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擰著眉頭,扶起媳婦拍著她的後背,端了杯水遞給她。“你就不能吃完再說話?”
“忘了。”阮初秀紅著臉撓了撓額頭。
曲陽看著傻憨傻憨的媳婦,有點兒頭疼的想,就媳婦這樣,後麵要怎麽帶孩子?
走到半路,阮程氏婆媳倆碰著了前往曲家識字的四個孩子,業山牽著業康,明誌追著胖墩玩,業青在旁邊看著。
“奶奶,三嬸。”阮業山喊了聲,業青和業康也跟著喊。
正追著胖墩玩的明誌,糊裏糊塗的也喊了句。“奶奶,三嬸。”
“是太婆。”阮業山輕聲的糾正。
明誌抓了抓頭發,歪著小腦袋看著阮程氏,咧嘴露出個笑。“太婆。”
阮程氏撫了下他的腦袋。“你們去吧,慢著點,看著點明誌。”
阮業山點著頭應
走到老屋的院門前,就見阮劉氏婆媳倆拿著針線笸籮往外走呢,四人碰了個正著。
“哎喲!”阮於氏怪叫聲,哈哈哈的笑了起來。“奶奶,三嬸,你們看見業山他們沒?”
“來的路上碰著了,說了幾句話。”阮永氏應著,往東廂走去,對著身旁的婆婆道。“娘,一道嘮嘮家常?”
阮程氏不習慣和倆個兒媳太親近,她覺得不自在,搖著頭往正屋走。“不要,你們嘮。”
阮劉氏分明看見婆婆手裏的針線笸籮,眼熟的很呢,她衝著三妯娌打了個眼神。阮永氏笑著點了下頭。
“奶奶,有好事呢,真不過來嘮嘮啊?”阮於氏已經手腳利落的打開了門,拎了幾張椅子出來,又拿了盤瓜子。
阮程氏聽著,想了下,到底還是坐到了東廂。“你們說,我聽著。”拿出針線,慢悠悠的穿針引線,她眼神不太好,線屢屢對不上針孔,她也不著急,就眯著眼睛,一趟一趟的,失敗的再來失敗了又來,重複著。
還是阮永氏看不過去,試探著問了聲。“娘,我在你罷。”
“也行。”阮程氏沉默了下,把針線遞了過去,看著明晃晃的太陽,忽得說了句。“老了老了。”滿滿的暮氣。
阮劉氏聽著心頭發緊。“娘。你才不老呢。”平素看著不顯,她是真沒想到,二兒媳的離世會對婆婆有這麽大的影響。
“都當上太婆,眼看就要當太姥姥,咱村少見呐。”阮程氏扯著嘴角笑了笑,帶了點隱約的嘲諷。“我這人,沒積什麽德,也不知沾了哪個兒孫的福氣,這輩子還真沒受什麽氣,也就你們,在我手裏受了不少委屈。”
阮永氏聽著這話,手猛得抖了下,穿好的針線落到了地上。“娘!”
“別怕,我心裏有數,我這命硬著呢,一時半會死不了。”阮程氏笑著說了聲,彎腰撿起地上的針線。“就是沒想到,沒想到業山娘會說沒就沒了。我以前還想著,你們妯娌倆,是不奢望了,等我老了,腿腳都不利索時,大抵能靠的也就是業山娘。”
阮劉氏眼眶有點紅。“娘,這話可別再說,怎麽著你也是我們的娘,總會好好的孝順你。”
“不說。”阮程氏低著頭開始做帽子。“明誌娘說,有個喜事,是什麽喜事?”
