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綺玉站在他麵前,平靜地道:“杜郎,你還是不願意給我一個承諾嗎?”
杜和慌張地順手推開她,“以後再說,我有急事!”
羅綺玉苦笑一聲,當初一片癡心,無非是看重他是個真性情的人,可堪托付,誰知他再三推脫,恐怕是從來沒看得起自己軟成泥。
也罷,她豈是為他而生的?既然辭別了厚意相待的晏夫人,失散多年的兄長就在門外等著自己,天高海闊,何苦困囿在虛無縹緲的寄托裏,空等著一個搖擺不定的人?她離開這個人,就像當初離開綺玉閣,都是她自己的選擇,隻是這次雖有留戀,絕不後悔。
明姝還在為羅綺玉的倉促離開感到難過,焦灼地思考怎麽和杜和交待,下一秒,杜和就出現在麵前。
“你迴來了?快去找羅娘子!”明姝起身道,一旁的春岫趕緊扶住她。
杜和心裏隻剩一個信念——決不能辜負晏子欽的囑托,拉過明姝就要走。
“快走,恩公讓我把你送迴曲家!”
明姝不知來龍去脈,驚愕道:“為什麽?”
“沒時間解釋了,快走,什麽都別帶,路上再說!”
春岫看的心驚膽戰,推開杜和,道:“杜二少爺,您這是鬧的哪出?好端端的,官人怎麽就讓我們娘子迴娘家去?”
到了這番地步,杜和腦中亂嗡嗡一片,抓著頭發道:“如果我說你丈夫要把天捅破了,他不怕死,但是怕你出事,讓你迴到曲大人身邊才安全,你信嗎?”
明姝望著杜和掙紮的臉,放在腹部的手不由自主地戰栗著,因為緊張,因為激動。
春岫不安地看著兩人,小聲道:“這……杜二少爺,您可別開玩笑啊!”說著,就像看瘋子一樣,要把杜和推去出。
“叫馬夫去套車吧。”靜默中,明姝幽幽開口,“我信你,相信他會給我最妥善的安排,隻有我安全了,他才會沒有後顧之憂。春岫,不要耽誤時間了,快去準備。”
春岫惴惴不安地離開,晏子欽家中下人不多,一部分隨她轉移到曲家,一部分由陳嬤嬤安排,留在家中謹防不測。
“我是夫人派來幫娘子打理家事的,既然來了,就要守好這方門庭。春岫丫頭,你一路上仔細照顧娘子,無論如何,站在娘子這一邊,娘子讓你往東,不要往西!”臨走前,陳嬤嬤反複囑咐著,終於還是送明姝上了馬車。
車馬轔轔,明姝把春岫支到車外,看著緊繃的如同一塊鐵板的杜和,道:“現在總能告訴我真相了吧。”
杜和理了理思路,道:“恩公查遼國使臣遇刺案,追查兇手時牽連出十三年前大理寺卿陳登被害一案,有些內情很棘手……”他看著明姝,有些猶豫要不要說出真相,怕她承受不了晏子欽即將被半個朝廷的後黨視為眼中釘的現實。
“你隻要告訴我,夫君得罪的是不是太後。”她垂下眼,聲音平靜如水,卻讓杜和渾身冰冷。
“你已經知道?”杜和道。
明姝道:“他保護不了我,父親卻能,隻能是因為太後了。他是不是查明了官家的生母另有其人?cnz
劉娥並非當今天子生母,被後世附會出狸貓換太子的故事,穿越而來的她一直都知道。
杜和搖頭道:“比這個更嚴重……”他醞釀了片刻,釋然道,“太後泄露軍機,暗通遼國求妻。”
明姝默然,突如其來的震驚使她腦中一片空白。當今掌握實權的正是太後,而遼國雖與大宋約定休戰,且不論每年三十萬白銀的歲幣都是民脂民膏,單論起曾經侵擾中原的事實,可見遼國依然是盤踞在大宋北境的強大威脅,朝廷如芒刺在背,不得安寧。
掌權者和這樣一個如□□一般的敵國沆瀣一氣,其行可鄙,其心可誅。若放在現代,無異於美國總統受中東恐怖組織資助這樣的天方夜譚一樣超乎想象。
可它居然真的發生了!
