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了早膳,從趙菁便要去前頭理事了。孫玉娥和徐嫻走後,老太太看著博古架上放著的那一瓶臘梅花,把外頭正招唿客人的張媽媽叫了進來。
“你說嫻姐兒如今怎麽就越長越像勝哥了呢?”
武安侯府故去的世子爺命叫徐思勝,以前在徐老太太跟前服侍的老媽媽們都喊他勝哥兒。張媽媽才進房,就聞到了裏頭的臘梅香氣,抬頭的時候便看見了那插在瓶子裏的臘梅花。他是徐思勝的奶娘,瞧見這個更是不得了了,眼淚水梭梭的就落了下來,捂著唇瓣問道:“老太太,這可是嫻姐兒給你的?”
徐老太太點了點頭,又道:“也不是,是趙姑娘讓嫻姐兒折的,也不知道怎麽就選了臘梅花。”這時節雖說花不多,但侯府的後花園中也有著好幾種梅花的種類,偏徐嫻選了臘梅花,也不能說不是緣分。
張媽媽這會子也稍稍穩了穩情緒,隻低頭用袖口壓了壓眼角,複又道:“我也瞧著嫻姐兒如今越發像勝哥了,老太太您常說那種人有什麽準頭,也不知道從哪兒生出的野種來,就說是勝哥的孩子,偏勝哥去的早,也無從驗證了,可如今越長越像了,到也少了這一份疑心了。老太太當日把她抱進來,不就是怕勝哥的骨肉流落在外嗎?”
徐老太太擰著眉頭,點了點頭道:“當日我也隻是這個想頭,可一看見她就想起她娘是那種人,我這心裏就膈應的慌,如今這孩子一眨眼怎麽也就這麽大了,而且又像勝哥兒,我心裏倒是有些不忍心了。”
張媽媽聽老太太這麽說,當真就覺得跟老天開了一眼一樣,心裏也忍不住激動了起來,隻開口道:“老太太若有這個心思,那就好好待她,姑娘大了,總要嫁人的,總不能老讓下人指著她脊背說閑話。”
這些年老太太雖然將徐嫻抱了迴來,可從未關心過半句,不過就是撥了丫鬟婆子去服侍,那些人因知道老太太不喜歡徐嫻,哪有盡心服侍的,不過就是隨便含糊著。她又是個下人,雖也是府上的老人,可也不能逆著老太太的意思辦,因此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私下裏略略關照幾聲也就罷了。
徐老太太這下反倒好奇了,忍不住問道:“下人怎麽說她閑話來著?”
這些話老太太不問,張媽媽自然是不敢說的,如今在老太太跟前最得用的人是韓媽媽,自從徐思勝死後,張媽媽便主動的退居二線了。
可如今老太太問了起來,張媽媽便也一五一十的相告了:“還不就是嫻姐兒身世上頭的事情,當初也不知道怎麽就傳了出去,如今府上的下人那個不知道她生母是那樣的人,當著麵沒人說,私下裏卻說的不好聽。”
徐老太太雖然不喜歡徐嫻,可她如今覺得徐嫻長的像徐思勝,等於是承認了徐嫻是自己的親閨女,便開口吩咐道:“你是府上的老媽媽了,又是專管使喚下人的,要是聽見有奴才這樣背地嚼主子的舌根,就該拿出管家媽媽的氣派,把那些人數落一頓,若是不聽,便直接送去莊子上,一了百了了。”
徐老太太這兩年被孫玉娥哄的團團轉,家裏的事情基本上也都不管了,張媽媽哪裏能料到她會說這些話,一時喜從心來,忙一個勁應道:“既然老太太發話了,那我可真就要整治整治幾個專會嚼舌根的老刁奴了。”
☆、第009章
外頭的雪停了,趙菁坐在議事廳裏鋪著灰鼠椅搭的官帽靠背椅上,下頭踩著腳爐,手裏還捧著個青銅手爐,正怔怔的看著外頭幾個婆子在院子裏掃雪。
那樹枝上雪被風一吹,一塊塊的落下來,砸在了地上便碎了一地。前幾日的忙亂過了,趙菁很少有這樣悠閑的時候,想著再過兩個月,她從宮裏出來了,還有大把悠閑的時光,便連心裏都是暖和的。
宮裏宮外,家裏家外的,哪個地方都不容易。趙菁雖然也明白徐嫻的苦處,想著在這樣的大家庭裏討生活也確實不易,可終究還是對她今兒早上沒有能說實話耿耿於懷。
再深想想,又覺得是自己多事了,在宮裏的時候,趙菁早就練就了一套充耳不聞的神功了,哪怕是在她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不公事,她也照樣能當作看不見一樣。是非兩個字在心裏明白就好,場麵上要的,到底是明哲保身的功夫,她也是閑著蛋疼了,竟管起了別人家的家務事。
趙菁想到這裏,便悠悠的歎了一聲,想著等這個差事完了,她也好進宮交差了。
正這時候,忽然有幾個小丫鬟從外頭經過,嘴裏嘰嘰喳喳道:“後花園掃雪的那兩個婆子,也不知道犯了什麽事兒,莫名就被綁了,說要攆到莊子上去,老太太身邊的張媽媽親自吩咐的,你說奇怪不奇怪?”
趙菁自是沒聽見這些,卻被門口那兩個掃雪婆子給聽見了,便拉住了那兩個小丫鬟問道:“哪兩個婆子被送到莊子上去了?”
那小丫鬟便神神叨叨道:“就是後花園的那兩個粗使婆子,一個姓馬的,還有一個好像姓丁,我也不清楚!”
“知道為得什麽攆走的嗎?”
“這哪裏能知道,我遠遠得不敢過去,就瞧見一群人拉拉扯扯的把這兩個婆子給捆走了,按說她們兩個平時做事還算利索的,隻是話有些多,總愛囉嗦幾句。”
那掃地婆子一聽,頓時挑了眉梢,好奇問道:“難道是說咱死去的侯夫人的事情?”
