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說的沒錯,這個世子真不是個好人。”見人走了,二丫徹底明白姐姐之間的那番話,還是她看人準,這錦寧侯世子果真不是個東西。
洪家二老看著大女兒,心裏同時感慨,幸虧爹在世時教導了大丫頭幾年,要不然自家可是要吃個啞巴虧,被那世子哄騙了還不知。
春大娘一直盯著洪家的院子,見顧紹南氣唿唿地走出來,她心下一喜,湊上前去。
顧紹南此刻滿腦子都是那妖豔卻義正嚴詞的臉,也不知怎麽的越發覺得要把她弄到手,抬頭看見笑得諂媚的婆子,他微眯著眼,這醜婦是誰,笑得憑地讓人作嘔。
劣質的香粉飄散在空中,像鬼似慘白的臉正湊上前來,醜人多作怪,他想也不想,一腳踹過去,正中心窩,隻把春大娘踹得四腳朝天,倒在路邊半天也爬不起身,如同翻倒的烏龜般揮舞四肢。
見那醜婦爬不起來,他又補一腳踹,隻聽得那老婦“哎哎”地叫喚,他“呸”了一口,丟下一錠銀子,揚長而去。
第10章 大鬧侯府
柳氏從外麵迴來正好看到洪大娘被那錦寧侯世子踹翻在地的一幕,她勾了勾嘴角,無聲地笑了,高聳的顴骨更顯突兀。
剛她從以前的主家那裏出來,無意得了一個消息,那錦寧侯府與敬德侯府裏早就私下訂親,隻把洪家這群人蒙在鼓裏。
想到這,家也不迴,直接就往洪家的院子走去,隻見洪家一片愁雲慘淡,她心裏更添快意,往日裏那杜氏總是擺著一副侯府丈母娘的嘴點,這下親事已退,看她以後還要如何得意。
柳氏裝作悲切的樣子,走到杜氏跟前,用帕子抹下並不存在的眼淚,“杜姐姐,這錦寧侯府真是欺人太甚,我們蓮笙這麽好的姑娘,說退親就退親,這分明是欺負我們出生卑微。”
見杜氏如遇到知己親人般地拉著她的手,她似沉痛地把聲音壓得低低的,“那錦寧侯府怕是早就打著退親的主意,我聽說他們早就和敬德侯府訂親了,隻把咱們瞞得死死的,還潑了一身髒水,哎……誰讓人家財大勢大,咱們胳膊哪裏扭得過大腿。”
杜氏“豁”地站起來,急急地扯著柳氏的衣袖,“柳妹子,此話當真,那侯府果真做下如此背信棄義之事?”
“自是千真萬確,兩家的庚貼都換過了。”她那主家可是京中大官,消息肯定可靠,柳氏得意地想到,今兒個主家似乎還提到了自家的春杏,說不定過幾日就要把人接過去,這下她看洪家帶著一般優越感,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果然是輪流轉的。
“殺千刀的侯府,老娘跟他們拚了。”杜氏隻覺得滿腔的怒火一下子衝出來,急急地往外跑,直奔那侯府而去,洪老爹看著不對勁,也跟著跑去。
蓮笙聽見外的動靜,暗叫糟糕,深深地看了一眼明顯帶著看好戲樣子的柳氏,也不與她多言,直接把她請出去,和二丫倆把門一鎖,尋爹娘去了。
且說杜氏一路奔一路罵,來到錦寧侯府前,一屁股坐在石階上,失聲痛哭起來,“姓顧的王八糕子,忘恩負義的小人,想攀高枝就直接說,為何如此糟蹋人,自己偷偷摸摸地和那敬德侯府訂了親,還要往我們洪家身上潑髒水,簡直是倒打一耙,喪盡天良。”
路人很快就圍了上來,侯府裏守門的要過來轟她,她把聲音拔高,“各位幫小婦人評評理,這姓顧的先侯爺在世時,婦人的公爹對他頗為照顧,兩人訂下世子與我家女兒的婚事,怎知這侯夫人嫌棄我們家貧,和那敬德侯府私下議親了,還汙蔑我們家姑娘的名聲,大夥說說,這樣的小人,怎麽不天打雷劈。”
人群中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這錦寧侯府的世子確實是訂了一門姻親,聽說女方出身微寒,昨天還有人說那姑娘雖出身不顯,但長相極佳,且仗著姿色最愛行那勾搭之事,侯府是萬般無奈才退的親。
