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真的都想看帝後在這個世界開車生子嗎?有沒有雷的?沒人反對就放飛了哦。
重點不在互相宮鬥所以也不會很複雜,都是爛大街招數。
☆、第107章
許是皇上用了三段循序漸進的描述,讓他的話變得十分真實。賢妃驀地瞪大眼睛,她並不知道,玉簡記載,陸清霜也是使了同樣一招陷害她,原身連查也不查便將她定罪。
待賢妃失勢後,大公主驚惶不安,照看之人又不盡心,還未等陸清霜產下腹中子,原身唯一的血脈便病逝了。
這便是俆妙君憤怒的根源,陸清霜竟然讓五歲的孩子去陷害她最親近的人!即便大公主不曾因此而死,但等她長大,等她明白當年所作所為,何異於再將她殺死一次?!
玉簡中賢妃也是這般,絲毫不為自己求情,一心護著大公主。俆妙君隻想親自判斷,賢妃究竟是出於真心,還是想利用慈母的姿態最後一搏?畢竟奶娘是賢妃的人,而大公主被喂食時曾激烈反抗,好似知道點心有毒一般,再看大公主的裝束,也不像特別受寵的樣子。
但從大公主一頭撲進賢妃懷裏,俆妙君便知道賢妃是真的疼愛她,小孩子對善意最為敏感,會本能地尋求最親近之人的保護。
“若臣妾說冤枉,皇上會信嗎?”
賢妃緊緊摟著大公主,小女孩的身體瑟瑟發抖,讓她心中疼得厲害,那雙看似死水一般的眼中,卻藏著一絲希翼,能活下來,誰又願意死去?
更何況,她還希望能陪伴著大公主,看她長大,成婚,生兒育女。
當年皇上讓她養著大公主,她心裏並不情願,那會兒她不過十□□歲,總覺得遲早會有自己的親生兒女,養別人的女兒算怎麽迴事?但她絲毫不敢怠慢,總將大公主打扮得金尊玉貴,尤其發現大公主的存在能引皇上多來她宵玉宮時,竟有幾分慶幸了。
可人非草木,時日久了便會生出感情,她陪著大公主成長,教她說話,教她走路,教她識字,漸漸將她當做親女。華貴的衣服換下,取而代之是她親手縫製的衣衫,金釵首飾取下,隻因小孩子皮膚嬌嫩,她怕她劃傷。
這些年來,她已不再奢望能懷上龍種,但她並不遺憾,她已經擁有了最乖巧的女兒。
“朕不信。”
果然,賢妃眼底的光熄滅了,隻可憐了大公主……
“但朕相信自己的女兒。”俆妙君語氣溫柔道:“阿瑤,過來,到父皇這裏來。”
大公主噙著眼淚,遲疑地看了皇帝一眼,又躲進賢妃懷抱。
賢妃一愣,趕緊讓大公主抬起頭來,“去吧,你父皇有話問你,沒事的。”
大公主得了賢妃的保證,磨磨蹭蹭地來到俆妙君身邊,聽對方問:“阿瑤,今日宸貴妃喂你吃糕點,你為何拒絕?還推她呢?”
“娘娘說,除了她和奶娘,阿瑤不能吃任何人給的東西。”大公主帶著哭腔奶聲奶氣地迴道,又委屈補充了一句:“阿瑤才沒有推人。”
“哦?父皇給的也不能吃?”
大公主搖搖頭,嚴肅著臉:“不可以,娘娘會生氣。”
“……”
賢妃臉色尷尬,斥道:“你這孩子,胡說什麽呢?皇上,我……”
她本想解釋,卻發現皇上的眼神十分柔和,朝她點了點頭。
俆妙君見到向來高貴端莊的賢妃,忽然有如尋常人家的母親一般訓子,心中不由升起幾分好感,她摸摸大公主的頭,道:“娘娘說得對,要聽話好嗎?”