小丫鬟沒聽懂這話,也好奇問道:“死去的侯夫人有什麽事情,媽媽你也說給我們聽聽。”
那婆子見她竟然不知,便揮揮手道:“去去去,小孩子家家的,也學著嚼舌根做什麽,仔細你娘知道了揭了你的皮。”
那兩個小丫鬟原就是被拉住了,這會子聽她們這麽說,也懶得理會,隻拉著手一壁走一壁道:“好你個媽媽,瞧我以後還告訴你這些!”
隻等那兩個小丫鬟走了,方才在一旁聽了半日的另一個婆子也神叨叨的開口道:“怎麽,你也知道咱死去侯夫人的事情?”
那婆子嚇了一跳,急忙捂著另一個婆子的嘴,瞧著四下無人,門口的那簾子又蓋得嚴嚴實實的,這才小聲道:“這你可不能亂說,我也是聽廚房裏的劉家嫂子說的,說咱侯夫人才過門幾天,就喜歡吃酸的,讓廚房做了好幾次酸湯蘿卜,且一應的葷腥都不碰,怎麽送進去的就怎麽端出來!”
趙菁也是因為在椅子上坐得有些累了,正打算要出去溜達一圈,誰知才走到門口就聽見了這兩人的話,嚇的隻急忙就停下了腳步,稍稍往門邊上靠了靠,貼著牆繼續聽那兩人說話。
“阿彌陀佛,這話你也敢亂聽,聽了居然也敢亂說出來,你這豈不是說,咱侯爺帶綠帽子了?”
那婆子正說的興致昂揚的,誰知另一個婆子卻不領情,還數落了她一頓,頓時心裏就有些不得勁,隻虎著臉道:“這不是你要聽的嗎?這會子跟我裝什麽正經人?”
另外的婆子一聽這話,也知道自己唬不住她,便含著笑道:“我是提醒你一番,你這話跟我說說也就罷了,可千萬別再告訴別人,這要是讓老太太知道了,那可就不止攆去莊上那麽簡單了。”那婆子一壁說,一壁又歎了起來道:“其實你說的這個,我也略有耳聞,不然也不會這樣直接問你了,你想想看,我們侯爺雖是二十五六的人了,可他畢竟是頭婚,那日我可記得他在外頭喝酒喝到了亥時二刻才進的洞房,子時不到宮裏就來傳旨了,這滿打滿算,也不過就半個時辰的時間,哪裏就能成事了呢?”
趙菁雖是從現代過去的,可聽著這些老媽媽們討論著侯爺的房中事,還是忍不住臉紅了起來,不由扳著手指心中默默想道:半個時辰,那也有一小時了,怎麽也算是平均水平之上了,哪裏就成不了事呢?
她正尋思著要不要出去反駁她們一下,隻聽那挑頭的婆子也跟著道:“就是,出來的時候我瞧見了,身上的喜服還沒解開,這哪裏是行過房的樣子?”
趙菁的思緒一下子被兩人的話給拉了迴來,再迴想一下幾個月之前武安侯的那場婚事,好像是有那麽一點兒的不合時宜了。
那時候邊關未定,武安侯隨時都要出征候命,這一出征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迴來,更別說能不能迴來,可誰知就在這樣的危機關頭,連太後娘娘也覺得武安侯還要打一陣子光棍了,景國公夫人卻表示願意把顧三姑娘嫁過來。
徐老太太是個憨實人,一聽說有人願意嫁給武安侯,還是太後娘娘賜婚的,高興的幾日睡不著覺,歡歡喜喜的就操辦了婚事,總算是讓武安侯上趕著入了半個時辰的洞房。
這麽一想,這顧三姑娘嫁給武安侯好像當真就不那麽單純了?趙菁正思緒亂飛,隻聽外頭的兩個婆子哄笑了一迴,見院子外有腳步聲傳來,便各自散去了。
孫玉娥住的地方叫玲瓏苑,是除了徐老太太住著的鬆鶴堂之外,整個侯府最布置奢華的地方。比起之前侯夫人住的錦繡苑,其實也不差哪兒。
可此時的玲瓏苑正廳裏頭,地上卻杯盞狼藉,恍若一陣狂風刮過。孫玉娥在鬆鶴堂中忍了好辦日的氣,總算是全部給撒了出來。
地上的碎片雖然各中都有,唯以花瓶的居多。孫玉娥發泄完之後,隻狠狠的喘了一口粗氣,一屁股坐在黑漆鋪猩猩紅坐墊的玫瑰椅上。
孫玉娥身邊的大丫鬟春桃向門口站成了一排的膽戰心驚的小丫鬟們使了一個眼色,小丫鬟們便做鳥雀一樣的散開了。春桃看了一眼坐在上首錦衣華服的孫玉娥,臉上閃過幾不可見的一絲鄙夷,隨即隻笑著道:“姑娘您快消消氣吧,反正那人過幾天就走了,橫豎再忍耐幾日好了。”
“一個做奴才的,也在我跟前頤指氣使起來,難道在宮裏頭做奴才的就不是奴才了嗎?”孫玉娥氣得牙癢癢,絞著帕子咬著唇瓣道:“在這武安侯府,還輪不到她說了算呢!”
