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衍之倒在床上,指了指床頭的暗櫃,魏溪摸到開啟櫃子的玉瓶一扭,櫃子裏果然擺放著幾本‘閑書’,另外還有一些瓶瓶罐罐。魏溪一一打開聞了聞,都是用了好料的助興藥,哦,還有潤滑的,還有消腫的,居然還有一瓶隻止血的。
魏溪粗略一看書的邊角就知道皇宮裏最貴的這隻童子雞經常翻閱它們,都懶得數落他了。書本拿出來,底下還有個盒子。
秦衍之趴在床榻上,興致勃勃的說:“這個東西好啊,是特意給你準備的。”
魏溪一聽,也不打開反而將盒子放入了櫃中,秦衍之慫恿:“看看嘛,都是工部的能工巧匠們特意挑選的暖玉雕琢而成,朕特意比較過,相差毫厘。”
魏溪把櫃門一關,斬釘截鐵的說:“不看、不摸、不用。”
秦衍之拖著她的雙腿:“這是我們的新婚賀禮,我們現在不用日後可以嚐試著用用,你先打開看看。”說著,雙手不知道怎麽就鑽入了她的衣襟內,另一隻手摸索著扯掉她的腰帶。
魏溪推他:“還沒沐浴呢。”
秦衍之把腦袋埋在了她的脖子裏,一邊親吻一邊含糊道:“先洞房再沐浴。”
秦衍之到底是男子,而且是成年男子了,又是習武多年,他真正用強的時候魏溪根本抗爭不過。洞房花燭夜,她也不能真的拿著銀針或者金簪逼著夫君不準近身吧,所以,這事半推半就也就成了。
魏溪到了緊要關頭還在摸索:“帕子丟哪裏去了?”
秦衍之渾身汗水滴答,反問:“什麽帕子?”
“白色的繡帕。”頓了頓,強調,“純白色,洞房用的。”
秦衍之箭在弦上,摟上她的腰肢:“丟了就丟了,又不是什麽要緊東西。”
魏溪推他:“太後日後要問的。”
秦衍之這才醒悟過來,也不多話,自己搗鼓著自己的寶貝緩慢的直搗黃龍,還勸她:“太後都不在宮裏,等她要看的時候隨便拿塊帕子,殺隻雞滴幾滴血給她交差就是了。”
魏溪:“……”
秦衍之初次嚐試魚水之歡,持久力真的不敢恭維,魏溪腦袋半靠在軟枕上,冷冷的看著他。
秦衍之:“我……嗯,太興奮了。等會再戰,包梓童滿意。”
魏溪:“童子雞。”
秦衍之:“咳,初學者,鋅童你多包涵嘛。第二次我就熟能生巧了。”
魏溪:“童子雞。”
秦衍之欲哭無淚,抱著自家皇後跑去沐浴,在浴池裏又受了刺激,第二次好歹久了些。兩個人渾身濕漉漉的,加上忙活了三日,人疲神乏,秦衍之有心再震雄風,魏溪可是要睡了。
宮人早就收拾了床榻,魏溪迴來後一沾枕頭就睡了。秦衍之趁著黎明前握著夜明珠秉燭夜讀了一番,第二日沒有大朝,又不用去拜見太後,索性早起又耕耘起來,隻把魏溪的美夢吵醒。
宮裏餘二的兩位妃子等了差不多一個多時辰才等來帝後,良妃倒是麵色如常,胡歆兒氣得帕子都不知道暗中扭碎了多少。
雖然昨天封後大典的時候,宮妃早就拜見過新後,今日卻是皇後走馬上任的第一日,太後不在,魏溪乃後宮之主,自然可以接掌宮務。
魏溪腰酸腿也合不攏,坐在秦衍之的身邊聽他說完後,淡淡的道:“如今後宮嬪妃也不多,太後既然不在,宮務更是少之又少,不過是一些日常瑣碎罷了。本宮也不善專,既然大家都是皇上的臣子,那就一人領一份差事做吧。手上都有事兒忙活,宮裏的日子才不至於虛度,否則整日裏閑暇無事,反而還會鬧出諸多是非來。”
秦衍之笑道:“整個後宮都是你的地盤,鋅童你做主好了。”
胡歆兒頓時唿吸一滯,她當年為後倒是想要牢牢把握後宮大權呢,可惜上頭還坐這個穆太後,穆太後頭上更是有個太皇太後,怎麽也由不得她在後宮指手畫腳。
