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應該不是正朝議的時候,因為也隻有許敬宗、李義府等武則天的人。
雲熙玩味的說:“哦,這是幾位大人在密奏嗎?唔,那就是在背後算計長孫大人咯。”
李治氣得臉色發青,卻又心虛的不敢反駁。阿舅一向不看好他,前有太子,後有魏王。後來他當了太子,阿舅竟然還訓斥他,讓他善待前太子和魏王之子。明明是他們謀反不對,卻不給他好臉色。等他登基之後,好多事情都和他對著來。尤其是廢後的事情,作為天子,他難道就不能立自己喜歡的人為皇後嗎?他漸漸心生怨懟,越來越不想看見他,這是許敬宗密奏監察禦史李巢勾結長孫無忌,圖謀造反。聽到這話,他不否認心裏一喜,但麵上還是要做做樣子的。
誰知還沒有哭兩聲,皇後竟然來了,還用媚娘及他的子嗣威脅他,他隻好讓她進來。誰知果真是搗亂的。
許敬宗上前,拱手道:“迴稟皇後殿下,臣等是為大唐天下計,長孫無忌謀反已露苗頭,臣擔心他已知暴露,會采取緊急措施,號召同黨,必成大患。這才希望陛下能果斷處理,盡快拘捕。”
雲熙冷笑:“許大人這話好笑,長孫大人是國舅,先帝親自稱讚並托付的顧命大臣,許大人上下嘴皮一碰就說謀反,怎麽不說本宮謀反?不說經常出入宣政殿的武貴妃謀反呢?”
這話陷阱夠多,許敬宗立即跪下,道:“臣不敢。”他是想找皇後謀反的證據,可是魏國公窩在家裏不出來,他那裏找得到?沒有證據的事情,其他的大臣也不會相信的,更加不要說民間稱她為賢後呢。
這是李義府上前道:“殿下,這是陛下朝議,殿下不易插手。且臣等已有長孫無忌謀反證據。”然後看向李治。
李治想起漢文帝殺舅父薄昭,才為天下明主,且古訓有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於是下定決心道:“正是,朕心意已決,念國舅功勞,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削去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著沿途州府發兵護送。”
雲熙猛的起身,冷笑道:“長孫大人是陛下親舅,既是國事又是家事,本宮如何差不得手?且要是我也揭發許敬宗和李義府謀反,陛下如何?”
第44章 唐李治皇後7(完)
李治皺眉道:“皇後, 你不要無理取鬧, 朝中大事,婦人不要插手。”要不是她名聲太大,她又貌似有什麽底牌,他早就一杯毒酒結果了她。
雲熙嗤笑一聲,看向武媚娘道:“這麽說來,武貴妃不算是婦人了?”說完走向案桌, 拿起一個折子,搖了搖,輕笑道:“這朱批貌似不是陛下的字呢。”
李治上前一把薅過折子, 不高興的說:“皇後這是長進了,連朕的字都認識了。”
雲熙好整以暇的說:“陛下的字一直在我心中呢, 雖說陛下不願意見我, 但是我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昭啊。”想內涵她?嗬嗬。
李治雖然已經有了被她毒舌的心裏準備,可真聽到了還是被噎住了,皇後不是年紀很大了嗎?怎麽反應還這麽快?
他一邊腹誹, 一邊說:“皇後,此事朕自有決斷, 你先迴宮吧。”
雲熙看了眼許敬宗和李義府,道:“怎麽?本宮說許敬宗和李義府有謀反的苗頭, 陛下都不看看證據嗎?”
李義府實時像李治道:“陛下, 臣要彈劾皇後殿下插手朝政,有牝雞司晨之嫌,請陛下明察。”
雲熙看了一眼武媚娘, 才道:“李大人這是瞧不起女人?”
李義府冷汗頓時上來了,他是依附武貴妃才有如今的地位的,且武貴妃的手段他是再清楚不過了,果斷心狠,連陛下親舅都敢拉下馬,她還有什麽不敢的?且別人不清楚,作為中書令他是知道的,最近的折子根本就是武貴妃的朱批。
他硬著頭皮說:“臣不敢對殿下不敬,隻是古語有言,男外女內,婦人三從四德,才能陰陽調和。”
雲熙挑起眉頭意有所指的說:“陛下真是明主,可你們這些臣子為何半分都沒有學到呢?”然後又道:“本宮也聽說古語有言,巾幗不讓須眉,男兒外出,內宅女子織布洗衣,照顧老人,到底哪裏不如你們男人了?花木蘭上了戰場,輸你們男子嗎?再說本宮是誰?大唐皇後,李義府你是在訓斥本宮嗎?既然懂得三從四德,不懂三綱五常嗎?”花木蘭還是李治冊封為孝烈將軍呢。隻不過不是現在的李治了。
眾人瞠目結舌,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吧。皇族對他們來說可都是君,更加不要說一國之後了。
李義府隻好也跪下。
李治有心治雲熙大不敬,可是張開嘴,卻不知道說什麽,畢竟剛剛她說的句句在理。倒是武媚娘若有所思的看著雲熙。
氣氛有些僵持了。
許敬宗心裏一沉,麵向李治道:“陛下,臣請緝拿長孫無忌。”皇後的嘴皮子實在厲害,再糾纏下去,他們的目的就被帶偏了。
李治這才反應過來,他們最先的話題已經不知道離題到哪裏去了,就要開口。
雲熙插口道:“陛下不看看我的證據?”說完一招手,一群太監魚貫而出,每個人手上端著一個托盤。
她拿起托盤中的一封信,道:“陛下不看看這是誰寫的?”