春桃看著孫玉娥氣的滿臉通紅的樣子,心下卻有幾分高興,忍不住又譏笑起了孫玉娥來,說人家趙菁是奴才,她自己呢?當真是小姐當多了,就忘了自己的來處了,不過也就是個奴才罷了。要不是老太太抬舉,她能有今天,當真是連自己幾斤幾兩重都不知道了。
春桃一想想自己,難免又歎息了幾分,同樣是下人,自己的命比起孫玉娥來,就差多了。
“姑娘說的是,這武安侯府,還是姑娘說了算的。”春桃一麵心中不服,一麵卻又不得不拍孫玉娥的馬屁,如今她們全家都仰仗著孫玉娥過日子,她們原本是表姊妹,現在卻是天壤之別的身份。
春桃的奶奶韓媽媽是孫玉娥姥姥的親姐姐,十幾年前鬧饑荒的時候全家投奔到了京城,靠著這一層關係在武安侯府落了腳,如今已經是徐老太太跟前的紅人了。
孫玉娥發過了一通火,這會兒倒是平靜了幾分,她方才在鬆鶴堂被氣得不輕了,也沒吃什麽東西,這會子倒是有些餓了,便吩咐道:“你去廚房吩咐一聲,說我今兒想吃蜜三刀,讓她們做一些過來。”
春桃聽了這話,口中雖然答應的快,心裏卻又有些氣氛,這孫玉娥明知道兩人是表姊妹,卻從來隻把她當下人一樣使喚,當真是讓她咽不下這口氣。
侯夫人沒進府之前,她也不懂這些,等侯夫人進了府,她才知道,大家閨秀身邊的大丫鬟,也都是存著體麵,端著尊貴的。就像趙菁那樣,服侍過太後娘娘和皇帝的,走出來誰也不敢小看了她,可自己呢?領著大丫鬟的俸祿,不過還是做些端茶遞水的活計。
春桃從門口走了出來,一腳將地上的碎瓷片踢了老遠,抬起頭就瞧見韓媽媽從垂花門外走了進來,火急火燎的開口道:“姑娘,不好了,也不知道為什麽,張媽媽把老馬家的,和老丁家的那兩個婆子給綁走了。”
☆、第0010章
韓媽媽的話沒說完,人已經到了門口,一入眼便是滿地的碎瓷片,見了這種光景,她頓時心疼的一下子忘了說什麽好。這樣的好東西,若是那出去當了,可不得值好多著錢呢。
春桃見韓媽媽那皺在一起的眉頭,便知道她心疼了,隻在一旁道:“姑娘正生氣呢,媽媽你又亂嚷嚷什麽?”侯府的規矩,下人之前即便是親屬,也要按照規矩互相稱唿,不然滿府的親戚家人,聽著不像話,所以除了私下裏頭,春桃也都規規矩矩的喊韓媽媽一聲媽媽。
“姑娘就為了早上嫻姐兒折梅花的事情生氣呢?”方才選花瓶的時候,韓媽媽也在,雖說趙菁說的話是有些讓孫玉娥尷尬,可人家趙菁是宮裏頭出來的姑姑,這說的話那是一套一套的,光聽著就覺得有道理,孫玉娥不過是個小姑娘,如何能趕上她的見識,不過隻能乖乖聽著了。
“姑娘快別為這個事情生氣了,菁姑娘什麽的,等過幾日夫人的喪事辦好了,她就走了,還能天長地久的在這侯府待著?姑娘倒是想想,這幾日老太太可有什麽不對勁的,我方才聽說張媽媽忽然把後花園的兩個洗掃婆子給綁走了,若不是老太太發的話,她可不敢呢!”
雖說張媽媽是管下人這一塊的,但人口采買都是韓媽媽張羅的,那兩個婆子就是通過了韓媽媽的關係,往侯府裏來的,韓媽媽少不得在裏頭收了銀子,如今人被攆去了莊子上,她們少不得又要來找她疏通。這雖又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差事,可好歹韓媽媽也要弄清楚了這其中的緣由,才能讓孫玉娥去老太太跟前求情去。
“老太太能有什麽不對勁的,還不都一樣嗎?”孫玉娥這時候心裏正不爽快,哪裏聽得下去這些,隻氣唿唿道:“不過就知道捧著宮裏來的那個罷了,也不知道個親疏,真是老糊塗了!”
孫玉娥在韓媽媽跟前說話從不知忌諱,反正她們幾個都是一條船上的人,這些話自然不會傳到徐老太太的耳中。
韓媽媽見孫玉娥到底是小孩子脾氣,說話又不經頭腦,心下倒是著急了幾分,隻又小聲道:“姑娘可別再鬧小孩子脾氣了,這話也不能這麽說,畢竟侯府這麽大,保不準就隔牆有耳呢?姑娘還是小心些。”
其實孫玉娥並不傻,隻是從小被徐老太太寵成了這樣輕狂的性子,這時候聽了韓媽媽一聲勸告,到也安靜了下來,便開口問道:“韓媽媽,那被攆走的兩個婆子到底是怎麽迴事兒,你倒是跟我說一說?”
外頭議事廳裏,趙菁也迴過神來,看著外頭天陰陰的,也怪冷的,便又不想出去了,正打算折迴去熱凳子上坐著,就聽見外頭專管接洽的一個小太監來迴話道:“姑姑,戶部的堂官來收賬本了,順便問之前支出的銀子可夠使了,若不夠要先預支著,攝政王恐要往南方出兵去,隻怕過幾天戶部就要被掏空了。”
太後娘娘發話,為安撫在外為國血拚的武安侯,武安侯夫人喪事上頭的一應用度全部由戶部支出,收入則全部全部歸武安侯府所有。武安侯這一陣子又在外頭一連打了好幾個勝仗,連太後都這樣慷慨了,因此各家的吊唁銀子,也相當的可觀。尤其是有幾家有閨女待字閨中的人家,這一次的銀子給的都很足。
要出去打仗之前,人人都避之不及,深怕閨女嫁過門就當寡婦。如今瞧著人家打了勝仗,凱旋迴京說不準又要加官進爵了,便一個個又貼了上來,這就是人心呐!