大公主嘟著嘴:“阿瑤一直很聽話。”
陸清霜見勢不妙,她忙插話道:“皇上,小孩子懂什麽呢?她——”
“是啊,小孩子懂什麽呢?阿瑤怎麽會想到她的奶娘竟利用賢妃教導她的話,誤導他人以為她是知情者?就算賢妃承擔了所有的罪,但身為''幫兇''的大公主,名聲又能好到哪裏去?”
俆妙君的語氣低沉,好似醞釀著風暴:“奶娘自盡,或如她留書中所提是心生愧疚,或是以命換命陷害他人,或者,是她被真正的幕後之人滅口。不論是哪一種,朕現在無法分辨,但此案牽涉到貴妃與賢妃,那便交由兩位一起查證吧。”
一位急著洗脫嫌疑,一位急著找出“真兇”,不是正好嗎?
[叮!“鬥倒賢妃”任務失敗,扣除10000積分。]
“皇上,貴妃娘娘她暈過去了!!”
**
賢妃很快自證清白,而陸清霜也借著調查之便毀滅證據,將自己摘了出來。
通過此事她總算感受到皇上對她的態度有所變化,心慌之下,竟不敢將懷孕之事告訴瑞親王,似乎讓一切與原軌跡發生了轉變。
又幾場春雨洗潤,原本悶熱的天氣驟然涼爽,上京中的牡丹花開了。
四月初一,邑國使團載著牛羊貢品前來朝覲。邑國乃是東禹國的屬國,不過這十餘年來不□□分,這一迴使節陣容空前龐大,竟還有些示威的意思。
玉簡記載,此次接待屬國之事,原身是交由瑞親王代宗室,與鴻臚寺共同負責。後在宮宴之上,陸清霜麵對邑國來使的刁難,借助係統輕鬆化解,大出風頭。席間,她與瑞親王就在原身眼皮子底下眉來眼去,原身竟真的未曾發現麽?更令她不解的是,原身為何能忍受心愛之人在諸多外男麵前拋頭露麵?
“李十全,傳朕旨意,此事交由瑞親王並鴻臚寺督辦,定要展示我泱泱大國之風。”俆妙君當然不會擅自更改劇情,陸清霜願意丟人,她更不會提醒。
想到即將到來的好戲,她習慣性地露出笑意,這一笑恰好落入李十全眼中,他竟從皇上神情裏看出一絲狡黠,一絲柔媚?
一定是這幾日太累了……
很快便是宮宴之日,當夜明月清風,飛星纖雲。
俆妙君坐在高台之上,左右分別是蔣太後與大公主,其餘嬪妃一律安排在下首,更遠處則是眾位臣子與邑國使節。
宴席上推杯換盞,你來我往,談笑風生,好不熱鬧。
邑國使臣巴格查見火候已足,悄悄對幾位隨從使了個眼色,見大家會意,他便站起來,舉杯走到中央,朗聲道:“尊敬的陛下,臣遠在邑國,卻早聞東禹國人才濟濟,英雄輩出,而朝中更是四方俊傑匯聚之地。”
“邑國仰慕東禹文明者眾,此次朝覲前夕,吾王欽點了幾位熟讀貴國詩詞典籍之人,隨臣一道而來,不知陛下可否著人指點一番,也讓臣等瞻仰貴國風采,見識到鄙國的差距。”
說是指點,實則比試,諸位大臣見邑國有備而來,大多麵色不愉。
“哼!”禮部侍郎魏涵放下酒杯,正要譏諷,卻聽皇上道:“有何不可?不知來使想要朕如何指點?”
巴格查聽著東禹國皇帝高高在上的語氣,頓時心生不快,腹誹道一會兒讓你好看!臉上卻笑著說:“既然熟讀典籍,自然請教文史相關,不若就讓他們將學問上的不解之處講出來,陛下派人解答如何?”
