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正建還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的麵對著書敏,看到書敏臉上洋溢出的興奮希冀地神色,他不自覺的就點了點頭。
“那你們趕緊吃飯,吃完飯我們就去。”忽然間看到了希望,書敏的心情非常好,連忙迴去房裏換了一身上山的衣服,整裝待發。
被書敏催,兩人哪裏還有心思吃飯,將碗裏的飯扒完,正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帶書敏去他記憶中的山穀。
那山穀在村子南邊,有些荒蕪,書敏幾個走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才走到那裏。
這是一個很小的山穀,四周都被高山環繞,不過山體環繞得剛剛好,逼開了所有的陰涼,陽光直射,溫度比周邊要暖和許多。
雖然才剛剛立春,可是山穀裏已經綠意盎然,顯然這裏的植被比外麵生長要快一些。
山穀裏有一條由岩石縫裏流出來的小小的一股溪流,溪流清澈見底,約一指深,書敏潑水洗手的時候,發現這裏的水流居然比外麵的要暖和一些,但是又不像溫泉那麽熱,就是溫溫的,非常舒服。
“我當時發現的稻子就在這水流附近,具體的我記不清了。”畢竟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正建隻能記得大致地位置。
“是了,我已經大致明白了,這裏的陽光充足,氣溫比外麵高,加上水流又是常溫的,土壤也很肥沃,所以這裏的野稻子比外麵的要早熟。”書敏非常開心,因為她終於想明白兩季稻的關鍵了。
“可是這處山穀這麽小,水流也小,建不了田地啊。”楚風見她興奮不已,忍不住潑她冷水。
“沒關係,我們模擬這樣的環境就可以了。不過具體的我得試過才知道。”書敏絲毫沒有被他打擊到。她轉而向正建說道“我們在這裏畫出一個小區域,明天就撒一些種子下去,若是它能在我們規定的時間內長到我們要求的高度,或許我們就可以試驗兩季稻了。”
“嗯嗯。”正建點點頭,她說什麽就什麽,他是不會有意見的,而且在這件事情上,他有直覺她一定是對的。
“可是就算你這裏試驗成功了,到了外麵也趕不上今年的水稻種植了。”楚風提醒她。
“不,來得及,看這裏的植被,比外麵至少早了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是我們多出來的時間,如果這裏麵試驗成功,折算時間外麵才二月多點,我們完全來得及。”書敏笑著迴答。
趁著時間還早,三個人在這裏稍稍收拾了一番,劃了大概一分地左右的大小。
一分地又被書敏畫了兩部分,打算一部分露天,另一部分用支架打一個建議的小棚,她給了正建一個任務,讓他每天注意這裏的情況,記錄有棚和無棚之間,水稻成長的差別。
迴到敏院,書敏迫不及待地讓柳兒去裏正家取了半斤稻種,她將這半斤稻種又分了兩份,一份打算直接撒在地裏,一份打算自己催芽。
她曾聽奶奶說過,水稻催芽的溫度不宜過高,所以她將它們放在笸籮裏麵,用布蓋著,澆了水,放在灶膛旁邊。
兩天後,真的被她催芽成功了。
她興奮地將催芽成功地稻種灑在了建好了小棚地半分田地裏,另一邊早兩天播種下去的稻種還沒有任何反應。
從此以後,正建每天的任務就是蹲在這個小山穀裏,默默的注視著水稻的情況,每天都記錄著。
兩天後,他幹脆在山穀搭了一個小棚,住在了裏麵,每日的飯菜由敏院為他送過來。
這份工作看似簡單,卻十分枯燥,書敏一度擔心他堅持不下來,可是沒想到他做的很好,每一天的記錄都十分詳盡。
隨著日子的推移,兩邊的水稻呈現的差別也越來越大,經過書敏催芽又蓋了棚的水稻,長得明顯比一旁沒有催芽又沒有蓋棚的長得快多了,半個月後,蓋了棚的水稻已經長到十幾公分了,可是沒蓋棚的卻隻有七八公分。
山穀的溫度比外麵高了一些,折算成相對應的月份,應該是二月中旬的樣子。
一般水稻大家都是三月中旬到四月初才下種子,若是二月中旬就開始培植秧苗,經過三,四,五,****個月的生長,那麽水稻應該可以在六月下旬收割。第二季水稻因為溫度的關係,長得比較快,七,八,九,三個月也能再種一查。
這麽一來,時間就剛剛好,兩季水稻理論上可以在這裏種植。
得到了這個結論,書敏開心的整晚都睡不著覺,恨不得立馬著手兩季水稻的推廣。
聽到書敏說兩季水稻真的可行,正建也興奮了許久,這半個多月以來,他忍受著風吹日曬和寂寞,看著水稻由種子一點一點地發芽,生長,他的心裏充滿了成就感,這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這麽認真地去做一件事,若是兩季水稻真的推廣起來,這裏麵,他算不算功臣一個呢?
