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和先是讓他們同盟破裂,後又暗示範元盛自作自受不配為讀書人,一張嘴把範父範母說的是羞憤不已。
“身為讀書人我們都知道孝經上所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範同科因為昨日之事就輕易跳河損傷自己的性命,他在跳河的時候可曾有絲毫顧及自己父母的感受?他如今的行為已是不孝!”
王家和一臉衛道者的樣子,使勁的把範元盛的名聲往死裏踩,“再者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下有那麽多沒有讀書做官的人,難道他們就不生活了嗎?隻要性命還在,憑著自己的努力總能闖出一條路來,就算不是為官做宰也能小富即安!還是說在範同科的心目中隻有讀書做官才是出路,其他的出路他都看不上眼?”
範父範母眼看再讓王家和說下去自己的兒子以後就真的沒法出門了,想要反駁又不知從何說起,隻能連連向王家和道歉,隨即便轉身灰溜溜的逃了迴去。
王家和十分大度的不與其計較,還讓範父範母好好相勸範元盛,看的周圍人感歎縣案首的大氣與仁義,至於範元盛聽了自家父母的講訴後會不會氣的吐血就不關王家和的事了。
王家和看王佳瑾躺在地上已是不能動彈,以自己急於迴鄉不能看顧為由,裝模作樣的請周圍人幫忙將其送至醫館,看得眾人又是一番感歎。
第68章 鄭夫子引狼入室
莊夫子此次受鄭夫子相邀前來宜山縣遊玩,他本是不想過來的,畢竟兗州府離宜山縣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的,一路上舟車勞頓還要坐船再加上自身又是快要知天命的年紀了,他也不想來迴奔波受累。
誰知他拒絕第一次的邀請後鄭夫子又來信說得了一幅李淳風的畫作,想邀他前去品鑒,看了信後他頓時就心動了。
這李淳風乃是三百年前的當世大家,十分擅長書畫,許多文人雅士都期望能得一幅他的真跡,但他有一個怪癖,一旦認為自己所作的畫有瑕疵就會立刻把畫燒毀,所以他在世上所留的作品是少之又少,鄭夫子在信裏詳細地描繪了所得的畫作,把莊夫子說的是心癢難耐不顧途中勞累硬是從兗州府趕到了宜山縣。
誰知到了地方後才得知這幅畫並不是李淳風本人的作品,而是他的弟子顧雲的臨摹之作,雖然臨摹的確實是李淳風的畫作,顧雲此人也是一個很有名的臨摹大家,但臨摹的再怎麽像也不是李淳風本人的畫作,這讓莊夫子十分失望又覺得鄭夫子太不厚道故意誇大言辭誆騙於他。
鄭夫子看自家表兄生氣的樣子心裏不禁有些發虛,但他仍死鴨子嘴硬道,“我一開始也以為這是李淳風的畫作,想到你以前提過想收藏一幅李淳風之作這才好心寫信邀你過來賞鑒!等你到了這裏的時候我才發現這隻是臨摹之作,隻怪我的品鑒能力不佳,這次真不是故意誆你的!”
莊夫子看著鄭夫子有苦難言的表情不禁感覺有點眼疼,先不說一個四五十歲的老頭子故作一臉委屈的樣子是多麽有礙觀瞻,就隻他所說的不知道這幅畫作的真實情況這一點就讓人難以信服,鄭夫子的才學和眼界別人或許不知道,但作為他的表兄又是一直與之深交的莊夫子可是一清二楚的!這次的事情說他不是故意的鬼都不會信!
鄭夫子看莊夫子滿眼鄙視的眼神以及一臉懷疑的表情,他自己也覺得一個人在這裏做戲十分沒有意思,索性也不裝了。
“雖說是臨摹的,但這幅畫可以說是顧雲的巔峰之作了,其畫中意境和李淳風的原畫至少有七八分的相似,你來看了也不虧啊!再說你人都來了,不如就在這裏多逗留些時日?宜山縣雖說不如兗州府但值得遊玩的地方也不少,以前都是我去兗州府找你,你一次都沒來過宜山縣,這次就讓我陪你在這裏好好玩玩,再說我們都是快知天命的年紀了,誰知道下次還有沒有機會相聚?”
莊夫子被鄭夫子的最後一句話說的心裏一動,他們兩人確實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這樣的相聚確實難得,事已至此,也隻能依鄭夫子所言在這裏多逗留些時日了。
莊夫子在鄭夫子的作陪下遊玩了整個宜山縣,這裏雖沒有兗州府繁華但也自有一番趣味,直到縣試開考之際鄭夫子作為儒學署教官參與考場監試,這才留下莊夫子一人獨自在家,也就是在縣試的第二場考試當晚,莊夫子從鄭夫子的口中第一次聽到了王家和的名字。
一開始莊夫子也是不以為意,大周朝每年都會有一千多名的縣案首,誰會在意這個宜山縣的第一名?直到後來發生考生狀告縣案首作弊一事,莊夫子好奇於鄭夫子口中讚歎不已的縣案首,這才和鄭夫子兩人呆在縣衙的右偏廳觀望此事。
見那縣案首一身正氣,為以示清白願當眾接受縣尊考校,當時莊夫子就覺得他勇氣可嘉,但後來聽他說要立下約定並且拿他的前程做賭注,不由得就覺得這縣案首處事有些年少衝動和書生意氣,但後來事情的發展完全顛覆了莊夫子先前的想法。
不說那些故意為難人的考題,單說他能在眾目睽睽之下不見一絲緊張之色,全神貫注的沉浸在答題之中,這份做學問的心性已是難得!
