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以為我跟你一樣無能嗎?如今我已經過了第一場後麵三場肯定沒有問題,你就等著瞧吧!我會讓你明白你和我之間真正的差別!”
“哦?那我就好好看一看我和你之間的差別,到時候希望你別忘記今天所說的話!”
王家和也不想再與他做些無謂的爭辯,有這時間還不如早些迴去多看看書,省的在這裏浪費時間。
王佳瑾見王家和轉身就走更加確信了他是打腫臉充胖子,要不然怎麽不進去看榜也不反駁就直接離開了?一旁和他同行的幾個考生在王家和走後立馬向王佳瑾打聽。
“他就是你曾經說的隻進學兩個月的親戚?”
“是啊!他可是囂張得很呢!隻學兩個月就妄想一步登天,真不知道他哪來的勇氣!”
“我看他剛才並沒有什麽失望的表情,說不定他確實就考上了呢!”
“就憑他?不過是個心比天高的泥腿子而已!他向來會做戲,以前就用這一套騙的村裏人對他深信不疑,還敗壞了我家的名聲,就他那番做派不去當戲子真是可惜了!”
同行的幾人雖然覺得王佳瑾這話說的有些過分,但他們畢竟和王家和不熟,也沒必要為了一個陌生人來得罪榜上有名的王佳瑾,於是他們都微微附和著王佳瑾的話,這讓王佳瑾更加確信心中的猜想了,暗地裏尋思著等這次迴去後一定要想個法子收拾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發案第二天就是縣試的第二場考試,王家和像第一次一樣經曆了檢查後就進了考場,不同的是這次的座位號變成了甲子,也就是最靠近監考官的位置,盡管如此在現代經曆過大大小小的考試的王家和一私緊張之意都沒有,隻在抄寫好試題後淡定的答題。
前三題類似於第一場的試題,雖然明顯有些過偏但也難不住王家和,最後一題考的是《大學》的內容: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此語是《大學章句》開首之句,《大學》提出的“三綱領”和“八條目”用來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具有一致性,隻要圍繞這個中心來寫一篇議論文即可。
這第二場的考試王家和心裏已經有底了,於是盡管察覺到監考官向自己這邊走來,他仍淡定的寫道:“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人者聖人也。太古三皇上古五帝,古之三皇是也。夫天之道向陽而生焉,地之道負陰而成矣。太昊伏羲氏……”
儒學署教官並不能參與批卷,所以鄭夫子對於王家和這個從沒見過的第一名有些好奇,往年的第一名大多是出自縣城的書院,比較優秀的學子大多都會在他們夫子的帶領下來拜會他,而眼前這個第一名鄭夫子從沒見過,顯然不是縣城裏的學子。
看了王家和寫在草稿上的答案,鄭夫子暗暗點頭,看的出來眼前的這個學子對四書五經掌握的十分紮實,有些偏題也能很準確的解答出來,再看其字跡工整清晰,似當前的楷書又自有獨特的風格,這更讓鄭夫子起了愛才之心。
王家和也沒管身旁的人,自顧自的寫好答案後檢查有無避諱的字,更正過後認真的抄寫在答卷上,想到若是過早的交卷難免會給考官留下浮躁不踏實的印象,所以王家和放慢了筆速又在寫完答案後檢查了好幾遍,等到快到第三次放考生出門的時間時才示意自己交卷。
鄭夫子一直在關注著王家和,看他不驕不躁鎮定自若的樣子,越發的想要將他收歸於自己的門下,但如今縣試還有兩場未考,若是貿貿然的接觸他難免會被別人說嘴,隻能心癢難耐的等著考試結束後再和他說了。
第63章 醜態百出
時間匆匆而過,長達十多天的縣試終於落下了帷幕,即使是王家和這個在現代經曆過各種各樣大小考的人也有些吃不消了。
這些天來王家和一直都是手不釋卷,心裏不敢有絲毫的放鬆,他從不看輕古人的學識也不會自大的認為自己不用看書就能輕鬆考上,古往今來無數學子考生折戟在這科舉之路上,有的甚至從風華正茂的少年一直到雪鬢霜鬟的老人,幾乎是用盡一生的時間在科舉之路上拚搏。
每到放榜之際,榜上有名的考生激動得滿臉通紅甚至有的喜極而泣,落榜的考生灰心喪氣,有的甚至一整天的呆在榜單旁反複的看榜,希望是自己看漏了眼或者發生什麽奇跡,真是各種百態應有盡有,再加上每次看榜時王佳瑾總會帶人來騷擾,王家和真心感到心累。
此次縣試的題目比較偏所以閱卷也比較寬鬆,再加上王佳瑾也確實有幾分文學底子,雖然每次都在乙榜但到底是過了前三場。
要問王家和為什麽知道他每次都是乙榜,當然是作為前三場考試的第一名每次他都受“特殊照顧”被考官提坐在“堂號”,其餘榜上前三十名的考生也都在他附近坐著,這些人裏根本沒有王佳瑾的人影。
這天是最後一次考試的發案之日,這最後一次的發案和前幾次的可不一樣,這一次的發榜名單上寫的不是座位號而是直接寫上考生的姓名,也叫做“長案”。
王家和想著反正已經考完了早去晚去結果都一樣,所以他也不像第一次看榜的時候那樣著急,悠哉悠哉的邁著個小步伐向發案的地方走去。
王家和剛到了地方還未來得及看榜,就見王佳瑾兩眼通紅氣勢洶洶的走了過來,與前幾次不同的是前些天總與他同行的幾個考生這一次倒是未和他在一起,反而和大部分的學子站在一起向這邊觀望。
“王家和,你這個卑鄙小人!你快說!你是用了什麽見不得人的手段欺騙縣尊和儒學署教官的?”
王家和一臉的莫名其妙,這王佳瑾又在這裏發什麽瘋?一到發案的時候都要像瘋狗一樣的亂咬人,每次進考場的時候都用隱晦狠毒的眼神盯著自己,這次又說這些令人不著頭腦的話,看來這瘋病日漸嚴重了啊!