許敬宗小心的抬起頭,臉色立即變了,這是他寫給監察禦史李巢的信件。而當初為了揪住長孫無忌的辮子,他故意和長孫無忌的好友李巢走得很近,而李巢則是先太子的黨羽,在取得兩人通信證據,就密告了陛下,誰知皇後卻在其中插了一腳。並將當初他故意裝作和李巢很親近時寫的出格的信件弄到了手,然後親自毀了。想到這裏,他又心安了一些。
李治拆開信,臉色都變了,看完了之後,直接扔給許敬宗,怒道:“許敬宗,你敢欺瞞朕?”
許敬宗嚇得身體一抖,爬過去見過信,看到信上的字腦子一片空白,正是他寫給李巢的信,一字不差,連他習慣的字都是一模一樣,那當初他毀掉的信是什麽?這時他想起一個細節,當初他故作害怕讓李巢毀掉那信時,李巢猶豫了很久,他著實廢了不少口舌,才讓李巢答應。
可李巢卻要當著麵燒掉,他隻粗略看了一下,李巢就一把搶過,然後扔到了火爐裏。卻原來是騙他的。
再抬頭看雲熙,隻覺得她嘴角的笑容是那麽的可惡,原來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輸了,輸得一敗塗地。
可是他不甘心,使勁的叩了一個頭,道:“陛下,且聽臣分辯。臣……”
還沒有說完,雲熙截斷他的話:“剛剛許大人可沒有給機會讓長孫大人分辯啊。”然後又似笑非笑的對李治道:“陛下,心裏的秤可不要偏得太過了。長孫大人還實實在在是文德皇後的兄長呢。”幸好第一次廢後時,長孫無忌全程參與,她說的話他相信,這才能夠設陷阱讓許敬宗鑽了進來。
李義府喊道:“陛下,許大人並不是真心寫這封信的,隻是為了取得李巢的信任。其意最先也不是針對長孫大人,可是卻實在是長孫大人行跡敗露,許大人為了大唐江山,這才不顧身家性命,密告於陛下。陛下,許大人是冤枉的。”
雲熙怒斥:“李大人這才是顛倒黑白吧,照李大人的說法,那長孫大人也可以告許大人和李大人誣告,這些證據可是顯示許大人和李巢好得快要穿一條褲子,不光時常同吃同住,私底下還定了兒女親家,連八字都叫人合了。要是許大人真的是身在逆黨,心在陛下,那本宮還真是要為許大人喝彩了,這許大人可是把自己家裏的人都當豬狗了,隨意就丟棄了。嗬嗬,對自己的家人都不放在心上,還指望你把陛下放在心上?你說這話你自己相信嗎?”
然後頭偏向李治:“陛下敢用這樣的人嗎?”上位之人可是要看品性的,尤其是對家中人的態度,所以才有百善孝為先,家國天下之說。
李治怒不可遏的指著許敬宗和李義府:“朕對你們信任有加,視為肱骨大臣,誰知你們卻背著朕如此行事,還拆點害了阿舅,叫朕百年之後如何向母後交代?如何像列祖列宗交代?來人,把他們趕出宮去,閉府自省。”
心裏著實有些埋怨許敬宗,他和李巢之間往來,剛剛已經稟告了,還信誓旦旦的說並無漏洞,結果卻留下這麽多的把柄。瞧著那些托盤,連什麽時候見麵都有證人。怎麽做事的?
雲熙喊道:“慢,陛下剛剛想怎麽處置長孫大人的?”
李治無奈,隻好道:“來人,削去許敬宗的官職,流徙黔州。罷免李義府,留待後議。”然後對雲熙冷然道:“皇後滿意了吧?”
雲熙彎彎腰,行了一個禮,笑道:“陛下,這不是吾滿不滿意,而是陛下應該去問問文德皇後滿不滿意,長孫大人滿不滿意?吾隻是盡了皇後勸諫職責。”說完後退離開了宣政殿。
李治頹然的看著空蕩蕩的宣政殿,將眼前的醇酒一口喝完,飄飄然中才覺得心裏好受些了,再想喝一杯,卻被一雙素手拿走了。
武媚娘嗔怪道:“陛下,不過是兩個不成器的罷了,何必與他們計較?再說陛下年輕,那些人卻已經老衰,聽說於誌寧病得很厲害了,隻怕很快就要乞骸骨了。”
這是今天的第一個好消息,他打起精神,道:“真的?”
