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來買賣了
陶陶也不是什麽好脾氣,本來就不想跟王府有什麽牽扯,如今晉王扔出這樣的話,正合了心思,想起包袱裏都是來王府之後置的衣裳,拿出去像是沾了多大好處似的,一股腦丟在炕上,把自己來時穿的衣裳翻出來換了,從晉王府出來就迴了廟兒胡同。
可迴來了心裏又不知為什麽有些鬱悶,陶陶搖搖頭,想這些做什麽,跟那些人在一起,自己總好像矮了一截,還是在廟兒胡同自在,再說,自己還得做買賣賺錢呢。
想著側頭跟大栓商量接那個一百零八尊羅漢的活兒,柳大娘一聽臉色都變了:“依著我,這陶像就別做了,省的惹上禍事,這迴是托了大妮的福,方才過了這一難,不然連命都保不住了,還是消停些尋個妥帖的營生吧。”
陶陶知道柳大娘是給嚇著了,生怕自己再惹上官司,便道:“這次不過湊巧罷了,往後不做考生的買賣就是了,這一百零八尊羅漢像是為了禮佛,既積功德又賺銀子,何樂而不為。”
大虎爹聽了也點頭:“二妮說的有道理,這羅漢像自然是廟裏頭才用的,跟衙門扯不上幹係,你就別攔著了,我瞧著倒是樁好買賣。”
柳大娘見自己男人開口了,不敢再說什麽,站起來端粥去了。
大栓:“燒一百零八尊羅漢像倒沒什麽,至多費些功夫,隻這事兒有些日子了,當時咱們正忙著就推了,如今隻怕人家另找了,哪還會等咱們。”
陶陶:“哪位朱管家說的清楚,是他們府上的老夫人瞧上了你的手藝,若不是挑剔,也不會找來廟兒胡同了,我記得說他們府裏的老太太下個月做壽禮佛,算著日子還有一個月呢,且,當日我跟他說的也是活話兒,讓他過些日子再來。”
大栓:“可是咱們的陶像惹出了官司,隻怕那家即便有心也不敢來了。”
陶陶想了想:“那咱們就有一搭無一搭的吧,若他來了就接下,若不來就算了,這幾日咱們仍燒麵具,我畫些新鮮的式樣,或許好賣些。”
大栓點點頭:“俺不懂這些,都聽你的。”
一時吃完了飯,收拾了桌子,陶陶鋪了紙在杏花樹下畫麵具的樣子,柳大娘晾好了衣裳瞧了她一眼,忍不住道:“我瞧王爺的意思,心裏仍念著你姐呢,不然,也不會急巴巴的趕來救你,那天若不是王爺來的快,真讓刑部那個黑臉的差爺拿了你去,可不知要受什麽罪了,大娘這兒想不明白,既然都進了王府怎麽又出來了,莫不是王爺對你不好?”
陶陶:“大娘,我這樣的身份在王府就是個奴才,王府的奴才夠多了,不差我一個,我何必非要填上去,末了落個我姐這樣的下場,有什麽好的。”
柳大娘:“能攤上王爺這樣的好主子,是你姐的造化,等熬出頭就一步登天了,隻可惜你姐福薄命不濟,得了場急病去了,不然,這一輩子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呢,奴才怎麽了,能在王爺這樣的貴人跟前兒當奴才,也是上輩子積德行善修來的。”
陶陶放下筆抬頭:“大娘,人各有誌,我不是我姐,我不要當奴才,我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我有腦子,有雙手,我能養活自己,指望別人做什麽?”
