打過交道。”孫天佑挾了一筷子筍芹炒雞絲,送到李綺節碗裏,“他們家有幾座茶山, 販茶,也養蠶,倒是地種得不多。杜老九年紀不大,為人卻很精明,出手大方,很講義氣,名聲不錯。”
李綺節笑道:“那些都是外頭的光景,我隻想問問他家裏如何,長輩好不好相處?”
雖然李昭節對她很有戒心,但這個小堂妹到底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李昭節嫁得如意,李大伯和周氏才能放心。
孫天佑端著藍地四季花卉紋瓷碗仔細迴想,“他們杜家子弟雖然多,但成家後都分出去單過了,除了公婆之外,家裏隻有一個大哥,一個嫂子,杜老九是個本分人,幹活麻利勤快,生得周正體麵,和四妹挺般配的。”
一抬頭,見李綺節眉尖微蹙,知道她擔心,笑著寬慰她道,“大伯選中的人家,你還不放心嗎?”
李乙挑女婿的時候,主要看對方的門第和本事,李大伯卻粗中有細,除了男方的人品必須信得過以外,還得家中人口簡單、婆母名聲好的人家才能叫他滿意。
李綺節輕籲一口氣,“也對,大伯和伯娘千挑萬選才定下杜家小兒子,四娘嫁給他,錯不了。”
可惜李昭節不是這麽想的。
三天後,李乙親自坐船趕到縣城,讓李綺節迴李家村,幫忙勸說李昭節。
李綺節皺眉道:“四娘在家鬧絕食?”
李乙長歎一聲,“家裏鬧哄哄的,你伯娘氣病了,你嬸子又不好張口……”
嬸子說的是周桃姑,李乙沒有要求李子恆和李綺節改口。
李綺節不想蹚渾水,可阿爺都上門來請了,不能推辭,當下顧不上收拾行李鋪蓋,換了身大毛衣裳,匆匆趕迴李家村。
她先去看周氏。
周氏躺在枕上,臉色灰敗,神情頹唐,“我好歹養了她十幾年,就是一顆石頭,也該被我焐熱了,她竟然說我對她不如對一個丫頭好!我這些年白替她操心了!”
寶釵在一邊擰帕子,為周氏拭淚。
李綺節歎口氣,“小伢子喜歡鑽牛角尖,一時沒想通,過幾年長大些就曉得體會伯娘的苦心了。現在當務之急是處理好杜家的婚約……”
她頓了一下,輕聲道:“四娘是不是看不上杜家?”
周氏苦笑道,“杜家雖然名聲不顯,也是雙溪鎮響當當的財主,他們家家風清正,這麽些年從沒傳出什麽不好聽的話,兄弟妯娌離得遠,不用一大家子擠在一塊兒過,杜老九生得濃眉大眼,會持家過日子,哪一點配不上四娘?”
她神情驟冷,“三娘,你不是外人,我和你直說吧,四娘誌氣大,非要嫁什麽官宦人家,還非嫡子不嫁,可憑她的出身,哪家正室嫡出的官家子弟肯娶她過門?那不挑出身的,要麽是庶子,她看不上,要麽是家境落魄的,要麽是心術不正的,要麽是婆母不慈的,再要麽就是年紀老大,求一門填房的,我怎麽忍心讓她糊裏糊塗嫁個浪蕩兒或是給人當後娘?”
李綺節思慮片刻,果斷道:“不論如何,杜家這門親是不成了,四娘鬧成這樣,杜家人要是聽見風聲,不曉得會怎麽想。就算他們不在意,四娘嫁過去以後,會好好和杜老九過日子嗎?就怕咱們兩家不是結親,是結仇啊。”
李昭節自卑出生,所以格外敏感多疑,自卑的同時她又格外要強固執,從不和丫頭、婆子玩笑,渾身帶刺,好高騖遠。
她看不上杜老九,真嫁過去,隻會和杜老九成為一對怨偶。
周氏也怕李昭節嫁到杜家以後繼續鬧事,人家誠心誠意來求親,自家送個軟硬不吃的閨女過去,不是害人嘛!
可真的退親,她又舍不得,猶豫道:“難道真的隨四娘的意思,讓她去嫁一個一無是處的官家子?”