再看他的答卷,有個別題目甚至就連莊夫子自己也想不起來出自哪裏,但這縣案首竟然能全部答出,可見他對四書五經的了解程度已是勝過自己,想來他先前的立約之舉並不是年少衝動而是胸中自有溝壑。
迴想起在公堂之上所提到的縣案首隻在去年進學兩個月,這樣一來就算他在家中努力做學問滿打滿算最多隻一年而已,隻一年就能如此熟悉四書五經,由此看來在對書本的理解能力以及記憶能力方麵,一般的學子應該難出其右。
他既有天賦又能靜下心來做學問,為人沉穩遇事不慌不亂,這樣優秀的學子不收歸於自己的門下豈不是太過可惜?至於鄭夫子先前說要收縣案首為弟子的話,莊夫子下意識的把這話給忽略了,良才美玉不論是誰都會見獵心喜,怎麽可能會輕易放過?
於是莊夫子前一晚就不著痕跡的從鄭夫子那裏打聽到了王家和的暫住之地,今天一早帶著自己的銘帖便不聲不響的趕到了連升客棧的附近,正好也看了一場大戲。
直到事情落幕莊夫子也看清了王家和行事的風格,他先是挑起王佳瑾和範家父母之間的矛盾以此來打破兩方的同盟,後又直接掀開王佳瑾和範元盛的麵皮讓他們名聲掃地,整個過程中那王家和表情生動,唱作俱佳,嘴皮子上下一碰不但立馬為他自己正了名還把對方名聲踩在了腳下,如此利落的反擊手段看得莊夫子越發的堅定了收他為徒的決心。
別看莊夫子平日裏一臉孤高冷傲的神情,其實隻看鄭夫子就知道,有那麽一個慣會做戲感情外放的表弟並且兩人的關係一直都比較深厚,莊夫子怎麽可能是那種正正經經循規蹈矩的老學究?
再說有哪個老學究能做出這種半路挖人牆角的事來?不過是他平日裏的道行比較高深慣會裝模作樣而已,所以在外人看來他是最正經不過的夫子了。
當然莊夫子並非三觀不正之人,他也是有自己的底線的,這幾次的事情明理的人都看得出來,是王佳瑾和範元盛故意誣陷王家和,想要斷他前程壞他名聲,這才逼的王家和反擊從而讓他們兩人丟了功名不能再參加科考,可以說這份苦果完全是他們自己做的孽。
若不是因為王家和的行為舉止表明他並非是個兩麵三刀品行不端之人,就算他才華再高天賦再好,莊夫子也是不會多看他一眼的。
第69章 包袱款款趕緊跑路
莊夫子見王家和就要離去趕忙叫住了他,王家和聞言駐足,轉身看著眼前的老者疑惑道,“這位老伯,請問有什麽事嗎?”
“老夫姓莊,乃兗州府學的一個教書匠,你可以稱我為莊夫子,我有要事想與你相商,不知可否與我一道去對麵的茶樓說話?”
王家和一聽此人自稱是兗州府學的夫子心下一動,再聽這人相邀自己去茶樓也不拒絕,他也想聽聽此人所說的要事。
二人到了茶樓的雅座,小二上完點心與茶水後便退了下去,莊夫子喝了一口茶水道,“這地方雖然不大但環境清幽又沒人打擾,正方便我們說話。”
“不知莊夫子有何話要對學生所言?”
“王學子身為此次縣試案首,在後麵的府試和院試中考官定不會過於為難,閱卷之人顧及縣試的考官也不會太過苛刻於你,不出意外的話你肯定會得秀才之名,這樣一來進入宜山縣學更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我觀王學子的天賦若隻在宜山縣學進學未免太過可惜,不知你可有考慮過到兗州府學進學?”
聽了這話王家和心道,看來無論哪個時空哪個朝代都是有潛規則的,就拿這次的縣試來說,曆年的縣案首隻要在考場正常發揮,大多都會通過府試和院試,再不濟也會有個秀才之名,最多名次會比較靠後,除非考生自己作死或者後兩場的考官與縣試的考官有深仇大恨,為了侮辱縣試的考官識人不清才會讓縣案首落榜。
“據學生所知,要想進入兗州府學讀書至少要在院試榜單上排在前百名,學生雖然有些小聰明但自知之明還是有的,我可不敢確定自己能在那麽多優秀的考生中闖入百名,唯願孫山之位足矣!”
“王學子過謙了,昨日那場考校已足夠證實你的才學與天賦,府試和院試都在下半年才會開考,隻要在這段時間內有名師稍加指引,不要說院試百名,前三十名都有可能,王學子就不考慮考慮嗎?”
王家和聽到對方意有所指的話心下思緒百轉,麵上卻裝作十分為難的樣子,“我一個鄉下的小子又沒有家世背景,為了節省家用隻敢在鎮上進學兩個月,所認識的夫子更是少之又少!哎!俗話說夫子易尋,名師難求,要想得到一個名師的指點談何容易啊!”
“兗州府有那麽多才學淵博的夫子,說不定哪天就被你遇到了呢!不如王學子就此跟我去兗州府尋找求學的機會?”
“機會哪是那麽容易遇到的?再說僅僅在這宜山縣中,我就被本地的學子看不起,若是真去了兗州府,我一個鄉下出身的農家子肯定也入不了那些夫子的眼,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自取其辱去兗州府求學呢?不如等成了秀才後順理成章的去宜山縣學進學,想來官家所辦的縣學總比清河鎮的書院好吧!”