柳大娘愣愣看著陶陶良久不言,陶陶知道自己的想法在柳大娘聽來是離經叛道,這個時代的女人都是依附男人活的,沒了男人天就塌了下來,活的太苦以至於認為給權貴當奴才都是前世修來的造化,她們早已習慣了卑微,並不覺得當奴才有什麽不好,但自己不行,讓自己一輩子那麽卑躬屈膝的活著,早晚憋屈死。
而且,那些人的一個個都是人精,麵兒上笑著,心裏不定算計什麽呢,自己可沒那些人的心機,硬是摻和進去,迴頭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就如陶大妮。
雖然這兩天跟晉王的接觸中,陶陶不覺得晉王是個壞蛋,相反,她覺得晉王雖然麵冷心卻不壞,對自己尤其的好,可他越對自己好,陶陶就越鬱悶,陶陶也說不清鬱悶在哪兒,可就是不爽。
正想著,忽院外有個熟悉的聲音:“陶老板在家嗎?”陶陶眼睛一亮,這聲音有些沙啞,正是上迴來的那個姓朱的管家,這可是想什麽來什麽,放下筆,快步走了過去,開了院門:“朱管家來了,快請進來坐。”
朱貴目光閃了閃:“上迴陶老板說手裏的活兒忙,讓我過些日子再來,如今可騰出空來了?”
陶陶讓著他進來坐了,倒了碗茶送過去:“剛我還說上迴忘了問您是哪府上的,想找您卻不知去哪兒找,正著急呢,可巧您就來了,既應了您,自然不能食言,隻是前幾日出了檔子事兒,想必您也聽說了,是怕您覺著晦氣,另外尋了賣家。”
朱貴:“前兩天的事兒我倒也聽說了,不瞞你,本來也另外找了幾家,可拿了樣子迴去,我們老夫人瞧的不中意,說沒你們陶記燒的有靈氣兒,因是供佛所使,需誠心誠意,不能疏忽,便又遣了我來,特意吩咐下,隻要燒出的羅漢像好,就照著你們家先頭的價兒,一兩銀子一個如何?”
陶陶差點兒樂抽了,先頭那些陶像能賣一兩銀子,自己可是沒少費勁兒,如今朱管家一開口就定了一兩銀子,簡直是意外之喜,這一百零八尊羅漢像可就是一百零八兩銀子啊,除去成本跟大栓的分成,自己至少能落下三十兩,加上之前攢下的,可以考慮盤個店麵了,有了店麵以後就容易多了。
越想越興奮,忙道:“朱管家放心,保證您在老夫人跟前落不下包涵。”
朱貴從懷裏掏出一張五十兩的銀票來遞給她:“這是定錢,我們老夫人下月十八過壽,十五來取可成?”
陶陶忙應著:“您放心,一準做好。”商量好了送著朱貴出去,望著他出了廟兒胡同,陶陶才迴來,看著手裏的五十兩銀票嗬嗬直笑。
柳大娘在旁邊看了滿眼,心裏暗暗震驚,這丫頭的運氣實在的好,還說出了那樣的事兒,這檔子買賣得黃了呢,不想卻成了,簡直跟做夢似的,看著陶陶半天說不出話來。
陶陶卻有計較,跟柳大娘道:“大娘,有件事兒我早想提了,隻是前頭不知買賣如何,也不敢冒失,如今接了這一單活兒,心裏也有了底,才敢開口,想必您剛也聽見了,這些羅漢像要的急,得趕著做,人手少隻怕忙不過來,不如您跟柳大叔一起過來幫忙,至於工錢,就照著外頭鋪子裏的給,再有,我打算買頭牛,以後拉個東西什麽的也方便,省的再雇人家的,我不懂這些,大叔是內行,這件事兒還得大叔多幫忙才行,您瞧什麽時候大叔得空,勞煩去騾馬市走一趟,就早買迴來,也好開工。”
柳大娘這會兒可迴過味來了,這可是件大大的好事兒,如今她男人給人家拉腳兒,那家不厚道,一天累死累活的,也得不了幾個錢,一直想著攢了錢,買頭牛迴來,是個長久的營生,隻可惜牲口太貴,也不知攢多少年才能置的起。
