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和聽完後對著狗剩說,“狗剩這個名字不好聽,以後你就叫文遠吧!”
看到文遠點頭應諾後又對著文林問道,“你在金家可還有家人?”
“小人不是金家的家生子,是後來被金家買去的,所以並沒有什麽親人在金家。”
王家和點點頭對著薛長富說,“他們都已經把自己的情況說完,你作為管家,接下來的人員安排你可有章程?”
薛長富明白這是新主子對自己的第一個考驗,不過他以前也管過這一類的事情心裏也不犯怯,於是對著王家和行禮後便安排起來。
“紅秀負責主子一年四季的衣服鞋襪,紅梅負責灶上的活計,文林負責主子的書房整理,文遠和我負責采買,以後我會做一本賬冊記錄所有的銀錢來往以便主子隨時查閱,家裏沒有灑掃婆子,所以院子屋裏的打掃也要安排,下人們各自的住所自己打掃,院子由文遠與文林負責打掃,其他屋子就由紅秀與紅梅負責,這樣安排主子您看是否滿意?”
“暫時就這樣安排吧!這是一百兩銀子,接下來的柴米油鹽這些東西都要采買,記得買些新的被褥和茶碗,門口的牌匾也要換了,找人做個新的,就叫‘王宅’吧!餘下的銀錢暫且放賬上,以後若是銀錢不夠你再和我說,看時辰已經到吃飯的時候了,你先帶著其他人去外麵吃頓飯,飯錢就從賬上支取,等吃完後再做事吧!還有你們每個月的例錢,下午你擬定一個章程,最遲晚上我要看的。”
看到薛長富應諾後帶著下人退下,王家和轉身就出了門打算去東街的那處宅子看看,至於這些下人,王家和並不擔心他們攜款而逃,畢竟他們的身契可都在自己的手上。
在這個年代,下人是沒有任何自由的,一旦被發現逃跑,發賣或是打死都是任憑主家意願,即使逃跑成功沒有戶頭和路引也會寸步難行,最終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想到這裏王家和不由的慶幸,幸虧穿來還是自由身,不然可真是生死不由己了。
第21章 發現
王家和找了家小飯館,點了一碗麵放了點肉和兩個雞蛋隨便對付一頓就完事了,吃完後就往東街的宅子走去,心裏估算著自己的剩餘財產。
當初賣野物的錢加上在賭坊贏的,以及後來趙振天給的錢一共是六百多兩,後來在太和樓請邱師爺和趙振天吃飯花了六兩多,買人和買房一共花了三百二十兩加上放在賬上的一百兩,隻剩下二百多兩。
這樣一算感覺真是花錢如流水,想到下午還要去書店買書和筆墨紙硯,肯定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頓時覺得有些肉疼。
不一會兒就到了東街的宅子,由於靠近鎮上唯一的書院,所以這裏顯得比較安靜全無西街的繁華熱鬧,王家和數了數房間前後一共八間屋子再加一個院子,院子並非青石板鋪就但也十分夯實平整,裏麵有口井很是方便用水。
原來的主人帶走了大部分的家具物什,所以以後要添置一些桌椅家具,不過自己又不在這居住也沒必要大肆修繕,至於其他的東西,那些租房子的人應該會自帶。
來讀書的一般都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有能力租房的大都不怎麽缺錢,所以身邊應該會有一個人跟著照顧,這樣算來,這房子最多隻能租給四戶人家,但是這個宅子地段好用水又方便,到時候提一點價錢應該也沒什麽問題。
有了這些打算後,王家和準備明天就讓管家帶人來這裏添置東西,順便在門口貼個租房啟事,讀書人一般都比較看重顏麵很少會有人拖欠房租,所以以後收租的事情就交給管家好了。
王家和考慮好這處宅子今後的安排後便出了巷子準備去書店瞧瞧,不想無意間看到了一個熟人。
