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的文書先生已經擬定是五十三份的契約,趙菁坐在議事廳裏頭,一行行看著上頭寫的條款。這些不是家養的奴才終究很難控製,趙菁私下裏讓張媽媽差人打聽過,有些人家早已經遷到了京城來,小日子過的相當的紅火。就比如說針線房管事宋大娘,她媳婦竟然在外頭開了個繡坊,這幾年針線房的賬務表麵看上去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仔細推敲,裏頭的問題就極大了。
家裏的婆子、小廝、丫鬟每一季都有兩套新衣服,一年總共是八套,按一百二十五的人頭算,每年針線房要做一千套衣服來。趙菁不過才翻了兩三頁,便瞧出這裏頭的貓膩來了。這些丫鬟婆子的衣裳,竟全按照六尺身量的中年女子做的。可如今的侯府,小丫鬟不過才十三四歲的,身量未成,哪裏用得著穿這樣大的衣服,那做完了衣服克扣下來的布匹又到哪兒去了呢?
這些還是明著能查出來的,給徐老太太做的那些衣服,那就更不得查證的了。趙菁總不能去問老太太房裏的丫鬟,老太太一年做幾身衣裳,是不是和這賬本上記錄的一模一樣?況且就老太太那聖人脾性,也不知道自己送了多少衣服出去,哪裏能查得清楚?不過就是一筆爛賬而已。
趙菁合上了賬本,眉心就忍不住擰了起來,徐思安在戰場上大獲全程,她卻還在後宅這個戰場上舉步維艱呢!隻是,這些事情拖得過初一,總拖不過十五的。她把針線房的賬本放下,又把那立好的契約拿了起來,這時候外頭的小丫鬟進來迴話,說針線房的宋大娘過來了。
趙菁抬起頭看了一眼這宋大娘,她是孫媽媽老家堂兄的兒媳婦,當初老侯爺救下了孫媽媽,他們一家便也跟著逃難到了京城,那時候她不過也是十七八歲的小媳婦,如今這麽多年過去,也已經是四十出頭的年紀了。
那人有些戰戰兢兢的朝著趙菁福了福身子,臉上帶著幾分心虛的笑,對趙菁道:“趙先生你找我啊!”
☆、第96章 679.235.&
其實趙菁對人向來是很寬厚的,外麵的小丫頭片子剛進宮的時候也不懂規矩, 她遇上也都是耐著心思教她們規矩, 怕她們不留心得罪了主子, 屁股遭殃。可像宋大娘這樣的侯府老下人, 見了主子也是你你我我的,趙菁就真的有些不能忍了。
不過也是,她如今隻怕還不是她們心裏頭的正牌主子, 壓根就不用對自己守規矩。
趙菁冷冷的掃了她一眼,讓小丫鬟給她搬來一張繡墩。宋大娘瞧見有繡墩坐, 臉上的笑意就更濃了, 走過去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雙手放在膝頭上,還朝著趙菁笑了笑道:“趙先生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可是要做新衣裳?我那兒正好還有幾塊好料子……”
“我沒問你話的時候,不要說話。”趙菁沒等宋大娘把話說完, 端著茶盞,抬起頭看著她, 宋大娘便頓時就愣了, 皺著眉頭心裏打鼓。前一陣子韓春花被打的事情她也知道,可韓春花教養不好嘴巴又壞,這侯府好些人都是知道的, 她犯在了趙菁的手裏隻能算她倒黴,像自己這樣的,向來都是老老實實做人的。
可趙菁的這話一出口, 宋大娘的心卻也是有些懸了,她低著頭想了半日,暗暗數落起自己當時怎麽就沒想著法子拍一拍趙菁的馬屁,好歹這幾天先趕製幾套新衣服出來,送到她的紫薇苑才好。這麽些年她在針線房裏頭可一直是相安無事的,這次可不能陰溝裏翻船了!
趙菁看著宋大娘臉上五彩紛呈的神色,心裏倒是有幾分好笑起來,她把針線房的賬本推到茶幾前頭,開口道:“這針線房的賬本,你拿迴去燒了吧。”
“燒了?賬本怎麽能燒了呢……這、這、趙先生你不是在說笑嗎?”宋大娘大驚失色的看著趙菁。
趙菁卻冷笑道:“你讓我看這樣的賬本,你說我是在說笑嗎?宋大娘,我問你,侯府一年做多少衣服?你每個月針線房的開銷是多少?侯府每年買進的麵料又是多少?”
宋大娘愣了片刻,想了想道:“趙先生,這這……賬本上不都好好的寫著嗎?”
“所以你不知道是嗎?”趙菁笑著替她迴話,頓了片刻,抬起頭來對她道:“宋大娘,侯府不需要一個一問三不知的管事,從今兒起,你可以迴家了。”
“什……什麽……”宋大娘緊張的從凳子上站了起來,忍不住道:“我是孫媽媽的侄媳婦,你把我打發了,孫媽媽知道嗎?”
趙菁冷笑:“這侯府是姓孫的嗎?”
一句話堵的宋大娘說不出話來,趙菁又繼續道:“你若是今日爽快的走了便罷,若是不走,那我隻好明兒上報了順天府,請捕快去你兒媳婦的繡坊查一查,看看侯府丟失的布料,在不在你兒媳的繡坊裏了。”
“你……你……你說什麽?”宋大娘頓時跳腳了起來,恨不得撲到趙菁的身上,這時候議事廳梁上忽然就飛下一道黑影來,一巴掌把宋大娘拍倒在地上。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把趙菁都嚇得變了臉色,隻急忙問道:“你……你是誰,守在這議事廳的梁上做什麽?”
