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的第一步
妖獸都市(懺情):業緣 作者:荼蘼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棒的問題,來自親“凝望愛情的背影”
夢夢姐,偶也是你的忠實粉絲,你的書我都看了,不過,還是有一點不明白。你在《禁奴》上講人不能自殺,自殺是痛苦的延續,文中的落羽似乎也並不幸福。她隻不過是想要自己的愛情,在經曆過種種事情過後,他的愛還包含著活著的動力,也不開心,她還不是痛苦,難道佛教人享受痛苦嗎?
*********************************************************************************************
這個問題一句兩句說不清。荼蘼對於疑問向來不吝惜筆墨和時間,自以為這才是寫文的真正意義,所以決定用一個章節來認真答複親。
那麽,就說說佛吧。
佛是誰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生活在印度的王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荼蘼要澄清的第一個觀點是——佛是凡人,證悟之後的凡人。“佛”在梵語裏是覺悟者。這跟很多“天神”宗教是不一樣的。
大多數宗教都有一個外在的神主宰世界,而佛尋求的是個人內心裏的那尊神,任何人通過努力證悟都可能達到,而我們尊敬的佛陀悉達多王子隻是教給我們證悟和尋求解脫的方法。不論教內有多少個流派和神秘的儀式,其根本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使人獲得解脫。
大家可能知道許多佛教的流派,譬如密宗、律宗、淨宗、禪宗什麽的。不論是剃了光頭的和尚還是穿著紅袍子黃袍子的喇嘛,不論廟裏供奉的是慈悲的還是猙獰的佛像,不論是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寺院還是在紐約的中央大街,有一個最基礎的論點在佛教形成的兩三千年來始終不變,那就是所謂“四諦”,也稱作“四法印”,簡單概括為: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的概念(涅槃寂靜)。
你也許不是生活在一個佛教國度,或者出生在一個佛教家庭,你也許不穿僧袍和剃光頭。你也許吃肉並崇拜某個饒舌歌手或性感模特。這都不妨礙你成為一名佛教徒。
但是,如果你認為,並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無常,如果你認為某些基本元素或概念是恆常的,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簡而言之,一切和合都是被時間限製的,所以任何的事物都有開端、發展、高 潮、衰落、消亡的過程。很多中國人相信萬裏長城永不倒,印度人相信泰姬瑪哈陵會永垂不朽,美國人相信自由女神會永遠長存,而在佛教徒的眼裏那是不可能的。
即使經過大海嘯那麽摧毀性的警示,消亡與毀滅很快就會被世人遺忘。豪華的度假村很快就會聳立在殉難者家屬前來認屍的地點,依舊會沉迷於和合與造作的各種現實,以尋求永恆的快樂。
王子公主永遠過著快樂的生活——隻不過是苛求恆常的一種偽裝。
佛陀教導我們心裏要裝著無常的概念,不要忘記甚至隱藏它。隻有了解這一點,我們才不會被種種假設、僵化的信條、價值體係或盲目的信仰所奴役。這樣的察覺力可以讓我們免於受限於個人的,政治的和感情的戲碼中。(同情被言情小說毒害的女孩子們。。。。。。)
第二點,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有某種情緒是純然愉悅的,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首先,讓我們討論一下“快樂的定義”。當然,這是針對其他人,而不是給“佛教徒”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暗喻著在某個地方,山巔上,或者山洞裏存在著一個“究竟目的”。而很大程度上,這個“究竟目的”才是“你個人”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所以,《禁奴》中總提到,沒有善惡。你以為的善,對於他人可能就是在作惡。譬如落羽為了保護腹中孩子而傷害了高歡兒和貞賢,對於孩子她是善,對於高歡兒呢?
