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截信
京城的土地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葉府正如絕大多數的宅子一樣,占地並不大。不過幾代的積澱,內裏修的精美異常,既有北方樓閣的大氣,又有江南林園的婉轉。
每日清晨,便是葉府最忙碌的時候,修剪花草的,買賣食材的,來來往往,都從西邊角門口進出。也隻有這個時候,進出最為方便。
錢媽媽從小廝手裏拿過信封,隨手賞了幾兩銀子,喜得那小廝抓耳撓腮,好話說個不停。要是平時,錢媽媽還好聽他奉承幾句,隻是眼下夫人正在候著,等不得。
交代了幾句,錢媽媽就轉身走了,待走到西廂房那邊,忽然撇到一個小丫鬟麵色有異地疾步走著。錢媽媽這麽多年也不是白混的,當下就叫住了那丫鬟,見她轉身,立馬認出了這是廚房采買的小丫頭。
“往哪兒去呢?”錢媽媽問道。
柳枝袖子裏捏著東西,手心裏滲出了汗,滑膩膩的。這路確實不是往廚房的,便站在那裏不知道怎麽迴話。
錢媽媽見狀不對,幾步上前,抓著柳枝的手一抖,就看到幾張輕飄飄的紙抖了出來。厲聲問道,“膽子不小,這東西誰遞給你的,私通信件你是不要命了嗎?”
錢媽媽不識字,可是柳枝不知道啊,兩腿哆嗦,怕的要死,偏偏手還被抓的生疼。
這位可是夫人身邊的第一人,誰都知道夫人素來不喜歡三姑娘,她真是沒銀子迷了眼睛,怎麽會應下這樣的事。還沒等錢媽媽使上手段,自個兒就全招了,隻盼著錢媽媽看自己識相的份上能把她摘出去。
柳枝眼睛一閉,就哭道,“錢媽媽,我說,我說。這是今兒早上趙家公子身邊的小廝遞給我的,讓我務必交到三姑娘手上。我隻是個跑腿的,什麽都不知道啊,錢媽媽,您饒了我吧,我真的不敢了。”
錢媽媽盯著柳枝,目光森然,“確定是趙家公子的小廝,最好別給我打馬虎眼,一個不小心就是個私相授受的名聲,你個小丫鬟可擔不起。”
“確定是趙家的小廝,那人我認識,以前是住在同村裏的還說過好幾次話,我也是看在同村的份上才幫他一把的,真不知道什麽啊。”
錢媽媽撿起信紙,也不欲多做糾纏,冷聲道,“好了,這事就到此為止,你也沒看到什麽信,聽到了嗎?”
“是,是。”柳枝連連點頭。
“還不給我滾迴去,這次就算了,下次要是再犯,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柳枝識相地滾了。她這種小人物,哪個不是在夾縫中生存,若不是為了幾個錢,誰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捏了捏荷包裏的二兩銀子,柳枝心中大定。總之,銀子還在手上,至於那信,反正三姑娘又不知道,管他呢。
抖了抖腿,一溜身就跑不見了,哪裏看得出剛才的唯唯諾諾。
那邊錢媽媽拿著兩封信,三兩步就走迴了正院。天邊日頭才起,時辰尚早,可是正房的丫鬟婆子都在忙碌,來來往往,不曾歇息。大戶人家,規矩極多,就是當家主母,也沒有偷懶睡覺的道理。
李氏因為心中有事,早就讓丫鬟伺候了洗漱穿衣,早飯沒用兩口就撤下去了。等見到錢媽媽迴來了,立馬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等人走淨了,錢媽媽順帶關了門。
“信呢?”李氏問道。
錢媽媽從袖口掏出了一封信,雙手遞了上去。李氏同娘家長寧侯府聯係一向緊密,主婦不便隨意出門,因而李氏同那邊經常有書信來往。以往不過都是一些家常話,隻是這幾次明顯不一樣了。錢媽媽看著李氏,見她麵色陰沉,完全不似平日和緩的模樣。
李氏看完信,額頭上青筋暴起,揚手準備將手邊的茶盞摔碎。“催,就知道催,他們怎麽不想想宮裏是怎麽個情況,要是這麽簡單就能生出皇子,當初我還求神拜佛求個什麽。”
錢媽媽一驚,及時地握住了李氏的手,忙勸說道,“夫人,外麵還有一群丫鬟婆子在,萬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李氏狠狠地掐了一下食指,深吸一口氣,捏著信紙平複了好長時間,“是我太失態了。可是,你讓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瞧瞧這起子心狠的人,什麽難聽的話說不出來。我可憐的錦華……”
