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農門天驕7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分家啦!終於可以結婚啦!
話音一落,瞬間安靜。
就在眾人都以為聶家會認慫時,聶向文卻眼睛一亮,道:“對啊!父債子償,理所應當!”
他扯了把馬氏的袖子,馬氏立刻反應過來:“對、對,就該這麽辦哩!”
眾人:“……”
一群圍觀的百姓都在想,這聶家莫不是瘋了?
卻見馬氏把臉一轉,對著聶償恩道:“大郎,爹娘待你一向不薄,如今你爹有難,你可不能那麽自私。”
“娘——!”聶償恩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
眾人:“……”無恥!
就連桂七都愣了愣,轉頭送給聶償恩一個同情的眼神,道:“人家說虎毒不食子,你這老娘倒也心狠。”
馬氏向來臉皮厚,這迴當著眾人的麵也有些沒臉,眼神躲躲閃閃的。她知道這樣做實在喪良心,可她有什麽辦法呢?難道真讓他們一家子將宅子和地都賠上去?難道真能不管聶老漢?“大郎,咱們這也不是真的分家,一筆寫不出兩個聶字,你要真有什麽事,咱們還會不幫你嗎?”
聶償恩眼中漸漸失去光芒,他仿佛突然領悟了什麽,隻是低下頭自嘲地笑了笑,再抬頭時黑眸已是一片死水,他對桂七道:“這位爺,想必您也看出來了,小子身無長物兩袖清風,現在實在拿不出八百兩銀子,不知是否能寬限些時日?”
桂七覺得有趣,圍著聶償恩繞了一圈,見他靜靜立在原地,不動如山,滿意地點了點頭:“是別人,小爺我自然不同意,但你嘛……也算因我的話才遭了無妄之災,這樣吧,我給你個機會。”桂七以手點額想了想,複又擊掌道:“既然是賭坊事,那便遵從賭坊的規矩,你就和我賭一局如何?贏了,我立馬將聶大富放了,再給你放寬……一年期限如何?”
一年……不少圍觀的百姓都覺得這坑太深了,八百兩豈是一年能賺夠的?聶償恩不過是個一窮二白的鄉村小子罷了,唉,早知聶家偏心眼,沒想到竟是到了這種程度,好好的一個小夥子,就這麽毀咯……
隻聽聶償恩毫不猶豫道:“好,小子先謝過了。”說罷對著桂七施了一禮。
桂七道:“我也不為難你,你就猜猜小爺我身上的銀錢是單數還是雙數吧?”
各自一半的機會,全靠運氣。
“雙數。”楊昭斬釘截鐵道。
旁人見他根本沒思考就作答,均倒抽一口冷氣,這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桂七咧嘴一笑,將自己的銀袋子拿出來,抖出裏邊的銀錢挨個數起來,幾塊碎銀和十幾枚銅錢一一排在地上,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金屬光澤,桂七嘴裏喃喃記著數,院外的村民皆伸長脖子往裏看,聶向文偷偷朝桂七處挪了兩步,想聽清楚一些。
“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嘿!”桂七抬起頭來,似笑非笑道:“一共是七兩二錢並四十九文,這可是單數啊……”
一聽這話,村民們齊齊歎息,發出很大的唏噓聲,馬氏與聶向文也幽怨地瞥了聶償恩一眼,好歹沒敢說什麽過分的話。
楊昭鎮定自若,同樣從自己的錢袋裏取出一文錢,對桂七道:“小子先還您一文,如今您有了七兩二錢五十文,可不正是雙數麽?”
