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夜,朝堂百官雲集丞相府,意欲拜會左相審食其而不得,終隻得轉換陣地,聚集在尚冠裏內的北平侯府外,請見禦史大夫張蒼。


    劉弘一招‘釜底抽薪’,硬生生將自己所有的舉動解釋為‘正常’——禦駕親征,乃為親會代王劉恆,以解釋代王太子遇刺一事;而最終結果,自然是‘代王幡然醒悟,護送聖駕迴長安’。


    至於代王為何引兵之蕭關,甚至於為何要護送劉弘前來長安,未央宮都給出了極其合理的解釋:奉天子、太後詔,擬代王恆移封睢陽事,遂以國兵護王太後同至長安,待詔命頒布,再一同趕往睢陽,就國為梁王。


    即便是代王率兵入關,卻仍舊留軍隊駐紮代國,也是被劉弘輕飄飄一句‘恩封代王次子武繼王代地’,而化作雲煙。


    後自代王府傳出的消息,更是讓漢家朝臣體會到:封建帝王的手段,究竟能狠辣到何種地步。


    ——代王太子劉啟,壓根兒就沒死!


    至於坊間為何會有‘王太子身亡’的輿論,未央宮卻是保持了沉默,隻通過不可取證的渠道,隱晦傳出劉弘一句自語:絳侯既死,此間事便不再議論···


    事已至此,陳、周為首的誅弘集團,注將消失在漢家政壇。


    現在,朝堂百官真正擔心的,是劉弘此次‘釣魚執法’,究竟以何為目的。


    ——究竟是隻誅陳平、周勃等權臣,還是要將火力擴大向陳平周勃為首的開國功勳集團?


    不得不說,今日朝會,劉弘對於周勃的處置,讓朝臣百官心中大安:周勃愧疚自盡,雖然身死國除,但終歸是保全了家族傳承。


    這讓朝臣百官對於劉弘那句‘兩千石將相不辱’,終於有了基礎的信任。


    說來,周勃也並非是第一個享受這種特殊待遇的貴族了。


    最開始,太仆汝陰侯夏侯嬰,因為沒按時接劉弘上早朝,被罪之以大不敬,旋即入獄。


    在最終的官方記錄上,汝陰侯國廢黜的原因,便是‘侯嬰羞愧自盡’。


    周勃也不是第二個——高廟牆垣受損事件,讓二世平陽侯,守禦史大夫曹窋,成為了第二個通過自我了斷,從而獲得‘保全家族’待遇的頂級勳貴。


    隻不過那兩次,劉弘並沒有逼迫,也沒有將話說開;無論是夏侯嬰還是曹窋,都屬於‘自願羞愧自盡’。


    直到這一次,劉弘在光明正大下達‘公卿二千石將相不辱’的詔命後,麵臨周勃‘矯詔’的事件時,通過讓周勃‘被動羞愧自盡’的舉動,驗證了其詔命的真實性:說將相不辱,就肯定將相不辱!


    說給你個好死法,便絕不會處以腰斬之刑。


    這讓朝臣百官心安之餘,又不由暗自擔憂起來。


    ——汝陰侯夏侯嬰,那可是高祖貼身心腹,食邑六千九百戶的頂級徹侯!


    平陽侯曹窋,更是坐擁平陽縣一萬零六百三十戶租戶,實打實的‘萬戶侯’!


    絳侯國,雖比不上一萬多戶的平陽侯國,但也比汝陰侯國的食邑高上不上——九千一百戶!