自她嫁進葉府,葉李兩家就算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她是家中幼女,自幼得寵,就是後來出嫁了,母親兄長也多是有求必應的,不曾真正煩心什麽。就是葉府的老太太,也不敢真正給她氣受,畢竟,一個風頭正盛的侯府遠不是小小的葉家能比得上的。
當初錦華入宮大選,長寧侯府也是出了不少力,否則單憑葉家一族之力,絕對捧不出一個一品的淑妃娘娘。
她以為這是娘家看在她這個出嫁女的麵子上才幫的,這麽多年來在錦華麵前不知講了多少好話,維係兩家情分。誰知,再近的關係也逃不過一個利字,錦華說得對,當初相助不過是因為長寧侯府沒有適齡的女兒。
長寧侯府要的不過是一個皇嗣,錦華生不出來,就想順著錦華這條線往宮裏塞人,讓她長寧侯府的女兒來生,簡直是欺人太甚。
錢媽媽小心地問道,“可是老夫人那邊說讓表小姐進宮,不是說皇上已經延遲選秀了嗎,怎麽還有這樣的想法?”錢媽媽是李氏的陪嫁,她口中的老夫人,就是李氏的生母,長寧侯府的老封君。
李氏冷笑著說,“不是母親,是我那個好大嫂。就是延遲了選秀,她才著急啊,辛辛苦苦培養了這麽久的嫡女,到頭來竟然是個廢子,如今也隻有靠著錦華才能進宮,可偏偏連求人都是這種理所當然的語氣,她當自己是誰。”
母親看在她的麵子上,尚且沒說讓侄女進宮的事,隻是她的好嫂子,早就等不及了。
“這事夫人怎麽想?”
“怎麽想?”李氏低聲笑了幾聲,“他們就是有這個心,我也不會給他們機會。父親要的是皇子,可沒說一定要讓侄女進宮,既然如此,誰生不是生呢。”
當今皇上勤政愛民,唯一點,皇嗣甚少,到如今也隻有二子,且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母妃皆出生卑微,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另有緣由。不過這樣的情況,於世家大族而言再好不過了,生母位卑,終究難登大位。
葉錦華自小就由李氏親自教導,年少聰慧,及筓之年便以才女聞名於京城,才貌超絕,這樣的女兒,本就是李氏的驕傲。在皇上登基一年的大選前,李氏早早地替葉錦華清掃了道路,葉錦華也爭氣,甫一入宮便是正三品婕妤。之後更是一路加封,榮升至四妃之一。
這樣的地位,幾乎是什麽都不缺了,隻是在子嗣方麵終究不如人意。為了這事,李氏這些年廢了多少功夫,暗地裏求醫問藥,有了消息就往宮裏送,奈何葉錦華的肚子愣是沒有一點動靜。
侯府那邊早就等不及了,一再催促,今日這信,竟然還是長嫂寫的,言辭強勢,甚至要求錦華想辦法將侄女接進宮。
自從延遲選秀,京中官宦之家還是想著各式各樣的借口往宮裏塞人,不過少有人成功罷了,皇上性子冷淡,從不耽於女色,加上後宮裏的兩位娘娘從不安分,故而延遲了選秀。那些前赴後繼湊過去的,有誰能真得到皇上青眼。進宮不成,反而生生墮了名聲,日後想找個好歸宿都難。
她這個長嫂,還真是自信,難道滿京城的閨秀還沒有一個比得上她一個侯府嫡女,好大的臉。雖說站的越高,摔得越厲害,但李氏壓根不想給她站的機會。索性母親那邊還沒有挑破,暫且拖著,宮裏有錦華就夠了,再多一個李氏女,於錦華有弊無利。
錢媽媽見李氏已經有了主意,想了想又從袖口掏出信封,遞過去道,“夫人,這是奴婢今早在一個采買丫鬟身上截到的信。她說是趙家大公子的小廝交給她的,讓到送到三姑娘那邊。”
李氏聞言接過了信,展開讀來。
卻原是趙家公子擔心葉錦繡被成王府一事所困,特地寫信來解釋,另約她出府商議。
膽子倒不小,李氏似有感歎地說,“沒想到這趙家大郎竟是個至情至性之人,這樣的人,配個庶女著實可惜了。”
錢媽媽雖不知道這裏麵寫了什麽,但前後一聯係,多少能猜的出來。成王府和趙家的事情鬧得這麽大,幾乎是滿城皆知了,趙公子這時候寫信過來,夫人見了又是這樣的反應,多半是來告罪的吧。
因此琢磨著說道,“趙家同成王府這婚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現在外麵傳地可厲害呢,若真能得太後賜婚,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可不是門當戶對麽,總不能便宜了一個小小庶女,也罷,就是她真的嫁進趙家,也沒什麽好日子過。”李氏收起信,揭開小香爐,隨手扔了進去。
少頃,隻看見一堆黑色的灰燼。
錢媽媽又問,“夫人的意思是,這事咱麽就不插手了?”