“你就絲毫沒想過去兗州府學進學?兗州府學也是官家所辦,裏麵的夫子可不是宜山縣學的夫子能比的!而且兗州府學作為府級書院裏麵的藏書浩如煙海不計其數,你若進了府學那些書籍你都有機會借閱,再加上府學夫子的指導,對你以後的鄉試和會試都會大有助益!”
“若是真如莊夫子所言我能去兗州府學進學當然是求之不得,但我實在是對在院試中闖入前百名沒有信心,兗州府有那麽多的書院,想必裏麵的夫子肯定教導出不少出眾的學子,要想在眾多優秀的學子中取得前百名的成績談何容易?自己有幾斤幾兩我還是知道的,應付縣試的時候就已經感覺有些吃力,更何況是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呢!”
“這個你倒不必擔心!你僅僅隻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從目不識丁的白丁轉變成熟記四書五經的儒生,可見你在讀書上的天賦不是普通學子能比的,所以隻要你專心向學用心讀書,根本無需懼怕兗州府書院的那些考生,如今你缺的隻是機遇和名師的指引,與其在這縣城裏蹉跎等待不如隨我去兗州府闖蕩一番!”
“哎!我也明白莊夫子的好意!但若是去了兗州府後一無所獲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再說兗州府的吃喝住行肯定要花費一筆不少的銀錢,我一個農戶出身的小子可負擔不起,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在家苦學,這樣省時又省錢!豈不是更好?”
“你這個榆木腦袋!我剛才說了那麽多難道都白說了?你一個人在家苦讀,沒有名師又沒有藏書可看,難不成你以為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還會和此次的縣試一樣隻考書本上的東西?若是你真要一個人閉門造車,那才是真正荒廢你的天賦呢!”
王家和裝作一臉為難的樣子,想了一會兒後在莊夫子期待的眼神中搖了搖頭道,“我還是覺得去兗州府不妥!”
莊夫子聽了這話險些破了高深莫測的麵皮,看王家和剛剛處理範家父母和王佳瑾的行事手段就知道他應該不是個愚笨固執之人,自己說了那麽多他還是一副不明就理的樣子,估計是在裝傻和自己繞圈子,看來若是不把話和他挑明了說,估計今天一天都別指望他肯鬆口了。
“要想尋得名師倒也不是難事,老夫不才在兗州府學教書已有近二十載,所教學生不計其數,如今他們有不少人都為一方官員。”
莊夫子為了讓自己的話聽起來更有說服力於是補充道,“老夫平生僅收三個親傳弟子,大弟子柳宗彥為晉元六年的狀元,如今任大理寺卿屬正三品,二弟子李固言為晉元九年的探花,但他誌不在官場又背靠定國公府早已辭官遊曆去了,三弟子孫何與二弟子乃是同科,雖未在殿試中摘得前三但也是一甲進士出身,如今任鴻臚寺少卿屬從五品。”
莊夫子說到此處頓了頓,隱晦的看了王家和一眼,想要探得他的心思,隻見對方仍是一臉微笑專注聽話的神情,不禁讓莊夫子在心裏罵了一句“小狐狸”!
“我雖不敢自稱自己為當世大儒,但至少也能擔得名師之名,你可願拜入我的門下?”
王家和麵上淡定實則心中卻是思緒萬千,剛開始莊夫子自報家門的時候他就察覺到了一絲對方的意圖,而他也確實需要一個夫子的引導,若是沒有這方麵的意圖他又怎麽可能浪費時間跟對方在這裏兜圈子?若莊夫子所言都是真話,他當然願意拜入他的門下,能教出一狀元一探花的夫子可不是隨時都能遇到的,有名師指導總比他一個人閉門造車的強。
或許王家和憑著他的博聞強記也能考過府試和院試,但名次肯定不怎麽理想,後麵的鄉試和會試就更不用說了,畢竟若沒有夫子的指導他的文章始終會欠幾分火候,一旦遇到真正有才學的考生他是肯定比不過的。
但眼下先不說莊夫子的身份以及他所說的話是真是假,就隻拜師一事就需要好好考慮,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古代師徒關係十分緊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做弟子的要尊敬師傅不可越位,若是這師傅為人和善品性高潔自然是好,但若拜入了道貌岸然心性狹隘的夫子名下那可就是一大麻煩了。
“莊夫子,拜師一事不能草率,學生今日就要迴家,等我和祖父商議過後再來迴複您,您看如何?”
“近日我將要迴兗州府,不如你迴去後盡早去兗州府學找我,畢竟你若有願在府試和院試中奪得好名次,還需要進一步打磨自己。”
“是,夫子所言甚是有理,待我迴去看望祖父後就會盡快啟程。”
“那我就在兗州府學等著你!這是我的銘帖,你到兗州府後交與府學的門房即可!”
王家和拿著銘帖心裏已經對莊夫子的話信了七八成,等以後到了兗州府後再打聽打聽,應該就能確信他的話是否屬實了。
莊夫子身帶銘帖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和王家和分開後便迴了鄭夫子的住處,隨即就收拾行李準備早些迴兗州府,鄭夫子見狀十分奇怪。
“一大早就不見你的人影,怎麽一迴來就要迴去了?”
不早點迴去,難道要等你發現我半路截糊的事來找我的麻煩?
“我在這裏逗留的夠久了,府學那邊還有不少瑣事要處理!”