趙菁雖然沒怎麽見過那個武安侯徐思安,卻也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頭一個嫁他的,大約是想給自己兒子找個便宜爹,這後頭想要嫁他的,隻怕都是想著一進門就能穿上的一副正二品的誥命服了。
不多時,小太監便引了戶部的堂官進來。上一迴因為太後娘娘的恩賞,趙菁是跟著傳旨的太監和戶部侍郎曹大人一起來的,這一次來收賬本,自然是不會驚動到那麽大的官了,便是不來一個堂官,隻來一個跑腿的小廝,其實也是無大礙的。
沈從才進來的時候,便瞧見一個肌膚雪白如玉、一雙杏眼比一般人都大了一整圈、表情肅然中帶著一絲閑適的姑娘坐在上頭。
他隻是一個戶部堂官,並沒有入過朝,自然也沒瞧見過宮女是個什麽樣子,但隻聽曹大人也一口一個菁姑姑的喊,又想著那人是皇帝跟前服侍的人,必定是有了年紀,聽上去不說四五十,也有三十四的模樣,誰知道竟是這樣一個秀眉畫目、風髻霧鬢一樣的美人。
“菁……”姑姑兩個字一時說不出口,舌頭打了個結,好容易才擠出了出來:“姑姑……”
趙菁見了來人,不過也就二十七八的樣子,模樣老成,國字臉盤,皮白眼大的,倒是標準的國家公務員的樣子。見他愣了一下,便堆上了笑,起來先對他福了福身子道:“大人怎麽稱唿?”
這時候沈從才才清醒了過來,隻急忙拱了拱手道:“不敢,在下是戶部的沈主事,今日來受曹大人之托,來姑姑這邊收武安侯府的賬本。”
趙菁方才早已將賬本整理過了,如今正放在廳中茶幾上,便讓一旁站著的小宮女拿過去送到了沈從才的麵前,坐了下來道:“沈大人先看一眼,看清楚了之後再取走,省得到時候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又要勞您再跑一趟。”
沈從才坐下來,翻開賬冊低眉看了一眼,見上頭各條名錄寫的清清楚楚的,並不像是忙亂時候胡亂登記的,正想開口要問,那邊趙菁倒是先了口道:“給沈大人的這一本是我後麵謄抄過的,之前的太亂了,又有好些塗改的,隻怕你們看不清楚,賬目都是一樣的,上迴支的銀子還夠使,若是有多的,將來也一並歸還戶部。”
趙菁的聲音溫軟優雅,她們當宮女的,說話都講究氣定神閑,聲音要做到不溫不火,便是心情不好,在主子跟前也要端著笑臉,這是最基本的素質。
沈從才安安靜靜的聽著她說話,連唿吸的動作都變的小心翼翼了起來,生怕自己出的氣大了,擾著趙菁這樣珠圓玉潤的聲音。
“哪裏的話,在下出來的時候,曹大人還一再的吩咐,說太後娘娘的旨意,讓好好操辦武安侯夫人的喪事,可惜最近連年征戰,所以戶部的銀兩有限,因此隻支了一部分,還等著姑姑您派人再去取呢!”
沈從才說的是實話,這些年戶部就隻差寅吃卯糧的,一有多餘的銀子,就充軍餉去了,若是這邊多拿了一分,那頭就要少一分,真是一點兒盈餘也沒有。
趙菁在宮裏這些年,平常聽太後和攝政王耳提麵命的,又如何不知道呢?所以這次她也是卯足了勁兒,用最少的銀子,來辦一場看上去相對體麵的喪事,畢竟這也是皇家的顏麵。換了別人,一想著是朝廷出銀子,不鋪張浪費也就算了,必定也是要中飽私囊,好好的撈一筆的。
“戶部的難處我也知道,銀子就不用再支了,隻巴望著那多餘的銀子都能用在刀刃上,這樣也不枉費太後娘娘的一片體恤之心了。”趙菁是在替鄭太後辦事,因此不管自己有多辛苦,斷然也不敢多說一句,隻頌太後的恩典便是了。
沈從才在戶部也打滾了有些時候了,還從來沒見過有送上門的銀子不要的人,心裏越發對趙菁又高看了一眼,忍不住開口道:“姑姑連日辛苦了,下官一定如實迴曹大人,更要謝太後娘娘的恩典。”
這官話說了一籮筐,小宮女上了一盞茶來,沈從才便坐在那邊翻看賬本,手裏的算盤撥得劈啪作響。趙菁低著頭,手裏捧著茶盞,略出神的往外頭看。戶部的賬本已經交了,等過兩日給徐老太太的賬本也交了,她的事情大差不差也就完事兒了。
武安侯府自有家廟祖墳,武安侯夫人的墓穴也開始動工了,等過了七七四十九日的時候,將武安侯夫人的棺槨停放在家廟裏頭,隻等著墓穴蓋好了,武安侯夫人便可以入土為安了。
趙菁想到這裏又覺得無趣,若這武安侯夫人真如那些嚼舌根的婆子說的一樣,她懷了別人的孩子嫁給了武安侯,偏又掉了孩子,死在了他們家,這一輩子當真是白活了一樣的。不過更虧的必定是那位武安侯,也不知道他在前線,到底知不知侯府的這些事情。
趙菁正胡思亂想中,忽聽見算盤子劈啪一聲,沈從才已經看完了賬本,將那算盤拿在手中習慣性的晃了兩下,倒是讓趙菁嚇了一跳。
趙菁尷尬的往沈從才那邊看了一眼,正待發問,見沈從才已經抬起頭來,朝著自己拱了拱手道:“菁姑姑這賬本實在精細,裏頭的價格也確實公道。”多餘的話沈從才便沒有說,這裏頭有幾項開銷是和內府一樣的,可內府那些價格,沈從才就不好說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從裏麵撈油水,他一個小小的戶部堂官,自是管不著的。
“那就辛苦沈大人走這一趟了。”趙菁見他站了起來,知他必定是要告辭了,這時候茶也涼了,多喝一盞也是無話,趙菁便順著他的心思說話了。
沈從才點了點頭,瞧見外頭天氣又陰,又像是要下雪的樣子,想著下午還要去戶部應卯,便告辭了。
☆、第0011章
玲瓏苑裏頭,小丫鬟們剛將地上的碎瓷片都清掃了幹淨。孫玉娥捧著一盞銀耳羹悠閑的喝了起來,一邊聽韓媽媽迴話。
“我方才瞧著她們兩人被綁走了,便偷偷去的過去問了一聲,那兩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事情,聽說明兒就要被打發到莊子上去,我又問了綁她們過去的婆子,說是張媽媽說她們兩個口角不幹淨,說了主人家的閑話,所以要攆去莊子上。”
孫玉娥臨要到嘴邊上的勺子便鬆開了,眼皮向上翻了一下,問道:“她們都說什麽閑話了?”
