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益傑覺得母親說的有理,“知道了母親,我就去問問趙姑娘。”
說完行禮出了門。
☆、揚州
聽了袁益傑的意思,趙蕤陷入沉思。這條運河走的差不多,剩餘還有幾個渡口,她當然想一次都搜查了。但此時袁益傑心思全部在應試上,強行接著走,恐怕他表麵不說什麽,心裏也會有疙瘩。
這裏離別地方也不遠,將其他人都安排了,自己趁他苦讀出去找找,總會有線索。也不能總依靠他。
於是說道:“那就找個地方住下來,依你看,在哪兒找比較合適。”
“還是你決定吧,江南諸府距離都不是很遠,關鍵是更鍾意哪兒。”
趙蕤對這些地方也不熟悉,想起前世地方,“揚州怎麽樣?”
袁益傑笑道:“好地方,離金陵也近。”
趙蕤決定到揚州買個小院住下來。
趙蕤把這個決定告訴了顧瑾玉。
顧瑾玉呆了片刻,喃喃自語:“難道是天意?”
天意?什麽天意?趙蕤轉頭看看顧瑾玉新買的丫頭,勾勾手。錦繡快步走了過來,站在離趙蕤一臂的地方,等候吩咐。
“早上出去遇到什麽特別的事。”
“遇到一個年輕英俊的公子後,姑娘就不對勁了。”錦繡將當時的情形詳細說出來。
趙蕤又去找顧瑾玉,直接問:“早上你們遇到的人,是你的仇人?”
顧瑾玉驚詫,“不是的,是認識的一個人,以前有過幾麵之緣。”
“那怎麽魂不守舍的?”
顧瑾玉臉上熱了熱,“是外祖母生前給我定下的婚事,不想昨天竟遇上了...”
趙蕤挑挑眉,“那你要去和他成親了?”
顧瑾玉堅定搖搖頭,“不。我來江南的目的沒有忘記。昨天不期而遇,一時失態,勾起很多從前的往事。聽你說起在揚州定居,不知道怎麽麵對這樁婚事...我沒事。”轉頭看了看趙蕤,笑道:“多謝你關心!”
趙蕤笑笑,“這有什麽難的?要是覺得喜歡就依你外祖母的決定,要是不喜歡,就退婚。”
趙蕤的話讓顧瑾玉無奈。她發現趙蕤很多言行都異於常人,“哪有這麽簡單。就算要退婚也得有個正當理由,否則...而且,我總覺得這樁婚事怪怪的...可是又找不到緣由。”
趙蕤表示很感興趣,“怎麽個奇怪法?”眼神示意顧瑾玉說下去。
顧瑾玉心裏斟酌了一下,將當時宋家提親的說辭,與自己的疑惑一一道來。
趙蕤聽了,“是怎麽迴事,到揚州就知道了。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時間一長都會露出馬腳。你要查兇手,這宋家不就是送來上的線索。也許這和你父母的死有莫大的關係呢。”怪不得用精神力時,會掃到兩個探頭探腦的人,人家早就盯上了。
趙蕤直覺宋家不是什麽好東西。
顧瑾玉默默點點頭。
兩人靜了片刻,顧瑾玉問道:“那你打算將房子置在何處?”
