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六見她不動,生怕這位性子上來又跑迴榮華宮去,忙道:“小主子,這兒可是過堂風,怕您禁不住。”
陶陶看了他一會兒,從懷裏掏出一遝子銀票,一股腦塞給馮六,馮六唬了一跳,手忙腳亂的往外推:“這怎麽話說的。”
陶陶卻道:“陶陶心裏明白,這宮裏不同外頭,便再多的銀子沒有個明白人,也使不出去,這些銀票您老受累幫著打點打點各處管事,娘娘宮裏各樣使費,若能照著以往的最好,若不成也盡量差不多了,不夠給我帶個信兒也可,自己去我那鋪子裏支取也行,隻別讓娘娘這兒委屈了就好,您老別推辭,這是陶陶如今唯一能盡的一點兒孝心”
馮六歎了口氣:“小主子您這孝心若娘娘知道……”
陶陶搖搖頭:“還要勞煩您老,千萬別讓娘娘知道此事,娘娘本來就憂思成病,若知此事,隻怕這病更難大好了,萬歲爺哪兒少不得您老,馮爺爺就別送了,陶陶自覺認得路,您放心陶陶以後不會進宮了,免得萬歲爺為難。”撂下話轉身去了。
馮六愣了一會兒才往迴走,後頭的跟著的小太監低聲道:“師傅,這位可真舍得啊,這不等於明擺著給宮裏的管事門送了條財路上來嗎,平常見這位精打細算的勁頭,真沒想到這麽大方。”
馮六瞥了他一眼:“你以為萬歲爺為什麽獨獨對這位青眼有加,就這一件事就不是別人能做出來的。”
小太監道:“那可是,就算有這份心,也沒這份財力啊,也就這位買賣做的大,都跟洋人做上買賣了,這一趟趟的船迴來,可是金山銀山的往裏進,不然哪敢這麽花錢啊,這不敢著往大街上扔呢嗎。”
馮六:“銀子算什麽,這份孝心哪是銀子能換來的,而且這事兒托到咱家頭上,咱家能不迴萬歲爺嗎,萬歲爺本來就愛這丫頭的真性情,如此一來,更得心疼這丫頭了,這既表了孝心,又辦了實事,你說還有比這丫頭聰明的嗎,學著點兒吧,要是能把這位的本事學得一分,也夠你小子使一輩子的了。”
這奢華巍峨的禁宮,代表著至高的權力,至貴的身份,卻是全天下最冷漠無情的地方,如果可能陶陶一刻都不想待在這兒,她快步往宮門走去,眉頭緊皺臉上的怒意令身後的小雀兒一聲都不敢吭,隻能緊跟著她穿過長長的宮廊,望見宮門小雀兒才暗暗鬆了口氣,姑娘要是發脾氣,出了宮也就不妨事了,在宮裏鬧起來,可不是玩笑,是要掉腦袋的。
可小雀兒忘了宮門這兒還有個賊心不死的圖塔,因為圖塔姑娘跟七爺可是鬧過一陣子別扭,如今好容易和好了,可不能再出岔子,而且小雀兒實在不明白圖塔到底堅持個什麽勁兒,就算曾經有過婚書,是姑娘姐姐定下的,可姑娘根本不記得有這檔子事兒,又不是娶不上媳婦兒,十四爺巴巴的上趕著給他說了門親事,怎麽看都是高攀了人家,可這位非不答應,真不知腦袋裏想的什麽。
陶陶心情正不好,更懶得搭理圖塔,給他攔住,自然沒好氣兒:“你攔著我做什麽?莫非還要我履行婚約?”說著看了圖塔一會兒忽道:“行,既然有婚約在先,好,我答應嫁你,你明天叫人來下聘吧,要是嫌下聘麻煩,讓花轎直接過來也成,反正你我都不在意形式,成個親嗎,沒必要太複雜,如何?”