“哎!也不知道此次離別何時才能相見!這次你能過來已是難得,那幅畫雖不是李淳風的原畫但也屬上等佳作,就送予你收藏吧!”
“我看你對那幅畫也是十分喜愛,所謂君子不奪人所好,那幅畫我也品鑒過了,就留於你把玩吧!”
鄭夫子聽了這話十分猶疑,自家這表兄是什麽性子自己可是一清二楚的,這次把他誆騙過來,他肯定要在心裏記上自己一筆,剛剛提出的贈畫一事也是為了安撫他,怎麽如今聽他這話貌似是不打算與自己計較,難道是他轉性了?
莊夫子看鄭夫子臉上的表情就猜到他有什麽樣的心思,於是臉上越發的正經了,“怎麽?我說把畫留給你,你還不樂意了?要不我就如你的願直接把畫帶走?”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都說留給我了,怎麽能反悔?”
“說說而已!我要是真想拿你的畫一開始就不會拒絕了,看你那較真的樣兒!”
莊夫子心道,王家和的祖父肯定不會阻止他拜入自己的門下,這樣一來這個徒弟可以說是已經到手了,既然奪了對方看好的弟子那麽這幅畫就留給自家表弟權當安慰吧!
第70章 哥成了傳說
王家和到了鏢行的停駐點,找了當初的同一所鏢行租了輛馬車,正巧這次駕車的車夫和上次的是同一個人,那車夫對這個獨自租車的書生少年也是印象深刻,俗話說一迴生二迴熟,那車夫借機就找王家和聊上了。
“這位小哥,還真是巧了!一個月前你就搭的我的馬車,沒想到如今我們又見麵了!”
“大叔,看來我們真有緣份!這次又要勞煩你了!”
“小哥客氣了!你又不是沒付銀錢,勞煩個啥啊?看你的打扮約莫是個讀書人,這次到縣城是來參加縣試的吧?看你這紅光滿麵的樣子應該是榜上有名了吧!”
“大叔好眼力!這次的縣試我確實是僥幸通過了,迴去後總算能對家人稍稍有個交代了。”
“那可真要恭喜你了!既然你是此次縣試的考生那你應該也見過那個縣案首了?不知他本人是不是別人傳言的那個樣子?”
“哦?別人是怎麽說他的?難不成說他有三頭六臂?”
“也沒那麽誇大!傳言說他的頭比一般人的要大,額頭上有一隻平常人看不見的眼睛,貌似是老天給他開了天眼讓他比常人聰慧,就連縣尊大人都不會的考題他都能對答如流!”
王家和聽了這話一臉黑線,果然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啊!什麽叫比其他人的頭大?他又不是大頭兒子!難道這也是一種含蓄的讚美?還說什麽額頭上有一隻無形之眼,真當他是二郎真君啊!
“先不說他的頭究竟大不大,就剛才所言的天眼就是無稽之談,不是說常人看不見那隻眼睛嗎?那別人又怎麽會知道他額頭上長了一隻眼睛的?至於答出縣尊都不會的題就更是滑稽之言了,考題既然是縣尊大人出的,又怎麽可能答不出自己所出的題呢?這些話不過都是外人以訛傳訛誇大言辭而已。”
“不管是不是誇大,反正對於我們這些大老粗來說能考上縣案首就是文曲星下凡嘍!”
“縣試隻是科舉之路的第一步,以後的路還長誰知道能走多遠呢?大叔對那縣案首又不了解,怎麽會對他如此看重?”
“這不是明擺著的嘛!能夠在那麽多的考生中奪得縣案首之名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再努力一二的話應該能考個秀才,反正我是沒聽說過以往的縣案首最後在院試中落榜的,若是有了秀才的功名,他的地位就不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能比的了,運氣好的話能更進一步,以後當了官管著一方百姓就是所謂的人上人了,若是運氣差些止步於秀才,至少以後也能有個體麵的出路,不像我們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大叔可不能自輕!大周朝有那麽多人沒有讀書不是照樣過著安生日子?反倒是那些明知科舉無望還前赴後繼年年科考的人才讓人看不起,不僅耽誤了他們自己的人生還拖累了家人,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找份輕便的活幹,至少能養活自己補貼家用。”
“小哥的話倒是與其他讀書人的看法不一樣,讀書人不都盼著科舉有望當官做宰嗎?平民百姓的日子可不是讀書人能看得上眼的,就像我們這些經常走鏢的大老粗就入不了大多數讀書人的眼,說來這些年我們最怕遇到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走慢了嫌我們耽誤時間,走快了他們自己的身體也吃不消,又會說我們故意害他,若是碰上一起租車的更是難伺候!”
那車夫不由得向王家和抱怨,冷不丁的想起貌似眼前的這位也是個讀書人,頓時就覺得尷尬不已,王家和看眼前的車夫漲紅了麵皮不禁心中好笑。
“大叔,你說的也是實話,如今的讀書人大多都身體單薄,他們當然經不起長途奔波趕路!”
那車夫看王家和並不介意,於是也就拋開了先前的尷尬道,“要我說啊!讀書人不僅要做好學問也要把身體鍛煉好,你說若是遇到什麽意外就憑他們那樣的小身板逃都逃不掉!”
說到這裏那車夫顯然也打開了話匣子,“雖說現在太平盛世是文人的地位高,但你看那些保家衛國的哪個不是武人?就隻說五年前的蠻族在大周邊境燒殺搶掠,若不是定國公帶兵鎮壓把他們打了迴去,還不知道要死多少老百姓呢!”