“你說嫻姐兒如今怎麽就越長越像勝哥了呢?”
武安侯府故去的世子爺命叫徐思勝,以前在徐老太太跟前服侍的老媽媽們都喊他勝哥兒。張媽媽才進房,就聞到了裏頭的臘梅香氣,抬頭的時候便看見了那插在瓶子裏的臘梅花。他是徐思勝的奶娘,瞧見這個更是不得了了,眼淚水梭梭的就落了下來,捂著唇瓣問道:“老太太,這可是嫻姐兒給你的?”
徐老太太點了點頭,又道:“也不是,是趙姑娘讓嫻姐兒折的,也不知道怎麽就選了臘梅花。”這時節雖說花不多,但侯府的後花園中也有著好幾種梅花的種類,偏徐嫻選了臘梅花,也不能說不是緣分。
張媽媽這會子也稍稍穩了穩情緒,隻低頭用袖口壓了壓眼角,複又道:“我也瞧著嫻姐兒如今越發像勝哥了,老太太您常說那種人有什麽準頭,也不知道從哪兒生出的野種來,就說是勝哥的孩子,偏勝哥去的早,也無從驗證了,可如今越長越像了,到也少了這一份疑心了。老太太當日把她抱進來,不就是怕勝哥的骨肉流落在外嗎?”
徐老太太擰著眉頭,點了點頭道:“當日我也隻是這個想頭,可一看見她就想起她娘是那種人,我這心裏就膈應的慌,如今這孩子一眨眼怎麽也就這麽大了,而且又像勝哥兒,我心裏倒是有些不忍心了。”
張媽媽聽老太太這麽說,當真就覺得跟老天開了一眼一樣,心裏也忍不住激動了起來,隻開口道:“老太太若有這個心思,那就好好待她,姑娘大了,總要嫁人的,總不能老讓下人指著她脊背說閑話。”
這些年老太太雖然將徐嫻抱了迴來,可從未關心過半句,不過就是撥了丫鬟婆子去服侍,那些人因知道老太太不喜歡徐嫻,哪有盡心服侍的,不過就是隨便含糊著。她又是個下人,雖也是府上的老人,可也不能逆著老太太的意思辦,因此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私下裏略略關照幾聲也就罷了。
徐老太太這下反倒好奇了,忍不住問道:“下人怎麽說她閑話來著?”
這些話老太太不問,張媽媽自然是不敢說的,如今在老太太跟前最得用的人是韓媽媽,自從徐思勝死後,張媽媽便主動的退居二線了。
可如今老太太問了起來,張媽媽便也一五一十的相告了:“還不就是嫻姐兒身世上頭的事情,當初也不知道怎麽就傳了出去,如今府上的下人那個不知道她生母是那樣的人,當著麵沒人說,私下裏卻說的不好聽。”
徐老太太雖然不喜歡徐嫻,可她如今覺得徐嫻長的像徐思勝,等於是承認了徐嫻是自己的親閨女,便開口吩咐道:“你是府上的老媽媽了,又是專管使喚下人的,要是聽見有奴才這樣背地嚼主子的舌根,就該拿出管家媽媽的氣派,把那些人數落一頓,若是不聽,便直接送去莊子上,一了百了了。”
徐老太太這兩年被孫玉娥哄的團團轉,家裏的事情基本上也都不管了,張媽媽哪裏能料到她會說這些話,一時喜從心來,忙一個勁應道:“既然老太太發話了,那我可真就要整治整治幾個專會嚼舌根的老刁奴了。”
☆、第009章
外頭的雪停了,趙菁坐在議事廳裏鋪著灰鼠椅搭的官帽靠背椅上,下頭踩著腳爐,手裏還捧著個青銅手爐,正怔怔的看著外頭幾個婆子在院子裏掃雪。
那樹枝上雪被風一吹,一塊塊的落下來,砸在了地上便碎了一地。前幾日的忙亂過了,趙菁很少有這樣悠閑的時候,想著再過兩個月,她從宮裏出來了,還有大把悠閑的時光,便連心裏都是暖和的。
宮裏宮外,家裏家外的,哪個地方都不容易。趙菁雖然也明白徐嫻的苦處,想著在這樣的大家庭裏討生活也確實不易,可終究還是對她今兒早上沒有能說實話耿耿於懷。
再深想想,又覺得是自己多事了,在宮裏的時候,趙菁早就練就了一套充耳不聞的神功了,哪怕是在她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不公事,她也照樣能當作看不見一樣。是非兩個字在心裏明白就好,場麵上要的,到底是明哲保身的功夫,她也是閑著蛋疼了,竟管起了別人家的家務事。
趙菁想到這裏,便悠悠的歎了一聲,想著等這個差事完了,她也好進宮交差了。
正這時候,忽然有幾個小丫鬟從外頭經過,嘴裏嘰嘰喳喳道:“後花園掃雪的那兩個婆子,也不知道犯了什麽事兒,莫名就被綁了,說要攆到莊子上去,老太太身邊的張媽媽親自吩咐的,你說奇怪不奇怪?”
趙菁自是沒聽見這些,卻被門口那兩個掃雪婆子給聽見了,便拉住了那兩個小丫鬟問道:“哪兩個婆子被送到莊子上去了?”
那小丫鬟便神神叨叨道:“就是後花園的那兩個粗使婆子,一個姓馬的,還有一個好像姓丁,我也不清楚!”
“知道為得什麽攆走的嗎?”
“這哪裏能知道,我遠遠得不敢過去,就瞧見一群人拉拉扯扯的把這兩個婆子給捆走了,按說她們兩個平時做事還算利索的,隻是話有些多,總愛囉嗦幾句。”
那掃地婆子一聽,頓時挑了眉梢,好奇問道:“難道是說咱死去的侯夫人的事情?”
