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問趙玉笙怎麽一個人,崔氏婆媳和韋氏幾個還在亭子裏嗎。趙玉笙搖頭,說自己是來喊她們去左邊尋山楂樹的。問湯秀雯和徐蓉在哪裏,梅氏指了指前頭。


    等趙玉笙叫了徐蓉和湯秀雯過來,萬家大嫂已經走了。大家折身往迴走,走著走著,梅氏便落了後,湯秀雯以為自家老娘走累了,便迴身去扶她。梅氏趁機拉著閨女,神情嚴肅地在她耳邊叮囑了一通。


    趙玉笙有心注意她母女,對湯秀雯的神情也就觀察得比較仔細。湯秀雯先是驚訝跟著是不忍,最後惶恐地看向自己這邊,附在梅氏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梅氏似乎生氣地訓斥了閨女兩句,然後也看了自己一眼。


    趙玉笙暗自好笑,用腳趾頭都可以想見萬家大嫂起先和梅氏說了什麽,這會子梅氏又在叮囑湯秀雯什麽。很好,一切都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之後就要看自己主仆能不能尋到機會了。


    韋氏所說那幾棵山楂樹找到了,然而果實卻沒有完全成熟,韋氏崔氏讓婆子們隨便摘了些了事。圍著山頭轉悠欣賞了一通紅葉,大家再次迴到亭子歇氣。


    應氏得到韋氏身邊一個婆子的示警之後,立馬將龐翠兒叫到一邊,極其嚴厲地警告了她一番,龐翠兒便跟霜打的茄子一般徹底蔫了。上次害得元倓和新昌伯府交惡,信郡王發怒,她給關在莊子裏,被一個惡毒的婆子炮製得差點沒瘋掉。後來因為應氏在元倓跟前哭求,元倓和信郡王發了脾氣,信郡王才鬆口放她出來。


    若是韋氏此番迴去在信郡王夫婦跟前說她膽敢挑釁趙玉笙,元修興許會直接將她丟進廟裏做姑子去,她哪敢不老實。


    結果這邊崔氏有心尋龐翠兒的晦氣,那邊應氏母女卻跟鵪鶉一般老實得不得了,一直蜷縮在元倓身邊,連和趙家人對視都不敢,崔氏尋不到機會隻好作罷。


    關婆子過來衝趙玉笙使了個眼色,趙玉笙立馬起身在崔氏耳邊低聲說了兩句,崔氏笑罵了句“淘氣”便讓關婆子陪她走出了亭子。


    那邊元倓一夥人,登上了山頂少不得也要欣賞欣賞秋景,田老太太畢竟年紀大了,走著走著就落在後頭。丁蔚扶著祖母正慢慢走著,秋桂急慌慌跑過來低聲道:“丁將軍,聽徐家六姑娘說您家祖母長居鄉下是吧。我們姑娘方才不知道被什麽東西蜇了一口,紅腫了一塊,她不想叫長輩擔心,能不能請您家老太太過去瞧瞧。”


    丁蔚認得秋桂是那個俠義心腸的趙四姑娘身邊的人,聽說趙玉笙被咬了,也很擔心,便對田老太太道:“祖母,是新昌伯府趙四姑娘身邊的人,我陪您過去看看她吧。”


    田老太太點頭說趕緊帶路別耽擱,秋桂千恩萬謝,當先而行。元倓迴頭看到丁家祖孫似乎走了岔道,便大聲招唿。丁蔚說自己想和祖母單獨走走,迴頭大家去亭子匯合就是。元倓本想與他們一道,但丁蔚既然說了想自己祖孫兩人走走,顯然是不想有人跟著。


    “怎麽還不來,再拖延下去,我擔心這邊可能說好了!”由關婆子陪同坐在路邊石頭上的趙玉笙急得不行。關婆子一邊搓著手不住嘴地罵秋桂辦事不牢靠,一邊伸著脖子不斷地張望。隨即喜道:“來了,來了姑娘!”趙玉笙忙道:“趕緊過去,別露出破綻!”