李氏不屑道,“插什麽手,當初趙葉兩家定親的時候,趙家夫人就不同意,隻恨葉錦繡的身份辱沒了趙家聲望,日後正真要嫁進去,沒準親沒結成仇先結了。到不如現在借著這事退一步,還能落下好大一個人情。”
對於錦繡,李氏從來就沒什麽好印象,畢竟,可是從姨娘肚子裏爬出來的,這個姨娘,還是當初她親手送到丈夫手上,就是死了還留著一個庶女來膈應她。
就是沒有永嘉郡主這迴事,李氏也不會讓她好過的。
不過,庶女,還是個貌美至極的庶女,李氏眸子一暗,心中已有了計較。
☆、第4章 看戲(修)
羿日,李氏身邊的大丫鬟請錦繡過去,說是府裏新進了幾匹料子,用來做夏裝正合適,想請了府裏幾位小姐同去挑選。這特意派人來請可是頭一迴,原先的東西,無論是什麽都分好了送到各自的院子裏,自然也就有了三六九等之分。
不去白不去,錦繡便讓知夏幫著打理了一下,去往正房那邊。
李氏並不在,來的是李氏的小兒媳紀氏。
葉家兩個公子,老大葉瑾軒娶的是昌平伯府甄氏,候府嫡女,身份尊貴,與李氏無二。相比之下二少夫人紀氏的門第就顯得不夠看了,若不是二少爺非卿不娶,想必李氏也定不會讓一個五品官吏的女兒進門的。
紀氏的日子過得也不大好,一麵是婆婆的不待見,一麵又有勳貴出身的妯娌壓著。若不是紀氏是個隨遇而安的性子,對這些事也睜一隻眼閉一隻,還不知道會生什麽事端呢。紀氏是個溫和的性子,待人也真誠,見錦繡過來了,便客氣地招待了一句,“三妹來啦,快瞧瞧這邊的料子,顏色真不錯呢。”
錦繡對這個二嫂有些好感,梨渦淺淺,眉眼彎彎地答了聲謝。
紀氏看的晃了一晃神,都說原來府上的淑妃娘娘是個天仙,可紀氏冷眼看著,這些人似乎都瞎了眼睛,眼前這位才是當得起盛讚,可惜身量尚未張開,還是一派天真。
也難怪母親不待見這個庶女,這般容貌,隻怕原先那位文姨娘也是個不尋常的,定是添了不少堵吧。
紀氏同錦繡說笑了幾句,另兩位今日來的也比錦繡早。葉錦心平日裏和葉錦姝走得近,幾乎是形影不離了,不過她們倆關係到底如何錦繡也從來沒有關注過,似乎是不錯的。葉錦心和氣,葉錦姝傲氣,互通有無,在一起時看著頗為和諧。
葉錦姝坐在小榻旁,聞言稍稍抬起了她那尊貴的腦袋,眼神淡淡地掃過紀氏和錦繡,難得地沒有開口諷刺。
桌上放著幾十匹料子,顏色不一,常見的不常見的都有。多是顏色鮮嫩,一眼看去,仿佛流動著微微浮光。錦繡伸手摸了摸,入手細滑,既薄且輕,無疑都是上等的貨色。暗自詫異李氏的大方,以前送的那些料子,一如她身上穿的這件,再普通不過了。
錦繡愛美,看見這樣的料子仿佛已經看見了許多好看又合身的衣服。
錦繡在這邊嘖嘖稱奇,那邊的一聲不吭葉錦心也是。於葉錦心而言,她自生下來就注定低人一等,姨娘不爭氣,又沒有個兄弟幫忙,這麽多年一直過得戰戰兢兢。討好李氏,討好葉錦姝,連對著府裏稍微得勢的奴才都是小心地不得了,不求她們能怎麽樣,隻盼著能過得安穩一點。
這迴被人叫來,心中很是忐忑,暗自迴想自己是不是哪裏做的不好。直到見了紀氏,道明了緣由,才稍稍放了心。
眼下看著這些布料,心中好奇,隻道,“這是什麽料子啊,摸上去真舒服。”
紀氏笑著說道,“這些都是昨兒從一品繡送來的蘇錦,母親見料子顏色嫩地很,就讓你們各自挑幾批,迴去好做夏衣。”
竟然是一品繡的,葉錦心睜大了眼睛,很是吃驚。“不是說那裏的料子和衣服都很難買嗎,怎的一下子就送來這麽多?”