那男子不過十六七歲模樣,見了趙菁撓了撓腦勺道:“奴才是侯爺派來保護趙先生的侍衛,侯爺說不能讓你覺得被人跟著了,讓奴才躲在暗處。”他說著還往廊上指了指,表情中竟然還有幾分無奈。
趙菁這下總算是明白了過來,看著被拍在地上嗷嗷叫的宋大娘,開口道:“那你把她拉出去吧。”
※※※※※※
禦書房裏頭,攝政王周熠已然離去,幾個小宮女垂眸斂目的站在珠簾之後,小皇帝周旭負著手,在冰冷的金石地磚上來迴踱步,表情凝重。他忽然轉過頭來,怔怔的看了門外半響,眸中又多出幾分失落來。
“小福子,菁姑姑出宮有三個月了吧?”
福滿多忽然被點到了名,立馬正色道:“迴皇上,菁姑姑是臘月二十五出的宮,已經三個月零十八天了。”
“你倒是記得清楚!”周旭臉上閃過一絲無奈,又在龍案前轉了幾個來迴,抬起頭問福滿多道:“你說,這賜婚的聖旨,朕當不當寫?”
福滿多看著皇帝這一臉難受的樣子,心裏也是為難,可皇上年輕,趙菁卻是老大不小的年紀了,就算他當真喜歡趙菁,那也是沒轍的。況且如今攝政王認了趙菁當義妹,他們兩個名義上就是姑侄,那就更不可能了,皇上這一腔的熱情,是注定了要付之東流的。
“奴才覺得,皇上要不然就寫了吧?”
“連你也要朕寫?朕的心你難道不懂?朕就算不能納菁姑姑為妃,但也不能把她親手送給別人啊?”周旭的眉宇緊了又緊,恨恨的瞪了福滿多一眼。
“皇上你別急啊……”福滿多趕緊在周旭跟前打了個馬虎眼,臉上帶著幾分狗腿的笑,湊到上去道:“皇上,古來君子都是好成人之美的,菁姑姑出了宮,難得又跟武安侯對上眼了,這是好事兒啊,你總不能隨著她嫁給大街上的阿貓阿狗?若是當真嫁給那些男人,那還不如嫁給武安侯呢!”
周旭又重新坐了下來,仰起頭靠在龍椅上道:“可朕這心裏憋屈啊,朕都得不到的人,倒便宜了武安侯,朕這一國之君當得還不如一個侯爺來的瀟灑爽快的!”
“皇上你又亂想了,你喜歡菁姑姑,那也得她同意啊,你是皇帝一道聖旨沒人敢忤逆了你,可菁姑姑不高興,整天唬著臉對你,皇上就高興了?”
“也是……”皇帝握著朱筆在椅子上坐穩了,想了想道:“要不然,朕還還是寫了吧!”
福滿多眉開眼笑的應了一句,笑道:“那奴才這就傳劉大人進宮擬詔。”
“不用了!”周旭大筆一揮,抬起頭道:“給菁姑姑賜婚的聖旨,朕要親自寫。”
※※※※※※
用過了午膳,姑娘們去了前頭錦輝閣學針線,張媽媽陪著徐老太太在鬆鶴堂的小佛堂念經。老太太最近念經倒是越念越勤了起來,孫玉娥來鬆鶴堂的次數少了,孩子們學針線的學針線,老人家本來覺就少,如今天還沒熱,老太太索性就不歇中覺了,沒事就往小佛堂裏頭走走。
老太太念完了佛經,張媽媽替她在佛前供好了三支香,過來扶著她起來。老太太隻笑著道:“咱家這尊菩薩可靈了,我前幾日許了願說讓侯爺早日迴來,今兒一早就收到了侯爺的家信,說他已經打贏了,這可真是有求必應,我從明兒開始,晌午下午都來一次,給多念念經才好。”
張媽媽便笑著道:“是老太太心誠,所以菩薩知道了,這才保佑了侯爺旗開得勝,這麽快就把江南的叛黨給解決了。”
徐老太太一個勁點頭,眉眼間都堆滿了笑意,隻忍不住道:“如今倒是應了以前老侯爺常說的一句老話: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等侯爺迴來了,咱家就可以辦喜事了。我這心都已經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了,你跟我一樣的年紀,孫兒都能給你生重孫了,我連一個親孫子都還沒著落呢!”
老太太說到這裏又滔滔不絕了起來,張媽媽也跟著笑道:“我那孫兒不急,讓他在跟著侯爺曆練個兩年,再替她張羅媳婦也是一樣。”
兩人一邊說一邊笑的從小佛堂出來,隻見有小丫鬟匆匆就從外院進來,見了張媽媽隻跑了過來道:“張媽媽,老太太,外院的周管家說宮裏有人來傳旨,是給侯爺賜婚來的,讓老太太帶著家眷去前頭接旨呢……”
徐老太太一聽這話頓時就愣了,拉著張媽媽的手道:“傳什麽旨,賜什麽婚?咱……咱侯爺不要賜婚……快把那太監趕出門去!”老太太哪裏知道這迴皇帝給徐思安賜婚的對象就是趙菁,隻還當是跟上次太後娘娘一樣,亂點鴛鴦譜一般的送了一個來侯府。她起先是高興的不得了,誰知後來被坑成了這樣,這樣的虧,可不能再讓徐思安在吃一次了!
“你快去告訴周管家,快把那太監送走……咱侯爺已經定親了,賜誰咱都不要,讓皇上自個兒留著去吧!”徐老太太急的直跺腳,拉著張媽媽的手急忙道:“千萬別放他進來,這聖旨一念,那可就收不迴去了!”
張媽媽這時候也是手忙腳亂的,聽了這話也還沒反應過來,一邊安撫老太太,一邊問那小丫鬟道:“你是不是弄錯了,好好的皇上又賜什麽婚?咱侯爺定了趙先生了!”
小丫鬟擰著眉頭想了想,隻肯定的點頭道:“沒弄錯,來傳旨的公公說,給咱侯爺指了個公主,還是攝政王剛認的義妹!”