武媚娘給李治倒了一杯茶,道:“自然真的,奴已經遣太醫去看過了,的確是病了。”
幸好她做了兩手準備,就怕這次會出紕漏,果然就讓皇後抓住了把柄,許敬宗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隻是不知道皇後什麽時候知道的?要是從一開始就知道了,那她的實力她要重新評估了。可見她貌似也沒有什麽目的,要說她想要掌握更大的權柄,卻也不見她到宣政殿來。從今天看就知道,陛下對她的旨意根本就無足輕重。那麽她的真是目的是什麽呢?看來,她需要去清寧宮探探了。
李治歎了一口氣道:“媚娘,朕對不起你,皇後隻怕廢不了了。”剛剛他從皇後的身上又看到了兩隻蠱蟲,並眼睜睜的看著它趁著侍衛拉著許敬宗的時候偷偷的鑽進了許敬宗的身體,他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他的確害怕了。
武媚娘輕輕的抱住他,道:“陛下,奴說過奴不在意,隻要陛下心不變,哪怕奴隻是低下的宮女,奴也心甘情願。”陛下在害怕,他到底想到了什麽?可看著陛下的神情,她也知道她是問不出來了。
李治閉上眼睛,道:“媚娘,我們隻有等了。太醫說皇後的身體不好,如今隻是用好藥養著,但又能養多久呢?我們隻要耐心點。”他一定會熬住的。既然都是熬,那麽老臣們他更是等得起。
武媚娘乖巧的點點頭:“奴聽陛下的。”心裏卻知道李治這是示弱了,皇後……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打消了李治廢後的念頭,雲熙心裏放下了一塊大石,身子既然不好,那麽剩下的時間她就安心的享受大唐盛世的時光吧。
也因為救了長孫無忌,間接的也救了一些開國大臣,投桃報李,他們也開始不遺餘力的宣揚她賢後的名聲,現在在民間,她的名聲已經完全和文德皇後相媲美了。可見即便她死了,李治和武媚娘也絕對不敢汙蔑她的名聲,隻要王家知情識趣,保住爵位還是沒有問題的。再多的就不是她能管了。
雲熙安穩了,可後宮卻漸漸不安穩了。
這日玉笙過來道:“殿下,蓬萊殿這日日燈火通明的,據說是武貴妃受到了驚嚇。也不知道受到了什麽驚嚇這麽厲害?婢子瞧著蓬萊殿的侍婢都有些戰戰兢兢的,聽說武貴妃也瘦了好多。”
雲熙翻了翻手中的書,漫不經心的說:“隻要蓬萊殿沒有主動報過來,我們就不要插手。”
玉笙點點頭,道:“婢子到處去問了問,好多人說最近遇見了好多黑貓,可黑貓也隻有承歡殿裏那位喜歡,養了一些,可應該也不會嚇到武貴妃啊。聽說武貴妃在前朝的時候可是親自斬過戰馬馬頭的。”所以她才否定了武貴妃是因為害怕黑貓的論斷。
雲熙合上書,笑了,道:“看,你們都落了俗套了吧,誰說膽子大的就不怕貓了?”尤其是心中有鬼的,再被暗示一下,能不疑神疑鬼嗎?
玉笙驚訝的說:“武貴妃竟然真的怕貓?”然後躍躍欲試的說:“婢子不如也去準備幾隻吧。”
武貴妃上躥下跳的廢後,殿下那是心善饒過了她,可既然她都受驚了,再多受點也能接受吧。
雲熙搖搖頭,懶散的說:“算了,陛下遲早會查出來的,你這是閑日子過得太風平浪靜了嗎?”不用看李治的臉色,她心裏舒坦得很呢。
玉笙隻好作罷。
果然皇帝想查總是能查出來的,更何況蕭淑妃壓根沒有掩飾。
在宣政殿的太監到清寧宮求見的時候,雲熙還是有些訝異了,她以為她和李治已經達成了默契,各自過各自的,誰也別打擾誰,自然也別暗地使壞。畢竟最近一段時間都是這樣啊。
太監賠笑道:“殿下,是蕭淑妃的事情,陛下說後宮乃是殿下職權範圍之內,還是需要殿下的意見的。”上次蕭淑妃被關押不是這位親自去接的嗎?這次的話要是不經過,隻怕陛下又怕皇後殿下不滿意,到時候對峙上了,皇後殿下不知道又有什麽想法呢?尤其是如今皇後殿下在後宮說一不二,在宮外幾乎和陛下差不多的名聲了。
雲熙想了想,才道:“帶路吧。”李治不會又腦殘的吧?難道她還沒有把他治好?上次她故意當著他的麵讓蠱王鑽入了許敬宗的身體,她看他搖搖欲墜,瞳孔放大,很明顯害怕極了啊。
好吧,她就是故意的。宮中因為李治開展了滅四害,額,滅蚊蟲的活動,她是費勁好大的力氣才煉製了兩個,也是最後兩個了,且因為種類不多,品質就不好了,壽命很短。所以她才抓緊機會嚇唬住李治,外力、精神心理齊上陣。看他後麵的老實樣,她看得出來他是放棄廢後了。
既然病沒有複發,那就是真的讓她去旁觀了?如此雲熙更是坦然了,拋開她身體的身份,她自己本身還是很欣賞李治和武則天的才能的,自然他們的糟粕要剔除。
進了宣政殿,雲熙就看到李治端坐在上座,旁邊還放著一個位子,而武媚娘則坐在李治的下手。武媚娘可從沒有恃寵而驕破壞既定的規矩,從這小事就可以看出武則天相當有自製力且清醒,這樣的人才能成功嘛。
雲熙毫不客氣的坐了上去,然後叫起了行禮的眾人,再看向李治,笑道:“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李治頭疼的說:“蕭淑妃,你把你的話再和皇後說一遍,後宮之事朕盡托於皇後的。”
雲熙點點頭:“陛下說得是。蕭淑妃有何事?”
