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賞的一百畝田地在臨江縣以外二十裏左右的一個地方,那裏原先是前朝一個小地主的莊園,後來他的子嗣犯了事,被朝廷沒收了,之後一直是朝廷的官田。
因為離臨江縣很近,於是太後就將它作為賞賜賜給了書敏。由一位專門負責的衙役引路,書敏和楚風一起,外加一條小尾巴坐著雇來的馬車駛了兩個多時辰才到了地方。
那一百畝連成一片,鑲嵌在由落水河和天都山脈衝刷而成的平原上麵。因為山脈與河水曲折,這小小的一百畝竟然有一種望不到盡頭的感覺。
“這就是我的地嗎?”莊稼人對地有著一種執著,有了地心中才有踏實。書敏也不例外,望著這一望無垠的田野,她的心中升起了一種來自農民骨子裏的滿足感。
“是啊,秦夫人,這地的位置是極好的,這些地朝南,陽光好,北邊又有天都山脈擋著風,種的糧食都比外麵一起種的早熟半個月呢!”衙役姓李,因為負責田地管轄,對糧食的生產周期極為熟悉。
書敏滿臉笑容,心中極為滿意,她很清楚若是碰上不好的年份,這早熟半個月意味著什麽。
“秦夫人,這些地都是收拾好的,隻要隨便犁一犁,就能播種了。這麽大一塊地,夫人是想要自己種還是租給租戶種?”衙役問道,這原來是官地,本來就是直接租給租戶的。
“對種地我了解不多,迴去以後再好好想想。”書敏沒有馬上給出答案,她家裏沒有勞動力,出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嗬嗬,夫人若是想要出租,以後可以直接來找我,我手上有的是租戶,一定給您介紹最誠實可靠的。”李衙役非常熱情。
“嗯,我記下了,若是我決定出租,一定找您。”書敏笑道。
“哎......那夫人您可要早些做決定,這年一過,天氣就慢慢暖起來了,用不了多久,就要開始春播了。”李衙役好心的提醒道。
“嗯嗯。”書敏一邊點頭,一邊笑。雖然她也傾向於把地租出去,可是她想先問問裏正伯伯的意見,畢竟,在種地方麵她真的是白癡一枚。
看完地,書敏一行人就往迴走了,又是兩個多時辰,迴到臨江鎮已經是下午酉時了,幸好李衙役有先見之明,大家出發前就準備了幹糧,要不然現在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惠兒一路上都沒有叫苦,這讓書敏有些意外,為了獎勵她,給她買了一竄冰糖葫蘆。
“娘,多買幾串吧,柳姐姐,哥哥和弟弟都喜歡吃。”惠兒啃著冰糖葫蘆,含糊不清地說道。
“惠兒乖。”書敏覺得十分欣慰,盡管現在日子好過了,惠兒比以前嬌慣了一些,但是她還是依然那麽善良,懂得與他人分享。
“有車迴村裏。”楚風看到正明正拉著三輪車過來,立刻提醒書敏,書敏趕忙朝他揮了揮手。正明看見他們將車停在了他們身邊。
“叔叔。”看到正明,惠兒禮貌地叫了一聲。
“乖,上車吧。”正明停下車,楚風就把惠兒抱了上去,等他們都做好,正明就加快了速度。
大家一直預計豆腐生意可能會因為大家學會了做豆腐而有所影響,可是事實卻剛好相反。
大家愛上了吃豆腐,可是豆腐做起來太麻煩了。光是豆子都要提前泡一天,更別提磨豆子,熬豆漿了。反正豆腐那麽便宜,倒不如直接上街買去。
這麽一來,豆腐的需求不減反增,豆腐作坊的生意好的不得了。
“惠兒娘,你叫大家做豆腐可真是先見之明啊!”正明心底佩服地說道。
“嗬嗬,我也沒有想到會這樣。”書敏是實話實說,不過聽在大家耳朵裏,都以為她在謙虛。
做三輪車可比做馬車舒服多了,搖搖晃晃但是一點也不顛簸,一炷香的功夫,幾個人已經迴到了百裏村。
“秦夫人,你可迴來了,裏正在他家等你,讓你馬上過去!”牛嬸看到書敏迴來,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臉上的神色有些焦急。
“牛嬸,咋迴事?”書敏見她那麽著急,心中難免有些不安。
“唉......縣令大人傳了信,我也不是很清楚,族裏要開會,大家正在等你呢!”牛嬸大致知道一些,可是又不確定,隻好讓書敏趕緊去裏正家。
書敏將惠兒交給楚風,連忙急匆匆地趕過去了。縣令大人傳信?出什麽事情了嗎?