“可。”
東禹國諸位大臣心中生疑,為何皇上應得如此輕率?不過皇上既然定了,他們自不會拆台,而且,若有機會能收拾這幫欲壑難填的蠻夷,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都察院第一噴子柳書平大人克製地拉平嘴角,輕撫三寸美須。
待到邑國提出第一問,諸位大臣稍稍坐正了些,對方出題不但刁鑽,從細微處彰顯其對東禹國經典的熟悉,且他們竟敢對國中聖人之語提出質疑,這無非是一種挑釁。
大臣們冥思苦想,那提問的男子得意道:“不知有何人能指點?”
一道女聲遙遙傳來:“如此簡單一題何須勞煩各位大人,本宮便能指點於你。”
眾人無不錯愕地投注視線,但見一絕色佳人靜靜立於案幾後。
陸清霜本欲直接走到場中央,但她忽然憶起皇上近日的變化,特意渴盼地望著對方,見皇上隻是微笑,並未阻止,於是大著膽子上前來。
她紅唇輕啟,借助由係統所購買的《聖人語錄三千集解析》,引入後世思維,極具前瞻性地重新解讀了聖人之言,將邑國男子堵得啞口無言。
陸清霜掃了眼場中垂目沉思的大臣們,又與瑞親王的視線撞上,繼而纏繞在一起,一時間心花怒放。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5。]
???
她正驚疑不定,邑國使團又走出一位青年,他生得俊逸,一雙墨藍的瞳孔仿佛纏綿著情意,稍稍安撫了陸清霜的不安。她被青年的美色所迷,心跳得不禁快起來。
隻聽對方勾著舌尖道:“臣有疑問,乃是於雜本上看過的一道字謎——胡天八月不歸來。”
青年奇異的腔調讓他說話仿佛念詩般充滿韻律,陸清霜一時心神恍惚,就在此時,她又聽見了噩夢般的聲音。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1。]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1。]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1。]
擾人的聲音竟是綿延不絕,根本停不下來!!
在這番提示之下,她哪裏還有心思猜謎,頓時愣在場中。那青年以為將她難倒了,趕緊逼問道:“娘娘,您可答得上來?若是不行,便不要逞強吧。”
陸清霜本打算去後台搜羅一本《字謎全集》,可係統提示太密集,竟將控製麵板都覆蓋住了,她急得額頭見汗,張口結舌道:“本宮、我……”
[叮!“征服邑國使團”任務失敗,扣除20000積分。]
……
“皇上,貴妃娘娘她又暈過去了!!”
咦?為什麽要說又?
作者有話要說: 字謎不百度你們能猜出來嗎?其實它好像並沒有標準答案。
☆、第108章
東禹國貴妃娘娘被邑國人的一道謎題難得暈倒在地,這簡直是天大的醜聞!諸位大臣原本就不滿她擅自拋頭露麵,更不喜她第一題的解析,不過見她忽悠住了來使,又得皇帝愛重這才隱忍,可現下眾人恨不得讓皇上將此妖妃打入冷宮!
起初一題真的很難嗎?於普通人或許是,所以邑國人沾沾自喜,以為能給東禹國一個下馬威,可對於從出生便沐浴東禹文化,在詩詞典籍中翻浪作舟的朝臣們而言,又怎會被難住?
要解,並不難解,眾臣為難的是如何解得漂亮,既能打擊小人,又不墮東禹國之威!
偏偏是這一閃神,臉就給丟了……
那字謎分明不值一提!
俆妙君欣賞著眾臣憋氣的臉色,心中暗笑不已,陸清霜的解析當然沒有錯,但那是經過時代遷移,曆史對聖人之語的重新注釋,現在的文人們又怎麽可能輕易接受?但凡脫離了時代背景的文學討論,都是嘩眾取寵。
陸清霜一位古代才女,竟會犯下如此大錯,隻因她被原身寵壞了,總以為憑著係統便能無往不利,早不知天高地厚。
俆妙君見氣氛已熱,便道:“貴妃身子不適,柳大人,便由你來答吧。”
柳書平被點名,渾身一震,在其餘臣子豔羨的目光中,像個炮筒般猛地站起:“是!臣定不負皇上信任!”他雄赳赳氣昂昂地邁步上場,銳利的眼神對上邑國青年,對方正洋洋得意地看著他,柳書平心火驟起,卻故作淡然道:“八月不歸,僅餘古二,合之,不過一‘呈’爾。”
他不等對方做出反應,借機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地一頓嘲諷,言辭刻薄至極卻藏在恭維之下,惹得巴格查麵色沉鬱,有火發不出,最終對皇上委屈道:“貴國聖人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縱然臣等學識略有不足,但一直發憤忘食,勤勉不息,貴國臣子為何譏諷?莫非這便是泱泱大國的待客之道?”