“事到如今,朝堂上的事已經不止一個案子那麽簡單,恐怕我幫不了他了。”明姝歎道,“我會盡力乞求父親,為他指點迷津,千萬要保全他,真相固然重要,可朝堂上本就沒有長久的善惡是非,肉食者謀之,而我們……我們所圖的本該是風平浪靜地生活下去啊。”
杜和道:“等我送你迴去,就去看看恩公那邊的情況,你放心,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絕不含糊!”
他望向車窗外,曲家門前已經站著接應的人,正焦急地張望著。他心下了然,想必晏子欽已經去過宮裏,消息已經經由太後的渠道傳入曲章的耳中,他知道晏子欽的秉性,在等女兒迴來。
晏子欽踏出重重宮門,方才的召見就像一場夢境,身後龐大的華美的宮城就是根除不盡的夢魘。
前來迎接的是曲家的管事曲昌,在看到晏子欽出現的那一刻,他的臉上有著說不清的複雜情緒,像是驚喜,像是意外,又像是責怪。
“晏官人,隨我來吧。”他請晏子欽上馬,晏子欽沒有拒絕,跨上馬鞍,他也想見嶽父一麵,有些話不吐不快。
曲院事的書齋正對著花園裏的池塘,池塘另一側是正堂。此時,書齋的主人背手而立,從窗格灑落的陽光將他的身影拉的狹長,在半明半暗的陰影裏,整個人顯得高深莫測。
晏子欽看著這道背影,心如明鏡高台,沉靜透徹,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可保留的?
“嶽父大人,您早就知道太後的秘密,對嗎?十三年前,大理寺卿陳登侍奉真宗皇帝翻閱太宗實錄,及到第八十卷君子館之戰,先帝思及太宗皇帝因此戰慘敗,憂思而亡,心中愴然,痛哭不已,言及彼時在王府同妃妾撒豆成兵,講演兵法布陣,預言此戰布局萬無一失,哪知世事難料。”
“陳大人也覺得奇怪,遼軍怎能輕易看破我軍薄弱之處?莫非是有人將我軍陣法泄露給了遼軍?他遍訪王府舊部,竟查出彼時的皇後、從前的侍妾劉氏是在一個名為於秋的商人的安排下邂逅襄王。於秋顯然是個投機的人,送入在各個王府中的女子不止一人,可能成氣候的隻有劉氏,而更值得揣摩的是於秋的祖上恰好是契丹人。”
“那時,陳大人並不確定,他選擇了一個自認為可堪信任的朋友,和他商議皇後通遼的可能,而那個朋友出賣了他。”
“那個人就是您——您當年被丁謂排擠,在刑部左司供職,仕途蹭蹬,為了得信於皇後,您出賣了陳登,陳登被太後安排的人手當街殺害,兇犯在太後的包庇下逍遙法外,而您因此得到重用,成為太後親信的中流砥柱,一路升遷。我想起您曾給我的忠告——看不見的危險不等於不存在,您知道的一些事不便告訴我,可終究不會害我。小婿一直在思量究竟什麽是看不見的危險,令您如此忌諱,如今終於知道了,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做飯什麽的沒問題。”
曲院事抬起頭,望向池塘對岸,幽幽道:“十三年前,是我背叛了他,可是一切都是有代價的,在丁謂的壓製下,我的才華、我的抱負又算什麽?陳登給了我一個機會,我並不想證明自己有多無辜,我早就料到他會因此而死,可我還是寫了那封密信,換來了一飛衝天的機會,為了我的家人和私欲,我有愧,卻不後悔。你知道我現在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麽?”