“你們別高興的太早,搭個小棚容易,在外麵那麽大的田地,光搭棚子是不行的。”楚風看著有些開心過度的兩人,忍不住潑他們冷水。
聽到楚風的話,書敏陷入了沉思。
的確,若是不解決育秧問題,還是趕不及在六月份收獲,這麽一來,頂多是讓水稻提前收獲而已,並不能真正做到兩季稻的種植效果。
“若是有一大塊田地給我們試驗就好了,成與不成,這數據也比較準確。”正建歎了一口氣說道。
“田地都是村民的命根子,誰舍得拿出來給你們亂搞。”楚風說道。
“我手上倒是有一些良田,不過離這裏比較遠。”書敏說道。
“你不會是想用那一百畝地吧?那可是一百畝,若是你誤了種地的時間,你得損失多少啊?”楚風提醒她說道“再說那一百畝,你的糧種呢?誰幫你搭棚?幫你看地?雇人的話,工錢怎麽算?搭棚的費用怎麽算?萬一失敗了,損失有多少?你想過嗎?”
“你跟著楚侯的時候也是這麽囉嗦的嗎?”看他囉裏囉嗦,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模樣,書敏打趣他說道“你幹脆別擋護衛了,我看你還是當管家比較合適,嗬嗬嗬。”
“我懶得管你們。”楚風被她說得臉紅了,叉著腰進了後院找他的另一個好兄弟旺財去了。
“說我多管閑事,她一個女人研發什麽兩季稻才是多事,整天把自己搞那麽累幹嘛,敏院又不缺吃喝!”他抱著旺財,嘰裏咕嚕一通抱怨。
“正建兄弟也是,原以為他是個正常的,誰知道陪著她一塊瘋,看他們失敗了以後找誰哭去!”
楚風雖然說的話不中聽,可是不無道理,書敏想了想,決定還是得和裏正伯伯商量一下,反正她已經決定要用那一百畝地做為試驗地,成與不成,村裏麵都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裏正聽完她的話,沉默了許久,他的目光一直在她和正建兩人身上打轉。
這個臭小子,原以為他無故消失了半個多月又是迴到了從前,跑到鎮上濫賭去了,沒想到一直跟著書敏在研究水稻的事情,不管這事情成不成,他的心裏總是安慰的。
“惠兒娘,你說的事情牽扯太大了,盡管聽起來可行,可若是出一點差錯,我不好跟鄉親們交代啊。”裏正也很期待兩季稻,可是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地的,天時地利人和,出一點差錯都可能導致這一年產量減少甚至顆粒無收。
“不影響的,我就打算用我那一百畝先試驗一下,若是可行,咱們明年再推廣,若是不行,損失的也是我那一百畝田地而已。”書敏說道。
“哎呀,你怎的就不聽勸呢,若是我們能種兩季稻,咱們的祖先早就種了,還用等今天?你那一百畝地得之不易,還是租給誠實可靠的人,到秋天還能收點糧食。”裏正勸道,他實在不理解書敏,何必要去冒那麽大的風險呢?在他看來,兩季稻隻不過是這兩人在胡鬧。
一個五穀不分的婦人,還有一個從小吊兒郎當,種地經驗馬虎的孩子。說什麽研究兩季稻!
他怎麽都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我覺得可以試一下,咱們的祖先傳下來的東西,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就說豆子吧,咱們都以為是賤食,可是秦夫人不是把它們變成了大家都愛吃的豆腐了嗎?”正建說道“大伯你想想,萬一咱們試驗成功了,那就可以多收一倍的糧食啊。家家戶戶都多收一倍,以後臨江鎮,甚至咱們整個國家,還有餓肚子的人嗎?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正民大哥隻要把咱這功績往上一報,立刻官升三級,說不定直接就被皇帝看中,做了宰相也不一定”
“噗嗤”書敏見他越說越誇張,忍不住笑了出來。
裏正沒好氣的拍了他一巴掌。說道“你少吹幾句行不行,從小到大沒個正形!”
正建說的話雖然有誇張地成分,但是裏正卻被他說得心動了一下。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隻不過,真的要書敏一個人不承擔這樣的風險嗎?
