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慧狠狠地剜了她一眼,暗恨她胳膊肘往外拐。濟慈卻隻能沮喪地道:“蘭嫵姑娘說的有理,如此,貧尼便代先師收徒,為娘娘賜一號‘濟元’,濟元師妹,你若是不計較,就請向著先師的牌位叩一個頭罷。”
厲蘭妡當然不計較,她既能對活人折腰,也肯向死人低頭——隻需要這麽一個小小的舉動,她就能在輩分上壓過那些小尼僧,無需怕她們對自己指手畫腳。
儀式結束後,濟慈一個眼色,濟慧悄悄將妙殊叫到一邊,叱道:“妙殊,你是在這庵裏長大的,你忘了是誰把飯你吃,竟這樣幫著外人?”
妙殊睜著無辜的大眼睛,“監寺師叔,濟元師叔雖是奉旨離宮修行,照說與宮裏再無瓜葛,可您想想,若咱們個個苛待於她,難免使其心中生出怨恨,恐怕恨透了咱們,倒不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如此才更好成事不是麽?”
濟慧聽得眉開眼笑,“想不到你這小妮子竟這樣有手段,我素日倒小看你了,也好,就這樣辦,虛虛實實,她們才沒有防備。”
妙殊舒了一口氣,也陪著笑意,她心中另有一番計較:濟慈和濟慧奉了宮中主子的囑托,才想百般折辱厲昭儀,她縱然幫著作踐,也隻是錦上添花,得不到上頭重用;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幫助厲昭儀——厲昭儀畢竟生下了皇長子,未必沒有翻身之機,萬一真有那日,自己的功勞可就大了。
賜號之後,厲蘭妡正式成為庵中一員,妙在她算長輩,那些小尼僧見了她還得半恭不敬地稱一句師叔,尋常粗重活計也勞煩不動她,厲蘭妡每日隻需要裝模作樣地做做功課即可,日子過得清閑無比。
數日之後,厲蘭妡就發現自己命蘭嫵新加的那道門閂悄無聲息地損壞了,她也沒命人修理,隻是聽之任之,仿佛渾然沒有瞧見。
至晚,兩人正在熟睡,門吱呀一聲推開,一道人影悄悄溜進來,那人熟極而流地滑向門邊的桌案——兩人的包袱就放在那上頭。
她正要將包袱打開,油燈倏然一下亮了,厲蘭妡笑盈盈地從床上爬起,“濟慧師姐怎麽這樣晚還不睡,反而有興來看我?”
來人果然是監寺濟慧。她麵露尷尬,“我才瞧見有個人影在這邊,因此過來看看,恐怕有竊賊偷入。”
厲蘭妡笑得更歡,“原來如此,難為監寺師姐還穿得這樣齊整。”
濟慧一看身上,從裏衣到外裳一應俱全,的確不像剛從床上爬起來的樣子。她不免更加局促。
厲蘭妡輕輕掩上門,由衷道:“監寺師姐的意思我也明白,可惜師姐打錯主意了。”她將包袱解開,裏頭的東西盡數抖落在桌上,卻隻有幾件幹淨的衣衫,別無他物,樸素得令人心疼。
濟慧不禁露出幾分失望,口中道:“師妹,你這是什麽意思,莫非在懷疑我麽?”
厲蘭妡徑自道:“我此番出來得匆忙,身無長物,沒什麽可以孝敬師姐的,隻有這一樣——”她從枕頭下取出一個赤金項圈,“勉強可以入眼,還請師姐笑納。”
那項圈做工精巧,金光耀目,一看就是值錢之物。濟慧麵露喜色,忙推辭道:“師妹這是什麽意思?我可不要你的!”一雙溜滑的手卻不自覺向項圈伸過去。
厲蘭妡順水推舟地遞給她,“一個項圈值得什麽,我初來貴地,往後還得多勞師姐照顧,權當一片心意罷了。”
“既是妹妹誠心,我也隻好卻之不恭了。”濟慧將金項圈在衣襟上擦了擦,忙揣進兜裏。她的眼睛格外尖利,又瞧見枕頭的縫隙下另有一樣金綠璀璨的物事。
厲蘭妡察覺到她的目光,笑道:“那是一對翡翠鎏金鐲,我帶出來的隻有這兩樣,那一樣與了你,這個是打算在太後的千秋上作為壽禮的,卻不好請師姐笑納了。”
濟慧見她赧然,自然而然地想到端由:這厲昭儀大約是想討好太後,以此達到迴宮的目的。伸手不打笑臉人,她滿口裏道:“這是自然,師妹放心,我不是那等婪索無度的人。”話雖如此,她仍依依不舍地望了那鐲子兩眼,恨不得用目光將其融化。
厲蘭妡熱情地送濟慧出去,迴頭衝蘭嫵眨了眨眼:魚兒上鉤了。
濟慧得了一隻項圈,又想著那對鐲子,迴去後一夜沒睡好覺,又是高興,又是不舍,睜著眼直到天亮。好容易聽到雞叫,才眯了兩眼,卻是蘭嫵匆匆將她叫醒:“監寺師傅,不好了,我們房裏出事了。”
濟慧一骨碌滾下床,三腳兩步趕到厲蘭妡住的禪房中,厲蘭妡指著床上,神色焦急:“師姐,那對金鐲不見了!”