桂七一愣,隨即仰天大笑,他拍了拍聶償恩的肩,扔下“願賭服輸”四個字,讓聶償恩記得信守諾言,下一次他可就沒那麽好說話了。
馬氏和聶向文看著桂七帶著他一眾手下離開的背影,雙雙一屁股坐在地上,像是虛脫一般。他們頭頂忽然出現一片陰影,仰頭一看,原來是聶償恩,此時的他逆著光,他們看不清他的模樣。
“等爹迴來,我去請裏正。”
說罷,轉身出了門。
院子外裏三層外三層的村民見狀,都自覺讓出一條路,見聶償恩麵無表情,都道他是寒了心,隻怪這馬氏和聶向文太不是東西了!但這畢竟是聶家的事,聶償恩自己答應了,他們也沒辦法幫他說什麽。
沒了聶償恩的遮擋,陽光再次披灑在馬氏身上,暖洋洋的,她卻隻覺得有些冷。
**
那天下午,聶老漢被放了迴來,不多時,裏正和村裏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被請到了聶家主持分家。
打量著眼前麵色冰冷的楊昭,和眼神躲閃的其餘三人,裏正心下歎一口氣,但事已至此,他隻能幫聶償恩多爭取一些。
他剛一露出點兒意思,聶老漢及馬氏就可勁兒哭窮,聶家二郎則在一旁唉聲歎氣,吵得他心頭火起,卻聽聶償恩平靜地說:“裏正爺爺,您的好意小子心領,隻是……總之,家裏的東西我一分不拿,就當是報答爹娘的養育之恩,望你們保重。”
“你真不拿?田地、宅子、銀子都不要?”聶老漢懷疑地瞅著他。
“正是。”
聶向文終於品出一絲不對:“大哥,你這啥意思?是打算跟咱們斷絕往來?不打算認咱爹娘了?”
馬氏一聽立刻道:“那咋行,人家縣裏頭就算分了家,每個月還得交銀子給爹娘養老呢!”
裏正:“……”
裏正做了三十多年裏正,主持過十來次分家,自認看盡了人情百麵,但厚顏無恥到聶家這地步的,他也是歎為觀止。
要知道在東山村,向來講究“父母在,不分家”,否則便會傳出不孝的名聲,而不孝在鴻國同樣是十惡刑之一,沒人願意沾邊。可聶家的情況不同,分家是馬氏為了逃避聶大富的債務主動提起的,聶償恩正是因為孝順才答應了如此荒謬的提議,如今又不取家中一物,馬氏怎的還好意思開口要贍養銀子?
即便聶償恩真要與聶家斷絕關係,村裏頭也不會說他半點不是,誰見了今日之事不為他憋屈?
裏正當即沉下臉來,疾言厲色地警告了馬氏,又和幾位老人一齊勸了聶償恩幾句,見他心意已決,隻得長歎口氣,幫忙理了文書,上麵寫明聶償恩未分走家中一物,又一力承擔了聶大富的賭債,故日後不用給聶老漢及馬氏交贍養銀子。
他將墨跡吹幹,先交給聶家人看了,馬氏本有些不甘心,但在裏正明顯不滿的眼神下隻得偃旗息鼓,最終不甘不願地按了手印,其餘在場之人也紛紛在分家文書上印上指印,這分家之事,就此塵埃落定。
當夜,楊昭去了張秀才家中,沒人知道他與張秀才聊了什麽,隻知道第二日十裏八鄉有名的媒婆登了張家門,說是替聶償恩向張秀才的女兒張元彤提親,而張秀才,竟然應允了!
眾人皆道:“我說秀才公莫不是瘋了?即便張家小姐身有啞疾,也不至於許給聶大郎吧?那可是八百兩銀子的債務啊,聶大郎也是個傻的,竟然一文錢也不取……”
連馬氏也疑惑地跟聶老漢嘮叨:“你說張家是怎麽想的?難道……張秀才願意幫他還這筆錢?”那可是八百兩啊……張秀才竟有如此身家?那他們豈不是虧了!
好在她很快想到了更富裕的劉家小姐,心裏的不忿才去了幾分。
又過了幾日,陸陸續續有消息傳迴村子裏,先是說聶償恩自甘墮落,走上了聶大富的老路,成天混跡在賭場中,被人撞見了好幾次;後來又說聶償恩仿佛如有神助,十賭九贏,不過數日便償還了聶大富欠下的債務,還賺了一大筆銀錢。
等到聶償恩帶著十幾車的聘禮到了張秀才府上,眾人才知道,原來所有的謠言,都是真的……
此時的張家,張秀才喜得雙頰泛紅,他看著眼前挺拔如鬆的少年,心中連讚了幾聲好!當日聶償恩也是跪在這廳中,將事情原委一一道來,表明心意想要求取張元彤,又指天為誓一生善待張元彤,一心一意珍之愛之,否則必遭天譴,死後墮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這種誓言在古代是很嚴重的大誓,張秀才難免動容,他聽聶償恩說了分家始末,原來聶大富所謂的八百兩債務,正是聶償恩為他安排的陷阱,其目的正是為了分家,同時又護住了自己的名聲,讓人無可指摘。
張秀才起初聽來十分震驚,聶償恩的心計在他的意料之外,可細細想來卻又是情理之中,一個在讀書上有如此天賦之人,又怎會無一點成算?更何況,這一招雖說是陰謀,卻也能算做陽謀,他隻是編造了一種假象,讓聶家其餘人選擇罷了,如果聶家人願意同甘共苦,不順著他挖的坑跳下來,這事也沒法兒成!
