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琴點頭說自己記下了。崔老太君又叮囑了常氏幾句,然後揮手讓她們走了。


    看著趙玉琴急匆匆的背影,趙玉笙嘴角不禁微微一撇。這位胞姐自認為自己對元倓的那點心思掩飾得極好,卻不知道長輩們早已識破。她這陣子大多時間呆在萱瑞堂,哪能看不出祖母和大伯母對這件事的態度。


    元倓那廝有什麽好,品質惡劣到家了,偏偏趙玉琴這個聰明人也迷惑於那廝的樣貌和地位。她早看出來,這位胞姐對她這個妹妹並沒有幾分真情,虛情假意地就想著算計她。更不肯向她坦露心跡,弄得她想委婉地點醒都尋不著機會。


    當然,人家這會子一心迷戀元倓,她就算努力也不一定能喚醒。好在這時代婚姻是父母長輩做主,祖母不看好,趙玉琴再怎麽迷戀元倓那廝都沒用,所以她也不用擔心胞姐會真的嫁給元倓那個壞東西而婚姻不幸。


    默想了片刻,趙玉笙問道:“祖母,經書在哪兒,孫女這就開始抄寫。”崔老太君嗔道:“這孩子,急什麽,咱們先說說話。”


    趙玉笙做了個鬼臉:“人家當然急了,早早抄好經書,孫女就可以跟著祖母去莊子避暑去了呀。聽說咱們家莊子背後是山,前頭有一條溪流,兩邊翠竹幽幽,景色宜人,人家好想去看看的。”


    可憐的孩子,長這麽大自家的莊子還沒去過,一心向往很正常,這次自己就帶上她好生盤桓些日子吧。


    崔老太君打定主意,拉過孫女的手慈愛地道:“對,咱們家莊子風景確實好,夏天去那邊避暑再好不過了。更難得的是和咱們莊子一邊緊挨著的恰好就是廣平侯徐家的莊子,到時候徐家的老太君也會帶著蓉姐兒去避暑,你們兩個又有伴了。”


    趙玉笙喜得直拍手:“好好,太好了。那咱們家莊子另一邊挨著誰家呢?”


    崔老太君一聽這話臉就垮了下來,不快地道:“另一邊本是前兵部侍郎王大人家的,可他家在諸皇子奪位的時候跟錯了人,今上登基後王家被抄,那莊子如今歸了元倓小兒。”


    第36章 得隴望蜀


    趙玉笙大感晦氣,自家莊子怎麽就和那家夥的莊子緊挨著呢?見孫女一副吞了蒼蠅的模樣,崔老太君忙道:“不怕,莊子一年也就去那麽一迴兩迴地,況且去了也不見得會碰見他。”


    倒也是,那人成日裏不務正業地,興許自家的莊子從來都不會去看一眼。不然自己正愜意地在溪邊竹林裏吹著涼風,抬頭一看,那厭物穿著騷包的大朵花紋衣裳,搖著折扇裝模作樣地竄出來,想起來都膈應。


    真正會喜歡莊子的隻有丁大哥,想起當年那個力氣大得出奇,年紀不大卻對所有的莊稼活兒都很精熟的少年,趙玉笙就恨不能堵住元倓開門見山地要求他利用自家的權勢將丁蔚弄到京裏來。


    因為得知丁蔚還活著,她昨晚上興奮得折騰到半夜才睡著,然後夢到了丁家坡,夢中丁家祖母還活著,老人見她燒火將一張小臉給弄成了花臉,憐惜地給她擦拭著。醒來後想到那個慈祥仁愛的老人早已不在這人世,她哭得不能自已,淚水將枕頭都打濕了。


    離開於家後她一直扮作男孩子,她那時候年紀小本就雌雄莫辯,且營養不良身量比同齡人要矮小瘦弱,再加上她內裏畢竟是十八歲的靈魂,掩飾的手段高明,除了捕頭出身的梁大叔外,一直就沒人瞧出過她是女孩子。


    不過丁家祖母那裏她卻沒有隱瞞。一來是那對祖孫好心地收留自己,自己還一味瞞著總覺得對不住人家那一份善心;二來是丁家祖母最初打算安排她和元倓那廝睡一張床的,她不明說不行了。