聽這婦人一說,似乎裏麵還有隱情,這錦寧侯府居然和敬德侯搭上了,如果真是這樣,那也太不地道了,眾人議論紛紛,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那門房連忙把大門緊閉,到裏麵去稟報主子。
康氏一聽門房來報,隻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頭痛不已,那杜氏是個混的,嘴也沒個把門,這可如何是好,想著定要給她一個狠狠的教訓,叫個下人上來,如此這般一吩咐,那人便領命而去。
杜氏被人團團圍住,邊哭邊說,一時間,站在她這邊說話的人還不少,有人勸她說,“妹子,這侯府勢大,咱們平頭百姓哪裏鬥得過,不過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生忍吧。”
“不是婦人不肯答應退婚,而是這侯府欺人太甚,敗壞我家女兒的名聲,這簡直是要逼死我們,不給活路啊。”杜氏哀淒淒地對著那人說道,“可憐我那公爹,如果知道當初一番好心換來今天如此的對待,怕是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啊。”
“是啊,退親便是,這毀人名節確實可恨,真是要不得……”
康氏帶著李嬤嬤出門來,隻聽得人群中都是一邊倒的聲援杜氏,暗叫不妙,“洪夫人,你來了怎麽也不進去喝杯茶,雖然做不得親家,兩家也是世交,理應以禮相待。”
“你家的茶我個粗婦哪時喝得起,隻求你們夫人高抬貴手,饒過我們洪家,婦人就感激不盡了。”說著杜氏就跪下來,拉著已經趕過來的洪老爹,兩口子對著侯府大門連磕三個響頭,嘴裏一直說著告饒的話。
把康氏氣得倒仰,眼裏恨意生,敬酒不吃吃罰酒,就別怪她心狠,“你家姑娘舉止放蕩,這街頭巷尾都傳遍了,讓我們顧家如何將這樣的女子娶進門,紹兒貴為世子,身份尊貴,強行娶你家姑娘隻會被人恥笑,讓他以後如何抬頭做人。”
一道清越的女聲響起,“你們與那敬德侯府訂親一事總不會是假的吧,這昨天才退親,今天就已訂親,要說侯府沒有早就打算,怕是誰也不會信。”
眾人看去,隻見一戴麵紗的妙齡女子站在那裏,人群紛紛讓出一條路,蓮笙直接就走到洪氏夫婦跟前,將倆人拉起,“爹娘莫跪小人,若論出身,他們還不如咱們。”
康氏看著她,眼神不善,“大家看看,這姑娘好大的口氣,我們侯府還不如他們身份尊貴,怪不得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未過門就勾三搭四。”
“侯夫人不必如此陰陽怪氣,你們顧家第一代錦寧侯顧念恩是我夏朝第一位公主和恩公主府上的馬奴,因將公主的愛馬侍候得好,特賜姓顧,顧本是看管的意思,至於念恩,則是讓他不忘主家之恩。”
“後來和恩公主故去,顧念恩在靈棺前哭得幾次昏厥,聖祖帝念他對愛女的敬愛之心,便破例除他奴籍,賜他為錦寧公,隨著第二代夏帝繼位,又提拔為錦寧侯,侯夫人說說看,一個馬奴的後人,真的比我們庶民尊貴嗎?恐怕在場的各位究根溯源,都比你們出身高。”
靈動的女聲,慢慢娓娓道來,在場的眾人都聽得如癡如醉,等她聲音停了,才恍然過來,這麽說來,錦寧侯真的不比他們出身高,個個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
康氏隻覺得渾身冰涼,這可是侯府的秘辛,曆來隻傳當家人,這死丫頭從哪裏聽說的?
正愣神間,人群外走來一夥黑衣藍邊的帶刀衙役,為首的正是京兆尹秦中行。
第11章 識破
兇神惡煞的衙役們拷上洪氏夫婦就走,康氏假惺惺地阻攔,“秦大人,這是否有什麽誤會,為何要拿人?”
