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懶得提醒他,那石碑上寫的是蝌蚪文,他可看不懂。
不過話說迴來,就算寫的是尋常字兒,大和尚也識不得三五個。
果然,魯智深瞪著眼睛看了半晌,才發現半個字不認得,罵一聲直娘賊,自己走了。
被魯智深這麽一勾,武鬆卻忽然也好奇起來。石碑一直被供得高高在上,他掃過一眼,可卻沒看仔細過。這會子借著點酒意,忽然十分想弄清楚,自己的名字,寫成那“蝌蚪文”,卻是個什麽樣兒?
她的呢?
於是也追隨魯智深的腳步,湊到那石碑前頭,仰起腦袋,使勁揉揉眼睛,仔仔細細地從最後一行讀起來——第一行太高,看不見。
當然完全看不懂。這圈圈叉叉的,世上居然還有這等文字!滿山的兄弟們,竟然一個都沒有識的!
難怪是天書呢。武鬆再狂妄自大,這時候也隻能承認,世間畢竟還有些他解釋不清的東西,不得不敬服。
一行行的往上數。數著數著就亂了,盯著那些字,頭暈腦脹。
退開的一刹那,突然心中閃了一道細細的光。滿腦子晃蕩的酒意,竟然晃蕩出一幅模糊的畫麵來。
孫巧手點心鋪開業的第一天……
大夥忙得腳不點地。貞姐兒認認真真的記賬。十字坡酒店,六娘在清點店裏的資產。他湊上去問一句:“幹什麽呢?”
再揉揉眼睛,隱約感到什麽無比荒誕的。
——吳學究說,這是“天書”,世間無人識得,須得得道高人拜求作法,方能顯出譯文來?
武鬆管小嘍囉要了碗解酒的湯,咕嘟嘟喝下去,又覺得身上酒氣難免,又拿茶漱了口,清清爽爽的,這才大步跨出忠義堂,直奔蕭讓的院子。
“敢問大哥……”
門口小嘍囉還沒說幾個字,武鬆不耐煩打斷。
“那個叫貞姐兒的小丫頭住不住這兒?——睡了?讓她起來找我。我有事問。”
那小嘍囉反應半天,才想起有這麽個人。山上一個默默無聞、毫不起眼的小丫頭學徒,居然讓一個天罡好漢點名要見,這可稀罕。
貞姐還是有點怕武鬆,恭恭敬敬地施了禮,莫名其妙的,覺得他是來查問自己功課了。
趕緊先坦白:“我、我一直跟著蕭先生背書……幫著柴伯伯算數……六姨讓我做的都沒落下,武二叔讓我來做什麽……”
武鬆覺得自己已經挺溫柔的了,聽到她提“六姨”,更是從心底下熨帖了一刻。見了她,像是見了半個六娘,想必他臉上也是慈和的?不知道這孩子戰戰兢兢個什麽。
但他也不太善於跟小孩子打交道,尤其是半大不大小姑娘,眼睛裏忐忑不安的,仿佛他武鬆出現在院子裏就是罪過。
還是得做出點長輩該有的範兒,笑道:“你別慌,嗯,先吃點……”
話說出來,左右看看,才想起這話說大了。六娘以前倒是喜歡屯零食,誰去拜訪她迴來,都能讓她塞點生熟果子。他倒是習慣了,卻忘了自己房裏可是堅壁清野,半點吃食都不存的。
好在貞姐也不敢拿他東西,趕緊禮貌推辭,說不用不用。
看小姑娘神色,不像有太多心計的。指著院子裏石凳讓她坐下,直接問:“石碑的事兒,你聽說了?”
貞姐茫然點點頭。石碑上又沒她名兒,作醮作法事自然也沒她的份兒,因此隻是“聽說”而已。
“除了蕭讓、柴進,你這些日子,還在幫誰幹活?”
貞姐眼珠子轉轉,扭捏答:“沒、沒有啊……”
挑眉毛,“跟我還撒謊?”