    說白了,這些人得到如此特殊的政治待遇,那幾乎是必然的——政治正確。


    無論是從‘存亡續斷’的角度,還是從老劉家‘優待功臣’的政治輿論工作角度考量,都使得某某開國侯因罪失國,十幾年或幾十年後被天子複家,變得理所應當。


    不止此三家,隻要屬於開國功侯中,對國朝建立功勳顯著的家族,即便斷了香火,也必然會在將來另立旁支,以承襲家祠。


    如已經斷嗣的酂侯一脈,未央宮便已有風生透露:天子欲以蕭相國後嗣旁支中遴一忠厚者,以繼酂侯宗祠。


    與酂侯同樣可能被‘複國’的,還有在半年前,因倒向呂氏而被陳平、周勃廢黜的舞陽侯(樊氏)一脈。


    而如今朝堂之上,除卻已經享受到這項特殊待遇的周勃,以及可能即將享受到的陳平和劉揭,其餘的人,都與‘將相不辱’的待遇扯不上關係。


    三公中左相審食其、禦史大夫張蒼;九卿者衛尉蟲達,廷尉吳公,奉常劉不疑,少府田叔,宗正劉郢客,郎中令令勉,太仆陳濞,均屬於當今劉弘地班底。


    在劉弘此番離京期間,陳濞、令勉都是隨駕出行;留在長安的皇黨成員,也絲毫沒有與‘周勃矯詔’一案牽扯上關係。


    若非劉弘刻意壓製輿論,將周勃攻打未央宮的事摁下去,蟲達、田叔等一票皇黨成員,隻怕還能因守護未央宮的功勞而得到賞賜!


    而‘將相不辱’的政治規則所涉及的範圍,劉弘在詔書中說的很清楚:隻針對秩二千石以上,爵位關內侯以上的朝臣、勳貴。


    且先不提關內侯以上的徹侯階級,都是天然具備丞相競爭權的頂級勳貴,光是‘秩二千石及上’的要求,實際上就已經將範圍給釘死:三公九卿,地方郡守,及諸侯王相!


    再結合此次事件的特殊性,實際上隻牽扯到長安朝堂,就使得‘將相不辱’的規則,在此次事件隻有三公九卿共十三人可以享受到。


    而這十三人當中,有九人都是皇黨成員···


    其餘四人,也確實會享受到這項待遇——周勃已經成為了‘將相不辱’的第一個體驗者。


    但作為政權中樞,長安朝堂,卻並非隻有這十三人組成。


    即便撇開九卿有司的基層文員小蝦米不說,光是九卿屬衙千石左右的副官,以及六百石以上的朝臣,加在一起也有數百人。


    這些人怎麽辦?


    即便是那些牽扯進此時,且有資格享受‘將相不辱’的勳貴朝臣,難道就甘心於‘和周勃/陳平/劉揭喝了一頓酒’,就要被‘將相不辱’?


    作為思想情感最複雜的生物,人與其餘生物最大的區別,便是無窮的欲望。


    將相不辱,對於周勃而言或許可以接受,甚至可以感恩戴德的接受;但對於那些並沒有太大罪過,同時又享有封國的勳貴而言,也隻意味著死亡而已。


    所以,朝臣百官在朔望朝前一天不由自主的聚在一起,到處找人打聽消息,也就是可以預料到的了——朝臣百官,現在急需一則令他們安心的消息,好安心渡過這注定漫長的一夜,然後進入未央宮,參與這次極其特殊的朔望朝。


    ——陳平、周勃均不在場,皇帝劉弘全權主持的朔望朝!


    ※※※※※※※※※※※※※※※※※※※※


    “北平侯忙於政務,仍抽閑接見吾等,實羞煞吾等矣···”


    坐在客堂上首,張蒼自然的露出一抹淡笑,稍一拱手:“承蒙陛下不棄,以老夫任禦史大夫之重於諸公卿曹共事與朝;諸公有事,老夫自不敢閉門謝客,以堵聖聽?”


    嘴上說著,張蒼暗地裏卻咬牙切齒,為這堂內坐著的眾人深深感到不齒。


    ——昨日,就是這幫蛇頭鼠尾的樂色,跟在陳平身後出現在長樂宮外,欲要逼迫太後張嫣,頒布冊立代王劉恆的詔書!


    這才過去不到兩天,這幫牆頭草,又一同感到了自家府邸,雖然沒明說,但顯然就是為了撇清自己而來。


    即便張蒼沉浮宦海多年,於官場內的齷齪習以為常,此刻也是不由連連作嘔,卻還不得不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唉···”


    “陛下果然生而神聖!”


    “便是眾臣此番作態,亦未能躲過陛下之預料···”


    迴想起下午散朝之後,劉弘單獨留下自己所做出的交代,張蒼不由長歎一口氣,旋即麵色稍一正。


    “不知各位深夜造訪,可有何貴幹?”


    對於張蒼而言,此時堂內坐著的是蠢貨也好,奸妄也罷,都隻能以禮相待。


    張蒼甚至要拿出‘不恥下問’的作態,跟這幫滿腹齷齪的政棍相處;就算做不到言談甚歡,也要保持起碼得和氣。


    原因很簡單:陳平告別丞相之位,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


    如果明日清晨,曲逆侯府仍舊沒穿出‘丞相薨故’的消息,那明日朔望朝的第一項議題,很可能就是罷相!


