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沒榜單,決定隔日更,親們明晚別等。


    第49章 到京


    “將軍,時辰到了,可以迴家了。”五城兵馬司酉中時分下衙,有兵士見丁蔚半日未動,以為他不知道時辰到了,好心進門提醒他。丁蔚抬頭笑了笑:“啊,好的,多謝提醒,我稍後便走。”


    抬手搓了搓臉,丁蔚不禁歎了口氣。懷中書信他反複看了幾次,確信是於笙那孩子寫給自己的。望了望窗外,樟樹枝繁葉茂樹影婆娑,他卻心頭悵然。


    於笙說他眼下就在京都,自從在街上看到自己之後,便一直偷偷地關注著自己。他其實做夢都想來找自己敘舊,卻因為自己住在元倓的郡王府,而他此生不想和元倓再有瓜葛,所以便苦苦忍著不跟自己照麵。


    自己身著戎裝在南城這一帶巡城,所以那孩子看到自己很容易,而自己想在人群裏發現他卻難。更何況過了那麽多年,那孩子個頭身板甚至模樣興許都大變樣了,自己就算與他照了麵都不大有把握能認出他來。


    “大哥,我聽說你要接祖母她老人家來京都。小弟以為眼下就隻有你一人,借住在元倓那廝的府裏尚可,祖母來了叫她老人家寄人籬下,旁人會說嘴的。小弟無能,積攢了這麽多年也就那麽些銀子,都給你買宅子吧。”


    下意識地按了一下胸口的銀票,丁蔚又是感動又是心酸。那孩子如今十五歲都不到,無父無母,孑然一身,這些年不知道漂流了多少地方,受了多少苦方積攢了這幾百兩銀子,如今卻一下子全給了自己,自己又怎麽能要他的呢?


    “大哥,小弟知道你不肯隨便拿人家的錢財,可小弟當年得你和祖母收留才保住了這條小命,怎麽樣都得報答一二。大哥如果還是不願收下,便當是小弟先借給你的。等大哥成了家手頭寬裕了,再還給小弟就是。”嘿,那孩子還真是了解自己。自己不收下又如何,他不露麵,自己就算想退,都沒辦法退給他。


    可京都物價太貴,於笙一個半大小子不知道靠什麽過活,將積蓄都給了自己,他自己又怎麽辦。京都這麽寬,那孩子有心躲著自己,但憑自己一個人很難找到他。除非告訴元家兄弟,憑著他家的權勢,將整個京都透底一查,於笙自然是無所遁形。


    然而於笙在書信裏說得很清楚,他不想和元倓再扯上關係,元倓動用人力查他,他興許就會離開京城,他要離了京城想再尋他,那可真就是大海撈針了。


    最好是眼下不告訴元倓,等自己搬出了郡王府,單獨住到一邊,那孩子應該會來尋自己的。隻是瞞著元倓,他這心裏又過意不去。元倓當年拋下笙弟確實是做得過分,他這些年一直在後悔內疚,一直在找人。


    除了這件事叫人頭疼,還有一件事也很難辦,那就是自己究竟要不要答應元倓的奶娘應氏的保媒,與萬家結親呢?應氏為人和善是個好人,當初能冒著那麽大的風險幫助元倓逃命,忠心難得。萬五姑娘模樣好性子也好,元倓也說這門親事不錯,勸自己盡快答應,省得夜長夢多。


    然而於笙的話他又不能不信,興許萬家姑娘果真身患羊癲風。迴想起這些日子和萬家姑娘的幾次接觸,丁蔚越想越疑心。若不是那樣的話,憑著萬五姑娘的家境和資質,為何那般急著與他這樣一個毫無根基的人定下親事。


    丁蔚眉頭緊鎖走出指揮司衙門,翻身上馬趕往誠安郡王府,因為心事重重,他便任馬兒慢慢走著,結果在快要到郡王府的時候,碰到了元倓的馬車。


    “奶娘要去報國寺還願,我陪著她們去了一趟,碰到了萬家人,大家一道在街上晃悠了一陣,結果晃到這時候才迴府。”元倓掀開車簾笑著解釋。


    兩人一道進府在正院上房坐下喝茶後,元倓問丁蔚:“如何,今日大哥巡街沒碰上什麽事吧,衙門裏他們也沒有為難你吧。”丁蔚笑道:“能碰上什麽事,南城兵馬司的人待我都很和氣,誰會為難我。”


    元倓哼了一聲:“諒他們也不敢!”元倓這般護著自己丁蔚覺得很暖心,但隱隱又有些不舒服。堂堂七尺男兒,讓別人庇護自己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


    不錯,他喜歡軍中生活,也渴望憑著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因為元家兄弟,他一下就從西北來到京裏不說還升了官,同袍大多都羨慕他的好運氣,然而也有人不以為然。五城兵馬司的同僚,有幾個人麵上待他客氣,骨子裏卻有些輕視。


    他不想再說自己的事情,便問元倓在報國寺可曾抽簽了。元倓點頭,興奮地道:“我一心尋找笙弟,特地為這個去抽,結果抽到了一個上簽。解簽的和尚說那孩子尚且好好地活在世上,且離我越來越近了,要想找到他雖然要費些周折,但最後苦盡甘來,我一定會心想事成。”


    丁蔚聽得眼皮子直跳,暗道報國寺不愧是京都最有名的寺廟,這抽簽都這麽靈。


    元倓一拍掌:“大哥也知道,我素來是不大信這些的,但這迴卻覺得那和尚說的興許是真的。既然你和祖母她老人家都能活著,笙弟應該也好好地活著。”丁蔚點頭附和說那是自然。


    元倓擺手道:“不提這事,咱們還是說說大哥的婚事吧,萬五姑娘的兄長說他們急著返鄉,言下之意是盡快將親事定下,大哥考慮得如何了。”