“天子腳下,京畿重地,聚眾喧嘩,鬧事擾民,本大人定要帶迴去嚴加拷問,侯夫人莫要替他們求情。”秦大人對著康氏一揖手,揮手就要讓人把洪氏夫婦拉走。
“慢著。”
秦大人看著眼前蒙紗的少女,剛才那兩個字嚇他一跳,裏麵帶著上位者的威嚴,待看著她與洪家人的表情,心裏暗忖她應該就是那位錦寧侯世子的先未婚妻,方才肯定是自己聽岔了。
“秦大人,你怎麽知我們是聚眾鬧事,細由都不分說就直接拿人,可不是明官所為。”蓮笙有些心急,秦中行的為人她頗為了解,是個奸滑又慣會使舵的老手,此行分明是受了康氏的賄賂,洪氏兩口子如果真被帶進去了,那可就得吃不少苦頭了。
秦大人有些惱怒,不過是個市井小民,也敢質疑他,正要發作,他的隨從急急地對著他耳語一番,順著視線看去,隻見一個青鬆般的男子站在人群之外。
當場嚇得他冷汗直流,忙對著蓮笙道,“這位姑娘說的也有禮,本大人確實有些疏忽了,是該仔細詢問一番,那你們且說,為何在此哭鬧?”
康氏有些傻眼,這秦大人怎麽說變卦就變卦,往年他們可是沒少給他好處,隻見那洪家人將實情一一道來,秦大人假作深思地點頭,未了,讓人將兩口子鬆綁,“此事已明了,不過是兩家私怨糾紛,談不上擾亂,本官告辭。”
一行人嘩啦啦地走了。
蓮笙納悶,這姓秦的不可能如此好說話,莫非……
她四周一掃,隻見不遠處一抹青色的衣袍消失在街角。
“秦大人真是個好官,明查秋毫,為民作主,真是我們百姓之福。”人群中響起讚歎聲,且有不少人附合,隻把秦中行聽得心中得意萬分,這銀兩他愛,名聲更愛,有了好名聲,在上位者那裏才能博出位。
他抬頭找了找,那男子的身影已不見了,他心中暗自納悶,這位爺怎麽會在這裏,也不知自己今天的所做所為有沒有留下好印象。
京中這些世家盤根錯節,稍不小心就會得罪不該得罪的人,也是他有幾分手段,將其中的彎彎繞繞得理得門清,要不然哪能在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這麽多年。
洪家二老看著大女兒,心裏同時感慨,幸虧爹在世時教導了大丫頭幾年,要不然自家可是要吃個啞巴虧,被那世子哄騙了還不知。
春大娘一直盯著洪家的院子,見顧紹南氣唿唿地走出來,她心下一喜,湊上前去。
顧紹南此刻滿腦子都是那妖豔卻義正嚴詞的臉,也不知怎麽的越發覺得要把她弄到手,抬頭看見笑得諂媚的婆子,他微眯著眼,這醜婦是誰,笑得憑地讓人作嘔。
劣質的香粉飄散在空中,像鬼似慘白的臉正湊上前來,醜人多作怪,他想也不想,一腳踹過去,正中心窩,隻把春大娘踹得四腳朝天,倒在路邊半天也爬不起身,如同翻倒的烏龜般揮舞四肢。
見那醜婦爬不起來,他又補一腳踹,隻聽得那老婦“哎哎”地叫喚,他“呸”了一口,丟下一錠銀子,揚長而去。
第10章 大鬧侯府
柳氏從外麵迴來正好看到洪大娘被那錦寧侯世子踹翻在地的一幕,她勾了勾嘴角,無聲地笑了,高聳的顴骨更顯突兀。
剛她從以前的主家那裏出來,無意得了一個消息,那錦寧侯府與敬德侯府裏早就私下訂親,隻把洪家這群人蒙在鼓裏。
想到這,家也不迴,直接就往洪家的院子走去,隻見洪家一片愁雲慘淡,她心裏更添快意,往日裏那杜氏總是擺著一副侯府丈母娘的嘴點,這下親事已退,看她以後還要如何得意。
柳氏裝作悲切的樣子,走到杜氏跟前,用帕子抹下並不存在的眼淚,“杜姐姐,這錦寧侯府真是欺人太甚,我們蓮笙這麽好的姑娘,說退親就退親,這分明是欺負我們出生卑微。”
見杜氏如遇到知己親人般地拉著她的手,她似沉痛地把聲音壓得低低的,“那錦寧侯府怕是早就打著退親的主意,我聽說他們早就和敬德侯府訂親了,隻把咱們瞞得死死的,還潑了一身髒水,哎……誰讓人家財大勢大,咱們胳膊哪裏扭得過大腿。”
杜氏“豁”地站起來,急急地扯著柳氏的衣袖,“柳妹子,此話當真,那侯府果真做下如此背信棄義之事?”