趙蕤搖搖頭,“不知道,我對揚州是一無所知。”
“剛才袁大娘說想認我做義女。”顧瑾玉看了看趙蕤的神色。
“這是好事啊。”
“我推辭不過答應了。大娘說晚上整治一桌酒菜,大家一起吃飯,認個親。”
趙蕤微微頷首,“我知道了,我會去的。”想到了什麽,“房子的事你不用擔心,到時候我會買個大點院子,讓袁益傑母子一起住吧,既認了親,住在一起也名正言順了。”而且現在還需要他一段時間。
趙蕤見也沒什麽事,就迴了房。顧瑾玉去了廚房,讓錦繡跟著錢氏做一桌豐富的飯菜。
傍晚。趙蕤,顧瑾玉,王曉涵,袁氏母子在袁母房間擠在一桌上。
袁母笑容滿麵。顧瑾玉跪在地上給袁母磕了頭,送上自己做的針線,袁母扶她起來,送了顧瑾玉一個質地不錯的鐲子。
顧瑾玉又給袁益傑行禮,叫了聲‘哥哥’。
袁益傑還禮道:“妹妹不必多禮。”就算禮成了。
幾人高高興興地吃完飯,聊了些閑話,就各自迴屋。
第二天,一路順風順水到了揚州。
到揚州才申時。張佩蘭知道錦繡要走了,心裏有點不舍,兩人在一起說了好一會話。錦繡安慰她,“你家常年運客,也許過不了一個月咱們又見了。”
張佩蘭神情懨懨,“這也說不準。要是你們安置好了,托人給我帶個信,下次能到揚州就來瞧你。”
說話間,顧瑾玉幾人俱都下了船。錦繡趕緊道別,跟了上去。
幾人坐車進了揚州城,找了間客棧住下。
其他人精神不濟,趙蕤一個人去了牙行,說了大致的要求,讓他們在幾天內找一所大點的院子。
幾天後,趙蕤得了牙行的消息,想了想帶上顧瑾玉去看。
走了幾處,趙蕤察覺出北方與南方院落大不一樣。
北方的院子方方正正,即便是小院也四四方方;南方卻更隨意,有時呈直直一條線,有些又是⊥型,或者z型,又或者n,總之突破了趙蕤對古代房子格局的印象。
而有的院子一麵鄰水,一麵臨街;有的流水穿屋而過,需要劃船才能到家;有的臨街或臨水。
河兩岸皆是垂柳,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或大或小的拱橋,河中常有烏篷船飄然而過。整個揚州的院子基本都是白牆黑瓦,遠遠望去,就像一副優美的動態水墨畫。趙蕤此時才明白什麽是‘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
看了幾處,參考了顧瑾玉的建議,在三福街買下一座呈‘工’字形的院子。門外臨街,門口沒有特別的標誌。進了院子,是一片石鋪小徑,兩邊錯落有致地種了許多綠色盎然的植物,隱隱能聞到異香。沿著石路向左,有一排屋子,大約十幾間。
屋後是花園,花園中間有一片水池,池上有條長長的迴廊,廊下是引進來的河水,裏麵養了些不知什麽品種的魚,種了些荷花,平日可以在廊上賞景。
過了迴廊就是女眷住的屋子,相互間隔了些距離,大約有五六個院子,總共二十幾間房。
東北角有個小門,出了門就是巷子,往前走三十米左右,出了巷口,向右就能看見正門。
院子隨處可見蒼翠欲滴的植物,趙蕤很多不認識。顧瑾玉一一介紹給她。趙蕤心裏對這個院子很滿意。
牙行的經濟說,這原是一個商人的住所,院子修繕過,越發精致了。因其要舉家去北方,買的急,隻要四千兩。
趙蕤和他講了半天價,最後三千八百兩成交。過房契的時候,趙蕤寫的是顧瑾玉的名字,迴去後把房契交給她,“就算你以後的嫁妝吧。”
顧瑾玉堅決不收,可趙蕤放下東西就不見了人影,隻好暫時收下。
之後搬東西,收拾屋子用了兩天。
袁益傑住在前麵,顧瑾玉幾個住在後麵。趙蕤選了靠近東北角的屋子方便進出。右手邊依次是顧瑾玉,袁母,王曉涵。錦繡跟著顧瑾玉住在一起,方便服侍起居。
等日子安定下來,顧瑾玉看看手裏的銀子,心裏尋思是不是該買幾個人,再看看有什麽營生可做,總不能坐吃山空。
這一日,帶了錦繡,叫上王曉涵,去了袁母房裏,大家一起商量。
“不如買些鋪子,置些田地。鋪子租出去,也有進項,田地或租,或自己找人來種。”袁母說。
“表姑,不如開個綢緞店,以後咱們做衣服也方便!”
“奴婢也不懂,以前父親是做船工,運河上是極好做買賣的,這裏的布匹到了北方,很值錢的,不如將布匹運到京城去買吧。”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顧瑾玉心裏沒譜。這一個鋪子得多少錢,買下來也沒剩多少了。至於田地,自己又不熟悉農務,找人種還得派人看著,租出去也沒多少。
運河上利潤大,風險也大,還有貨源從哪兒來,誰去押運,又賣給誰...也不是她能做的。
不如,先買個鋪子,有了進項再說。不過,得先買幾個人,隻有自己使著婢女,其他人都沒有,總歸不妥。而且哥哥那裏也無人照顧,總不能有人扣門,都要他去開。
次日,顧瑾玉帶著王曉涵錦繡出門,找了牙婆,說明來意,牙婆答應過幾天上門。
三天後,牙婆領了七八個十二到十五的男孩女孩。顧瑾玉讓王曉涵自己挑一個,幫袁母選了個壯實的,因為趙蕤不在,也幫她挑了一個,留下兩個機靈的男孩給袁益傑。總共花了二十五兩銀子。牙婆眉開眼笑地帶著剩下的人走了。
顧瑾玉集中給五人講了下規矩,就讓他們各自跟著主人迴去了。
傍晚。顧瑾玉正在房裏想著事情。派給趙蕤的丫頭小春哭哭啼啼地跑進來,說姑娘不要她伺候,讓她走。
顧瑾玉莫名其妙。
趙蕤跟在後麵進來,“我不太習慣陌生人在旁邊,我也不常在家,她住在你這兒吧,有事我會叫她做的。”
顧瑾玉剛剛反應過來,“那好吧。”轉頭對小春說:“你就住這兒,平日裏該給表姐做的事一樣不能少,知道了嗎?”