“大嫂有什麽喜事呢?”阮永氏見婆婆轉了話題,便沒有再說什麽。
阮劉氏顯然有點緩不過來,一時間沒有說話。阮於氏見狀便笑著說。“我托娘家人,給業浩探探親事呢,這不,昨兒我娘家嫂嫂過說,有了個信。”
“哪裏的姑娘?”阮永氏問著,又說。“這還真是件好事呢。雖說不能立即辦喜事,可以先說著,待明年再來操辦。”
這會阮劉氏也緩過神來,喜滋滋的接話。“知根知底呢,就是明誌娘村裏的,姑娘十六,身量好,性情好,家裏的兄弟姐妹也和善,就是膚色黑了些,是個愛笑的好姑娘。我昨兒傍晚跟業浩提了兩句,見他沒露什麽情緒,這是有點意思呢。”
“準備啥時候相看相看?”阮永氏想著,要是業浩這迴能說準,大嫂也能了了樁心事。
“是這麽想的。想著,先讓業浩過去看一眼,要是覺得行呢,就不聲張,就讓明誌娘家人過去打聲招唿,待來年開春末那會兒,就可以把親事訂下來。”畢竟二妯娌才剛過世,動靜不宜太大,阮劉氏才想了這麽個法。
如果二兒子中意這姑娘,先打聲招唿,待緩上幾個月,再好好的張羅這事。要是一點動作都沒有,老老實實的待到了春末再出手,說不定姑娘就成別人家媳婦了。阮劉氏自認,家裏的情況還算不錯,好歹還有個秀才女婿呢,明年子善要考舉人,要是中了,這親事就更好說話些。
阮永氏點著頭。“這樣好,業浩這迴要是中意,你就一身輕鬆了。哪像我,底下倆個還小著呢。”
“說什麽輕鬆不輕鬆。”阮劉氏笑笑,低頭做著針線活。“等到了明年下半年,可以慢慢的給業山尋摸起親事來,娘你說呢?”
“嗯。他這剛沒了娘,你們當伯娘嬸子的得替他張羅張羅。”阮程氏慢悠悠的說著。
阮永氏本來就是這麽想。“自然得這樣,娘你放心罷。”
冬日裏的太陽早早的就落了山,沒了暖暖的陽光曬著,寒風微微吹拂,明顯的覺出了冷意。阮永氏拿著針線笸籮出了老屋,到隔壁曲家坐了會,差不多就是能張羅晚飯。
阮業山領著三個孩子還有條狗,聽著胡大夫講完故事,迎著寒風往家去。
老屋的廚房裏,阮劉氏婆媳倆在整治晚飯,阮程氏也在張羅晚飯,阮業山進灶鍋沒空,他就先洗洗切切,做好準備工作。
“你準備到鎮裏開個飯館?”阮程氏聽到老伴念叨了嘴,見業山在,便問了聲。
阮劉氏婆媳倆沒插嘴,認真的整治晚飯,卻也豎起耳朵聽。
阮業山雖有點訥悶,嘴裏卻應著。“對。娘總盼著我能在鎮裏開個店子。”她好風風光光的在村裏顯擺。
“你才學了一年手藝能行?”阮程氏問。
“差不多都能張羅,就是口味火候差了點,這一年裏,我慢慢練習著。”阮業山心裏有章程。
阮程氏見他有主意,眉宇舒展了幾分。“我手藝雖一般,也有幾道能拿出手的菜,你要願意學,我就教給你。”
“讓奶奶操心了,我願意跟著學。”阮業山怎麽可能把老人的心意往外推。
“我先教你道紅燒野兔。趕明兒到山裏逮隻野兔迴來。”
阮業山二話沒說就應了。
阮劉氏和阮於氏不著痕跡的對視了眼。婆婆(奶奶)這變化可真夠大的。
次日清晨,忙完家裏的瑣碎,阮業山帶著倆個弟弟去了趟曲家。業青和業康任他說破嘴皮子,還是想跟著他,粘他粘得厲害,他心裏清楚,這是娘突然離世的原因。
“借小灰小黑?”曲陽聽著,挑了下眉頭。“也行,你確定要帶業青業康進山?”
阮業青和阮業□□怕大哥扔下他們,連忙接話。“二姐夫,我們想跟著大哥進山。”
阮業山撫了下二弟三弟的腦袋。“嗯,我想帶他們進山。”
“注意點,跟小灰小黑跟緊點,它倆幾乎天天在山裏玩,熟門熟路清楚的很。”曲陽說著,又把小灰小黑招來叮囑了兩句。
小灰和小黑連連叫了兩聲,表示知道啦!還歡快的搖了下尾巴。
阮初秀有點好奇。“怎麽突然想著要進山打獵?”
“奶奶說要教他幾道拿手菜,其中有道紅燒野兔。”曲陽說著,親了下媳婦的嘴。“你想不想吃?”