明明隻是點出一個簡單的事實,沒想到小丫頭哇的一聲哭了。
“武二叔我錯了……吳伯伯不讓我跟別人說……嗚嗚、不是我要騙你……”
這麽快就和盤托出了。武鬆驚訝:“吳伯伯?吳學究?”
識時務者為俊傑。貞姐如此幹脆利落地出賣了吳用,此時心中慚愧,抽抽搭搭的點頭。
“他讓你做什麽?”
“嗯,他……他開始是看我記賬……問我那些、嗯,那些符號文字,是哪兒來的,誰教的……”
武鬆明白了七八分。蕭讓既見過她用符號記賬,吳用自然也知道了。
“然後呢?你怎麽說?”
“我便實話跟他說,這是六姨家傳的閨中女書,傳女不傳子,記賬的時候用起來簡便……”
“嗯,他怎麽說?”
“他問我,這種書法……有沒有給其他人看到過……問過好幾次,我實話說,隻有六姨和蕭先生見過……”
武鬆笑道:“我也瞟過一眼,你不知道吧?”
他明明笑得友好,貞姐卻渾身一哆嗦,嚇一大跳,忙道:“你……什麽時候……我不知道啊,啊喲,我真不知道……”
“沒事,我也沒真瞧清楚。然後呢?吳用讓你做什麽了?”
“吳伯伯說……讓我把這些書法跟蕭先生都寫一遍……解釋清楚……說是寨子裏、寨子裏在編纂什麽《海內異文集注》……還誇我寫得工整,讓我……”
武鬆無話可說,靜靜思索半晌。這次吳學究玩得似乎有點大。
上次六娘迴山,軍師就提出把這小姑娘留山上,理財算數的時候幫忙。難不成那時就開始計劃了?
六娘的小徒兒,十來歲小女孩,聰明歸聰明,哪禁得住智多星吳用一番忽悠,還不是想怎麽利用,就怎麽利用。
還是不太敢信,沉聲道:“我帶你去瞧瞧那石碑。你看看上麵的字,你認識不認識。”
貞姐也隱約意識到什麽,難以置信。
“去……去忠義堂?”
那石碑高高在上的供在忠義堂最裏麵,哪是說去就能去。聽他口氣,還要悄悄的避人?
武鬆毫不在意,“你先迴去睡一覺。等夜深了,我帶你過去。”
見小姑娘疑惑,又飛快地想了句解釋:“對了,別跟人說我問過那‘閨中女書’的事。就說……嗯,我就是問問你這些日子的功課。你六姨在意你,讓我幫著管管你。”
這句話裏加了三分威嚴。貞姐自然不敢表示反對,賭咒發誓的答應了。
忠義堂門口徹夜守著小嘍囉。三更半夜,貞姐打著嗬欠挪著腿兒,瞧著遠處的燈光火光,一個個都在眼裏成了重影兒。
突然耳邊颼颼幾聲風,騰雲駕霧,立刻嚇醒了。等她戰戰兢兢睜開眼,已經身在半空,穩穩站在忠義堂後身搭起的木架子上。碩大漆黑的石碑立在眼前。上古蝌蚪之文,刻著上應星魁的義士們的大名。
武鬆的聲音輕輕從頭頂傳來:“別怕,我扶著你,掉不下去。近旁都是人,不能點燈,你上手摸。”
每個字都是不容置疑。貞姐小心翼翼地伸出兩根手指頭,觸上了冰涼冷硬的表麵。
一個字,兩個字。一行,兩行。
小姑娘的世界觀有些崩塌。
“武二叔!”
“嗯?”
“這……這上麵不是人名,是……是……”
“是什麽?”
“是咱們點心鋪的流水賬……”
第205章 征遼
嶽飛一身戎裝, 夕陽在背後承托著,照亮了他一縷眉梢。全身如同鑲金,生出淵渟嶽峙的氣魄。
他的頭發已經幹幹淨淨地束了起來,在腦後係成一個幹淨利落的環。依舊是濃眉大眼, 氣質溫和,但昔日的少年氣褪去,仿佛一下子長大了好幾歲。
他欠身, 鄭重一個揖禮。夕陽從他背後露出臉來,刺得潘小園眼中一道閃亮, 突然不由自主的想流淚。
她簡直不敢相信。直到嶽飛禮畢,直起身, 將那夕陽又擋住, 叫她:“師姐?”