陶二妮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買頭牛迴來交給自己男人照顧著,平常幫著拉拉東西,活兒輕鬆不說,還給工錢,若照外頭鋪子裏的工錢,可不低了,一個月就能頂上自己男人兩個月的進項呢。
再加上自己跟大虎二虎的,一家四口的工錢加到一起可不少,更何況,陶家這兒還管飯,這麽一來,工錢不就全攢下來了嗎,攢個兩三年,手頭寬裕了,大虎二虎也大了,到了說媳婦兒的時候,手裏有錢才有底氣。
越想越覺得有盼頭,忙道:“你柳大叔昨兒還說呢那主家不好,想換個活兒幹呢,若是你這兒用人,可不正好,守家在地的,又是自己人,怎麽都比外頭強,你大叔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照顧牲口可是一把好手,這事兒就交給大娘了,我這兒去跟他說去,讓他明兒一早就去騾馬市,這買牲口是大事兒,得看準了,若是打了眼,迴來養不住可白瞎了銀子。”
說著往家去了,先知會了大栓,才去找自己男人,把事兒一說,他男人也不躺著了,一咕嚕爬起來:“我這就去。”
柳大娘忙拽住他:“這都什麽時候了,哪還有賣牲口的,明兒一早再去不遲。”
他男人:“這會兒也有呢,我先去瞅瞅,你別管了,我去去就迴。”說著套上鞋興匆匆的走了。
柳大娘一抬頭見牆上的褡褳沒帶,忙摘下來追了出去,不想,她男人腳程快,這麽一眨眼的功夫就沒影兒了。
柳大娘一直追到了胡同口,也沒見著人,搖搖頭,正想迴去,卻忽瞧見那邊兒茶棚子裏頭坐著倆人有些眼熟,走近了一瞧,其中一個正是剛在二妮兒哪兒訂羅漢像的朱管家,他對麵的人瞧著也眼熟,可一時沒想起來在哪兒見過,心裏有些納悶,隻這朱管家剛不喝了茶嗎,怎麽又跑這兒喝茶來了。卻也沒在意轉身往迴走。
等走到了家門口,猛然想起來,朱管家對麵的人,不就是晉王府的大管家嗎,怎麽會跑廟兒胡同來了?莫不是這羅漢像後頭的主家是晉王府?
第20章 陰招兒?
在廟兒胡同這樣的地方碰見洪承,朱貴愣了好一會兒才迴神,急忙拱手:“這不是洪先生嗎,小的這廂有禮了。”朱貴是姚府的大管家,在這四九城裏也算頗有體麵,誰見了都得稱唿一聲朱爺,可出身不行,上不了高台麵,不比洪承是個讀書人,還中過秀才。
雖同是奴才,可這奴才跟奴才卻大不一樣,遠的不說,就說直隸山東巡撫江大人,倒到根兒上不就是萬歲爺潛邸時的家奴嗎,如今人家可是封疆大吏天子寵臣,縱觀朝堂也沒人能跟這位比肩了。
正因有這樣的先例,幾位爺府裏的奴才誰不高看一眼,畢竟誰也沒長前後眼,知道將來哪位就成了事,府裏的奴才也跟著水漲船高,到那時可就了不得了。
尤其像洪承這樣識文斷字,身上還戴著功名的,說白了,如今這位甘心在七爺府上當管家,還不是為的將來,想靠著主子爺混個錦繡前程,自己就不信洪承當初拐彎抹角的巴結上七爺,是為了當一輩子奴才。
這些識文斷字的讀書人,可比自己這樣的大老粗有心計的多,算的比誰都精明,故此,便姚府是五爺跟七爺的外家,自己見了洪承也得客氣著,不定哪天這位就成了官老爺,自己可得罪不起。
洪承倒不托大笑道:“今兒瞅著天兒好,出來走走,不想就遇上了朱老弟,有些日子不見了,我這心裏頗有些想念,有道是相請不如偶遇,既遇上了,咱們哥倆怎麽也得喝口茶敘敘話才成。”說著伸手攜著朱貴把他拽到了旁邊不遠的茶棚子裏。