李綺節搖搖頭,“反正四娘年紀不大,不一定非得這時候出閣,先把杜家的婚約退了,托人去鄰縣打聽,慢慢尋摸,總能找到讓她合心的人選。”
事情就這麽定下。
李大伯和李乙備了幾大擔禮物,親自去杜家賠禮道歉。
因為親事才剛訂下沒幾天,消息還沒傳出去,杜家人又很和氣,沒怎麽為難李大伯兄弟,兩家取迴各自的庚貼,客客氣氣取消婚約。
得知不用嫁給杜老九,李昭節終於肯吃飯了。
周氏氣得心肝疼,“難道說就因為她不是從我肚子裏爬出去的,我就不會真心為她著想嗎?”
李綺節無奈道:“伯娘不必和小伢子置氣,她還小呢!我曉得您說的是氣話,可氣話最傷人,五娘要是聽見了,會怎麽想?”
李九冬和李昭節自小一起長大,幾乎形影不離,但兩人的性格卻是天差地別。李昭節行動愛多心,好比刺蝟,隨時準備豎起滿身刺去攻擊別人。李九冬則天真爛漫,做事慢條斯理,像隻懶洋洋的小狸貓。
李九冬和周氏很親近。
周氏喘口氣,悵然道:“也罷,隨她去吧,反正我這輩子無愧於心。”
經過這事,李大伯知道李昭節鐵了心要嫁個做官的,生氣歸生氣,氣過之後,還是繼續為李昭節張羅。他陸陸續續相看了本地幾戶官家門第,條件好的的高攀不上,條件差的他又看不上。
李乙建議道:“不一定非要是官家公子,秀才、舉人有功名在身,四娘應該能滿意。”
李大伯笑得苦澀,能供出秀才的人家,家境不會差到哪裏去,一般早在十幾歲時就成家了。
至於舉人,那更不敢想,隨便扒拉一個,都是四五十歲的年紀,人家都兒孫繞膝了,李昭節怎麽嫁過去?難不成讓她給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子當繼室?
像孟雲暉那樣小小年紀就能考中舉人,還沒成親、沒訂下婚約的,是鳳毛麟角,而這鳳凰蛋擺明了看不上鄉野丫頭,一心想娶京師的千金小姐。
李昭節又不是有傾國傾城之姿的天仙,哪能說想嫁個官家子,李家就真的給她拉來一個官家子?
能拉來的,全是不成器的臭玩意兒!活脫脫就是火坑,別人逃還來不及呢,李大伯怎麽可能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到那樣的人家去受苦?
李昭節的婚事沒有進展,親近的人家曉得李家四娘眼光高,不想上門碰釘子。
正月過完以後,前前後後有七八個媒人上門——不是為李昭節來的,其中五個是想求娶李九冬,另外幾個是為李子恆說親的。
李九冬像隻又香又甜的軟包子,脾氣柔和,性情純真。周氏怕她嫁人以後轄製不住丈夫,有意給她挑一個忠厚老實的夫婿。
結果第一個來求娶李九冬的竟然是杜老九!
李大伯和周氏麵麵相覷,心裏隻有一個感覺:杜家是來報複李家的嗎?
杜老九態度誠懇,和媒人一起上門求親,一進門就給李大伯和周氏作揖,看起來誠意十足。
因為李昭節無故退親在先,李大伯不好意思趕杜老九走,強撐著應付完媒人,關上門,發愁道:“看來杜老九心裏有氣啊!”
杜老九似乎知道李大伯和周氏的顧慮,此後多次上門,並且賭咒發誓,說他是真心想娶李九冬的。之前和李昭節的婚事不成,他失望歸失望,因為沒見過李昭節,倒也不傷心。上個月花燈節,他坐船去鎮上看燈會,剛好碰見孫天佑和李綺節帶著李九冬、胖胖在草棚裏吃餛飩。旁邊一盞碩大無比的蓮花燈,燈光照在李九冬臉上,流光溢彩,容色嬌豔,分外好看,他當場看呆了。
事後他打聽到李九冬是李家五娘,沒有片刻猶豫,和父母、兄嫂表明心跡後,過完正月,就來求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