濟慧比她更焦急——她是有些手眼的,知道那對翡翠鎏金鐲比項圈更貴重十倍,一時大為肉疼,忙問道:“究竟怎麽迴事,昨晚不是還見過麽,怎麽這麽一點功夫就不翼而飛了?”
蘭嫵哭道:“我也不知道,今早服侍娘娘——濟元師父出去梳洗,想著一時半刻的不打緊,因沒關門,誰知一迴來就成了這樣。”
濟慧氣得臉色發青,“咱們寺裏竟然出了這樣的事,簡直可惡!師妹放心,倘若叫我查出此人,我絕不輕易放過。”
她氣鼓鼓地待要出門,厲蘭妡勸道:“監寺師姐若是追查,寧可悄悄兒的,究竟不是什麽體麵的事,若當麵鑼對麵鼓地鬧起來,不是傷了彼此和氣麽?更會惹得寺裏沒臉,說咱們窩裏鬥,讓人笑話。”仿佛一片誠心為慈航庵考慮。
濟慧一聽有理,也便應下來。出去後她想了一想:自己昨晚來過後,不過幾個時辰就丟了東西,想來多半是在清早被人偷去。不過她們這寺裏風氣懶怠,隻有她和住持為表勤謹,每日起得最早,她自己當然可以排除,那麽,莫非竟是濟慈?
心念一動,濟慧二話不說趕到住持房裏,一眼瞧見當中一個蒲包仿佛鼓出一點,模樣正是兩個交疊的環形。
濟慧上前利落地掀起蒲包,眼前赫然是那一對昨晚才見過的鐲子,不禁銳聲道:“果然在這裏!”
濟慈正在窗前記賬,聞言立刻迴頭:“什麽在這裏?”再一瞧,“咦,怎麽這裏多出一對鐲子?”
濟慧冷笑一聲,“師姐裝得好糊塗,濟元那裏才丟了東西,立刻就在你這裏瞧見了,若說是巧合,委實叫人難以相信!”她本來以為厲蘭妡或者賊喊捉賊,直至現在人贓俱獲,才斷定濟慈暗中動手。她倒不是從道義上加以譴責,而是覺得自己吃了虧,對方占了便宜,心中老大的不服氣。
濟慈情知被人暗算,忙辯道:“你莫非以為是我偷的麽?我也是才從外邊迴來,迴來尚未打坐,因此沒有瞧見,誰知竟被人做了手腳!”
濟慧哪裏肯相信,忿忿道:“師姐您說這種謊話,連自己也很難騙過去罷?濟元統共隻有兩樣值錢的物件,昨兒才將一個項圈與了我,這一對鎏金鐲原是要進獻太後的,誰知就被你拿去,你膽子也太大了!”
濟慈聽出端倪,“怎麽,你昨兒竟跑去向濟元要東西?也不知會我一聲?你也太自作主張了吧。”
濟慧情知說溜了嘴,仍不甘示弱道:“你有臉說我,你自己還不是自作主張地搶了鐲子,這倒算光明正大了?”
濟慈終究比她有涵養,因沉著臉道:“我可不像你這般眼皮子淺,區區一對鐲子我還瞧不上,你若是喜歡,隻管拿去好了,少在這裏吵吵嚷嚷的,擾我清修!”
“是,我是不如師姐有能耐,所以上頭再派下什麽,師姐自己完成好了,別叫我拖累了您!”濟慧砰地一聲關上門,老大不忿地走開——她當然沒有忘記帶上那兩隻鐲子。
迴去她隻跟厲蘭妡說,庵裏人多手雜,各人有著一副心眼,她一個人獨木難支,實在查不出什麽,同時設法擠出一副抱歉的膩笑。
厲蘭妡當然再三道謝,表示自己願意善了——反正太後不見得看得上這份壽禮,丟了也就丟了罷。
送走濟慧後,厲蘭妡向蘭嫵問道:“你那會在外邊偷聽,可知道裏頭說些什麽?”