她這才迴過神,目光掃過嶽飛背上的弓, 小聲再確認一遍:“你……你說你要去出征。”
嶽飛恭恭敬敬答:“方才不是都對師姐說過了。”
“你……再說一遍。”
嶽飛也知道她為什麽魂不守舍的, 認認真真將方才的話重複了一遍。
“朝廷已經正式和金建盟。現在金軍南下, 宋軍須按約北伐。小弟已被編入西軍,不日啟程河北,直取幽雲。開拔之前, 軍士都給批了探親假。今日特來向師姐辭行。”
潘小園發現自己在不自覺地搖頭, 這才發現, 大冷天的,居然已經出汗了,全身莫名其妙的燥。
“你是說……宋金已經重新續盟, 繼續北伐之約!怎的……怎的一點風聲也沒有!”
盟約的關鍵鑰匙——徽宗密信——不是已經毀於周老先生之手了嗎?清清楚楚地看到那薄薄的舊紙在他手裏化為碎片,飄落到地上四處。清清楚楚地記得老先生的狡黠神色,看著自己,永遠不會忘。
一局臭棋重新下過,本以為這次的大宋便不會重蹈靖康覆轍——至少,能多拖個三年五載的。
而就在幾個月前,她還親眼見到了方臘的親筆信,約定和梁山一同起事,誅殺國賊,為民做主,撲滅宋廷對外蹚渾水的作死苗頭,讓遼金鷸蚌相爭去!
怎麽突然,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曆史毫無破綻地接續了它應有的軌跡?好像有個多管閑事的冥冥之手,鍥而不舍地將劇情往它該有的方向,用力猛推。
嶽飛顯然看懂她的神情,也顯然和她有著同樣的疑惑,眉頭微微擰了一擰。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沒了密信,他們還是能夠火速會盟。此次北伐,也並非所有人都看好。老種相公……”
軍情之事,不能吐露太多。這次的命令來得極為突然,仿佛是什麽斷掉的榫頭突然接了起來。整個軍營裏的效率不同尋常的高,直接接到來自己蔡京和童貫的指令。
嶽飛被分到種師道的麾下。老種相公鎮守西疆多年,對付西夏也許是一流,但麵對一直與其處於和平狀態的遼軍,還能不能所向披靡?
嶽飛轉而輕輕歎氣,“但小弟既然從軍,朝廷有召,正該盡忠盡職,殺敵報國。這一去吉兇未知,師姐在京師要多保重。”
她心中五味雜陳,半是隱憂,半是覺得荒誕。
突然想到,西門慶是不是和瞻雲館裏的金國使臣有接觸——盡管隻是訛他們的禮物——這廝會不會知曉些內幕?
掩飾住變幻不定的臉色,不想在嶽飛麵前顯得太悲觀。
“那好,你定要注意安全。雖說打起仗來不要命,但……但……”
說到一半,自己噎住了。勸他什麽?雖說打起仗來不要命,但倘若真的敵我力量懸殊,還是先跑為妙?倘若遼軍勢不可擋,千萬別螳臂當車?
雖然知道曆史上的宣和伐遼,結果必定是一塌糊塗的慘敗,但這種話,對嶽飛說?勸他貪生怕死、明哲保身?
最後硬生生改口:“但還是要機靈著點兒,北方胡人血性生猛,從小騎在馬背上,戰法多樣,都不是西夏軍能比的。還有……嗯……”
伸手入懷,掏出來個小紙包。最後剩的那一點點趙太丞家頂級傷藥,是她為了拔高那點無中生有的“女俠”風範,一直隨身帶著的,總覺得萬一哪天能派上用場,救人於水火之中呢?