蕭淑妃一揚頭,道:“明人不做暗事,在陛下和皇後殿下麵前,奴承認那些黑貓是奴故意培訓讓它們去蓬萊殿驚擾武媚娘的。奴和武媚娘的恩恩怨怨想必陛下和殿下也是心知肚明的。是的,奴就是恨武媚娘,就是要她死。可陛下護著,奴也沒有能力殺她,隻能做這些小動作了。能害她一點是一點。奴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陛下和殿下看著處置吧。”
雲熙看向武媚娘:“貴妃有什麽話可說的?”
武媚娘抽泣道:“這是淑妃一麵之詞,奴與淑妃並無深仇大恨,並不明白奴所思所想。”
蕭淑妃呸了一聲:“武媚娘,我還以為你多厲害呢,隻不過是敢做不敢當的小人。你敢說你沒有搶走陛下?沒有故意對我的孩兒下手?可憐我的孩兒堂堂公主竟然被賜婚給了泥腿子,皇子被發配到了貧瘠之地。隻是一些黑貓,真是便宜你了。”
雲熙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人一來一往,看得出來蕭淑妃完全是豁出去了,而武媚娘雖然處於守勢,可是也不落下風,甚至不懂聲色的套出了蕭淑妃好多話。
比如蕭淑妃被關押在湖心閣樓中時,武媚娘竟然去看過她,還用了刑罰,然後就被蕭淑妃詛咒了,“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當的烈性。蕭淑妃相信她以鮮血下的詛咒是有效的,這才出來之後大肆購買訓練黑貓。
古代人對巫蠱詛咒抱有天生的敬畏和相信,尤其是在李治見識過蠱之後,更是深信不疑。再聽到蕭淑妃的詛咒之後,他的臉色都變了。
雲熙見蕭淑妃越來越來勁,甚至還牽扯她進來了。於是冷下臉,說:“淑妃這也是對本宮不滿嗎?”什麽感業寺故意勾引陛下,她為了削她寵愛才讓武媚娘進宮的。看來蕭淑妃對她的怨言也不少啊,或者說她覺得她不說話就是怕她嗎?
蕭淑妃這才發現自己說過頭了,看著上頭李治和雲熙麵無表情的臉,心裏就有些怯了,她和武媚娘仇恨大,也能給她找不快,隻不過是看在皇後不管的份上。
這幾年她算是看明白了,皇後能兩次逃脫廢後還能名滿天下,叫陛下動不得,這人就不是以前那個懦弱的皇後了。且這兩次陛下和武媚娘可都沒有討得好。如今她寵愛不在,要是皇後再翻臉,也許真的會連累到她的三個子女。
想到這裏,她脊背上頓時出了冷汗,忙跪下道:“奴不敢,是奴說錯話了,求殿下大人有大量,不要見怪。”
看了半天不對等的戲,雲熙也厭倦了,對李治道:“陛下,這也不是什麽大事,隻不過是有什麽因種什麽果,貴妃和淑妃都有錯,這樣吧,都禁足半月,日後安分守己,否則本宮嚴懲不貸。陛下覺得這樣處置可好?“
李治心中有氣,以前寵著淑妃的時候覺得她直爽的性子惹人愛,現在隻覺得厭煩,可皇後的意見,他卻不能不重視。
於是道:“淑妃禁足半年。朕的事情你也敢說三道四,可見平日裏如何囂張跋扈,且義陽和宣城的婚事及許王的封地是朕親自選的,貴妃沒有多半句嘴。這都是因為你這個母妃上行下效,不知進退,讓朕厭惡。皇後說得對,有什麽因種什麽果,這半年你好好反思,否則日後都不要出來了。”
雲熙垂下眼眸,不去看蕭淑妃絕望的眼神,和原主一樣,蕭淑妃是真心愛慕李治的。隻是男人大多喜新厭舊,別看李治在宮中對武媚娘專寵,可是還不是和武媚娘的親姐姐韓國夫人武順搞在一起,且連武順的女兒都不放過。
隻聽蕭淑妃拜服下去,一字一句的說:“奴謝陛下恩典。”自此她就在承歡殿安心到老吧。眼前的男人不再是那個會喊著她嬌兒的男人了,心已死,何必再讓自己沒臉?
蕭淑妃走後,李治對著雲熙道:“皇後,朕朝堂之事已經很忙了,後宮之事不要總來麻煩朕。”老家夥一個個的死了,正是他施展拳腳的時候,被這些事情絆住手腳實在是浪費時辰。
雲熙故意驚訝道:“陛下,武貴妃沒有著人來報告我啊?您也知道,後宮之事雖然歸我管,可是卻也都是伺候陛下的,自然是陛下身心氣爽為主要的。”又想按照規矩辦,又想寵妃例外,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李治語塞,但卻還是為武媚娘說話:“貴妃也沒有稟告朕,是朕見她神情憔悴才問的。貴妃就是太賢淑了。算了,今日之事就算了,日後貴妃就不要把苦處悶在心裏了。皇後可是賢後,怎麽能不會你做主呢?”