    丁蔚做為難狀道:“我想了又想,還是覺得此事不經過祖母不好。如果萬家不肯等,那便算了吧。”


    元倓點頭:“依禮來說確實如此,丁家就隻有大哥這一根獨苗,大哥也隻有祖母這一個長輩。終生大事不經過她老人家便定下確實不合情理。這樣,我讓奶娘跟萬家說一說,看萬家兄妹能否遲一些迴鄉。橫豎祖母沒多久就會抵達京都了,也不急在這幾日。”


    丁蔚大鬆了一口氣,心道這事總算給糊弄過去了。接下來該說自己買宅子搬出去的事情了,然而自己之前還說沒銀子,如今一下子又拿出銀子來,要怎麽解釋呢?


    不說郡王府丁蔚怎麽和元倓說話,且說伯府這邊趙玉笙讓秋山給丁蔚送去了書信和銀票後,又讓他密切關注著丁蔚買宅子的事情。然後三日後就傳來消息,說丁蔚已然買下了響水橋胡同那座兩進的宅子,眼下正在忙著打掃布置,添置家具。


    雖然徐蓉沒來,趙玉笙無從得知丁蔚與萬家姑娘之間的進展如何。但丁蔚能聽她的話盡快買宅子,那應該也能相信她所說有關萬五姑娘身患惡疾之事,如今她隻要安心等著丁家祖母她老人家來京就行了。


    因為掛念著丁蔚,這一年的中秋節,趙玉笙似乎沒怎麽感受就過去了,眼看著九月又到了,重陽節不比中秋在家裏過,這一日大家依例是要登高的。


    而丁家祖母田老太太,經過陸路水路連番折騰,也終於在九月初二趕到了京都錦陽城。原本丁蔚是想在祖母抵達那一日,就搬去響水橋自己那宅子的。但元倓說祖母來了,自己總得盡一下孝心,硬要留著丁家祖孫在郡王府過完了重陽節再搬家。


    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什麽秘密,秋山很容易就打聽到了。丁家祖母到了錦陽城,一想到那個世上少有的仁慈和善的老人就在京都,趙玉笙就恨不能跑到田老太太跟前,抱住她狠狠地哭上一場,將自己這些年所經曆的種種通通傾訴給老人聽。


    趙玉瑟雖然迴到了趙家,但因為諸多顧忌,早年的苦難她很少提及,即便是真心疼愛她的祖母崔老太君和父親趙清溪問起,她都是籠統地帶過,其實她是很想跟人倒倒苦水發泄發泄的。


    因為太過渴望見到丁家祖母,加上嫉妒元倓那廝能光明正大地報恩,趙玉笙忍不住又寫了一封書信,又給了秋山一兩銀子讓他去芸香齋買幾斤田老太太最愛吃的的桂花糕,讓他想法子一並送到丁蔚手中。


    秋山這些日子一直密切關注著丁蔚的一舉一動,這次沒有通過他人。而是趁丁家祖孫兩人去響水橋胡同看宅子的機會,直接將東西隔著牆丟了進去。


    孫子竟然能在京都買下那麽大一座宅子,田老太太很是高興,拉著孫子轉遍了宅子的每一個角落。秋山根據這對祖孫進門的時間,估算著他們的行走路線在牆外選好地點丟的東西,那麽大一包,丁家祖孫走過去很容易就發現了。


    丁蔚一把撈起那東西,翻開一看,匣子上頭放了一封書信,封麵上又是於笙獨有的簽名。他不禁笑罵道:“這個笙弟,怎麽就是不肯現身,非弄得這麽神神秘秘地。”


    丁家祖母很是不解:“你說什麽笙弟啊蔚哥兒,難不成除了於笙你又結識了一個笙弟?”


    丁蔚搖頭:“孫兒說的就是當年的於笙,實話告訴您,那小子並沒死,而且眼下就在京裏,祖母咱們還是去屋裏坐下,孫兒慢慢說給您聽。”


    第50章 生生錯過


    新宅子的家具都已擺好,上下也都打掃幹淨,丁家祖孫進入上房廳堂坐下。丁蔚打開趙玉笙寫來的書信,飛速瀏覽了一遍。


    看完打開那點心匣子給田老太太看,嘴裏笑道:“祖母喜歡吃桂花糕,笙弟當年才多大,這麽多年了,難為他還記得那麽清楚,今日特特買了送來。這芸香齋的點心乃是京都最好吃的,稍微去遲了就買不上了,祖母快嚐嚐。”


    田老太太擺手道:“點心不急著吃,蔚哥兒你趕緊告訴我這究竟是怎麽迴事。這兩日在郡王府,元倓可是不斷地念叨著要再多派些人去找於笙,你既然知道於笙那孩子就在京都,為何不告訴他呢?”


    丁蔚歎了口氣,說為著元倓和於笙兩個,自己是左右為難,愁都愁死了。在郡王府到處都是元倓的人,怕叫人聽見了,他又不敢告訴祖母。然後將那小乞丐送來的信掏出來,慢慢念給田老太太聽。


    念完後道:“您說,笙弟對元倓滿懷怨憤,甚至厭惡到不想跟他再來往的地步。您也聽到了,他可是揚言要是再聽到元倓派人尋找他的消息,他可能就要離開京城了。可元倓這邊呢,費盡心力一心尋到他補償自己的過錯。嘿,孫兒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誠安郡王妃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嚶並收藏誠安郡王妃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