張媽媽一聽這話,才猛然就迴過了神來,拉著一旁急得手足無措的徐老太太道:“老太太別急,咱趙先生,不就是攝政王剛認的義妹嗎?”
☆、第97章
福滿多來侯府傳旨的時候,趙菁將將把針線房那些十來人的契約簽好了。趙菁選了針線房先開刀, 也有這其中的道理, 眼下春夏交接, 府上春天的衣服早已經分發了下去, 夏天的衣服畢竟容易些,做起來沒有那麽費事,若稍稍耽誤幾日, 也不至於主子下人都沒得衣服穿了。從針線房開始整頓,一來耽誤不了侯府的大事, 二來也給在其他地方當差的人提個醒, 這侯府已經開始換血了。
婆子來傳話說宮裏有人來傳旨的時候, 趙菁還不知道是賜婚的旨意,隻當是徐思安打了勝仗,宮中得了消息,因此論功行賞來的。她心裏倒還安慰了幾分, 皇上如今是當真懂事了,辦事越發風風火火了起來。
她從議事廳出去的時候, 正巧就瞧見了張媽媽也扶著徐老太太從內院出來。老太太因知道了真相, 總算是安下了心來,迴房裏換好了二品的誥命服,這會子已經穿在了身上, 隻是她顯然是不常穿這衣服的,穿在身上渾身別扭,連頭上禮冠都沒怎麽帶好。
趙菁忙笑著上前, 向老太太福了福身子,開口道:“老太太別急,先停一停,讓我幫你把禮冠整一整。”趙菁說完便往老太太那邊走了一步,踮起腳跟幫她把帶得有些歪歪扭扭的禮冠放平了。
趙菁雖然身子窈窕,可個頭卻不像一般的小姑娘一樣嬌小,是個手長、腿長的長相。老太太便由著她幫自己整理好了禮冠,視線卻落在趙菁胸前波濤洶湧的線條上。她看著心裏就忍不住高興,老一輩的人就喜歡這樣子的,一看就是奶水足好生養的樣子。
老太太想到這裏還覺得略略有些害臊,忍不住咯咯就笑了起來,趙菁心下略有些奇怪,以為老太太知道侯爺得了嘉獎高興,便沒說什麽,也隻笑著在她身後跟著。
徐老太太笑了半晌,忽然就想起一件事情來,如今他們侯府這樣的人家,哪裏還用的著自己奶孩子?到時候就算趙菁生了,必定也是請上一兩個奶娘,輪流喂奶,真是白瞎了趙菁這麽好的身段了。老太太想到這裏又覺得釋然了很多,可等了片刻,她又笑了起來,這樣好的身段子,就算不用來喂奶,兒子徐思安能摟著也是福分,男人有幾個不喜歡胸大腰細的姑娘的?
老太太想到這裏,就笑得更放肆了起來,簡直是樂的不可開交的,趙菁跟在身後,就越發莫名了幾分。
幾個人好容易到了正廳,周管家已經命一眾下人們準備好了供桌、香爐,瞧見徐老太太出來,便忙著上前行禮道:“老太太,這位是宮裏的福公公。”
趙菁已經瞧見了福滿多,以前這樣傳旨的事情都是內府有自立的大公公出來的,可今兒也不知道為什麽,皇帝竟然遣了他出來,趙菁正想問問究竟,那邊福滿多已經笑著朝趙菁拱手道:“菁姑姑大喜,老太太大喜。”
趙菁知道福滿多向來是個油嘴滑舌的,難得他這樣子倒是配小皇帝的胃口,惹得小皇帝對他很是喜歡,不過在皇帝跟前當差總是要多個心眼,趙菁見了他這樣子便又擺起了以前管事姑姑的譜,隻正色道:“福公公如今倒是出息了,也不在皇上跟前服侍著,倒跑出來撈油水來了?”
人人都知道那些革職、抄家、褫奪封號的聖旨一般是由禦史、刑部三司的官員過來宣旨,平常宮裏的太監出來宣的旨意,大多都是封賞、嘉獎、賜婚。這樣的聖旨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賞銀豐厚,就這麽走一趟,少說上百兩銀子的辛苦費總是有的。
福滿多聽了這話越發笑得諂媚,開口道:“那是,皇上可疼奴才了,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再說了,這樣的旨意,若是換了別人來,體會不出皇上對姑姑的一片心啊!”
趙菁聽著越發不像樣了,賞徐思安的旨意,能跟自己有什麽關係呢?要不是她如今是侯府女先生的身份,就算不過來也是無礙的。趙菁隻搖了搖頭,對福滿多道:“那煩請福公公趕緊宣旨吧!”
福滿多聽了這話,仍舊不急不忙的表情,反倒對趙菁道:“既然姑姑這麽著急,那我可就宣旨咯?”
侯府的下人這會子也已經到齊了,供桌上的香爐已經焚上了香,趙菁便開口道:“別賣關子了,請吧!”