雲熙裝作沒有聽出他的諷刺,笑眯眯的說:“陛下金口玉言,說我是賢後那定是賢後了。”反正好處她是得定了。
雲熙玩味的說:“哦,這是幾位大人在密奏嗎?唔,那就是在背後算計長孫大人咯。”
李治氣得臉色發青,卻又心虛的不敢反駁。阿舅一向不看好他,前有太子,後有魏王。後來他當了太子,阿舅竟然還訓斥他,讓他善待前太子和魏王之子。明明是他們謀反不對,卻不給他好臉色。等他登基之後,好多事情都和他對著來。尤其是廢後的事情,作為天子,他難道就不能立自己喜歡的人為皇後嗎?他漸漸心生怨懟,越來越不想看見他,這是許敬宗密奏監察禦史李巢勾結長孫無忌,圖謀造反。聽到這話,他不否認心裏一喜,但麵上還是要做做樣子的。
誰知還沒有哭兩聲,皇後竟然來了,還用媚娘及他的子嗣威脅他,他隻好讓她進來。誰知果真是搗亂的。
許敬宗上前,拱手道:“迴稟皇後殿下,臣等是為大唐天下計,長孫無忌謀反已露苗頭,臣擔心他已知暴露,會采取緊急措施,號召同黨,必成大患。這才希望陛下能果斷處理,盡快拘捕。”
雲熙冷笑:“許大人這話好笑,長孫大人是國舅,先帝親自稱讚並托付的顧命大臣,許大人上下嘴皮一碰就說謀反,怎麽不說本宮謀反?不說經常出入宣政殿的武貴妃謀反呢?”
這話陷阱夠多,許敬宗立即跪下,道:“臣不敢。”他是想找皇後謀反的證據,可是魏國公窩在家裏不出來,他那裏找得到?沒有證據的事情,其他的大臣也不會相信的,更加不要說民間稱她為賢後呢。
這是李義府上前道:“殿下,這是陛下朝議,殿下不易插手。且臣等已有長孫無忌謀反證據。”然後看向李治。
李治想起漢文帝殺舅父薄昭,才為天下明主,且古訓有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於是下定決心道:“正是,朕心意已決,念國舅功勞,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削去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著沿途州府發兵護送。”
雲熙猛的起身,冷笑道:“長孫大人是陛下親舅,既是國事又是家事,本宮如何差不得手?且要是我也揭發許敬宗和李義府謀反,陛下如何?”
第44章 唐李治皇後7(完)
李治皺眉道:“皇後, 你不要無理取鬧, 朝中大事,婦人不要插手。”要不是她名聲太大,她又貌似有什麽底牌,他早就一杯毒酒結果了她。
雲熙嗤笑一聲,看向武媚娘道:“這麽說來,武貴妃不算是婦人了?”說完走向案桌, 拿起一個折子,搖了搖,輕笑道:“這朱批貌似不是陛下的字呢。”
李治上前一把薅過折子, 不高興的說:“皇後這是長進了,連朕的字都認識了。”
雲熙好整以暇的說:“陛下的字一直在我心中呢, 雖說陛下不願意見我, 但是我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昭啊。”想內涵她?嗬嗬。
李治雖然已經有了被她毒舌的心裏準備,可真聽到了還是被噎住了,皇後不是年紀很大了嗎?怎麽反應還這麽快?
他一邊腹誹, 一邊說:“皇後,此事朕自有決斷, 你先迴宮吧。”
雲熙看了眼許敬宗和李義府,道:“怎麽?本宮說許敬宗和李義府有謀反的苗頭, 陛下都不看看證據嗎?”
李義府實時像李治道:“陛下, 臣要彈劾皇後殿下插手朝政,有牝雞司晨之嫌,請陛下明察。”
雲熙看了一眼武媚娘, 才道:“李大人這是瞧不起女人?”
李義府冷汗頓時上來了,他是依附武貴妃才有如今的地位的,且武貴妃的手段他是再清楚不過了,果斷心狠,連陛下親舅都敢拉下馬,她還有什麽不敢的?且別人不清楚,作為中書令他是知道的,最近的折子根本就是武貴妃的朱批。
他硬著頭皮說:“臣不敢對殿下不敬,隻是古語有言,男外女內,婦人三從四德,才能陰陽調和。”
雲熙挑起眉頭意有所指的說:“陛下真是明主,可你們這些臣子為何半分都沒有學到呢?”然後又道:“本宮也聽說古語有言,巾幗不讓須眉,男兒外出,內宅女子織布洗衣,照顧老人,到底哪裏不如你們男人了?花木蘭上了戰場,輸你們男子嗎?再說本宮是誰?大唐皇後,李義府你是在訓斥本宮嗎?既然懂得三從四德,不懂三綱五常嗎?”花木蘭還是李治冊封為孝烈將軍呢。隻不過不是現在的李治了。
眾人瞠目結舌,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吧。皇族對他們來說可都是君,更加不要說一國之後了。
李義府隻好也跪下。
李治有心治雲熙大不敬,可是張開嘴,卻不知道說什麽,畢竟剛剛她說的句句在理。倒是武媚娘若有所思的看著雲熙。
氣氛有些僵持了。
許敬宗心裏一沉,麵向李治道:“陛下,臣請緝拿長孫無忌。”皇後的嘴皮子實在厲害,再糾纏下去,他們的目的就被帶偏了。
李治這才反應過來,他們最先的話題已經不知道離題到哪裏去了,就要開口。
雲熙插口道:“陛下不看看我的證據?”說完一招手,一群太監魚貫而出,每個人手上端著一個托盤。
她拿起托盤中的一封信,道:“陛下不看看這是誰寫的?”