研究兩季稻,前期的投入定然不低,若是失敗了,那損失可不是一星半點。
可是這孩子很少求自己,正建也難得用心去做一件事,直接推了他們他還真硬不起這心腸來。
可是怎麽辦?總不能讓全村的人都陪著他兩瘋吧?!(未完待續。)m。
“那你們趕緊吃飯,吃完飯我們就去。”忽然間看到了希望,書敏的心情非常好,連忙迴去房裏換了一身上山的衣服,整裝待發。
被書敏催,兩人哪裏還有心思吃飯,將碗裏的飯扒完,正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帶書敏去他記憶中的山穀。
那山穀在村子南邊,有些荒蕪,書敏幾個走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才走到那裏。
這是一個很小的山穀,四周都被高山環繞,不過山體環繞得剛剛好,逼開了所有的陰涼,陽光直射,溫度比周邊要暖和許多。
雖然才剛剛立春,可是山穀裏已經綠意盎然,顯然這裏的植被比外麵生長要快一些。
山穀裏有一條由岩石縫裏流出來的小小的一股溪流,溪流清澈見底,約一指深,書敏潑水洗手的時候,發現這裏的水流居然比外麵的要暖和一些,但是又不像溫泉那麽熱,就是溫溫的,非常舒服。
“我當時發現的稻子就在這水流附近,具體的我記不清了。”畢竟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正建隻能記得大致地位置。
“是了,我已經大致明白了,這裏的陽光充足,氣溫比外麵高,加上水流又是常溫的,土壤也很肥沃,所以這裏的野稻子比外麵的要早熟。”書敏非常開心,因為她終於想明白兩季稻的關鍵了。
“可是這處山穀這麽小,水流也小,建不了田地啊。”楚風見她興奮不已,忍不住潑她冷水。
“沒關係,我們模擬這樣的環境就可以了。不過具體的我得試過才知道。”書敏絲毫沒有被他打擊到。她轉而向正建說道“我們在這裏畫出一個小區域,明天就撒一些種子下去,若是它能在我們規定的時間內長到我們要求的高度,或許我們就可以試驗兩季稻了。”
“嗯嗯。”正建點點頭,她說什麽就什麽,他是不會有意見的,而且在這件事情上,他有直覺她一定是對的。
“可是就算你這裏試驗成功了,到了外麵也趕不上今年的水稻種植了。”楚風提醒她。
“不,來得及,看這裏的植被,比外麵至少早了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是我們多出來的時間,如果這裏麵試驗成功,折算時間外麵才二月多點,我們完全來得及。”書敏笑著迴答。
趁著時間還早,三個人在這裏稍稍收拾了一番,劃了大概一分地左右的大小。
一分地又被書敏畫了兩部分,打算一部分露天,另一部分用支架打一個建議的小棚,她給了正建一個任務,讓他每天注意這裏的情況,記錄有棚和無棚之間,水稻成長的差別。
迴到敏院,書敏迫不及待地讓柳兒去裏正家取了半斤稻種,她將這半斤稻種又分了兩份,一份打算直接撒在地裏,一份打算自己催芽。
她曾聽奶奶說過,水稻催芽的溫度不宜過高,所以她將它們放在笸籮裏麵,用布蓋著,澆了水,放在灶膛旁邊。
兩天後,真的被她催芽成功了。
她興奮地將催芽成功地稻種灑在了建好了小棚地半分田地裏,另一邊早兩天播種下去的稻種還沒有任何反應。
從此以後,正建每天的任務就是蹲在這個小山穀裏,默默的注視著水稻的情況,每天都記錄著。
兩天後,他幹脆在山穀搭了一個小棚,住在了裏麵,每日的飯菜由敏院為他送過來。
這份工作看似簡單,卻十分枯燥,書敏一度擔心他堅持不下來,可是沒想到他做的很好,每一天的記錄都十分詳盡。
隨著日子的推移,兩邊的水稻呈現的差別也越來越大,經過書敏催芽又蓋了棚的水稻,長得明顯比一旁沒有催芽又沒有蓋棚的長得快多了,半個月後,蓋了棚的水稻已經長到十幾公分了,可是沒蓋棚的卻隻有七八公分。
山穀的溫度比外麵高了一些,折算成相對應的月份,應該是二月中旬的樣子。
一般水稻大家都是三月中旬到四月初才下種子,若是二月中旬就開始培植秧苗,經過三,四,五,****個月的生長,那麽水稻應該可以在六月下旬收割。第二季水稻因為溫度的關係,長得比較快,七,八,九,三個月也能再種一查。
這麽一來,時間就剛剛好,兩季水稻理論上可以在這裏種植。
得到了這個結論,書敏開心的整晚都睡不著覺,恨不得立馬著手兩季水稻的推廣。
聽到書敏說兩季水稻真的可行,正建也興奮了許久,這半個多月以來,他忍受著風吹日曬和寂寞,看著水稻由種子一點一點地發芽,生長,他的心裏充滿了成就感,這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這麽認真地去做一件事,若是兩季水稻真的推廣起來,這裏麵,他算不算功臣一個呢?