京裏有錢都不一定買的到的,不過一品繡的衣料,珍寶閣的首飾,登仙樓的酒席。她雖沒有見識過,但也有所耳聞。一品繡的料子,在她看來說是天價也不為過,原以為這輩子都穿不起了,乞料今日會有這樣的意外之喜,一時倒是慶幸自己來對了。
紀氏點點頭道,“確實不容易拿,不過一品繡的老板娘和咱們淑妃娘娘有些交情,所以在那裏買料子會比別的人家容易些。”
“原來還與淑妃娘娘有關係,真是沒想到。”
“淑妃娘娘地位尊貴,這些應該都是些小事,算不得什麽。”莫說是葉錦心了,紀氏原也是想不到的。不僅沒有想到淑妃還和一品繡有聯係,也沒有想到李氏會把這種難得的料子直接分給庶女,還專門交代了她提了提淑妃。不是紀氏對她有什麽偏見,實在是李氏看著不像個願意對庶女大方的人。
此番,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麽。
紀氏的深思顯然沒有影響到三人,葉錦姝還在沉默,錦繡還在神遊,而葉錦心,她正興奮著。興奮之後,一臉感激地對紀氏說到,“勞母親和嫂子費心了。”
紀氏笑著對幾人說,“今日的料子有些多了,你們多拿幾匹迴去,府裏的繡娘手藝都不錯,讓她們多製幾件夏衣出來。你們這個年紀,最適合穿衣打扮了,若是過了年歲,像嫂子這樣的,再穿就不好看了。”
“嫂子這說的什麽話?”錦繡見紀氏似乎在追憶,也笑著說了一句。
紀氏抿了抿嘴角,幽幽吐了口氣,“這女子一旦嫁了人,花樣年華就已經過去了,整日裏就剩下忙忙碌碌,就連那些打扮的心思都沒有了,就是打扮也不好看了。”
錦繡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紀氏明明才雙十年華,若是放在前世也許就是一個半大孩子,興許還沒有畢業。這麽年輕,心態卻已經老了。
紀氏同葉謹淵是兩情相悅,一如話本上寫了千萬遍的郎才女貌,風花雪月的男女主角,且葉謹淵不是長子,紀氏也沒有必要勞心勞力地撐起整個家族。按理說,這樣的結合再好不過了,可是就現在來看,紀氏活得並不舒心。
這種不舒心來自各個方麵,婆媳之間,妯娌之間,親戚之間,甚至夫妻之間的相處都帶來許多壓力。可憐見的,難怪別人說低門嫁女,高門娶婦,果然,經驗累積出來的才是真理。
不過紀氏顯然沒有意識到什麽真理不真理的,她行為處事自有一套辦法,多說多錯,如今多念叨幾句,已經不符合她的作風了。於是便不再多留,直言道,“你們姐妹幾個先挑著,我還有事,就先不陪了。待會兒你們挑好了,就讓這幾個丫鬟替你們送過去吧。”
葉錦心正要道謝,卻聽原本不做聲地葉錦姝冷冷地說了句,“不必了,幾批布料而已,還能讓我身邊的丫鬟斷了手不成?”
原來姑嫂也不合,錦繡想到。
紀氏顯然已經習慣了,轉身對幾個丫鬟吩咐,“既然這樣,你們隻需幫三姑娘四姑娘就行了。”又對錦繡幾人說了兩句,便走了。
錦繡愣愣地看著紀氏走出去,削瘦的背挺的直直的,好似白楊一般,直到身邊傳來一陣陰陽怪氣的聲音,才轉迴了頭,無辜地看著兩人,然而並沒有什麽用。
葉錦心一臉尷尬,看也看不出什麽,葉錦姝則陰沉沉的,盯著錦繡的眼睛滿是惱火。
這情況,又是怎麽了。
“三姐看夠了嗎,我要是你,就別在這裏磨蹭了,趕緊躲到屋子裏不出來,省得事情鬧大了被人指指點點。”
葉錦姝生得俏,如今做出這樣的表情實在是毀了這張可人的臉。
錦繡又不傻,反應過來就知道葉錦姝為什麽發脾氣,不就是剛剛她和紀氏打機鋒,恰好錦繡又看戲看得那麽入迷,使得這位大小姐惱羞成怒了。至於她說得那件事,三人也都心照不宣。
趙清澤,你怎麽就那麽招人喜歡呢。葉錦姝性子高傲,又被李氏千嬌百寵地養大,平時不屑同她這麽庶女說話,一個手指數的過來的次數,一半是開口諷刺錦繡的,一半是開口諷刺錦繡癩/蛤/蟆想吃趙清澤的。這麽一說好像都是諷刺。
錦繡一如紀氏,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了,裝著沒聽懂,故作天真地問,“五妹說得是什麽話,我有什麽事不能見人的?”