許敬宗小心的抬起頭,臉色立即變了,這是他寫給監察禦史李巢的信件。而當初為了揪住長孫無忌的辮子,他故意和長孫無忌的好友李巢走得很近,而李巢則是先太子的黨羽,在取得兩人通信證據,就密告了陛下,誰知皇後卻在其中插了一腳。並將當初他故意裝作和李巢很親近時寫的出格的信件弄到了手,然後親自毀了。想到這裏,他又心安了一些。
李治拆開信,臉色都變了,看完了之後,直接扔給許敬宗,怒道:“許敬宗,你敢欺瞞朕?”
許敬宗嚇得身體一抖,爬過去見過信,看到信上的字腦子一片空白,正是他寫給李巢的信,一字不差,連他習慣的字都是一模一樣,那當初他毀掉的信是什麽?這時他想起一個細節,當初他故作害怕讓李巢毀掉那信時,李巢猶豫了很久,他著實廢了不少口舌,才讓李巢答應。
可李巢卻要當著麵燒掉,他隻粗略看了一下,李巢就一把搶過,然後扔到了火爐裏。卻原來是騙他的。
再抬頭看雲熙,隻覺得她嘴角的笑容是那麽的可惡,原來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輸了,輸得一敗塗地。
可是他不甘心,使勁的叩了一個頭,道:“陛下,且聽臣分辯。臣……”
還沒有說完,雲熙截斷他的話:“剛剛許大人可沒有給機會讓長孫大人分辯啊。”然後又似笑非笑的對李治道:“陛下,心裏的秤可不要偏得太過了。長孫大人還實實在在是文德皇後的兄長呢。”幸好第一次廢後時,長孫無忌全程參與,她說的話他相信,這才能夠設陷阱讓許敬宗鑽了進來。
李義府喊道:“陛下,許大人並不是真心寫這封信的,隻是為了取得李巢的信任。其意最先也不是針對長孫大人,可是卻實在是長孫大人行跡敗露,許大人為了大唐江山,這才不顧身家性命,密告於陛下。陛下,許大人是冤枉的。”
雲熙怒斥:“李大人這才是顛倒黑白吧,照李大人的說法,那長孫大人也可以告許大人和李大人誣告,這些證據可是顯示許大人和李巢好得快要穿一條褲子,不光時常同吃同住,私底下還定了兒女親家,連八字都叫人合了。要是許大人真的是身在逆黨,心在陛下,那本宮還真是要為許大人喝彩了,這許大人可是把自己家裏的人都當豬狗了,隨意就丟棄了。嗬嗬,對自己的家人都不放在心上,還指望你把陛下放在心上?你說這話你自己相信嗎?”
然後頭偏向李治:“陛下敢用這樣的人嗎?”上位之人可是要看品性的,尤其是對家中人的態度,所以才有百善孝為先,家國天下之說。
李治怒不可遏的指著許敬宗和李義府:“朕對你們信任有加,視為肱骨大臣,誰知你們卻背著朕如此行事,還拆點害了阿舅,叫朕百年之後如何向母後交代?如何像列祖列宗交代?來人,把他們趕出宮去,閉府自省。”
心裏著實有些埋怨許敬宗,他和李巢之間往來,剛剛已經稟告了,還信誓旦旦的說並無漏洞,結果卻留下這麽多的把柄。瞧著那些托盤,連什麽時候見麵都有證人。怎麽做事的?
雲熙喊道:“慢,陛下剛剛想怎麽處置長孫大人的?”
李治無奈,隻好道:“來人,削去許敬宗的官職,流徙黔州。罷免李義府,留待後議。”然後對雲熙冷然道:“皇後滿意了吧?”
雲熙彎彎腰,行了一個禮,笑道:“陛下,這不是吾滿不滿意,而是陛下應該去問問文德皇後滿不滿意,長孫大人滿不滿意?吾隻是盡了皇後勸諫職責。”說完後退離開了宣政殿。
李治頹然的看著空蕩蕩的宣政殿,將眼前的醇酒一口喝完,飄飄然中才覺得心裏好受些了,再想喝一杯,卻被一雙素手拿走了。
武媚娘嗔怪道:“陛下,不過是兩個不成器的罷了,何必與他們計較?再說陛下年輕,那些人卻已經老衰,聽說於誌寧病得很厲害了,隻怕很快就要乞骸骨了。”
這是今天的第一個好消息,他打起精神,道:“真的?”