朱貴真有些受寵若驚,雖說平常也總有來往,可洪承這人卻不同於別人,雖精明圓滑,骨子裏仍有著讀書人的傲氣,對於自己這樣的奴才,客氣卻不親近,今兒是怎麽了,弄的朱貴心裏十五隻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跟著洪承坐到了茶棚子裏,還琢磨這位莫不是有什麽事兒想求自己,不對啊,就算自己是姚府的大管家,可跟晉王府也沒法兒比啊,哪有洪承辦不成的事兒啊,再說了,就算真有洪承作難的事兒,自己就更不成了。
而且,要說有什麽事兒吧,也不像,這位拉自己過來,先說天氣好,又說好些日子不見,然後問他到這兒做什麽來了?話音聽著倒像閑嘮嗑。
陶陶也不是什麽好脾氣,本來就不想跟王府有什麽牽扯,如今晉王扔出這樣的話,正合了心思,想起包袱裏都是來王府之後置的衣裳,拿出去像是沾了多大好處似的,一股腦丟在炕上,把自己來時穿的衣裳翻出來換了,從晉王府出來就迴了廟兒胡同。
可迴來了心裏又不知為什麽有些鬱悶,陶陶搖搖頭,想這些做什麽,跟那些人在一起,自己總好像矮了一截,還是在廟兒胡同自在,再說,自己還得做買賣賺錢呢。
想著側頭跟大栓商量接那個一百零八尊羅漢的活兒,柳大娘一聽臉色都變了:“依著我,這陶像就別做了,省的惹上禍事,這迴是托了大妮的福,方才過了這一難,不然連命都保不住了,還是消停些尋個妥帖的營生吧。”
陶陶知道柳大娘是給嚇著了,生怕自己再惹上官司,便道:“這次不過湊巧罷了,往後不做考生的買賣就是了,這一百零八尊羅漢像是為了禮佛,既積功德又賺銀子,何樂而不為。”
大虎爹聽了也點頭:“二妮說的有道理,這羅漢像自然是廟裏頭才用的,跟衙門扯不上幹係,你就別攔著了,我瞧著倒是樁好買賣。”
柳大娘見自己男人開口了,不敢再說什麽,站起來端粥去了。
大栓:“燒一百零八尊羅漢像倒沒什麽,至多費些功夫,隻這事兒有些日子了,當時咱們正忙著就推了,如今隻怕人家另找了,哪還會等咱們。”
陶陶:“哪位朱管家說的清楚,是他們府上的老夫人瞧上了你的手藝,若不是挑剔,也不會找來廟兒胡同了,我記得說他們府裏的老太太下個月做壽禮佛,算著日子還有一個月呢,且,當日我跟他說的也是活話兒,讓他過些日子再來。”
大栓:“可是咱們的陶像惹出了官司,隻怕那家即便有心也不敢來了。”
陶陶想了想:“那咱們就有一搭無一搭的吧,若他來了就接下,若不來就算了,這幾日咱們仍燒麵具,我畫些新鮮的式樣,或許好賣些。”
大栓點點頭:“俺不懂這些,都聽你的。”
一時吃完了飯,收拾了桌子,陶陶鋪了紙在杏花樹下畫麵具的樣子,柳大娘晾好了衣裳瞧了她一眼,忍不住道:“我瞧王爺的意思,心裏仍念著你姐呢,不然,也不會急巴巴的趕來救你,那天若不是王爺來的快,真讓刑部那個黑臉的差爺拿了你去,可不知要受什麽罪了,大娘這兒想不明白,既然都進了王府怎麽又出來了,莫不是王爺對你不好?”
陶陶:“大娘,我這樣的身份在王府就是個奴才,王府的奴才夠多了,不差我一個,我何必非要填上去,末了落個我姐這樣的下場,有什麽好的。”
柳大娘:“能攤上王爺這樣的好主子,是你姐的造化,等熬出頭就一步登天了,隻可惜你姐福薄命不濟,得了場急病去了,不然,這一輩子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呢,奴才怎麽了,能在王爺這樣的貴人跟前兒當奴才,也是上輩子積德行善修來的。”
陶陶放下筆抬頭:“大娘,人各有誌,我不是我姐,我不要當奴才,我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我有腦子,有雙手,我能養活自己,指望別人做什麽?”