短暫寂靜。
俆妙君默然,半晌才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朕竟不知,聖人所言已被人曲解至此,這便是邑國的‘熟讀經典’?”
啥?見東禹國諸位大臣忍笑不止,巴格查心生不妙,論東禹國文化,他並不如幾位隨行者精通,有人低聲在他耳畔解釋一番,巴格查臉色漲紫,哪裏還有臉再行提問?但又不甘如此收場,他靈光一閃道:“臣此次前來,隨行中人亦有幾員驍勇之士,聽聞貴國鎮國侯為當世第一猛將,不知可否賜教?”
又一次寂靜。
見東禹國臣子們紛紛低頭,巴格查不禁得意,誰人不知東禹國皇帝多年來對鎮國侯的忌憚?鎮國侯此時不在上京,根本無從賜教,此一請求既不會失麵子,又能膈應東禹國上下,可謂一箭雙雕。
席上當然也有那等機敏的臣子,他們察覺到近日皇上對鎮國侯府的態度似有變化,於是借此機會偷偷窺探,試圖求證,可惜燈火暗淡,無人能看清帝王的神色。
唯有李十全湊得近,他發現皇上竟與下首的德妃對視一眼,德妃不著痕跡地點點頭,他心中正琢磨其中深意,就聽皇上道:“鎮國侯遠在西北,朕無法滿足你的要求。”
“無妨——”
重點不在互相宮鬥所以也不會很複雜,都是爛大街招數。
☆、第107章
許是皇上用了三段循序漸進的描述,讓他的話變得十分真實。賢妃驀地瞪大眼睛,她並不知道,玉簡記載,陸清霜也是使了同樣一招陷害她,原身連查也不查便將她定罪。
待賢妃失勢後,大公主驚惶不安,照看之人又不盡心,還未等陸清霜產下腹中子,原身唯一的血脈便病逝了。
這便是俆妙君憤怒的根源,陸清霜竟然讓五歲的孩子去陷害她最親近的人!即便大公主不曾因此而死,但等她長大,等她明白當年所作所為,何異於再將她殺死一次?!
玉簡中賢妃也是這般,絲毫不為自己求情,一心護著大公主。俆妙君隻想親自判斷,賢妃究竟是出於真心,還是想利用慈母的姿態最後一搏?畢竟奶娘是賢妃的人,而大公主被喂食時曾激烈反抗,好似知道點心有毒一般,再看大公主的裝束,也不像特別受寵的樣子。
但從大公主一頭撲進賢妃懷裏,俆妙君便知道賢妃是真的疼愛她,小孩子對善意最為敏感,會本能地尋求最親近之人的保護。
“若臣妾說冤枉,皇上會信嗎?”
賢妃緊緊摟著大公主,小女孩的身體瑟瑟發抖,讓她心中疼得厲害,那雙看似死水一般的眼中,卻藏著一絲希翼,能活下來,誰又願意死去?