陶陶這一答應,圖塔倒呆住了,愣愣看著陶陶半天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陶陶等了一會兒不見他吭聲,撇撇嘴:“怎麽,我答應了,你倒猶豫上了,圖塔我跟你雖有婚書,之前卻連一麵都沒見過,你是瞄著我姐的姿色,認為她親妹妹應該也不會太差,才勉強答應了婚事,跟我既不認識,更談不上什麽喜歡了,後來見了我之所以死咬著婚書不鬆口,不過是咽不下一口氣,覺得本該是你名正言順的媳婦兒,卻歸了別人,心裏氣不忿,人不都有這樣的劣根性嗎,我不要的東西丟了不可惜,一旦別人撿起來當成寶貝,立馬就想奪迴來,真奪迴來了也不過棄之如敝履罷了。”
陶陶一番話說的毫不客氣,圖塔一張黑臉有些脹紅,也不知是不是被陶陶說中心事,覺得麵兒上下不來,哼了一聲:“說到底,你還是沒想過嫁我,你以為那些人就是真心對你的嗎。”
陶陶給他氣樂了:“圖塔你捫心自問一下,是真的想娶我嗎,如果真像你說的這樣不能丟開,當初我姐出事之後,我在廟兒胡同住了好些日子,那時你已然迴京了吧,若真想履行婚約,為什麽連麵兒都不露。”
圖塔:“那時迴來正趕上有些別的事兒,想來你年紀還小,婚事也不必急在一時。”
陶陶冷笑了一聲:“這話是糊弄我呢還是糊弄你自己呢,從時間上推算,那時候你正好得了提拔,當上了皇上皇宮的禦前侍衛,我姐的事兒即便皇上下了封口令,你多少也知道一些吧,那個檔口若被人知道你跟陶秋嵐的妹子有婚約,你這好容易謀來的升職機會 ,恐怕就泡湯了吧。”
陶陶本來不想這麽尖酸刻薄,人嗎趨利避害是本能,自己也是如此,何必苛求別人非要講仁義,更何況圖塔跟自己的婚約不過是偶然定下的,估摸過後這位也有些後悔了,隻是因是自己答應的也不好悔婚罷了,卻並沒把自己這個未婚妻當迴事兒。
直到後來發現自己並不像他想象中過得那麽不好,反而比他的日子還要好,心裏便開始不平衡了,這人本來也不是非要娶自己不可,而且既然鑽營到了禦前,自然也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所以這時候跟自己較真兒,完全腦子秀逗,鑽進牛角尖裏出不來了,這種人就是欠罵,非得讓自己毫不留情的罵他一頓才能醒過神來。
見他瞪著自己一句話說不出來,陶陶也不打算再跟他耗,丟下話,快步出了宮門上車走了。
小雀兒道:“姑娘跟那個莽漢子較什麽真兒啊,您就不怕他當了真,迴頭真跑咱們府上來下聘,到時候怎麽辦?”
陶陶搖搖頭:“他若真有這樣拋棄一切的勇氣,又何必往禦前鑽營,更何況當初他答應我姐提的婚事,除了看見我姐生的美,預想我這個妹妹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最重要的隻怕還是我姐當時在晉王府當差,又頗得勢,他想娶了我,就有一個得勢的大姨子了,怎麽算都不是賠本買賣,所以才會答應,卻沒想到出了那樣的事兒,得勢的大姨子沒了,丟下我這麽個弄不好還是禍的妹子,娶迴家做什麽,這莽漢有莽漢的心機,如今不過一時糊塗罷了,等他想明白了,斷不會為了我棄了他的好前程,放心吧。”
第106章