魏溪笑道:“既然如此,本宮就效仿一下在家時管家的法子,兩位一人管宮人調度,一個管日常賞罰吧。德妃賢德兼備,想來對宮人調度甚有心得,所以這份苦差事就勞煩你了。”
胡歆兒心道,你還果然是給我個苦差事。宮人調度,看著是權利大,對德妃敬重的人就可以派油水多事兒又輕鬆的差事,嘴碎人蠢的就去做粗重活。外表看著好呢,實際上最為得罪人。再說了,你真的管理宮人,難道敢管到鳳儀宮的頭上?敢動昭熹殿的人?不過是安排一些酒掃之事罷了。而且,還有內務處呢,真正掌管宮人的可是另有其人。
魏溪又對鄭七七道:“這賞罰之事其實頗為棘手。良妃出自武將世家,想來對兵部的賞罰製度有深刻體會,用來□□宮人最是得心應手了,還請良妃不要推遲。”
良妃起身不吭不卑的道:“謹遵娘娘懿旨。”
一個是人員安排一個是賞罰,這兩樣可謂是掐住了宮人的咽喉。魏溪把這兩樣下放,瞬間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給自己肅立了一個寬宏大度的形象。
當然了,宮裏的瑣事其實蠻多的,不過,宮裏也不是沒有人專門管轄。內務處還分了六部呢,管理衣裳的,管理膳食的,管理金器等等的,每個宮的宮人也有具體安排,尋常調動基本很少,除非犯了大錯。
所以,明麵上看兩位妃子是掌權了,實際上受到的限製頗多。
至於魏溪,哦,她這幾個月估計是沒有閑暇了,身上黏糊著一個狗皮膏藥呢。
在宮裏立足,最最要緊的不是掌管宮務,而是——皇子!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知道那個盒子裏麵是啥嗎?
繡鞋上有什麽乾坤應該知道吧?
快要收尾了,卡死了,真想完結啊~~
☆、第119章
作者有話要說:
說起來,秦衍之登位後雖然磨難頗多,登位的過程卻是相當的順利。無它,先帝就這麽一個兒子。在尋常百姓家都是信奉多子多福,正房就一個兒子的話,長輩會成天念叨著多生。在皇族,隻要娶親,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開始盯著皇後的肚子,再不濟,那也是妃妾的肚子。
秦衍之最初被穆太後逼著選秀,不就是為了皇族的子孫計麽!不管這中間她有多少私心,繁衍子嗣的確是皇帝首要的任務。何況,秦衍之沒有一個兄弟的情況下,對皇子的迫切更是火燒眉毛似的。
好不容易有了皇後人選,太醫院幾乎全院出動給魏溪把脈調理身子,也是大臣們喜聞樂見的事兒。
秦衍之也是真的急,不過,他也不是毛頭小子了,人前頗為穩地住,等白術例行三日來把平安脈的時候,他就賊兮兮的問:“有沒有什麽能夠讓皇後盡快承孕的方子?”
白術頭也不抬:“微臣對婦科其實不大熟。”
秦衍之切了聲:“你就裝吧,誰不知道魏溪繼承齊太醫衣缽後,你就被趕去鑽研兒科和婦科了,打定了主意讓你在後宮裏為國分憂呢。”
白術把脈的手指一頓,憂傷的道:“微臣醫書再高明那也是男兒身,女兒家的事情自然女兒家更為明白些。皇後不是學醫嗎?到底要不要調養,怎麽調養,甚至要不要開方子,她肯定心裏有數。”
秦衍之:“你就是懶吧?”
白術鄙視對方:“皇上您這是看臣日子過得太悠哉了吧?”
秦衍之:“朕不管,反正你得給朕拿個主意出來。否則太後迴來,有你好受的。”
白術疑惑:“這事與太後有什麽關係?”