“你要厚著臉跟著去學?”阮初秀戲謔的問。
曲陽想了想。“也可以。”
“我舍不得,嘻嘻。”阮初秀挽著丈夫的手。“等迴頭我學了做給你吃。”
“好啊。我等著。”
說是阮業山帶著倆個弟弟進山打獵,實則他們就是小灰小黑的小尾巴,有獵物時,小灰護著兄弟三個,小黑就迅速的逮獵物。都不到半個時辰,就逮了兩隻野兔。小灰和小黑得了主人的話,有了兩隻野味就夠啦,不能貪心。
“小灰和小黑好厲害。”阮業康雙眼亮晶晶的看著。
阮業山問。“你想不想養隻狗?”
“像小灰小黑這樣的麽?”
“不是。”這倆隻狼狗多難得,大抵是買不到的。“應該跟胖墩差不多。”阮業山想,幾百文錢買隻狼狗也行。等他到鎮裏開店,剛剛開始時,肯定沒什麽時間顧著倆個弟弟,養隻狗也能放心些。
阮業山立即嚷了句。“大哥,我也想要。”
“行。給你們一人買一隻,要好好養著,精心點。”頓了下,阮業山又添了句。“我問問二姐夫,如果有的話,就給你們每人買一隻。”
阮業山和阮業康高興的一蹦一跳。
曲陽接過一隻野兔,安撫著衝他撒嬌的要誇獎要表揚的小灰和小黑。“想買兩隻狼狗?”
“對。我到鎮裏開店,剛開始事情多,隻怕沒什麽時間迴村,業青和業康養兩條狗,兄弟倆有著伴玩,我也放心些。”阮業山說著想法。
“行。待我兄弟過來時,我幫你問問還有沒。”曲陽把這事給應了下來。
阮業山拎著隻野兔帶著倆個弟弟迴了老屋,沒多久,他又拎了點排骨過來,說是給小灰小黑吃。
“媳婦,做不成紅燒野兔,咱們中午吃紅燒排骨。”紅燒排骨,曲陽還是稍稍知道點。
“沾了小灰和小黑的光呢。”
倆隻狼狗聽到點它們的名樂顛樂顛的搖著尾巴湊了過來,拿著腦袋蹭著倆個主人。
阮業山近來每天都要借小灰和小黑,帶著倆個弟弟進山裏逮野物,迴來後,總會買點排骨或骨頭送過來。進了臘月,阮業山已經學會了紅燒野兔這道菜,就不需要再進山打獵,再者山裏積了雪,進去也不太安全。
等著他帶著倆個弟弟過來識字聽故事時,小灰和小黑就顛顛兒的湊了過去,以為要進山,進了山能逮野物,對它們來說這很輕鬆,逮完野物後,迴來有肉骨頭吃!
阮業山被小灰小黑的熱情整得一頭霧水,有點兒懵的看向阮初秀和曲陽。
曲陽忍俊不禁的說。“它們想著你的排骨呢。”
這麽一說,阮業山就能想出個中原由,有點哭笑不得,卻還是去了趟屠夫家買了點排骨送過來。
阮初秀和曲陽自然不會白得他這排骨,送了點臘魚臘肉讓他們帶著迴去,然後,對著小灰和小黑再三叮囑,倆條狼狗聽懂後,蔫蔫的趴在地上,還有點兒死無可戀的意味呢。把夫妻倆逗了個大笑,晚間又給它倆吃了燉骨頭。
大房業浩那邊的事有了眉目,阮永氏過來找閨女嘮家常,把這事跟她說了說。“你大伯娘這迴總算能睡個踏實覺。”
“娘,這你就想錯啦。”阮初秀邊吃著蜜餞邊接著話,搖頭晃腦的。
阮永氏看了她眼,念叨了句。“你像點話,別流裏流氣。剛那話怎麽個意思呢?”