福滿多聽了這話,這才點了點頭,從身後小太監端著的長條托盤中,取出了聖旨來,雙手打開了,清了清嗓子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武安侯徐思安在江南剿滅亂黨,又立大功、朕心甚慰,為表親厚,特將孝善長公主趙菁下嫁於愛卿,擇日完婚,欽此謝恩。”
趙菁聽到孝善長公主的時候心下咯噔一聲,還以為皇上另外給徐思安指了親事,直到聽到自己的名字,她才鬆了一口氣,可鬆完了氣之後,又覺得這世上的事情,竟然是玄幻的讓自己想都想不到的。一向任性中帶著幾分孩子氣的周旭,居然會為自己指婚。
福滿多看見趙菁跪在地上,白皙的臉頰帶著幾分紅暈,竟比之前在宮裏的時候越發明媚了幾分,便想著趙菁大概是真的喜歡武安侯的。不過也難怪,武安侯一表人才,他自己要是女的,隻怕也會喜歡上這樣驍勇善戰的青年才俊。
“菁姑姑,老太太,你倆誰接旨呀?”福滿多站在長案錢,看著跪拜在自己跟前的眾人,開口道。
張媽媽悄悄的搖了搖老太太,小聲道:“老太太,快過去接旨。”
趙菁想起老太太說的沒細見過聖旨,便起身上前,扶著老太太走到福滿多的跟前,笑著道:“老太太,這就是聖旨,你看一眼。”
徐老太太伸手把那明黃的緞子接到了手裏,還有些不敢置信的打開來看了一眼,隻是這聖旨上的字多少還有些複雜,她眯著看了兩眼,卻是沒看明白,倒是讓趙菁看清楚了這上頭的字跡來。
“小福子,這聖旨是皇上親筆所書的嗎?”趙菁眸子紅紅的,忍不住開口問道。
“可不是,皇上在禦書房煎熬了好半日,總算把聖旨寫了,姑姑您還得誇奴才,要不是奴才使勁給皇上吹邊鼓,就王爺那不冷不熱的一句賜婚,皇上可不容易下旨的,姑姑到時候可得請了奴才喝喜酒!”
福滿多一個勁得意,趙菁聽了這話倒是愣了片刻,原來這裏頭還有攝政王周熠的功勞。可這又能怎樣呢,便是沒有這賜婚,她也是一定要嫁給徐思安的。
“放心吧,喜酒少不了你的,就怕你沒空過來,侯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趙菁說著,抬起頭繼續對福滿多道:“我帶你去廳裏坐一會兒,喝杯茶再走吧!”
老太太抱著聖旨隻顧著高興,轉頭又對張媽媽道:“走!咱再往佛堂裏念一迴經去!”
張媽媽也隻笑著一個勁點頭稱是,辭了老太太,往鬆鶴堂去。
趙菁領著福滿多在正廳坐了下來,福滿多坐在靠背椅上,還覺得有些不習慣,屁股隻一個勁扭來扭去,趙菁便笑著道:“你可坐好了,也不小的年紀了,怎麽還沒個規矩,我瞧著如今這形勢,皇上離親政也不遠了,以後你就是他跟前最親近的人了,也要學著在人前尊貴起來。”
“我就是個奴才,我怎麽尊貴……”福滿多憨笑著迴道。
“你要學不會,那你就隻能做一輩子的小太監。”丫鬟沏了茶上來,趙菁將茶遞給了福滿多,抬起頭道:“其實你為人就已經夠八麵玲瓏的了,我隻是還不放心而已,皇上大了,你得在他跟前提點著他,將來他若是有什麽差錯,太後娘娘頭一個會發落的,就是你們這群禦前的人。”
小福子聽了這話直縮脖子,悻悻然點了點頭,開口道:“姑姑,太後當真要給皇上選妃了,已經開始下帖子了,讓朝中四品以上官員家十三至十五歲的姑娘,在端午節進宮呢!”
趙菁低眉想了想,孫玉娥和徐嫻今年卻也都是十三歲,按說孫玉娥是侯爺的義女,太後娘娘若當真遴選這個年紀的姑娘,那她豈不是也會在入宮的名額之內?
果然,還沒等趙菁想明白,那邊小福子隻開口道:“皇上聽說武安侯府也有兩個適齡的姑娘,早已經吩咐了奴才查看過了名額,隻等到時候讓姑姑帶著她們一起進宮呢!”
趙菁聽了這話心裏卻有些打鼓,就孫玉娥如今這幅樣子,進了宮怕也隻有給別人取笑的份兒了。至於徐嫻……她這身份萬一要是泄露了出去,估計也是孤零零沒個伴的。武安侯府的這兩個姑娘,當真是不適合參加這樣的盛會的!可是皇上想見她,又不能閑著沒事就召了趙菁進宮,大約也隻有這個辦法了。
“這個……你先別迴了皇上,我還要想一想,侯府這兩個姑娘,隻怕和尋常的大家閨秀有些不一樣。”趙菁想了想,還是沒敢應下來,萬一到時候真去了,捅出什麽幺蛾子來,趙菁自己隻怕也應付不來了。
福滿多聽了這話卻是有些滿不在乎,笑著道:“姑姑怕什麽,到那天宮裏頭還不知道有多少家的姑娘,誰有空搭理她們,不過就是讓太後娘娘過個眼,深怕那如意館的畫師收了各家的銀子,等皇上納進了宮,發現貨不對板就遭了,因此便先看一眼,其實太後相中了哪家的姑娘,她一早就心裏有數了。”
☆、第98章
趙菁送走了福滿多,往徐老太太房裏去。老太太剛從小佛堂裏念了經出來, 就在次間臨床的炕上歪著, 瞧見趙菁過去, 隻急忙就向她招了手讓她過去。趙菁便在老太太跟前的炕沿上坐了下來, 瞧見徐老太太手邊的小幾上放著一本《萬年曆》。
徐老太太隻隨手翻了一頁,笑著道:“四月十八是侯爺的生辰,願還想著給他慶祝的, 隻怕他是趕不及迴來了,隻好等他迴來了, 再補他一頓好的。我方才隨手翻了一下, 五月份倒是有幾個黃道吉日的, 最近的是五月初六,接著是五月十八,再還有五月二十八,也是一個好日子, 都是宜嫁娶的,我想著你們家大約也不是十分講究的, 要不然咱早早的定下了, 八抬大轎把你接迴來,我這心也就落下了。”
老太太說這話的時候,一雙手一直都握著趙菁的手背, 她如今雖然過著老封君一樣的好日子,可年輕的時候卻也是受慣了苦的,因此掌心的老繭雖然養了這一二十年, 卻還是沒消下去。而趙菁的手卻是細嫩柔滑,摸上去如絲綢一樣的。老太太一個勁在她的手背上拍來拍去了,捏了好半響,低下頭的時候瞧見趙菁的手指上光禿禿的連個戒指也沒有。
家裏的婆子、小廝、丫鬟每一季都有兩套新衣服,一年總共是八套,按一百二十五的人頭算,每年針線房要做一千套衣服來。趙菁不過才翻了兩三頁,便瞧出這裏頭的貓膩來了。這些丫鬟婆子的衣裳,竟全按照六尺身量的中年女子做的。可如今的侯府,小丫鬟不過才十三四歲的,身量未成,哪裏用得著穿這樣大的衣服,那做完了衣服克扣下來的布匹又到哪兒去了呢?