更何況,她還希望能陪伴著大公主,看她長大,成婚,生兒育女。
當年皇上讓她養著大公主,她心裏並不情願,那會兒她不過十□□歲,總覺得遲早會有自己的親生兒女,養別人的女兒算怎麽迴事?但她絲毫不敢怠慢,總將大公主打扮得金尊玉貴,尤其發現大公主的存在能引皇上多來她宵玉宮時,竟有幾分慶幸了。
可人非草木,時日久了便會生出感情,她陪著大公主成長,教她說話,教她走路,教她識字,漸漸將她當做親女。華貴的衣服換下,取而代之是她親手縫製的衣衫,金釵首飾取下,隻因小孩子皮膚嬌嫩,她怕她劃傷。
這些年來,她已不再奢望能懷上龍種,但她並不遺憾,她已經擁有了最乖巧的女兒。
“朕不信。”
果然,賢妃眼底的光熄滅了,隻可憐了大公主……
“但朕相信自己的女兒。”俆妙君語氣溫柔道:“阿瑤,過來,到父皇這裏來。”
大公主噙著眼淚,遲疑地看了皇帝一眼,又躲進賢妃懷抱。
賢妃一愣,趕緊讓大公主抬起頭來,“去吧,你父皇有話問你,沒事的。”
大公主得了賢妃的保證,磨磨蹭蹭地來到俆妙君身邊,聽對方問:“阿瑤,今日宸貴妃喂你吃糕點,你為何拒絕?還推她呢?”
“娘娘說,除了她和奶娘,阿瑤不能吃任何人給的東西。”大公主帶著哭腔奶聲奶氣地迴道,又委屈補充了一句:“阿瑤才沒有推人。”
“哦?父皇給的也不能吃?”
大公主搖搖頭,嚴肅著臉:“不可以,娘娘會生氣。”
“……”
賢妃臉色尷尬,斥道:“你這孩子,胡說什麽呢?皇上,我……”
她本想解釋,卻發現皇上的眼神十分柔和,朝她點了點頭。
俆妙君見到向來高貴端莊的賢妃,忽然有如尋常人家的母親一般訓子,心中不由升起幾分好感,她摸摸大公主的頭,道:“娘娘說得對,要聽話好嗎?”
大公主嘟著嘴:“阿瑤一直很聽話。”
陸清霜見勢不妙,她忙插話道:“皇上,小孩子懂什麽呢?她——”
“是啊,小孩子懂什麽呢?阿瑤怎麽會想到她的奶娘竟利用賢妃教導她的話,誤導他人以為她是知情者?就算賢妃承擔了所有的罪,但身為''幫兇''的大公主,名聲又能好到哪裏去?”
俆妙君的語氣低沉,好似醞釀著風暴:“奶娘自盡,或如她留書中所提是心生愧疚,或是以命換命陷害他人,或者,是她被真正的幕後之人滅口。不論是哪一種,朕現在無法分辨,但此案牽涉到貴妃與賢妃,那便交由兩位一起查證吧。”
一位急著洗脫嫌疑,一位急著找出“真兇”,不是正好嗎?
[叮!“鬥倒賢妃”任務失敗,扣除10000積分。]
“皇上,貴妃娘娘她暈過去了!!”
**
賢妃很快自證清白,而陸清霜也借著調查之便毀滅證據,將自己摘了出來。
通過此事她總算感受到皇上對她的態度有所變化,心慌之下,竟不敢將懷孕之事告訴瑞親王,似乎讓一切與原軌跡發生了轉變。
又幾場春雨洗潤,原本悶熱的天氣驟然涼爽,上京中的牡丹花開了。
四月初一,邑國使團載著牛羊貢品前來朝覲。邑國乃是東禹國的屬國,不過這十餘年來不□□分,這一迴使節陣容空前龐大,竟還有些示威的意思。
玉簡記載,此次接待屬國之事,原身是交由瑞親王代宗室,與鴻臚寺共同負責。後在宮宴之上,陸清霜麵對邑國來使的刁難,借助係統輕鬆化解,大出風頭。席間,她與瑞親王就在原身眼皮子底下眉來眼去,原身竟真的未曾發現麽?更令她不解的是,原身為何能忍受心愛之人在諸多外男麵前拋頭露麵?
