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事


    和梁大叔有關,梁大叔究竟怎麽了?事關佳婉郡主,她一個孀居之人,能發生什麽大事?這兩件事都極讓趙玉笙好奇,她立時一目十行地往下看,看完才知道梁大叔平安無事地迴來了。這真是太好了,趙玉笙捂著胸口喜得直跳。


    梁大叔突然失蹤這麽久,如今突然迴來,肯定得找個合情合理的借口向世人解釋。然後刑部尚書宣稱他之前是被刑部派出去查一件難度極大的秘密案子,如今他圓滿完成任務迴來了。鑒於他表現出色,刑部要大大嘉獎他。刑部尚書直接奏請朝廷破格提拔他做刑部正八品的照磨,皇上居然準奏了。


    梁大叔之前不過一個捕頭而已,一下就做到了八品官,要知道和哥哥同科的某些進士也不過是八品官而已。看來梁大叔這次找到了皇上要找的人和物,徹底解決了皇上的後顧之憂,皇上才會那麽大方。雖然不知道皇上要找的具體是什麽人和東西,,但找到了,皇上大概會衝某些人動手了吧,可那些人會甘心束手就擒?


    果然後麵元倓又說,康王父子勾結羽林衛統領並京衛指揮使司同知在上個月十二那一日的深夜帶兵欲圖逼宮篡位,但沒有成功,事後康王府滿門抄斬,同時被抄家滅族的還有好幾戶人家,其中包括工部尚書陶大人家。不過陶尚書那位名列京城四公子之一的兒子陶季信卻不見蹤影。


    京城竟然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雖然元倓沒有細說,但趙玉笙卻可以想象當晚的京都形勢有多驚心動魄,也不知道老太君和丁家祖母她們這些人有沒有受到驚嚇。


    羽林衛統領和京衛指揮使副指揮使都參與了謀逆,那大哥哥和元倓肯定不能置身事外,興許康王逼宮不成功,就有他們的功勞。往下看果然看到元倓說趙俊得到了嘉獎,做了羽林衛統領。


    至於元佳婉那件事,卻是大大的好事。原來前兵部尚書姚老將軍的嫡長孫姚繼廣求娶元佳婉,太後已然同意。正好京衛指揮使司同知一職空缺,皇上下旨調姚繼廣迴京擔任此職,順便與元佳婉完婚。


    姚繼廣,武狀元出身,這些年呆在西北軍營,一直沒有定下親事,想不到他竟然會求娶元佳婉。元佳婉雖然貴為郡主,但畢竟頂了個寡婦的名頭,姚繼廣求娶她,得承受多大的輿論壓力啊。


    往下看才知道姚繼廣少年時候就鍾情於元佳婉,原本想著等元佳婉及笄後就請媒人提親。誰知元倓的老子,先誠安郡王聽信繼室的讒言,愣是將元佳婉嫁給那病秧子去衝喜。後來元佳婉的夫家獲罪,守了寡的元佳婉方脫離夫家,跟著獲封郡主,有了自己的郡主府。


    姚繼廣當時就打算求娶元佳婉,其爹娘卻嫌棄她是個寡婦,死活不同意。姚繼廣一氣之下去了西北,這幾年一直和家裏別著勁。眼看著姚繼廣年紀越拖越大,姚家長輩沒法子,隻好鬆了口。


    原來是這樣,真是個長情的郎君。佳婉郡主真是苦盡甘來,“二嫁”還能嫁這麽一個如意郎君,上天待她不薄啊。元倓說,因為姐姐和姚繼廣年紀都不小了,太後的意思是臘月間就讓他們成親,婚後二人就住在郡主府。


    婚期緊,杜氏要幫著小姑子準備嫁妝,還要指揮重新布置郡主府,即便有太後排遣的兩個宮裏的姑姑幫忙,她也累得腳不沾地,便時常念叨說要是趙玉笙這個能幹的沒過門弟媳在京裏幫襯著,自己哪裏會這麽累。沒法子,隻好將徐蓉的娘韋氏拉來看顧著。


    元倓的話難免有些誇大,但趙玉笙看了還是有些內疚。平心而論,元佳婉待自己不錯,她與姚繼廣有情人終成眷屬,自己不在場道賀還是有些遺憾。


    “好了,說完了這兩件大事,二哥再和你說一件事吧。趙玉琴這個惡毒的女人死在了去祖籍的路上。據說她性子霸道蠻橫無理,導致伯府的船與鄰船撞到了一起,雙方先是理論,最後發展到對罵,她被對方的女眷言語上狠狠羞辱了一通,氣得狠了。誰知道她竟然會因此想不開,晚上趁伯府的婆子不注意,一頭紮進江水裏淹死了。”


    趙玉琴死了?她竟然就這麽死了!趙玉笙大為震驚,說老實話,趙玉琴屢次想害自己,趙玉笙曾經想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真的聽說她死了,心裏還是有些不忍。