秦衍之:“太後說在朕成年禮之前還沒有皇子的話,她就送賢妃迴來侍寢。”如今三月,十二月的時候他就滿二十啦。
白術:“……”
秦衍之:“愛卿,你說如果太後真的送賢妃迴來,朕到底招不招她侍寢呢?”
白術深深歎口氣,從懷裏緩慢的掏出一個布包,神情相當的哀怨:“微臣好不容易尋來的,還沒焐熱呢。”
秦衍之一把搶過:“沒關係,朕替你焐。”說罷,已經從裏麵抽出兩本新書翻閱起來。
白術:“…………”
皇帝不止搶了白術的書,還多方打聽能夠盡快促進女子懷孕的法子。
前些日子發現臣子中有一位新添了兒子,嗯,還一添就是雙胞胎,可喜可賀,於是他就把該大臣給宣了進來,旁敲側擊。
能夠被皇帝叫得出名字,甚至知道對方有幾個兒子的臣子那官職自然不低了,當然,身子骨也很不錯,是個武將。
對方連續幾日被皇帝宣召,以為是什麽大事,結果說來說去都是族裏有多少小輩,兒子多少,女兒多少的事兒,也就納悶了,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幹啥。
後來還是族長聽了他的嘀咕後點撥了一番,才恍然醒悟,對皇帝道:“微臣族裏人丁興旺也是有緣由的。早在成親的當日,母親就遵從祖宗傳下的規矩改了我們夫妻的飲食,為的就是能夠盡快繁衍子孫。”
“也不知道是臣族裏第多少代的祖先留下的食譜,說如果想要生兒子,就得多食時令蔬果、豆類,同時,男方必須避免太多勞累,保持體力;若是想要女兒,女方就必須多食用蛋黃、柴魚和柿子等物,更應該在室內多走動。”
“還有就是……咳,體位。”
秦衍之雙耳一動:“什麽體位?”
武將見皇帝求子心切,本來還有些窘迫的心情也淡了,笑道:“男上女下容易受孕。”
“哦——————!”皇帝點頭,表示受教了。
於是,剛剛開葷沒多久的皇帝就一反常態沒有不分晝夜的黏糊著魏溪求歡了。每夜裏保持一次的頻率,第二日上朝前哪怕一柱擎天也強製忍耐著不去騷擾魏溪,衝個冷水浴就去忙活朝政了。
好在如今日子漸漸的熱了起來,皇帝又是從小習武,洗個冷水浴倒也沒什麽。
不僅如此,皇帝開始將糕點全部換成了時新的水果,正巧又是要六月了,西瓜多得可以在朝安殿打滾,皇帝是早上一個,晌午一個,晚上用了晚膳後還要吃一個,茶水都省了。
魏溪看著他一陣無語,半靠在美人榻上,輕聲念了一串藥名:“黨參、六汗、淮山、澤瀉、茯苓、牡丹皮、山茉楰、版膠各兩錢;北耆、天冬、知母、麥冬、炒扁豆、黍附、大金櫻、五彩龍骨等各三錢;以及五味子八分、熟地四錢、生地四錢。”
秦衍之從奏折中抬起頭來,滿腦袋的之乎者也:“什麽?”
魏溪翻了一頁書:“藥方。”
秦衍之傻傻的問:“什麽藥方?”
魏溪嘴角揚了揚,沒有迴答。秦衍之等不到答案,轉頭又去批閱奏折,批到一半,蹭的站起身來:“生子藥!”他一把撲到魏溪身上,“你怎麽有這個?吃了嗎?什麽時候懷孕?不對,懷上了嗎?”說著就去摸魏溪的肚子,一把被對方打開。
“隻是調養的方子,這世上哪有什麽生子藥。”
秦衍之哦了生,大手在她腹部摸來摸去,頗有一種為父者的希翼在裏麵。
胡歆兒也是做過皇後的,很是明白現在大楚朝野上下最為迫切的事情是什麽。不是她說,整個皇宮裏所有的女人都不如她胡歆兒能生。她尤記得魏貴妃被貶的時候,她就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直到自己給皇帝陪葬之前,她給大楚生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這對於朝廷來說,她就是整個大楚的恩人,是天生的皇後。
胡歆兒敢擔保,她知道的所有生子秘方絕對比大楚所有人加起來的都要多。否則她也不糊冒著要背叛穆太後的風險,隻求皇帝一夜恩寵了。
胡歆兒相信,隻要有寵,哪怕是一夜,她也可以懷上龍子,從而母憑子貴在這個皇宮裏成為唯一有子的嬪妃。有了孩子就有了把柄,皇帝不還是會被她捏著,必須隔三差五的來看視她們母子麽?隻要皇帝肯來,胡歆兒就有把握可以把人留下,隻要人留下了,第二個皇子,第三個第四個還會遠嗎?