你道那熟人是誰?正是王家的鳳凰蛋王耀祖!當初要不是王耀祖也拾掇王鐵柱把原主給扔了,說不定原主也不會落得那般田地。
整個王家傾盡全部的人力財力,為的不就是指望著王耀祖有朝一日考上科舉當上官老爺,能夠真正的光宗耀祖嘛!這王耀祖也是拿捏住了王鐵柱和李桂花的命門,每個月單單在鎮上的房租和吃喝的費用就有五兩銀子,再加上三五不時的以聚會訪友的名義從李桂花那裏拿銀子,每次至少都是三兩五兩的。
要是遇上考試的時候更是不得了,十兩八兩甚至幾十兩也是要的,這王鐵柱和李桂花可是把大兒子當命來看的,就連最喜愛的小女兒王寶珠都得退得一射之地,所以王耀祖的手裏從不缺銀錢日子過的十分逍遙。
王家和記得昨天斷親的時候這個大伯並不在場,說是受朋友相邀來鎮上了,但如今看他的手裏提著的約莫是珍寶齋的盒子,而且看樣子不像是要迴王家村的,王家和覺得有些可疑。
王家和隻不近不遠的跟著也沒有躲躲藏藏,完全不怕被王耀祖認出來,不說這王耀祖一向心高氣傲以前從未正眼看過原主,就說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自己的精神氣質已是大變樣,更何況還穿著價格不菲的衣服,早已不是昔日那個備受欺辱的孩子了,恐怕就是以往的親近之人看了也是不敢認的。
隻見王耀祖穿過一個巷子,來到裏麵的一戶人家門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是一個婆子,隻聽她說,“老爺!您迴來啦!夫人剛剛還在問您呢!”
王耀祖迴道,“夫人吃飯可用的香?我看她吐得厲害,最近精神不大好就去珍寶齋給她買了最喜歡的胭脂。”
“哎呦!老爺對夫人可真好!夫人要是知道老爺給她買了珍寶齋的胭脂肯定會很高興的!”說著便把王耀祖迎了進去順便關上了門。
王家和聽完他們的對話,眼看沒了動靜後才靠近那戶人家,尋思著昨天那馮麗華還在王家村呢!他們嘴裏的夫人肯定不是馮麗華,難道是王耀祖在外麵有了人置辦了外宅?
這樣的話也就說得通王耀祖為什麽會多出一個夫人了,而且這件事王家的人八成不知道,要是知道王耀祖在外麵養了個小的,還拿家裏的錢在鎮上給這小的買東西,不說其他人如何反應,隻馮麗華一個人就不會善罷甘休,馮麗華平日裏看著萬事不管,但要是知道有人搶她的丈夫甚至威脅到她未來官夫人的位置,不攪得個天翻地覆肯定是不會罷手的!
正巧這時候側對麵的一戶人家出來一個婆子倒水,王家和趕忙上前,“婆婆,您好!我想向您打聽點事,不知道方不方便?”說著便塞了二十文錢在她手裏。
那婆子拿著錢,心裏也貪便宜便說,“你要打聽什麽事?”
王家和指了指王耀祖進去的那戶人家,小聲問道,“剛才我看到一個書生樣的人進了那家,您知道那家的情況嗎?”
那婆子聽了這話頓時拿著奇怪的眼神看了看王家和,“你問這個幹嘛?難道你認識那個書生?”
“倒不是認識,我看那書生很像我的一個親戚,但是我這親戚今天上午還在村裏呢!這不,陡然看到一個長得很像的人就忍不住好奇了些!”
“你這後生,不管你是真不認識還是假不認識,以後你都離那書生遠一點!”
“哦?婆婆這話怎麽說?”
“剛才那書生是這秦寡婦的姘頭,這秦寡婦三年前死了丈夫也沒留下個子嗣,她丈夫那邊的族人就把家產收了迴去,隻因她撒潑打滾弄得那些族人臉上無光,就給她留了這個院子打發了她。”
說到這那婆子臉上滿是鄙夷,“後來沒過多久她就勾搭上了這個書生,據說這書生以前是在另外的地方租房住的,後來與這寡婦好上後索性退了房直接住到了這裏,這秦寡婦也有些手段哄的書生使勁往她身上花銀子,還買了兩個下人伺候她,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我看這書生也沒什麽掙錢的活計,也不知道他哪來這麽多的銀錢!”