因此,我們在快樂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你快樂,什麽人在為你而受苦呢?享受牛扒的時候,不妨想想牛。穿上花裏胡哨的衣服,不妨想想化工印染帶來的汙染。荼蘼總說事物皆具兩麵性,永遠都是一個錢幣的兩麵。
“沉迷於快樂的人”往往是因為自私,隻看到利己的那麵,而忽略去想快樂的另一麵。換句話說,別人爽不爽與我無關。
事實上,每個人的快樂根據不同的出身,背景和終極目標而有所不同,一個人的快樂在他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時期也會不斷改變。但社會化的標準自人一出生就籠罩著你,從而使攀比妒忌成為一種習氣。小學時代你可能想要同桌的鉛筆盒,大學時代你可能喜歡同寢姐妹的男朋友,長大後你勵誌要住洋房開豪車,得到——就是成功與快樂。這樣的成功標準太狹隘了,人們隻知道有李嘉誠,不知道還有聖雄甘地。金錢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
然而,印度的苦行僧和西藏的走方僧侶也會感到快樂,因為他們不需要一個鑰匙圈,也不恐懼財產會被人偷走。
佛告訴我們。沒有實際的對錯,沒有實際的苦樂,關鍵在於選擇。
就此,《禁奴》中落羽曾說,快樂不是人生的目標。如果以快樂作為人生目標的話,一旦新的快樂出現,人立刻就會拋棄從前的快樂。這就現代社會的弊病,即使我們吃得好穿的暖還是會抱怨,寧願展望自己沒有什麽,而不去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以下兩點貌似跟問題沒多大關係,說到這兒了,就一並說說吧。)
第三,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事物都是如幻而空性的,如果你相信某種事物本具自性而存在,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這個比較晦澀,先講個故事吧。
親們可能都聽說過“摩登伽誘惑阿難尊者”的故事。摩登伽美眉窮追不舍,極盡誘惑,阿難尊者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文殊師利菩薩手持般若劍現了身。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劍,那“劍”是暗喻斬斷癡愚,而文殊菩薩說的話才真正耐人尋味。
菩薩並不是像很多電視裏的“高僧大德”那樣勸阿難將美女觀想成白骨。男人若真動了邪念,讓他扒衣服可以,扒皮恐怕不成。
事實上,菩薩是這樣說的:美麗隻是想象中的一個概念,它會束縛著你;想象某人醜也是一種概念,一樣會束縛著你。
事實上,美和醜不是真實的,是個人心裏幻化出來的東西,所以才說“情人眼裏出西施”。譬如舒淇的嘴唇,頗具爭議。說到頭,是觀念束縛著人心。
佛說,觀念都是虛幻,是後天強加給人的東西,就像每一季的流行趨勢。就眉毛而言粗了細,細了粗。就裙子而言長了短,短了長。就手機而言,大了小,小了大。。。。。。
人習慣了把各種事物貼上標簽,觀念受製於有限的邏輯,歸根到底,是你的執著困住了你。想起周星馳某部電影裏的一幕:“這個看上去是部大哥大,其實,它是一隻水壺。”我們笑了,是在嘲笑自己,被眼睛和邏輯愚弄了。
第四,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對於一個證悟者來說,最接近的比喻就是自在。當你真正了解到沒有分別,沒有概念,沒有牽絆時,也就無所謂悲觀與樂觀。
就像一個看著孩子們爭搶玩具的成年人,任憑孩子們因爭奪,爭吵而經曆了各種情緒,糾結其中,我們隻是觀望,不喜悅,不批判,也不傷感。
如同佛陀在《般若經》中說的那樣,一切現象就是夢幻泡影。甚至連證悟本身也不過如此。龍樹菩薩曾說:佛陀從未說過你離開輪迴之後,涅槃就會在那兒出現。輪迴之不存在,就是涅槃。
一把刀變鋒利來源於兩種損耗——磨刀石的耗損和金屬的耗損。
同樣,證悟就是汙染耗損,汙染的對治也是耗損的結果,最終,我們連證悟之道也要拋棄,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為佛教徒,那麽你還困惑,還未成佛。所以我們會看到,濟公和很多得道高僧一樣“酒肉穿腸過”,他們真正透徹了佛祖的智慧精髓,成了佛。
歸根揭底,四諦包含了佛教的一切。話說,佛祖不是被虐狂,專門教人享受痛苦。
不太了解佛教的人,對佛教的看法常常停留在表麵上,即使他們每天對著佛像參拜,自詡為信徒,依舊不算是合格的佛教徒。
還有一些人甚至認為佛教是病態的,他們認為佛教徒否定快樂,隻想到痛苦。他們設想佛教徒排斥美麗和身體的享受,因為這些是誘惑,佛教徒應該是清淨節製的。事實上,佛陀的教法並不是特別反對美麗和享受甚於其他,隻是提醒我們那不過是一場夢,不要迷失其中。
當你明白了真相,你就不會再困惑。而戒律就是戒除造成痛苦的各種習氣。
然而,天下最難戒除的唯有“情欲”,這個詞既是一個整體,又可以拆開兩半來看,人之本性,與生俱來的東西。
所謂“情愛不重不生婆娑”。紅塵怎麽來的?人類社會怎麽來的?答:情與欲作用之下的結果。
完全戒除的後果,仿佛沒有聽起來那麽美好——人類社會因此而走向滅亡。
話說到頭,是“貪”心作祟——貪戀美好,想要更多的。
男人女人雙方都貪心:男人貪婪,恨不能占盡全天下所有的美貌女子;女人貪婪,想把男人心目中其他的東西都趕出去,不止其他的女人,包括江山事業最好統統讓路。所以女人總問男人,,“什麽是你心目中第一位的”。總之,男人總夢想著操縱世界,女人總夢想著操縱男人,本性難移。
佛說:一切朗旺(來源自我的)皆快樂,一切賢旺(來源他人的)都是痛苦。由於愛情這種事物至少需要兩個人參與。so,享受快樂的同時,就要準備好承受同等強度的痛苦。錢幣有正麵就有背麵,了解這一點很重要。打個不怎麽美好的比方:一對恩愛情侶比起感情一般的情侶,在不得已分別的時候,哪個更熬人?
