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二兒子高光耀看了相親對象後,迴去對他爹說:“這個不行,走路亂扭看著膈應。”
三兒子高光偉謝絕了興平縣一位女工的試探,對他娘說:“這個不行,背個書包走兩步路還嫌累,硬要我幫著背,太菜了,沒用。”
村長夫婦:……
全川叔的兒子沒同意吳嶺村的李二丫,對他爹說的是:“這個實在受不了,嗓門太尖,像鳥叫,聽著腦子痛。”不知道人家會不會用黃鸝般清脆的嗓音噴死他……
這個鋤頭用的太差,這個眼睛瞪的太大,這個頭發編的太亂……
半年後,賽李逵嫁進了高家坳!祝你們幸福,阿門!
--------
以上純屬瞎編,大家看個樂嗬就行,和正文劇情是絕無關係的。
☆、第60章
這是二大爺結婚時就想好了的事情。對於謝青磊的人品,他非常信得過,而以前的一些小事也顯示謝不是那種毫無私情的完人。她眼都不眨地搜刮那些搶劫的小混混;半夜摸進某人的房間以變太監威脅其不許亂說話;對付敵人時從不心軟,搶劫起褲子來也是……呃,這就算了。
總之,謝青磊骨子裏和二大爺更像是一類人,因此她就算知道了秘密,也不會把自己人出賣給任何組織。
深夜,二大爺叫醒了謝青磊,說有個秘密要告訴她。謝青磊隻以為這位又動了色心,無奈的抱著二大爺的腦袋親了下說:“咱今天都累了,明兒再來,行不?明兒來三次!”
二大爺無語的看著翻了個身的“來三次”同誌,突然有種竇娥附體的憋屈感。
謝青磊正昏昏欲睡,忽然身後一陣白光閃爍,她立刻清醒了過來,一翻身,隻見自己的愛人正一手舉著個碗,一手叉著個腰,得意洋洋的看著自己。而那白光正在碗中不停翻滾,仿佛下一刻就有要什麽活物跳躍而出一般。
眨了眨眼睛,感覺還是無法接受的謝青磊,用力揉了揉臉,瞠目結舌的轉頭看著二大爺,腦袋上仿佛掛著三個大大的問號。
被謝青磊這個表情逗樂的二大爺,忍不住笑出了聲。他收了小碗後,在床上坐下,然後一副沒事人似的,掀開被窩準備睡覺。
這下換謝青磊憋屈了,不過她一直是個行動派,沒一會二大爺就癢的跪地求饒了。
這個夜裏,二大爺摟著謝青磊,把小碗的事情說了一遍。至於穿越和女變男這些,實在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範疇,還是留到以後再說吧。
在知道了二大爺幹的某些好事後,謝青磊狠狠親了幾口他的大鼻子,夜色中,臉皮厚過城牆的某人竟然罕見的紅了臉。
那天後,二大爺仔細觀察過謝青磊,發現自己還是不夠沉穩。看人家該吃吃,該喝喝,該下地時就種田,該上山時就打獵,仿佛那個小碗就真的隻是個吃飯用的碗一樣,這份淡定實在讓某人羞慚。
當然,變化還是有一點的,在說了秘密後的第二天,“來三次”同誌實現了自己的諾言,而且是以一種非常熱情的態度來實踐的。
兩人魂銷意酣後,滿麵潮紅的謝青磊告訴了二大爺自己的傷到底是怎麽來的。原來上級收到了極為珍貴的秘密情報,在尹度的某個位置,米國正在安裝針對華國的核導彈。
他們的任務就是在順利完成邊境任務後,借著在尹度停留的機會,破壞對方這一行動,同時盡量爭取獲得一些技術資料或者武器樣本。
那次行動非常危險,他們麵對的是米國秘密組建的特種部隊,雙方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對方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武器裝備都遠遠優於謝青磊他們。那場戰鬥華國犧牲了七名特種軍人才完成任務。而謝青磊在斷後時,不幸被對方的新型生物毒素子彈擊中左臂。由於毒素猛烈,為了保命,謝青磊隻得斷臂求生。
二大爺聽了心中恨得不行,摟過媳婦,親了親她的左肩,咬牙切齒地說:“等過幾天,咱迴去好好報個仇!一天到晚針對這個,遏製那個,真他瑪管的寬,我看他們還是忙起來比較好。”謝青磊聽了這話,反倒來神了。她睜著眼,認真地考慮起行動計劃來了。
從這天晚上起,謝青磊似乎才意識到自己以後似乎還能和二大爺偶爾出去搞搞事,這讓她平和的狀態中又多了絲鋒銳,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沒兩天,就進了臘月,家家戶戶開始準備起過年的事情。高大峰也放了寒假,迴了村子。剛開始他還有點不適應住迴老宅。但是當他發現自己的房間裏多了一套《西遊記》後,那點別扭就被一拋而空。
家裏有了稱職的女主人之後,屋子亂了有人收拾整齊,肚子餓了飯菜已擺在桌上,衣服髒了會有人洗淨疊好,這種簡單又樸實的關懷一下就讓嚴重缺乏母愛的高大峰迅速“叛變”了,他對一個溫暖的家實在渴望很久了。
沒事時,高大峰也不會總跑出去玩了,他跟前跟後的看著謝青磊和朱芸蘭在家忙乎。人家洗菜,他遞毛巾;人家掃地,他拿撮箕……二大爺看在眼裏,雖然知道這是好事,可怎麽也忍不住心裏有股酸意“他乃乃的臭小子,這才幾天哪,就已經認了娘了,老子都沒受過這待遇,哼!”