王家和心想,有著老王家整個供著他會缺銀子才怪!平時也沒見他帶什麽東西迴去給他的父母和老婆,反而給這寡婦買東西買下人的,可真是舍得!
珍寶齋一向走的是高端路線裏麵的東西可不便宜,尋常的胭脂一盒至少得要一二兩銀子,如今王耀祖這麽大方的給秦寡婦買珍寶齋的胭脂,看來他對秦寡婦是真愛啊!
第22章 買書
“剛才我聽那書生的意思好像是秦寡婦病了?”
“嗨!哪是病了!是那秦寡婦懷孩子了,已經有好幾個月了,應該就是那個書生的!”
“婆婆,你怎麽對這家的事情知道的這麽清楚?”
“這一片的人誰不知道這家的事情啊!按理說這兩個人做的事並不怎麽光彩,放在別人身上,哪個不是藏著掖著的?偏偏這兩個人從不遮掩,還讓下人喊什麽老爺夫人的,真是不知廉恥!所以我勸你離他們遠點,可別被帶壞了名聲!”
王家和打聽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後,辭別那婆子就出了巷子往書店走去,從那婆子的話裏可知,這王耀祖和秦寡婦已經好了快三年了,現在還有了孩子,而且王耀祖對秦寡婦疼愛有加,兩人十分高調,難道王耀祖就不怕碰到熟人,把這事情暴露出去?
清河鎮可是一個大鎮,十裏八鄉的村民有什麽需要可都得到這裏買賣,更何況在縣城與鎮子中間還有一個不小的碼頭,非農忙期間大部分人都會到那裏找短工做,這人來人往的還沒被熟人發現,運氣可真好!
王家和一邊想著自己的小心思,一邊走進了明誠書店,店夥計見有人進門立刻迎了上來,“這位老爺,您是買書還是筆墨紙硯?”
“你這裏可有考科舉的書?”
“我們書店可是大周最有名的書店,不要說考科舉的書,就是往年的科舉題目都是有的。”
“那這價錢怎麽算?”
“四書五經一本一兩銀子,最近三年的縣試、府試和院試的考試題目一份三兩銀子。”
“怎麽這麽貴?書比其他店裏的貴也就算了,題目比書還要貴?”
“這位老爺,我們的書可都是附帶注釋的,其他店裏的書可沒我們這麽齊全,這題目也是我們東家專門花錢找人眷寫的,在整個大周朝可隻有我們明誠書店有,這哪是其他小書店能比的上的?”
“你說這是你們獨有的,那要是有人買了你們的題目,私下裏眷抄便宜些賣給其他人,你們不就做不成這生意了?”
“老爺這話就不對了,讀書人大多手裏有些錢,多不願被人知道自己因為銀錢拮據而私下買賣試題,一旦被揭露出來,難免會臉上無光影響聲譽。”
那店夥計舌燦蓮花的接著說道,“即使真有商家販賣試題,但是真假難辨讀書人大多不會買的,他們寧願幾人到書店合買,也不會去私自買那不靠譜的試題,再者就是真有販賣成功的,大頭還是在我們書店,損失不了多少的!”
果然是奸商!王家和尋思著這古代畢竟不是現代,一個書店能賣科舉考試的題目,不僅隻是有錢就行的,估計這東家背後的勢力也不小,“怎麽沒有鄉試和會試的題目?”
“老爺您真會說笑,我們這地方十幾年來一個秀才都沒出過,即使有鄉試和會試的題目也賣不出去啊!若是您想要,我這就和掌櫃的說一下給您從縣城那邊帶過來?”
“不用了,你幫我四書五經各拿一本,最近十年的縣試、府試和院試的題目都拿一份!”
“最近十年的都要?”