蘭嫵告訴她裏頭吵嚷得厲害,並將兩人的對話一五一十地說與她聽,連語氣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厲蘭妡微笑起來,“我還以為她們感情多深厚呢,原來不過如此。兩件首飾就能將她們分化掉。”
“也虧得妙殊願意幫咱們的忙,悄悄將那對鐲子送進住持的住處,若是由咱們自己動手,難免困難重重。”蘭嫵道。
“所以我也送了她一對珍珠耳環作為謝禮,不過她好似不太在意——這妙殊師父也不知是真熱心幫忙,還是另有所圖。不過也罷了,咱們現在的處境,多一個幫手總不是壞事。”厲蘭妡沉吟著道:“濟慧性子急躁,倒是好對付,不過那住持濟慈心思深細,未必容易打發。”
“但眼下她兩人生出嫌隙,對咱們總歸是好事。”蘭嫵笑容滿麵。
“也是。”厲蘭妡點頭。
住持和監寺之間的暗流洶湧人人都有所察覺,盡管不清楚所為何事,總覺得這兩人不似以往親厚了。自然,上頭人的明爭暗鬥影響不了底下的秩序井然,眾人並未因此而懈怠,厲蘭妡也一樣——雖然她根本沒什麽事做。說是來潛心修佛,她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每日打打坐,念念經,循規蹈矩地度過漫長的一日。
興許是清閑的生活太過無聊,厲蘭妡主動提出要去後山拾柴禾,濟慈和濟慧自然一口答應——既然她願意用體力活折磨自己,旁人何不成全呢?
於是厲蘭妡帶著蘭嫵優哉遊哉地來到後山,她讓蘭嫵悄悄沿山腳的小路下去,到鎮上換些零錢,自己一個人承擔了拾柴的工作。
一場大旱令許多草木亦幹枯而死,地上盡是枯枝敗葉,又幹燥又耐燒。厲蘭妡很快就拾滿一籮筐,她擦了擦額上的汗,找了塊樹蔭躲避烈日,準備一邊歇息一邊等蘭嫵迴來。
忽見一個身段風流的男子款款向這邊而來,天這樣熱,他的衣著也極盡繁複精美,仿佛隻考慮美學而不考慮天氣。他臉上也銜著一分恰到好處的微笑,確保自己能以最動人的姿態吸引別人的眼球。
這粉麵朱唇的人物正是肅親王蕭池。
他才走近,厲蘭妡先聞到一股酒味夾雜著脂粉香氣,甜膩而醉人的氣味,這肅親王沒準又喝了花酒迴來。肅親王愉快地同她招唿:“小王見過厲昭儀。”
“是濟元師太。”厲蘭妡糾正他,“王爺從哪裏來?”
蕭池坦白地道:“才出了諸芳閣半個時辰。”
厲蘭妡沒聽過這名字——想來不是什麽正經地方。她麵上仍保持良好的微笑:“王爺真有雅興,天下大旱,人人都恨不得閉門不出,王爺卻如蝴蝶留戀花叢,倦不知返。”
蕭池乜斜著一雙醉眼,“厲昭儀——哦,不,濟元師父何嚐不是如此?您不在宮中安養,反而跑來偏僻寺院為太後祈福,如此孝心委實可敬。”說到太後的病,他一點也不著急,可見他是知道內情的。
“是啊,貧尼現在隻盼著太後能盡快好起來,貧尼還想快點看到她老人家呢!”厲蘭妡歎道,“可惜這一片衷腸竟無人可訴,唉,要是王爺能代為致意就好了。”
這是要他幫忙說情呢。蕭池笑意更深,“本王倒覺得不必。”
“哦,為什麽呢?”雖然在意料之中,厲蘭妡還是覺得有幾分失望。
蕭池一手撐在樹身上,嘴裏的酒氣幾乎噴到她臉上,“因為小王私心不希望濟元師父迴宮,倘若師父不再是師父,小王和師父見麵的機會就更少了。”
這算樹咚嗎?一口一個師父,搞得跟不倫之戀似的,厲蘭妡可沒工夫跟他*,隻能冷著臉應對這場調戲:“王爺家中已有嬌妻在側,還這樣沒個正經,甄側妃知道了怕是會生氣。”
“她不過是個妾。”蕭池不以為意,他將臉貼得更近,“好了,咱們不提她了,濟元師父,你不喜歡我不正經麽?”
這個蕭池,真是給點顏色就開染坊,厲蘭妡忽然輕笑起來:“我倒是無所謂,就怕有人不喜歡——譬如甄貴妃。”
蕭池臉色一變,“你說什麽?為何提起甄貴妃?”
“嗯?我說甄貴妃麽,我說的是甄側妃。王爺別是心神不定,聽岔了吧?”厲蘭妡輕輕瞟著她,“哦,我倒是忘了,之前在圍場時,王爺與甄貴妃仿佛有一段故事,怎麽偏記不得了呢,王爺您能說與我聽麽?”