晏子欽默然。
曲院事冷笑道:“對麵的正堂你一定熟悉,當年第一次見你就是在那裏,那時席上才俊侃侃而談,我見你年少老成,知道藏匿鋒芒,對你青眼有加。可令我後悔的是,當年著實不該招你為婿。”
他轉過身,居高臨下的氣勢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我看中的是你聰明過人,可惜你太過聰明了些,慧極必傷,不知迂迴,你如今將這些所謂的正義、所謂的真相在陛下麵前一一揭開,又有什麽意義!他們就算不是母子,就算是宿敵,也是被權力捆綁在一起的,他被太後輔佐登基,太後受損,他的皇位還是正當的嗎?他的江山還是穩固的嗎?你以為陛下會因為你這番大義凜然的真相,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刀刃直指他的母後嗎?你隻會被他們合力扼殺,成為盛世車輪下螳臂當車的愚人,永絕後患。”
晏子欽眉目低垂,平靜地如同佛龕裏的神像,無悲無喜。
“所以,我沒有說。”
“什麽?”曲院事驚愕,隨即啞然。
晏子欽道:“我什麽都沒有說,可是理由和您不一樣——我生,我死,不過是滴水投入江河,大宋的國運、百姓的福祉才是滔滔不絕的江水。太後固然有失,可是自登上後位,多年來已拋棄暗通遼國的歧途,因此,於家才會因感到危機而屢次出手,直至迴歸遼國。”
“小婿本來想據實直言,可當我站在宮闕之下,看著祥和的宮廷,往來不息的公文奏疏呈送禦前,想到大宋的命脈匯集於此,我卻漸漸冷靜下來。通遼一事若是上達天聽,必定引起軒然大波,母子離心,蒸蒸日上的大宋天下恐生變故。這不是我想看到的,也不是天下人該承受的,若是真相帶來的是災難,寧可讓它永沉海底。”
“真相再絕望,都已經過去了,希望在未來,我不願讓過去的絕望摧毀未來的希望。”
曲院事默然落座,良久後,歎息道:“很好,很好,你比我想象中好得多。”語氣中帶著言語不盡的意味,似是讚賞,似是釋然,“去見見寧寧吧,她為了你,和我說了很多,你們不愧是夫妻,有些事情是天定的。”
晏子欽抬眼,眼中透出按捺不住的好奇,想問明姝說了什麽,又無法啟齒。
曲院事看透了他的心思,理著袖口,似乎已經恢複了平日從容的姿態,道:“她說無論如何一定要站在你這一邊,無論你選的是什麽路,她的支持,沒有條件。很好,我很高興你選了一條更平坦的路,我畢竟沒看錯,你的確比我想象中還要聰明,可惜我一片父母之心,還幫你準備了一條後路。”
晏子欽拱手道:“多謝嶽父大人垂愛,小婿不知後路謂何,請指教。”
曲院事笑道:“歸去來兮,此處紛擾,不如歸去,自然清靜。”
晏子欽也笑了,笑意中是全然放下後的坦然,而這笑意,懂的人自然會懂。
☆、83.第八十三章
明姝的房間裏,寂靜無聲,她這番迴來沒有驚動母親,事情已經夠亂了,沒必要再多一個人為之擔心。
春岫在門口張望,說自己聽見前院有聲響,大概是有人來了。
會是誰呢?是晏子欽迴來了,還是宮裏出來傳達消息的人?
明姝斜倚在迎枕上紋絲不動,不想心存任何僥幸,這樣也不會失望。就算他迴不來又能如何,她可以去求人,去鳴冤,這是刑不上大夫的時代,一個月,一年,一輩子,他總會迴來的。
所以當她看見晏子欽站在自己麵前時,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湧了出來。本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發生了最好的事情,她本能地撲進他的懷中,沒有什麽比重逢更快樂了。
晏子欽的懷抱很輕柔,似乎怕傷害到她,可也不甘心鬆開。就這樣過了好久,他才扶著她坐下,讓她舒服地枕在自己膝頭。
“都結束了?”明姝問道。
晏子欽沒有迴答。
明姝疑惑地抬眼看著他,道:“我們能迴家了嗎?”
晏子欽道:“再等等,你在娘家住著不是也很舒心嗎?是不是怕母親知道,你放心,我一會兒去和她說,就說你思念父母,想迴來住些日子,好不好?”