陶陶迴來的時候七爺不在, 問了洪承說是去了魏王府,陶陶倒是鬆了口氣, 自己並不擅長掩藏心事,若他在家, 自己的心事隻一眼便會被他看出來, 陶陶不像他擔心,即使再不願意, 姚家也必然會衰敗, 就算姚家一點兒錯處沒有也一樣,這是聖意, 聖意不可違。
對於皇上為什麽要打壓姚家也不難理解, 即便皇上的身體看上去還算康健, 但從今天許長生的神情, 陶陶覺得或許並不樂觀,皇上的咳疾是經年的舊疾, 每逢換季必要犯上些日子, 這是誰都知道的事兒, 今年卻沒犯,皇上說是吃了自己送進宮的洋參,這怎麽可能。
自己那些洋參不過是個送進宮討好應景的,就算有用,也不過保健,又不是神仙藥,哪能治病啊,更何況皇上這樣的舊疾,就算太醫院裏廢物多,可許長生的醫術還是相當高的,這麽多年都沒治好,十有八九是胎裏帶的毛病,沒準是小時候得過類似氣管炎一類毛病留下的後遺症。
這種病最是頑固難醫,怎會忽然就好了,這件事兒肯定有問題,陶陶雖然想不明白,但皇上如此不辭辛苦日以繼夜的處理政事必然是覺得時間不夠了,所以才會如此,而且從去年皇上派給三爺的差事一個比一個重,一個比一個要緊,聖意已昭然若揭,這或許也是皇上執意打壓姚家的原因,畢竟新君繼位,萬象更新,那些有可能成為阻礙的,以老爺子的性格都會逐一清除,姚家首當其衝。
因此皇上才會抬舉安家打壓姚家,隻怕打壓還不夠,姚家如今已經成了皇上的眼中釘,肉中刺,必須拔之而後快,這是帝王策,權謀之術,自己不懂更無能為力,自己隻是陰差陽錯落入這裏的孤魂,能平安苟活已是運氣,她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的既定規則。
陶陶忽然頓悟,即便自己走入了這個故事裏,也隻是個過客,這裏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包括她自己的命運。
正愣愣出神,忽被攬在一個熟悉的懷裏,淡淡的鬆木香充斥鼻端,這是七爺的味道,要是自己最喜歡的味道,聞著這樣熟悉的味道,靠在這樣的懷裏,她有些茫然的心忽的安定了下來。
七爺低頭看了她一會兒:“剛想什麽呢,我進來都不知道。”
陶陶抬頭,這個男人無論什麽角度都是這麽好看,她忽然有些心虛,自己何德何能會有這樣一個溫柔帥氣的極品男票,這一切就像夢一樣不真實。
七爺見她眼睛發直的盯著自己,伸手摸了摸她的臉:“這麽瞧著我做甚,莫不是病了?”
陶陶抓著他的手搖搖頭:“我也不是紙糊的,哪會動不動就生病,我是覺得現在這樣像夢,就怕夢醒了你就不沒了。”
七爺目光溫軟:“傻丫頭,瞧這是什麽?”說著從自己懷裏拿出一個扁長的盒子來放到她手裏。
陶陶好奇的打開,眼睛一亮:“這些日子你夜裏睡得晚,總說怕吵了我去西廂看書,其實是再做這個對不對?”
七爺挑挑眉:“你怎麽知道,我還當你睡了呢。”
陶陶哼了一聲:“我也不是豬,哪會一沾枕頭就睡。”
七爺看了她一會兒:“是了,你是不是趁我不在的時候偷著看了。”
陶陶:“說的這麽難聽做什麽,反正也是送我的啊,我提前看看我的東西怎麽了。”
七爺嗤了樂了:“你怎知是送你的,萬一不是呢?”