謝青磊母女早就從二大爺口中知道了高大峰的經曆,本來她們就很喜歡這懂事的孩子,現在更是親熱的好像她們仨是親生的,二大爺才是那個後來的一樣,這讓村裏人沒少笑話二大爺。
今年過年,他們沒去鄭家,四口人在新房子裏,包了餃子,炸了丸子,蒸了饃饃,放了鞭炮。有了謝青磊的掩護,高家人今年給全村都送了些好東西,對大家隻說是謝青磊立功得的獎勵。每家都分了不少油鹽布匹,這可都是居家過日子的好東西。從此,全村更是沒人好意思說高家一丁點閑話了。
因為最近吃得好,心情放鬆又睡得香,朱芸蘭一直虛著的身子,一個冬天過去竟然有了起色。她如今是走路也有勁了,說話也大聲了,蹲著整理菜地也能堅持好一會不頭暈了。
看著大家都過的很好,謝青磊一拍板,以後就住下了。首都的房子咱也不賣,還不缺那個錢。之前離開首都時,謝青磊就和隊裏說好了,補助金就存在賬上,每半年迴去領一次。房子留著了,迴去時也有地方落腳不是。
過完年後,高家的日子開始走上了正軌。高大峰照舊迴西安上學,而朱芸蘭和謝青磊都不算高家坳的人,她們的戶口和關係都還留在首都,因此隊裏沒法給她們安排工作,年底分糧也不能算她們。
村長有些不好意思的和二大爺說明了這些,二大爺還求之不得呢,讓他的媳婦和丈母娘下地,他是真舍不得,再說人家自己的收入養村裏十戶人家都沒問題,自然也不在乎村裏分的這點糧了。
閑來無事,朱芸蘭幹脆重拾舊業,在村裏開了個非正式的識字班。每天吃過晚飯,在大隊部裏,教大家認認字,就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也不拘什麽人,男女老少都能來。
這下村裏算是有個正式活動了,每天晚飯後大家早早就跑到大隊部裏,等著朱老師來上課。當然上課前免不了彼此吵鬧一番,有時笑聲太大,隔壁村都以為這裏在放電影。
朱芸蘭從未見過這麽雜的學生,雖然她每天隻教幾個字,但村民們無論老幼都認認真真的聽講,下課後都會近乎虔誠地喊一聲“朱老師再見。”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朱芸蘭覺得她那自打愛人去世後就消失的生活熱情,似乎又活潑潑的新生了。
朱芸蘭忙起來了,謝青磊比她更忙。白天的家務瑣事就不說了,晚上還要跟著二大爺學英語。因為二大爺決定帶著她去香港裝個假肢,這樣起碼能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不會以後出現肩膀一邊高一邊低的樣子。當然出去一趟,不可能就做這點事情,幹脆一起去國外轉轉,順便把該收拾的人也收拾一下,那麽出門前學一些簡單的口語就很有必要了。
謝青磊學的不算快,但是也湊合。二大爺又不需要她考什麽四、六級,全撿著最實用的口語教,一個月後,就算勉強畢業了。兩口子半夜說英文還被朱芸蘭撞見一次,嚇的朱媽媽還以為他倆在吵架,最後還是謝青磊用部隊機密暗號給糊弄過去了。
準備工作完畢後,二人和朱媽媽說要出一趟門,為了不讓她擔心,隻說是去二大爺的外地親戚家拜訪下。朱芸蘭以前每次和謝青磊分開都心神不寧,日思夜想。如今女兒已經退伍結婚了,她自己在又村裏備受尊敬,有點事都被人搶著做完了。日子過的輕鬆又充滿幹勁,因此對女兒女婿也就沒那麽時刻惦記了。
和村長也打了招唿後,夫妻二人就踏上了旅程。他們先傳送到香港後,以“周洪武”夫婦的名義,在條件最好的醫院裏給謝青磊做了治療。國內這方麵還是存在差距的,在做了係統的消炎矯正後,謝青磊裝上了最好的義肢。現在不仔細看,已經很難再看出她身體上有殘疾。二大爺也想好了,等日後技術進步了,一定要再找更好更舒適,最好是能動起來的義肢給謝青磊裝上。
又等了幾天,確認完全沒問題後,“周洪武”夫妻倆就離開了香港。頭天晚上,兩人就商量好要先去找人討點利息,出口惡氣。
於是一九六/四年三月米國設在太陽國、寒國、肥綠檳、印泥等地的軍事基地與當地政府發生了一係列衝突。其中以太陽國最為激烈,因為在三月三日晚間,衝繩的米軍基地突然發射了兩枚導彈,對洞京的靖國神廁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其後,憤怒的太陽國民眾衝進了米軍基地,連續三日的暴/亂後,政府才出麵收拾殘局。
由於多地政府都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衝突是由米軍基地率先發起的。故而,這些國家聯合起來,要求米軍從本國撤除基地。
這是群狼鬥惡虎的架勢,世界政局由此變的紛爭再起。而米國在二戰後建立的世界範圍軍事防禦體係,也變的支離破碎起來。他們到死都無法得知,這場軍事上的巨大失敗是由一枚射傷了華**人的子彈引起的。
在執行“狗咬狗”行動時,二大爺夫妻倆還不忘在各地掃貨,尤其是第一次參加免費購物活動的謝青磊,幾乎掃紅了眼,看見什麽都要裝起來。最後二大爺滿頭黑線地看著謝青磊指著富士山朝他示意,隻好開口勸到:“真裝不下啊,再說那玩意就算裝迴去了,它放哪兒啊?”