“李十全,傳朕旨意,此事交由瑞親王並鴻臚寺督辦,定要展示我泱泱大國之風。”俆妙君當然不會擅自更改劇情,陸清霜願意丟人,她更不會提醒。
想到即將到來的好戲,她習慣性地露出笑意,這一笑恰好落入李十全眼中,他竟從皇上神情裏看出一絲狡黠,一絲柔媚?
一定是這幾日太累了……
很快便是宮宴之日,當夜明月清風,飛星纖雲。
俆妙君坐在高台之上,左右分別是蔣太後與大公主,其餘嬪妃一律安排在下首,更遠處則是眾位臣子與邑國使節。
宴席上推杯換盞,你來我往,談笑風生,好不熱鬧。
邑國使臣巴格查見火候已足,悄悄對幾位隨從使了個眼色,見大家會意,他便站起來,舉杯走到中央,朗聲道:“尊敬的陛下,臣遠在邑國,卻早聞東禹國人才濟濟,英雄輩出,而朝中更是四方俊傑匯聚之地。”
“邑國仰慕東禹文明者眾,此次朝覲前夕,吾王欽點了幾位熟讀貴國詩詞典籍之人,隨臣一道而來,不知陛下可否著人指點一番,也讓臣等瞻仰貴國風采,見識到鄙國的差距。”
說是指點,實則比試,諸位大臣見邑國有備而來,大多麵色不愉。
“哼!”禮部侍郎魏涵放下酒杯,正要譏諷,卻聽皇上道:“有何不可?不知來使想要朕如何指點?”
巴格查聽著東禹國皇帝高高在上的語氣,頓時心生不快,腹誹道一會兒讓你好看!臉上卻笑著說:“既然熟讀典籍,自然請教文史相關,不若就讓他們將學問上的不解之處講出來,陛下派人解答如何?”
“可。”
東禹國諸位大臣心中生疑,為何皇上應得如此輕率?不過皇上既然定了,他們自不會拆台,而且,若有機會能收拾這幫欲壑難填的蠻夷,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都察院第一噴子柳書平大人克製地拉平嘴角,輕撫三寸美須。
待到邑國提出第一問,諸位大臣稍稍坐正了些,對方出題不但刁鑽,從細微處彰顯其對東禹國經典的熟悉,且他們竟敢對國中聖人之語提出質疑,這無非是一種挑釁。
大臣們冥思苦想,那提問的男子得意道:“不知有何人能指點?”
一道女聲遙遙傳來:“如此簡單一題何須勞煩各位大人,本宮便能指點於你。”
眾人無不錯愕地投注視線,但見一絕色佳人靜靜立於案幾後。
陸清霜本欲直接走到場中央,但她忽然憶起皇上近日的變化,特意渴盼地望著對方,見皇上隻是微笑,並未阻止,於是大著膽子上前來。
她紅唇輕啟,借助由係統所購買的《聖人語錄三千集解析》,引入後世思維,極具前瞻性地重新解讀了聖人之言,將邑國男子堵得啞口無言。
陸清霜掃了眼場中垂目沉思的大臣們,又與瑞親王的視線撞上,繼而纏繞在一起,一時間心花怒放。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5。]
???
她正驚疑不定,邑國使團又走出一位青年,他生得俊逸,一雙墨藍的瞳孔仿佛纏綿著情意,稍稍安撫了陸清霜的不安。她被青年的美色所迷,心跳得不禁快起來。
隻聽對方勾著舌尖道:“臣有疑問,乃是於雜本上看過的一道字謎——胡天八月不歸來。”
青年奇異的腔調讓他說話仿佛念詩般充滿韻律,陸清霜一時心神恍惚,就在此時,她又聽見了噩夢般的聲音。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1。]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1。]
[叮!係統提示,皇帝好感度-1。]
擾人的聲音竟是綿延不絕,根本停不下來!!