武媚娘給李治倒了一杯茶,道:“自然真的,奴已經遣太醫去看過了,的確是病了。”
幸好她做了兩手準備,就怕這次會出紕漏,果然就讓皇後抓住了把柄,許敬宗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隻是不知道皇後什麽時候知道的?要是從一開始就知道了,那她的實力她要重新評估了。可見她貌似也沒有什麽目的,要說她想要掌握更大的權柄,卻也不見她到宣政殿來。從今天看就知道,陛下對她的旨意根本就無足輕重。那麽她的真是目的是什麽呢?看來,她需要去清寧宮探探了。
李治歎了一口氣道:“媚娘,朕對不起你,皇後隻怕廢不了了。”剛剛他從皇後的身上又看到了兩隻蠱蟲,並眼睜睜的看著它趁著侍衛拉著許敬宗的時候偷偷的鑽進了許敬宗的身體,他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他的確害怕了。
武媚娘輕輕的抱住他,道:“陛下,奴說過奴不在意,隻要陛下心不變,哪怕奴隻是低下的宮女,奴也心甘情願。”陛下在害怕,他到底想到了什麽?可看著陛下的神情,她也知道她是問不出來了。
李治閉上眼睛,道:“媚娘,我們隻有等了。太醫說皇後的身體不好,如今隻是用好藥養著,但又能養多久呢?我們隻要耐心點。”他一定會熬住的。既然都是熬,那麽老臣們他更是等得起。
武媚娘乖巧的點點頭:“奴聽陛下的。”心裏卻知道李治這是示弱了,皇後……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打消了李治廢後的念頭,雲熙心裏放下了一塊大石,身子既然不好,那麽剩下的時間她就安心的享受大唐盛世的時光吧。
也因為救了長孫無忌,間接的也救了一些開國大臣,投桃報李,他們也開始不遺餘力的宣揚她賢後的名聲,現在在民間,她的名聲已經完全和文德皇後相媲美了。可見即便她死了,李治和武媚娘也絕對不敢汙蔑她的名聲,隻要王家知情識趣,保住爵位還是沒有問題的。再多的就不是她能管了。
雲熙安穩了,可後宮卻漸漸不安穩了。
這日玉笙過來道:“殿下,蓬萊殿這日日燈火通明的,據說是武貴妃受到了驚嚇。也不知道受到了什麽驚嚇這麽厲害?婢子瞧著蓬萊殿的侍婢都有些戰戰兢兢的,聽說武貴妃也瘦了好多。”
雲熙翻了翻手中的書,漫不經心的說:“隻要蓬萊殿沒有主動報過來,我們就不要插手。”
玉笙點點頭,道:“婢子到處去問了問,好多人說最近遇見了好多黑貓,可黑貓也隻有承歡殿裏那位喜歡,養了一些,可應該也不會嚇到武貴妃啊。聽說武貴妃在前朝的時候可是親自斬過戰馬馬頭的。”所以她才否定了武貴妃是因為害怕黑貓的論斷。
雲熙合上書,笑了,道:“看,你們都落了俗套了吧,誰說膽子大的就不怕貓了?”尤其是心中有鬼的,再被暗示一下,能不疑神疑鬼嗎?
玉笙驚訝的說:“武貴妃竟然真的怕貓?”然後躍躍欲試的說:“婢子不如也去準備幾隻吧。”
武貴妃上躥下跳的廢後,殿下那是心善饒過了她,可既然她都受驚了,再多受點也能接受吧。
雲熙搖搖頭,懶散的說:“算了,陛下遲早會查出來的,你這是閑日子過得太風平浪靜了嗎?”不用看李治的臉色,她心裏舒坦得很呢。
玉笙隻好作罷。
果然皇帝想查總是能查出來的,更何況蕭淑妃壓根沒有掩飾。
在宣政殿的太監到清寧宮求見的時候,雲熙還是有些訝異了,她以為她和李治已經達成了默契,各自過各自的,誰也別打擾誰,自然也別暗地使壞。畢竟最近一段時間都是這樣啊。
太監賠笑道:“殿下,是蕭淑妃的事情,陛下說後宮乃是殿下職權範圍之內,還是需要殿下的意見的。”上次蕭淑妃被關押不是這位親自去接的嗎?這次的話要是不經過,隻怕陛下又怕皇後殿下不滿意,到時候對峙上了,皇後殿下不知道又有什麽想法呢?尤其是如今皇後殿下在後宮說一不二,在宮外幾乎和陛下差不多的名聲了。
雲熙想了想,才道:“帶路吧。”李治不會又腦殘的吧?難道她還沒有把他治好?上次她故意當著他的麵讓蠱王鑽入了許敬宗的身體,她看他搖搖欲墜,瞳孔放大,很明顯害怕極了啊。
好吧,她就是故意的。宮中因為李治開展了滅四害,額,滅蚊蟲的活動,她是費勁好大的力氣才煉製了兩個,也是最後兩個了,且因為種類不多,品質就不好了,壽命很短。所以她才抓緊機會嚇唬住李治,外力、精神心理齊上陣。看他後麵的老實樣,她看得出來他是放棄廢後了。
既然病沒有複發,那就是真的讓她去旁觀了?如此雲熙更是坦然了,拋開她身體的身份,她自己本身還是很欣賞李治和武則天的才能的,自然他們的糟粕要剔除。
進了宣政殿,雲熙就看到李治端坐在上座,旁邊還放著一個位子,而武媚娘則坐在李治的下手。武媚娘可從沒有恃寵而驕破壞既定的規矩,從這小事就可以看出武則天相當有自製力且清醒,這樣的人才能成功嘛。
雲熙毫不客氣的坐了上去,然後叫起了行禮的眾人,再看向李治,笑道:“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李治頭疼的說:“蕭淑妃,你把你的話再和皇後說一遍,後宮之事朕盡托於皇後的。”
雲熙點點頭:“陛下說得是。蕭淑妃有何事?”