京城的土地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葉府正如絕大多數的宅子一樣,占地並不大。不過幾代的積澱,內裏修的精美異常,既有北方樓閣的大氣,又有江南林園的婉轉。
每日清晨,便是葉府最忙碌的時候,修剪花草的,買賣食材的,來來往往,都從西邊角門口進出。也隻有這個時候,進出最為方便。
錢媽媽從小廝手裏拿過信封,隨手賞了幾兩銀子,喜得那小廝抓耳撓腮,好話說個不停。要是平時,錢媽媽還好聽他奉承幾句,隻是眼下夫人正在候著,等不得。
交代了幾句,錢媽媽就轉身走了,待走到西廂房那邊,忽然撇到一個小丫鬟麵色有異地疾步走著。錢媽媽這麽多年也不是白混的,當下就叫住了那丫鬟,見她轉身,立馬認出了這是廚房采買的小丫頭。
“往哪兒去呢?”錢媽媽問道。
柳枝袖子裏捏著東西,手心裏滲出了汗,滑膩膩的。這路確實不是往廚房的,便站在那裏不知道怎麽迴話。
錢媽媽見狀不對,幾步上前,抓著柳枝的手一抖,就看到幾張輕飄飄的紙抖了出來。厲聲問道,“膽子不小,這東西誰遞給你的,私通信件你是不要命了嗎?”
錢媽媽不識字,可是柳枝不知道啊,兩腿哆嗦,怕的要死,偏偏手還被抓的生疼。
這位可是夫人身邊的第一人,誰都知道夫人素來不喜歡三姑娘,她真是沒銀子迷了眼睛,怎麽會應下這樣的事。還沒等錢媽媽使上手段,自個兒就全招了,隻盼著錢媽媽看自己識相的份上能把她摘出去。
柳枝眼睛一閉,就哭道,“錢媽媽,我說,我說。這是今兒早上趙家公子身邊的小廝遞給我的,讓我務必交到三姑娘手上。我隻是個跑腿的,什麽都不知道啊,錢媽媽,您饒了我吧,我真的不敢了。”
錢媽媽盯著柳枝,目光森然,“確定是趙家公子的小廝,最好別給我打馬虎眼,一個不小心就是個私相授受的名聲,你個小丫鬟可擔不起。”
“確定是趙家的小廝,那人我認識,以前是住在同村裏的還說過好幾次話,我也是看在同村的份上才幫他一把的,真不知道什麽啊。”
錢媽媽撿起信紙,也不欲多做糾纏,冷聲道,“好了,這事就到此為止,你也沒看到什麽信,聽到了嗎?”
“是,是。”柳枝連連點頭。
“還不給我滾迴去,這次就算了,下次要是再犯,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柳枝識相地滾了。她這種小人物,哪個不是在夾縫中生存,若不是為了幾個錢,誰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捏了捏荷包裏的二兩銀子,柳枝心中大定。總之,銀子還在手上,至於那信,反正三姑娘又不知道,管他呢。
抖了抖腿,一溜身就跑不見了,哪裏看得出剛才的唯唯諾諾。
那邊錢媽媽拿著兩封信,三兩步就走迴了正院。天邊日頭才起,時辰尚早,可是正房的丫鬟婆子都在忙碌,來來往往,不曾歇息。大戶人家,規矩極多,就是當家主母,也沒有偷懶睡覺的道理。
李氏因為心中有事,早就讓丫鬟伺候了洗漱穿衣,早飯沒用兩口就撤下去了。等見到錢媽媽迴來了,立馬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等人走淨了,錢媽媽順帶關了門。
“信呢?”李氏問道。
錢媽媽從袖口掏出了一封信,雙手遞了上去。李氏同娘家長寧侯府聯係一向緊密,主婦不便隨意出門,因而李氏同那邊經常有書信來往。以往不過都是一些家常話,隻是這幾次明顯不一樣了。錢媽媽看著李氏,見她麵色陰沉,完全不似平日和緩的模樣。
李氏看完信,額頭上青筋暴起,揚手準備將手邊的茶盞摔碎。“催,就知道催,他們怎麽不想想宮裏是怎麽個情況,要是這麽簡單就能生出皇子,當初我還求神拜佛求個什麽。”
錢媽媽一驚,及時地握住了李氏的手,忙勸說道,“夫人,外麵還有一群丫鬟婆子在,萬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李氏狠狠地掐了一下食指,深吸一口氣,捏著信紙平複了好長時間,“是我太失態了。可是,你讓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瞧瞧這起子心狠的人,什麽難聽的話說不出來。我可憐的錦華……”