“你們別高興的太早,搭個小棚容易,在外麵那麽大的田地,光搭棚子是不行的。”楚風看著有些開心過度的兩人,忍不住潑他們冷水。
聽到楚風的話,書敏陷入了沉思。
的確,若是不解決育秧問題,還是趕不及在六月份收獲,這麽一來,頂多是讓水稻提前收獲而已,並不能真正做到兩季稻的種植效果。
“若是有一大塊田地給我們試驗就好了,成與不成,這數據也比較準確。”正建歎了一口氣說道。
“田地都是村民的命根子,誰舍得拿出來給你們亂搞。”楚風說道。
“我手上倒是有一些良田,不過離這裏比較遠。”書敏說道。
“你不會是想用那一百畝地吧?那可是一百畝,若是你誤了種地的時間,你得損失多少啊?”楚風提醒她說道“再說那一百畝,你的糧種呢?誰幫你搭棚?幫你看地?雇人的話,工錢怎麽算?搭棚的費用怎麽算?萬一失敗了,損失有多少?你想過嗎?”
“你跟著楚侯的時候也是這麽囉嗦的嗎?”看他囉裏囉嗦,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模樣,書敏打趣他說道“你幹脆別擋護衛了,我看你還是當管家比較合適,嗬嗬嗬。”
“我懶得管你們。”楚風被她說得臉紅了,叉著腰進了後院找他的另一個好兄弟旺財去了。
“說我多管閑事,她一個女人研發什麽兩季稻才是多事,整天把自己搞那麽累幹嘛,敏院又不缺吃喝!”他抱著旺財,嘰裏咕嚕一通抱怨。
“正建兄弟也是,原以為他是個正常的,誰知道陪著她一塊瘋,看他們失敗了以後找誰哭去!”
楚風雖然說的話不中聽,可是不無道理,書敏想了想,決定還是得和裏正伯伯商量一下,反正她已經決定要用那一百畝地做為試驗地,成與不成,村裏麵都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裏正聽完她的話,沉默了許久,他的目光一直在她和正建兩人身上打轉。
這個臭小子,原以為他無故消失了半個多月又是迴到了從前,跑到鎮上濫賭去了,沒想到一直跟著書敏在研究水稻的事情,不管這事情成不成,他的心裏總是安慰的。
“惠兒娘,你說的事情牽扯太大了,盡管聽起來可行,可若是出一點差錯,我不好跟鄉親們交代啊。”裏正也很期待兩季稻,可是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地的,天時地利人和,出一點差錯都可能導致這一年產量減少甚至顆粒無收。
“不影響的,我就打算用我那一百畝先試驗一下,若是可行,咱們明年再推廣,若是不行,損失的也是我那一百畝田地而已。”書敏說道。
“哎呀,你怎的就不聽勸呢,若是我們能種兩季稻,咱們的祖先早就種了,還用等今天?你那一百畝地得之不易,還是租給誠實可靠的人,到秋天還能收點糧食。”裏正勸道,他實在不理解書敏,何必要去冒那麽大的風險呢?在他看來,兩季稻隻不過是這兩人在胡鬧。
一個五穀不分的婦人,還有一個從小吊兒郎當,種地經驗馬虎的孩子。說什麽研究兩季稻!
他怎麽都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我覺得可以試一下,咱們的祖先傳下來的東西,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就說豆子吧,咱們都以為是賤食,可是秦夫人不是把它們變成了大家都愛吃的豆腐了嗎?”正建說道“大伯你想想,萬一咱們試驗成功了,那就可以多收一倍的糧食啊。家家戶戶都多收一倍,以後臨江鎮,甚至咱們整個國家,還有餓肚子的人嗎?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正民大哥隻要把咱這功績往上一報,立刻官升三級,說不定直接就被皇帝看中,做了宰相也不一定”
“噗嗤”書敏見他越說越誇張,忍不住笑了出來。
裏正沒好氣的拍了他一巴掌。說道“你少吹幾句行不行,從小到大沒個正形!”
正建說的話雖然有誇張地成分,但是裏正卻被他說得心動了一下。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隻不過,真的要書敏一個人不承擔這樣的風險嗎?
研究兩季稻,前期的投入定然不低,若是失敗了,那損失可不是一星半點。
可是這孩子很少求自己,正建也難得用心去做一件事,直接推了他們他還真硬不起這心腸來。
可是怎麽辦?總不能讓全村的人都陪著他兩瘋吧?!(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