蕭池的額上隱隱有青筋暴起,是怒氣發作的前兆,就在厲蘭妡以為他會控製不住脾氣時,蕭池突然恢複笑意:“濟元師父,和您說話真的很有意思,可惜我今日沒有時間,咱們改天再敘吧。”
他邁著輕快的腳步離去,厲蘭妡情不自禁舒了一口氣,她本以為適當的激怒可以逼他說出真話,豈料蕭池的控製力比她想象中強。不過這樣也好,蕭池盡管平時很有紳士風度,生起氣來沒準也會打女人的,她可不想成為挨打的對象。
蕭池才走片刻,蘭嫵就一路小跑地迴來了,她將換得的零錢交到厲蘭妡手上,一邊問道:“方才那人的背影仿佛肅親王,我還以為自己看差了。”
“你是看差了,那不過是個不相幹的人。”厲蘭妡平靜地道。
蕭池這條路子看來是走不通了,他們終究沒有多少交情,雖然他偶爾表露出一點調戲的興趣——厲蘭妡知道那隻是出於蕭池風流的天性,並不代表他對自己有意。何況之前漠北草場的事,蕭池雖不知是誰暗中做的手腳,沒準已經疑心上她,更不可能放虎歸山。
然則蕭池是太後的親生子,要說服太後,他無疑是最好的人選。除了他,還有誰能幫自己的忙呢?
厲蘭妡茫無目的地向前走著,腳下忽然一頓,背上的柴禾險些從竹筐裏飛出。她腦中閃過一個電火般的念頭:太後的親生兒女並非隻有一個肅親王,事實上還有一位,和嘉公主蕭姌。
☆、第48章
不管厲蘭妡心中有多少盤算,她終究隻能靜待時機,不同於之前一路過關斬將的好運氣,這迴她的福氣似乎壞到低穀。太後的病勢固然在一日日好轉,而伴隨著一場秋雨的倏忽而來,遍地的旱情也極大緩解。
都是些好消息,唯獨對厲蘭妡不利。
蘭嫵起初見到下雨,尚歡喜道:“老天爺總算沒有做得太絕,這一場雨解了多少燃眉之急。”
厲蘭妡望著窗外淅淅颯颯的雨點,歎道:“隻苦了咱們,才離了宮就下雨,豈非坐實了慎兒的不祥之說,咱們要迴去更難了。”
蘭嫵悟出這一層,也跟著愁眉苦臉起來。
厲蘭妡想起係統那迴的赤字警告,她本以為是指的新人入宮,抑或賈素鶯之死,現在才覺出那根本算不了什麽,真正的危機在於老天爺都不肯幫她,她恐怕得困死在宮外了。
慈頤宮中,蕭越坐在床前,親自服侍太後用完湯藥,溫然道:“母後近日可覺得身子舒坦些麽?”
太後點頭,“好多了,倒是難為你費心。”
蕭越道:“母後對兒子有養育之恩,朕自當竭力奉養。”
賈柔鸞乖覺地開口:“說也湊巧,陛下正在為旱情的事憂心,可巧下了一場豪雨,而太後的身子也漸漸康複,果真一榮俱榮,偏偏這些都發生在厲妹妹出宮祈福之後,莫非寂空禪師和高大人的話真有幾分道理?”
太後淡淡道:“寂空禪師乃得道高僧,高芝陽也是多年老臣,兩人一向忠心耿耿,自然不會胡言亂語。”
蕭越在一邊聽她們一唱一和,隻沉著臉不說話。
須臾蕭越仍迴去太儀殿,太後便看著賈柔鸞道:“你瞧皇帝是個什麽意思?”
賈柔鸞柔柔道:“臣妾瞧著,陛下似乎不怎麽相信這套說辭。”
太後哼了一聲,“信不信也沒奈何,話是從哀家口裏說出的,他還能頂撞不成!”
“太後說的是。”賈柔鸞謙恭地垂下頭。
太後看著這個外表柔柔弱弱的侄女,忽然冷笑道:“厲昭儀出了宮,皇帝身邊該沒個可心的人,怎麽我瞧著你還是這副半死不活的模樣?”
賈柔鸞紅了臉,“是臣妾無用,可是也不止臣妾,陛下這些時日總不見召幸誰,唯獨往幽蘭館去得多些,也是為了看幾個孩子。”
“縱然如此,那也證明傅書瑤比你有能耐些,不然何以她能得皇帝首肯,而你卻備受冷落?”
賈柔鸞低低地道:“母後放心,臣妾定不會輸給她。”
煙雨如織,明玉卻自顧自地在屋簷下作耍,玩得不亦樂乎,毫不畏懼沾濕鞋襪。跟著她的侍女有些腹痛,忍不得去了茅房。誰知這麽一眨眼的功夫,眼前就有一位容長臉兒的女子悄然出現,蹲下身道:“明玉公主,你父皇想要見你,命我帶你過去,你跟我來好不好?”