這些還是明著能查出來的,給徐老太太做的那些衣服,那就更不得查證的了。趙菁總不能去問老太太房裏的丫鬟,老太太一年做幾身衣裳,是不是和這賬本上記錄的一模一樣?況且就老太太那聖人脾性,也不知道自己送了多少衣服出去,哪裏能查得清楚?不過就是一筆爛賬而已。
趙菁合上了賬本,眉心就忍不住擰了起來,徐思安在戰場上大獲全程,她卻還在後宅這個戰場上舉步維艱呢!隻是,這些事情拖得過初一,總拖不過十五的。她把針線房的賬本放下,又把那立好的契約拿了起來,這時候外頭的小丫鬟進來迴話,說針線房的宋大娘過來了。
趙菁抬起頭看了一眼這宋大娘,她是孫媽媽老家堂兄的兒媳婦,當初老侯爺救下了孫媽媽,他們一家便也跟著逃難到了京城,那時候她不過也是十七八歲的小媳婦,如今這麽多年過去,也已經是四十出頭的年紀了。
那人有些戰戰兢兢的朝著趙菁福了福身子,臉上帶著幾分心虛的笑,對趙菁道:“趙先生你找我啊!”
☆、第96章 679.235.&
其實趙菁對人向來是很寬厚的,外麵的小丫頭片子剛進宮的時候也不懂規矩, 她遇上也都是耐著心思教她們規矩, 怕她們不留心得罪了主子, 屁股遭殃。可像宋大娘這樣的侯府老下人, 見了主子也是你你我我的,趙菁就真的有些不能忍了。
不過也是,她如今隻怕還不是她們心裏頭的正牌主子, 壓根就不用對自己守規矩。
趙菁冷冷的掃了她一眼,讓小丫鬟給她搬來一張繡墩。宋大娘瞧見有繡墩坐, 臉上的笑意就更濃了, 走過去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雙手放在膝頭上,還朝著趙菁笑了笑道:“趙先生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可是要做新衣裳?我那兒正好還有幾塊好料子……”
“我沒問你話的時候,不要說話。”趙菁沒等宋大娘把話說完, 端著茶盞,抬起頭看著她, 宋大娘便頓時就愣了, 皺著眉頭心裏打鼓。前一陣子韓春花被打的事情她也知道,可韓春花教養不好嘴巴又壞,這侯府好些人都是知道的, 她犯在了趙菁的手裏隻能算她倒黴,像自己這樣的,向來都是老老實實做人的。
可趙菁的這話一出口, 宋大娘的心卻也是有些懸了,她低著頭想了半日,暗暗數落起自己當時怎麽就沒想著法子拍一拍趙菁的馬屁,好歹這幾天先趕製幾套新衣服出來,送到她的紫薇苑才好。這麽些年她在針線房裏頭可一直是相安無事的,這次可不能陰溝裏翻船了!
趙菁看著宋大娘臉上五彩紛呈的神色,心裏倒是有幾分好笑起來,她把針線房的賬本推到茶幾前頭,開口道:“這針線房的賬本,你拿迴去燒了吧。”
“燒了?賬本怎麽能燒了呢……這、這、趙先生你不是在說笑嗎?”宋大娘大驚失色的看著趙菁。
趙菁卻冷笑道:“你讓我看這樣的賬本,你說我是在說笑嗎?宋大娘,我問你,侯府一年做多少衣服?你每個月針線房的開銷是多少?侯府每年買進的麵料又是多少?”
宋大娘愣了片刻,想了想道:“趙先生,這這……賬本上不都好好的寫著嗎?”
“所以你不知道是嗎?”趙菁笑著替她迴話,頓了片刻,抬起頭來對她道:“宋大娘,侯府不需要一個一問三不知的管事,從今兒起,你可以迴家了。”
“什……什麽……”宋大娘緊張的從凳子上站了起來,忍不住道:“我是孫媽媽的侄媳婦,你把我打發了,孫媽媽知道嗎?”
趙菁冷笑:“這侯府是姓孫的嗎?”
一句話堵的宋大娘說不出話來,趙菁又繼續道:“你若是今日爽快的走了便罷,若是不走,那我隻好明兒上報了順天府,請捕快去你兒媳婦的繡坊查一查,看看侯府丟失的布料,在不在你兒媳的繡坊裏了。”
“你……你……你說什麽?”宋大娘頓時跳腳了起來,恨不得撲到趙菁的身上,這時候議事廳梁上忽然就飛下一道黑影來,一巴掌把宋大娘拍倒在地上。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把趙菁都嚇得變了臉色,隻急忙問道:“你……你是誰,守在這議事廳的梁上做什麽?”
那男子不過十六七歲模樣,見了趙菁撓了撓腦勺道:“奴才是侯爺派來保護趙先生的侍衛,侯爺說不能讓你覺得被人跟著了,讓奴才躲在暗處。”他說著還往廊上指了指,表情中竟然還有幾分無奈。
趙菁這下總算是明白了過來,看著被拍在地上嗷嗷叫的宋大娘,開口道:“那你把她拉出去吧。”
※※※※※※
禦書房裏頭,攝政王周熠已然離去,幾個小宮女垂眸斂目的站在珠簾之後,小皇帝周旭負著手,在冰冷的金石地磚上來迴踱步,表情凝重。他忽然轉過頭來,怔怔的看了門外半響,眸中又多出幾分失落來。
“小福子,菁姑姑出宮有三個月了吧?”