“王佳瑾!你又受什麽刺激了?我什麽時候欺騙縣尊和教官了?”
“你若是沒有行欺騙之事,就憑你這個隻進學兩個月的泥腿子怎麽可能會成為縣試案首?”
王家和一聽這話就是一愣反射性的看向榜單,果然就見自己的名字位於甲等第一名,而且還是放大版的,見此不禁微微一笑,看來自己這一年來日以繼夜的苦讀確實沒有白費。
“王家和,你得意個什麽勁兒?不過是用作弊的手段得來的成績,像你這種人我真是羞與你為伍!我若是你早就遮掩麵龐羞於見人了!你還有臉在這裏笑!真不知你的麵皮該有多厚才能做出這種事!真是丟了我們清河鎮人的臉!”
“王佳瑾,俗話說捉賊拿髒凡事要講究證據,你這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說我作弊壞我名聲,為證清白少不得我要和你去官家的公堂走一遭了!”
王佳瑾本就是因為在最後一場的考試中名落孫山,臨門一腳卻功虧一簣,他實在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再加上看見了榜上放大版的王家和三個字這才一時衝動的說出作弊之言,他手上確實是沒有王家和作弊的證據的,如今王家和提出要和他一起進官家的公堂,他的心中立馬就有了退縮之意。
周圍的學子都在觀望王家和與王佳瑾之間的事情,不少榜上有名的考生暗地裏都希望把事情鬧大,畢竟若是真能把王家和這個案首拉下台,說不定縣尊就會再加試一場,案首之位可能就會落在自己頭上,而那些落榜的考生同樣有自己的小心思,反正已經落榜不如留下來看戲,說不定縣尊會重新舉行縣試,這樣一來自己就有上榜的機會了。
眼看王佳瑾因為王家和提出要對簿公堂而麵有遲疑,一個縣城本地的考生立馬挺身而出。
“這位同科請不要猶疑!他肯定是在虛張聲勢,目的就是為了讓你聽了這話後息事寧人,不如你就順勢和他一起去見縣尊,既然他是作弊得來的成績想來縣尊肯定會還大家一個公道,去了公堂正好將他打迴原形!”
王佳瑾聽了這話立馬堅定了信心,心道王家和肯定就像這個同科所說的那樣,是為了逃避作弊的罪責而說了這話來嚇唬自己,不如就將計就計和他一起去縣尊麵前對峙,若是能就此斷了他的科舉之路又讓他在這麽多人的麵前壞了名聲豈不是一舉兩得?
“好!就如你所願!我們這就去找縣尊!”
王家和看王佳瑾如此理直氣壯的樣子,好似已經確定自己是作弊才得的案首之位,心裏暗暗決定這次定要他賠了夫人又折兵,眼角瞥見剛才和王佳瑾說話的考生想要退迴到人群中,立馬就上前攔住了他。
“這位同科,看來你也覺得我這案首之位不實,既然如此不如就和我們一起去縣衙?”
“誰要和你一起去啊?你這樣的人我就是多看一眼也閑浪費!誰願與你為伍?”
“哦?不知我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讓你如此嫌棄?”
“就憑你考試的時候作弊又欺騙縣尊和教官,這讓我們這些勤於讀書的人如何能忍?身為讀書人,你自身品性不端不思進取盡想著邪門歪道,哪還有一絲讀書人的氣節?你若真還有一絲廉恥之心就應該識相的去縣尊大人麵前說出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在這裏與我狡辯!若你真能及時迴頭痛改前非,我必定會在縣尊大人麵前為你求情,懇請縣尊大人對你從輕處罰!”
王家和見他如此苦口婆心的勸說,好像真是為自己考慮似的,不由得嗤笑出聲,“嗬!這位同科如此為我著想,看來我還得感謝你呢!不過你怎麽就能如此篤定我是作弊而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考出的成績?”
“哼!這還用說嗎?聽說你是來自清河鎮?誰不知道清河鎮是有名的商賈之鎮?整個地方充斥著一股子銅臭味,十多年都出不了一個秀才,簡直有辱清河鎮這個名字!一個商賈之鎮出來的鄉下人怎麽可能奪得第一?再說你那同鄉不是說你隻進學兩個月嗎?兩個月就能考上案首?你是在做夢呢!我好心好意的提醒你,你卻如此頑固不堪!難道你真的不在乎你的前程?我勸你還是去縣尊大人麵前說出實情吧!免得真上了官家的公堂你還要受皮肉之苦!”
王家和心道,這人的腦子沒問題吧?要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自己早就狠狠地扁他一頓了,哪會有空聽他在這裏大放厥詞還好聲好氣的和他說話?沒想到他還真把自己當成軟柿子捏了!難道他以為他是諸葛再世?三言兩語的就想勸服自己讓自己去縣尊麵前自汙?別說自己沒做這事,就算做了誰會自投羅網去和縣尊說作弊的事?看來有些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今天就好好的教教他做人的道理,好讓他知曉做人要低調別總把他自個兒當盤菜!
“這位同科知道我是清河鎮人又曉得那人是我的同鄉,看來對我甚是關注啊!不過我可不能苟同你說的這些謬論!十多年沒有出過秀才不代表永遠出不了秀才,雖說我隻進學兩個月,但你焉知我在家中是怎樣刻苦做學問的?你什麽都不了解隻憑一張嘴就誣陷於我,今天你若是不與我一同去縣衙我絕不會善罷甘休!”
那考生被王家和緊緊抓住動彈不得,大庭廣眾之下又不願丟臉,再加上內心篤定王家和是通過作弊才得的成績,於是便硬著頭皮答應與王家和一起去縣衙。
王家和看著與那本地的考生一起向縣衙走去的王佳瑾,心裏感到一陣不耐,難道王佳瑾就沒帶腦子嗎?剛才那考生話裏話外都是對整個清河鎮人的貶低,他就沒有聽出話裏的意思?還是說就算聽懂了也不在乎,隻要能把自己打落到塵埃裏其他的都可以不管?再看他那一臉幸災樂禍躍躍欲試的表情真想讓人上去狠狠的打上幾巴掌!