柳大娘愣愣看著陶陶良久不言,陶陶知道自己的想法在柳大娘聽來是離經叛道,這個時代的女人都是依附男人活的,沒了男人天就塌了下來,活的太苦以至於認為給權貴當奴才都是前世修來的造化,她們早已習慣了卑微,並不覺得當奴才有什麽不好,但自己不行,讓自己一輩子那麽卑躬屈膝的活著,早晚憋屈死。
而且,那些人的一個個都是人精,麵兒上笑著,心裏不定算計什麽呢,自己可沒那些人的心機,硬是摻和進去,迴頭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就如陶大妮。
雖然這兩天跟晉王的接觸中,陶陶不覺得晉王是個壞蛋,相反,她覺得晉王雖然麵冷心卻不壞,對自己尤其的好,可他越對自己好,陶陶就越鬱悶,陶陶也說不清鬱悶在哪兒,可就是不爽。
正想著,忽院外有個熟悉的聲音:“陶老板在家嗎?”陶陶眼睛一亮,這聲音有些沙啞,正是上迴來的那個姓朱的管家,這可是想什麽來什麽,放下筆,快步走了過去,開了院門:“朱管家來了,快請進來坐。”
朱貴目光閃了閃:“上迴陶老板說手裏的活兒忙,讓我過些日子再來,如今可騰出空來了?”
陶陶讓著他進來坐了,倒了碗茶送過去:“剛我還說上迴忘了問您是哪府上的,想找您卻不知去哪兒找,正著急呢,可巧您就來了,既應了您,自然不能食言,隻是前幾日出了檔子事兒,想必您也聽說了,是怕您覺著晦氣,另外尋了賣家。”
朱貴:“前兩天的事兒我倒也聽說了,不瞞你,本來也另外找了幾家,可拿了樣子迴去,我們老夫人瞧的不中意,說沒你們陶記燒的有靈氣兒,因是供佛所使,需誠心誠意,不能疏忽,便又遣了我來,特意吩咐下,隻要燒出的羅漢像好,就照著你們家先頭的價兒,一兩銀子一個如何?”
陶陶差點兒樂抽了,先頭那些陶像能賣一兩銀子,自己可是沒少費勁兒,如今朱管家一開口就定了一兩銀子,簡直是意外之喜,這一百零八尊羅漢像可就是一百零八兩銀子啊,除去成本跟大栓的分成,自己至少能落下三十兩,加上之前攢下的,可以考慮盤個店麵了,有了店麵以後就容易多了。
越想越興奮,忙道:“朱管家放心,保證您在老夫人跟前落不下包涵。”
朱貴從懷裏掏出一張五十兩的銀票來遞給她:“這是定錢,我們老夫人下月十八過壽,十五來取可成?”
陶陶忙應著:“您放心,一準做好。”商量好了送著朱貴出去,望著他出了廟兒胡同,陶陶才迴來,看著手裏的五十兩銀票嗬嗬直笑。
柳大娘在旁邊看了滿眼,心裏暗暗震驚,這丫頭的運氣實在的好,還說出了那樣的事兒,這檔子買賣得黃了呢,不想卻成了,簡直跟做夢似的,看著陶陶半天說不出話來。
陶陶卻有計較,跟柳大娘道:“大娘,有件事兒我早想提了,隻是前頭不知買賣如何,也不敢冒失,如今接了這一單活兒,心裏也有了底,才敢開口,想必您剛也聽見了,這些羅漢像要的急,得趕著做,人手少隻怕忙不過來,不如您跟柳大叔一起過來幫忙,至於工錢,就照著外頭鋪子裏的給,再有,我打算買頭牛,以後拉個東西什麽的也方便,省的再雇人家的,我不懂這些,大叔是內行,這件事兒還得大叔多幫忙才行,您瞧什麽時候大叔得空,勞煩去騾馬市走一趟,就早買迴來,也好開工。”
柳大娘這會兒可迴過味來了,這可是件大大的好事兒,如今她男人給人家拉腳兒,那家不厚道,一天累死累活的,也得不了幾個錢,一直想著攢了錢,買頭牛迴來,是個長久的營生,隻可惜牲口太貴,也不知攢多少年才能置的起。
陶二妮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買頭牛迴來交給自己男人照顧著,平常幫著拉拉東西,活兒輕鬆不說,還給工錢,若照外頭鋪子裏的工錢,可不低了,一個月就能頂上自己男人兩個月的進項呢。