陶陶:“首先你刻的是這對簪子的簪頭是一對鴛鴦,不送我還能送誰,再有這簪子上刻了名字,若是送別人做什麽刻我的名字啊。”說著拿了遞給他:“給我戴上。”
七爺輕笑了一聲,接過來抬手插在她頭上,端詳了端詳滿意的點點頭。
陶陶站起來去裏屋妝台前左照右照的臭美了半天,簪子是羊脂白玉,毫無瑕疵,陶陶如今有些見識了,東西好壞一眼就能瞧出來個,這樣細膩溫潤的質地的羊脂玉,極難得的,更何況這簪子還是七爺自己雕刻而成,這份心意便一屋子羊脂白玉也換不來。
臭美了一會兒還覺不夠,又從頭上拔下來仔細端詳,發現這支簪子上刻的卻不是自己先頭見得陶陶而是錦灝,這是七爺的名字,且除了這兩個字之外,還有四個更小的字,陶陶從自己妝奩裏拿出放大鏡來才瞧清楚是白首不離,陶陶心裏頓時灌了蜜糖一般,甜絲絲的,抬頭瞧他,卻發現他摘了金冠之後,頭上的簪子跟自己手裏的一模一樣,踩在梅花凳上就要去夠,卻給七爺抓住手,把她抱了下來:“怎還這麽淘氣。”倒是把自己頭上的簪子拔下來遞在她手裏讓她瞧。
陶陶把兩支簪子放到一起,方知是一個刻的是自己的名字,一個刻的是他的,其餘的四字也不一樣,放在一起是陶陶,錦灝,惟願相守,白首不離。
這男人表達愛的方式有些過於含蓄,但陶陶很喜歡,靠在他懷裏一遍一遍的念著:“惟願相守,白首不離,惟願相守,白首不離……”一邊念自己一邊笑,心裏期望著這一刻的時間能停駐就好了,那麽他們就能永永遠遠這樣在一起,一生一世,生生世世,陶陶以前總覺得電視上那些動不動就山盟海誓,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戀人像傻子,可這一刻她最大的願望就是當這樣的傻子。
可惜時間永遠停駐,該發生的總是會發生,人的命運就如水中行舟,風平浪靜的時候可以安穩,一旦風起,便會隨波逐流,東西南北,南北東西,飄往何處卻也由不得自己了。
陶陶有時候覺得好像前幾日還是春天呢,怎麽一轉眼就入冬了,寒風凜冽,大雪紛飛,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冷,陶陶這些日子都沒怎麽出門,一個是怕冷,再有外頭也亂糟糟的,夏天的時候,端王獲罪被囚,罪名是謀逆,在端王府內抄出了龍袍,坐實了謀逆的罪名,端王一倒,跟著就是姚家,好像是姚家兩位老爺慫恿端王弑父□□,具體的自己也不清楚,總之姚家跟著抄了家,好在子萱嫁了,皇上主婚,想來就算姚家倒了,安家也不敢太慢待子萱。
陶陶看了他一會兒,從懷裏掏出一遝子銀票,一股腦塞給馮六,馮六唬了一跳,手忙腳亂的往外推:“這怎麽話說的。”
陶陶卻道:“陶陶心裏明白,這宮裏不同外頭,便再多的銀子沒有個明白人,也使不出去,這些銀票您老受累幫著打點打點各處管事,娘娘宮裏各樣使費,若能照著以往的最好,若不成也盡量差不多了,不夠給我帶個信兒也可,自己去我那鋪子裏支取也行,隻別讓娘娘這兒委屈了就好,您老別推辭,這是陶陶如今唯一能盡的一點兒孝心”
馮六歎了口氣:“小主子您這孝心若娘娘知道……”
陶陶搖搖頭:“還要勞煩您老,千萬別讓娘娘知道此事,娘娘本來就憂思成病,若知此事,隻怕這病更難大好了,萬歲爺哪兒少不得您老,馮爺爺就別送了,陶陶自覺認得路,您放心陶陶以後不會進宮了,免得萬歲爺為難。”撂下話轉身去了。
馮六愣了一會兒才往迴走,後頭的跟著的小太監低聲道:“師傅,這位可真舍得啊,這不等於明擺著給宮裏的管事門送了條財路上來嗎,平常見這位精打細算的勁頭,真沒想到這麽大方。”
馮六瞥了他一眼:“你以為萬歲爺為什麽獨獨對這位青眼有加,就這一件事就不是別人能做出來的。”
小太監道:“那可是,就算有這份心,也沒這份財力啊,也就這位買賣做的大,都跟洋人做上買賣了,這一趟趟的船迴來,可是金山銀山的往裏進,不然哪敢這麽花錢啊,這不敢著往大街上扔呢嗎。”