小春怯怯地點點頭。顧瑾玉讓錦繡帶她去另一間房。
顧瑾玉見趙蕤不走,似乎有話要說,“坐著吧。”
趙蕤坐在對麵,問:“你缺錢?”
顧瑾玉很疑惑,“怎麽這麽問?”
“袁益傑說,你們最近在研究做什麽生意?”
顧瑾玉笑了笑,“有錢也可以做生意,再說,現在這麽多人,總要找點進項,不能有出無進啊。”
趙蕤想了想,“說的也是。這樣吧,生意的事我也來參考參考,至於鋪子什麽的,明天我出去看看。”
顧瑾玉心裏高興。趙蕤說過自己走南闖北,肯定見識多,有她在,事情就好辦多了。當下嘴角上揚,“謝謝你。”
“我也要吃飯啊,也住在這裏,總要一起想辦法。”趙蕤雙手抱臂,“做什麽生意...等我想想再告訴你吧,我先迴去了。”
顧瑾玉微笑著看她出門。
錦繡進來告訴顧瑾玉,小春安排好了。
顧瑾玉拉她坐下,“你平日多教教她,別總是冒冒失失,哭哭啼啼的。”錦繡鄭重點頭。
“最近辛苦你了。”
錦繡趕緊擺手,“姑娘說哪裏話,若不是姑娘救我,不知道流落在哪個醃臢地,哪有現在的好日子,一點子事情有什麽可累的。”
顧瑾玉知道她心實,“現在人多,以後就不必這麽累。”
錦繡笑著低下頭。
顧瑾玉讓她下去休息,自己拿出本書來看。
錦繡見了滿眼渴望。
顧瑾玉觀她神色,“你想看?”
錦繡搖搖頭,“奴婢不識字。”
說完行禮出了門。
☆、揚州
聽了袁益傑的意思,趙蕤陷入沉思。這條運河走的差不多,剩餘還有幾個渡口,她當然想一次都搜查了。但此時袁益傑心思全部在應試上,強行接著走,恐怕他表麵不說什麽,心裏也會有疙瘩。
這裏離別地方也不遠,將其他人都安排了,自己趁他苦讀出去找找,總會有線索。也不能總依靠他。
於是說道:“那就找個地方住下來,依你看,在哪兒找比較合適。”
“還是你決定吧,江南諸府距離都不是很遠,關鍵是更鍾意哪兒。”
趙蕤對這些地方也不熟悉,想起前世地方,“揚州怎麽樣?”
袁益傑笑道:“好地方,離金陵也近。”
趙蕤決定到揚州買個小院住下來。
趙蕤把這個決定告訴了顧瑾玉。
顧瑾玉呆了片刻,喃喃自語:“難道是天意?”
天意?什麽天意?趙蕤轉頭看看顧瑾玉新買的丫頭,勾勾手。錦繡快步走了過來,站在離趙蕤一臂的地方,等候吩咐。
“早上出去遇到什麽特別的事。”
“遇到一個年輕英俊的公子後,姑娘就不對勁了。”錦繡將當時的情形詳細說出來。
趙蕤又去找顧瑾玉,直接問:“早上你們遇到的人,是你的仇人?”
顧瑾玉驚詫,“不是的,是認識的一個人,以前有過幾麵之緣。”
“那怎麽魂不守舍的?”
顧瑾玉臉上熱了熱,“是外祖母生前給我定下的婚事,不想昨天竟遇上了...”
趙蕤挑挑眉,“那你要去和他成親了?”
顧瑾玉堅定搖搖頭,“不。我來江南的目的沒有忘記。昨天不期而遇,一時失態,勾起很多從前的往事。聽你說起在揚州定居,不知道怎麽麵對這樁婚事...我沒事。”轉頭看了看趙蕤,笑道:“多謝你關心!”