張秀才雖疑惑此子為何性格巨變,可在他看來這樣的變化是好事,他願意糊塗一迴,人得有能力保護自己才能護住他們身邊的人,或許,過去是他看走眼了……
然而張秀才知道的“原委”已經被楊昭粉飾過,真相是他先通過百花樓妓子打聽到了杏陽縣地痞頭子王狗子的下落,一人單闖王宅,將王狗子狠狠修理了一頓,見王狗子被打得不停求饒,他又帶王狗子去賭場,讓對方見識了一番自己當年在宮中跟精於此道的內侍們學來的賭錢本事。
王狗子看得兩眼放光,軟磨硬泡之下終於讓聶償恩同意教他,心中喜不自勝,他挨了一棍子又吃了顆甜棗,對聶償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一聽聶償恩請他幫忙,當即應承下來。
王狗子與天香賭坊看場子的桂七是發小,他將聶償恩引薦給對方,很快,桂七也折服在聶償恩出神入化的賭術之下,幾人一合計,便有了之後的計劃……
張秀才又細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年,白齒青眉,卻已有龍駒鳳雛之姿,心道此子乃金鱗所化,終究非池中之物,有朝一日必能一飛衝天!
☆、第59章 農門天驕8
紅燭昏羅帳,朱顏意盈盈。
楊昭帶著幾分醉意邁進了屋子,行止間拂過淡淡酒香,室內紅紗喜帳,鴛鴦錦被,俆妙君眉眼如春照,淺顰輕笑地坐在床頭,等著楊昭一步步靠近。
今日,是聶償恩與張元彤成親的大好日子。
楊昭來到床前,假意步履不穩,一不小心壓倒在俆妙君身上,調笑道:“娘子,你好軟。”
俆妙君:“……”
楊昭隻當她不便迴答,見她黑白分明的眸子映出自己的模樣,心中像被細軟的羽毛輕輕撓過,於是戲上心頭:“委屈娘子與我在這陋室中拜堂成親,雖是陋室,但有娘子在,仍是處處生霞。”
為了成親,他在縣裏買了一座宅子,院子不大,五髒俱全。
楊昭牽著俆妙君來到桌前,雙雙飲下合巹酒,見俆妙君雙頰染紅,又嘴賤道:“娘子雖不能言,但卻格外乖巧聽話,我心中喜歡得緊。”
“哦?原來你喜歡這樣的?”
楊昭:“……”
“你不是有啞疾嗎?!”楊昭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俆妙君冷哼道:“你莫非不知,我的神識自能修複張元彤天生的啞疾?”
“可……你之前為何不說話?”他先頭還為這事奇怪呢!
“懶得說,我若說了,今日又如何聽見你的心裏話?”
“……”
楊昭惱羞成怒,一把橫抱起俆妙君,疾步往床上去。
**一度,滿室暗香。
**
這幾日,東山村每日都能聽見有人談論聶償恩與張元彤的婚事,不少人還特意去縣城裏觀了禮,都說張元彤有福氣,這親事辦得風光又體麵,張秀才不愧是讀書人,眼光就是好!
聶大富一家自然聽說了,都道這聶償恩哪裏來的錢?既然那麽有錢,為何他們不見一星半點?期間他們不是沒鬧過,可聶向文和馬氏都曾吃過張秀才的虧,去張家討說法時又被狠狠嚇唬了,隻得消停。
直到這一迴,他們得知劉家小姐前陣子並未生病,身邊也沒有叫做小桃的丫鬟,醒悟過來他們竟是被聶償恩給騙了,自以為有了底氣再次衝到張家,想要沾點兒便宜,卻發現院子落上了大鎖,早已人去樓空。
聶償恩與張家人,就這麽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東山村。
有村裏人議論:“走了也好,有這對父母在,將來還不知要被怎麽吸血呢?”