自她嫁進葉府,葉李兩家就算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她是家中幼女,自幼得寵,就是後來出嫁了,母親兄長也多是有求必應的,不曾真正煩心什麽。就是葉府的老太太,也不敢真正給她氣受,畢竟,一個風頭正盛的侯府遠不是小小的葉家能比得上的。
當初錦華入宮大選,長寧侯府也是出了不少力,否則單憑葉家一族之力,絕對捧不出一個一品的淑妃娘娘。
她以為這是娘家看在她這個出嫁女的麵子上才幫的,這麽多年來在錦華麵前不知講了多少好話,維係兩家情分。誰知,再近的關係也逃不過一個利字,錦華說得對,當初相助不過是因為長寧侯府沒有適齡的女兒。
長寧侯府要的不過是一個皇嗣,錦華生不出來,就想順著錦華這條線往宮裏塞人,讓她長寧侯府的女兒來生,簡直是欺人太甚。
錢媽媽小心地問道,“可是老夫人那邊說讓表小姐進宮,不是說皇上已經延遲選秀了嗎,怎麽還有這樣的想法?”錢媽媽是李氏的陪嫁,她口中的老夫人,就是李氏的生母,長寧侯府的老封君。
李氏冷笑著說,“不是母親,是我那個好大嫂。就是延遲了選秀,她才著急啊,辛辛苦苦培養了這麽久的嫡女,到頭來竟然是個廢子,如今也隻有靠著錦華才能進宮,可偏偏連求人都是這種理所當然的語氣,她當自己是誰。”
母親看在她的麵子上,尚且沒說讓侄女進宮的事,隻是她的好嫂子,早就等不及了。
“這事夫人怎麽想?”
“怎麽想?”李氏低聲笑了幾聲,“他們就是有這個心,我也不會給他們機會。父親要的是皇子,可沒說一定要讓侄女進宮,既然如此,誰生不是生呢。”
當今皇上勤政愛民,唯一點,皇嗣甚少,到如今也隻有二子,且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母妃皆出生卑微,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另有緣由。不過這樣的情況,於世家大族而言再好不過了,生母位卑,終究難登大位。
葉錦華自小就由李氏親自教導,年少聰慧,及筓之年便以才女聞名於京城,才貌超絕,這樣的女兒,本就是李氏的驕傲。在皇上登基一年的大選前,李氏早早地替葉錦華清掃了道路,葉錦華也爭氣,甫一入宮便是正三品婕妤。之後更是一路加封,榮升至四妃之一。
這樣的地位,幾乎是什麽都不缺了,隻是在子嗣方麵終究不如人意。為了這事,李氏這些年廢了多少功夫,暗地裏求醫問藥,有了消息就往宮裏送,奈何葉錦華的肚子愣是沒有一點動靜。
侯府那邊早就等不及了,一再催促,今日這信,竟然還是長嫂寫的,言辭強勢,甚至要求錦華想辦法將侄女接進宮。
自從延遲選秀,京中官宦之家還是想著各式各樣的借口往宮裏塞人,不過少有人成功罷了,皇上性子冷淡,從不耽於女色,加上後宮裏的兩位娘娘從不安分,故而延遲了選秀。那些前赴後繼湊過去的,有誰能真得到皇上青眼。進宮不成,反而生生墮了名聲,日後想找個好歸宿都難。
她這個長嫂,還真是自信,難道滿京城的閨秀還沒有一個比得上她一個侯府嫡女,好大的臉。雖說站的越高,摔得越厲害,但李氏壓根不想給她站的機會。索性母親那邊還沒有挑破,暫且拖著,宮裏有錦華就夠了,再多一個李氏女,於錦華有弊無利。
錢媽媽見李氏已經有了主意,想了想又從袖口掏出信封,遞過去道,“夫人,這是奴婢今早在一個采買丫鬟身上截到的信。她說是趙家大公子的小廝交給她的,讓到送到三姑娘那邊。”
李氏聞言接過了信,展開讀來。
卻原是趙家公子擔心葉錦繡被成王府一事所困,特地寫信來解釋,另約她出府商議。
膽子倒不小,李氏似有感歎地說,“沒想到這趙家大郎竟是個至情至性之人,這樣的人,配個庶女著實可惜了。”
錢媽媽雖不知道這裏麵寫了什麽,但前後一聯係,多少能猜的出來。成王府和趙家的事情鬧得這麽大,幾乎是滿城皆知了,趙公子這時候寫信過來,夫人見了又是這樣的反應,多半是來告罪的吧。
因此琢磨著說道,“趙家同成王府這婚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現在外麵傳地可厲害呢,若真能得太後賜婚,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可不是門當戶對麽,總不能便宜了一個小小庶女,也罷,就是她真的嫁進趙家,也沒什麽好日子過。”李氏收起信,揭開小香爐,隨手扔了進去。
少頃,隻看見一堆黑色的灰燼。
錢媽媽又問,“夫人的意思是,這事咱麽就不插手了?”