隻是這一次,她隻需要讓皇帝去得早一些,更早一些,兒子年歲還小一點,再小一點,那麽,太後之位遲早是她的囊中之物。
到那時候還有什麽好怕的?
可惜啊,這輩子的皇帝的性子變得太多了,人也敏銳了許多,想要引誘他太難了。
倒是魏氏女,仿佛還是前世那個那般,不喜人親近。
前世,胡皇後可是要求嬪妃們晨昏定省的,哪怕嬪妃們身懷六甲也逃不脫給皇後倒茶梳頭,念書彈琴的日子。
故而,那時候後宮裏的日常是,眾多嬪妃不管刮風下雨落雪冰雹,還是疾病有孕都必須定時到皇後宮裏請安,得寵的嬪妃皇後還會賞賜她們奉茶或者給帝後梳頭的榮譽。等皇後訓誡了諸多後妃們後,在由皇後領著去給穆太後請安。皇後親自伺候著太後用了早膳,然後眾人說笑一番後,再由穆太後帶著去給太皇太後請安。嗯,偶爾太皇太後還會吩咐一些活計,比如給她老人家縫製一件大髦,或者抹額或者護膝什麽的,再有就是抄寫《佛經》,一抄就是九百九十九卷,夠折騰的。
胡皇後有皇帝撐腰,哪怕領了差事,轉頭皇帝來請安的時候就給迴絕了,都不用胡皇後動嘴。其他嬪妃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魏氏女因為寫了一手鐵畫銀鉤的字,還被太皇太後嫌棄,說殺戮之心太重,字如其人,囂張跋扈,讓她用小楷日日抄寫《佛經》《波羅蜜經》。哪天抄完了,前一盞茶還放在太皇太後的桌案上,茶水喝完就被太皇太後燒給了菩薩,然後再吩咐她繼續抄寫。
現在偶爾想想那時候在後宮中的日子,胡歆兒都覺得頗為解氣。看吧,魏氏女你也有被皇帝置之不理不聞不問的時候,你也有被太皇太後當作螻蟻一般看待的時候。那時候的穆太後對她也頗為冷淡,哪怕是入宮的第二日來拜見太後呢,得的不過是一支不過一兩重的金簪,連個宮女都不如。
魏氏女的心性在如今的胡歆兒看來,依然覺得有些驚秫。實在是,太冷淡,不,是太冷靜了。哪怕你將她踩在泥土裏,她也不會給你一個求饒的眼神,更加別說趨炎附勢卑躬屈膝了。
偶爾,被後宮兩大高山欺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胡歆兒幾次三番都以為魏氏女會奮起反抗,結果,低頭看去,卻永遠隻能看到她端著一張不吭不卑的臉,徐徐的俯首,像一個沒有魂魄的木偶,冷眼看著寶座上的眾人唱了一出又一出啼笑皆非的醜戲。
直到多年後,皇帝突如其來的移栽了一棵梅樹,然後隨著梅樹的拔根而起,胡歆兒作為皇後的一生也戛然而止。
胡歆兒才猛然醒悟,後知後覺的感到渾身發冷。
今生無數次的午夜夢迴,胡歆兒都恍惚的見到了冷宮中,爬出斑駁宮牆的那一支紅梅,如人血般澆灌過似攝人。
魏氏女作為皇後入主中宮三個月,其實也發生了一些事情。其中最為醒目的一件則是後宮宮人的大幅消減,由原來的兩千多人直接減掉了差不多五百人,全部都是宮裏年紀超過了二十五歲的宮女們。
如今後宮歸皇後管製,宮女們也不再是單純的外放出宮,任由其自生自滅了。
魏溪粗略一看書的邊角就知道皇宮裏最貴的這隻童子雞經常翻閱它們,都懶得數落他了。書本拿出來,底下還有個盒子。
秦衍之趴在床榻上,興致勃勃的說:“這個東西好啊,是特意給你準備的。”