王家和心知這次的事情不能善了,周圍跟著這麽多的學子考生,若是不用實力狠狠的把他們打壓下去讓他們心服口服,難免會有人在背後謠傳自己的案首之位不實,以後若是傳出什麽閑話到縣尊和教官的耳中,難免會影響到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印象。
王家和原本打算考完後就這樣安安靜靜地迴去,如今看來計劃倒是要變一變了,既然不能做個安靜的美男子,那就當個鋒芒畢露的狂生好了!
第64章 縣尊的烏鴉嘴
宜山縣衙依大周朝的級別規製而建,遵循居城正穴、座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後宅的規製,縣衙大門麵闊三間,明間為甬道的過道,東梢間的前半間放置“喊冤鼓”一架,專供老百姓擊鼓鳴冤之用,衙門口有對楹聯曰:“從來清白無遺漏,自古貪爭有後殃”。
在大周境內每個縣衙門口都會有這種類似的對聯,典型的“堂上必有匾,楹柱必有聯”,意在警醒世人不要貪汙受賄、爭權奪利,勸誡人們要多行善事,內堂中還有副官員的自警佳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王家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向縣衙走去,一路上王佳瑾與那本地考生相談甚歡,等來到縣衙門外時兩人交好得似乎已經能為對方兩肋插刀了,不過當王佳瑾看到縣衙門口站立的衙役時心裏不禁就有些退縮之意,他不禁自我懷疑,就這樣冒然來縣衙是不是太過衝動了?越想越心虛,不一會兒額頭竟然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一旁同來的本地考生範元盛見王佳瑾在這裏停駐不前頓時眼裏就露出了鄙夷之色,剛才看王佳瑾理直氣壯的樣子還以為他有多大的膽子呢!結果事到臨頭反而想要反悔,真是個孬種!若不是想要借著他的名頭讓他打頭陣去向縣尊大人告發王家和作弊,自己才不會和這種反複無常的懦夫呆在一起呢!
範元盛本以為拾掇王佳瑾前來縣衙把事情鬧大他就能功成身退在一旁看戲,不曾想王家和死抓著他不放偏要讓他一起去縣衙對峙!當時那麽多的考生在一旁看著,裏麵還有相熟的同窗,他怎麽可能在那些人麵前露怯?也不知道王家和哪來那麽大的力氣,抓的他絲毫不能動彈!怪不得王佳瑾說王家和是個鄉下的泥腿子呢!如此粗俗不堪真是有辱斯文!
如今就讓其他人瞧瞧什麽叫做書生氣節!若是就此扳倒了縣案首,豈不是就能揚名於宜山縣?說不定縣學裏的夫子也會對他另眼相看破例將他收歸門下,這樣一來可就是一步登天了!想到這裏範元盛更是迫不及待了!
“王同科,你怎麽還在這裏發愣呢?喊冤鼓就在你的麵前,你還等什麽呢?”
“範同科,我……我隻是在想,要不我們改日再來吧!如今我們手上又沒有證據,若是縣尊大人不相信我們說的話豈不是會讓其他人笑話,不如等我們收集完證據後再來告發王家和?”
“你不是說他出身農戶並且隻進學兩個月嗎?兩個月就能力壓眾多考生奪得第一?你當他是文曲星下凡呢!隻要和縣尊大人說了這個情況,縣尊大人必定會對他起疑從而查明真相!”
“可是……”
“你還在猶豫什麽?難不成你不想查明真相了?剛才可是你先說縣案首作弊的!如今又要當眾反悔?難道你想讓跟著我們一起前來的考生學子看不起你嗎?”
王佳瑾看著身後的眾多學子頓時感覺騎虎難下,範元盛見王佳瑾還在遲疑不由得拋出誘餌。
“若真的查出縣案首作弊,那你就是這件事的大功臣了,不僅在宜山縣裏揚了名也能在縣尊大人麵前留下高風峻節的印象,若是有夫子欣賞你追求真相的勇氣或許就會收你為徒,到時候你可就是在縣城裏進學的人了!迴了村後村裏的人肯定都會羨慕你,你的家人也會以你為榮!”
看王佳瑾臉上的動容之色範元盛又道,“若是你不去狀告縣案首你就會在眾人麵前丟了臉麵和名聲,別人隻會說你是懦夫沒有一絲身為讀書人的氣節!你不是說王家和與你是同鄉嗎?到時候他衣錦還鄉而你卻灰頭土臉的迴去,你和你的家人在其他人麵前永遠都抬不起頭來!”
王家和見這兩人旁若無人的說話心中嗤笑不已,大白天的還在這裏做著揚名的美夢,真是不知所謂!不過先前已經決定要好好懲治他們,怎麽能讓他們臨陣脫逃?看這縣城考生口幹舌燥的樣子,不如就好心的幫他一把!
王家和裝作一副雙目躲閃不敢看人的樣子底氣不足的說道,“怎麽?你們是不打算去縣尊大人的麵前狀告我了?那我就此告辭了啊!”
範元盛趕忙攔住王家和,對王佳瑾說道,“你看他這麽著急要走肯定是心虛了!隻要去了縣尊大人麵前揭發他,你就能就此揚名前程似錦,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你還不趕緊抓住?”