謝青磊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日本,但她突然想到個點子,讓二大爺去給米國的自由女神化了個日本歌妓妝,衣服上還來了個太陽圖案。這事一出,米國和太陽國算是徹底卯上了,這梁子結的太大,耳光甩的全世界都知道了。誰先退讓,必然被國民和世人恥笑鄙夷。
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夫妻二人,滿載著各種有用沒用的物資,迴到了高家坳。在兩人傳送迴村前,謝青磊找了個地方把義肢打包郵給了高家坳的自己。這樣一來,當她收到“戰友”寄來的包裹後,就能名正言順的裝上義肢了。
然而,當他們幾天後去西安看高大峰時,卻從即將高中畢業的鄭吉福口中獲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
話說,二大爺第一次在謝青磊麵前展示小碗時,唯物主義戰士謝某人徹底傻眼了,這不科學!
看著小碗從二大爺鼻孔裏進出了幾次後,謝青磊小心翼翼的湊上前打量。半晌後,她猶豫著開口問道:“上麵不會沾點鼻涕水什麽的嗎?”
二大爺:……
小碗:!!!
☆、第61章
話說鄭吉福眼看還有三個月就要高中畢業了,之前他和家裏商量好了,打算報考交通大學的經濟學專業。然而前兩天,學校裏卻突然接到了通知,說是從他們這一屆起,國家會取消畢業生包分配的製度,取而代之的是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
具體說來就是,考上大學的當然就繼續讀書去。那麽其他的畢業生,則由國家提供一次畢業工作安排,如果對此安排不滿意,可以選擇自主擇業,也就是自己找工作。
之所以會出現這個情況,是因為從這一屆起,政府會將絕大多數初、高中畢業生安排到廣大農村中去。這其中有一部分將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部分將參與農業勞動,還有少數人會進入鄉鎮一級政府部門工作。這樣自然會有不想去農村的畢業生,那麽就給他們一個自主擇業的機會,可以由他們自己找尋滿意的工作。
為了爭取更多的年青人下到農村去,政府還給他們單獨出台了一類戶口,叫“農村暫時就業”人口。擁有這類戶口的人將享受城市戶口的待遇,除了不在城市居住和工作。
而當城市或工廠需要招人時,也將從擁有這類戶口的人群中優先挑選。而且會按照去農村就業的時間長短排序,也就是越早到農村中去,那麽招人時也會越早招迴來。
當然除了去農村,也會有極少數的工廠有崗位空缺,屆時會組織招聘會,願意進入工廠的畢業生可以參加這類招聘會。
大家聽了這些,都有點發蒙,鄭吉福這時接著說道:“其實這個事情是遲早的,從上一屆開始,我就發現畢業生已經很難安排工作了,除了考上大學的,城裏的工廠基本都招滿人了,好多人家裏,明明父母還有能力勞動,為了給成年的孩子安排工作,隻能自己提前退休,讓孩子頂這個空位。照這樣下去,如果沒有新的工廠出現,那至少在幾年內,城裏根本無法滿足畢業生的工作需要。”
二大爺沒想到本來會延續到九十年代才消失的畢業包分配製度竟然提前了三十年就取消了。然而他心裏清楚,這都是因為目前華國的工業太薄弱了,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消化掉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批人口潮,決策層為了避免出現過多的無業人口,不得不把這些畢業生送到農村中去,用農業來吸收這批新生勞動力。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至少還要五年時間,這還是考慮到二大爺在沙漠中埋下了巨量的精鐵礦的因素,不然恐怕還要像原來那樣,等到十年後才能緩過來。
大家商量後,覺得鄭吉福還是先專心讀書考大學,如果萬一沒考上,那再說。就算真要去農村工作的話,還不如去二大爺所在的高家坳,至少離家近也有人照應不是。
迴到村裏沒多久,二大爺就從村長那得知,兩個月後會有一批知識青年來到本村工作。暫時定為八個男生,四個女生,一共十二人。
這十二人中,有兩男兩女是來村中辦簡易小學的,其餘人則參加農業勞動。他們第一年的口糧由國家支付給生產隊。而他們本年的勞動將以工分的形式記錄下來,年底結算時,如有工分不夠所分口糧的,則會要求他們補交差額,反之,如果工分超出了所得口糧的,則會發給他們錢物作為抵償。
然而這些事情都可以推後再說,高家坳眼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在兩個月內準備好這十二個人的住處和一個小學。
高大忠在村裏尋麽了一遍,決定把大隊部騰出來做小學,再另外修三間屋子,算是這十二個人的集體宿舍了。
高家坳是個深山小村,周圍並沒有太多適合耕種的田地,因此隊裏舍不得占農田的地來修房子,最後在村口找了個坡地,平整了一下,開始修房子。
當六月份知青們到達高家坳時,宿舍也快要修好了。