    丁家祖母是個厚道人,得知她是個女孩子的時候除了最初的驚詫之外,後麵就一直幫著隱瞞,甚至連孫子丁蔚都沒告訴。可惜世上好人總是命不長,那麽善良的老人卻叫那些奸猾小人給害了。


    丁大哥當初是被丁氏族人給合夥推下了水,屍骨找到的時候已然是麵目全非,丁家祖母受此打擊一病不起,然後被丁蔚嫁到鄰縣的姑姑給接走了,沒過多久就傳來老人悲傷過度撒手人寰的消息。


    誰知丁大哥沒死,當年那屍骨根本就不是他的,應該是丁氏族人找不到丁大哥的屍體,就胡亂找來一具來蒙騙丁家祖母而已。迴想一下,當初傳信說丁家祖母亡故的人也是丁氏族人,她和元倓根本沒親眼見過。


    萬一那也是丁氏族人編造的鬼話呢?趙玉笙越想越興奮,然而她很快就泄了氣。因為丁家祖孫都不在了,她和元倓那時候已然被趕出了丁家,丁氏族人根本沒必要騙他們。想到這裏,趙玉笙不禁暗罵自己被丁蔚死而複生的好消息樂得衝昏了頭腦,開始得隴望蜀貪心起來。


    正想著,珍珠過來請示道:“四姑娘,紙筆都給你備好了,你是眼下就開始抄寫了嗎?”趙玉笙點頭,起身去窗下書桌上抄起了經書。


    不久外頭卻報二太太帶著三姑娘五姑娘來了。申氏是來請示老太君的,說是她遠嫁到外地的娘家妹子此番來京裏過端午節,她想帶著孩子們迴娘家一趟,順便和娘家人一道看龍舟賽。


    什麽娘家妹子來了,不過是見三房母女出去看龍舟比賽去了,心裏不平也想出門而已。自己本是想著家中得力的男丁都不在,女眷們出去不安全才下的禁令,可這些婆娘們一個二個地都想出去,真當自己是傻子不成!


    崔老太君心裏窩火,正想發作申氏,轉而想到崔氏的勸告,又強壓下心頭火氣,點頭同意了。板著臉吩咐了幾句看龍舟的注意事項就揮手放人了。


    老人迴頭看了看端坐窗下一板一眼寫著經書的趙玉笙,心裏不由大感內疚,慢慢踱過去道:“笙姐兒,原本祖母想著一家子都不出去,大家在府裏自己樂嗬也不錯。誰知道臨了你幾個姐姐妹妹都看船去了,獨獨將你落下了。早知如此祖母就不該留下你抄什麽經書了,你才迴京裏沒多久,端午的龍舟賽還沒看過,本來是最該帶你去瞧瞧熱鬧的。”


    趙玉笙笑著搖頭:“大熱的天兒,一堆人擠得滿身臭汗地,我才不稀罕看什麽龍舟賽,還是坐在家裏頭涼快舒坦。”崔老太君好笑道:“傻孩子,平頭百姓看船才會擠在一堆滿身臭汗,官宦人家看船會有專門的涼棚。”


    趙玉笙道:“有涼棚我今日也不想去。祖母,明年咱們自己家的人一道去看吧。”


    這孩子,其實是想說自己不想跟著常氏這個母親去外祖家吧。也難怪,她又不是傻子,那常家人待她不如待琴姐兒熱情,她豈能感受不到。常家人可惡,說穿了還不是常氏這婆娘偏心導致的!


    因為憐惜孫女,老太太不忍心讓她再抄經書,趙玉笙卻堅持要抄完,正爭論著,大房婆媳來了,滕氏手裏抱著一歲多的兒子鴻哥兒。因為過節,鴻哥兒今日穿的是一身兒洋紅色的新衣裳,胖乎乎地小團子,瞧著格外喜慶。趙玉笙看到鴻哥兒,一下就同意停下抄經了。


    “鴻哥兒,四姑姑都整整三日沒見著你了,快過來給姑姑親親!”趙玉笙興奮地從滕氏手中搶過孩子,一邊親著他胖乎乎的小臉,一邊咯吱他肉肉的小腰。


    “細姑姑,咯咯……”鴻哥兒揮舞著藕節似的胖手,一邊推著趙玉笙一邊咯咯笑。趙玉笙又是扮猴子又是扮老虎,逗得鴻哥兒笑個不停,姑侄兩個鬧了好一陣才停下。


    “鴻哥兒,雖然你年小,可好歹是端午節,四姑姑也給你做了個香囊,裏頭放的香料都是對小孩子無害的,四姑姑給你掛上好不好?”趙玉笙說完掏出一個小小的香囊,係在了鴻哥兒的腰間。