裏正坐在堂屋的正上方,下方滿滿的站著坐著不少人,村裏開會該到的都到了。他們一個個愁雲滿麵,臉色非常不好。
“裏正伯伯?”書敏一進門就覺得不對勁,心中更加不安。
“秦夫人,快上坐。”立馬有人給她搬了一條凳子,就在裏正的下方。這種村會的氣氛書敏還從未見過,臉色不自覺嚴肅起來,也沒客氣,坐了下去。
“裏正伯伯,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看到大家都是一副愁容滿麵的表情,書敏忍不住問道。
“朝廷西麵被蠡河部落襲擊,丟了四座城。朝廷現在要征收兵役和兵糧。雖然正式的通告還沒有下來,但是正民要我們大家有個準備。”裏正苦著臉說道。
眼下百裏村發展正旺,若是年輕人被征入營,剩下一些老弱婦孺,這該怎麽辦?
“既然正式通告還沒有下達,應該還有變數,大家莫要著急。”這種事情她也是第一次遇到,不知該說什麽,隻好先寬慰大家。
“話雖如此,可是大家心裏都沒底啊!”一位老人歎了口氣說道“前幾年也征兵,咱們村也去了好些人,結果迴來的沒幾個,正興的腿也是那時候丟的。”
“可不是,我兄弟去了沒多久就死了,連屍體都沒有,朝廷就送迴來一件他的帶血的衣服。”李家的一個漢子提到這事,眼淚忍不住簌簌下來。
在場的人好些都受他感染,泣不成聲。
“大家先別難過,上次兵役是可以用銀子替代的,上戰場的大部分是家裏太窮交不起銀子的,我在這裏先向大家保證,若是今年還是跟往年一樣,沒有銀子的家庭可以先在村裏賒著,一定保全咱們村的人數。”裏正大手在桌上一拍,聲音十分的堅定。
上次村裏服兵役,損失的人太多了,他作為一裏之長,堅決不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
村民聽到他的保證,一顆懸著的心終於稍稍落了下來。
“可是這征糧怎麽辦?現在才剛立春,若是糧食被征了,大家可都要餓肚子了。畢竟咱們跟西部還有十萬擔的協議,西部也少不得要跟我們借糧。”一位村民問道。
兵役的情況容易解決,可是這糧食怎麽辦?糧食是農民的命根子,沒了口糧,這人還怎麽活啊?
況且去年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將多餘的糧都算計出來,與西部做了交易,若是再征糧,那可都是大家的口糧了啊!
“是啊,縣令大人可有說要征多少糧食?若是不多,大家緊緊,日子還能熬過去,待到九月份,糧食豐收,日子也就緩過來了。”
“暫時還不清楚,不過蠡河這次犯難,估計比上次的要多。”裏正犯難地說道。
“唉......怎麽辦哦,早知道家裏應該多留些糧食的。”村民們個個搖著頭,心中不舍又難過,唉聲歎氣一片。
“大家先不要慌,裏正伯伯說的是最壞的打算,或者這隻是大家的虛驚一場呢!”書敏見大家都垂頭喪氣起來,連忙出聲安慰“裏正伯伯,姚老爺是京城來的,又是做大生意的,他的風聲也許比縣令大人還要多,不如先跟他打聽打聽。”
“對呀,我怎麽沒有想到。大家先別慌,我們先跟京城來的姚老爺商量商量,咱們跟他是簽了大生意的,他不會看著我們不管的。”
裏正聽了書敏的話,立刻反應了過來,這個時候,得先穩住大家,而不是讓大家人心渙散才對。
“對啊,對啊,姚老爺一定有辦法的。”村民們像被打了強心劑,剛才的低落一掃而空,心情瞬間明亮了起來。
“好了,既然一切都還沒有定論,大家就該幹嘛幹嘛吧,這些沒影的事情,也別亂傳,免得害家人著急。”裏正揮揮手,散了會議。
大家心裏明白,雖然依舊免不了擔憂,可是比剛才要好多了。
“唉......”看到大家都離去了,裏正歎了一口氣,對書敏說道“惠兒娘,雖說村民們相信咱們說的話,可是我心裏沒有底啊!”