和二大爺商量過後,先把八個男知青安排到了窯洞裏暫住,四個女知青則分散安排到了村民家中。知道村民們正在給他們蓋宿舍後,知青們都很感動,擼/起袖子就加入進來。隨著大家接觸久了,這批新人各自的性格也顯露了出來。
女青年裏有性子活潑笑起來兩個酒窩的寧夢芊,說話像快板的山東妹子閔特;男生裏有調皮搗蛋愛捉弄人的馮斌,憨厚勤快幹活麻利的艾思,還有愛寫點小詩的孔百歌。
不過,最讓人想不到的是,所有知青裏,膽子最小的不是女生,而是一位叫李茂梓的小子。這家夥瘦瘦小小的戴個眼鏡,平時和誰說話都是微微笑著,慢條斯理的。然而這家夥膽子真的很小,怕梁上老鼠和屋角蜘蛛,怕鄰居的家鵝和村裏的土狗,甚至誰大聲喊兩句也能嚇著他,唯一算個優點的就是幹活還挺認真。
村長抓著他問:“你膽子這麽小,怎麽會自願到農村來鍛煉的?”李茂梓說:“就是因為膽小啊,平時家裏爸媽哥哥姐姐總是護著,沒法逼自己厲害起來,就想一個人到農村來鍛煉鍛煉,希望迴去的時候能變成個李大膽。”
原來李茂梓是他家裏的老幺,打小身體不好,但極為聰明可愛,引的家裏人做什麽都把他護起來。時間一長,這小子就從害怕陌生人發展到害怕各種各樣的東西,什麽都能嚇得他一跳。好在孩子本性不壞,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所以瞞著家裏報名參加了農村勞動,希望以後能變成個勇敢的男子漢。
在眼下這年月,李茂梓這性子多少讓人有些瞧不上。好在他性格溫和做事認真,這才沒人去故意找茬。
又花了半個月時間,房子終於蓋起來了。二大爺把自己上次沒用完的白石灰送給他們,把裏麵的牆壁刷白了,再裝上窗戶大門,這宿舍就算齊活了。
大家七拚八湊給他們整了些家具,晾了幾天後,知青們就正式住進了宿舍。
知青們自己也有個隊長叫蘇白理,是來辦小學的兩位男知青中的一位。這小夥是個會來事的,才來沒多久,從知青到村民就沒有不喜歡他的。他當知青隊長,是全票通過的,大家都服氣。
在蘇白理的配合下,村長總算是安頓好了知青。村裏的工作也開始加快了進度。就這樣,整個上半年,高家坳因著知青的到來,忙得一塌糊塗。這中間二大爺帶著謝青磊去查過兩次公司的業務,第二次更是直接交給了謝青磊,他則轉去看了看沙漠裏那些礦脈的情況。
然而,當兩天後,他們二人迴村時,發現似乎有點不對勁,平常這個時間,村裏早就安靜下來,大家基本都準備休息了。可今天怎麽聽著似乎有不少人還在跑動說話呢?
兩人還是先去和朱芸蘭打了個招唿,朱芸蘭如今對他們倆隔三差五的出門也習慣了。她隻當是女兒女婿還有什麽國家交代的事情要做,不好跟她說實話,於是也就不太過問,隻每次都叮囑二人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
朱芸蘭看他們倆迴來了,連忙把村裏的事情說了下。原來他們不在的這幾天,知青們捅了個大簍子。
兩天前,正是生產隊休息的日子,知青們精力太旺盛,又見過謝青磊從山上打獵物迴來。於是幾個饞肉的小子一攛掇,他們就決定也去山上轉轉。
這六個年輕人全是男生,最大的20歲,最小的剛18歲,正是喜歡冒險刺激的年紀,他們瞞著其他幾個知青,更不要提通知村長了,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門上山去了。
可這一出去就再沒迴來,要知道村附近的山上前幾年還鬧過狼啊。當天傍晚,蘇白理發現一直找不到這六個人,眼見天黑了都還沒迴來,他就把其他五個知青都問了一遍,最後隻有艾思說他昨晚起夜時模模糊糊聽到馮斌說了句夢話,好像是抓到野豬什麽的。
蘇白理皺著眉頭,覺得這事隻能找村長幫忙了。就這樣,村長才知道有六個知青一大早就出去了,到現在還沒迴來。既沒有村裏人陪著,也沒人知道他們去哪兒了,現在懷疑他們很可能是上山去了。
村長知道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大家找了一陣,天就徹底黑了下來,沒辦法村民們從山裏撤了迴來。沒點硬本事,誰敢黑咕隆咚的在山上亂竄啊。
然而第一個晚上過去了,這六個冒失鬼還沒迴來。第二天全村所有人都被發動起來,四處找人去了。終於黑蛋的爹在一條小路上發現了幾個煙頭。村長趕到時,心裏野火直冒,這幾個小子不但冒險上山,還敢在路邊抽煙,抽完了不說把煙頭埋起來,就這樣丟在路邊,萬一燒起來,那附近幾個村都要跟著倒黴的。
蘇白理心中把這六個貨罵的死去活來,臉上還得陪著笑,好言好語的求著村長趕緊找人。村長看了他一眼說:“唉,你別擔心,找人肯定是要找的,但找到以後你一定要給我個交代。”蘇白理苦著臉點點頭。
三兒子高光偉謝絕了興平縣一位女工的試探,對他娘說:“這個不行,背個書包走兩步路還嫌累,硬要我幫著背,太菜了,沒用。”
村長夫婦:……
全川叔的兒子沒同意吳嶺村的李二丫,對他爹說的是:“這個實在受不了,嗓門太尖,像鳥叫,聽著腦子痛。”不知道人家會不會用黃鸝般清脆的嗓音噴死他……
這個鋤頭用的太差,這個眼睛瞪的太大,這個頭發編的太亂……
半年後,賽李逵嫁進了高家坳!祝你們幸福,阿門!