“還有如秀啊。”阮初秀多清楚啊。“二哥的婚事有了著落,大伯娘指定又得牽掛著如秀的肚子。”
“別一口一個如秀,你要喊姐。”阮永氏提醒著。“想想也對,如秀這嫁過去也有半年光景,肚子怎麽沒個動靜。她不常迴娘家,對她的情況倒是不了解。明年陳秀才要是能中舉人,如秀還得早些生個孩子才是。”
有錢有權有地位的男人啊,哪像莊戶人家,一個媳婦怎麽著也不夠,恨不得再娶幾個妾擱家裏放著,說出去也有麵子。便是莊戶人家,手裏有了點閑錢的,也有那不正經的,都能當爺的年紀,還想著娶個貌美的小妾,老不羞。
“娘,你可別跟大伯娘嘮叨這事。”阮初秀對自個的母親多了解啊,看她的神色就能猜出個八分來。“如秀姐的性子有點古怪呢,大伯娘就是想操心也操不上心,沒得白白添了愁事。”
阮永氏聽著都沒心思做針線活計。“確實是這樣喲,這可咋辦。我看如秀身體好著呢,比你可要好多了。”
“說不定懷上了呢。”阮初秀笑嘻嘻的接了句。
雖是隨口說的話,不料,還真讓她給說中了。可這中獎的呀,卻不是阮如秀而是阮於氏。
阮於氏的月事向來很準,上個月沒來月事,她沒有聲張,隻是暗暗注意著,到了這個月,稍稍有了點反應,聞不得葷腥味,跟她懷明誌時一模一樣。便是她不說,婆婆阮劉氏也摸了個幾分,聽見她說上個月沒事月事,這事就沒得跑啦。
估摸估摸日子,應該是十月裏的事。到了臘九,阮於氏都是這個時候來月事,她是不著急,可丈夫卻有點興奮,拉著她到曲家,讓胡大夫幫著把把脈。兩個月的話,脈象就比較明顯啦。
胡大夫早就得了信,摸著胡子,認真的把了會脈,對著阮業興夫妻倆笑道。“恭喜恭喜。”
“乖兒子噯,你要有弟弟或妹妹啦。”高興的阮業興一把舉起身旁懵懂的兒子,在他嫩嫩的臉上親了口。
小明誌好久沒有被舉高高,突然的被舉過頭頂,他也不怕,反倒哈哈哈的大笑起來。
阮於氏看著父子倆這瘋樣,眉角眼梢全是笑,往正院走去。
“大嫂,恭喜啊。”阮初秀扶著腰,站在屋簷下笑嘻嘻的道賀。
“忘了。”阮初秀紅著臉撓了撓額頭。
曲陽看著傻憨傻憨的媳婦,有點兒頭疼的想,就媳婦這樣,後麵要怎麽帶孩子?
走到半路,阮程氏婆媳倆碰著了前往曲家識字的四個孩子,業山牽著業康,明誌追著胖墩玩,業青在旁邊看著。
“奶奶,三嬸。”阮業山喊了聲,業青和業康也跟著喊。
正追著胖墩玩的明誌,糊裏糊塗的也喊了句。“奶奶,三嬸。”
“是太婆。”阮業山輕聲的糾正。
明誌抓了抓頭發,歪著小腦袋看著阮程氏,咧嘴露出個笑。“太婆。”
阮程氏撫了下他的腦袋。“你們去吧,慢著點,看著點明誌。”
阮業山點著頭應
走到老屋的院門前,就見阮劉氏婆媳倆拿著針線笸籮往外走呢,四人碰了個正著。
“哎喲!”阮於氏怪叫聲,哈哈哈的笑了起來。“奶奶,三嬸,你們看見業山他們沒?”
“來的路上碰著了,說了幾句話。”阮永氏應著,往東廂走去,對著身旁的婆婆道。“娘,一道嘮嘮家常?”