蕭越這些日子忙於政事,見明玉的麵少了些,明玉自然歡喜,二話不說便牽起女子的手。
女子擎著一把淡青色的油紙傘,傘麵很大,足以容下兩個人。她小心地避開坑坑窪窪的積水,領著明玉向前而去。
厲蘭妡當然不計較,她既能對活人折腰,也肯向死人低頭——隻需要這麽一個小小的舉動,她就能在輩分上壓過那些小尼僧,無需怕她們對自己指手畫腳。
儀式結束後,濟慈一個眼色,濟慧悄悄將妙殊叫到一邊,叱道:“妙殊,你是在這庵裏長大的,你忘了是誰把飯你吃,竟這樣幫著外人?”
妙殊睜著無辜的大眼睛,“監寺師叔,濟元師叔雖是奉旨離宮修行,照說與宮裏再無瓜葛,可您想想,若咱們個個苛待於她,難免使其心中生出怨恨,恐怕恨透了咱們,倒不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如此才更好成事不是麽?”
濟慧聽得眉開眼笑,“想不到你這小妮子竟這樣有手段,我素日倒小看你了,也好,就這樣辦,虛虛實實,她們才沒有防備。”
妙殊舒了一口氣,也陪著笑意,她心中另有一番計較:濟慈和濟慧奉了宮中主子的囑托,才想百般折辱厲昭儀,她縱然幫著作踐,也隻是錦上添花,得不到上頭重用;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幫助厲昭儀——厲昭儀畢竟生下了皇長子,未必沒有翻身之機,萬一真有那日,自己的功勞可就大了。
賜號之後,厲蘭妡正式成為庵中一員,妙在她算長輩,那些小尼僧見了她還得半恭不敬地稱一句師叔,尋常粗重活計也勞煩不動她,厲蘭妡每日隻需要裝模作樣地做做功課即可,日子過得清閑無比。
數日之後,厲蘭妡就發現自己命蘭嫵新加的那道門閂悄無聲息地損壞了,她也沒命人修理,隻是聽之任之,仿佛渾然沒有瞧見。
至晚,兩人正在熟睡,門吱呀一聲推開,一道人影悄悄溜進來,那人熟極而流地滑向門邊的桌案——兩人的包袱就放在那上頭。
她正要將包袱打開,油燈倏然一下亮了,厲蘭妡笑盈盈地從床上爬起,“濟慧師姐怎麽這樣晚還不睡,反而有興來看我?”
來人果然是監寺濟慧。她麵露尷尬,“我才瞧見有個人影在這邊,因此過來看看,恐怕有竊賊偷入。”
厲蘭妡笑得更歡,“原來如此,難為監寺師姐還穿得這樣齊整。”
濟慧一看身上,從裏衣到外裳一應俱全,的確不像剛從床上爬起來的樣子。她不免更加局促。
厲蘭妡輕輕掩上門,由衷道:“監寺師姐的意思我也明白,可惜師姐打錯主意了。”她將包袱解開,裏頭的東西盡數抖落在桌上,卻隻有幾件幹淨的衣衫,別無他物,樸素得令人心疼。
濟慧不禁露出幾分失望,口中道:“師妹,你這是什麽意思,莫非在懷疑我麽?”
厲蘭妡徑自道:“我此番出來得匆忙,身無長物,沒什麽可以孝敬師姐的,隻有這一樣——”她從枕頭下取出一個赤金項圈,“勉強可以入眼,還請師姐笑納。”
那項圈做工精巧,金光耀目,一看就是值錢之物。濟慧麵露喜色,忙推辭道:“師妹這是什麽意思?我可不要你的!”一雙溜滑的手卻不自覺向項圈伸過去。
厲蘭妡順水推舟地遞給她,“一個項圈值得什麽,我初來貴地,往後還得多勞師姐照顧,權當一片心意罷了。”
“既是妹妹誠心,我也隻好卻之不恭了。”濟慧將金項圈在衣襟上擦了擦,忙揣進兜裏。她的眼睛格外尖利,又瞧見枕頭的縫隙下另有一樣金綠璀璨的物事。
厲蘭妡察覺到她的目光,笑道:“那是一對翡翠鎏金鐲,我帶出來的隻有這兩樣,那一樣與了你,這個是打算在太後的千秋上作為壽禮的,卻不好請師姐笑納了。”
濟慧見她赧然,自然而然地想到端由:這厲昭儀大約是想討好太後,以此達到迴宮的目的。伸手不打笑臉人,她滿口裏道:“這是自然,師妹放心,我不是那等婪索無度的人。”話雖如此,她仍依依不舍地望了那鐲子兩眼,恨不得用目光將其融化。
厲蘭妡熱情地送濟慧出去,迴頭衝蘭嫵眨了眨眼:魚兒上鉤了。
濟慧得了一隻項圈,又想著那對鐲子,迴去後一夜沒睡好覺,又是高興,又是不舍,睜著眼直到天亮。好容易聽到雞叫,才眯了兩眼,卻是蘭嫵匆匆將她叫醒:“監寺師傅,不好了,我們房裏出事了。”
濟慧一骨碌滾下床,三腳兩步趕到厲蘭妡住的禪房中,厲蘭妡指著床上,神色焦急:“師姐,那對金鐲不見了!”