馮六:“銀子算什麽,這份孝心哪是銀子能換來的,而且這事兒托到咱家頭上,咱家能不迴萬歲爺嗎,萬歲爺本來就愛這丫頭的真性情,如此一來,更得心疼這丫頭了,這既表了孝心,又辦了實事,你說還有比這丫頭聰明的嗎,學著點兒吧,要是能把這位的本事學得一分,也夠你小子使一輩子的了。”
這奢華巍峨的禁宮,代表著至高的權力,至貴的身份,卻是全天下最冷漠無情的地方,如果可能陶陶一刻都不想待在這兒,她快步往宮門走去,眉頭緊皺臉上的怒意令身後的小雀兒一聲都不敢吭,隻能緊跟著她穿過長長的宮廊,望見宮門小雀兒才暗暗鬆了口氣,姑娘要是發脾氣,出了宮也就不妨事了,在宮裏鬧起來,可不是玩笑,是要掉腦袋的。
可小雀兒忘了宮門這兒還有個賊心不死的圖塔,因為圖塔姑娘跟七爺可是鬧過一陣子別扭,如今好容易和好了,可不能再出岔子,而且小雀兒實在不明白圖塔到底堅持個什麽勁兒,就算曾經有過婚書,是姑娘姐姐定下的,可姑娘根本不記得有這檔子事兒,又不是娶不上媳婦兒,十四爺巴巴的上趕著給他說了門親事,怎麽看都是高攀了人家,可這位非不答應,真不知腦袋裏想的什麽。
陶陶心情正不好,更懶得搭理圖塔,給他攔住,自然沒好氣兒:“你攔著我做什麽?莫非還要我履行婚約?”說著看了圖塔一會兒忽道:“行,既然有婚約在先,好,我答應嫁你,你明天叫人來下聘吧,要是嫌下聘麻煩,讓花轎直接過來也成,反正你我都不在意形式,成個親嗎,沒必要太複雜,如何?”
陶陶這一答應,圖塔倒呆住了,愣愣看著陶陶半天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陶陶等了一會兒不見他吭聲,撇撇嘴:“怎麽,我答應了,你倒猶豫上了,圖塔我跟你雖有婚書,之前卻連一麵都沒見過,你是瞄著我姐的姿色,認為她親妹妹應該也不會太差,才勉強答應了婚事,跟我既不認識,更談不上什麽喜歡了,後來見了我之所以死咬著婚書不鬆口,不過是咽不下一口氣,覺得本該是你名正言順的媳婦兒,卻歸了別人,心裏氣不忿,人不都有這樣的劣根性嗎,我不要的東西丟了不可惜,一旦別人撿起來當成寶貝,立馬就想奪迴來,真奪迴來了也不過棄之如敝履罷了。”
陶陶一番話說的毫不客氣,圖塔一張黑臉有些脹紅,也不知是不是被陶陶說中心事,覺得麵兒上下不來,哼了一聲:“說到底,你還是沒想過嫁我,你以為那些人就是真心對你的嗎。”
陶陶給他氣樂了:“圖塔你捫心自問一下,是真的想娶我嗎,如果真像你說的這樣不能丟開,當初我姐出事之後,我在廟兒胡同住了好些日子,那時你已然迴京了吧,若真想履行婚約,為什麽連麵兒都不露。”
圖塔:“那時迴來正趕上有些別的事兒,想來你年紀還小,婚事也不必急在一時。”
陶陶冷笑了一聲:“這話是糊弄我呢還是糊弄你自己呢,從時間上推算,那時候你正好得了提拔,當上了皇上皇宮的禦前侍衛,我姐的事兒即便皇上下了封口令,你多少也知道一些吧,那個檔口若被人知道你跟陶秋嵐的妹子有婚約,你這好容易謀來的升職機會 ,恐怕就泡湯了吧。”
陶陶本來不想這麽尖酸刻薄,人嗎趨利避害是本能,自己也是如此,何必苛求別人非要講仁義,更何況圖塔跟自己的婚約不過是偶然定下的,估摸過後這位也有些後悔了,隻是因是自己答應的也不好悔婚罷了,卻並沒把自己這個未婚妻當迴事兒。
直到後來發現自己並不像他想象中過得那麽不好,反而比他的日子還要好,心裏便開始不平衡了,這人本來也不是非要娶自己不可,而且既然鑽營到了禦前,自然也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所以這時候跟自己較真兒,完全腦子秀逗,鑽進牛角尖裏出不來了,這種人就是欠罵,非得讓自己毫不留情的罵他一頓才能醒過神來。
見他瞪著自己一句話說不出來,陶陶也不打算再跟他耗,丟下話,快步出了宮門上車走了。
小雀兒道:“姑娘跟那個莽漢子較什麽真兒啊,您就不怕他當了真,迴頭真跑咱們府上來下聘,到時候怎麽辦?”