王佳瑾想到範元盛描繪的美好未來以及王家和被縣尊大人剝奪功名的場景,頓時心中充滿了勇氣,不再遲疑直接上前敲了喊冤鼓三下。
此鼓擊響以後,在大門口值班的吏役立馬上前問明原因,得知擊鼓之人是此次縣試的考生並且所要說的事情涉及到本次縣試的案首,再看看衙門外眾多觀望的考生學子便心知此事不小,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就去了後堂將此事報於知縣知曉。
宜山縣知縣阮明遠正在後堂招待儒學署教官鄭夫子和來自兗州府學的莊夫子,這莊夫子是鄭夫子的表兄,此次正是受鄭夫子的相邀他才到宜山縣遊曆,三人正在談論這次縣試的情況,隻聽那鄭夫子侃侃而談。
“這王家和作為此次縣試的案首可謂是實至名歸!雖說我沒有參與閱卷,但後來我調看了他的試卷後發現,他對四書五經的掌握程度就算不是爐火純青也至少到了熟記於心的地步,此次考題中有許多都是偏題難題,他是這麽多的學子中唯一一個把所有考題答全答對的人!”
鄭夫子滿口讚歎越說越滿意,激動的胡子都要翹了起來,“而且在後三場的考試中我故意三番兩次的走至他的身旁觀看他做題,他不僅沒有絲毫緊張慌亂之意,反而下筆從容神情淡定,往年我也是用這種方式考驗了考生的心性,不少考生一察覺到我站在旁邊觀看立馬就神思不屬導致字跡錯亂,即使有些考生比較鎮定但也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從始至終都穩如泰山的,可見此子的心性實屬上佳,不是一般的考生所能與之比擬的!”
阮明遠聽這鄭夫子又在誇讚王家和,不由得感歎道,“鄭夫子,我知道你對本屆的縣案首很是心悅,今天聽你叨咕了這麽長的時間,我的耳朵都快要生繭子了!你就消停點讓我清靜一會兒吧!”
“縣尊大人,我哪裏有嘮叨?不過隻是見獵心喜罷了!再說我所說的都是實話可沒有一絲誇大之詞,難道你就不看好縣案首?也不知道在前幾場的閱卷中是誰借著縣尊之便在我麵前顯擺能提前看到考卷的!”
“我確實也十分讚賞縣案首的學識,但也沒你這麽心潮澎湃啊!古今多少學子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縣案首畢竟還年少,現在就過早斷言他的前程未免太過於武斷!再說你不是都已經打聽好了縣案首的暫居之地?幹脆直接去找他將之收歸於你的門下不就得了?省的你心癢難耐的在這裏向我們嘮叨了!”
“縣尊大人此言差矣!若是我主動去找他未免顯得我不夠矜持,反正按照曆年來的章程,每屆的縣案首都會獲取秀才功名照例進學,無需再一路考至院試,等他進入宜山縣學後我再找個合適的機會順理成章的將他收歸於門下,不就能輕而易舉的成全我與他的師徒良緣?”
“虧你還知道矜持這兩個字怎麽寫!剛才在我們麵前說了那麽多縣案首的溢美之言,你怎麽就不覺得自己不矜持?明明可以直接把他收歸於門下,你卻偏要繞這麽大的一個彎子,當心出了什麽意外或者半路被人截糊,到時候你哭都沒地方哭去!”
“縣尊大人您說笑了!這王家和既然是宜山縣的案首自然是要進入宜山縣學的,隻要他進了縣學我就一定會讓他拜入我的門下!再者說大周朝這麽多的縣城,每個縣城都會有案首,其他人隻知他是宜山縣案首而不知他的真才實學,這樣一來就更不會有人關注他了,哪裏會有什麽意外發生?更別談有人截糊了!”
雖說阮明遠心裏也讚同鄭夫子的話但他嘴上可不會輕易服軟,正想說些什麽來反駁鄭夫子的話時就聽到三下擊鼓之聲,緊接著就有衙役通報說前堂有人擊鼓,擊鼓之人是本次縣試的一名考生,狀告本屆縣案首於縣試中作弊、所得成績不實。
阮明遠聞言心下訝異,這王家和除了第一場考試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其餘幾場可都是坐在離自己最近的位置,而且剛才鄭夫子也提到他在後三場的考試中經常走到縣案首的身旁親自看他做題,若是縣案首真有什麽作弊的手段哪能逃得過自己和鄭夫子的眼睛?既然可以肯定這縣案首是憑實力得來的成績,那又何來的作弊一說呢?
阮明遠拋開這些思緒起身就向前堂走去,鄭夫子和一直不出一言的莊夫子見狀也都起身跟著阮明遠一道走了出去,他們對告狀之人很是好奇也想順便觀看一下此事的後續。
想到自己剛才還說過不會有什麽意外發生,結果轉眼就出了考生狀告縣案首一事,鄭夫子隱隱覺得有些牙疼,幸好不會有人來和自己搶縣案首這個弟子,不然他真的會認為縣尊大人就是傳說中的烏鴉嘴!顯然鄭夫子天真的忽略了身旁一直默不作聲的莊夫子。
第65章 互相算計
王家和與王佳瑾以及那個本地的考生一直都在左偏廳等候,隻聽一聲傳喚後就見一個小隸走了過來,那小隸引著他們三人進了公堂。
公堂上麵有著“明鏡高懸”的匾額,端正威嚴的縣尊正坐於上首,偏右下的位置坐著記錄審案過程以及狀詞的師爺,兩旁分列著肅穆高大的衙役。
阮明遠一拍驚堂木問道,“堂下何人?所為何事?”
王家和一行人跪下後隻聽王佳瑾說道,“迴縣尊大人的話,學生名叫王佳瑾,是宜山縣下清河鎮王家村人,此次狀告本屆縣案首王家和用不可告人的手段欺騙縣尊和儒學署教官,在幾場考試中通過作弊從而獲取案首之位。”
那本地的學子也接著說道,“學生範元盛,是宜山縣本地人,從小就在泰安書院進學讀書,因聽聞王同科說縣案首成績不實,心中亦有疑惑,故而和王同科一同前來請求縣尊大人查明真相還眾多考生一個公道!”
阮明遠聽罷問道,“縣案首,這兩位考生狀告你於縣試作弊,你可有話要說?”
“迴稟縣尊大人,王同科和範同科所言純屬誣陷,學生在縣試期間一直遵守考試章程,此次的案首之位雖在學生的意料之外,但確實是憑學生的真才實學所得!王同科與範同科在眾多學子考生麵前敗壞學生的名聲,還請縣尊大人查明真相還學生一個公道!”