濟慧比她更焦急——她是有些手眼的,知道那對翡翠鎏金鐲比項圈更貴重十倍,一時大為肉疼,忙問道:“究竟怎麽迴事,昨晚不是還見過麽,怎麽這麽一點功夫就不翼而飛了?”
蘭嫵哭道:“我也不知道,今早服侍娘娘——濟元師父出去梳洗,想著一時半刻的不打緊,因沒關門,誰知一迴來就成了這樣。”
濟慧氣得臉色發青,“咱們寺裏竟然出了這樣的事,簡直可惡!師妹放心,倘若叫我查出此人,我絕不輕易放過。”
她氣鼓鼓地待要出門,厲蘭妡勸道:“監寺師姐若是追查,寧可悄悄兒的,究竟不是什麽體麵的事,若當麵鑼對麵鼓地鬧起來,不是傷了彼此和氣麽?更會惹得寺裏沒臉,說咱們窩裏鬥,讓人笑話。”仿佛一片誠心為慈航庵考慮。
濟慧一聽有理,也便應下來。出去後她想了一想:自己昨晚來過後,不過幾個時辰就丟了東西,想來多半是在清早被人偷去。不過她們這寺裏風氣懶怠,隻有她和住持為表勤謹,每日起得最早,她自己當然可以排除,那麽,莫非竟是濟慈?
心念一動,濟慧二話不說趕到住持房裏,一眼瞧見當中一個蒲包仿佛鼓出一點,模樣正是兩個交疊的環形。
濟慧上前利落地掀起蒲包,眼前赫然是那一對昨晚才見過的鐲子,不禁銳聲道:“果然在這裏!”
濟慈正在窗前記賬,聞言立刻迴頭:“什麽在這裏?”再一瞧,“咦,怎麽這裏多出一對鐲子?”
濟慧冷笑一聲,“師姐裝得好糊塗,濟元那裏才丟了東西,立刻就在你這裏瞧見了,若說是巧合,委實叫人難以相信!”她本來以為厲蘭妡或者賊喊捉賊,直至現在人贓俱獲,才斷定濟慈暗中動手。她倒不是從道義上加以譴責,而是覺得自己吃了虧,對方占了便宜,心中老大的不服氣。
濟慈情知被人暗算,忙辯道:“你莫非以為是我偷的麽?我也是才從外邊迴來,迴來尚未打坐,因此沒有瞧見,誰知竟被人做了手腳!”
濟慧哪裏肯相信,忿忿道:“師姐您說這種謊話,連自己也很難騙過去罷?濟元統共隻有兩樣值錢的物件,昨兒才將一個項圈與了我,這一對鎏金鐲原是要進獻太後的,誰知就被你拿去,你膽子也太大了!”
濟慈聽出端倪,“怎麽,你昨兒竟跑去向濟元要東西?也不知會我一聲?你也太自作主張了吧。”
濟慧情知說溜了嘴,仍不甘示弱道:“你有臉說我,你自己還不是自作主張地搶了鐲子,這倒算光明正大了?”
濟慈終究比她有涵養,因沉著臉道:“我可不像你這般眼皮子淺,區區一對鐲子我還瞧不上,你若是喜歡,隻管拿去好了,少在這裏吵吵嚷嚷的,擾我清修!”
“是,我是不如師姐有能耐,所以上頭再派下什麽,師姐自己完成好了,別叫我拖累了您!”濟慧砰地一聲關上門,老大不忿地走開——她當然沒有忘記帶上那兩隻鐲子。
迴去她隻跟厲蘭妡說,庵裏人多手雜,各人有著一副心眼,她一個人獨木難支,實在查不出什麽,同時設法擠出一副抱歉的膩笑。
厲蘭妡當然再三道謝,表示自己願意善了——反正太後不見得看得上這份壽禮,丟了也就丟了罷。
送走濟慧後,厲蘭妡向蘭嫵問道:“你那會在外邊偷聽,可知道裏頭說些什麽?”