陶陶搖搖頭:“他若真有這樣拋棄一切的勇氣,又何必往禦前鑽營,更何況當初他答應我姐提的婚事,除了看見我姐生的美,預想我這個妹妹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最重要的隻怕還是我姐當時在晉王府當差,又頗得勢,他想娶了我,就有一個得勢的大姨子了,怎麽算都不是賠本買賣,所以才會答應,卻沒想到出了那樣的事兒,得勢的大姨子沒了,丟下我這麽個弄不好還是禍的妹子,娶迴家做什麽,這莽漢有莽漢的心機,如今不過一時糊塗罷了,等他想明白了,斷不會為了我棄了他的好前程,放心吧。”
第106章
陶陶迴來的時候七爺不在, 問了洪承說是去了魏王府,陶陶倒是鬆了口氣, 自己並不擅長掩藏心事,若他在家, 自己的心事隻一眼便會被他看出來, 陶陶不像他擔心,即使再不願意, 姚家也必然會衰敗, 就算姚家一點兒錯處沒有也一樣,這是聖意, 聖意不可違。
對於皇上為什麽要打壓姚家也不難理解, 即便皇上的身體看上去還算康健, 但從今天許長生的神情, 陶陶覺得或許並不樂觀,皇上的咳疾是經年的舊疾, 每逢換季必要犯上些日子, 這是誰都知道的事兒, 今年卻沒犯,皇上說是吃了自己送進宮的洋參,這怎麽可能。
自己那些洋參不過是個送進宮討好應景的,就算有用,也不過保健,又不是神仙藥,哪能治病啊,更何況皇上這樣的舊疾,就算太醫院裏廢物多,可許長生的醫術還是相當高的,這麽多年都沒治好,十有八九是胎裏帶的毛病,沒準是小時候得過類似氣管炎一類毛病留下的後遺症。
這種病最是頑固難醫,怎會忽然就好了,這件事兒肯定有問題,陶陶雖然想不明白,但皇上如此不辭辛苦日以繼夜的處理政事必然是覺得時間不夠了,所以才會如此,而且從去年皇上派給三爺的差事一個比一個重,一個比一個要緊,聖意已昭然若揭,這或許也是皇上執意打壓姚家的原因,畢竟新君繼位,萬象更新,那些有可能成為阻礙的,以老爺子的性格都會逐一清除,姚家首當其衝。
因此皇上才會抬舉安家打壓姚家,隻怕打壓還不夠,姚家如今已經成了皇上的眼中釘,肉中刺,必須拔之而後快,這是帝王策,權謀之術,自己不懂更無能為力,自己隻是陰差陽錯落入這裏的孤魂,能平安苟活已是運氣,她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的既定規則。
陶陶忽然頓悟,即便自己走入了這個故事裏,也隻是個過客,這裏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包括她自己的命運。
正愣愣出神,忽被攬在一個熟悉的懷裏,淡淡的鬆木香充斥鼻端,這是七爺的味道,要是自己最喜歡的味道,聞著這樣熟悉的味道,靠在這樣的懷裏,她有些茫然的心忽的安定了下來。
七爺低頭看了她一會兒:“剛想什麽呢,我進來都不知道。”
陶陶抬頭,這個男人無論什麽角度都是這麽好看,她忽然有些心虛,自己何德何能會有這樣一個溫柔帥氣的極品男票,這一切就像夢一樣不真實。
七爺見她眼睛發直的盯著自己,伸手摸了摸她的臉:“這麽瞧著我做甚,莫不是病了?”