快樂的定義是:一個人擁有完全的控製,自由,權利,安逸,沒有障礙,沒有束縛。唯有身處權利巔峰的帝王才能做到這一點,拓跋燾具備這樣的條件。然而一枚錢幣一定會有背麵的,“情欲”束縛著他,最終成為誘使強大走向消亡的一個機緣。這裏所說的“情欲”小而言之,是對女主的感情,大而言之,還包括親情,對後妃的責任,甚至包括一個帝王對帝國臣民的感情。倒也無需惋惜,任何“目前強大”的事物都會消亡的,你可以聳聳肩,也可以冷眼旁觀。
而作為一個小人物出現的落羽原本就沒有“快樂”可言,所有的快樂就是權力的寵幸與恩賜。不要笑話她哦,我們反思自己,可能還不如這個迷茫的小女人,我們的快樂或許隻來自於父母愛人的一句誇獎,隔壁女孩兒豔羨的目光。
好在,我們隻是小人物,有的是理由沉迷愛情。不去愛還能幹什麽呢?
話說,大英雄主導曆史的軌跡,小人物主宰種族的延續。
自殺不可取,自殺不能把一個可憐蟲變成大人物,不能讓人享受到期望中的快樂。一個失敗的人惡習不改,輪迴萬世還是個失敗者。
一個人偶然的一句反思既是邁出了證悟的第一步,恭喜親,荼蘼今天就嘮叨到這裏。
(臨時插播,午後13:15新章照常更新。)
夢夢姐,偶也是你的忠實粉絲,你的書我都看了,不過,還是有一點不明白。你在《禁奴》上講人不能自殺,自殺是痛苦的延續,文中的落羽似乎也並不幸福。她隻不過是想要自己的愛情,在經曆過種種事情過後,他的愛還包含著活著的動力,也不開心,她還不是痛苦,難道佛教人享受痛苦嗎?
*********************************************************************************************
這個問題一句兩句說不清。荼蘼對於疑問向來不吝惜筆墨和時間,自以為這才是寫文的真正意義,所以決定用一個章節來認真答複親。
那麽,就說說佛吧。
佛是誰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生活在印度的王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荼蘼要澄清的第一個觀點是——佛是凡人,證悟之後的凡人。“佛”在梵語裏是覺悟者。這跟很多“天神”宗教是不一樣的。
大多數宗教都有一個外在的神主宰世界,而佛尋求的是個人內心裏的那尊神,任何人通過努力證悟都可能達到,而我們尊敬的佛陀悉達多王子隻是教給我們證悟和尋求解脫的方法。不論教內有多少個流派和神秘的儀式,其根本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使人獲得解脫。
大家可能知道許多佛教的流派,譬如密宗、律宗、淨宗、禪宗什麽的。不論是剃了光頭的和尚還是穿著紅袍子黃袍子的喇嘛,不論廟裏供奉的是慈悲的還是猙獰的佛像,不論是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寺院還是在紐約的中央大街,有一個最基礎的論點在佛教形成的兩三千年來始終不變,那就是所謂“四諦”,也稱作“四法印”,簡單概括為: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的概念(涅槃寂靜)。
你也許不是生活在一個佛教國度,或者出生在一個佛教家庭,你也許不穿僧袍和剃光頭。你也許吃肉並崇拜某個饒舌歌手或性感模特。這都不妨礙你成為一名佛教徒。
但是,如果你認為,並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無常,如果你認為某些基本元素或概念是恆常的,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簡而言之,一切和合都是被時間限製的,所以任何的事物都有開端、發展、高 潮、衰落、消亡的過程。很多中國人相信萬裏長城永不倒,印度人相信泰姬瑪哈陵會永垂不朽,美國人相信自由女神會永遠長存,而在佛教徒的眼裏那是不可能的。
即使經過大海嘯那麽摧毀性的警示,消亡與毀滅很快就會被世人遺忘。豪華的度假村很快就會聳立在殉難者家屬前來認屍的地點,依舊會沉迷於和合與造作的各種現實,以尋求永恆的快樂。
王子公主永遠過著快樂的生活——隻不過是苛求恆常的一種偽裝。
佛陀教導我們心裏要裝著無常的概念,不要忘記甚至隱藏它。隻有了解這一點,我們才不會被種種假設、僵化的信條、價值體係或盲目的信仰所奴役。這樣的察覺力可以讓我們免於受限於個人的,政治的和感情的戲碼中。(同情被言情小說毒害的女孩子們。。。。。。)
第二點,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有某種情緒是純然愉悅的,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首先,讓我們討論一下“快樂的定義”。當然,這是針對其他人,而不是給“佛教徒”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暗喻著在某個地方,山巔上,或者山洞裏存在著一個“究竟目的”。而很大程度上,這個“究竟目的”才是“你個人”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所以,《禁奴》中總提到,沒有善惡。你以為的善,對於他人可能就是在作惡。譬如落羽為了保護腹中孩子而傷害了高歡兒和貞賢,對於孩子她是善,對於高歡兒呢?