這店夥計對於王家和一下子要這麽多題目很是驚奇,平常隻見有人買最近三年的題目,最多也就是五年的,很少有像他這樣一買就買十年的。
“怎麽?你這裏湊不齊十年的?”
“齊的齊的!不過前五年的還容我去找找!”
“嗯!前五年的題目價格應該便宜點吧?”
“是的,前五年的題目一份一兩銀子,後五年的價錢都是一份三兩銀子!”
臥槽!果然和搶錢差不多,這書店的東家靠著這份獨家試題估計都得賺翻了!
趁著那夥計去找試題的空檔,王家和看了看有沒有其他感興趣的書,轉了一圈後發現這書店的書不僅種類齊全,而且眷寫的字體都十分整齊,這些書句與句之間都間隔兩個字左右的空白很是方便總的來說這裏的書質量都屬上乘,於是王家和又挑了幾本書,分別是《大周遊記》、《大周史記》、《大周律法》、《經世民事錄》、《說文解字》。
那夥計找全試題後,看見王家和又多挑了五本書,雖然感覺這位客人挑的書太雜,但是隻要有生意上門當然是多多益善的好,於是連忙手腳麻利的把王家和要的其他東西找好。
“老爺,您要的書和試題已經齊全了,一共七十五兩銀子!”
王家和在心裏估算,最後拿的那幾本書至少每本有一兩的價,果然在這個年代讀書考科舉是需要財力支持的。
“我還要一些筆墨紙硯,拿中等的就行!”
夥計聽了更是眉開眼笑,連忙去幫王家和挑東西去了。
王家和瞄到角落裏堆著一些紙於是問道,“你那堆在牆角的紙是怎麽處理的?”
“那堆紙都是發黴或者被蟲蛀了的紙張,一般人家不會買的,掌櫃的說便宜點賣給那些手頭不大寬裕的讀書人,也好過扔了的強。”
王家和尋思著以後需要多練字,也沒必要用質量太好的紙,於是問道,“那這些是什麽價錢?”
“老爺您要是買的話,隻要付二兩銀子就可以全部帶走!”
王家和點頭道,“那就都帶走吧!這麽多東西,我一個人可不好拿,你們可以安排人送上門嗎?”
“要是不遠的話,我們送上門是沒有問題的!”
“我住西街,你們讓人送上門吧!”
“好的,老爺!下午肯定幫您把東西送過去,您看是先付訂金還是全付?”
“全付吧!你們給我個字據即可!”
“好勒!您這邊請!”
王家和留下詳細的住址後咬牙付了錢,隻覺得再不想想掙錢的路子,用不了多長時間可能就會坐吃山空,看來最近勢必要找機會和趙振天談談了!
第23章 送信
王家和悠哉悠哉的迴了家,到了地方後隻見自己的住處已經打掃完了,沒看見管家的人影便招來文林問道,“怎麽沒有看到管家?”
“迴主子的話,薛管家囑咐我和紅梅紅秀打掃房間後,就帶著文遠出去采買東西了,說是還要去訂做一塊牌匾。”
“去了有多長時間了?”
“吃過飯就去了,應該也快迴來了。”
“嗯,我在房裏睡一覺,等會若是有明誠書店的人送東西上門,你就直接把東西放到書房,再把這張字據給他們,”說著便從懷裏拿出明誠書店的字據交給了文林。
王家和睡醒的時候已經快到申時了,隻覺得渾身輕鬆懶懶的不想動彈,其實若是能做個富貴閑人,誰願意考那什勞子科舉?
雖說在現代研究過古代的書籍和科舉,但那也隻限研究並不是當做主要的知識來學習的,即使能理解一部分經典的內容但要是用來考試還是遠遠不夠的。
四書五經隻是倫理教材,背誦之外還要融會貫通,為了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必然要倒背如流般地熟悉四書五經的注釋,除此之外還要涉獵浩如煙海的以儒家歸屬倫理為主線寫出的諸朝“正史”、典籍、和文學書籍。
王家和想到還有這麽多的書要讀就是一陣頭疼,幸好科舉是由易到難,要是一下子來個策論什麽的,他就真得要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走科舉的路子了。
看到文遠點頭應諾後又對著文林問道,“你在金家可還有家人?”