“是啊,聶大郎的娘子當年還許給過二郎,這兄弟見麵多尷尬不是?”
“唉,多好的孩子啊,又有本事,也不知聶老漢與馬氏悔是不悔?”
“誰知道呢?隻盼好人有好報吧……”
……
曲水悠悠,碧波濤濤。
鬆江上,一艘商船行駛在泱泱江水間,遠處青山疊嶂,兩岸燕啼鶯舞。
船艙之中,張秀才正與聶償恩對坐一處,但見他精神飽滿,氣色紅潤,哪裏還有當初虛弱的模樣?張秀才輕押一口茶,歎道:“此去關城數千裏,也不知是好是壞?”
“嶽父大人,既然朝廷發了政令,那關城遷戶一事必有章程,哪怕真的不順利,我們還能返迴杏陽,也不耽誤旁的。”楊昭恭敬道。
“是啊爹,當今聖上英明神武,十餘年來攘夷拓土,克綏邦家,如今峽關一代已徹底被鴻國控製,當年橫行的蠻族遠遁,漠北再無王庭。”啞疾已愈的俆妙君,聲若涓流,侃侃而談:“關城經過蠻族數十年治亂,正是人丁稀薄,百廢待興之時,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力支撐,必然田地荒置,稅款難征,因此才鼓勵外籍人口來此地落戶,到時不論科考或是稅賦,想來都好過杏陽。”
張秀才連連點頭,他心中歡喜女兒啞疾轉好,又見女兒不似一般婦人目光短淺,心中愈發得意,如此一來,若聶償恩將來高中,女兒也能給他極大的助力。
他話音一轉道:“不論如何,償恩,你的功課別落下了,如今你蒙學有成,但科舉考得還是經史,以你的天賦隻需精勤不怠,明年童試或可一試。”
“是,嶽父大人。”
……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分家啦!終於可以結婚啦!
話音一落,瞬間安靜。
就在眾人都以為聶家會認慫時,聶向文卻眼睛一亮,道:“對啊!父債子償,理所應當!”
他扯了把馬氏的袖子,馬氏立刻反應過來:“對、對,就該這麽辦哩!”
眾人:“……”
一群圍觀的百姓都在想,這聶家莫不是瘋了?
卻見馬氏把臉一轉,對著聶償恩道:“大郎,爹娘待你一向不薄,如今你爹有難,你可不能那麽自私。”
“娘——!”聶償恩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
眾人:“……”無恥!
就連桂七都愣了愣,轉頭送給聶償恩一個同情的眼神,道:“人家說虎毒不食子,你這老娘倒也心狠。”
馬氏向來臉皮厚,這迴當著眾人的麵也有些沒臉,眼神躲躲閃閃的。她知道這樣做實在喪良心,可她有什麽辦法呢?難道真讓他們一家子將宅子和地都賠上去?難道真能不管聶老漢?“大郎,咱們這也不是真的分家,一筆寫不出兩個聶字,你要真有什麽事,咱們還會不幫你嗎?”
聶償恩眼中漸漸失去光芒,他仿佛突然領悟了什麽,隻是低下頭自嘲地笑了笑,再抬頭時黑眸已是一片死水,他對桂七道:“這位爺,想必您也看出來了,小子身無長物兩袖清風,現在實在拿不出八百兩銀子,不知是否能寬限些時日?”
桂七覺得有趣,圍著聶償恩繞了一圈,見他靜靜立在原地,不動如山,滿意地點了點頭:“是別人,小爺我自然不同意,但你嘛……也算因我的話才遭了無妄之災,這樣吧,我給你個機會。”桂七以手點額想了想,複又擊掌道:“既然是賭坊事,那便遵從賭坊的規矩,你就和我賭一局如何?贏了,我立馬將聶大富放了,再給你放寬……一年期限如何?”