--------
以上純屬瞎編,大家看個樂嗬就行,和正文劇情是絕無關係的。
☆、第60章
這是二大爺結婚時就想好了的事情。對於謝青磊的人品,他非常信得過,而以前的一些小事也顯示謝不是那種毫無私情的完人。她眼都不眨地搜刮那些搶劫的小混混;半夜摸進某人的房間以變太監威脅其不許亂說話;對付敵人時從不心軟,搶劫起褲子來也是……呃,這就算了。
總之,謝青磊骨子裏和二大爺更像是一類人,因此她就算知道了秘密,也不會把自己人出賣給任何組織。
深夜,二大爺叫醒了謝青磊,說有個秘密要告訴她。謝青磊隻以為這位又動了色心,無奈的抱著二大爺的腦袋親了下說:“咱今天都累了,明兒再來,行不?明兒來三次!”
二大爺無語的看著翻了個身的“來三次”同誌,突然有種竇娥附體的憋屈感。
謝青磊正昏昏欲睡,忽然身後一陣白光閃爍,她立刻清醒了過來,一翻身,隻見自己的愛人正一手舉著個碗,一手叉著個腰,得意洋洋的看著自己。而那白光正在碗中不停翻滾,仿佛下一刻就有要什麽活物跳躍而出一般。
眨了眨眼睛,感覺還是無法接受的謝青磊,用力揉了揉臉,瞠目結舌的轉頭看著二大爺,腦袋上仿佛掛著三個大大的問號。
被謝青磊這個表情逗樂的二大爺,忍不住笑出了聲。他收了小碗後,在床上坐下,然後一副沒事人似的,掀開被窩準備睡覺。
這下換謝青磊憋屈了,不過她一直是個行動派,沒一會二大爺就癢的跪地求饒了。
這個夜裏,二大爺摟著謝青磊,把小碗的事情說了一遍。至於穿越和女變男這些,實在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範疇,還是留到以後再說吧。
在知道了二大爺幹的某些好事後,謝青磊狠狠親了幾口他的大鼻子,夜色中,臉皮厚過城牆的某人竟然罕見的紅了臉。
那天後,二大爺仔細觀察過謝青磊,發現自己還是不夠沉穩。看人家該吃吃,該喝喝,該下地時就種田,該上山時就打獵,仿佛那個小碗就真的隻是個吃飯用的碗一樣,這份淡定實在讓某人羞慚。
當然,變化還是有一點的,在說了秘密後的第二天,“來三次”同誌實現了自己的諾言,而且是以一種非常熱情的態度來實踐的。
兩人魂銷意酣後,滿麵潮紅的謝青磊告訴了二大爺自己的傷到底是怎麽來的。原來上級收到了極為珍貴的秘密情報,在尹度的某個位置,米國正在安裝針對華國的核導彈。
他們的任務就是在順利完成邊境任務後,借著在尹度停留的機會,破壞對方這一行動,同時盡量爭取獲得一些技術資料或者武器樣本。
那次行動非常危險,他們麵對的是米國秘密組建的特種部隊,雙方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對方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武器裝備都遠遠優於謝青磊他們。那場戰鬥華國犧牲了七名特種軍人才完成任務。而謝青磊在斷後時,不幸被對方的新型生物毒素子彈擊中左臂。由於毒素猛烈,為了保命,謝青磊隻得斷臂求生。
二大爺聽了心中恨得不行,摟過媳婦,親了親她的左肩,咬牙切齒地說:“等過幾天,咱迴去好好報個仇!一天到晚針對這個,遏製那個,真他瑪管的寬,我看他們還是忙起來比較好。”謝青磊聽了這話,反倒來神了。她睜著眼,認真地考慮起行動計劃來了。
從這天晚上起,謝青磊似乎才意識到自己以後似乎還能和二大爺偶爾出去搞搞事,這讓她平和的狀態中又多了絲鋒銳,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沒兩天,就進了臘月,家家戶戶開始準備起過年的事情。高大峰也放了寒假,迴了村子。剛開始他還有點不適應住迴老宅。但是當他發現自己的房間裏多了一套《西遊記》後,那點別扭就被一拋而空。
家裏有了稱職的女主人之後,屋子亂了有人收拾整齊,肚子餓了飯菜已擺在桌上,衣服髒了會有人洗淨疊好,這種簡單又樸實的關懷一下就讓嚴重缺乏母愛的高大峰迅速“叛變”了,他對一個溫暖的家實在渴望很久了。
沒事時,高大峰也不會總跑出去玩了,他跟前跟後的看著謝青磊和朱芸蘭在家忙乎。人家洗菜,他遞毛巾;人家掃地,他拿撮箕……二大爺看在眼裏,雖然知道這是好事,可怎麽也忍不住心裏有股酸意“他乃乃的臭小子,這才幾天哪,就已經認了娘了,老子都沒受過這待遇,哼!”