“自是千真萬確,兩家的庚貼都換過了。”她那主家可是京中大官,消息肯定可靠,柳氏得意地想到,今兒個主家似乎還提到了自家的春杏,說不定過幾日就要把人接過去,這下她看洪家帶著一般優越感,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果然是輪流轉的。
“殺千刀的侯府,老娘跟他們拚了。”杜氏隻覺得滿腔的怒火一下子衝出來,急急地往外跑,直奔那侯府而去,洪老爹看著不對勁,也跟著跑去。
蓮笙聽見外的動靜,暗叫糟糕,深深地看了一眼明顯帶著看好戲樣子的柳氏,也不與她多言,直接把她請出去,和二丫倆把門一鎖,尋爹娘去了。
且說杜氏一路奔一路罵,來到錦寧侯府前,一屁股坐在石階上,失聲痛哭起來,“姓顧的王八糕子,忘恩負義的小人,想攀高枝就直接說,為何如此糟蹋人,自己偷偷摸摸地和那敬德侯府訂了親,還要往我們洪家身上潑髒水,簡直是倒打一耙,喪盡天良。”
路人很快就圍了上來,侯府裏守門的要過來轟她,她把聲音拔高,“各位幫小婦人評評理,這姓顧的先侯爺在世時,婦人的公爹對他頗為照顧,兩人訂下世子與我家女兒的婚事,怎知這侯夫人嫌棄我們家貧,和那敬德侯府私下議親了,還汙蔑我們家姑娘的名聲,大夥說說,這樣的小人,怎麽不天打雷劈。”
人群中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這錦寧侯府的世子確實是訂了一門姻親,聽說女方出身微寒,昨天還有人說那姑娘雖出身不顯,但長相極佳,且仗著姿色最愛行那勾搭之事,侯府是萬般無奈才退的親。
聽這婦人一說,似乎裏麵還有隱情,這錦寧侯府居然和敬德侯搭上了,如果真是這樣,那也太不地道了,眾人議論紛紛,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那門房連忙把大門緊閉,到裏麵去稟報主子。
康氏一聽門房來報,隻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頭痛不已,那杜氏是個混的,嘴也沒個把門,這可如何是好,想著定要給她一個狠狠的教訓,叫個下人上來,如此這般一吩咐,那人便領命而去。
杜氏被人團團圍住,邊哭邊說,一時間,站在她這邊說話的人還不少,有人勸她說,“妹子,這侯府勢大,咱們平頭百姓哪裏鬥得過,不過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生忍吧。”
“不是婦人不肯答應退婚,而是這侯府欺人太甚,敗壞我家女兒的名聲,這簡直是要逼死我們,不給活路啊。”杜氏哀淒淒地對著那人說道,“可憐我那公爹,如果知道當初一番好心換來今天如此的對待,怕是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啊。”
“是啊,退親便是,這毀人名節確實可恨,真是要不得……”
康氏帶著李嬤嬤出門來,隻聽得人群中都是一邊倒的聲援杜氏,暗叫不妙,“洪夫人,你來了怎麽也不進去喝杯茶,雖然做不得親家,兩家也是世交,理應以禮相待。”
“你家的茶我個粗婦哪時喝得起,隻求你們夫人高抬貴手,饒過我們洪家,婦人就感激不盡了。”說著杜氏就跪下來,拉著已經趕過來的洪老爹,兩口子對著侯府大門連磕三個響頭,嘴裏一直說著告饒的話。
把康氏氣得倒仰,眼裏恨意生,敬酒不吃吃罰酒,就別怪她心狠,“你家姑娘舉止放蕩,這街頭巷尾都傳遍了,讓我們顧家如何將這樣的女子娶進門,紹兒貴為世子,身份尊貴,強行娶你家姑娘隻會被人恥笑,讓他以後如何抬頭做人。”
一道清越的女聲響起,“你們與那敬德侯府訂親一事總不會是假的吧,這昨天才退親,今天就已訂親,要說侯府沒有早就打算,怕是誰也不會信。”