在這番提示之下,她哪裏還有心思猜謎,頓時愣在場中。那青年以為將她難倒了,趕緊逼問道:“娘娘,您可答得上來?若是不行,便不要逞強吧。”
陸清霜本打算去後台搜羅一本《字謎全集》,可係統提示太密集,竟將控製麵板都覆蓋住了,她急得額頭見汗,張口結舌道:“本宮、我……”
[叮!“征服邑國使團”任務失敗,扣除20000積分。]
……
“皇上,貴妃娘娘她又暈過去了!!”
咦?為什麽要說又?
作者有話要說: 字謎不百度你們能猜出來嗎?其實它好像並沒有標準答案。
☆、第108章
東禹國貴妃娘娘被邑國人的一道謎題難得暈倒在地,這簡直是天大的醜聞!諸位大臣原本就不滿她擅自拋頭露麵,更不喜她第一題的解析,不過見她忽悠住了來使,又得皇帝愛重這才隱忍,可現下眾人恨不得讓皇上將此妖妃打入冷宮!
起初一題真的很難嗎?於普通人或許是,所以邑國人沾沾自喜,以為能給東禹國一個下馬威,可對於從出生便沐浴東禹文化,在詩詞典籍中翻浪作舟的朝臣們而言,又怎會被難住?
要解,並不難解,眾臣為難的是如何解得漂亮,既能打擊小人,又不墮東禹國之威!
偏偏是這一閃神,臉就給丟了……
那字謎分明不值一提!
俆妙君欣賞著眾臣憋氣的臉色,心中暗笑不已,陸清霜的解析當然沒有錯,但那是經過時代遷移,曆史對聖人之語的重新注釋,現在的文人們又怎麽可能輕易接受?但凡脫離了時代背景的文學討論,都是嘩眾取寵。
陸清霜一位古代才女,竟會犯下如此大錯,隻因她被原身寵壞了,總以為憑著係統便能無往不利,早不知天高地厚。
俆妙君見氣氛已熱,便道:“貴妃身子不適,柳大人,便由你來答吧。”
柳書平被點名,渾身一震,在其餘臣子豔羨的目光中,像個炮筒般猛地站起:“是!臣定不負皇上信任!”他雄赳赳氣昂昂地邁步上場,銳利的眼神對上邑國青年,對方正洋洋得意地看著他,柳書平心火驟起,卻故作淡然道:“八月不歸,僅餘古二,合之,不過一‘呈’爾。”
他不等對方做出反應,借機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地一頓嘲諷,言辭刻薄至極卻藏在恭維之下,惹得巴格查麵色沉鬱,有火發不出,最終對皇上委屈道:“貴國聖人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縱然臣等學識略有不足,但一直發憤忘食,勤勉不息,貴國臣子為何譏諷?莫非這便是泱泱大國的待客之道?”
短暫寂靜。
俆妙君默然,半晌才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朕竟不知,聖人所言已被人曲解至此,這便是邑國的‘熟讀經典’?”
啥?見東禹國諸位大臣忍笑不止,巴格查心生不妙,論東禹國文化,他並不如幾位隨行者精通,有人低聲在他耳畔解釋一番,巴格查臉色漲紫,哪裏還有臉再行提問?但又不甘如此收場,他靈光一閃道:“臣此次前來,隨行中人亦有幾員驍勇之士,聽聞貴國鎮國侯為當世第一猛將,不知可否賜教?”
又一次寂靜。
見東禹國臣子們紛紛低頭,巴格查不禁得意,誰人不知東禹國皇帝多年來對鎮國侯的忌憚?鎮國侯此時不在上京,根本無從賜教,此一請求既不會失麵子,又能膈應東禹國上下,可謂一箭雙雕。
席上當然也有那等機敏的臣子,他們察覺到近日皇上對鎮國侯府的態度似有變化,於是借此機會偷偷窺探,試圖求證,可惜燈火暗淡,無人能看清帝王的神色。
唯有李十全湊得近,他發現皇上竟與下首的德妃對視一眼,德妃不著痕跡地點點頭,他心中正琢磨其中深意,就聽皇上道:“鎮國侯遠在西北,朕無法滿足你的要求。”
“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