蘭嫵告訴她裏頭吵嚷得厲害,並將兩人的對話一五一十地說與她聽,連語氣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厲蘭妡微笑起來,“我還以為她們感情多深厚呢,原來不過如此。兩件首飾就能將她們分化掉。”
“也虧得妙殊願意幫咱們的忙,悄悄將那對鐲子送進住持的住處,若是由咱們自己動手,難免困難重重。”蘭嫵道。
“所以我也送了她一對珍珠耳環作為謝禮,不過她好似不太在意——這妙殊師父也不知是真熱心幫忙,還是另有所圖。不過也罷了,咱們現在的處境,多一個幫手總不是壞事。”厲蘭妡沉吟著道:“濟慧性子急躁,倒是好對付,不過那住持濟慈心思深細,未必容易打發。”
“但眼下她兩人生出嫌隙,對咱們總歸是好事。”蘭嫵笑容滿麵。
“也是。”厲蘭妡點頭。
住持和監寺之間的暗流洶湧人人都有所察覺,盡管不清楚所為何事,總覺得這兩人不似以往親厚了。自然,上頭人的明爭暗鬥影響不了底下的秩序井然,眾人並未因此而懈怠,厲蘭妡也一樣——雖然她根本沒什麽事做。說是來潛心修佛,她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每日打打坐,念念經,循規蹈矩地度過漫長的一日。
興許是清閑的生活太過無聊,厲蘭妡主動提出要去後山拾柴禾,濟慈和濟慧自然一口答應——既然她願意用體力活折磨自己,旁人何不成全呢?
於是厲蘭妡帶著蘭嫵優哉遊哉地來到後山,她讓蘭嫵悄悄沿山腳的小路下去,到鎮上換些零錢,自己一個人承擔了拾柴的工作。
一場大旱令許多草木亦幹枯而死,地上盡是枯枝敗葉,又幹燥又耐燒。厲蘭妡很快就拾滿一籮筐,她擦了擦額上的汗,找了塊樹蔭躲避烈日,準備一邊歇息一邊等蘭嫵迴來。
忽見一個身段風流的男子款款向這邊而來,天這樣熱,他的衣著也極盡繁複精美,仿佛隻考慮美學而不考慮天氣。他臉上也銜著一分恰到好處的微笑,確保自己能以最動人的姿態吸引別人的眼球。
這粉麵朱唇的人物正是肅親王蕭池。
他才走近,厲蘭妡先聞到一股酒味夾雜著脂粉香氣,甜膩而醉人的氣味,這肅親王沒準又喝了花酒迴來。肅親王愉快地同她招唿:“小王見過厲昭儀。”
“是濟元師太。”厲蘭妡糾正他,“王爺從哪裏來?”
蕭池坦白地道:“才出了諸芳閣半個時辰。”
厲蘭妡沒聽過這名字——想來不是什麽正經地方。她麵上仍保持良好的微笑:“王爺真有雅興,天下大旱,人人都恨不得閉門不出,王爺卻如蝴蝶留戀花叢,倦不知返。”
蕭池乜斜著一雙醉眼,“厲昭儀——哦,不,濟元師父何嚐不是如此?您不在宮中安養,反而跑來偏僻寺院為太後祈福,如此孝心委實可敬。”說到太後的病,他一點也不著急,可見他是知道內情的。
“是啊,貧尼現在隻盼著太後能盡快好起來,貧尼還想快點看到她老人家呢!”厲蘭妡歎道,“可惜這一片衷腸竟無人可訴,唉,要是王爺能代為致意就好了。”
這是要他幫忙說情呢。蕭池笑意更深,“本王倒覺得不必。”
“哦,為什麽呢?”雖然在意料之中,厲蘭妡還是覺得有幾分失望。
蕭池一手撐在樹身上,嘴裏的酒氣幾乎噴到她臉上,“因為小王私心不希望濟元師父迴宮,倘若師父不再是師父,小王和師父見麵的機會就更少了。”
這算樹咚嗎?一口一個師父,搞得跟不倫之戀似的,厲蘭妡可沒工夫跟他*,隻能冷著臉應對這場調戲:“王爺家中已有嬌妻在側,還這樣沒個正經,甄側妃知道了怕是會生氣。”
“她不過是個妾。”蕭池不以為意,他將臉貼得更近,“好了,咱們不提她了,濟元師父,你不喜歡我不正經麽?”
這個蕭池,真是給點顏色就開染坊,厲蘭妡忽然輕笑起來:“我倒是無所謂,就怕有人不喜歡——譬如甄貴妃。”
蕭池臉色一變,“你說什麽?為何提起甄貴妃?”
“嗯?我說甄貴妃麽,我說的是甄側妃。王爺別是心神不定,聽岔了吧?”厲蘭妡輕輕瞟著她,“哦,我倒是忘了,之前在圍場時,王爺與甄貴妃仿佛有一段故事,怎麽偏記不得了呢,王爺您能說與我聽麽?”