小丫鬟沒聽懂這話,也好奇問道:“死去的侯夫人有什麽事情,媽媽你也說給我們聽聽。”
那婆子見她竟然不知,便揮揮手道:“去去去,小孩子家家的,也學著嚼舌根做什麽,仔細你娘知道了揭了你的皮。”
那兩個小丫鬟原就是被拉住了,這會子聽她們這麽說,也懶得理會,隻拉著手一壁走一壁道:“好你個媽媽,瞧我以後還告訴你這些!”
隻等那兩個小丫鬟走了,方才在一旁聽了半日的另一個婆子也神叨叨的開口道:“怎麽,你也知道咱死去侯夫人的事情?”
那婆子嚇了一跳,急忙捂著另一個婆子的嘴,瞧著四下無人,門口的那簾子又蓋得嚴嚴實實的,這才小聲道:“這你可不能亂說,我也是聽廚房裏的劉家嫂子說的,說咱侯夫人才過門幾天,就喜歡吃酸的,讓廚房做了好幾次酸湯蘿卜,且一應的葷腥都不碰,怎麽送進去的就怎麽端出來!”
趙菁也是因為在椅子上坐得有些累了,正打算要出去溜達一圈,誰知才走到門口就聽見了這兩人的話,嚇的隻急忙就停下了腳步,稍稍往門邊上靠了靠,貼著牆繼續聽那兩人說話。
“阿彌陀佛,這話你也敢亂聽,聽了居然也敢亂說出來,你這豈不是說,咱侯爺帶綠帽子了?”
那婆子正說的興致昂揚的,誰知另一個婆子卻不領情,還數落了她一頓,頓時心裏就有些不得勁,隻虎著臉道:“這不是你要聽的嗎?這會子跟我裝什麽正經人?”
另外的婆子一聽這話,也知道自己唬不住她,便含著笑道:“我是提醒你一番,你這話跟我說說也就罷了,可千萬別再告訴別人,這要是讓老太太知道了,那可就不止攆去莊上那麽簡單了。”那婆子一壁說,一壁又歎了起來道:“其實你說的這個,我也略有耳聞,不然也不會這樣直接問你了,你想想看,我們侯爺雖是二十五六的人了,可他畢竟是頭婚,那日我可記得他在外頭喝酒喝到了亥時二刻才進的洞房,子時不到宮裏就來傳旨了,這滿打滿算,也不過就半個時辰的時間,哪裏就能成事了呢?”
趙菁雖是從現代過去的,可聽著這些老媽媽們討論著侯爺的房中事,還是忍不住臉紅了起來,不由扳著手指心中默默想道:半個時辰,那也有一小時了,怎麽也算是平均水平之上了,哪裏就成不了事呢?
她正尋思著要不要出去反駁她們一下,隻聽那挑頭的婆子也跟著道:“就是,出來的時候我瞧見了,身上的喜服還沒解開,這哪裏是行過房的樣子?”
趙菁的思緒一下子被兩人的話給拉了迴來,再迴想一下幾個月之前武安侯的那場婚事,好像是有那麽一點兒的不合時宜了。
那時候邊關未定,武安侯隨時都要出征候命,這一出征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迴來,更別說能不能迴來,可誰知就在這樣的危機關頭,連太後娘娘也覺得武安侯還要打一陣子光棍了,景國公夫人卻表示願意把顧三姑娘嫁過來。
徐老太太是個憨實人,一聽說有人願意嫁給武安侯,還是太後娘娘賜婚的,高興的幾日睡不著覺,歡歡喜喜的就操辦了婚事,總算是讓武安侯上趕著入了半個時辰的洞房。
這麽一想,這顧三姑娘嫁給武安侯好像當真就不那麽單純了?趙菁正思緒亂飛,隻聽外頭的兩個婆子哄笑了一迴,見院子外有腳步聲傳來,便各自散去了。
孫玉娥住的地方叫玲瓏苑,是除了徐老太太住著的鬆鶴堂之外,整個侯府最布置奢華的地方。比起之前侯夫人住的錦繡苑,其實也不差哪兒。
可此時的玲瓏苑正廳裏頭,地上卻杯盞狼藉,恍若一陣狂風刮過。孫玉娥在鬆鶴堂中忍了好辦日的氣,總算是全部給撒了出來。
地上的碎片雖然各中都有,唯以花瓶的居多。孫玉娥發泄完之後,隻狠狠的喘了一口粗氣,一屁股坐在黑漆鋪猩猩紅坐墊的玫瑰椅上。
孫玉娥身邊的大丫鬟春桃向門口站成了一排的膽戰心驚的小丫鬟們使了一個眼色,小丫鬟們便做鳥雀一樣的散開了。春桃看了一眼坐在上首錦衣華服的孫玉娥,臉上閃過幾不可見的一絲鄙夷,隨即隻笑著道:“姑娘您快消消氣吧,反正那人過幾天就走了,橫豎再忍耐幾日好了。”
“一個做奴才的,也在我跟前頤指氣使起來,難道在宮裏頭做奴才的就不是奴才了嗎?”孫玉娥氣得牙癢癢,絞著帕子咬著唇瓣道:“在這武安侯府,還輪不到她說了算呢!”