趙蕤笑笑,“這有什麽難的?要是覺得喜歡就依你外祖母的決定,要是不喜歡,就退婚。”
趙蕤的話讓顧瑾玉無奈。她發現趙蕤很多言行都異於常人,“哪有這麽簡單。就算要退婚也得有個正當理由,否則...而且,我總覺得這樁婚事怪怪的...可是又找不到緣由。”
趙蕤表示很感興趣,“怎麽個奇怪法?”眼神示意顧瑾玉說下去。
顧瑾玉心裏斟酌了一下,將當時宋家提親的說辭,與自己的疑惑一一道來。
趙蕤聽了,“是怎麽迴事,到揚州就知道了。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時間一長都會露出馬腳。你要查兇手,這宋家不就是送來上的線索。也許這和你父母的死有莫大的關係呢。”怪不得用精神力時,會掃到兩個探頭探腦的人,人家早就盯上了。
趙蕤直覺宋家不是什麽好東西。
顧瑾玉默默點點頭。
兩人靜了片刻,顧瑾玉問道:“那你打算將房子置在何處?”
趙蕤搖搖頭,“不知道,我對揚州是一無所知。”
“剛才袁大娘說想認我做義女。”顧瑾玉看了看趙蕤的神色。
“這是好事啊。”
“我推辭不過答應了。大娘說晚上整治一桌酒菜,大家一起吃飯,認個親。”
趙蕤微微頷首,“我知道了,我會去的。”想到了什麽,“房子的事你不用擔心,到時候我會買個大點院子,讓袁益傑母子一起住吧,既認了親,住在一起也名正言順了。”而且現在還需要他一段時間。
趙蕤見也沒什麽事,就迴了房。顧瑾玉去了廚房,讓錦繡跟著錢氏做一桌豐富的飯菜。
傍晚。趙蕤,顧瑾玉,王曉涵,袁氏母子在袁母房間擠在一桌上。
袁母笑容滿麵。顧瑾玉跪在地上給袁母磕了頭,送上自己做的針線,袁母扶她起來,送了顧瑾玉一個質地不錯的鐲子。
顧瑾玉又給袁益傑行禮,叫了聲‘哥哥’。
袁益傑還禮道:“妹妹不必多禮。”就算禮成了。
幾人高高興興地吃完飯,聊了些閑話,就各自迴屋。
第二天,一路順風順水到了揚州。
到揚州才申時。張佩蘭知道錦繡要走了,心裏有點不舍,兩人在一起說了好一會話。錦繡安慰她,“你家常年運客,也許過不了一個月咱們又見了。”
張佩蘭神情懨懨,“這也說不準。要是你們安置好了,托人給我帶個信,下次能到揚州就來瞧你。”
說話間,顧瑾玉幾人俱都下了船。錦繡趕緊道別,跟了上去。
幾人坐車進了揚州城,找了間客棧住下。
其他人精神不濟,趙蕤一個人去了牙行,說了大致的要求,讓他們在幾天內找一所大點的院子。
幾天後,趙蕤得了牙行的消息,想了想帶上顧瑾玉去看。
走了幾處,趙蕤察覺出北方與南方院落大不一樣。
北方的院子方方正正,即便是小院也四四方方;南方卻更隨意,有時呈直直一條線,有些又是⊥型,或者z型,又或者n,總之突破了趙蕤對古代房子格局的印象。
而有的院子一麵鄰水,一麵臨街;有的流水穿屋而過,需要劃船才能到家;有的臨街或臨水。
河兩岸皆是垂柳,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或大或小的拱橋,河中常有烏篷船飄然而過。整個揚州的院子基本都是白牆黑瓦,遠遠望去,就像一副優美的動態水墨畫。趙蕤此時才明白什麽是‘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
看了幾處,參考了顧瑾玉的建議,在三福街買下一座呈‘工’字形的院子。門外臨街,門口沒有特別的標誌。進了院子,是一片石鋪小徑,兩邊錯落有致地種了許多綠色盎然的植物,隱隱能聞到異香。沿著石路向左,有一排屋子,大約十幾間。
屋後是花園,花園中間有一片水池,池上有條長長的迴廊,廊下是引進來的河水,裏麵養了些不知什麽品種的魚,種了些荷花,平日可以在廊上賞景。
過了迴廊就是女眷住的屋子,相互間隔了些距離,大約有五六個院子,總共二十幾間房。
東北角有個小門,出了門就是巷子,往前走三十米左右,出了巷口,向右就能看見正門。
院子隨處可見蒼翠欲滴的植物,趙蕤很多不認識。顧瑾玉一一介紹給她。趙蕤心裏對這個院子很滿意。
牙行的經濟說,這原是一個商人的住所,院子修繕過,越發精致了。因其要舉家去北方,買的急,隻要四千兩。
趙蕤和他講了半天價,最後三千八百兩成交。過房契的時候,趙蕤寫的是顧瑾玉的名字,迴去後把房契交給她,“就算你以後的嫁妝吧。”
顧瑾玉堅決不收,可趙蕤放下東西就不見了人影,隻好暫時收下。
之後搬東西,收拾屋子用了兩天。
袁益傑住在前麵,顧瑾玉幾個住在後麵。趙蕤選了靠近東北角的屋子方便進出。右手邊依次是顧瑾玉,袁母,王曉涵。錦繡跟著顧瑾玉住在一起,方便服侍起居。
等日子安定下來,顧瑾玉看看手裏的銀子,心裏尋思是不是該買幾個人,再看看有什麽營生可做,總不能坐吃山空。
這一日,帶了錦繡,叫上王曉涵,去了袁母房裏,大家一起商量。
“不如買些鋪子,置些田地。鋪子租出去,也有進項,田地或租,或自己找人來種。”袁母說。
“表姑,不如開個綢緞店,以後咱們做衣服也方便!”