王家和聽聞定國公三個字心下一動,想到先前莊夫子提到他的二弟子背靠定國公府的事,不由得就有些好奇。
“身為讀書人我們都知道孝經上所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範同科因為昨日之事就輕易跳河損傷自己的性命,他在跳河的時候可曾有絲毫顧及自己父母的感受?他如今的行為已是不孝!”
王家和一臉衛道者的樣子,使勁的把範元盛的名聲往死裏踩,“再者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下有那麽多沒有讀書做官的人,難道他們就不生活了嗎?隻要性命還在,憑著自己的努力總能闖出一條路來,就算不是為官做宰也能小富即安!還是說在範同科的心目中隻有讀書做官才是出路,其他的出路他都看不上眼?”
範父範母眼看再讓王家和說下去自己的兒子以後就真的沒法出門了,想要反駁又不知從何說起,隻能連連向王家和道歉,隨即便轉身灰溜溜的逃了迴去。
王家和十分大度的不與其計較,還讓範父範母好好相勸範元盛,看的周圍人感歎縣案首的大氣與仁義,至於範元盛聽了自家父母的講訴後會不會氣的吐血就不關王家和的事了。
王家和看王佳瑾躺在地上已是不能動彈,以自己急於迴鄉不能看顧為由,裝模作樣的請周圍人幫忙將其送至醫館,看得眾人又是一番感歎。
第68章 鄭夫子引狼入室
莊夫子此次受鄭夫子相邀前來宜山縣遊玩,他本是不想過來的,畢竟兗州府離宜山縣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的,一路上舟車勞頓還要坐船再加上自身又是快要知天命的年紀了,他也不想來迴奔波受累。
誰知他拒絕第一次的邀請後鄭夫子又來信說得了一幅李淳風的畫作,想邀他前去品鑒,看了信後他頓時就心動了。
這李淳風乃是三百年前的當世大家,十分擅長書畫,許多文人雅士都期望能得一幅他的真跡,但他有一個怪癖,一旦認為自己所作的畫有瑕疵就會立刻把畫燒毀,所以他在世上所留的作品是少之又少,鄭夫子在信裏詳細地描繪了所得的畫作,把莊夫子說的是心癢難耐不顧途中勞累硬是從兗州府趕到了宜山縣。
誰知到了地方後才得知這幅畫並不是李淳風本人的作品,而是他的弟子顧雲的臨摹之作,雖然臨摹的確實是李淳風的畫作,顧雲此人也是一個很有名的臨摹大家,但臨摹的再怎麽像也不是李淳風本人的畫作,這讓莊夫子十分失望又覺得鄭夫子太不厚道故意誇大言辭誆騙於他。
鄭夫子看自家表兄生氣的樣子心裏不禁有些發虛,但他仍死鴨子嘴硬道,“我一開始也以為這是李淳風的畫作,想到你以前提過想收藏一幅李淳風之作這才好心寫信邀你過來賞鑒!等你到了這裏的時候我才發現這隻是臨摹之作,隻怪我的品鑒能力不佳,這次真不是故意誆你的!”
莊夫子看著鄭夫子有苦難言的表情不禁感覺有點眼疼,先不說一個四五十歲的老頭子故作一臉委屈的樣子是多麽有礙觀瞻,就隻他所說的不知道這幅畫作的真實情況這一點就讓人難以信服,鄭夫子的才學和眼界別人或許不知道,但作為他的表兄又是一直與之深交的莊夫子可是一清二楚的!這次的事情說他不是故意的鬼都不會信!
鄭夫子看莊夫子滿眼鄙視的眼神以及一臉懷疑的表情,他自己也覺得一個人在這裏做戲十分沒有意思,索性也不裝了。
“雖說是臨摹的,但這幅畫可以說是顧雲的巔峰之作了,其畫中意境和李淳風的原畫至少有七八分的相似,你來看了也不虧啊!再說你人都來了,不如就在這裏多逗留些時日?宜山縣雖說不如兗州府但值得遊玩的地方也不少,以前都是我去兗州府找你,你一次都沒來過宜山縣,這次就讓我陪你在這裏好好玩玩,再說我們都是快知天命的年紀了,誰知道下次還有沒有機會相聚?”
莊夫子被鄭夫子的最後一句話說的心裏一動,他們兩人確實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這樣的相聚確實難得,事已至此,也隻能依鄭夫子所言在這裏多逗留些時日了。
莊夫子在鄭夫子的作陪下遊玩了整個宜山縣,這裏雖沒有兗州府繁華但也自有一番趣味,直到縣試開考之際鄭夫子作為儒學署教官參與考場監試,這才留下莊夫子一人獨自在家,也就是在縣試的第二場考試當晚,莊夫子從鄭夫子的口中第一次聽到了王家和的名字。
一開始莊夫子也是不以為意,大周朝每年都會有一千多名的縣案首,誰會在意這個宜山縣的第一名?直到後來發生考生狀告縣案首作弊一事,莊夫子好奇於鄭夫子口中讚歎不已的縣案首,這才和鄭夫子兩人呆在縣衙的右偏廳觀望此事。
見那縣案首一身正氣,為以示清白願當眾接受縣尊考校,當時莊夫子就覺得他勇氣可嘉,但後來聽他說要立下約定並且拿他的前程做賭注,不由得就覺得這縣案首處事有些年少衝動和書生意氣,但後來事情的發展完全顛覆了莊夫子先前的想法。
不說那些故意為難人的考題,單說他能在眾目睽睽之下不見一絲緊張之色,全神貫注的沉浸在答題之中,這份做學問的心性已是難得!