這會子不心疼,全讓嶽飛拿走。
不過話說迴來,就算寫的是尋常字兒,大和尚也識不得三五個。
果然,魯智深瞪著眼睛看了半晌,才發現半個字不認得,罵一聲直娘賊,自己走了。
被魯智深這麽一勾,武鬆卻忽然也好奇起來。石碑一直被供得高高在上,他掃過一眼,可卻沒看仔細過。這會子借著點酒意,忽然十分想弄清楚,自己的名字,寫成那“蝌蚪文”,卻是個什麽樣兒?
她的呢?
於是也追隨魯智深的腳步,湊到那石碑前頭,仰起腦袋,使勁揉揉眼睛,仔仔細細地從最後一行讀起來——第一行太高,看不見。
當然完全看不懂。這圈圈叉叉的,世上居然還有這等文字!滿山的兄弟們,竟然一個都沒有識的!
難怪是天書呢。武鬆再狂妄自大,這時候也隻能承認,世間畢竟還有些他解釋不清的東西,不得不敬服。
一行行的往上數。數著數著就亂了,盯著那些字,頭暈腦脹。
退開的一刹那,突然心中閃了一道細細的光。滿腦子晃蕩的酒意,竟然晃蕩出一幅模糊的畫麵來。
孫巧手點心鋪開業的第一天……
大夥忙得腳不點地。貞姐兒認認真真的記賬。十字坡酒店,六娘在清點店裏的資產。他湊上去問一句:“幹什麽呢?”
再揉揉眼睛,隱約感到什麽無比荒誕的。
——吳學究說,這是“天書”,世間無人識得,須得得道高人拜求作法,方能顯出譯文來?
武鬆管小嘍囉要了碗解酒的湯,咕嘟嘟喝下去,又覺得身上酒氣難免,又拿茶漱了口,清清爽爽的,這才大步跨出忠義堂,直奔蕭讓的院子。
“敢問大哥……”
門口小嘍囉還沒說幾個字,武鬆不耐煩打斷。
“那個叫貞姐兒的小丫頭住不住這兒?——睡了?讓她起來找我。我有事問。”
那小嘍囉反應半天,才想起有這麽個人。山上一個默默無聞、毫不起眼的小丫頭學徒,居然讓一個天罡好漢點名要見,這可稀罕。
貞姐還是有點怕武鬆,恭恭敬敬地施了禮,莫名其妙的,覺得他是來查問自己功課了。
趕緊先坦白:“我、我一直跟著蕭先生背書……幫著柴伯伯算數……六姨讓我做的都沒落下,武二叔讓我來做什麽……”
武鬆覺得自己已經挺溫柔的了,聽到她提“六姨”,更是從心底下熨帖了一刻。見了她,像是見了半個六娘,想必他臉上也是慈和的?不知道這孩子戰戰兢兢個什麽。
但他也不太善於跟小孩子打交道,尤其是半大不大小姑娘,眼睛裏忐忑不安的,仿佛他武鬆出現在院子裏就是罪過。
還是得做出點長輩該有的範兒,笑道:“你別慌,嗯,先吃點……”
話說出來,左右看看,才想起這話說大了。六娘以前倒是喜歡屯零食,誰去拜訪她迴來,都能讓她塞點生熟果子。他倒是習慣了,卻忘了自己房裏可是堅壁清野,半點吃食都不存的。
好在貞姐也不敢拿他東西,趕緊禮貌推辭,說不用不用。
看小姑娘神色,不像有太多心計的。指著院子裏石凳讓她坐下,直接問:“石碑的事兒,你聽說了?”
貞姐茫然點點頭。石碑上又沒她名兒,作醮作法事自然也沒她的份兒,因此隻是“聽說”而已。
“除了蕭讓、柴進,你這些日子,還在幫誰幹活?”
貞姐眼珠子轉轉,扭捏答:“沒、沒有啊……”
挑眉毛,“跟我還撒謊?”