因此,我們在快樂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你快樂,什麽人在為你而受苦呢?享受牛扒的時候,不妨想想牛。穿上花裏胡哨的衣服,不妨想想化工印染帶來的汙染。荼蘼總說事物皆具兩麵性,永遠都是一個錢幣的兩麵。
“沉迷於快樂的人”往往是因為自私,隻看到利己的那麵,而忽略去想快樂的另一麵。換句話說,別人爽不爽與我無關。
事實上,每個人的快樂根據不同的出身,背景和終極目標而有所不同,一個人的快樂在他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時期也會不斷改變。但社會化的標準自人一出生就籠罩著你,從而使攀比妒忌成為一種習氣。小學時代你可能想要同桌的鉛筆盒,大學時代你可能喜歡同寢姐妹的男朋友,長大後你勵誌要住洋房開豪車,得到——就是成功與快樂。這樣的成功標準太狹隘了,人們隻知道有李嘉誠,不知道還有聖雄甘地。金錢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
然而,印度的苦行僧和西藏的走方僧侶也會感到快樂,因為他們不需要一個鑰匙圈,也不恐懼財產會被人偷走。
佛告訴我們。沒有實際的對錯,沒有實際的苦樂,關鍵在於選擇。
就此,《禁奴》中落羽曾說,快樂不是人生的目標。如果以快樂作為人生目標的話,一旦新的快樂出現,人立刻就會拋棄從前的快樂。這就現代社會的弊病,即使我們吃得好穿的暖還是會抱怨,寧願展望自己沒有什麽,而不去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以下兩點貌似跟問題沒多大關係,說到這兒了,就一並說說吧。)
第三,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事物都是如幻而空性的,如果你相信某種事物本具自性而存在,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這個比較晦澀,先講個故事吧。
親們可能都聽說過“摩登伽誘惑阿難尊者”的故事。摩登伽美眉窮追不舍,極盡誘惑,阿難尊者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文殊師利菩薩手持般若劍現了身。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劍,那“劍”是暗喻斬斷癡愚,而文殊菩薩說的話才真正耐人尋味。
菩薩並不是像很多電視裏的“高僧大德”那樣勸阿難將美女觀想成白骨。男人若真動了邪念,讓他扒衣服可以,扒皮恐怕不成。
事實上,菩薩是這樣說的:美麗隻是想象中的一個概念,它會束縛著你;想象某人醜也是一種概念,一樣會束縛著你。
事實上,美和醜不是真實的,是個人心裏幻化出來的東西,所以才說“情人眼裏出西施”。譬如舒淇的嘴唇,頗具爭議。說到頭,是觀念束縛著人心。
佛說,觀念都是虛幻,是後天強加給人的東西,就像每一季的流行趨勢。就眉毛而言粗了細,細了粗。就裙子而言長了短,短了長。就手機而言,大了小,小了大。。。。。。
人習慣了把各種事物貼上標簽,觀念受製於有限的邏輯,歸根到底,是你的執著困住了你。想起周星馳某部電影裏的一幕:“這個看上去是部大哥大,其實,它是一隻水壺。”我們笑了,是在嘲笑自己,被眼睛和邏輯愚弄了。
第四,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那麽你就不是佛教徒。
對於一個證悟者來說,最接近的比喻就是自在。當你真正了解到沒有分別,沒有概念,沒有牽絆時,也就無所謂悲觀與樂觀。