“小人不是金家的家生子,是後來被金家買去的,所以並沒有什麽親人在金家。”
王家和點點頭對著薛長富說,“他們都已經把自己的情況說完,你作為管家,接下來的人員安排你可有章程?”
薛長富明白這是新主子對自己的第一個考驗,不過他以前也管過這一類的事情心裏也不犯怯,於是對著王家和行禮後便安排起來。
“紅秀負責主子一年四季的衣服鞋襪,紅梅負責灶上的活計,文林負責主子的書房整理,文遠和我負責采買,以後我會做一本賬冊記錄所有的銀錢來往以便主子隨時查閱,家裏沒有灑掃婆子,所以院子屋裏的打掃也要安排,下人們各自的住所自己打掃,院子由文遠與文林負責打掃,其他屋子就由紅秀與紅梅負責,這樣安排主子您看是否滿意?”
“暫時就這樣安排吧!這是一百兩銀子,接下來的柴米油鹽這些東西都要采買,記得買些新的被褥和茶碗,門口的牌匾也要換了,找人做個新的,就叫‘王宅’吧!餘下的銀錢暫且放賬上,以後若是銀錢不夠你再和我說,看時辰已經到吃飯的時候了,你先帶著其他人去外麵吃頓飯,飯錢就從賬上支取,等吃完後再做事吧!還有你們每個月的例錢,下午你擬定一個章程,最遲晚上我要看的。”
看到薛長富應諾後帶著下人退下,王家和轉身就出了門打算去東街的那處宅子看看,至於這些下人,王家和並不擔心他們攜款而逃,畢竟他們的身契可都在自己的手上。
在這個年代,下人是沒有任何自由的,一旦被發現逃跑,發賣或是打死都是任憑主家意願,即使逃跑成功沒有戶頭和路引也會寸步難行,最終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想到這裏王家和不由的慶幸,幸虧穿來還是自由身,不然可真是生死不由己了。
第21章 發現
王家和找了家小飯館,點了一碗麵放了點肉和兩個雞蛋隨便對付一頓就完事了,吃完後就往東街的宅子走去,心裏估算著自己的剩餘財產。
當初賣野物的錢加上在賭坊贏的,以及後來趙振天給的錢一共是六百多兩,後來在太和樓請邱師爺和趙振天吃飯花了六兩多,買人和買房一共花了三百二十兩加上放在賬上的一百兩,隻剩下二百多兩。
這樣一算感覺真是花錢如流水,想到下午還要去書店買書和筆墨紙硯,肯定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頓時覺得有些肉疼。
不一會兒就到了東街的宅子,由於靠近鎮上唯一的書院,所以這裏顯得比較安靜全無西街的繁華熱鬧,王家和數了數房間前後一共八間屋子再加一個院子,院子並非青石板鋪就但也十分夯實平整,裏麵有口井很是方便用水。
原來的主人帶走了大部分的家具物什,所以以後要添置一些桌椅家具,不過自己又不在這居住也沒必要大肆修繕,至於其他的東西,那些租房子的人應該會自帶。
來讀書的一般都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有能力租房的大都不怎麽缺錢,所以身邊應該會有一個人跟著照顧,這樣算來,這房子最多隻能租給四戶人家,但是這個宅子地段好用水又方便,到時候提一點價錢應該也沒什麽問題。
有了這些打算後,王家和準備明天就讓管家帶人來這裏添置東西,順便在門口貼個租房啟事,讀書人一般都比較看重顏麵很少會有人拖欠房租,所以以後收租的事情就交給管家好了。
王家和考慮好這處宅子今後的安排後便出了巷子準備去書店瞧瞧,不想無意間看到了一個熟人。
你道那熟人是誰?正是王家的鳳凰蛋王耀祖!當初要不是王耀祖也拾掇王鐵柱把原主給扔了,說不定原主也不會落得那般田地。