阮程氏不習慣和倆個兒媳太親近,她覺得不自在,搖著頭往正屋走。“不要,你們嘮。”
阮劉氏分明看見婆婆手裏的針線笸籮,眼熟的很呢,她衝著三妯娌打了個眼神。阮永氏笑著點了下頭。
“奶奶,有好事呢,真不過來嘮嘮啊?”阮於氏已經手腳利落的打開了門,拎了幾張椅子出來,又拿了盤瓜子。
阮程氏聽著,想了下,到底還是坐到了東廂。“你們說,我聽著。”拿出針線,慢悠悠的穿針引線,她眼神不太好,線屢屢對不上針孔,她也不著急,就眯著眼睛,一趟一趟的,失敗的再來失敗了又來,重複著。
還是阮永氏看不過去,試探著問了聲。“娘,我在你罷。”
“也行。”阮程氏沉默了下,把針線遞了過去,看著明晃晃的太陽,忽得說了句。“老了老了。”滿滿的暮氣。
阮劉氏聽著心頭發緊。“娘。你才不老呢。”平素看著不顯,她是真沒想到,二兒媳的離世會對婆婆有這麽大的影響。
“都當上太婆,眼看就要當太姥姥,咱村少見呐。”阮程氏扯著嘴角笑了笑,帶了點隱約的嘲諷。“我這人,沒積什麽德,也不知沾了哪個兒孫的福氣,這輩子還真沒受什麽氣,也就你們,在我手裏受了不少委屈。”
阮永氏聽著這話,手猛得抖了下,穿好的針線落到了地上。“娘!”
“別怕,我心裏有數,我這命硬著呢,一時半會死不了。”阮程氏笑著說了聲,彎腰撿起地上的針線。“就是沒想到,沒想到業山娘會說沒就沒了。我以前還想著,你們妯娌倆,是不奢望了,等我老了,腿腳都不利索時,大抵能靠的也就是業山娘。”
阮劉氏眼眶有點紅。“娘,這話可別再說,怎麽著你也是我們的娘,總會好好的孝順你。”
“不說。”阮程氏低著頭開始做帽子。“明誌娘說,有個喜事,是什麽喜事?”
“大嫂有什麽喜事呢?”阮永氏見婆婆轉了話題,便沒有再說什麽。
阮劉氏顯然有點緩不過來,一時間沒有說話。阮於氏見狀便笑著說。“我托娘家人,給業浩探探親事呢,這不,昨兒我娘家嫂嫂過說,有了個信。”
“哪裏的姑娘?”阮永氏問著,又說。“這還真是件好事呢。雖說不能立即辦喜事,可以先說著,待明年再來操辦。”
這會阮劉氏也緩過神來,喜滋滋的接話。“知根知底呢,就是明誌娘村裏的,姑娘十六,身量好,性情好,家裏的兄弟姐妹也和善,就是膚色黑了些,是個愛笑的好姑娘。我昨兒傍晚跟業浩提了兩句,見他沒露什麽情緒,這是有點意思呢。”
“準備啥時候相看相看?”阮永氏想著,要是業浩這迴能說準,大嫂也能了了樁心事。
“是這麽想的。想著,先讓業浩過去看一眼,要是覺得行呢,就不聲張,就讓明誌娘家人過去打聲招唿,待來年開春末那會兒,就可以把親事訂下來。”畢竟二妯娌才剛過世,動靜不宜太大,阮劉氏才想了這麽個法。
如果二兒子中意這姑娘,先打聲招唿,待緩上幾個月,再好好的張羅這事。要是一點動作都沒有,老老實實的待到了春末再出手,說不定姑娘就成別人家媳婦了。阮劉氏自認,家裏的情況還算不錯,好歹還有個秀才女婿呢,明年子善要考舉人,要是中了,這親事就更好說話些。
阮永氏點著頭。“這樣好,業浩這迴要是中意,你就一身輕鬆了。哪像我,底下倆個還小著呢。”
“說什麽輕鬆不輕鬆。”阮劉氏笑笑,低頭做著針線活。“等到了明年下半年,可以慢慢的給業山尋摸起親事來,娘你說呢?”