再看他的答卷,有個別題目甚至就連莊夫子自己也想不起來出自哪裏,但這縣案首竟然能全部答出,可見他對四書五經的了解程度已是勝過自己,想來他先前的立約之舉並不是年少衝動而是胸中自有溝壑。
迴想起在公堂之上所提到的縣案首隻在去年進學兩個月,這樣一來就算他在家中努力做學問滿打滿算最多隻一年而已,隻一年就能如此熟悉四書五經,由此看來在對書本的理解能力以及記憶能力方麵,一般的學子應該難出其右。
他既有天賦又能靜下心來做學問,為人沉穩遇事不慌不亂,這樣優秀的學子不收歸於自己的門下豈不是太過可惜?至於鄭夫子先前說要收縣案首為弟子的話,莊夫子下意識的把這話給忽略了,良才美玉不論是誰都會見獵心喜,怎麽可能會輕易放過?
於是莊夫子前一晚就不著痕跡的從鄭夫子那裏打聽到了王家和的暫住之地,今天一早帶著自己的銘帖便不聲不響的趕到了連升客棧的附近,正好也看了一場大戲。
直到事情落幕莊夫子也看清了王家和行事的風格,他先是挑起王佳瑾和範家父母之間的矛盾以此來打破兩方的同盟,後又直接掀開王佳瑾和範元盛的麵皮讓他們名聲掃地,整個過程中那王家和表情生動,唱作俱佳,嘴皮子上下一碰不但立馬為他自己正了名還把對方名聲踩在了腳下,如此利落的反擊手段看得莊夫子越發的堅定了收他為徒的決心。
別看莊夫子平日裏一臉孤高冷傲的神情,其實隻看鄭夫子就知道,有那麽一個慣會做戲感情外放的表弟並且兩人的關係一直都比較深厚,莊夫子怎麽可能是那種正正經經循規蹈矩的老學究?
再說有哪個老學究能做出這種半路挖人牆角的事來?不過是他平日裏的道行比較高深慣會裝模作樣而已,所以在外人看來他是最正經不過的夫子了。
當然莊夫子並非三觀不正之人,他也是有自己的底線的,這幾次的事情明理的人都看得出來,是王佳瑾和範元盛故意誣陷王家和,想要斷他前程壞他名聲,這才逼的王家和反擊從而讓他們兩人丟了功名不能再參加科考,可以說這份苦果完全是他們自己做的孽。
若不是因為王家和的行為舉止表明他並非是個兩麵三刀品行不端之人,就算他才華再高天賦再好,莊夫子也是不會多看他一眼的。
第69章 包袱款款趕緊跑路
莊夫子見王家和就要離去趕忙叫住了他,王家和聞言駐足,轉身看著眼前的老者疑惑道,“這位老伯,請問有什麽事嗎?”
“老夫姓莊,乃兗州府學的一個教書匠,你可以稱我為莊夫子,我有要事想與你相商,不知可否與我一道去對麵的茶樓說話?”
王家和一聽此人自稱是兗州府學的夫子心下一動,再聽這人相邀自己去茶樓也不拒絕,他也想聽聽此人所說的要事。
二人到了茶樓的雅座,小二上完點心與茶水後便退了下去,莊夫子喝了一口茶水道,“這地方雖然不大但環境清幽又沒人打擾,正方便我們說話。”
“不知莊夫子有何話要對學生所言?”
“王學子身為此次縣試案首,在後麵的府試和院試中考官定不會過於為難,閱卷之人顧及縣試的考官也不會太過苛刻於你,不出意外的話你肯定會得秀才之名,這樣一來進入宜山縣學更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我觀王學子的天賦若隻在宜山縣學進學未免太過可惜,不知你可有考慮過到兗州府學進學?”
聽了這話王家和心道,看來無論哪個時空哪個朝代都是有潛規則的,就拿這次的縣試來說,曆年的縣案首隻要在考場正常發揮,大多都會通過府試和院試,再不濟也會有個秀才之名,最多名次會比較靠後,除非考生自己作死或者後兩場的考官與縣試的考官有深仇大恨,為了侮辱縣試的考官識人不清才會讓縣案首落榜。
“據學生所知,要想進入兗州府學讀書至少要在院試榜單上排在前百名,學生雖然有些小聰明但自知之明還是有的,我可不敢確定自己能在那麽多優秀的考生中闖入百名,唯願孫山之位足矣!”
“王學子過謙了,昨日那場考校已足夠證實你的才學與天賦,府試和院試都在下半年才會開考,隻要在這段時間內有名師稍加指引,不要說院試百名,前三十名都有可能,王學子就不考慮考慮嗎?”
王家和聽到對方意有所指的話心下思緒百轉,麵上卻裝作十分為難的樣子,“我一個鄉下的小子又沒有家世背景,為了節省家用隻敢在鎮上進學兩個月,所認識的夫子更是少之又少!哎!俗話說夫子易尋,名師難求,要想得到一個名師的指點談何容易啊!”
“兗州府有那麽多才學淵博的夫子,說不定哪天就被你遇到了呢!不如王學子就此跟我去兗州府尋找求學的機會?”
“機會哪是那麽容易遇到的?再說僅僅在這宜山縣中,我就被本地的學子看不起,若是真去了兗州府,我一個鄉下出身的農家子肯定也入不了那些夫子的眼,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自取其辱去兗州府求學呢?不如等成了秀才後順理成章的去宜山縣學進學,想來官家所辦的縣學總比清河鎮的書院好吧!”