整個王家傾盡全部的人力財力,為的不就是指望著王耀祖有朝一日考上科舉當上官老爺,能夠真正的光宗耀祖嘛!這王耀祖也是拿捏住了王鐵柱和李桂花的命門,每個月單單在鎮上的房租和吃喝的費用就有五兩銀子,再加上三五不時的以聚會訪友的名義從李桂花那裏拿銀子,每次至少都是三兩五兩的。
要是遇上考試的時候更是不得了,十兩八兩甚至幾十兩也是要的,這王鐵柱和李桂花可是把大兒子當命來看的,就連最喜愛的小女兒王寶珠都得退得一射之地,所以王耀祖的手裏從不缺銀錢日子過的十分逍遙。
王家和記得昨天斷親的時候這個大伯並不在場,說是受朋友相邀來鎮上了,但如今看他的手裏提著的約莫是珍寶齋的盒子,而且看樣子不像是要迴王家村的,王家和覺得有些可疑。
王家和隻不近不遠的跟著也沒有躲躲藏藏,完全不怕被王耀祖認出來,不說這王耀祖一向心高氣傲以前從未正眼看過原主,就說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自己的精神氣質已是大變樣,更何況還穿著價格不菲的衣服,早已不是昔日那個備受欺辱的孩子了,恐怕就是以往的親近之人看了也是不敢認的。
隻見王耀祖穿過一個巷子,來到裏麵的一戶人家門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是一個婆子,隻聽她說,“老爺!您迴來啦!夫人剛剛還在問您呢!”
王耀祖迴道,“夫人吃飯可用的香?我看她吐得厲害,最近精神不大好就去珍寶齋給她買了最喜歡的胭脂。”
“哎呦!老爺對夫人可真好!夫人要是知道老爺給她買了珍寶齋的胭脂肯定會很高興的!”說著便把王耀祖迎了進去順便關上了門。
王家和聽完他們的對話,眼看沒了動靜後才靠近那戶人家,尋思著昨天那馮麗華還在王家村呢!他們嘴裏的夫人肯定不是馮麗華,難道是王耀祖在外麵有了人置辦了外宅?
這樣的話也就說得通王耀祖為什麽會多出一個夫人了,而且這件事王家的人八成不知道,要是知道王耀祖在外麵養了個小的,還拿家裏的錢在鎮上給這小的買東西,不說其他人如何反應,隻馮麗華一個人就不會善罷甘休,馮麗華平日裏看著萬事不管,但要是知道有人搶她的丈夫甚至威脅到她未來官夫人的位置,不攪得個天翻地覆肯定是不會罷手的!
正巧這時候側對麵的一戶人家出來一個婆子倒水,王家和趕忙上前,“婆婆,您好!我想向您打聽點事,不知道方不方便?”說著便塞了二十文錢在她手裏。
那婆子拿著錢,心裏也貪便宜便說,“你要打聽什麽事?”
王家和指了指王耀祖進去的那戶人家,小聲問道,“剛才我看到一個書生樣的人進了那家,您知道那家的情況嗎?”
那婆子聽了這話頓時拿著奇怪的眼神看了看王家和,“你問這個幹嘛?難道你認識那個書生?”
“倒不是認識,我看那書生很像我的一個親戚,但是我這親戚今天上午還在村裏呢!這不,陡然看到一個長得很像的人就忍不住好奇了些!”
“你這後生,不管你是真不認識還是假不認識,以後你都離那書生遠一點!”
“哦?婆婆這話怎麽說?”
“剛才那書生是這秦寡婦的姘頭,這秦寡婦三年前死了丈夫也沒留下個子嗣,她丈夫那邊的族人就把家產收了迴去,隻因她撒潑打滾弄得那些族人臉上無光,就給她留了這個院子打發了她。”
說到這那婆子臉上滿是鄙夷,“後來沒過多久她就勾搭上了這個書生,據說這書生以前是在另外的地方租房住的,後來與這寡婦好上後索性退了房直接住到了這裏,這秦寡婦也有些手段哄的書生使勁往她身上花銀子,還買了兩個下人伺候她,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我看這書生也沒什麽掙錢的活計,也不知道他哪來這麽多的銀錢!”