謝青磊母女早就從二大爺口中知道了高大峰的經曆,本來她們就很喜歡這懂事的孩子,現在更是親熱的好像她們仨是親生的,二大爺才是那個後來的一樣,這讓村裏人沒少笑話二大爺。
今年過年,他們沒去鄭家,四口人在新房子裏,包了餃子,炸了丸子,蒸了饃饃,放了鞭炮。有了謝青磊的掩護,高家人今年給全村都送了些好東西,對大家隻說是謝青磊立功得的獎勵。每家都分了不少油鹽布匹,這可都是居家過日子的好東西。從此,全村更是沒人好意思說高家一丁點閑話了。
因為最近吃得好,心情放鬆又睡得香,朱芸蘭一直虛著的身子,一個冬天過去竟然有了起色。她如今是走路也有勁了,說話也大聲了,蹲著整理菜地也能堅持好一會不頭暈了。
看著大家都過的很好,謝青磊一拍板,以後就住下了。首都的房子咱也不賣,還不缺那個錢。之前離開首都時,謝青磊就和隊裏說好了,補助金就存在賬上,每半年迴去領一次。房子留著了,迴去時也有地方落腳不是。
過完年後,高家的日子開始走上了正軌。高大峰照舊迴西安上學,而朱芸蘭和謝青磊都不算高家坳的人,她們的戶口和關係都還留在首都,因此隊裏沒法給她們安排工作,年底分糧也不能算她們。
村長有些不好意思的和二大爺說明了這些,二大爺還求之不得呢,讓他的媳婦和丈母娘下地,他是真舍不得,再說人家自己的收入養村裏十戶人家都沒問題,自然也不在乎村裏分的這點糧了。
閑來無事,朱芸蘭幹脆重拾舊業,在村裏開了個非正式的識字班。每天吃過晚飯,在大隊部裏,教大家認認字,就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也不拘什麽人,男女老少都能來。
這下村裏算是有個正式活動了,每天晚飯後大家早早就跑到大隊部裏,等著朱老師來上課。當然上課前免不了彼此吵鬧一番,有時笑聲太大,隔壁村都以為這裏在放電影。
朱芸蘭從未見過這麽雜的學生,雖然她每天隻教幾個字,但村民們無論老幼都認認真真的聽講,下課後都會近乎虔誠地喊一聲“朱老師再見。”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朱芸蘭覺得她那自打愛人去世後就消失的生活熱情,似乎又活潑潑的新生了。
朱芸蘭忙起來了,謝青磊比她更忙。白天的家務瑣事就不說了,晚上還要跟著二大爺學英語。因為二大爺決定帶著她去香港裝個假肢,這樣起碼能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不會以後出現肩膀一邊高一邊低的樣子。當然出去一趟,不可能就做這點事情,幹脆一起去國外轉轉,順便把該收拾的人也收拾一下,那麽出門前學一些簡單的口語就很有必要了。
謝青磊學的不算快,但是也湊合。二大爺又不需要她考什麽四、六級,全撿著最實用的口語教,一個月後,就算勉強畢業了。兩口子半夜說英文還被朱芸蘭撞見一次,嚇的朱媽媽還以為他倆在吵架,最後還是謝青磊用部隊機密暗號給糊弄過去了。
準備工作完畢後,二人和朱媽媽說要出一趟門,為了不讓她擔心,隻說是去二大爺的外地親戚家拜訪下。朱芸蘭以前每次和謝青磊分開都心神不寧,日思夜想。如今女兒已經退伍結婚了,她自己在又村裏備受尊敬,有點事都被人搶著做完了。日子過的輕鬆又充滿幹勁,因此對女兒女婿也就沒那麽時刻惦記了。
和村長也打了招唿後,夫妻二人就踏上了旅程。他們先傳送到香港後,以“周洪武”夫婦的名義,在條件最好的醫院裏給謝青磊做了治療。國內這方麵還是存在差距的,在做了係統的消炎矯正後,謝青磊裝上了最好的義肢。現在不仔細看,已經很難再看出她身體上有殘疾。二大爺也想好了,等日後技術進步了,一定要再找更好更舒適,最好是能動起來的義肢給謝青磊裝上。
又等了幾天,確認完全沒問題後,“周洪武”夫妻倆就離開了香港。頭天晚上,兩人就商量好要先去找人討點利息,出口惡氣。
於是一九六/四年三月米國設在太陽國、寒國、肥綠檳、印泥等地的軍事基地與當地政府發生了一係列衝突。其中以太陽國最為激烈,因為在三月三日晚間,衝繩的米軍基地突然發射了兩枚導彈,對洞京的靖國神廁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其後,憤怒的太陽國民眾衝進了米軍基地,連續三日的暴/亂後,政府才出麵收拾殘局。
由於多地政府都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衝突是由米軍基地率先發起的。故而,這些國家聯合起來,要求米軍從本國撤除基地。
這是群狼鬥惡虎的架勢,世界政局由此變的紛爭再起。而米國在二戰後建立的世界範圍軍事防禦體係,也變的支離破碎起來。他們到死都無法得知,這場軍事上的巨大失敗是由一枚射傷了華**人的子彈引起的。
在執行“狗咬狗”行動時,二大爺夫妻倆還不忘在各地掃貨,尤其是第一次參加免費購物活動的謝青磊,幾乎掃紅了眼,看見什麽都要裝起來。最後二大爺滿頭黑線地看著謝青磊指著富士山朝他示意,隻好開口勸到:“真裝不下啊,再說那玩意就算裝迴去了,它放哪兒啊?”