再加上自己跟大虎二虎的,一家四口的工錢加到一起可不少,更何況,陶家這兒還管飯,這麽一來,工錢不就全攢下來了嗎,攢個兩三年,手頭寬裕了,大虎二虎也大了,到了說媳婦兒的時候,手裏有錢才有底氣。
越想越覺得有盼頭,忙道:“你柳大叔昨兒還說呢那主家不好,想換個活兒幹呢,若是你這兒用人,可不正好,守家在地的,又是自己人,怎麽都比外頭強,你大叔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照顧牲口可是一把好手,這事兒就交給大娘了,我這兒去跟他說去,讓他明兒一早就去騾馬市,這買牲口是大事兒,得看準了,若是打了眼,迴來養不住可白瞎了銀子。”
說著往家去了,先知會了大栓,才去找自己男人,把事兒一說,他男人也不躺著了,一咕嚕爬起來:“我這就去。”
柳大娘忙拽住他:“這都什麽時候了,哪還有賣牲口的,明兒一早再去不遲。”
他男人:“這會兒也有呢,我先去瞅瞅,你別管了,我去去就迴。”說著套上鞋興匆匆的走了。
柳大娘一抬頭見牆上的褡褳沒帶,忙摘下來追了出去,不想,她男人腳程快,這麽一眨眼的功夫就沒影兒了。
柳大娘一直追到了胡同口,也沒見著人,搖搖頭,正想迴去,卻忽瞧見那邊兒茶棚子裏頭坐著倆人有些眼熟,走近了一瞧,其中一個正是剛在二妮兒哪兒訂羅漢像的朱管家,他對麵的人瞧著也眼熟,可一時沒想起來在哪兒見過,心裏有些納悶,隻這朱管家剛不喝了茶嗎,怎麽又跑這兒喝茶來了。卻也沒在意轉身往迴走。
等走到了家門口,猛然想起來,朱管家對麵的人,不就是晉王府的大管家嗎,怎麽會跑廟兒胡同來了?莫不是這羅漢像後頭的主家是晉王府?
第20章 陰招兒?
在廟兒胡同這樣的地方碰見洪承,朱貴愣了好一會兒才迴神,急忙拱手:“這不是洪先生嗎,小的這廂有禮了。”朱貴是姚府的大管家,在這四九城裏也算頗有體麵,誰見了都得稱唿一聲朱爺,可出身不行,上不了高台麵,不比洪承是個讀書人,還中過秀才。
雖同是奴才,可這奴才跟奴才卻大不一樣,遠的不說,就說直隸山東巡撫江大人,倒到根兒上不就是萬歲爺潛邸時的家奴嗎,如今人家可是封疆大吏天子寵臣,縱觀朝堂也沒人能跟這位比肩了。
正因有這樣的先例,幾位爺府裏的奴才誰不高看一眼,畢竟誰也沒長前後眼,知道將來哪位就成了事,府裏的奴才也跟著水漲船高,到那時可就了不得了。
尤其像洪承這樣識文斷字,身上還戴著功名的,說白了,如今這位甘心在七爺府上當管家,還不是為的將來,想靠著主子爺混個錦繡前程,自己就不信洪承當初拐彎抹角的巴結上七爺,是為了當一輩子奴才。
這些識文斷字的讀書人,可比自己這樣的大老粗有心計的多,算的比誰都精明,故此,便姚府是五爺跟七爺的外家,自己見了洪承也得客氣著,不定哪天這位就成了官老爺,自己可得罪不起。
洪承倒不托大笑道:“今兒瞅著天兒好,出來走走,不想就遇上了朱老弟,有些日子不見了,我這心裏頗有些想念,有道是相請不如偶遇,既遇上了,咱們哥倆怎麽也得喝口茶敘敘話才成。”說著伸手攜著朱貴把他拽到了旁邊不遠的茶棚子裏。
朱貴真有些受寵若驚,雖說平常也總有來往,可洪承這人卻不同於別人,雖精明圓滑,骨子裏仍有著讀書人的傲氣,對於自己這樣的奴才,客氣卻不親近,今兒是怎麽了,弄的朱貴心裏十五隻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跟著洪承坐到了茶棚子裏,還琢磨這位莫不是有什麽事兒想求自己,不對啊,就算自己是姚府的大管家,可跟晉王府也沒法兒比啊,哪有洪承辦不成的事兒啊,再說了,就算真有洪承作難的事兒,自己就更不成了。
而且,要說有什麽事兒吧,也不像,這位拉自己過來,先說天氣好,又說好些日子不見,然後問他到這兒做什麽來了?話音聽著倒像閑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