    “老太太,您可來了,快給我們姑娘看看吧。”關婆子撲過去拽住田老太太,一副驚惶不安終於盼來救星的的模樣。


    田老太太奔過去按住哭喪著臉的趙玉笙:“好姑娘,別害怕,咬著哪兒了,給我瞧瞧。”趙玉笙看了一眼丁蔚,為難地咬了咬唇,低聲道:“在,在腿上,這路邊不方便看。要不,勞煩老太太您跟我去那邊。”


    田老太太點頭,讓丁蔚在路上等著。趙玉笙則讓關婆子和秋桂看著兩邊以防人來好示警,自己和田老太太慢慢往樹林裏一塊大石頭後麵走去。


    “所以說你方才和趙家的婆子說的是這事?”


    “不是這個能是什麽?這位姐姐,你可真是奇怪,糊裏糊塗地將我拉來就是質問這個!還說什麽我們真是可惡,明明答應不說出去,卻出爾反爾道人是非。我就不明白了,平白無故地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我們府裏答應了你們家什麽了,又怎麽出爾反爾了!”


    “啊,誤會,誤會。這位姐姐,是我聽岔了,你大人有大量別跟我一般見識。”大石頭後麵傳來兩個女人的爭執聲,雖然隔得遠些,但還算聽得清楚。


    “誤會?你這會子倒是說得這般輕鬆,方才兇神惡煞地恨不能吃了我,膽小的嚇都要被你嚇死。我就不明白了,我們不過是說了前幾年南方的一樁退婚案子,女方是個駝背相看的時候背後掛個鬥笠瞞過男方,然後臨近婚期叫男方發現了,硬是要退婚,怎麽就叫你誤會了。”


    “嗬嗬,對不住了。這不是隔得遠些,我就聽到你們嚷嚷著什麽‘太可惡太不要臉’,‘可憐那郎君’之類的,以為你在和趙家人說我們,我們府裏,呃,那個在遼安城如何霸道……你也知道,咱們家在遼安城那是數一數二的人家,那個……”


    “哼,我知道姐姐想說你們萬家在遼安城無人敢惹,但凡得罪你們家的都沒好下場是吧。你也沒說錯,事實確實如此。不過我們老爺雖然官不算大,卻是在工部為官,這裏也是京城,不是小小的遼安!話已解釋清楚,再說下去也沒意思,走了。”


    “老太太,看樣子是萬家和湯家的下人起了爭執,咱們不想惹是非,還是避著些好。”聽到這裏,趙玉笙忙低聲對田老太太道。


    田老太太點頭,兩人躲到了一棵大樹後麵,看著兩個婆子一前一後走了過來。打頭的滿臉怒容,後麵的陪盡小心地跟著。田老太太盯著後麵那婆子,麵露沉思。


    還好,雖然來得遲了些,就聽到後麵的對話,但自己之前的書信說得清楚,丁家祖母隻要稍加思考就會猜測出兩個婆子之前說的話,目的算是達到。而且從兩個婆子的對話可以知道,萬家在遼安城算是一霸,丁家祖母最恨這種人家,看樣子這門親事八成是黃了,趙玉笙想到這裏心情大好。


    作者有話要說:


    有榜單不能偷懶了,明日大年三十,不更,因為要完成榜單字數,此後十來天基本日更。


    第53章 疑心


    轉悠了一通,口有些渴了,加上時辰也不早了,趙玉笙她們便下山去妙音寺稍作歇息。元倓一行幾乎與她們前後腳到,萬家大嫂又牛皮糖一般黏上來招唿。


    算了一下時辰,趕迴城裏大概要天黑了,雖然自己這邊帶了些健壯的婆子,但總歸比不上丁蔚這樣上過戰場殺過人的武將殺氣重。韋氏商量了崔氏,為安全計還是兩撥人一道走的好。所以麵對元倓一夥,崔氏少不得要壓下心頭不耐,勉強應付。


    佛門之地,料定崔氏不會在這裏尋自己的晦氣,龐翠兒總算膽子大了些,嬌笑著招唿田老太太和萬家姑嫂去茅房。


    已然打定主意不想答應親事,自然是盡量少給人家獻殷勤的機會,所以當萬五姑娘伸手過來說是要扶著田老太太一道去茅房的時候,老人拒絕了,說自己不想解手。等她們迴轉來之後,方說自己還是去一趟茅房為好。