“你就絲毫沒想過去兗州府學進學?兗州府學也是官家所辦,裏麵的夫子可不是宜山縣學的夫子能比的!而且兗州府學作為府級書院裏麵的藏書浩如煙海不計其數,你若進了府學那些書籍你都有機會借閱,再加上府學夫子的指導,對你以後的鄉試和會試都會大有助益!”
“若是真如莊夫子所言我能去兗州府學進學當然是求之不得,但我實在是對在院試中闖入前百名沒有信心,兗州府有那麽多的書院,想必裏麵的夫子肯定教導出不少出眾的學子,要想在眾多優秀的學子中取得前百名的成績談何容易?自己有幾斤幾兩我還是知道的,應付縣試的時候就已經感覺有些吃力,更何況是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呢!”
“這個你倒不必擔心!你僅僅隻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從目不識丁的白丁轉變成熟記四書五經的儒生,可見你在讀書上的天賦不是普通學子能比的,所以隻要你專心向學用心讀書,根本無需懼怕兗州府書院的那些考生,如今你缺的隻是機遇和名師的指引,與其在這縣城裏蹉跎等待不如隨我去兗州府闖蕩一番!”
“哎!我也明白莊夫子的好意!但若是去了兗州府後一無所獲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再說兗州府的吃喝住行肯定要花費一筆不少的銀錢,我一個農戶出身的小子可負擔不起,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在家苦學,這樣省時又省錢!豈不是更好?”
“你這個榆木腦袋!我剛才說了那麽多難道都白說了?你一個人在家苦讀,沒有名師又沒有藏書可看,難不成你以為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還會和此次的縣試一樣隻考書本上的東西?若是你真要一個人閉門造車,那才是真正荒廢你的天賦呢!”
王家和裝作一臉為難的樣子,想了一會兒後在莊夫子期待的眼神中搖了搖頭道,“我還是覺得去兗州府不妥!”
莊夫子聽了這話險些破了高深莫測的麵皮,看王家和剛剛處理範家父母和王佳瑾的行事手段就知道他應該不是個愚笨固執之人,自己說了那麽多他還是一副不明就理的樣子,估計是在裝傻和自己繞圈子,看來若是不把話和他挑明了說,估計今天一天都別指望他肯鬆口了。
“要想尋得名師倒也不是難事,老夫不才在兗州府學教書已有近二十載,所教學生不計其數,如今他們有不少人都為一方官員。”
莊夫子為了讓自己的話聽起來更有說服力於是補充道,“老夫平生僅收三個親傳弟子,大弟子柳宗彥為晉元六年的狀元,如今任大理寺卿屬正三品,二弟子李固言為晉元九年的探花,但他誌不在官場又背靠定國公府早已辭官遊曆去了,三弟子孫何與二弟子乃是同科,雖未在殿試中摘得前三但也是一甲進士出身,如今任鴻臚寺少卿屬從五品。”
莊夫子說到此處頓了頓,隱晦的看了王家和一眼,想要探得他的心思,隻見對方仍是一臉微笑專注聽話的神情,不禁讓莊夫子在心裏罵了一句“小狐狸”!
“我雖不敢自稱自己為當世大儒,但至少也能擔得名師之名,你可願拜入我的門下?”
王家和麵上淡定實則心中卻是思緒萬千,剛開始莊夫子自報家門的時候他就察覺到了一絲對方的意圖,而他也確實需要一個夫子的引導,若是沒有這方麵的意圖他又怎麽可能浪費時間跟對方在這裏兜圈子?若莊夫子所言都是真話,他當然願意拜入他的門下,能教出一狀元一探花的夫子可不是隨時都能遇到的,有名師指導總比他一個人閉門造車的強。
或許王家和憑著他的博聞強記也能考過府試和院試,但名次肯定不怎麽理想,後麵的鄉試和會試就更不用說了,畢竟若沒有夫子的指導他的文章始終會欠幾分火候,一旦遇到真正有才學的考生他是肯定比不過的。
但眼下先不說莊夫子的身份以及他所說的話是真是假,就隻拜師一事就需要好好考慮,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古代師徒關係十分緊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做弟子的要尊敬師傅不可越位,若是這師傅為人和善品性高潔自然是好,但若拜入了道貌岸然心性狹隘的夫子名下那可就是一大麻煩了。
“莊夫子,拜師一事不能草率,學生今日就要迴家,等我和祖父商議過後再來迴複您,您看如何?”
“近日我將要迴兗州府,不如你迴去後盡早去兗州府學找我,畢竟你若有願在府試和院試中奪得好名次,還需要進一步打磨自己。”
“是,夫子所言甚是有理,待我迴去看望祖父後就會盡快啟程。”
“那我就在兗州府學等著你!這是我的銘帖,你到兗州府後交與府學的門房即可!”
王家和拿著銘帖心裏已經對莊夫子的話信了七八成,等以後到了兗州府後再打聽打聽,應該就能確信他的話是否屬實了。
莊夫子身帶銘帖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和王家和分開後便迴了鄭夫子的住處,隨即就收拾行李準備早些迴兗州府,鄭夫子見狀十分奇怪。
“一大早就不見你的人影,怎麽一迴來就要迴去了?”
不早點迴去,難道要等你發現我半路截糊的事來找我的麻煩?
“我在這裏逗留的夠久了,府學那邊還有不少瑣事要處理!”
“哎!也不知道此次離別何時才能相見!這次你能過來已是難得,那幅畫雖不是李淳風的原畫但也屬上等佳作,就送予你收藏吧!”