“當然這是先穩住大家的話,不過姚老爺那裏還是得去打聽打聽,他人脈廣,興許真的知道的比正民多。”書敏迴答。這不是安慰,依照楚風的說法,極大商行背後都有一個後台。雖然不知道興盛商行的後台是誰,可是能與劉家齊名,一定不會簡單。
“嗯,那這事還要麻煩你了。”裏正說道。
“裏正伯伯,你說什麽麻煩啊,我也是百裏村的人,這點小忙是我應該做的。”書敏說道“趁著天色還早,我再進趟城。”
“等等,明日再去吧。晚上在這裏吃飯,把孩子們都叫來。”裏正知道她才從外麵迴來,心疼她說道。
“那孩子們就打攪你們了,我還是進城問問吧,不然心裏頭不踏實。”
“唉......你這孩子!”裏正無奈的說道。
“對了,裏正伯伯,剛剛我有在想一件事,這稻子一定要在九月份才能收嗎?我知道有些地方一年能種兩季的。”書敏想起前世農村,奶奶家裏就是種水稻的。奶奶家在江南,氣候跟這裏差不多,所以她才會有此一問。
“種兩季?”裏正笑道“那是在南方,聽說他們六月上旬能收一季,九月下旬能收一季,咱們這裏是不行的。”
“哦。”書敏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那我就先進城了。”
她是學機械能源的,對種地真的沒有一點經驗,不過初級的一些理論她還是在課本上讀到過的,但是憑那些東西,她可沒有把握可以研究出兩季稻。
唉......若是前世我是農業大學畢業的就好了,書敏心中無不遺憾。
來這裏這麽久,她第一次發現了種地對農民的重要性。(未完待續。)
因為離臨江縣很近,於是太後就將它作為賞賜賜給了書敏。由一位專門負責的衙役引路,書敏和楚風一起,外加一條小尾巴坐著雇來的馬車駛了兩個多時辰才到了地方。
那一百畝連成一片,鑲嵌在由落水河和天都山脈衝刷而成的平原上麵。因為山脈與河水曲折,這小小的一百畝竟然有一種望不到盡頭的感覺。
“這就是我的地嗎?”莊稼人對地有著一種執著,有了地心中才有踏實。書敏也不例外,望著這一望無垠的田野,她的心中升起了一種來自農民骨子裏的滿足感。
“是啊,秦夫人,這地的位置是極好的,這些地朝南,陽光好,北邊又有天都山脈擋著風,種的糧食都比外麵一起種的早熟半個月呢!”衙役姓李,因為負責田地管轄,對糧食的生產周期極為熟悉。
書敏滿臉笑容,心中極為滿意,她很清楚若是碰上不好的年份,這早熟半個月意味著什麽。
“秦夫人,這些地都是收拾好的,隻要隨便犁一犁,就能播種了。這麽大一塊地,夫人是想要自己種還是租給租戶種?”衙役問道,這原來是官地,本來就是直接租給租戶的。
“對種地我了解不多,迴去以後再好好想想。”書敏沒有馬上給出答案,她家裏沒有勞動力,出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嗬嗬,夫人若是想要出租,以後可以直接來找我,我手上有的是租戶,一定給您介紹最誠實可靠的。”李衙役非常熱情。
“嗯,我記下了,若是我決定出租,一定找您。”書敏笑道。
“哎......那夫人您可要早些做決定,這年一過,天氣就慢慢暖起來了,用不了多久,就要開始春播了。”李衙役好心的提醒道。
“嗯嗯。”書敏一邊點頭,一邊笑。雖然她也傾向於把地租出去,可是她想先問問裏正伯伯的意見,畢竟,在種地方麵她真的是白癡一枚。
看完地,書敏一行人就往迴走了,又是兩個多時辰,迴到臨江鎮已經是下午酉時了,幸好李衙役有先見之明,大家出發前就準備了幹糧,要不然現在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惠兒一路上都沒有叫苦,這讓書敏有些意外,為了獎勵她,給她買了一竄冰糖葫蘆。
“娘,多買幾串吧,柳姐姐,哥哥和弟弟都喜歡吃。”惠兒啃著冰糖葫蘆,含糊不清地說道。