一年……不少圍觀的百姓都覺得這坑太深了,八百兩豈是一年能賺夠的?聶償恩不過是個一窮二白的鄉村小子罷了,唉,早知聶家偏心眼,沒想到竟是到了這種程度,好好的一個小夥子,就這麽毀咯……
隻聽聶償恩毫不猶豫道:“好,小子先謝過了。”說罷對著桂七施了一禮。
桂七道:“我也不為難你,你就猜猜小爺我身上的銀錢是單數還是雙數吧?”
各自一半的機會,全靠運氣。
“雙數。”楊昭斬釘截鐵道。
旁人見他根本沒思考就作答,均倒抽一口冷氣,這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桂七咧嘴一笑,將自己的銀袋子拿出來,抖出裏邊的銀錢挨個數起來,幾塊碎銀和十幾枚銅錢一一排在地上,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金屬光澤,桂七嘴裏喃喃記著數,院外的村民皆伸長脖子往裏看,聶向文偷偷朝桂七處挪了兩步,想聽清楚一些。
“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嘿!”桂七抬起頭來,似笑非笑道:“一共是七兩二錢並四十九文,這可是單數啊……”
一聽這話,村民們齊齊歎息,發出很大的唏噓聲,馬氏與聶向文也幽怨地瞥了聶償恩一眼,好歹沒敢說什麽過分的話。
楊昭鎮定自若,同樣從自己的錢袋裏取出一文錢,對桂七道:“小子先還您一文,如今您有了七兩二錢五十文,可不正是雙數麽?”
桂七一愣,隨即仰天大笑,他拍了拍聶償恩的肩,扔下“願賭服輸”四個字,讓聶償恩記得信守諾言,下一次他可就沒那麽好說話了。
馬氏和聶向文看著桂七帶著他一眾手下離開的背影,雙雙一屁股坐在地上,像是虛脫一般。他們頭頂忽然出現一片陰影,仰頭一看,原來是聶償恩,此時的他逆著光,他們看不清他的模樣。
“等爹迴來,我去請裏正。”
說罷,轉身出了門。
院子外裏三層外三層的村民見狀,都自覺讓出一條路,見聶償恩麵無表情,都道他是寒了心,隻怪這馬氏和聶向文太不是東西了!但這畢竟是聶家的事,聶償恩自己答應了,他們也沒辦法幫他說什麽。
沒了聶償恩的遮擋,陽光再次披灑在馬氏身上,暖洋洋的,她卻隻覺得有些冷。
**
那天下午,聶老漢被放了迴來,不多時,裏正和村裏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被請到了聶家主持分家。
打量著眼前麵色冰冷的楊昭,和眼神躲閃的其餘三人,裏正心下歎一口氣,但事已至此,他隻能幫聶償恩多爭取一些。
他剛一露出點兒意思,聶老漢及馬氏就可勁兒哭窮,聶家二郎則在一旁唉聲歎氣,吵得他心頭火起,卻聽聶償恩平靜地說:“裏正爺爺,您的好意小子心領,隻是……總之,家裏的東西我一分不拿,就當是報答爹娘的養育之恩,望你們保重。”
“你真不拿?田地、宅子、銀子都不要?”聶老漢懷疑地瞅著他。
“正是。”
聶向文終於品出一絲不對:“大哥,你這啥意思?是打算跟咱們斷絕往來?不打算認咱爹娘了?”
馬氏一聽立刻道:“那咋行,人家縣裏頭就算分了家,每個月還得交銀子給爹娘養老呢!”
裏正:“……”
裏正做了三十多年裏正,主持過十來次分家,自認看盡了人情百麵,但厚顏無恥到聶家這地步的,他也是歎為觀止。
要知道在東山村,向來講究“父母在,不分家”,否則便會傳出不孝的名聲,而不孝在鴻國同樣是十惡刑之一,沒人願意沾邊。可聶家的情況不同,分家是馬氏為了逃避聶大富的債務主動提起的,聶償恩正是因為孝順才答應了如此荒謬的提議,如今又不取家中一物,馬氏怎的還好意思開口要贍養銀子?
即便聶償恩真要與聶家斷絕關係,村裏頭也不會說他半點不是,誰見了今日之事不為他憋屈?