    ——此番,當今劉弘可是冒著天大的風險,才終於逼得周勃萬劫不複!


    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當今自然不可能滿足於弄死一個早就已經被罷免的故太尉。


    陳平即然也難逃一死,也就意味著,張蒼被拜為丞相的日子越來越近。


    即便當今出於體麵,多留審食其在丞相大位之上待幾年,最終結果,也必然是以張蒼為丞相——禦史大夫兼亞相之責,丞相出缺,必然是禦史大夫遞補!


    或許原來,此時還有異數。


    撇開高皇帝劉邦像機關槍一樣,一連任命漢室前五個丞相不論;在漢室的政治傳統中,丞相繼任者的人選,本該由即將卸任的丞相舉薦。


    即:陳平卸任時,有資格舉薦丞相候選人。


    為了顧全老臣,天子也大概率會同意原丞相的提議。


    但現在?


    ——陳平別說下一任丞相了,恐怕連侯世子的人選,都無法決定了!


    如此一來,丞相的任命,自然就是迴歸高皇帝時的傳統:皇帝點人。


    而作為故皇帝太傅王陵所舉薦的禦史大夫(亞相),張蒼成為漢室下一任丞相的概率,高於百分之九十九。


    作為準丞相,張蒼必須與大部分朝臣維持相對和諧的關係,才能在將來得到朝堂的配合,更好的貫徹政治任務,實現胸中抱負。


    “也不知陛下所言之‘科舉’,可能解吾漢家缺官之苦···”


    暗自嘀咕一聲,張蒼便露出一抹溫笑,等候堂內朝臣的答複。


    ——在漢家擁有足夠的選擇之前,也隻能指望堂內這百十人,為朝堂中樞充當螺絲了···


    “日入時分,吾等本不當叨擾北平侯。”


    “然今日···”


    隻見一位中年男子出身,麵色阿諛的解釋一聲,旋即露出一片苦澀。


    “前時長安風言四起,乃言陛下大敗於代王,下落未明;朝堂有司皆欲查證,然終苦尋而不得陛下大軍之蹤跡。“


    “然今日,陛下攜代王、王太後同迴長安,絳侯旋即薨故···”


    說著,男子麵色稍一肅:“事已至此,鄙人不妨之言。”


    “敢問北平侯:陛下此番,究竟所欲者何?”


    話是這麽說,但不光開口說話得男子——這滿堂人傑心中都明白:劉弘此番,完全就是擺了陳平、周勃一道!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釣魚執法’的說法,但類似先例,早在數十年前的戰國末,就已經出現!


    ——秦王政未及弱冠而在位,太後趙氏恐嬴政之弟成蛟奪嫡,遂與相國呂不韋合謀,誘公子成蛟叛國自立,旋即出兵討伐!


    從公子成蛟自立為王到被腰斬,前後卻不過數十日···


    在漢室,這便是呂不韋‘奸邪’最大的證據:離間天家宗親,以下犯上!


    而現在,劉弘卻以皇帝的身份親自下場,以類似的手法,‘逼’反周勃而後殺之···


    嚴格意義上來講,劉弘此舉,是有悖於此時的君臣相處規則的。


    即便堂內這些朝臣心裏沒鬼,人均王陵,也難免會問上這一句:陛下難道是要除滅朝堂,做一個獨夫,做一個光杆司令嗎?


    但很可惜,這些人不是王陵···


    “公此言詫異。”


    隻見張蒼淡然一笑,旋即起身,環視著堂內眾人。


    “長安風言,皆齊賊所散;所欲者,當擾亂長安,以圖亂中牟利。”


    “及至諸公因何尋陛下而不得···”


    說著,張蒼悵然一笑:“此事,諸公當問內史,而非老夫~”


    “關中諸郡縣,皆由內史所屬;一應軍報,則由太尉、大將軍、丞相首啟。”


    “諸位所惑,便是陛下,亦有所困頓;欲於明日朔望朝,詢右相矣~”


    自然地說出早就與劉弘溝通好的官方說辭,張蒼目光中緩緩露出一片了然,話頭一轉,終於圖窮匕見。


    “諸位於此言陛下之過,誠非人臣所為;何不共至曲逆侯當麵,以陛下‘蹤跡勿明’之事,詢丞相所欲者何?”


    說著,張蒼露出一副溫和的笑容。


    “此,亦乃陛下之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帝成長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少帝成長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