蕭池的額上隱隱有青筋暴起,是怒氣發作的前兆,就在厲蘭妡以為他會控製不住脾氣時,蕭池突然恢複笑意:“濟元師父,和您說話真的很有意思,可惜我今日沒有時間,咱們改天再敘吧。”
他邁著輕快的腳步離去,厲蘭妡情不自禁舒了一口氣,她本以為適當的激怒可以逼他說出真話,豈料蕭池的控製力比她想象中強。不過這樣也好,蕭池盡管平時很有紳士風度,生起氣來沒準也會打女人的,她可不想成為挨打的對象。
蕭池才走片刻,蘭嫵就一路小跑地迴來了,她將換得的零錢交到厲蘭妡手上,一邊問道:“方才那人的背影仿佛肅親王,我還以為自己看差了。”
“你是看差了,那不過是個不相幹的人。”厲蘭妡平靜地道。
蕭池這條路子看來是走不通了,他們終究沒有多少交情,雖然他偶爾表露出一點調戲的興趣——厲蘭妡知道那隻是出於蕭池風流的天性,並不代表他對自己有意。何況之前漠北草場的事,蕭池雖不知是誰暗中做的手腳,沒準已經疑心上她,更不可能放虎歸山。
然則蕭池是太後的親生子,要說服太後,他無疑是最好的人選。除了他,還有誰能幫自己的忙呢?
厲蘭妡茫無目的地向前走著,腳下忽然一頓,背上的柴禾險些從竹筐裏飛出。她腦中閃過一個電火般的念頭:太後的親生兒女並非隻有一個肅親王,事實上還有一位,和嘉公主蕭姌。
☆、第48章
不管厲蘭妡心中有多少盤算,她終究隻能靜待時機,不同於之前一路過關斬將的好運氣,這迴她的福氣似乎壞到低穀。太後的病勢固然在一日日好轉,而伴隨著一場秋雨的倏忽而來,遍地的旱情也極大緩解。
都是些好消息,唯獨對厲蘭妡不利。
蘭嫵起初見到下雨,尚歡喜道:“老天爺總算沒有做得太絕,這一場雨解了多少燃眉之急。”
厲蘭妡望著窗外淅淅颯颯的雨點,歎道:“隻苦了咱們,才離了宮就下雨,豈非坐實了慎兒的不祥之說,咱們要迴去更難了。”
蘭嫵悟出這一層,也跟著愁眉苦臉起來。
厲蘭妡想起係統那迴的赤字警告,她本以為是指的新人入宮,抑或賈素鶯之死,現在才覺出那根本算不了什麽,真正的危機在於老天爺都不肯幫她,她恐怕得困死在宮外了。
慈頤宮中,蕭越坐在床前,親自服侍太後用完湯藥,溫然道:“母後近日可覺得身子舒坦些麽?”
太後點頭,“好多了,倒是難為你費心。”
蕭越道:“母後對兒子有養育之恩,朕自當竭力奉養。”
賈柔鸞乖覺地開口:“說也湊巧,陛下正在為旱情的事憂心,可巧下了一場豪雨,而太後的身子也漸漸康複,果真一榮俱榮,偏偏這些都發生在厲妹妹出宮祈福之後,莫非寂空禪師和高大人的話真有幾分道理?”
太後淡淡道:“寂空禪師乃得道高僧,高芝陽也是多年老臣,兩人一向忠心耿耿,自然不會胡言亂語。”
蕭越在一邊聽她們一唱一和,隻沉著臉不說話。
須臾蕭越仍迴去太儀殿,太後便看著賈柔鸞道:“你瞧皇帝是個什麽意思?”
賈柔鸞柔柔道:“臣妾瞧著,陛下似乎不怎麽相信這套說辭。”
太後哼了一聲,“信不信也沒奈何,話是從哀家口裏說出的,他還能頂撞不成!”
“太後說的是。”賈柔鸞謙恭地垂下頭。
太後看著這個外表柔柔弱弱的侄女,忽然冷笑道:“厲昭儀出了宮,皇帝身邊該沒個可心的人,怎麽我瞧著你還是這副半死不活的模樣?”
賈柔鸞紅了臉,“是臣妾無用,可是也不止臣妾,陛下這些時日總不見召幸誰,唯獨往幽蘭館去得多些,也是為了看幾個孩子。”
“縱然如此,那也證明傅書瑤比你有能耐些,不然何以她能得皇帝首肯,而你卻備受冷落?”
賈柔鸞低低地道:“母後放心,臣妾定不會輸給她。”
煙雨如織,明玉卻自顧自地在屋簷下作耍,玩得不亦樂乎,毫不畏懼沾濕鞋襪。跟著她的侍女有些腹痛,忍不得去了茅房。誰知這麽一眨眼的功夫,眼前就有一位容長臉兒的女子悄然出現,蹲下身道:“明玉公主,你父皇想要見你,命我帶你過去,你跟我來好不好?”
蕭越這些日子忙於政事,見明玉的麵少了些,明玉自然歡喜,二話不說便牽起女子的手。
女子擎著一把淡青色的油紙傘,傘麵很大,足以容下兩個人。她小心地避開坑坑窪窪的積水,領著明玉向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