陶陶抓著他的手搖搖頭:“我也不是紙糊的,哪會動不動就生病,我是覺得現在這樣像夢,就怕夢醒了你就不沒了。”
七爺目光溫軟:“傻丫頭,瞧這是什麽?”說著從自己懷裏拿出一個扁長的盒子來放到她手裏。
陶陶好奇的打開,眼睛一亮:“這些日子你夜裏睡得晚,總說怕吵了我去西廂看書,其實是再做這個對不對?”
七爺挑挑眉:“你怎麽知道,我還當你睡了呢。”
陶陶哼了一聲:“我也不是豬,哪會一沾枕頭就睡。”
七爺看了她一會兒:“是了,你是不是趁我不在的時候偷著看了。”
陶陶:“說的這麽難聽做什麽,反正也是送我的啊,我提前看看我的東西怎麽了。”
七爺嗤了樂了:“你怎知是送你的,萬一不是呢?”
陶陶:“首先你刻的是這對簪子的簪頭是一對鴛鴦,不送我還能送誰,再有這簪子上刻了名字,若是送別人做什麽刻我的名字啊。”說著拿了遞給他:“給我戴上。”
七爺輕笑了一聲,接過來抬手插在她頭上,端詳了端詳滿意的點點頭。
陶陶站起來去裏屋妝台前左照右照的臭美了半天,簪子是羊脂白玉,毫無瑕疵,陶陶如今有些見識了,東西好壞一眼就能瞧出來個,這樣細膩溫潤的質地的羊脂玉,極難得的,更何況這簪子還是七爺自己雕刻而成,這份心意便一屋子羊脂白玉也換不來。
臭美了一會兒還覺不夠,又從頭上拔下來仔細端詳,發現這支簪子上刻的卻不是自己先頭見得陶陶而是錦灝,這是七爺的名字,且除了這兩個字之外,還有四個更小的字,陶陶從自己妝奩裏拿出放大鏡來才瞧清楚是白首不離,陶陶心裏頓時灌了蜜糖一般,甜絲絲的,抬頭瞧他,卻發現他摘了金冠之後,頭上的簪子跟自己手裏的一模一樣,踩在梅花凳上就要去夠,卻給七爺抓住手,把她抱了下來:“怎還這麽淘氣。”倒是把自己頭上的簪子拔下來遞在她手裏讓她瞧。
陶陶把兩支簪子放到一起,方知是一個刻的是自己的名字,一個刻的是他的,其餘的四字也不一樣,放在一起是陶陶,錦灝,惟願相守,白首不離。
這男人表達愛的方式有些過於含蓄,但陶陶很喜歡,靠在他懷裏一遍一遍的念著:“惟願相守,白首不離,惟願相守,白首不離……”一邊念自己一邊笑,心裏期望著這一刻的時間能停駐就好了,那麽他們就能永永遠遠這樣在一起,一生一世,生生世世,陶陶以前總覺得電視上那些動不動就山盟海誓,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戀人像傻子,可這一刻她最大的願望就是當這樣的傻子。
可惜時間永遠停駐,該發生的總是會發生,人的命運就如水中行舟,風平浪靜的時候可以安穩,一旦風起,便會隨波逐流,東西南北,南北東西,飄往何處卻也由不得自己了。
陶陶有時候覺得好像前幾日還是春天呢,怎麽一轉眼就入冬了,寒風凜冽,大雪紛飛,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冷,陶陶這些日子都沒怎麽出門,一個是怕冷,再有外頭也亂糟糟的,夏天的時候,端王獲罪被囚,罪名是謀逆,在端王府內抄出了龍袍,坐實了謀逆的罪名,端王一倒,跟著就是姚家,好像是姚家兩位老爺慫恿端王弑父□□,具體的自己也不清楚,總之姚家跟著抄了家,好在子萱嫁了,皇上主婚,想來就算姚家倒了,安家也不敢太慢待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