魏溪一聽,也不打開反而將盒子放入了櫃中,秦衍之慫恿:“看看嘛,都是工部的能工巧匠們特意挑選的暖玉雕琢而成,朕特意比較過,相差毫厘。”
魏溪把櫃門一關,斬釘截鐵的說:“不看、不摸、不用。”
秦衍之拖著她的雙腿:“這是我們的新婚賀禮,我們現在不用日後可以嚐試著用用,你先打開看看。”說著,雙手不知道怎麽就鑽入了她的衣襟內,另一隻手摸索著扯掉她的腰帶。
魏溪推他:“還沒沐浴呢。”
秦衍之把腦袋埋在了她的脖子裏,一邊親吻一邊含糊道:“先洞房再沐浴。”
秦衍之到底是男子,而且是成年男子了,又是習武多年,他真正用強的時候魏溪根本抗爭不過。洞房花燭夜,她也不能真的拿著銀針或者金簪逼著夫君不準近身吧,所以,這事半推半就也就成了。
魏溪到了緊要關頭還在摸索:“帕子丟哪裏去了?”
秦衍之渾身汗水滴答,反問:“什麽帕子?”
“白色的繡帕。”頓了頓,強調,“純白色,洞房用的。”
秦衍之箭在弦上,摟上她的腰肢:“丟了就丟了,又不是什麽要緊東西。”
魏溪推他:“太後日後要問的。”
秦衍之這才醒悟過來,也不多話,自己搗鼓著自己的寶貝緩慢的直搗黃龍,還勸她:“太後都不在宮裏,等她要看的時候隨便拿塊帕子,殺隻雞滴幾滴血給她交差就是了。”
魏溪:“……”
秦衍之初次嚐試魚水之歡,持久力真的不敢恭維,魏溪腦袋半靠在軟枕上,冷冷的看著他。
秦衍之:“我……嗯,太興奮了。等會再戰,包梓童滿意。”
魏溪:“童子雞。”
秦衍之:“咳,初學者,鋅童你多包涵嘛。第二次我就熟能生巧了。”
魏溪:“童子雞。”
秦衍之欲哭無淚,抱著自家皇後跑去沐浴,在浴池裏又受了刺激,第二次好歹久了些。兩個人渾身濕漉漉的,加上忙活了三日,人疲神乏,秦衍之有心再震雄風,魏溪可是要睡了。
宮人早就收拾了床榻,魏溪迴來後一沾枕頭就睡了。秦衍之趁著黎明前握著夜明珠秉燭夜讀了一番,第二日沒有大朝,又不用去拜見太後,索性早起又耕耘起來,隻把魏溪的美夢吵醒。
宮裏餘二的兩位妃子等了差不多一個多時辰才等來帝後,良妃倒是麵色如常,胡歆兒氣得帕子都不知道暗中扭碎了多少。
雖然昨天封後大典的時候,宮妃早就拜見過新後,今日卻是皇後走馬上任的第一日,太後不在,魏溪乃後宮之主,自然可以接掌宮務。
魏溪腰酸腿也合不攏,坐在秦衍之的身邊聽他說完後,淡淡的道:“如今後宮嬪妃也不多,太後既然不在,宮務更是少之又少,不過是一些日常瑣碎罷了。本宮也不善專,既然大家都是皇上的臣子,那就一人領一份差事做吧。手上都有事兒忙活,宮裏的日子才不至於虛度,否則整日裏閑暇無事,反而還會鬧出諸多是非來。”
秦衍之笑道:“整個後宮都是你的地盤,鋅童你做主好了。”
胡歆兒頓時唿吸一滯,她當年為後倒是想要牢牢把握後宮大權呢,可惜上頭還坐這個穆太後,穆太後頭上更是有個太皇太後,怎麽也由不得她在後宮指手畫腳。
魏溪笑道:“既然如此,本宮就效仿一下在家時管家的法子,兩位一人管宮人調度,一個管日常賞罰吧。德妃賢德兼備,想來對宮人調度甚有心得,所以這份苦差事就勞煩你了。”