“惠兒乖。”書敏覺得十分欣慰,盡管現在日子好過了,惠兒比以前嬌慣了一些,但是她還是依然那麽善良,懂得與他人分享。
“有車迴村裏。”楚風看到正明正拉著三輪車過來,立刻提醒書敏,書敏趕忙朝他揮了揮手。正明看見他們將車停在了他們身邊。
“叔叔。”看到正明,惠兒禮貌地叫了一聲。
“乖,上車吧。”正明停下車,楚風就把惠兒抱了上去,等他們都做好,正明就加快了速度。
大家一直預計豆腐生意可能會因為大家學會了做豆腐而有所影響,可是事實卻剛好相反。
大家愛上了吃豆腐,可是豆腐做起來太麻煩了。光是豆子都要提前泡一天,更別提磨豆子,熬豆漿了。反正豆腐那麽便宜,倒不如直接上街買去。
這麽一來,豆腐的需求不減反增,豆腐作坊的生意好的不得了。
“惠兒娘,你叫大家做豆腐可真是先見之明啊!”正明心底佩服地說道。
“嗬嗬,我也沒有想到會這樣。”書敏是實話實說,不過聽在大家耳朵裏,都以為她在謙虛。
做三輪車可比做馬車舒服多了,搖搖晃晃但是一點也不顛簸,一炷香的功夫,幾個人已經迴到了百裏村。
“秦夫人,你可迴來了,裏正在他家等你,讓你馬上過去!”牛嬸看到書敏迴來,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臉上的神色有些焦急。
“牛嬸,咋迴事?”書敏見她那麽著急,心中難免有些不安。
“唉......縣令大人傳了信,我也不是很清楚,族裏要開會,大家正在等你呢!”牛嬸大致知道一些,可是又不確定,隻好讓書敏趕緊去裏正家。
書敏將惠兒交給楚風,連忙急匆匆地趕過去了。縣令大人傳信?出什麽事情了嗎?
裏正坐在堂屋的正上方,下方滿滿的站著坐著不少人,村裏開會該到的都到了。他們一個個愁雲滿麵,臉色非常不好。
“裏正伯伯?”書敏一進門就覺得不對勁,心中更加不安。
“秦夫人,快上坐。”立馬有人給她搬了一條凳子,就在裏正的下方。這種村會的氣氛書敏還從未見過,臉色不自覺嚴肅起來,也沒客氣,坐了下去。
“裏正伯伯,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看到大家都是一副愁容滿麵的表情,書敏忍不住問道。
“朝廷西麵被蠡河部落襲擊,丟了四座城。朝廷現在要征收兵役和兵糧。雖然正式的通告還沒有下來,但是正民要我們大家有個準備。”裏正苦著臉說道。
眼下百裏村發展正旺,若是年輕人被征入營,剩下一些老弱婦孺,這該怎麽辦?
“既然正式通告還沒有下達,應該還有變數,大家莫要著急。”這種事情她也是第一次遇到,不知該說什麽,隻好先寬慰大家。
“話雖如此,可是大家心裏都沒底啊!”一位老人歎了口氣說道“前幾年也征兵,咱們村也去了好些人,結果迴來的沒幾個,正興的腿也是那時候丟的。”
“可不是,我兄弟去了沒多久就死了,連屍體都沒有,朝廷就送迴來一件他的帶血的衣服。”李家的一個漢子提到這事,眼淚忍不住簌簌下來。
在場的人好些都受他感染,泣不成聲。
“大家先別難過,上次兵役是可以用銀子替代的,上戰場的大部分是家裏太窮交不起銀子的,我在這裏先向大家保證,若是今年還是跟往年一樣,沒有銀子的家庭可以先在村裏賒著,一定保全咱們村的人數。”裏正大手在桌上一拍,聲音十分的堅定。
上次村裏服兵役,損失的人太多了,他作為一裏之長,堅決不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
村民聽到他的保證,一顆懸著的心終於稍稍落了下來。
“可是這征糧怎麽辦?現在才剛立春,若是糧食被征了,大家可都要餓肚子了。畢竟咱們跟西部還有十萬擔的協議,西部也少不得要跟我們借糧。”一位村民問道。
兵役的情況容易解決,可是這糧食怎麽辦?糧食是農民的命根子,沒了口糧,這人還怎麽活啊?