謝青磊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日本,但她突然想到個點子,讓二大爺去給米國的自由女神化了個日本歌妓妝,衣服上還來了個太陽圖案。這事一出,米國和太陽國算是徹底卯上了,這梁子結的太大,耳光甩的全世界都知道了。誰先退讓,必然被國民和世人恥笑鄙夷。
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夫妻二人,滿載著各種有用沒用的物資,迴到了高家坳。在兩人傳送迴村前,謝青磊找了個地方把義肢打包郵給了高家坳的自己。這樣一來,當她收到“戰友”寄來的包裹後,就能名正言順的裝上義肢了。
然而,當他們幾天後去西安看高大峰時,卻從即將高中畢業的鄭吉福口中獲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
話說,二大爺第一次在謝青磊麵前展示小碗時,唯物主義戰士謝某人徹底傻眼了,這不科學!
看著小碗從二大爺鼻孔裏進出了幾次後,謝青磊小心翼翼的湊上前打量。半晌後,她猶豫著開口問道:“上麵不會沾點鼻涕水什麽的嗎?”
二大爺:……
小碗:!!!
☆、第61章
話說鄭吉福眼看還有三個月就要高中畢業了,之前他和家裏商量好了,打算報考交通大學的經濟學專業。然而前兩天,學校裏卻突然接到了通知,說是從他們這一屆起,國家會取消畢業生包分配的製度,取而代之的是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
具體說來就是,考上大學的當然就繼續讀書去。那麽其他的畢業生,則由國家提供一次畢業工作安排,如果對此安排不滿意,可以選擇自主擇業,也就是自己找工作。
之所以會出現這個情況,是因為從這一屆起,政府會將絕大多數初、高中畢業生安排到廣大農村中去。這其中有一部分將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部分將參與農業勞動,還有少數人會進入鄉鎮一級政府部門工作。這樣自然會有不想去農村的畢業生,那麽就給他們一個自主擇業的機會,可以由他們自己找尋滿意的工作。
為了爭取更多的年青人下到農村去,政府還給他們單獨出台了一類戶口,叫“農村暫時就業”人口。擁有這類戶口的人將享受城市戶口的待遇,除了不在城市居住和工作。
而當城市或工廠需要招人時,也將從擁有這類戶口的人群中優先挑選。而且會按照去農村就業的時間長短排序,也就是越早到農村中去,那麽招人時也會越早招迴來。
當然除了去農村,也會有極少數的工廠有崗位空缺,屆時會組織招聘會,願意進入工廠的畢業生可以參加這類招聘會。
大家聽了這些,都有點發蒙,鄭吉福這時接著說道:“其實這個事情是遲早的,從上一屆開始,我就發現畢業生已經很難安排工作了,除了考上大學的,城裏的工廠基本都招滿人了,好多人家裏,明明父母還有能力勞動,為了給成年的孩子安排工作,隻能自己提前退休,讓孩子頂這個空位。照這樣下去,如果沒有新的工廠出現,那至少在幾年內,城裏根本無法滿足畢業生的工作需要。”
二大爺沒想到本來會延續到九十年代才消失的畢業包分配製度竟然提前了三十年就取消了。然而他心裏清楚,這都是因為目前華國的工業太薄弱了,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消化掉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批人口潮,決策層為了避免出現過多的無業人口,不得不把這些畢業生送到農村中去,用農業來吸收這批新生勞動力。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至少還要五年時間,這還是考慮到二大爺在沙漠中埋下了巨量的精鐵礦的因素,不然恐怕還要像原來那樣,等到十年後才能緩過來。
大家商量後,覺得鄭吉福還是先專心讀書考大學,如果萬一沒考上,那再說。就算真要去農村工作的話,還不如去二大爺所在的高家坳,至少離家近也有人照應不是。
迴到村裏沒多久,二大爺就從村長那得知,兩個月後會有一批知識青年來到本村工作。暫時定為八個男生,四個女生,一共十二人。
這十二人中,有兩男兩女是來村中辦簡易小學的,其餘人則參加農業勞動。他們第一年的口糧由國家支付給生產隊。而他們本年的勞動將以工分的形式記錄下來,年底結算時,如有工分不夠所分口糧的,則會要求他們補交差額,反之,如果工分超出了所得口糧的,則會發給他們錢物作為抵償。
然而這些事情都可以推後再說,高家坳眼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在兩個月內準備好這十二個人的住處和一個小學。
高大忠在村裏尋麽了一遍,決定把大隊部騰出來做小學,再另外修三間屋子,算是這十二個人的集體宿舍了。