“哦?那我就好好看一看我和你之間的差別,到時候希望你別忘記今天所說的話!”
王家和也不想再與他做些無謂的爭辯,有這時間還不如早些迴去多看看書,省的在這裏浪費時間。
王佳瑾見王家和轉身就走更加確信了他是打腫臉充胖子,要不然怎麽不進去看榜也不反駁就直接離開了?一旁和他同行的幾個考生在王家和走後立馬向王佳瑾打聽。
“他就是你曾經說的隻進學兩個月的親戚?”
“是啊!他可是囂張得很呢!隻學兩個月就妄想一步登天,真不知道他哪來的勇氣!”
“我看他剛才並沒有什麽失望的表情,說不定他確實就考上了呢!”
“就憑他?不過是個心比天高的泥腿子而已!他向來會做戲,以前就用這一套騙的村裏人對他深信不疑,還敗壞了我家的名聲,就他那番做派不去當戲子真是可惜了!”
同行的幾人雖然覺得王佳瑾這話說的有些過分,但他們畢竟和王家和不熟,也沒必要為了一個陌生人來得罪榜上有名的王佳瑾,於是他們都微微附和著王佳瑾的話,這讓王佳瑾更加確信心中的猜想了,暗地裏尋思著等這次迴去後一定要想個法子收拾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發案第二天就是縣試的第二場考試,王家和像第一次一樣經曆了檢查後就進了考場,不同的是這次的座位號變成了甲子,也就是最靠近監考官的位置,盡管如此在現代經曆過大大小小的考試的王家和一私緊張之意都沒有,隻在抄寫好試題後淡定的答題。
前三題類似於第一場的試題,雖然明顯有些過偏但也難不住王家和,最後一題考的是《大學》的內容: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此語是《大學章句》開首之句,《大學》提出的“三綱領”和“八條目”用來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具有一致性,隻要圍繞這個中心來寫一篇議論文即可。
這第二場的考試王家和心裏已經有底了,於是盡管察覺到監考官向自己這邊走來,他仍淡定的寫道:“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人者聖人也。太古三皇上古五帝,古之三皇是也。夫天之道向陽而生焉,地之道負陰而成矣。太昊伏羲氏……”
儒學署教官並不能參與批卷,所以鄭夫子對於王家和這個從沒見過的第一名有些好奇,往年的第一名大多是出自縣城的書院,比較優秀的學子大多都會在他們夫子的帶領下來拜會他,而眼前這個第一名鄭夫子從沒見過,顯然不是縣城裏的學子。
看了王家和寫在草稿上的答案,鄭夫子暗暗點頭,看的出來眼前的這個學子對四書五經掌握的十分紮實,有些偏題也能很準確的解答出來,再看其字跡工整清晰,似當前的楷書又自有獨特的風格,這更讓鄭夫子起了愛才之心。
王家和也沒管身旁的人,自顧自的寫好答案後檢查有無避諱的字,更正過後認真的抄寫在答卷上,想到若是過早的交卷難免會給考官留下浮躁不踏實的印象,所以王家和放慢了筆速又在寫完答案後檢查了好幾遍,等到快到第三次放考生出門的時間時才示意自己交卷。
鄭夫子一直在關注著王家和,看他不驕不躁鎮定自若的樣子,越發的想要將他收歸於自己的門下,但如今縣試還有兩場未考,若是貿貿然的接觸他難免會被別人說嘴,隻能心癢難耐的等著考試結束後再和他說了。
第63章 醜態百出
時間匆匆而過,長達十多天的縣試終於落下了帷幕,即使是王家和這個在現代經曆過各種各樣大小考的人也有些吃不消了。
這些天來王家和一直都是手不釋卷,心裏不敢有絲毫的放鬆,他從不看輕古人的學識也不會自大的認為自己不用看書就能輕鬆考上,古往今來無數學子考生折戟在這科舉之路上,有的甚至從風華正茂的少年一直到雪鬢霜鬟的老人,幾乎是用盡一生的時間在科舉之路上拚搏。
每到放榜之際,榜上有名的考生激動得滿臉通紅甚至有的喜極而泣,落榜的考生灰心喪氣,有的甚至一整天的呆在榜單旁反複的看榜,希望是自己看漏了眼或者發生什麽奇跡,真是各種百態應有盡有,再加上每次看榜時王佳瑾總會帶人來騷擾,王家和真心感到心累。
此次縣試的題目比較偏所以閱卷也比較寬鬆,再加上王佳瑾也確實有幾分文學底子,雖然每次都在乙榜但到底是過了前三場。
要問王家和為什麽知道他每次都是乙榜,當然是作為前三場考試的第一名每次他都受“特殊照顧”被考官提坐在“堂號”,其餘榜上前三十名的考生也都在他附近坐著,這些人裏根本沒有王佳瑾的人影。
這天是最後一次考試的發案之日,這最後一次的發案和前幾次的可不一樣,這一次的發榜名單上寫的不是座位號而是直接寫上考生的姓名,也叫做“長案”。
王家和想著反正已經考完了早去晚去結果都一樣,所以他也不像第一次看榜的時候那樣著急,悠哉悠哉的邁著個小步伐向發案的地方走去。
王家和剛到了地方還未來得及看榜,就見王佳瑾兩眼通紅氣勢洶洶的走了過來,與前幾次不同的是前些天總與他同行的幾個考生這一次倒是未和他在一起,反而和大部分的學子站在一起向這邊觀望。
“王家和,你這個卑鄙小人!你快說!你是用了什麽見不得人的手段欺騙縣尊和儒學署教官的?”
王家和一臉的莫名其妙,這王佳瑾又在這裏發什麽瘋?一到發案的時候都要像瘋狗一樣的亂咬人,每次進考場的時候都用隱晦狠毒的眼神盯著自己,這次又說這些令人不著頭腦的話,看來這瘋病日漸嚴重了啊!