    歎息著繼續往下看,結果又看到一件大大出乎意料的事情,那就是胡三姑娘也出了意外。她在出嫁前的半個月,去妙音寺上香,誰知主仆幾個竟然不小心跌落山崖,摔得肢體殘破麵目全非。趙玉琴和胡三姑娘兩個京都鼎鼎大名才貌雙全的姑娘接連意外喪命,以至於京中那些稍有才女之名的閨秀人人自危。


    元倓這封書信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趙玉笙被這接二連三的爆炸消息弄得許久沒迴過神來。呆愣半天之後,她才第撿起信箋仔細看開頭幾張之前沒怎麽看的內容,那都是些關於元倓自身的事情。


    元倓說自己如今的生活極有規律,早晚跟著秦師傅繼續習武,白日裏在軍營裏操練,晚上看書。輪休的時候或者去丁家盤桓,或者進宮看姨媽或者去哥哥姐姐府上,偶爾也會去趙家看看各位長輩。軍中個別同僚或者那些個家中沒受康王謀逆事件影響的紈絝邀請他去尋歡作樂,都被他拒絕了。總之他說了那麽多,就是讓趙玉笙知道,如今的他很上進,很本分規矩,與過去相比大大變樣。


    說完這些之後,元倓又說自己因為思念趙玉笙,吃不好睡不好,前次進宮,太後姨媽都說他變黑變瘦了。問趙玉笙可曾想過他,能不能提前迴京。


    趙玉笙看完直搖頭,心道這廝不愧是看了兵書,開始知道用哀兵政策了。可惜自己鐵石心腸,才不會輕易心軟呢。她自從來了懷沙之後,不像在伯府規矩大,又有蘇氏這個保鏢在身邊,不用擔心安危,每日裏想出門就出門。到處閑逛,幫著哥哥查探民情,然後有的放矢地出謀劃策,極有成就感。小日子過得這般輕鬆自在,鬼才想著迴京去呢。


    趙玉笙猜得沒錯,常氏在書信裏哭訴了趙玉琴的死亡,一如既往地將其怪罪到趙玉笙的頭上。泣血哀求兒子當心,千萬別叫趙玉笙給禍害了,再三要求兒子將趙玉笙送迴京都。可憐趙彥得知妹子死去,心痛的隻想嚎啕大哭。


    想著妻子懷有身孕最好別刺激她,且又怕告訴她這事,她會執意親自看書信,趙彥隻好強忍悲痛假裝輕鬆地告訴妻子道:“果真叫笙姐兒料中了,母親的書信還真得是些老生常談,和祖母的話沒什麽差別,囉囉嗦嗦地委實沒什麽看頭。”


    佩婉郡主笑了笑,說兒行千裏母擔憂,夫君這麽說,幸好婆婆不在跟前,不然得多難受。然後看著趙彥將書信收起,倒也沒說要自己親自看看常氏都寫了些什麽話。


    趙彥在妻子這裏蒙混過關後,立馬跑去找趙玉笙,想告訴她趙玉琴死了的消息,結果趙玉笙卻告訴了他更多的消息,趙彥目瞪口呆,狐疑道:“京中發生這樣大的事情,爹爹的書信裏怎麽隻字未提?”


    趙玉笙道:“爹爹知道元倓會告訴我,而我又會和你說,何必再寫。”趙彥點頭:“倒也是,爹爹在書信裏不是說了這次捎來的東西大多是元倓置辦的,大家的東西既然一道運送,書信裏頭要寫什麽,肯定是會相互通氣的。前次書信說大嫂又生了兒子,如今大哥又升職了,大房這陣子是喜事不斷啊。”


    趙玉笙點頭:“是啊,也不知道咱們送迴去的給小侄兒的東西家裏收到了沒有。”兄妹兩個談論了一下家裏的事情,趙彥因為趙玉琴的死心情終究難受,很快就走了。


    轉眼間就到了年關,這是趙玉笙他們來懷沙後的頭一個年,加上佩婉郡主又有了身孕,趙家兄妹也好,林婆子也好都主張過得隆重一些。


    翻了年很快就到五月,眼看著佩婉郡主的肚子越來越大,趙玉笙想著女人生產本就是過鬼門關。懷沙小地方又沒有高明的穩婆,心裏隱隱然擔憂,打算打發人去汀州將那裏一個經驗豐富的穩婆提早請來。


    趙玉笙有了這個想法,次日便帶著蘇氏去了江邊碼頭,想托人捎信給汀州的舊友,問問穩婆的事情。她正張望著碼頭上的船,蘇氏忽然捅了捅她的腰,低聲道:“那邊那兩個女人神情鬼祟,似乎有些古怪。”


    趙玉笙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神情卻猛然一僵,因為她發現蘇氏所說神情鬼祟的兩個女人,依稀好像是胡三姑娘身邊的婆子和丫頭。她當初在佳婉郡主府上與她們推搡過,印象很深刻。


    第116章 領兵


    元倓書信裏說胡三姑娘與她的婆子丫頭在妙音寺墜崖而亡,但是沒具體說是哪些婆子丫頭。依照常理似乎應該是她的貼身丫頭婆子,可這兩人卻在這裏,那死了的應該是別的人。隻是這些人一般都是簽了死契的,總不能伺候的主子一死,她們就離開胡家了吧。可不離開胡家,怎麽她二人會來這裏呢?