李氏不屑道,“插什麽手,當初趙葉兩家定親的時候,趙家夫人就不同意,隻恨葉錦繡的身份辱沒了趙家聲望,日後正真要嫁進去,沒準親沒結成仇先結了。到不如現在借著這事退一步,還能落下好大一個人情。”
對於錦繡,李氏從來就沒什麽好印象,畢竟,可是從姨娘肚子裏爬出來的,這個姨娘,還是當初她親手送到丈夫手上,就是死了還留著一個庶女來膈應她。
就是沒有永嘉郡主這迴事,李氏也不會讓她好過的。
不過,庶女,還是個貌美至極的庶女,李氏眸子一暗,心中已有了計較。
☆、第4章 看戲(修)
羿日,李氏身邊的大丫鬟請錦繡過去,說是府裏新進了幾匹料子,用來做夏裝正合適,想請了府裏幾位小姐同去挑選。這特意派人來請可是頭一迴,原先的東西,無論是什麽都分好了送到各自的院子裏,自然也就有了三六九等之分。
不去白不去,錦繡便讓知夏幫著打理了一下,去往正房那邊。
李氏並不在,來的是李氏的小兒媳紀氏。
葉家兩個公子,老大葉瑾軒娶的是昌平伯府甄氏,候府嫡女,身份尊貴,與李氏無二。相比之下二少夫人紀氏的門第就顯得不夠看了,若不是二少爺非卿不娶,想必李氏也定不會讓一個五品官吏的女兒進門的。
紀氏的日子過得也不大好,一麵是婆婆的不待見,一麵又有勳貴出身的妯娌壓著。若不是紀氏是個隨遇而安的性子,對這些事也睜一隻眼閉一隻,還不知道會生什麽事端呢。紀氏是個溫和的性子,待人也真誠,見錦繡過來了,便客氣地招待了一句,“三妹來啦,快瞧瞧這邊的料子,顏色真不錯呢。”
錦繡對這個二嫂有些好感,梨渦淺淺,眉眼彎彎地答了聲謝。
紀氏看的晃了一晃神,都說原來府上的淑妃娘娘是個天仙,可紀氏冷眼看著,這些人似乎都瞎了眼睛,眼前這位才是當得起盛讚,可惜身量尚未張開,還是一派天真。
也難怪母親不待見這個庶女,這般容貌,隻怕原先那位文姨娘也是個不尋常的,定是添了不少堵吧。
紀氏同錦繡說笑了幾句,另兩位今日來的也比錦繡早。葉錦心平日裏和葉錦姝走得近,幾乎是形影不離了,不過她們倆關係到底如何錦繡也從來沒有關注過,似乎是不錯的。葉錦心和氣,葉錦姝傲氣,互通有無,在一起時看著頗為和諧。
葉錦姝坐在小榻旁,聞言稍稍抬起了她那尊貴的腦袋,眼神淡淡地掃過紀氏和錦繡,難得地沒有開口諷刺。
桌上放著幾十匹料子,顏色不一,常見的不常見的都有。多是顏色鮮嫩,一眼看去,仿佛流動著微微浮光。錦繡伸手摸了摸,入手細滑,既薄且輕,無疑都是上等的貨色。暗自詫異李氏的大方,以前送的那些料子,一如她身上穿的這件,再普通不過了。
錦繡愛美,看見這樣的料子仿佛已經看見了許多好看又合身的衣服。
錦繡在這邊嘖嘖稱奇,那邊的一聲不吭葉錦心也是。於葉錦心而言,她自生下來就注定低人一等,姨娘不爭氣,又沒有個兄弟幫忙,這麽多年一直過得戰戰兢兢。討好李氏,討好葉錦姝,連對著府裏稍微得勢的奴才都是小心地不得了,不求她們能怎麽樣,隻盼著能過得安穩一點。
這迴被人叫來,心中很是忐忑,暗自迴想自己是不是哪裏做的不好。直到見了紀氏,道明了緣由,才稍稍放了心。
眼下看著這些布料,心中好奇,隻道,“這是什麽料子啊,摸上去真舒服。”
紀氏笑著說道,“這些都是昨兒從一品繡送來的蘇錦,母親見料子顏色嫩地很,就讓你們各自挑幾批,迴去好做夏衣。”
竟然是一品繡的,葉錦心睜大了眼睛,很是吃驚。“不是說那裏的料子和衣服都很難買嗎,怎的一下子就送來這麽多?”