“王佳瑾!你又受什麽刺激了?我什麽時候欺騙縣尊和教官了?”
“你若是沒有行欺騙之事,就憑你這個隻進學兩個月的泥腿子怎麽可能會成為縣試案首?”
王家和一聽這話就是一愣反射性的看向榜單,果然就見自己的名字位於甲等第一名,而且還是放大版的,見此不禁微微一笑,看來自己這一年來日以繼夜的苦讀確實沒有白費。
“王家和,你得意個什麽勁兒?不過是用作弊的手段得來的成績,像你這種人我真是羞與你為伍!我若是你早就遮掩麵龐羞於見人了!你還有臉在這裏笑!真不知你的麵皮該有多厚才能做出這種事!真是丟了我們清河鎮人的臉!”
“王佳瑾,俗話說捉賊拿髒凡事要講究證據,你這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說我作弊壞我名聲,為證清白少不得我要和你去官家的公堂走一遭了!”
王佳瑾本就是因為在最後一場的考試中名落孫山,臨門一腳卻功虧一簣,他實在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再加上看見了榜上放大版的王家和三個字這才一時衝動的說出作弊之言,他手上確實是沒有王家和作弊的證據的,如今王家和提出要和他一起進官家的公堂,他的心中立馬就有了退縮之意。
周圍的學子都在觀望王家和與王佳瑾之間的事情,不少榜上有名的考生暗地裏都希望把事情鬧大,畢竟若是真能把王家和這個案首拉下台,說不定縣尊就會再加試一場,案首之位可能就會落在自己頭上,而那些落榜的考生同樣有自己的小心思,反正已經落榜不如留下來看戲,說不定縣尊會重新舉行縣試,這樣一來自己就有上榜的機會了。
眼看王佳瑾因為王家和提出要對簿公堂而麵有遲疑,一個縣城本地的考生立馬挺身而出。
“這位同科請不要猶疑!他肯定是在虛張聲勢,目的就是為了讓你聽了這話後息事寧人,不如你就順勢和他一起去見縣尊,既然他是作弊得來的成績想來縣尊肯定會還大家一個公道,去了公堂正好將他打迴原形!”
王佳瑾聽了這話立馬堅定了信心,心道王家和肯定就像這個同科所說的那樣,是為了逃避作弊的罪責而說了這話來嚇唬自己,不如就將計就計和他一起去縣尊麵前對峙,若是能就此斷了他的科舉之路又讓他在這麽多人的麵前壞了名聲豈不是一舉兩得?
“好!就如你所願!我們這就去找縣尊!”
王家和看王佳瑾如此理直氣壯的樣子,好似已經確定自己是作弊才得的案首之位,心裏暗暗決定這次定要他賠了夫人又折兵,眼角瞥見剛才和王佳瑾說話的考生想要退迴到人群中,立馬就上前攔住了他。
“這位同科,看來你也覺得我這案首之位不實,既然如此不如就和我們一起去縣衙?”
“誰要和你一起去啊?你這樣的人我就是多看一眼也閑浪費!誰願與你為伍?”
“哦?不知我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讓你如此嫌棄?”
“就憑你考試的時候作弊又欺騙縣尊和教官,這讓我們這些勤於讀書的人如何能忍?身為讀書人,你自身品性不端不思進取盡想著邪門歪道,哪還有一絲讀書人的氣節?你若真還有一絲廉恥之心就應該識相的去縣尊大人麵前說出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在這裏與我狡辯!若你真能及時迴頭痛改前非,我必定會在縣尊大人麵前為你求情,懇請縣尊大人對你從輕處罰!”
王家和見他如此苦口婆心的勸說,好像真是為自己考慮似的,不由得嗤笑出聲,“嗬!這位同科如此為我著想,看來我還得感謝你呢!不過你怎麽就能如此篤定我是作弊而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考出的成績?”
“哼!這還用說嗎?聽說你是來自清河鎮?誰不知道清河鎮是有名的商賈之鎮?整個地方充斥著一股子銅臭味,十多年都出不了一個秀才,簡直有辱清河鎮這個名字!一個商賈之鎮出來的鄉下人怎麽可能奪得第一?再說你那同鄉不是說你隻進學兩個月嗎?兩個月就能考上案首?你是在做夢呢!我好心好意的提醒你,你卻如此頑固不堪!難道你真的不在乎你的前程?我勸你還是去縣尊大人麵前說出實情吧!免得真上了官家的公堂你還要受皮肉之苦!”
王家和心道,這人的腦子沒問題吧?要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自己早就狠狠地扁他一頓了,哪會有空聽他在這裏大放厥詞還好聲好氣的和他說話?沒想到他還真把自己當成軟柿子捏了!難道他以為他是諸葛再世?三言兩語的就想勸服自己讓自己去縣尊麵前自汙?別說自己沒做這事,就算做了誰會自投羅網去和縣尊說作弊的事?看來有些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今天就好好的教教他做人的道理,好讓他知曉做人要低調別總把他自個兒當盤菜!
“這位同科知道我是清河鎮人又曉得那人是我的同鄉,看來對我甚是關注啊!不過我可不能苟同你說的這些謬論!十多年沒有出過秀才不代表永遠出不了秀才,雖說我隻進學兩個月,但你焉知我在家中是怎樣刻苦做學問的?你什麽都不了解隻憑一張嘴就誣陷於我,今天你若是不與我一同去縣衙我絕不會善罷甘休!”
那考生被王家和緊緊抓住動彈不得,大庭廣眾之下又不願丟臉,再加上內心篤定王家和是通過作弊才得的成績,於是便硬著頭皮答應與王家和一起去縣衙。
王家和看著與那本地的考生一起向縣衙走去的王佳瑾,心裏感到一陣不耐,難道王佳瑾就沒帶腦子嗎?剛才那考生話裏話外都是對整個清河鎮人的貶低,他就沒有聽出話裏的意思?還是說就算聽懂了也不在乎,隻要能把自己打落到塵埃裏其他的都可以不管?再看他那一臉幸災樂禍躍躍欲試的表情真想讓人上去狠狠的打上幾巴掌!