眾人看去,隻見一戴麵紗的妙齡女子站在那裏,人群紛紛讓出一條路,蓮笙直接就走到洪氏夫婦跟前,將倆人拉起,“爹娘莫跪小人,若論出身,他們還不如咱們。”
康氏看著她,眼神不善,“大家看看,這姑娘好大的口氣,我們侯府還不如他們身份尊貴,怪不得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未過門就勾三搭四。”
“侯夫人不必如此陰陽怪氣,你們顧家第一代錦寧侯顧念恩是我夏朝第一位公主和恩公主府上的馬奴,因將公主的愛馬侍候得好,特賜姓顧,顧本是看管的意思,至於念恩,則是讓他不忘主家之恩。”
“後來和恩公主故去,顧念恩在靈棺前哭得幾次昏厥,聖祖帝念他對愛女的敬愛之心,便破例除他奴籍,賜他為錦寧公,隨著第二代夏帝繼位,又提拔為錦寧侯,侯夫人說說看,一個馬奴的後人,真的比我們庶民尊貴嗎?恐怕在場的各位究根溯源,都比你們出身高。”
靈動的女聲,慢慢娓娓道來,在場的眾人都聽得如癡如醉,等她聲音停了,才恍然過來,這麽說來,錦寧侯真的不比他們出身高,個個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
康氏隻覺得渾身冰涼,這可是侯府的秘辛,曆來隻傳當家人,這死丫頭從哪裏聽說的?
正愣神間,人群外走來一夥黑衣藍邊的帶刀衙役,為首的正是京兆尹秦中行。
第11章 識破
兇神惡煞的衙役們拷上洪氏夫婦就走,康氏假惺惺地阻攔,“秦大人,這是否有什麽誤會,為何要拿人?”
“天子腳下,京畿重地,聚眾喧嘩,鬧事擾民,本大人定要帶迴去嚴加拷問,侯夫人莫要替他們求情。”秦大人對著康氏一揖手,揮手就要讓人把洪氏夫婦拉走。
“慢著。”
秦大人看著眼前蒙紗的少女,剛才那兩個字嚇他一跳,裏麵帶著上位者的威嚴,待看著她與洪家人的表情,心裏暗忖她應該就是那位錦寧侯世子的先未婚妻,方才肯定是自己聽岔了。
“秦大人,你怎麽知我們是聚眾鬧事,細由都不分說就直接拿人,可不是明官所為。”蓮笙有些心急,秦中行的為人她頗為了解,是個奸滑又慣會使舵的老手,此行分明是受了康氏的賄賂,洪氏兩口子如果真被帶進去了,那可就得吃不少苦頭了。
秦大人有些惱怒,不過是個市井小民,也敢質疑他,正要發作,他的隨從急急地對著他耳語一番,順著視線看去,隻見一個青鬆般的男子站在人群之外。
當場嚇得他冷汗直流,忙對著蓮笙道,“這位姑娘說的也有禮,本大人確實有些疏忽了,是該仔細詢問一番,那你們且說,為何在此哭鬧?”
康氏有些傻眼,這秦大人怎麽說變卦就變卦,往年他們可是沒少給他好處,隻見那洪家人將實情一一道來,秦大人假作深思地點頭,未了,讓人將兩口子鬆綁,“此事已明了,不過是兩家私怨糾紛,談不上擾亂,本官告辭。”
一行人嘩啦啦地走了。
蓮笙納悶,這姓秦的不可能如此好說話,莫非……
她四周一掃,隻見不遠處一抹青色的衣袍消失在街角。
“秦大人真是個好官,明查秋毫,為民作主,真是我們百姓之福。”人群中響起讚歎聲,且有不少人附合,隻把秦中行聽得心中得意萬分,這銀兩他愛,名聲更愛,有了好名聲,在上位者那裏才能博出位。
他抬頭找了找,那男子的身影已不見了,他心中暗自納悶,這位爺怎麽會在這裏,也不知自己今天的所做所為有沒有留下好印象。
京中這些世家盤根錯節,稍不小心就會得罪不該得罪的人,也是他有幾分手段,將其中的彎彎繞繞得理得門清,要不然哪能在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這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