高家坳是個深山小村,周圍並沒有太多適合耕種的田地,因此隊裏舍不得占農田的地來修房子,最後在村口找了個坡地,平整了一下,開始修房子。
當六月份知青們到達高家坳時,宿舍也快要修好了。
和二大爺商量過後,先把八個男知青安排到了窯洞裏暫住,四個女知青則分散安排到了村民家中。知道村民們正在給他們蓋宿舍後,知青們都很感動,擼/起袖子就加入進來。隨著大家接觸久了,這批新人各自的性格也顯露了出來。
女青年裏有性子活潑笑起來兩個酒窩的寧夢芊,說話像快板的山東妹子閔特;男生裏有調皮搗蛋愛捉弄人的馮斌,憨厚勤快幹活麻利的艾思,還有愛寫點小詩的孔百歌。
不過,最讓人想不到的是,所有知青裏,膽子最小的不是女生,而是一位叫李茂梓的小子。這家夥瘦瘦小小的戴個眼鏡,平時和誰說話都是微微笑著,慢條斯理的。然而這家夥膽子真的很小,怕梁上老鼠和屋角蜘蛛,怕鄰居的家鵝和村裏的土狗,甚至誰大聲喊兩句也能嚇著他,唯一算個優點的就是幹活還挺認真。
村長抓著他問:“你膽子這麽小,怎麽會自願到農村來鍛煉的?”李茂梓說:“就是因為膽小啊,平時家裏爸媽哥哥姐姐總是護著,沒法逼自己厲害起來,就想一個人到農村來鍛煉鍛煉,希望迴去的時候能變成個李大膽。”
原來李茂梓是他家裏的老幺,打小身體不好,但極為聰明可愛,引的家裏人做什麽都把他護起來。時間一長,這小子就從害怕陌生人發展到害怕各種各樣的東西,什麽都能嚇得他一跳。好在孩子本性不壞,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所以瞞著家裏報名參加了農村勞動,希望以後能變成個勇敢的男子漢。
在眼下這年月,李茂梓這性子多少讓人有些瞧不上。好在他性格溫和做事認真,這才沒人去故意找茬。
又花了半個月時間,房子終於蓋起來了。二大爺把自己上次沒用完的白石灰送給他們,把裏麵的牆壁刷白了,再裝上窗戶大門,這宿舍就算齊活了。
大家七拚八湊給他們整了些家具,晾了幾天後,知青們就正式住進了宿舍。
知青們自己也有個隊長叫蘇白理,是來辦小學的兩位男知青中的一位。這小夥是個會來事的,才來沒多久,從知青到村民就沒有不喜歡他的。他當知青隊長,是全票通過的,大家都服氣。
在蘇白理的配合下,村長總算是安頓好了知青。村裏的工作也開始加快了進度。就這樣,整個上半年,高家坳因著知青的到來,忙得一塌糊塗。這中間二大爺帶著謝青磊去查過兩次公司的業務,第二次更是直接交給了謝青磊,他則轉去看了看沙漠裏那些礦脈的情況。
然而,當兩天後,他們二人迴村時,發現似乎有點不對勁,平常這個時間,村裏早就安靜下來,大家基本都準備休息了。可今天怎麽聽著似乎有不少人還在跑動說話呢?
兩人還是先去和朱芸蘭打了個招唿,朱芸蘭如今對他們倆隔三差五的出門也習慣了。她隻當是女兒女婿還有什麽國家交代的事情要做,不好跟她說實話,於是也就不太過問,隻每次都叮囑二人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
朱芸蘭看他們倆迴來了,連忙把村裏的事情說了下。原來他們不在的這幾天,知青們捅了個大簍子。
兩天前,正是生產隊休息的日子,知青們精力太旺盛,又見過謝青磊從山上打獵物迴來。於是幾個饞肉的小子一攛掇,他們就決定也去山上轉轉。
這六個年輕人全是男生,最大的20歲,最小的剛18歲,正是喜歡冒險刺激的年紀,他們瞞著其他幾個知青,更不要提通知村長了,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門上山去了。
可這一出去就再沒迴來,要知道村附近的山上前幾年還鬧過狼啊。當天傍晚,蘇白理發現一直找不到這六個人,眼見天黑了都還沒迴來,他就把其他五個知青都問了一遍,最後隻有艾思說他昨晚起夜時模模糊糊聽到馮斌說了句夢話,好像是抓到野豬什麽的。
蘇白理皺著眉頭,覺得這事隻能找村長幫忙了。就這樣,村長才知道有六個知青一大早就出去了,到現在還沒迴來。既沒有村裏人陪著,也沒人知道他們去哪兒了,現在懷疑他們很可能是上山去了。
村長知道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大家找了一陣,天就徹底黑了下來,沒辦法村民們從山裏撤了迴來。沒點硬本事,誰敢黑咕隆咚的在山上亂竄啊。
然而第一個晚上過去了,這六個冒失鬼還沒迴來。第二天全村所有人都被發動起來,四處找人去了。終於黑蛋的爹在一條小路上發現了幾個煙頭。村長趕到時,心裏野火直冒,這幾個小子不但冒險上山,還敢在路邊抽煙,抽完了不說把煙頭埋起來,就這樣丟在路邊,萬一燒起來,那附近幾個村都要跟著倒黴的。
蘇白理心中把這六個貨罵的死去活來,臉上還得陪著笑,好言好語的求著村長趕緊找人。村長看了他一眼說:“唉,你別擔心,找人肯定是要找的,但找到以後你一定要給我個交代。”蘇白理苦著臉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