福滿多忽然被點到了名,立馬正色道:“迴皇上,菁姑姑是臘月二十五出的宮,已經三個月零十八天了。”
“你倒是記得清楚!”周旭臉上閃過一絲無奈,又在龍案前轉了幾個來迴,抬起頭問福滿多道:“你說,這賜婚的聖旨,朕當不當寫?”
福滿多看著皇帝這一臉難受的樣子,心裏也是為難,可皇上年輕,趙菁卻是老大不小的年紀了,就算他當真喜歡趙菁,那也是沒轍的。況且如今攝政王認了趙菁當義妹,他們兩個名義上就是姑侄,那就更不可能了,皇上這一腔的熱情,是注定了要付之東流的。
“奴才覺得,皇上要不然就寫了吧?”
“連你也要朕寫?朕的心你難道不懂?朕就算不能納菁姑姑為妃,但也不能把她親手送給別人啊?”周旭的眉宇緊了又緊,恨恨的瞪了福滿多一眼。
“皇上你別急啊……”福滿多趕緊在周旭跟前打了個馬虎眼,臉上帶著幾分狗腿的笑,湊到上去道:“皇上,古來君子都是好成人之美的,菁姑姑出了宮,難得又跟武安侯對上眼了,這是好事兒啊,你總不能隨著她嫁給大街上的阿貓阿狗?若是當真嫁給那些男人,那還不如嫁給武安侯呢!”
周旭又重新坐了下來,仰起頭靠在龍椅上道:“可朕這心裏憋屈啊,朕都得不到的人,倒便宜了武安侯,朕這一國之君當得還不如一個侯爺來的瀟灑爽快的!”
“皇上你又亂想了,你喜歡菁姑姑,那也得她同意啊,你是皇帝一道聖旨沒人敢忤逆了你,可菁姑姑不高興,整天唬著臉對你,皇上就高興了?”
“也是……”皇帝握著朱筆在椅子上坐穩了,想了想道:“要不然,朕還還是寫了吧!”
福滿多眉開眼笑的應了一句,笑道:“那奴才這就傳劉大人進宮擬詔。”
“不用了!”周旭大筆一揮,抬起頭道:“給菁姑姑賜婚的聖旨,朕要親自寫。”
※※※※※※
用過了午膳,姑娘們去了前頭錦輝閣學針線,張媽媽陪著徐老太太在鬆鶴堂的小佛堂念經。老太太最近念經倒是越念越勤了起來,孫玉娥來鬆鶴堂的次數少了,孩子們學針線的學針線,老人家本來覺就少,如今天還沒熱,老太太索性就不歇中覺了,沒事就往小佛堂裏頭走走。
老太太念完了佛經,張媽媽替她在佛前供好了三支香,過來扶著她起來。老太太隻笑著道:“咱家這尊菩薩可靈了,我前幾日許了願說讓侯爺早日迴來,今兒一早就收到了侯爺的家信,說他已經打贏了,這可真是有求必應,我從明兒開始,晌午下午都來一次,給多念念經才好。”
張媽媽便笑著道:“是老太太心誠,所以菩薩知道了,這才保佑了侯爺旗開得勝,這麽快就把江南的叛黨給解決了。”
徐老太太一個勁點頭,眉眼間都堆滿了笑意,隻忍不住道:“如今倒是應了以前老侯爺常說的一句老話: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等侯爺迴來了,咱家就可以辦喜事了。我這心都已經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了,你跟我一樣的年紀,孫兒都能給你生重孫了,我連一個親孫子都還沒著落呢!”
老太太說到這裏又滔滔不絕了起來,張媽媽也跟著笑道:“我那孫兒不急,讓他在跟著侯爺曆練個兩年,再替她張羅媳婦也是一樣。”
兩人一邊說一邊笑的從小佛堂出來,隻見有小丫鬟匆匆就從外院進來,見了張媽媽隻跑了過來道:“張媽媽,老太太,外院的周管家說宮裏有人來傳旨,是給侯爺賜婚來的,讓老太太帶著家眷去前頭接旨呢……”
徐老太太一聽這話頓時就愣了,拉著張媽媽的手道:“傳什麽旨,賜什麽婚?咱……咱侯爺不要賜婚……快把那太監趕出門去!”老太太哪裏知道這迴皇帝給徐思安賜婚的對象就是趙菁,隻還當是跟上次太後娘娘一樣,亂點鴛鴦譜一般的送了一個來侯府。她起先是高興的不得了,誰知後來被坑成了這樣,這樣的虧,可不能再讓徐思安在吃一次了!
“你快去告訴周管家,快把那太監送走……咱侯爺已經定親了,賜誰咱都不要,讓皇上自個兒留著去吧!”徐老太太急的直跺腳,拉著張媽媽的手急忙道:“千萬別放他進來,這聖旨一念,那可就收不迴去了!”
張媽媽這時候也是手忙腳亂的,聽了這話也還沒反應過來,一邊安撫老太太,一邊問那小丫鬟道:“你是不是弄錯了,好好的皇上又賜什麽婚?咱侯爺定了趙先生了!”
小丫鬟擰著眉頭想了想,隻肯定的點頭道:“沒弄錯,來傳旨的公公說,給咱侯爺指了個公主,還是攝政王剛認的義妹!”
張媽媽一聽這話,才猛然就迴過了神來,拉著一旁急得手足無措的徐老太太道:“老太太別急,咱趙先生,不就是攝政王剛認的義妹嗎?”