    “老太太,還是我陪您去吧。”萬五姑娘立馬起身。田老太太趕緊擺手:“用不著,讓郡王府的婆子跟著我就是了。姑娘金貴,今日爬山本就累著了,哪好意思叫你來迴折騰。”


    一旁的趙玉笙嗖地起身道:“老太太,我忽然覺著有些肚疼,不如我跟您一道去吧。”田老太太看了看她,笑著點頭,說有趙姑娘陪著郡王府的婆子就不用去了。元倓不放心指了個得力的婆子要陪著去,但田老太太堅持不要他隻好作罷。


    用眼神示意關婆子和秋桂遠遠跟著,趙玉笙自己挽著田老太太的胳臂,慢慢往茅廁而去,嘴裏卻問東問西。


    “老太太,我瞧著您這左腳走路好像有些不對勁,是不是早年傷過。”“是啊,姑娘小小年紀眼睛可真尖,老婆子這點子不利索可沒多少人能瞧得出來。”


    “那您老這腳如今還疼不疼?”“疼,變天的時候就疼。”“是這樣啊,我識得一個人,他有祖傳秘方,專治這個,迴頭我帶您找他瞧瞧吧。”


    “可不敢勞煩姑娘,鄉下人什麽苦沒受過,這點子不爽利還是受得過的。”“不勞煩,舉手之勞而已,何況您老原先在山上為了我,不惜嚼那苦澀的草藥。就這麽說定了,等您老搬去了響水橋那座二進的宅子,我就去貴府找您。您不會嫌棄我唐突吧。”


    “哪裏會呢,姑娘可是伯府的千金小姐,咱們小家小戶的哪裏當得起你紆尊降貴。”“老太太您說哪裏話,丁大,呃那個丁將軍本事高人品好,前程遠大,您老就等著享福吧。”


    “多謝姑娘吉言,隻是姑娘怎麽知道我們要搬去響水橋那邊去,還知道咱們家買的是二進的宅子。”“這個嘛,徐家的蓉姐姐,她那未婚夫婿方將軍和丁將軍是同僚,且關係極好。蓉姐姐又是我的好友,你們家的事情我自然就清楚了。”


    “姑娘啊,我聽她們都喚你‘笙姐兒’,你的名字裏頭有個‘笙’嗎?”“是啊,我叫趙玉笙,在姊妹當中排行第四。”“‘玉笙’,是那個笙簫的‘笙’嗎?”


    “對,就是那個‘笙’,您老往後就叫我‘笙姐兒’吧,家中長輩都這麽喚我的。”“笙姐兒。”“哎”“好名字,這名兒起得好。”“承您吉言。”


    姑娘與這丁家的老太太,明明是頭一迴見麵,兩個人卻這般說得來。這來迴路上似乎就沒停過嘴,哪有那麽多話。遠遠跟著的秋桂大覺奇怪,忍不住悄悄附在關婆子耳邊嘀咕起來。


    關婆子道:“這丁家的老太太慈眉善目地,又是從鄉下來的。姑娘十一歲之前可是養在農家的,見著這樣的老太太一時間覺得親切很正常。”


    她兩個絮絮叨叨,說這說那,結果去了好一陣沒迴,崔氏擔心趙玉笙是不是鬧了肚子,讓滕氏親自帶人去瞧瞧。滕氏走到半道上就碰到了趙玉笙和田老太太,問清楚趙玉笙肚子不再疼了,方放心下來。


    大家緊趕慢趕,迴到城裏天還是有些黑了。用完晚膳,元倓和丁蔚陪著田老太太說話,元倓少不得要問起田老太太對萬五姑娘看法如何,同不同意結下這門親事。


    田老太太搖頭,說觀萬家姑嫂以及仆從下人的衣著,太過華麗,自家卻毫無家底連買宅子的錢都是借的,兩家實在是太不相配,還是算了吧。


    元倓有些失望,這門親是奶娘母女牽的線,奶娘說萬家姑娘是個好的,萬家姑娘應該不會差。自己瞧著那姑娘,也覺著人家模樣好性子溫和,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實在是丁蔚的良配。然而丁家祖母是長輩,他不好強逼她老人家,便尋思著迴頭勸勸丁蔚,讓丁蔚自己去說服老太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誠安郡王妃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嚶並收藏誠安郡王妃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