裏正當即沉下臉來,疾言厲色地警告了馬氏,又和幾位老人一齊勸了聶償恩幾句,見他心意已決,隻得長歎口氣,幫忙理了文書,上麵寫明聶償恩未分走家中一物,又一力承擔了聶大富的賭債,故日後不用給聶老漢及馬氏交贍養銀子。
他將墨跡吹幹,先交給聶家人看了,馬氏本有些不甘心,但在裏正明顯不滿的眼神下隻得偃旗息鼓,最終不甘不願地按了手印,其餘在場之人也紛紛在分家文書上印上指印,這分家之事,就此塵埃落定。
當夜,楊昭去了張秀才家中,沒人知道他與張秀才聊了什麽,隻知道第二日十裏八鄉有名的媒婆登了張家門,說是替聶償恩向張秀才的女兒張元彤提親,而張秀才,竟然應允了!
眾人皆道:“我說秀才公莫不是瘋了?即便張家小姐身有啞疾,也不至於許給聶大郎吧?那可是八百兩銀子的債務啊,聶大郎也是個傻的,竟然一文錢也不取……”
連馬氏也疑惑地跟聶老漢嘮叨:“你說張家是怎麽想的?難道……張秀才願意幫他還這筆錢?”那可是八百兩啊……張秀才竟有如此身家?那他們豈不是虧了!
好在她很快想到了更富裕的劉家小姐,心裏的不忿才去了幾分。
又過了幾日,陸陸續續有消息傳迴村子裏,先是說聶償恩自甘墮落,走上了聶大富的老路,成天混跡在賭場中,被人撞見了好幾次;後來又說聶償恩仿佛如有神助,十賭九贏,不過數日便償還了聶大富欠下的債務,還賺了一大筆銀錢。
等到聶償恩帶著十幾車的聘禮到了張秀才府上,眾人才知道,原來所有的謠言,都是真的……
此時的張家,張秀才喜得雙頰泛紅,他看著眼前挺拔如鬆的少年,心中連讚了幾聲好!當日聶償恩也是跪在這廳中,將事情原委一一道來,表明心意想要求取張元彤,又指天為誓一生善待張元彤,一心一意珍之愛之,否則必遭天譴,死後墮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這種誓言在古代是很嚴重的大誓,張秀才難免動容,他聽聶償恩說了分家始末,原來聶大富所謂的八百兩債務,正是聶償恩為他安排的陷阱,其目的正是為了分家,同時又護住了自己的名聲,讓人無可指摘。
張秀才起初聽來十分震驚,聶償恩的心計在他的意料之外,可細細想來卻又是情理之中,一個在讀書上有如此天賦之人,又怎會無一點成算?更何況,這一招雖說是陰謀,卻也能算做陽謀,他隻是編造了一種假象,讓聶家其餘人選擇罷了,如果聶家人願意同甘共苦,不順著他挖的坑跳下來,這事也沒法兒成!
張秀才雖疑惑此子為何性格巨變,可在他看來這樣的變化是好事,他願意糊塗一迴,人得有能力保護自己才能護住他們身邊的人,或許,過去是他看走眼了……
然而張秀才知道的“原委”已經被楊昭粉飾過,真相是他先通過百花樓妓子打聽到了杏陽縣地痞頭子王狗子的下落,一人單闖王宅,將王狗子狠狠修理了一頓,見王狗子被打得不停求饒,他又帶王狗子去賭場,讓對方見識了一番自己當年在宮中跟精於此道的內侍們學來的賭錢本事。
王狗子看得兩眼放光,軟磨硬泡之下終於讓聶償恩同意教他,心中喜不自勝,他挨了一棍子又吃了顆甜棗,對聶償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一聽聶償恩請他幫忙,當即應承下來。
王狗子與天香賭坊看場子的桂七是發小,他將聶償恩引薦給對方,很快,桂七也折服在聶償恩出神入化的賭術之下,幾人一合計,便有了之後的計劃……
張秀才又細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年,白齒青眉,卻已有龍駒鳳雛之姿,心道此子乃金鱗所化,終究非池中之物,有朝一日必能一飛衝天!