明明隻是點出一個簡單的事實,沒想到小丫頭哇的一聲哭了。
“武二叔我錯了……吳伯伯不讓我跟別人說……嗚嗚、不是我要騙你……”
這麽快就和盤托出了。武鬆驚訝:“吳伯伯?吳學究?”
識時務者為俊傑。貞姐如此幹脆利落地出賣了吳用,此時心中慚愧,抽抽搭搭的點頭。
“他讓你做什麽?”
“嗯,他……他開始是看我記賬……問我那些、嗯,那些符號文字,是哪兒來的,誰教的……”
武鬆明白了七八分。蕭讓既見過她用符號記賬,吳用自然也知道了。
“然後呢?你怎麽說?”
“我便實話跟他說,這是六姨家傳的閨中女書,傳女不傳子,記賬的時候用起來簡便……”
“嗯,他怎麽說?”
“他問我,這種書法……有沒有給其他人看到過……問過好幾次,我實話說,隻有六姨和蕭先生見過……”
武鬆笑道:“我也瞟過一眼,你不知道吧?”
他明明笑得友好,貞姐卻渾身一哆嗦,嚇一大跳,忙道:“你……什麽時候……我不知道啊,啊喲,我真不知道……”
“沒事,我也沒真瞧清楚。然後呢?吳用讓你做什麽了?”
“吳伯伯說……讓我把這些書法跟蕭先生都寫一遍……解釋清楚……說是寨子裏、寨子裏在編纂什麽《海內異文集注》……還誇我寫得工整,讓我……”
武鬆無話可說,靜靜思索半晌。這次吳學究玩得似乎有點大。
上次六娘迴山,軍師就提出把這小姑娘留山上,理財算數的時候幫忙。難不成那時就開始計劃了?
六娘的小徒兒,十來歲小女孩,聰明歸聰明,哪禁得住智多星吳用一番忽悠,還不是想怎麽利用,就怎麽利用。
還是不太敢信,沉聲道:“我帶你去瞧瞧那石碑。你看看上麵的字,你認識不認識。”
貞姐也隱約意識到什麽,難以置信。
“去……去忠義堂?”
那石碑高高在上的供在忠義堂最裏麵,哪是說去就能去。聽他口氣,還要悄悄的避人?
武鬆毫不在意,“你先迴去睡一覺。等夜深了,我帶你過去。”
見小姑娘疑惑,又飛快地想了句解釋:“對了,別跟人說我問過那‘閨中女書’的事。就說……嗯,我就是問問你這些日子的功課。你六姨在意你,讓我幫著管管你。”
這句話裏加了三分威嚴。貞姐自然不敢表示反對,賭咒發誓的答應了。
忠義堂門口徹夜守著小嘍囉。三更半夜,貞姐打著嗬欠挪著腿兒,瞧著遠處的燈光火光,一個個都在眼裏成了重影兒。
突然耳邊颼颼幾聲風,騰雲駕霧,立刻嚇醒了。等她戰戰兢兢睜開眼,已經身在半空,穩穩站在忠義堂後身搭起的木架子上。碩大漆黑的石碑立在眼前。上古蝌蚪之文,刻著上應星魁的義士們的大名。
武鬆的聲音輕輕從頭頂傳來:“別怕,我扶著你,掉不下去。近旁都是人,不能點燈,你上手摸。”
每個字都是不容置疑。貞姐小心翼翼地伸出兩根手指頭,觸上了冰涼冷硬的表麵。
一個字,兩個字。一行,兩行。
小姑娘的世界觀有些崩塌。
“武二叔!”
“嗯?”
“這……這上麵不是人名,是……是……”
“是什麽?”
“是咱們點心鋪的流水賬……”
第205章 征遼
嶽飛一身戎裝, 夕陽在背後承托著,照亮了他一縷眉梢。全身如同鑲金,生出淵渟嶽峙的氣魄。
他的頭發已經幹幹淨淨地束了起來,在腦後係成一個幹淨利落的環。依舊是濃眉大眼, 氣質溫和,但昔日的少年氣褪去,仿佛一下子長大了好幾歲。
他欠身, 鄭重一個揖禮。夕陽從他背後露出臉來,刺得潘小園眼中一道閃亮, 突然不由自主的想流淚。
她簡直不敢相信。直到嶽飛禮畢,直起身, 將那夕陽又擋住, 叫她:“師姐?”