“嗯。他這剛沒了娘,你們當伯娘嬸子的得替他張羅張羅。”阮程氏慢悠悠的說著。
阮永氏本來就是這麽想。“自然得這樣,娘你放心罷。”
冬日裏的太陽早早的就落了山,沒了暖暖的陽光曬著,寒風微微吹拂,明顯的覺出了冷意。阮永氏拿著針線笸籮出了老屋,到隔壁曲家坐了會,差不多就是能張羅晚飯。
阮業山領著三個孩子還有條狗,聽著胡大夫講完故事,迎著寒風往家去。
老屋的廚房裏,阮劉氏婆媳倆在整治晚飯,阮程氏也在張羅晚飯,阮業山進灶鍋沒空,他就先洗洗切切,做好準備工作。
“你準備到鎮裏開個飯館?”阮程氏聽到老伴念叨了嘴,見業山在,便問了聲。
阮劉氏婆媳倆沒插嘴,認真的整治晚飯,卻也豎起耳朵聽。
阮業山雖有點訥悶,嘴裏卻應著。“對。娘總盼著我能在鎮裏開個店子。”她好風風光光的在村裏顯擺。
“你才學了一年手藝能行?”阮程氏問。
“差不多都能張羅,就是口味火候差了點,這一年裏,我慢慢練習著。”阮業山心裏有章程。
阮程氏見他有主意,眉宇舒展了幾分。“我手藝雖一般,也有幾道能拿出手的菜,你要願意學,我就教給你。”
“讓奶奶操心了,我願意跟著學。”阮業山怎麽可能把老人的心意往外推。
“我先教你道紅燒野兔。趕明兒到山裏逮隻野兔迴來。”
阮業山二話沒說就應了。
阮劉氏和阮於氏不著痕跡的對視了眼。婆婆(奶奶)這變化可真夠大的。
次日清晨,忙完家裏的瑣碎,阮業山帶著倆個弟弟去了趟曲家。業青和業康任他說破嘴皮子,還是想跟著他,粘他粘得厲害,他心裏清楚,這是娘突然離世的原因。
“借小灰小黑?”曲陽聽著,挑了下眉頭。“也行,你確定要帶業青業康進山?”
阮業青和阮業□□怕大哥扔下他們,連忙接話。“二姐夫,我們想跟著大哥進山。”
阮業山撫了下二弟三弟的腦袋。“嗯,我想帶他們進山。”
“注意點,跟小灰小黑跟緊點,它倆幾乎天天在山裏玩,熟門熟路清楚的很。”曲陽說著,又把小灰小黑招來叮囑了兩句。
小灰和小黑連連叫了兩聲,表示知道啦!還歡快的搖了下尾巴。
阮初秀有點好奇。“怎麽突然想著要進山打獵?”
“奶奶說要教他幾道拿手菜,其中有道紅燒野兔。”曲陽說著,親了下媳婦的嘴。“你想不想吃?”
“你要厚著臉跟著去學?”阮初秀戲謔的問。
曲陽想了想。“也可以。”
“我舍不得,嘻嘻。”阮初秀挽著丈夫的手。“等迴頭我學了做給你吃。”
“好啊。我等著。”
說是阮業山帶著倆個弟弟進山打獵,實則他們就是小灰小黑的小尾巴,有獵物時,小灰護著兄弟三個,小黑就迅速的逮獵物。都不到半個時辰,就逮了兩隻野兔。小灰和小黑得了主人的話,有了兩隻野味就夠啦,不能貪心。
“小灰和小黑好厲害。”阮業康雙眼亮晶晶的看著。
阮業山問。“你想不想養隻狗?”
“像小灰小黑這樣的麽?”
“不是。”這倆隻狼狗多難得,大抵是買不到的。“應該跟胖墩差不多。”阮業山想,幾百文錢買隻狼狗也行。等他到鎮裏開店,剛剛開始時,肯定沒什麽時間顧著倆個弟弟,養隻狗也能放心些。
阮業山立即嚷了句。“大哥,我也想要。”
“行。給你們一人買一隻,要好好養著,精心點。”頓了下,阮業山又添了句。“我問問二姐夫,如果有的話,就給你們每人買一隻。”
阮業山和阮業康高興的一蹦一跳。
曲陽接過一隻野兔,安撫著衝他撒嬌的要誇獎要表揚的小灰和小黑。“想買兩隻狼狗?”
“對。我到鎮裏開店,剛開始事情多,隻怕沒什麽時間迴村,業青和業康養兩條狗,兄弟倆有著伴玩,我也放心些。”阮業山說著想法。
“行。待我兄弟過來時,我幫你問問還有沒。”曲陽把這事給應了下來。
阮業山拎著隻野兔帶著倆個弟弟迴了老屋,沒多久,他又拎了點排骨過來,說是給小灰小黑吃。
“媳婦,做不成紅燒野兔,咱們中午吃紅燒排骨。”紅燒排骨,曲陽還是稍稍知道點。
“沾了小灰和小黑的光呢。”
倆隻狼狗聽到點它們的名樂顛樂顛的搖著尾巴湊了過來,拿著腦袋蹭著倆個主人。
阮業山近來每天都要借小灰和小黑,帶著倆個弟弟進山裏逮野物,迴來後,總會買點排骨或骨頭送過來。進了臘月,阮業山已經學會了紅燒野兔這道菜,就不需要再進山打獵,再者山裏積了雪,進去也不太安全。
等著他帶著倆個弟弟過來識字聽故事時,小灰和小黑就顛顛兒的湊了過去,以為要進山,進了山能逮野物,對它們來說這很輕鬆,逮完野物後,迴來有肉骨頭吃!