☆、第59章 農門天驕8
紅燭昏羅帳,朱顏意盈盈。
楊昭帶著幾分醉意邁進了屋子,行止間拂過淡淡酒香,室內紅紗喜帳,鴛鴦錦被,俆妙君眉眼如春照,淺顰輕笑地坐在床頭,等著楊昭一步步靠近。
今日,是聶償恩與張元彤成親的大好日子。
楊昭來到床前,假意步履不穩,一不小心壓倒在俆妙君身上,調笑道:“娘子,你好軟。”
俆妙君:“……”
楊昭隻當她不便迴答,見她黑白分明的眸子映出自己的模樣,心中像被細軟的羽毛輕輕撓過,於是戲上心頭:“委屈娘子與我在這陋室中拜堂成親,雖是陋室,但有娘子在,仍是處處生霞。”
為了成親,他在縣裏買了一座宅子,院子不大,五髒俱全。
楊昭牽著俆妙君來到桌前,雙雙飲下合巹酒,見俆妙君雙頰染紅,又嘴賤道:“娘子雖不能言,但卻格外乖巧聽話,我心中喜歡得緊。”
“哦?原來你喜歡這樣的?”
楊昭:“……”
“你不是有啞疾嗎?!”楊昭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俆妙君冷哼道:“你莫非不知,我的神識自能修複張元彤天生的啞疾?”
“可……你之前為何不說話?”他先頭還為這事奇怪呢!
“懶得說,我若說了,今日又如何聽見你的心裏話?”
“……”
楊昭惱羞成怒,一把橫抱起俆妙君,疾步往床上去。
**一度,滿室暗香。
**
這幾日,東山村每日都能聽見有人談論聶償恩與張元彤的婚事,不少人還特意去縣城裏觀了禮,都說張元彤有福氣,這親事辦得風光又體麵,張秀才不愧是讀書人,眼光就是好!
聶大富一家自然聽說了,都道這聶償恩哪裏來的錢?既然那麽有錢,為何他們不見一星半點?期間他們不是沒鬧過,可聶向文和馬氏都曾吃過張秀才的虧,去張家討說法時又被狠狠嚇唬了,隻得消停。
直到這一迴,他們得知劉家小姐前陣子並未生病,身邊也沒有叫做小桃的丫鬟,醒悟過來他們竟是被聶償恩給騙了,自以為有了底氣再次衝到張家,想要沾點兒便宜,卻發現院子落上了大鎖,早已人去樓空。
聶償恩與張家人,就這麽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東山村。
有村裏人議論:“走了也好,有這對父母在,將來還不知要被怎麽吸血呢?”
“是啊,聶大郎的娘子當年還許給過二郎,這兄弟見麵多尷尬不是?”
“唉,多好的孩子啊,又有本事,也不知聶老漢與馬氏悔是不悔?”
“誰知道呢?隻盼好人有好報吧……”
……
曲水悠悠,碧波濤濤。
鬆江上,一艘商船行駛在泱泱江水間,遠處青山疊嶂,兩岸燕啼鶯舞。
船艙之中,張秀才正與聶償恩對坐一處,但見他精神飽滿,氣色紅潤,哪裏還有當初虛弱的模樣?張秀才輕押一口茶,歎道:“此去關城數千裏,也不知是好是壞?”
“嶽父大人,既然朝廷發了政令,那關城遷戶一事必有章程,哪怕真的不順利,我們還能返迴杏陽,也不耽誤旁的。”楊昭恭敬道。
“是啊爹,當今聖上英明神武,十餘年來攘夷拓土,克綏邦家,如今峽關一代已徹底被鴻國控製,當年橫行的蠻族遠遁,漠北再無王庭。”啞疾已愈的俆妙君,聲若涓流,侃侃而談:“關城經過蠻族數十年治亂,正是人丁稀薄,百廢待興之時,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力支撐,必然田地荒置,稅款難征,因此才鼓勵外籍人口來此地落戶,到時不論科考或是稅賦,想來都好過杏陽。”
張秀才連連點頭,他心中歡喜女兒啞疾轉好,又見女兒不似一般婦人目光短淺,心中愈發得意,如此一來,若聶償恩將來高中,女兒也能給他極大的助力。
他話音一轉道:“不論如何,償恩,你的功課別落下了,如今你蒙學有成,但科舉考得還是經史,以你的天賦隻需精勤不怠,明年童試或可一試。”
“是,嶽父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