    趙玉笙大覺奇怪,有心追過去詢問,這邊要等的船又來了。急著捎信去汀州,她隻好先去江邊。等捎好了信再迴來,卻不見了那丫頭婆子。左右也是不相幹的人,她也沒有再尋找,隨即和蘇氏迴了家。


    但到底是京都官宦人家姑娘的事情,想著佩婉郡主應該對胡三姑娘的事情感興趣,趙玉笙迴到家之後便將這事說給她聽。佩婉郡主對胡三姑娘的不幸感歎了一番,林婆子卻疑心胡家的婆子丫頭是做了逃奴。


    佩婉郡主皺眉道:“胡太傅家又不是普通的富貴人家,他家的奴仆應該沒那麽大的膽子敢私自逃走吧。”林婆子道:“話雖如此,可不是私自逃離主家,她兩個婦道人家的為何會從京都跑到這麽偏遠的懷沙來,而且形容鬼祟。”


    佩婉郡主點頭:“有道理,若果真如此,她們也太膽大包天了。迴頭叫夫君著人仔細搜尋一下,抓拿這二人。”依照大齊規矩,舉報抓獲逃奴,官府也罷私人也罷人人有責。


    趙玉笙心裏很不以為然,她對胡家沒好印象,才不願哥哥花費力氣替他家找迴逃跑的下人,而且縣衙的人手本就有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來哥哥也不見得喜歡管這閑事。果然她迴頭跟趙彥一說,趙彥也不是很熱情。然而一年多之後,兄妹兩人卻對自己今日的敷衍態度後悔得腸子都青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重陽剛過幾天,九月十二佛曉時分,佩婉郡主足足疼了一天一夜,終於產下一個男嬰,母子平安。趙彥喜極而泣,次日便寫信迴京都報告這一喜訊。兩個多月後,收到了伯府和福王府的迴信以及滿滿幾大車東西,當然書信更是少不了。雖然有林婆子指導一對新手爹娘,但兩邊的長輩還是覺得不放心,生恐小寶貝沒得到最好的照料,書信中各種叮囑不算,還特地派了兩個經驗豐富的嬤嬤來幫忙照看。


    趙玉笙也收到了好幾封書信,除了元倓的,還有徐蓉湯秀雯的。因為元倓上次來信說到田老太太身子不適咳得厲害,趙玉笙很擔心,便先打開了湯秋雯的書信。看到老太太身體已然痊愈,方鬆了一口氣。湯秀雯已然有了五個月的身孕,能吃能睡能動,懷相很好,丁蔚和田老太太都很開心。趙玉笙看到這裏也替他們高興。


    看完湯秀雯的來信,趙玉笙又打開徐蓉的書信。方家,武威將軍這一代,兄弟二人沒姐妹。到了下一代,武威將軍和夫人生了三個兒子,沒閨女;方子敬的叔叔也是兩個兒子一個閨女,所以方家人稀罕閨女。徐蓉頭胎沒生下兒子,韋氏有些失望,方家上下卻很高興。徐蓉來信抱怨,說自家閨女自己都沒怎麽撈到抱的機會,大多時候都被婆婆和祖母霸占著。


    元倓的書信趙玉笙最後打開,結果開頭就看到一條喜訊。元倓說月前太醫給佳婉郡主診出了喜脈,可把姐夫姚繼廣給樂壞了。姐夫一高興,就拉著他這個小舅子□□短刀地好一陣對打,打得腰酸腿軟出了一聲臭汗,姐夫迴府有姐姐噓寒問暖,自己形單影隻地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日子過得要多恓惶有多恓惶。


    若是過去他還可以去丁家尋丁蔚說說話。可如今丁蔚成了親,湯秀雯有了身孕,丁蔚一下衙,眼珠子就圍著妻子轉,他哪好意思去礙人家的眼。至於方子敬,那廝一開口就是他家閨女如何可愛,實在是無趣。其他的紈絝嘛,他又早斷了與人家的來往。


    去信郡王府,元修一張嘴就是方子敬做了爹,丁蔚也快了。趙彥隻比他大兩個月而已,人家也做了爹,唯獨他未婚妻還遠在京外,真夠窩囊的。


    趙玉笙看完又好氣又好笑,心道這廝還真是執著,一如既往地說服她早點返京,這次扮可憐更狠了,可惜她還是不為所動。


    她才不想早迴去呢,撇開她心頭的疙瘩沒有完全消除這一點,單是這時代沒有好的避孕措施,一成親很快就會懷孕生子就叫她受不了。再怎麽樣她都得完全成年了,那樣生產的安全係數還是要高些。雖說過去了兩個多月,可郡主嫂子生產時候痛苦的慘叫還是叫她頭皮發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誠安郡王妃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嚶並收藏誠安郡王妃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