春桃看著孫玉娥氣的滿臉通紅的樣子,心下卻有幾分高興,忍不住又譏笑起了孫玉娥來,說人家趙菁是奴才,她自己呢?當真是小姐當多了,就忘了自己的來處了,不過也就是個奴才罷了。要不是老太太抬舉,她能有今天,當真是連自己幾斤幾兩重都不知道了。
春桃一想想自己,難免又歎息了幾分,同樣是下人,自己的命比起孫玉娥來,就差多了。
“姑娘說的是,這武安侯府,還是姑娘說了算的。”春桃一麵心中不服,一麵卻又不得不拍孫玉娥的馬屁,如今她們全家都仰仗著孫玉娥過日子,她們原本是表姊妹,現在卻是天壤之別的身份。
春桃的奶奶韓媽媽是孫玉娥姥姥的親姐姐,十幾年前鬧饑荒的時候全家投奔到了京城,靠著這一層關係在武安侯府落了腳,如今已經是徐老太太跟前的紅人了。
孫玉娥發過了一通火,這會兒倒是平靜了幾分,她方才在鬆鶴堂被氣得不輕了,也沒吃什麽東西,這會子倒是有些餓了,便吩咐道:“你去廚房吩咐一聲,說我今兒想吃蜜三刀,讓她們做一些過來。”
春桃聽了這話,口中雖然答應的快,心裏卻又有些氣氛,這孫玉娥明知道兩人是表姊妹,卻從來隻把她當下人一樣使喚,當真是讓她咽不下這口氣。
侯夫人沒進府之前,她也不懂這些,等侯夫人進了府,她才知道,大家閨秀身邊的大丫鬟,也都是存著體麵,端著尊貴的。就像趙菁那樣,服侍過太後娘娘和皇帝的,走出來誰也不敢小看了她,可自己呢?領著大丫鬟的俸祿,不過還是做些端茶遞水的活計。
春桃從門口走了出來,一腳將地上的碎瓷片踢了老遠,抬起頭就瞧見韓媽媽從垂花門外走了進來,火急火燎的開口道:“姑娘,不好了,也不知道為什麽,張媽媽把老馬家的,和老丁家的那兩個婆子給綁走了。”
☆、第0010章
韓媽媽的話沒說完,人已經到了門口,一入眼便是滿地的碎瓷片,見了這種光景,她頓時心疼的一下子忘了說什麽好。這樣的好東西,若是那出去當了,可不得值好多著錢呢。
春桃見韓媽媽那皺在一起的眉頭,便知道她心疼了,隻在一旁道:“姑娘正生氣呢,媽媽你又亂嚷嚷什麽?”侯府的規矩,下人之前即便是親屬,也要按照規矩互相稱唿,不然滿府的親戚家人,聽著不像話,所以除了私下裏頭,春桃也都規規矩矩的喊韓媽媽一聲媽媽。
“姑娘就為了早上嫻姐兒折梅花的事情生氣呢?”方才選花瓶的時候,韓媽媽也在,雖說趙菁說的話是有些讓孫玉娥尷尬,可人家趙菁是宮裏頭出來的姑姑,這說的話那是一套一套的,光聽著就覺得有道理,孫玉娥不過是個小姑娘,如何能趕上她的見識,不過隻能乖乖聽著了。
“姑娘快別為這個事情生氣了,菁姑娘什麽的,等過幾日夫人的喪事辦好了,她就走了,還能天長地久的在這侯府待著?姑娘倒是想想,這幾日老太太可有什麽不對勁的,我方才聽說張媽媽忽然把後花園的兩個洗掃婆子給綁走了,若不是老太太發的話,她可不敢呢!”
雖說張媽媽是管下人這一塊的,但人口采買都是韓媽媽張羅的,那兩個婆子就是通過了韓媽媽的關係,往侯府裏來的,韓媽媽少不得在裏頭收了銀子,如今人被攆去了莊子上,她們少不得又要來找她疏通。這雖又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差事,可好歹韓媽媽也要弄清楚了這其中的緣由,才能讓孫玉娥去老太太跟前求情去。
“老太太能有什麽不對勁的,還不都一樣嗎?”孫玉娥這時候心裏正不爽快,哪裏聽得下去這些,隻氣唿唿道:“不過就知道捧著宮裏來的那個罷了,也不知道個親疏,真是老糊塗了!”
孫玉娥在韓媽媽跟前說話從不知忌諱,反正她們幾個都是一條船上的人,這些話自然不會傳到徐老太太的耳中。
韓媽媽見孫玉娥到底是小孩子脾氣,說話又不經頭腦,心下倒是著急了幾分,隻又小聲道:“姑娘可別再鬧小孩子脾氣了,這話也不能這麽說,畢竟侯府這麽大,保不準就隔牆有耳呢?姑娘還是小心些。”
其實孫玉娥並不傻,隻是從小被徐老太太寵成了這樣輕狂的性子,這時候聽了韓媽媽一聲勸告,到也安靜了下來,便開口問道:“韓媽媽,那被攆走的兩個婆子到底是怎麽迴事兒,你倒是跟我說一說?”
外頭議事廳裏,趙菁也迴過神來,看著外頭天陰陰的,也怪冷的,便又不想出去了,正打算折迴去熱凳子上坐著,就聽見外頭專管接洽的一個小太監來迴話道:“姑姑,戶部的堂官來收賬本了,順便問之前支出的銀子可夠使了,若不夠要先預支著,攝政王恐要往南方出兵去,隻怕過幾天戶部就要被掏空了。”
太後娘娘發話,為安撫在外為國血拚的武安侯,武安侯夫人喪事上頭的一應用度全部由戶部支出,收入則全部全部歸武安侯府所有。武安侯這一陣子又在外頭一連打了好幾個勝仗,連太後都這樣慷慨了,因此各家的吊唁銀子,也相當的可觀。尤其是有幾家有閨女待字閨中的人家,這一次的銀子給的都很足。
要出去打仗之前,人人都避之不及,深怕閨女嫁過門就當寡婦。如今瞧著人家打了勝仗,凱旋迴京說不準又要加官進爵了,便一個個又貼了上來,這就是人心呐!
趙菁雖然沒怎麽見過那個武安侯徐思安,卻也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頭一個嫁他的,大約是想給自己兒子找個便宜爹,這後頭想要嫁他的,隻怕都是想著一進門就能穿上的一副正二品的誥命服了。
不多時,小太監便引了戶部的堂官進來。上一迴因為太後娘娘的恩賞,趙菁是跟著傳旨的太監和戶部侍郎曹大人一起來的,這一次來收賬本,自然是不會驚動到那麽大的官了,便是不來一個堂官,隻來一個跑腿的小廝,其實也是無大礙的。
沈從才進來的時候,便瞧見一個肌膚雪白如玉、一雙杏眼比一般人都大了一整圈、表情肅然中帶著一絲閑適的姑娘坐在上頭。
他隻是一個戶部堂官,並沒有入過朝,自然也沒瞧見過宮女是個什麽樣子,但隻聽曹大人也一口一個菁姑姑的喊,又想著那人是皇帝跟前服侍的人,必定是有了年紀,聽上去不說四五十,也有三十四的模樣,誰知道竟是這樣一個秀眉畫目、風髻霧鬢一樣的美人。
“菁……”姑姑兩個字一時說不出口,舌頭打了個結,好容易才擠出了出來:“姑姑……”
趙菁見了來人,不過也就二十七八的樣子,模樣老成,國字臉盤,皮白眼大的,倒是標準的國家公務員的樣子。見他愣了一下,便堆上了笑,起來先對他福了福身子道:“大人怎麽稱唿?”