王家和心知這次的事情不能善了,周圍跟著這麽多的學子考生,若是不用實力狠狠的把他們打壓下去讓他們心服口服,難免會有人在背後謠傳自己的案首之位不實,以後若是傳出什麽閑話到縣尊和教官的耳中,難免會影響到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印象。
王家和原本打算考完後就這樣安安靜靜地迴去,如今看來計劃倒是要變一變了,既然不能做個安靜的美男子,那就當個鋒芒畢露的狂生好了!
第64章 縣尊的烏鴉嘴
宜山縣衙依大周朝的級別規製而建,遵循居城正穴、座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後宅的規製,縣衙大門麵闊三間,明間為甬道的過道,東梢間的前半間放置“喊冤鼓”一架,專供老百姓擊鼓鳴冤之用,衙門口有對楹聯曰:“從來清白無遺漏,自古貪爭有後殃”。
在大周境內每個縣衙門口都會有這種類似的對聯,典型的“堂上必有匾,楹柱必有聯”,意在警醒世人不要貪汙受賄、爭權奪利,勸誡人們要多行善事,內堂中還有副官員的自警佳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王家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向縣衙走去,一路上王佳瑾與那本地考生相談甚歡,等來到縣衙門外時兩人交好得似乎已經能為對方兩肋插刀了,不過當王佳瑾看到縣衙門口站立的衙役時心裏不禁就有些退縮之意,他不禁自我懷疑,就這樣冒然來縣衙是不是太過衝動了?越想越心虛,不一會兒額頭竟然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一旁同來的本地考生範元盛見王佳瑾在這裏停駐不前頓時眼裏就露出了鄙夷之色,剛才看王佳瑾理直氣壯的樣子還以為他有多大的膽子呢!結果事到臨頭反而想要反悔,真是個孬種!若不是想要借著他的名頭讓他打頭陣去向縣尊大人告發王家和作弊,自己才不會和這種反複無常的懦夫呆在一起呢!
範元盛本以為拾掇王佳瑾前來縣衙把事情鬧大他就能功成身退在一旁看戲,不曾想王家和死抓著他不放偏要讓他一起去縣衙對峙!當時那麽多的考生在一旁看著,裏麵還有相熟的同窗,他怎麽可能在那些人麵前露怯?也不知道王家和哪來那麽大的力氣,抓的他絲毫不能動彈!怪不得王佳瑾說王家和是個鄉下的泥腿子呢!如此粗俗不堪真是有辱斯文!
如今就讓其他人瞧瞧什麽叫做書生氣節!若是就此扳倒了縣案首,豈不是就能揚名於宜山縣?說不定縣學裏的夫子也會對他另眼相看破例將他收歸門下,這樣一來可就是一步登天了!想到這裏範元盛更是迫不及待了!
“王同科,你怎麽還在這裏發愣呢?喊冤鼓就在你的麵前,你還等什麽呢?”
“範同科,我……我隻是在想,要不我們改日再來吧!如今我們手上又沒有證據,若是縣尊大人不相信我們說的話豈不是會讓其他人笑話,不如等我們收集完證據後再來告發王家和?”
“你不是說他出身農戶並且隻進學兩個月嗎?兩個月就能力壓眾多考生奪得第一?你當他是文曲星下凡呢!隻要和縣尊大人說了這個情況,縣尊大人必定會對他起疑從而查明真相!”
“可是……”
“你還在猶豫什麽?難不成你不想查明真相了?剛才可是你先說縣案首作弊的!如今又要當眾反悔?難道你想讓跟著我們一起前來的考生學子看不起你嗎?”
王佳瑾看著身後的眾多學子頓時感覺騎虎難下,範元盛見王佳瑾還在遲疑不由得拋出誘餌。
“若真的查出縣案首作弊,那你就是這件事的大功臣了,不僅在宜山縣裏揚了名也能在縣尊大人麵前留下高風峻節的印象,若是有夫子欣賞你追求真相的勇氣或許就會收你為徒,到時候你可就是在縣城裏進學的人了!迴了村後村裏的人肯定都會羨慕你,你的家人也會以你為榮!”
看王佳瑾臉上的動容之色範元盛又道,“若是你不去狀告縣案首你就會在眾人麵前丟了臉麵和名聲,別人隻會說你是懦夫沒有一絲身為讀書人的氣節!你不是說王家和與你是同鄉嗎?到時候他衣錦還鄉而你卻灰頭土臉的迴去,你和你的家人在其他人麵前永遠都抬不起頭來!”
王家和見這兩人旁若無人的說話心中嗤笑不已,大白天的還在這裏做著揚名的美夢,真是不知所謂!不過先前已經決定要好好懲治他們,怎麽能讓他們臨陣脫逃?看這縣城考生口幹舌燥的樣子,不如就好心的幫他一把!
王家和裝作一副雙目躲閃不敢看人的樣子底氣不足的說道,“怎麽?你們是不打算去縣尊大人的麵前狀告我了?那我就此告辭了啊!”
範元盛趕忙攔住王家和,對王佳瑾說道,“你看他這麽著急要走肯定是心虛了!隻要去了縣尊大人麵前揭發他,你就能就此揚名前程似錦,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你還不趕緊抓住?”
王佳瑾想到範元盛描繪的美好未來以及王家和被縣尊大人剝奪功名的場景,頓時心中充滿了勇氣,不再遲疑直接上前敲了喊冤鼓三下。
此鼓擊響以後,在大門口值班的吏役立馬上前問明原因,得知擊鼓之人是此次縣試的考生並且所要說的事情涉及到本次縣試的案首,再看看衙門外眾多觀望的考生學子便心知此事不小,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就去了後堂將此事報於知縣知曉。
宜山縣知縣阮明遠正在後堂招待儒學署教官鄭夫子和來自兗州府學的莊夫子,這莊夫子是鄭夫子的表兄,此次正是受鄭夫子的相邀他才到宜山縣遊曆,三人正在談論這次縣試的情況,隻聽那鄭夫子侃侃而談。
“這王家和作為此次縣試的案首可謂是實至名歸!雖說我沒有參與閱卷,但後來我調看了他的試卷後發現,他對四書五經的掌握程度就算不是爐火純青也至少到了熟記於心的地步,此次考題中有許多都是偏題難題,他是這麽多的學子中唯一一個把所有考題答全答對的人!”