“奴婢也不懂,以前父親是做船工,運河上是極好做買賣的,這裏的布匹到了北方,很值錢的,不如將布匹運到京城去買吧。”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顧瑾玉心裏沒譜。這一個鋪子得多少錢,買下來也沒剩多少了。至於田地,自己又不熟悉農務,找人種還得派人看著,租出去也沒多少。
運河上利潤大,風險也大,還有貨源從哪兒來,誰去押運,又賣給誰...也不是她能做的。
不如,先買個鋪子,有了進項再說。不過,得先買幾個人,隻有自己使著婢女,其他人都沒有,總歸不妥。而且哥哥那裏也無人照顧,總不能有人扣門,都要他去開。
次日,顧瑾玉帶著王曉涵錦繡出門,找了牙婆,說明來意,牙婆答應過幾天上門。
三天後,牙婆領了七八個十二到十五的男孩女孩。顧瑾玉讓王曉涵自己挑一個,幫袁母選了個壯實的,因為趙蕤不在,也幫她挑了一個,留下兩個機靈的男孩給袁益傑。總共花了二十五兩銀子。牙婆眉開眼笑地帶著剩下的人走了。
顧瑾玉集中給五人講了下規矩,就讓他們各自跟著主人迴去了。
傍晚。顧瑾玉正在房裏想著事情。派給趙蕤的丫頭小春哭哭啼啼地跑進來,說姑娘不要她伺候,讓她走。
顧瑾玉莫名其妙。
趙蕤跟在後麵進來,“我不太習慣陌生人在旁邊,我也不常在家,她住在你這兒吧,有事我會叫她做的。”
顧瑾玉剛剛反應過來,“那好吧。”轉頭對小春說:“你就住這兒,平日裏該給表姐做的事一樣不能少,知道了嗎?”
小春怯怯地點點頭。顧瑾玉讓錦繡帶她去另一間房。
顧瑾玉見趙蕤不走,似乎有話要說,“坐著吧。”
趙蕤坐在對麵,問:“你缺錢?”
顧瑾玉很疑惑,“怎麽這麽問?”
“袁益傑說,你們最近在研究做什麽生意?”
顧瑾玉笑了笑,“有錢也可以做生意,再說,現在這麽多人,總要找點進項,不能有出無進啊。”
趙蕤想了想,“說的也是。這樣吧,生意的事我也來參考參考,至於鋪子什麽的,明天我出去看看。”
顧瑾玉心裏高興。趙蕤說過自己走南闖北,肯定見識多,有她在,事情就好辦多了。當下嘴角上揚,“謝謝你。”
“我也要吃飯啊,也住在這裏,總要一起想辦法。”趙蕤雙手抱臂,“做什麽生意...等我想想再告訴你吧,我先迴去了。”
顧瑾玉微笑著看她出門。
錦繡進來告訴顧瑾玉,小春安排好了。
顧瑾玉拉她坐下,“你平日多教教她,別總是冒冒失失,哭哭啼啼的。”錦繡鄭重點頭。
“最近辛苦你了。”
錦繡趕緊擺手,“姑娘說哪裏話,若不是姑娘救我,不知道流落在哪個醃臢地,哪有現在的好日子,一點子事情有什麽可累的。”
顧瑾玉知道她心實,“現在人多,以後就不必這麽累。”
錦繡笑著低下頭。
顧瑾玉讓她下去休息,自己拿出本書來看。
錦繡見了滿眼渴望。
顧瑾玉觀她神色,“你想看?”
錦繡搖搖頭,“奴婢不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