    “多謝細姑姑。”鴻哥兒脆聲道謝。“不客氣。哎呀,咱們鴻哥兒真有禮貌,你說你怎麽就這麽討人喜歡呢?”趙玉笙情不自禁地又親了那孩子幾口。


    鴻哥兒托著那鵝黃色的香囊,獻寶似地走到滕氏跟前。滕氏將那香囊拿起細看,驚歎道:“四妹妹,你這是上哪兒得的圖樣,怎麽繡出來的貓兒魚兒這般可愛討喜。這貓兒的胡須,還有這胖臉,越看越有趣。”


    趙玉笙笑道:“實不相瞞,我這是自己順手畫的。”這可是前世漫畫的筆法和圖案,這世上自然是沒人見過。


    滕氏驚詫不已:“順手畫的就畫得這般有趣,看不出來四妹妹還有這丹青本事啊。迴頭你給我再畫幾幅,讓我也照樣子繡。”


    趙玉笙不好意思地道:“什麽丹青本事,我不過是想著香囊是給鴻哥兒小孩子用的,繡平日裏那些大人們常用的圖樣不合適,才畫了這種帶著童趣的圖樣繡給他。大嫂喜歡的話我這就給你畫幾幅。”


    滕氏擺手:“不忙,等過了端午你再抽空畫給我。”見趙玉笙就顧著和自家老娘說話,鴻哥兒不幹了,撲過來拉著她的手就往外走,嘴裏念叨著:“鸚鵡,罵它……”


    趙玉笙點了點小人兒的額頭,好笑道:“好你個人精子,你這是還記掛著前迴和鸚鵡罵架沒罵贏,要找迴場子呢。好吧,今日四姑姑就幫咱們家鴻哥兒罵服那扁毛畜生,它罵一句咱們罵它十句,看它下迴還敢看菜下飯欺負人不!走,咱姑侄大戰鸚鵡去!”


    看著她姑侄走出門去,崔氏又好氣又好笑:“這個四丫頭,平日裏還能擺出一副端莊穩重的模樣,可一碰到鴻哥兒,就沒個正形了。”


    崔老太君不以為然地道:“你難道不想看到他們姑侄這樣。心地純善之人才會喜歡小孩子,也才會討孩子的喜歡。笙姐兒也隻是在咱們跟前才這樣,在人前這孩子都是規規矩矩地。”


    滕氏抿嘴笑道:“可不就是,府裏四個姑姑,我們鴻哥兒成日裏念叨的可都是笙姐兒這個‘細’姑姑。小孩子雖然年小,但誰是真的喜歡他疼他,誰是裝樣子,他心裏其實清楚著呢。”


    龍舟比賽明日還有一日,二房三房母女既然迴了娘家,肯定是要住一晚等明日看完了船再迴來的。端午龍舟比賽,京外許多人都會來看,人一多治安壓力就大,趙清溪這個京都府尹這兩日是半分也不敢馬虎,根本都不敢離開衙門。這不昨日就說了,端午晚膳不用等他,他可能要忙到天黑才能迴府。


    結果偌大的新昌伯府,過節的就隻有大房婆媳和老太君趙玉笙祖孫四個,嗯,還有衡哥兒。崔氏商量了老太君,索性晚膳不在花廳那邊吃,就擺在萱瑞堂。


    果然,趙玉笙她們端午宴都吃完了,還沒見趙清溪的影子。用完了膳大家也不急著迴自己院子,還是湊在萱瑞堂陪老太君說話。


    誰知趙清溪身邊的老仆迴來報信,說三老爺今晚不能迴府了,因為京都今日發生了兩件大案子,有死人的有失蹤的。


    趙玉笙心頭一緊,爹爹的轄區又是失蹤又是死人的,明天又還有一日龍舟賽,爹爹這會子肯定焦頭爛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誠安郡王妃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嚶並收藏誠安郡王妃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