胡歆兒心道,你還果然是給我個苦差事。宮人調度,看著是權利大,對德妃敬重的人就可以派油水多事兒又輕鬆的差事,嘴碎人蠢的就去做粗重活。外表看著好呢,實際上最為得罪人。再說了,你真的管理宮人,難道敢管到鳳儀宮的頭上?敢動昭熹殿的人?不過是安排一些酒掃之事罷了。而且,還有內務處呢,真正掌管宮人的可是另有其人。
魏溪又對鄭七七道:“這賞罰之事其實頗為棘手。良妃出自武將世家,想來對兵部的賞罰製度有深刻體會,用來□□宮人最是得心應手了,還請良妃不要推遲。”
良妃起身不吭不卑的道:“謹遵娘娘懿旨。”
一個是人員安排一個是賞罰,這兩樣可謂是掐住了宮人的咽喉。魏溪把這兩樣下放,瞬間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給自己肅立了一個寬宏大度的形象。
當然了,宮裏的瑣事其實蠻多的,不過,宮裏也不是沒有人專門管轄。內務處還分了六部呢,管理衣裳的,管理膳食的,管理金器等等的,每個宮的宮人也有具體安排,尋常調動基本很少,除非犯了大錯。
所以,明麵上看兩位妃子是掌權了,實際上受到的限製頗多。
至於魏溪,哦,她這幾個月估計是沒有閑暇了,身上黏糊著一個狗皮膏藥呢。
在宮裏立足,最最要緊的不是掌管宮務,而是——皇子!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知道那個盒子裏麵是啥嗎?
繡鞋上有什麽乾坤應該知道吧?
快要收尾了,卡死了,真想完結啊~~
☆、第119章
作者有話要說:
說起來,秦衍之登位後雖然磨難頗多,登位的過程卻是相當的順利。無它,先帝就這麽一個兒子。在尋常百姓家都是信奉多子多福,正房就一個兒子的話,長輩會成天念叨著多生。在皇族,隻要娶親,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開始盯著皇後的肚子,再不濟,那也是妃妾的肚子。
秦衍之最初被穆太後逼著選秀,不就是為了皇族的子孫計麽!不管這中間她有多少私心,繁衍子嗣的確是皇帝首要的任務。何況,秦衍之沒有一個兄弟的情況下,對皇子的迫切更是火燒眉毛似的。
好不容易有了皇後人選,太醫院幾乎全院出動給魏溪把脈調理身子,也是大臣們喜聞樂見的事兒。
秦衍之也是真的急,不過,他也不是毛頭小子了,人前頗為穩地住,等白術例行三日來把平安脈的時候,他就賊兮兮的問:“有沒有什麽能夠讓皇後盡快承孕的方子?”
白術頭也不抬:“微臣對婦科其實不大熟。”
秦衍之切了聲:“你就裝吧,誰不知道魏溪繼承齊太醫衣缽後,你就被趕去鑽研兒科和婦科了,打定了主意讓你在後宮裏為國分憂呢。”
白術把脈的手指一頓,憂傷的道:“微臣醫書再高明那也是男兒身,女兒家的事情自然女兒家更為明白些。皇後不是學醫嗎?到底要不要調養,怎麽調養,甚至要不要開方子,她肯定心裏有數。”
秦衍之:“你就是懶吧?”
白術鄙視對方:“皇上您這是看臣日子過得太悠哉了吧?”
秦衍之:“朕不管,反正你得給朕拿個主意出來。否則太後迴來,有你好受的。”
白術疑惑:“這事與太後有什麽關係?”
秦衍之:“太後說在朕成年禮之前還沒有皇子的話,她就送賢妃迴來侍寢。”如今三月,十二月的時候他就滿二十啦。
白術:“……”
秦衍之:“愛卿,你說如果太後真的送賢妃迴來,朕到底招不招她侍寢呢?”