阮業山被小灰小黑的熱情整得一頭霧水,有點兒懵的看向阮初秀和曲陽。
曲陽忍俊不禁的說。“它們想著你的排骨呢。”
這麽一說,阮業山就能想出個中原由,有點哭笑不得,卻還是去了趟屠夫家買了點排骨送過來。
阮初秀和曲陽自然不會白得他這排骨,送了點臘魚臘肉讓他們帶著迴去,然後,對著小灰和小黑再三叮囑,倆條狼狗聽懂後,蔫蔫的趴在地上,還有點兒死無可戀的意味呢。把夫妻倆逗了個大笑,晚間又給它倆吃了燉骨頭。
大房業浩那邊的事有了眉目,阮永氏過來找閨女嘮家常,把這事跟她說了說。“你大伯娘這迴總算能睡個踏實覺。”
“娘,這你就想錯啦。”阮初秀邊吃著蜜餞邊接著話,搖頭晃腦的。
阮永氏看了她眼,念叨了句。“你像點話,別流裏流氣。剛那話怎麽個意思呢?”
“還有如秀啊。”阮初秀多清楚啊。“二哥的婚事有了著落,大伯娘指定又得牽掛著如秀的肚子。”
“別一口一個如秀,你要喊姐。”阮永氏提醒著。“想想也對,如秀這嫁過去也有半年光景,肚子怎麽沒個動靜。她不常迴娘家,對她的情況倒是不了解。明年陳秀才要是能中舉人,如秀還得早些生個孩子才是。”
有錢有權有地位的男人啊,哪像莊戶人家,一個媳婦怎麽著也不夠,恨不得再娶幾個妾擱家裏放著,說出去也有麵子。便是莊戶人家,手裏有了點閑錢的,也有那不正經的,都能當爺的年紀,還想著娶個貌美的小妾,老不羞。
“娘,你可別跟大伯娘嘮叨這事。”阮初秀對自個的母親多了解啊,看她的神色就能猜出個八分來。“如秀姐的性子有點古怪呢,大伯娘就是想操心也操不上心,沒得白白添了愁事。”
阮永氏聽著都沒心思做針線活計。“確實是這樣喲,這可咋辦。我看如秀身體好著呢,比你可要好多了。”
“說不定懷上了呢。”阮初秀笑嘻嘻的接了句。
雖是隨口說的話,不料,還真讓她給說中了。可這中獎的呀,卻不是阮如秀而是阮於氏。
阮於氏的月事向來很準,上個月沒來月事,她沒有聲張,隻是暗暗注意著,到了這個月,稍稍有了點反應,聞不得葷腥味,跟她懷明誌時一模一樣。便是她不說,婆婆阮劉氏也摸了個幾分,聽見她說上個月沒事月事,這事就沒得跑啦。
估摸估摸日子,應該是十月裏的事。到了臘九,阮於氏都是這個時候來月事,她是不著急,可丈夫卻有點興奮,拉著她到曲家,讓胡大夫幫著把把脈。兩個月的話,脈象就比較明顯啦。
胡大夫早就得了信,摸著胡子,認真的把了會脈,對著阮業興夫妻倆笑道。“恭喜恭喜。”
“乖兒子噯,你要有弟弟或妹妹啦。”高興的阮業興一把舉起身旁懵懂的兒子,在他嫩嫩的臉上親了口。
小明誌好久沒有被舉高高,突然的被舉過頭頂,他也不怕,反倒哈哈哈的大笑起來。
阮於氏看著父子倆這瘋樣,眉角眼梢全是笑,往正院走去。
“大嫂,恭喜啊。”阮初秀扶著腰,站在屋簷下笑嘻嘻的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