京裏有錢都不一定買的到的,不過一品繡的衣料,珍寶閣的首飾,登仙樓的酒席。她雖沒有見識過,但也有所耳聞。一品繡的料子,在她看來說是天價也不為過,原以為這輩子都穿不起了,乞料今日會有這樣的意外之喜,一時倒是慶幸自己來對了。
紀氏點點頭道,“確實不容易拿,不過一品繡的老板娘和咱們淑妃娘娘有些交情,所以在那裏買料子會比別的人家容易些。”
“原來還與淑妃娘娘有關係,真是沒想到。”
“淑妃娘娘地位尊貴,這些應該都是些小事,算不得什麽。”莫說是葉錦心了,紀氏原也是想不到的。不僅沒有想到淑妃還和一品繡有聯係,也沒有想到李氏會把這種難得的料子直接分給庶女,還專門交代了她提了提淑妃。不是紀氏對她有什麽偏見,實在是李氏看著不像個願意對庶女大方的人。
此番,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麽。
紀氏的深思顯然沒有影響到三人,葉錦姝還在沉默,錦繡還在神遊,而葉錦心,她正興奮著。興奮之後,一臉感激地對紀氏說到,“勞母親和嫂子費心了。”
紀氏笑著對幾人說,“今日的料子有些多了,你們多拿幾匹迴去,府裏的繡娘手藝都不錯,讓她們多製幾件夏衣出來。你們這個年紀,最適合穿衣打扮了,若是過了年歲,像嫂子這樣的,再穿就不好看了。”
“嫂子這說的什麽話?”錦繡見紀氏似乎在追憶,也笑著說了一句。
紀氏抿了抿嘴角,幽幽吐了口氣,“這女子一旦嫁了人,花樣年華就已經過去了,整日裏就剩下忙忙碌碌,就連那些打扮的心思都沒有了,就是打扮也不好看了。”
錦繡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紀氏明明才雙十年華,若是放在前世也許就是一個半大孩子,興許還沒有畢業。這麽年輕,心態卻已經老了。
紀氏同葉謹淵是兩情相悅,一如話本上寫了千萬遍的郎才女貌,風花雪月的男女主角,且葉謹淵不是長子,紀氏也沒有必要勞心勞力地撐起整個家族。按理說,這樣的結合再好不過了,可是就現在來看,紀氏活得並不舒心。
這種不舒心來自各個方麵,婆媳之間,妯娌之間,親戚之間,甚至夫妻之間的相處都帶來許多壓力。可憐見的,難怪別人說低門嫁女,高門娶婦,果然,經驗累積出來的才是真理。
不過紀氏顯然沒有意識到什麽真理不真理的,她行為處事自有一套辦法,多說多錯,如今多念叨幾句,已經不符合她的作風了。於是便不再多留,直言道,“你們姐妹幾個先挑著,我還有事,就先不陪了。待會兒你們挑好了,就讓這幾個丫鬟替你們送過去吧。”
葉錦心正要道謝,卻聽原本不做聲地葉錦姝冷冷地說了句,“不必了,幾批布料而已,還能讓我身邊的丫鬟斷了手不成?”
原來姑嫂也不合,錦繡想到。
紀氏顯然已經習慣了,轉身對幾個丫鬟吩咐,“既然這樣,你們隻需幫三姑娘四姑娘就行了。”又對錦繡幾人說了兩句,便走了。
錦繡愣愣地看著紀氏走出去,削瘦的背挺的直直的,好似白楊一般,直到身邊傳來一陣陰陽怪氣的聲音,才轉迴了頭,無辜地看著兩人,然而並沒有什麽用。
葉錦心一臉尷尬,看也看不出什麽,葉錦姝則陰沉沉的,盯著錦繡的眼睛滿是惱火。
這情況,又是怎麽了。
“三姐看夠了嗎,我要是你,就別在這裏磨蹭了,趕緊躲到屋子裏不出來,省得事情鬧大了被人指指點點。”
葉錦姝生得俏,如今做出這樣的表情實在是毀了這張可人的臉。
錦繡又不傻,反應過來就知道葉錦姝為什麽發脾氣,不就是剛剛她和紀氏打機鋒,恰好錦繡又看戲看得那麽入迷,使得這位大小姐惱羞成怒了。至於她說得那件事,三人也都心照不宣。
趙清澤,你怎麽就那麽招人喜歡呢。葉錦姝性子高傲,又被李氏千嬌百寵地養大,平時不屑同她這麽庶女說話,一個手指數的過來的次數,一半是開口諷刺錦繡的,一半是開口諷刺錦繡癩/蛤/蟆想吃趙清澤的。這麽一說好像都是諷刺。
錦繡一如紀氏,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了,裝著沒聽懂,故作天真地問,“五妹說得是什麽話,我有什麽事不能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