“我看你對那幅畫也是十分喜愛,所謂君子不奪人所好,那幅畫我也品鑒過了,就留於你把玩吧!”
鄭夫子聽了這話十分猶疑,自家這表兄是什麽性子自己可是一清二楚的,這次把他誆騙過來,他肯定要在心裏記上自己一筆,剛剛提出的贈畫一事也是為了安撫他,怎麽如今聽他這話貌似是不打算與自己計較,難道是他轉性了?
莊夫子看鄭夫子臉上的表情就猜到他有什麽樣的心思,於是臉上越發的正經了,“怎麽?我說把畫留給你,你還不樂意了?要不我就如你的願直接把畫帶走?”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都說留給我了,怎麽能反悔?”
“說說而已!我要是真想拿你的畫一開始就不會拒絕了,看你那較真的樣兒!”
莊夫子心道,王家和的祖父肯定不會阻止他拜入自己的門下,這樣一來這個徒弟可以說是已經到手了,既然奪了對方看好的弟子那麽這幅畫就留給自家表弟權當安慰吧!
第70章 哥成了傳說
王家和到了鏢行的停駐點,找了當初的同一所鏢行租了輛馬車,正巧這次駕車的車夫和上次的是同一個人,那車夫對這個獨自租車的書生少年也是印象深刻,俗話說一迴生二迴熟,那車夫借機就找王家和聊上了。
“這位小哥,還真是巧了!一個月前你就搭的我的馬車,沒想到如今我們又見麵了!”
“大叔,看來我們真有緣份!這次又要勞煩你了!”
“小哥客氣了!你又不是沒付銀錢,勞煩個啥啊?看你的打扮約莫是個讀書人,這次到縣城是來參加縣試的吧?看你這紅光滿麵的樣子應該是榜上有名了吧!”
“大叔好眼力!這次的縣試我確實是僥幸通過了,迴去後總算能對家人稍稍有個交代了。”
“那可真要恭喜你了!既然你是此次縣試的考生那你應該也見過那個縣案首了?不知他本人是不是別人傳言的那個樣子?”
“哦?別人是怎麽說他的?難不成說他有三頭六臂?”
“也沒那麽誇大!傳言說他的頭比一般人的要大,額頭上有一隻平常人看不見的眼睛,貌似是老天給他開了天眼讓他比常人聰慧,就連縣尊大人都不會的考題他都能對答如流!”
王家和聽了這話一臉黑線,果然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啊!什麽叫比其他人的頭大?他又不是大頭兒子!難道這也是一種含蓄的讚美?還說什麽額頭上有一隻無形之眼,真當他是二郎真君啊!
“先不說他的頭究竟大不大,就剛才所言的天眼就是無稽之談,不是說常人看不見那隻眼睛嗎?那別人又怎麽會知道他額頭上長了一隻眼睛的?至於答出縣尊都不會的題就更是滑稽之言了,考題既然是縣尊大人出的,又怎麽可能答不出自己所出的題呢?這些話不過都是外人以訛傳訛誇大言辭而已。”
“不管是不是誇大,反正對於我們這些大老粗來說能考上縣案首就是文曲星下凡嘍!”
“縣試隻是科舉之路的第一步,以後的路還長誰知道能走多遠呢?大叔對那縣案首又不了解,怎麽會對他如此看重?”
“這不是明擺著的嘛!能夠在那麽多的考生中奪得縣案首之名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再努力一二的話應該能考個秀才,反正我是沒聽說過以往的縣案首最後在院試中落榜的,若是有了秀才的功名,他的地位就不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能比的了,運氣好的話能更進一步,以後當了官管著一方百姓就是所謂的人上人了,若是運氣差些止步於秀才,至少以後也能有個體麵的出路,不像我們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大叔可不能自輕!大周朝有那麽多人沒有讀書不是照樣過著安生日子?反倒是那些明知科舉無望還前赴後繼年年科考的人才讓人看不起,不僅耽誤了他們自己的人生還拖累了家人,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找份輕便的活幹,至少能養活自己補貼家用。”
“小哥的話倒是與其他讀書人的看法不一樣,讀書人不都盼著科舉有望當官做宰嗎?平民百姓的日子可不是讀書人能看得上眼的,就像我們這些經常走鏢的大老粗就入不了大多數讀書人的眼,說來這些年我們最怕遇到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走慢了嫌我們耽誤時間,走快了他們自己的身體也吃不消,又會說我們故意害他,若是碰上一起租車的更是難伺候!”
那車夫不由得向王家和抱怨,冷不丁的想起貌似眼前的這位也是個讀書人,頓時就覺得尷尬不已,王家和看眼前的車夫漲紅了麵皮不禁心中好笑。
“大叔,你說的也是實話,如今的讀書人大多都身體單薄,他們當然經不起長途奔波趕路!”
那車夫看王家和並不介意,於是也就拋開了先前的尷尬道,“要我說啊!讀書人不僅要做好學問也要把身體鍛煉好,你說若是遇到什麽意外就憑他們那樣的小身板逃都逃不掉!”
說到這裏那車夫顯然也打開了話匣子,“雖說現在太平盛世是文人的地位高,但你看那些保家衛國的哪個不是武人?就隻說五年前的蠻族在大周邊境燒殺搶掠,若不是定國公帶兵鎮壓把他們打了迴去,還不知道要死多少老百姓呢!”
王家和聽聞定國公三個字心下一動,想到先前莊夫子提到他的二弟子背靠定國公府的事,不由得就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