白術深深歎口氣,從懷裏緩慢的掏出一個布包,神情相當的哀怨:“微臣好不容易尋來的,還沒焐熱呢。”
秦衍之一把搶過:“沒關係,朕替你焐。”說罷,已經從裏麵抽出兩本新書翻閱起來。
白術:“…………”
皇帝不止搶了白術的書,還多方打聽能夠盡快促進女子懷孕的法子。
前些日子發現臣子中有一位新添了兒子,嗯,還一添就是雙胞胎,可喜可賀,於是他就把該大臣給宣了進來,旁敲側擊。
能夠被皇帝叫得出名字,甚至知道對方有幾個兒子的臣子那官職自然不低了,當然,身子骨也很不錯,是個武將。
對方連續幾日被皇帝宣召,以為是什麽大事,結果說來說去都是族裏有多少小輩,兒子多少,女兒多少的事兒,也就納悶了,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幹啥。
後來還是族長聽了他的嘀咕後點撥了一番,才恍然醒悟,對皇帝道:“微臣族裏人丁興旺也是有緣由的。早在成親的當日,母親就遵從祖宗傳下的規矩改了我們夫妻的飲食,為的就是能夠盡快繁衍子孫。”
“也不知道是臣族裏第多少代的祖先留下的食譜,說如果想要生兒子,就得多食時令蔬果、豆類,同時,男方必須避免太多勞累,保持體力;若是想要女兒,女方就必須多食用蛋黃、柴魚和柿子等物,更應該在室內多走動。”
“還有就是……咳,體位。”
秦衍之雙耳一動:“什麽體位?”
武將見皇帝求子心切,本來還有些窘迫的心情也淡了,笑道:“男上女下容易受孕。”
“哦——————!”皇帝點頭,表示受教了。
於是,剛剛開葷沒多久的皇帝就一反常態沒有不分晝夜的黏糊著魏溪求歡了。每夜裏保持一次的頻率,第二日上朝前哪怕一柱擎天也強製忍耐著不去騷擾魏溪,衝個冷水浴就去忙活朝政了。
好在如今日子漸漸的熱了起來,皇帝又是從小習武,洗個冷水浴倒也沒什麽。
不僅如此,皇帝開始將糕點全部換成了時新的水果,正巧又是要六月了,西瓜多得可以在朝安殿打滾,皇帝是早上一個,晌午一個,晚上用了晚膳後還要吃一個,茶水都省了。
魏溪看著他一陣無語,半靠在美人榻上,輕聲念了一串藥名:“黨參、六汗、淮山、澤瀉、茯苓、牡丹皮、山茉楰、版膠各兩錢;北耆、天冬、知母、麥冬、炒扁豆、黍附、大金櫻、五彩龍骨等各三錢;以及五味子八分、熟地四錢、生地四錢。”
秦衍之從奏折中抬起頭來,滿腦袋的之乎者也:“什麽?”
魏溪翻了一頁書:“藥方。”
秦衍之傻傻的問:“什麽藥方?”
魏溪嘴角揚了揚,沒有迴答。秦衍之等不到答案,轉頭又去批閱奏折,批到一半,蹭的站起身來:“生子藥!”他一把撲到魏溪身上,“你怎麽有這個?吃了嗎?什麽時候懷孕?不對,懷上了嗎?”說著就去摸魏溪的肚子,一把被對方打開。
“隻是調養的方子,這世上哪有什麽生子藥。”
秦衍之哦了生,大手在她腹部摸來摸去,頗有一種為父者的希翼在裏麵。
胡歆兒也是做過皇後的,很是明白現在大楚朝野上下最為迫切的事情是什麽。不是她說,整個皇宮裏所有的女人都不如她胡歆兒能生。她尤記得魏貴妃被貶的時候,她就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直到自己給皇帝陪葬之前,她給大楚生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這對於朝廷來說,她就是整個大楚的恩人,是天生的皇後。
胡歆兒敢擔保,她知道的所有生子秘方絕對比大楚所有人加起來的都要多。否則她也不糊冒著要背叛穆太後的風險,隻求皇帝一夜恩寵了。
胡歆兒相信,隻要有寵,哪怕是一夜,她也可以懷上龍子,從而母憑子貴在這個皇宮裏成為唯一有子的嬪妃。有了孩子就有了把柄,皇帝不還是會被她捏著,必須隔三差五的來看視她們母子麽?隻要皇帝肯來,胡歆兒就有把握可以把人留下,隻要人留下了,第二個皇子,第三個第四個還會遠嗎?