☆、第97章
福滿多來侯府傳旨的時候,趙菁將將把針線房那些十來人的契約簽好了。趙菁選了針線房先開刀, 也有這其中的道理, 眼下春夏交接, 府上春天的衣服早已經分發了下去, 夏天的衣服畢竟容易些,做起來沒有那麽費事,若稍稍耽誤幾日, 也不至於主子下人都沒得衣服穿了。從針線房開始整頓,一來耽誤不了侯府的大事, 二來也給在其他地方當差的人提個醒, 這侯府已經開始換血了。
婆子來傳話說宮裏有人來傳旨的時候, 趙菁還不知道是賜婚的旨意,隻當是徐思安打了勝仗,宮中得了消息,因此論功行賞來的。她心裏倒還安慰了幾分, 皇上如今是當真懂事了,辦事越發風風火火了起來。
她從議事廳出去的時候, 正巧就瞧見了張媽媽也扶著徐老太太從內院出來。老太太因知道了真相, 總算是安下了心來,迴房裏換好了二品的誥命服,這會子已經穿在了身上, 隻是她顯然是不常穿這衣服的,穿在身上渾身別扭,連頭上禮冠都沒怎麽帶好。
趙菁忙笑著上前, 向老太太福了福身子,開口道:“老太太別急,先停一停,讓我幫你把禮冠整一整。”趙菁說完便往老太太那邊走了一步,踮起腳跟幫她把帶得有些歪歪扭扭的禮冠放平了。
趙菁雖然身子窈窕,可個頭卻不像一般的小姑娘一樣嬌小,是個手長、腿長的長相。老太太便由著她幫自己整理好了禮冠,視線卻落在趙菁胸前波濤洶湧的線條上。她看著心裏就忍不住高興,老一輩的人就喜歡這樣子的,一看就是奶水足好生養的樣子。
老太太想到這裏還覺得略略有些害臊,忍不住咯咯就笑了起來,趙菁心下略有些奇怪,以為老太太知道侯爺得了嘉獎高興,便沒說什麽,也隻笑著在她身後跟著。
徐老太太笑了半晌,忽然就想起一件事情來,如今他們侯府這樣的人家,哪裏還用的著自己奶孩子?到時候就算趙菁生了,必定也是請上一兩個奶娘,輪流喂奶,真是白瞎了趙菁這麽好的身段了。老太太想到這裏又覺得釋然了很多,可等了片刻,她又笑了起來,這樣好的身段子,就算不用來喂奶,兒子徐思安能摟著也是福分,男人有幾個不喜歡胸大腰細的姑娘的?
老太太想到這裏,就笑得更放肆了起來,簡直是樂的不可開交的,趙菁跟在身後,就越發莫名了幾分。
幾個人好容易到了正廳,周管家已經命一眾下人們準備好了供桌、香爐,瞧見徐老太太出來,便忙著上前行禮道:“老太太,這位是宮裏的福公公。”
趙菁已經瞧見了福滿多,以前這樣傳旨的事情都是內府有自立的大公公出來的,可今兒也不知道為什麽,皇帝竟然遣了他出來,趙菁正想問問究竟,那邊福滿多已經笑著朝趙菁拱手道:“菁姑姑大喜,老太太大喜。”
趙菁知道福滿多向來是個油嘴滑舌的,難得他這樣子倒是配小皇帝的胃口,惹得小皇帝對他很是喜歡,不過在皇帝跟前當差總是要多個心眼,趙菁見了他這樣子便又擺起了以前管事姑姑的譜,隻正色道:“福公公如今倒是出息了,也不在皇上跟前服侍著,倒跑出來撈油水來了?”
人人都知道那些革職、抄家、褫奪封號的聖旨一般是由禦史、刑部三司的官員過來宣旨,平常宮裏的太監出來宣的旨意,大多都是封賞、嘉獎、賜婚。這樣的聖旨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賞銀豐厚,就這麽走一趟,少說上百兩銀子的辛苦費總是有的。
福滿多聽了這話越發笑得諂媚,開口道:“那是,皇上可疼奴才了,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再說了,這樣的旨意,若是換了別人來,體會不出皇上對姑姑的一片心啊!”
趙菁聽著越發不像樣了,賞徐思安的旨意,能跟自己有什麽關係呢?要不是她如今是侯府女先生的身份,就算不過來也是無礙的。趙菁隻搖了搖頭,對福滿多道:“那煩請福公公趕緊宣旨吧!”
福滿多聽了這話,仍舊不急不忙的表情,反倒對趙菁道:“既然姑姑這麽著急,那我可就宣旨咯?”
侯府的下人這會子也已經到齊了,供桌上的香爐已經焚上了香,趙菁便開口道:“別賣關子了,請吧!”
福滿多聽了這話,這才點了點頭,從身後小太監端著的長條托盤中,取出了聖旨來,雙手打開了,清了清嗓子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武安侯徐思安在江南剿滅亂黨,又立大功、朕心甚慰,為表親厚,特將孝善長公主趙菁下嫁於愛卿,擇日完婚,欽此謝恩。”
趙菁聽到孝善長公主的時候心下咯噔一聲,還以為皇上另外給徐思安指了親事,直到聽到自己的名字,她才鬆了一口氣,可鬆完了氣之後,又覺得這世上的事情,竟然是玄幻的讓自己想都想不到的。一向任性中帶著幾分孩子氣的周旭,居然會為自己指婚。
福滿多看見趙菁跪在地上,白皙的臉頰帶著幾分紅暈,竟比之前在宮裏的時候越發明媚了幾分,便想著趙菁大概是真的喜歡武安侯的。不過也難怪,武安侯一表人才,他自己要是女的,隻怕也會喜歡上這樣驍勇善戰的青年才俊。
“菁姑姑,老太太,你倆誰接旨呀?”福滿多站在長案錢,看著跪拜在自己跟前的眾人,開口道。
張媽媽悄悄的搖了搖老太太,小聲道:“老太太,快過去接旨。”
趙菁想起老太太說的沒細見過聖旨,便起身上前,扶著老太太走到福滿多的跟前,笑著道:“老太太,這就是聖旨,你看一眼。”
徐老太太伸手把那明黃的緞子接到了手裏,還有些不敢置信的打開來看了一眼,隻是這聖旨上的字多少還有些複雜,她眯著看了兩眼,卻是沒看明白,倒是讓趙菁看清楚了這上頭的字跡來。
“小福子,這聖旨是皇上親筆所書的嗎?”趙菁眸子紅紅的,忍不住開口問道。
“可不是,皇上在禦書房煎熬了好半日,總算把聖旨寫了,姑姑您還得誇奴才,要不是奴才使勁給皇上吹邊鼓,就王爺那不冷不熱的一句賜婚,皇上可不容易下旨的,姑姑到時候可得請了奴才喝喜酒!”