王家和心想,有著老王家整個供著他會缺銀子才怪!平時也沒見他帶什麽東西迴去給他的父母和老婆,反而給這寡婦買東西買下人的,可真是舍得!
珍寶齋一向走的是高端路線裏麵的東西可不便宜,尋常的胭脂一盒至少得要一二兩銀子,如今王耀祖這麽大方的給秦寡婦買珍寶齋的胭脂,看來他對秦寡婦是真愛啊!
第22章 買書
“剛才我聽那書生的意思好像是秦寡婦病了?”
“嗨!哪是病了!是那秦寡婦懷孩子了,已經有好幾個月了,應該就是那個書生的!”
“婆婆,你怎麽對這家的事情知道的這麽清楚?”
“這一片的人誰不知道這家的事情啊!按理說這兩個人做的事並不怎麽光彩,放在別人身上,哪個不是藏著掖著的?偏偏這兩個人從不遮掩,還讓下人喊什麽老爺夫人的,真是不知廉恥!所以我勸你離他們遠點,可別被帶壞了名聲!”
王家和打聽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後,辭別那婆子就出了巷子往書店走去,從那婆子的話裏可知,這王耀祖和秦寡婦已經好了快三年了,現在還有了孩子,而且王耀祖對秦寡婦疼愛有加,兩人十分高調,難道王耀祖就不怕碰到熟人,把這事情暴露出去?
清河鎮可是一個大鎮,十裏八鄉的村民有什麽需要可都得到這裏買賣,更何況在縣城與鎮子中間還有一個不小的碼頭,非農忙期間大部分人都會到那裏找短工做,這人來人往的還沒被熟人發現,運氣可真好!
王家和一邊想著自己的小心思,一邊走進了明誠書店,店夥計見有人進門立刻迎了上來,“這位老爺,您是買書還是筆墨紙硯?”
“你這裏可有考科舉的書?”
“我們書店可是大周最有名的書店,不要說考科舉的書,就是往年的科舉題目都是有的。”
“那這價錢怎麽算?”
“四書五經一本一兩銀子,最近三年的縣試、府試和院試的考試題目一份三兩銀子。”
“怎麽這麽貴?書比其他店裏的貴也就算了,題目比書還要貴?”
“這位老爺,我們的書可都是附帶注釋的,其他店裏的書可沒我們這麽齊全,這題目也是我們東家專門花錢找人眷寫的,在整個大周朝可隻有我們明誠書店有,這哪是其他小書店能比的上的?”
“你說這是你們獨有的,那要是有人買了你們的題目,私下裏眷抄便宜些賣給其他人,你們不就做不成這生意了?”
“老爺這話就不對了,讀書人大多手裏有些錢,多不願被人知道自己因為銀錢拮據而私下買賣試題,一旦被揭露出來,難免會臉上無光影響聲譽。”
那店夥計舌燦蓮花的接著說道,“即使真有商家販賣試題,但是真假難辨讀書人大多不會買的,他們寧願幾人到書店合買,也不會去私自買那不靠譜的試題,再者就是真有販賣成功的,大頭還是在我們書店,損失不了多少的!”
果然是奸商!王家和尋思著這古代畢竟不是現代,一個書店能賣科舉考試的題目,不僅隻是有錢就行的,估計這東家背後的勢力也不小,“怎麽沒有鄉試和會試的題目?”
“老爺您真會說笑,我們這地方十幾年來一個秀才都沒出過,即使有鄉試和會試的題目也賣不出去啊!若是您想要,我這就和掌櫃的說一下給您從縣城那邊帶過來?”
“不用了,你幫我四書五經各拿一本,最近十年的縣試、府試和院試的題目都拿一份!”
“最近十年的都要?”
這店夥計對於王家和一下子要這麽多題目很是驚奇,平常隻見有人買最近三年的題目,最多也就是五年的,很少有像他這樣一買就買十年的。
“怎麽?你這裏湊不齊十年的?”