鄭夫子滿口讚歎越說越滿意,激動的胡子都要翹了起來,“而且在後三場的考試中我故意三番兩次的走至他的身旁觀看他做題,他不僅沒有絲毫緊張慌亂之意,反而下筆從容神情淡定,往年我也是用這種方式考驗了考生的心性,不少考生一察覺到我站在旁邊觀看立馬就神思不屬導致字跡錯亂,即使有些考生比較鎮定但也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從始至終都穩如泰山的,可見此子的心性實屬上佳,不是一般的考生所能與之比擬的!”
阮明遠聽這鄭夫子又在誇讚王家和,不由得感歎道,“鄭夫子,我知道你對本屆的縣案首很是心悅,今天聽你叨咕了這麽長的時間,我的耳朵都快要生繭子了!你就消停點讓我清靜一會兒吧!”
“縣尊大人,我哪裏有嘮叨?不過隻是見獵心喜罷了!再說我所說的都是實話可沒有一絲誇大之詞,難道你就不看好縣案首?也不知道在前幾場的閱卷中是誰借著縣尊之便在我麵前顯擺能提前看到考卷的!”
“我確實也十分讚賞縣案首的學識,但也沒你這麽心潮澎湃啊!古今多少學子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縣案首畢竟還年少,現在就過早斷言他的前程未免太過於武斷!再說你不是都已經打聽好了縣案首的暫居之地?幹脆直接去找他將之收歸於你的門下不就得了?省的你心癢難耐的在這裏向我們嘮叨了!”
“縣尊大人此言差矣!若是我主動去找他未免顯得我不夠矜持,反正按照曆年來的章程,每屆的縣案首都會獲取秀才功名照例進學,無需再一路考至院試,等他進入宜山縣學後我再找個合適的機會順理成章的將他收歸於門下,不就能輕而易舉的成全我與他的師徒良緣?”
“虧你還知道矜持這兩個字怎麽寫!剛才在我們麵前說了那麽多縣案首的溢美之言,你怎麽就不覺得自己不矜持?明明可以直接把他收歸於門下,你卻偏要繞這麽大的一個彎子,當心出了什麽意外或者半路被人截糊,到時候你哭都沒地方哭去!”
“縣尊大人您說笑了!這王家和既然是宜山縣的案首自然是要進入宜山縣學的,隻要他進了縣學我就一定會讓他拜入我的門下!再者說大周朝這麽多的縣城,每個縣城都會有案首,其他人隻知他是宜山縣案首而不知他的真才實學,這樣一來就更不會有人關注他了,哪裏會有什麽意外發生?更別談有人截糊了!”
雖說阮明遠心裏也讚同鄭夫子的話但他嘴上可不會輕易服軟,正想說些什麽來反駁鄭夫子的話時就聽到三下擊鼓之聲,緊接著就有衙役通報說前堂有人擊鼓,擊鼓之人是本次縣試的一名考生,狀告本屆縣案首於縣試中作弊、所得成績不實。
阮明遠聞言心下訝異,這王家和除了第一場考試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其餘幾場可都是坐在離自己最近的位置,而且剛才鄭夫子也提到他在後三場的考試中經常走到縣案首的身旁親自看他做題,若是縣案首真有什麽作弊的手段哪能逃得過自己和鄭夫子的眼睛?既然可以肯定這縣案首是憑實力得來的成績,那又何來的作弊一說呢?
阮明遠拋開這些思緒起身就向前堂走去,鄭夫子和一直不出一言的莊夫子見狀也都起身跟著阮明遠一道走了出去,他們對告狀之人很是好奇也想順便觀看一下此事的後續。
想到自己剛才還說過不會有什麽意外發生,結果轉眼就出了考生狀告縣案首一事,鄭夫子隱隱覺得有些牙疼,幸好不會有人來和自己搶縣案首這個弟子,不然他真的會認為縣尊大人就是傳說中的烏鴉嘴!顯然鄭夫子天真的忽略了身旁一直默不作聲的莊夫子。
第65章 互相算計
王家和與王佳瑾以及那個本地的考生一直都在左偏廳等候,隻聽一聲傳喚後就見一個小隸走了過來,那小隸引著他們三人進了公堂。
公堂上麵有著“明鏡高懸”的匾額,端正威嚴的縣尊正坐於上首,偏右下的位置坐著記錄審案過程以及狀詞的師爺,兩旁分列著肅穆高大的衙役。
阮明遠一拍驚堂木問道,“堂下何人?所為何事?”
王家和一行人跪下後隻聽王佳瑾說道,“迴縣尊大人的話,學生名叫王佳瑾,是宜山縣下清河鎮王家村人,此次狀告本屆縣案首王家和用不可告人的手段欺騙縣尊和儒學署教官,在幾場考試中通過作弊從而獲取案首之位。”
那本地的學子也接著說道,“學生範元盛,是宜山縣本地人,從小就在泰安書院進學讀書,因聽聞王同科說縣案首成績不實,心中亦有疑惑,故而和王同科一同前來請求縣尊大人查明真相還眾多考生一個公道!”
阮明遠聽罷問道,“縣案首,這兩位考生狀告你於縣試作弊,你可有話要說?”
“迴稟縣尊大人,王同科和範同科所言純屬誣陷,學生在縣試期間一直遵守考試章程,此次的案首之位雖在學生的意料之外,但確實是憑學生的真才實學所得!王同科與範同科在眾多學子考生麵前敗壞學生的名聲,還請縣尊大人查明真相還學生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