這時候沈從才才清醒了過來,隻急忙拱了拱手道:“不敢,在下是戶部的沈主事,今日來受曹大人之托,來姑姑這邊收武安侯府的賬本。”
趙菁方才早已將賬本整理過了,如今正放在廳中茶幾上,便讓一旁站著的小宮女拿過去送到了沈從才的麵前,坐了下來道:“沈大人先看一眼,看清楚了之後再取走,省得到時候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又要勞您再跑一趟。”
沈從才坐下來,翻開賬冊低眉看了一眼,見上頭各條名錄寫的清清楚楚的,並不像是忙亂時候胡亂登記的,正想開口要問,那邊趙菁倒是先了口道:“給沈大人的這一本是我後麵謄抄過的,之前的太亂了,又有好些塗改的,隻怕你們看不清楚,賬目都是一樣的,上迴支的銀子還夠使,若是有多的,將來也一並歸還戶部。”
趙菁的聲音溫軟優雅,她們當宮女的,說話都講究氣定神閑,聲音要做到不溫不火,便是心情不好,在主子跟前也要端著笑臉,這是最基本的素質。
沈從才安安靜靜的聽著她說話,連唿吸的動作都變的小心翼翼了起來,生怕自己出的氣大了,擾著趙菁這樣珠圓玉潤的聲音。
“哪裏的話,在下出來的時候,曹大人還一再的吩咐,說太後娘娘的旨意,讓好好操辦武安侯夫人的喪事,可惜最近連年征戰,所以戶部的銀兩有限,因此隻支了一部分,還等著姑姑您派人再去取呢!”
沈從才說的是實話,這些年戶部就隻差寅吃卯糧的,一有多餘的銀子,就充軍餉去了,若是這邊多拿了一分,那頭就要少一分,真是一點兒盈餘也沒有。
趙菁在宮裏這些年,平常聽太後和攝政王耳提麵命的,又如何不知道呢?所以這次她也是卯足了勁兒,用最少的銀子,來辦一場看上去相對體麵的喪事,畢竟這也是皇家的顏麵。換了別人,一想著是朝廷出銀子,不鋪張浪費也就算了,必定也是要中飽私囊,好好的撈一筆的。
“戶部的難處我也知道,銀子就不用再支了,隻巴望著那多餘的銀子都能用在刀刃上,這樣也不枉費太後娘娘的一片體恤之心了。”趙菁是在替鄭太後辦事,因此不管自己有多辛苦,斷然也不敢多說一句,隻頌太後的恩典便是了。
沈從才在戶部也打滾了有些時候了,還從來沒見過有送上門的銀子不要的人,心裏越發對趙菁又高看了一眼,忍不住開口道:“姑姑連日辛苦了,下官一定如實迴曹大人,更要謝太後娘娘的恩典。”
這官話說了一籮筐,小宮女上了一盞茶來,沈從才便坐在那邊翻看賬本,手裏的算盤撥得劈啪作響。趙菁低著頭,手裏捧著茶盞,略出神的往外頭看。戶部的賬本已經交了,等過兩日給徐老太太的賬本也交了,她的事情大差不差也就完事兒了。
武安侯府自有家廟祖墳,武安侯夫人的墓穴也開始動工了,等過了七七四十九日的時候,將武安侯夫人的棺槨停放在家廟裏頭,隻等著墓穴蓋好了,武安侯夫人便可以入土為安了。
趙菁想到這裏又覺得無趣,若這武安侯夫人真如那些嚼舌根的婆子說的一樣,她懷了別人的孩子嫁給了武安侯,偏又掉了孩子,死在了他們家,這一輩子當真是白活了一樣的。不過更虧的必定是那位武安侯,也不知道他在前線,到底知不知侯府的這些事情。
趙菁正胡思亂想中,忽聽見算盤子劈啪一聲,沈從才已經看完了賬本,將那算盤拿在手中習慣性的晃了兩下,倒是讓趙菁嚇了一跳。
趙菁尷尬的往沈從才那邊看了一眼,正待發問,見沈從才已經抬起頭來,朝著自己拱了拱手道:“菁姑姑這賬本實在精細,裏頭的價格也確實公道。”多餘的話沈從才便沒有說,這裏頭有幾項開銷是和內府一樣的,可內府那些價格,沈從才就不好說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從裏麵撈油水,他一個小小的戶部堂官,自是管不著的。
“那就辛苦沈大人走這一趟了。”趙菁見他站了起來,知他必定是要告辭了,這時候茶也涼了,多喝一盞也是無話,趙菁便順著他的心思說話了。
沈從才點了點頭,瞧見外頭天氣又陰,又像是要下雪的樣子,想著下午還要去戶部應卯,便告辭了。
☆、第0011章
玲瓏苑裏頭,小丫鬟們剛將地上的碎瓷片都清掃了幹淨。孫玉娥捧著一盞銀耳羹悠閑的喝了起來,一邊聽韓媽媽迴話。
“我方才瞧著她們兩人被綁走了,便偷偷去的過去問了一聲,那兩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事情,聽說明兒就要被打發到莊子上去,我又問了綁她們過去的婆子,說是張媽媽說她們兩個口角不幹淨,說了主人家的閑話,所以要攆去莊子上。”
孫玉娥臨要到嘴邊上的勺子便鬆開了,眼皮向上翻了一下,問道:“她們都說什麽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