“齊的齊的!不過前五年的還容我去找找!”
“嗯!前五年的題目價格應該便宜點吧?”
“是的,前五年的題目一份一兩銀子,後五年的價錢都是一份三兩銀子!”
臥槽!果然和搶錢差不多,這書店的東家靠著這份獨家試題估計都得賺翻了!
趁著那夥計去找試題的空檔,王家和看了看有沒有其他感興趣的書,轉了一圈後發現這書店的書不僅種類齊全,而且眷寫的字體都十分整齊,這些書句與句之間都間隔兩個字左右的空白很是方便總的來說這裏的書質量都屬上乘,於是王家和又挑了幾本書,分別是《大周遊記》、《大周史記》、《大周律法》、《經世民事錄》、《說文解字》。
那夥計找全試題後,看見王家和又多挑了五本書,雖然感覺這位客人挑的書太雜,但是隻要有生意上門當然是多多益善的好,於是連忙手腳麻利的把王家和要的其他東西找好。
“老爺,您要的書和試題已經齊全了,一共七十五兩銀子!”
王家和在心裏估算,最後拿的那幾本書至少每本有一兩的價,果然在這個年代讀書考科舉是需要財力支持的。
“我還要一些筆墨紙硯,拿中等的就行!”
夥計聽了更是眉開眼笑,連忙去幫王家和挑東西去了。
王家和瞄到角落裏堆著一些紙於是問道,“你那堆在牆角的紙是怎麽處理的?”
“那堆紙都是發黴或者被蟲蛀了的紙張,一般人家不會買的,掌櫃的說便宜點賣給那些手頭不大寬裕的讀書人,也好過扔了的強。”
王家和尋思著以後需要多練字,也沒必要用質量太好的紙,於是問道,“那這些是什麽價錢?”
“老爺您要是買的話,隻要付二兩銀子就可以全部帶走!”
王家和點頭道,“那就都帶走吧!這麽多東西,我一個人可不好拿,你們可以安排人送上門嗎?”
“要是不遠的話,我們送上門是沒有問題的!”
“我住西街,你們讓人送上門吧!”
“好的,老爺!下午肯定幫您把東西送過去,您看是先付訂金還是全付?”
“全付吧!你們給我個字據即可!”
“好勒!您這邊請!”
王家和留下詳細的住址後咬牙付了錢,隻覺得再不想想掙錢的路子,用不了多長時間可能就會坐吃山空,看來最近勢必要找機會和趙振天談談了!
第23章 送信
王家和悠哉悠哉的迴了家,到了地方後隻見自己的住處已經打掃完了,沒看見管家的人影便招來文林問道,“怎麽沒有看到管家?”
“迴主子的話,薛管家囑咐我和紅梅紅秀打掃房間後,就帶著文遠出去采買東西了,說是還要去訂做一塊牌匾。”
“去了有多長時間了?”
“吃過飯就去了,應該也快迴來了。”
“嗯,我在房裏睡一覺,等會若是有明誠書店的人送東西上門,你就直接把東西放到書房,再把這張字據給他們,”說著便從懷裏拿出明誠書店的字據交給了文林。
王家和睡醒的時候已經快到申時了,隻覺得渾身輕鬆懶懶的不想動彈,其實若是能做個富貴閑人,誰願意考那什勞子科舉?
雖說在現代研究過古代的書籍和科舉,但那也隻限研究並不是當做主要的知識來學習的,即使能理解一部分經典的內容但要是用來考試還是遠遠不夠的。
四書五經隻是倫理教材,背誦之外還要融會貫通,為了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必然要倒背如流般地熟悉四書五經的注釋,除此之外還要涉獵浩如煙海的以儒家歸屬倫理為主線寫出的諸朝“正史”、典籍、和文學書籍。
王家和想到還有這麽多的書要讀就是一陣頭疼,幸好科舉是由易到難,要是一下子來個策論什麽的,他就真得要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走科舉的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