況且去年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將多餘的糧都算計出來,與西部做了交易,若是再征糧,那可都是大家的口糧了啊!
“是啊,縣令大人可有說要征多少糧食?若是不多,大家緊緊,日子還能熬過去,待到九月份,糧食豐收,日子也就緩過來了。”
“暫時還不清楚,不過蠡河這次犯難,估計比上次的要多。”裏正犯難地說道。
“唉......怎麽辦哦,早知道家裏應該多留些糧食的。”村民們個個搖著頭,心中不舍又難過,唉聲歎氣一片。
“大家先不要慌,裏正伯伯說的是最壞的打算,或者這隻是大家的虛驚一場呢!”書敏見大家都垂頭喪氣起來,連忙出聲安慰“裏正伯伯,姚老爺是京城來的,又是做大生意的,他的風聲也許比縣令大人還要多,不如先跟他打聽打聽。”
“對呀,我怎麽沒有想到。大家先別慌,我們先跟京城來的姚老爺商量商量,咱們跟他是簽了大生意的,他不會看著我們不管的。”
裏正聽了書敏的話,立刻反應了過來,這個時候,得先穩住大家,而不是讓大家人心渙散才對。
“對啊,對啊,姚老爺一定有辦法的。”村民們像被打了強心劑,剛才的低落一掃而空,心情瞬間明亮了起來。
“好了,既然一切都還沒有定論,大家就該幹嘛幹嘛吧,這些沒影的事情,也別亂傳,免得害家人著急。”裏正揮揮手,散了會議。
大家心裏明白,雖然依舊免不了擔憂,可是比剛才要好多了。
“唉......”看到大家都離去了,裏正歎了一口氣,對書敏說道“惠兒娘,雖說村民們相信咱們說的話,可是我心裏沒有底啊!”
“當然這是先穩住大家的話,不過姚老爺那裏還是得去打聽打聽,他人脈廣,興許真的知道的比正民多。”書敏迴答。這不是安慰,依照楚風的說法,極大商行背後都有一個後台。雖然不知道興盛商行的後台是誰,可是能與劉家齊名,一定不會簡單。
“嗯,那這事還要麻煩你了。”裏正說道。
“裏正伯伯,你說什麽麻煩啊,我也是百裏村的人,這點小忙是我應該做的。”書敏說道“趁著天色還早,我再進趟城。”
“等等,明日再去吧。晚上在這裏吃飯,把孩子們都叫來。”裏正知道她才從外麵迴來,心疼她說道。
“那孩子們就打攪你們了,我還是進城問問吧,不然心裏頭不踏實。”
“唉......你這孩子!”裏正無奈的說道。
“對了,裏正伯伯,剛剛我有在想一件事,這稻子一定要在九月份才能收嗎?我知道有些地方一年能種兩季的。”書敏想起前世農村,奶奶家裏就是種水稻的。奶奶家在江南,氣候跟這裏差不多,所以她才會有此一問。
“種兩季?”裏正笑道“那是在南方,聽說他們六月上旬能收一季,九月下旬能收一季,咱們這裏是不行的。”
“哦。”書敏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那我就先進城了。”
她是學機械能源的,對種地真的沒有一點經驗,不過初級的一些理論她還是在課本上讀到過的,但是憑那些東西,她可沒有把握可以研究出兩季稻。
唉......若是前世我是農業大學畢業的就好了,書敏心中無不遺憾。
來這裏這麽久,她第一次發現了種地對農民的重要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