她這才迴過神,目光掃過嶽飛背上的弓, 小聲再確認一遍:“你……你說你要去出征。”
嶽飛恭恭敬敬答:“方才不是都對師姐說過了。”
“你……再說一遍。”
嶽飛也知道她為什麽魂不守舍的, 認認真真將方才的話重複了一遍。
“朝廷已經正式和金建盟。現在金軍南下, 宋軍須按約北伐。小弟已被編入西軍,不日啟程河北,直取幽雲。開拔之前, 軍士都給批了探親假。今日特來向師姐辭行。”
潘小園發現自己在不自覺地搖頭, 這才發現, 大冷天的,居然已經出汗了,全身莫名其妙的燥。
“你是說……宋金已經重新續盟, 繼續北伐之約!怎的……怎的一點風聲也沒有!”
盟約的關鍵鑰匙——徽宗密信——不是已經毀於周老先生之手了嗎?清清楚楚地看到那薄薄的舊紙在他手裏化為碎片,飄落到地上四處。清清楚楚地記得老先生的狡黠神色,看著自己,永遠不會忘。
一局臭棋重新下過,本以為這次的大宋便不會重蹈靖康覆轍——至少,能多拖個三年五載的。
而就在幾個月前,她還親眼見到了方臘的親筆信,約定和梁山一同起事,誅殺國賊,為民做主,撲滅宋廷對外蹚渾水的作死苗頭,讓遼金鷸蚌相爭去!
怎麽突然,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曆史毫無破綻地接續了它應有的軌跡?好像有個多管閑事的冥冥之手,鍥而不舍地將劇情往它該有的方向,用力猛推。
嶽飛顯然看懂她的神情,也顯然和她有著同樣的疑惑,眉頭微微擰了一擰。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沒了密信,他們還是能夠火速會盟。此次北伐,也並非所有人都看好。老種相公……”
軍情之事,不能吐露太多。這次的命令來得極為突然,仿佛是什麽斷掉的榫頭突然接了起來。整個軍營裏的效率不同尋常的高,直接接到來自己蔡京和童貫的指令。
嶽飛被分到種師道的麾下。老種相公鎮守西疆多年,對付西夏也許是一流,但麵對一直與其處於和平狀態的遼軍,還能不能所向披靡?
嶽飛轉而輕輕歎氣,“但小弟既然從軍,朝廷有召,正該盡忠盡職,殺敵報國。這一去吉兇未知,師姐在京師要多保重。”
她心中五味雜陳,半是隱憂,半是覺得荒誕。
突然想到,西門慶是不是和瞻雲館裏的金國使臣有接觸——盡管隻是訛他們的禮物——這廝會不會知曉些內幕?
掩飾住變幻不定的臉色,不想在嶽飛麵前顯得太悲觀。
“那好,你定要注意安全。雖說打起仗來不要命,但……但……”
說到一半,自己噎住了。勸他什麽?雖說打起仗來不要命,但倘若真的敵我力量懸殊,還是先跑為妙?倘若遼軍勢不可擋,千萬別螳臂當車?
雖然知道曆史上的宣和伐遼,結果必定是一塌糊塗的慘敗,但這種話,對嶽飛說?勸他貪生怕死、明哲保身?
最後硬生生改口:“但還是要機靈著點兒,北方胡人血性生猛,從小騎在馬背上,戰法多樣,都不是西夏軍能比的。還有……嗯……”
伸手入懷,掏出來個小紙包。最後剩的那一點點趙太丞家頂級傷藥,是她為了拔高那點無中生有的“女俠”風範,一直隨身帶著的,總覺得萬一哪天能派上用場,救人於水火之中呢?
這會子不心疼,全讓嶽飛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