福滿多一個勁得意,趙菁聽了這話倒是愣了片刻,原來這裏頭還有攝政王周熠的功勞。可這又能怎樣呢,便是沒有這賜婚,她也是一定要嫁給徐思安的。
“放心吧,喜酒少不了你的,就怕你沒空過來,侯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趙菁說著,抬起頭繼續對福滿多道:“我帶你去廳裏坐一會兒,喝杯茶再走吧!”
老太太抱著聖旨隻顧著高興,轉頭又對張媽媽道:“走!咱再往佛堂裏念一迴經去!”
張媽媽也隻笑著一個勁點頭稱是,辭了老太太,往鬆鶴堂去。
趙菁領著福滿多在正廳坐了下來,福滿多坐在靠背椅上,還覺得有些不習慣,屁股隻一個勁扭來扭去,趙菁便笑著道:“你可坐好了,也不小的年紀了,怎麽還沒個規矩,我瞧著如今這形勢,皇上離親政也不遠了,以後你就是他跟前最親近的人了,也要學著在人前尊貴起來。”
“我就是個奴才,我怎麽尊貴……”福滿多憨笑著迴道。
“你要學不會,那你就隻能做一輩子的小太監。”丫鬟沏了茶上來,趙菁將茶遞給了福滿多,抬起頭道:“其實你為人就已經夠八麵玲瓏的了,我隻是還不放心而已,皇上大了,你得在他跟前提點著他,將來他若是有什麽差錯,太後娘娘頭一個會發落的,就是你們這群禦前的人。”
小福子聽了這話直縮脖子,悻悻然點了點頭,開口道:“姑姑,太後當真要給皇上選妃了,已經開始下帖子了,讓朝中四品以上官員家十三至十五歲的姑娘,在端午節進宮呢!”
趙菁低眉想了想,孫玉娥和徐嫻今年卻也都是十三歲,按說孫玉娥是侯爺的義女,太後娘娘若當真遴選這個年紀的姑娘,那她豈不是也會在入宮的名額之內?
果然,還沒等趙菁想明白,那邊小福子隻開口道:“皇上聽說武安侯府也有兩個適齡的姑娘,早已經吩咐了奴才查看過了名額,隻等到時候讓姑姑帶著她們一起進宮呢!”
趙菁聽了這話心裏卻有些打鼓,就孫玉娥如今這幅樣子,進了宮怕也隻有給別人取笑的份兒了。至於徐嫻……她這身份萬一要是泄露了出去,估計也是孤零零沒個伴的。武安侯府的這兩個姑娘,當真是不適合參加這樣的盛會的!可是皇上想見她,又不能閑著沒事就召了趙菁進宮,大約也隻有這個辦法了。
“這個……你先別迴了皇上,我還要想一想,侯府這兩個姑娘,隻怕和尋常的大家閨秀有些不一樣。”趙菁想了想,還是沒敢應下來,萬一到時候真去了,捅出什麽幺蛾子來,趙菁自己隻怕也應付不來了。
福滿多聽了這話卻是有些滿不在乎,笑著道:“姑姑怕什麽,到那天宮裏頭還不知道有多少家的姑娘,誰有空搭理她們,不過就是讓太後娘娘過個眼,深怕那如意館的畫師收了各家的銀子,等皇上納進了宮,發現貨不對板就遭了,因此便先看一眼,其實太後相中了哪家的姑娘,她一早就心裏有數了。”
☆、第98章
趙菁送走了福滿多,往徐老太太房裏去。老太太剛從小佛堂裏念了經出來, 就在次間臨床的炕上歪著, 瞧見趙菁過去, 隻急忙就向她招了手讓她過去。趙菁便在老太太跟前的炕沿上坐了下來, 瞧見徐老太太手邊的小幾上放著一本《萬年曆》。
徐老太太隻隨手翻了一頁,笑著道:“四月十八是侯爺的生辰,願還想著給他慶祝的, 隻怕他是趕不及迴來了,隻好等他迴來了, 再補他一頓好的。我方才隨手翻了一下, 五月份倒是有幾個黃道吉日的, 最近的是五月初六,接著是五月十八,再還有五月二十八,也是一個好日子, 都是宜嫁娶的,我想著你們家大約也不是十分講究的, 要不然咱早早的定下了, 八抬大轎把你接迴來,我這心也就落下了。”
老太太說這話的時候,一雙手一直都握著趙菁的手背, 她如今雖然過著老封君一樣的好日子,可年輕的時候卻也是受慣了苦的,因此掌心的老繭雖然養了這一二十年, 卻還是沒消下去。而趙菁的手卻是細嫩柔滑,摸上去如絲綢一樣的。老太太一個勁在她的手背上拍來拍去了,捏了好半響,低下頭的時候瞧見趙菁的手指上光禿禿的連個戒指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