蕭淑妃一揚頭,道:“明人不做暗事,在陛下和皇後殿下麵前,奴承認那些黑貓是奴故意培訓讓它們去蓬萊殿驚擾武媚娘的。奴和武媚娘的恩恩怨怨想必陛下和殿下也是心知肚明的。是的,奴就是恨武媚娘,就是要她死。可陛下護著,奴也沒有能力殺她,隻能做這些小動作了。能害她一點是一點。奴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陛下和殿下看著處置吧。”
雲熙看向武媚娘:“貴妃有什麽話可說的?”
武媚娘抽泣道:“這是淑妃一麵之詞,奴與淑妃並無深仇大恨,並不明白奴所思所想。”
蕭淑妃呸了一聲:“武媚娘,我還以為你多厲害呢,隻不過是敢做不敢當的小人。你敢說你沒有搶走陛下?沒有故意對我的孩兒下手?可憐我的孩兒堂堂公主竟然被賜婚給了泥腿子,皇子被發配到了貧瘠之地。隻是一些黑貓,真是便宜你了。”
雲熙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人一來一往,看得出來蕭淑妃完全是豁出去了,而武媚娘雖然處於守勢,可是也不落下風,甚至不懂聲色的套出了蕭淑妃好多話。
比如蕭淑妃被關押在湖心閣樓中時,武媚娘竟然去看過她,還用了刑罰,然後就被蕭淑妃詛咒了,“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當的烈性。蕭淑妃相信她以鮮血下的詛咒是有效的,這才出來之後大肆購買訓練黑貓。
古代人對巫蠱詛咒抱有天生的敬畏和相信,尤其是在李治見識過蠱之後,更是深信不疑。再聽到蕭淑妃的詛咒之後,他的臉色都變了。
雲熙見蕭淑妃越來越來勁,甚至還牽扯她進來了。於是冷下臉,說:“淑妃這也是對本宮不滿嗎?”什麽感業寺故意勾引陛下,她為了削她寵愛才讓武媚娘進宮的。看來蕭淑妃對她的怨言也不少啊,或者說她覺得她不說話就是怕她嗎?
蕭淑妃這才發現自己說過頭了,看著上頭李治和雲熙麵無表情的臉,心裏就有些怯了,她和武媚娘仇恨大,也能給她找不快,隻不過是看在皇後不管的份上。
這幾年她算是看明白了,皇後能兩次逃脫廢後還能名滿天下,叫陛下動不得,這人就不是以前那個懦弱的皇後了。且這兩次陛下和武媚娘可都沒有討得好。如今她寵愛不在,要是皇後再翻臉,也許真的會連累到她的三個子女。
想到這裏,她脊背上頓時出了冷汗,忙跪下道:“奴不敢,是奴說錯話了,求殿下大人有大量,不要見怪。”
看了半天不對等的戲,雲熙也厭倦了,對李治道:“陛下,這也不是什麽大事,隻不過是有什麽因種什麽果,貴妃和淑妃都有錯,這樣吧,都禁足半月,日後安分守己,否則本宮嚴懲不貸。陛下覺得這樣處置可好?“
李治心中有氣,以前寵著淑妃的時候覺得她直爽的性子惹人愛,現在隻覺得厭煩,可皇後的意見,他卻不能不重視。
於是道:“淑妃禁足半年。朕的事情你也敢說三道四,可見平日裏如何囂張跋扈,且義陽和宣城的婚事及許王的封地是朕親自選的,貴妃沒有多半句嘴。這都是因為你這個母妃上行下效,不知進退,讓朕厭惡。皇後說得對,有什麽因種什麽果,這半年你好好反思,否則日後都不要出來了。”
雲熙垂下眼眸,不去看蕭淑妃絕望的眼神,和原主一樣,蕭淑妃是真心愛慕李治的。隻是男人大多喜新厭舊,別看李治在宮中對武媚娘專寵,可是還不是和武媚娘的親姐姐韓國夫人武順搞在一起,且連武順的女兒都不放過。
隻聽蕭淑妃拜服下去,一字一句的說:“奴謝陛下恩典。”自此她就在承歡殿安心到老吧。眼前的男人不再是那個會喊著她嬌兒的男人了,心已死,何必再讓自己沒臉?
蕭淑妃走後,李治對著雲熙道:“皇後,朕朝堂之事已經很忙了,後宮之事不要總來麻煩朕。”老家夥一個個的死了,正是他施展拳腳的時候,被這些事情絆住手腳實在是浪費時辰。
雲熙故意驚訝道:“陛下,武貴妃沒有著人來報告我啊?您也知道,後宮之事雖然歸我管,可是卻也都是伺候陛下的,自然是陛下身心氣爽為主要的。”又想按照規矩辦,又想寵妃例外,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李治語塞,但卻還是為武媚娘說話:“貴妃也沒有稟告朕,是朕見她神情憔悴才問的。貴妃就是太賢淑了。算了,今日之事就算了,日後貴妃就不要把苦處悶在心裏了。皇後可是賢後,怎麽能不會你做主呢?”
雲熙裝作沒有聽出他的諷刺,笑眯眯的說:“陛下金口玉言,說我是賢後那定是賢後了。”反正好處她是得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