隻是這一次,她隻需要讓皇帝去得早一些,更早一些,兒子年歲還小一點,再小一點,那麽,太後之位遲早是她的囊中之物。
到那時候還有什麽好怕的?
可惜啊,這輩子的皇帝的性子變得太多了,人也敏銳了許多,想要引誘他太難了。
倒是魏氏女,仿佛還是前世那個那般,不喜人親近。
前世,胡皇後可是要求嬪妃們晨昏定省的,哪怕嬪妃們身懷六甲也逃不脫給皇後倒茶梳頭,念書彈琴的日子。
故而,那時候後宮裏的日常是,眾多嬪妃不管刮風下雨落雪冰雹,還是疾病有孕都必須定時到皇後宮裏請安,得寵的嬪妃皇後還會賞賜她們奉茶或者給帝後梳頭的榮譽。等皇後訓誡了諸多後妃們後,在由皇後領著去給穆太後請安。皇後親自伺候著太後用了早膳,然後眾人說笑一番後,再由穆太後帶著去給太皇太後請安。嗯,偶爾太皇太後還會吩咐一些活計,比如給她老人家縫製一件大髦,或者抹額或者護膝什麽的,再有就是抄寫《佛經》,一抄就是九百九十九卷,夠折騰的。
胡皇後有皇帝撐腰,哪怕領了差事,轉頭皇帝來請安的時候就給迴絕了,都不用胡皇後動嘴。其他嬪妃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魏氏女因為寫了一手鐵畫銀鉤的字,還被太皇太後嫌棄,說殺戮之心太重,字如其人,囂張跋扈,讓她用小楷日日抄寫《佛經》《波羅蜜經》。哪天抄完了,前一盞茶還放在太皇太後的桌案上,茶水喝完就被太皇太後燒給了菩薩,然後再吩咐她繼續抄寫。
現在偶爾想想那時候在後宮中的日子,胡歆兒都覺得頗為解氣。看吧,魏氏女你也有被皇帝置之不理不聞不問的時候,你也有被太皇太後當作螻蟻一般看待的時候。那時候的穆太後對她也頗為冷淡,哪怕是入宮的第二日來拜見太後呢,得的不過是一支不過一兩重的金簪,連個宮女都不如。
魏氏女的心性在如今的胡歆兒看來,依然覺得有些驚秫。實在是,太冷淡,不,是太冷靜了。哪怕你將她踩在泥土裏,她也不會給你一個求饒的眼神,更加別說趨炎附勢卑躬屈膝了。
偶爾,被後宮兩大高山欺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胡歆兒幾次三番都以為魏氏女會奮起反抗,結果,低頭看去,卻永遠隻能看到她端著一張不吭不卑的臉,徐徐的俯首,像一個沒有魂魄的木偶,冷眼看著寶座上的眾人唱了一出又一出啼笑皆非的醜戲。
直到多年後,皇帝突如其來的移栽了一棵梅樹,然後隨著梅樹的拔根而起,胡歆兒作為皇後的一生也戛然而止。
胡歆兒才猛然醒悟,後知後覺的感到渾身發冷。
今生無數次的午夜夢迴,胡歆兒都恍惚的見到了冷宮中,爬出斑駁宮牆的那一支紅梅,如人血般澆灌過似攝人。
魏氏女作為皇後入主中宮三個月,其實也發生了一些事情。其中最為醒目的一件則是後宮宮人的大幅消減,由原來的兩千多人直接減掉了差不多五百人,全部都是宮裏年紀超過了二十五歲的宮女們。
如今後宮歸皇後管製,宮女們也不再是單純的外放出宮,任由其自生自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