就像一個看著孩子們爭搶玩具的成年人,任憑孩子們因爭奪,爭吵而經曆了各種情緒,糾結其中,我們隻是觀望,不喜悅,不批判,也不傷感。
如同佛陀在《般若經》中說的那樣,一切現象就是夢幻泡影。甚至連證悟本身也不過如此。龍樹菩薩曾說:佛陀從未說過你離開輪迴之後,涅槃就會在那兒出現。輪迴之不存在,就是涅槃。
一把刀變鋒利來源於兩種損耗——磨刀石的耗損和金屬的耗損。
同樣,證悟就是汙染耗損,汙染的對治也是耗損的結果,最終,我們連證悟之道也要拋棄,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為佛教徒,那麽你還困惑,還未成佛。所以我們會看到,濟公和很多得道高僧一樣“酒肉穿腸過”,他們真正透徹了佛祖的智慧精髓,成了佛。
歸根揭底,四諦包含了佛教的一切。話說,佛祖不是被虐狂,專門教人享受痛苦。
不太了解佛教的人,對佛教的看法常常停留在表麵上,即使他們每天對著佛像參拜,自詡為信徒,依舊不算是合格的佛教徒。
還有一些人甚至認為佛教是病態的,他們認為佛教徒否定快樂,隻想到痛苦。他們設想佛教徒排斥美麗和身體的享受,因為這些是誘惑,佛教徒應該是清淨節製的。事實上,佛陀的教法並不是特別反對美麗和享受甚於其他,隻是提醒我們那不過是一場夢,不要迷失其中。
當你明白了真相,你就不會再困惑。而戒律就是戒除造成痛苦的各種習氣。
然而,天下最難戒除的唯有“情欲”,這個詞既是一個整體,又可以拆開兩半來看,人之本性,與生俱來的東西。
所謂“情愛不重不生婆娑”。紅塵怎麽來的?人類社會怎麽來的?答:情與欲作用之下的結果。
完全戒除的後果,仿佛沒有聽起來那麽美好——人類社會因此而走向滅亡。
話說到頭,是“貪”心作祟——貪戀美好,想要更多的。
男人女人雙方都貪心:男人貪婪,恨不能占盡全天下所有的美貌女子;女人貪婪,想把男人心目中其他的東西都趕出去,不止其他的女人,包括江山事業最好統統讓路。所以女人總問男人,,“什麽是你心目中第一位的”。總之,男人總夢想著操縱世界,女人總夢想著操縱男人,本性難移。
佛說:一切朗旺(來源自我的)皆快樂,一切賢旺(來源他人的)都是痛苦。由於愛情這種事物至少需要兩個人參與。so,享受快樂的同時,就要準備好承受同等強度的痛苦。錢幣有正麵就有背麵,了解這一點很重要。打個不怎麽美好的比方:一對恩愛情侶比起感情一般的情侶,在不得已分別的時候,哪個更熬人?
快樂的定義是:一個人擁有完全的控製,自由,權利,安逸,沒有障礙,沒有束縛。唯有身處權利巔峰的帝王才能做到這一點,拓跋燾具備這樣的條件。然而一枚錢幣一定會有背麵的,“情欲”束縛著他,最終成為誘使強大走向消亡的一個機緣。這裏所說的“情欲”小而言之,是對女主的感情,大而言之,還包括親情,對後妃的責任,甚至包括一個帝王對帝國臣民的感情。倒也無需惋惜,任何“目前強大”的事物都會消亡的,你可以聳聳肩,也可以冷眼旁觀。
而作為一個小人物出現的落羽原本就沒有“快樂”可言,所有的快樂就是權力的寵幸與恩賜。不要笑話她哦,我們反思自己,可能還不如這個迷茫的小女人,我們的快樂或許隻來自於父母愛人的一句誇獎,隔壁女孩兒豔羨的目光。
好在,我們隻是小人物,有的是理由沉迷愛情。不去愛還能幹什麽呢?
話說,大英雄主導曆史的軌跡,小人物主宰種族的延續。
自殺不可取,自殺不能把一個可憐蟲變成大人物,不能讓人享受到期望中的快樂。一個失敗的人惡習不改,輪迴萬世還是個失敗者。
一個人偶然的一句反思既是邁出了證悟的第一步,恭喜親,荼蘼今天就嘮叨到這裏。
(臨時插播,午後13:15新章照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