明姝的眼淚本已止住了,現在又濕潤起來,“我隻想迴咱們自己的家。”
晏子欽攏著她的發絲,笑道:“有你有我,哪裏不是家。杜和去哪了?”
明姝道:“我一到曲家,他丟下一句話就去找你了,要是找不到你,就去找於連環。”
晏子欽道:“不能讓他找到。”
明姝道:“為什麽?”
晏子欽道:“太後雖然已經和於家劃清界限,可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秘密,她不會對於家坐視不管,這是我的麻煩,不能讓他卷入其中。”
明姝道:“那你還要去抓他?”
晏子欽怎能看不出她的憂慮,道:“必須去,沒有他,蕭禧的案子結不了,十三年前的案子也結不了,未來的案子還會一件接著一件。隻有抓住他,蕭禧才會確信於卿有挑動宋遼矛盾的野心,從而下決心迴到遼國動用蕭氏作為外戚勳貴的力量解決他——一切的目的都是除掉於卿,這件事我鞭長莫及,隻能借蕭禧的手。”
明姝道:“可是……要是被太後知道怎麽辦,她會對你不利的!”
晏子欽道:“放心,太後也想除掉於家,隻是顧忌別人查出她的過往,我會處理好這件事,隻是你一定要記得,我這麽做,都是為了我們以後真正的太平,所以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你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失婚進行曲。”
如果不是為了她,他大可不必這麽迂迴,不再是孤家寡人,有了牽絆,同時生出鎧甲和軟肋。何況手掌熨帖在她的腹部,不止是她,更有一個令他想想就悸動不已的新生命。
“要不是這樣,真不想放你走。”明姝抱住他的腰。
“要不是這樣,誰想走呢?”抱著她的手鬆開了,晏子欽的腳步聲已遠,隨後是門開合的聲音,明姝一個人躺在鋪著芙蓉簟的冰涼竹榻上,別過眼不去看。
“娘子……”春岫走了進來,極擔憂地說。
“沒事。”明姝坐起身來,抹幹淚痕,“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吧,叫廚房準備我以前愛吃的那些菜。從現在起,你要看著我,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許放任我胡來。”
春岫心裏百味雜陳,點點頭,依照她的吩咐去了。
杜和走得匆忙,忽然想起曲明姝安全了,可是羅綺玉還在晏家。她和晏家沒有關係,就算要拿人,也不會把她怎麽樣,一定是這樣的吧!
杜和一邊策馬穿行於鬧市,一邊想著,隻能以這樣拙劣的理由說服自己先去找晏子欽。宮裏他是進不去了,隻能去大理寺等消息,路過汴水大街,方月家的二層樓閣映入他的眼簾,想到他們離開後,方月小小年紀恐怕也嚇得不輕,便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她家的門庭。
隻是看了一眼,杜和就勒住韁繩。
方月家的大門緊閉著,這並不奇怪,她們母女二人相依為命,且母親神誌不清,平日關窗鎖戶,謹慎些也是應該的。眼前的門雖是關閉的,可兩扇門板間卻微微露出一道縫隙,仿佛虛掩著。
他曾在這裏借住過,深知這裏許多東西年久失修,方月為了讓大門牢固,都會額外加上一道門閂,否則門就無法關緊。
關門的絕不是謹慎的方月,他們離開後,一定有人來過!杜和警覺起來,試探性地往門內窺視,院內一片狼藉,晾曬在笸籮裏的食物灑落一地,顯然發生過掙紮和打鬥。
那個刺客來過!杜和心中隻剩這個想法,趁著四下無人,翻身越過一人多高的院牆,院中寂靜無聲,隻有樹上的知了喧鬧不止,可就是這種異樣的安靜更令人心裏沒底。
若在往常,一點微小的動靜都能引得方月的母親從窗口探出身子,高聲叫罵,如今卻沒有,莫非她已經被挾持住了?
杜和幾乎無聲地走入空蕩蕩的正堂,椅子翻倒了一隻,杜和心中漸漸生出了疑惑——如果真的於連環出手,一個正值壯年的慣犯竟然還要和十三四的方月纏鬥,難道不能一擊製勝?
順著椅子翻倒的痕跡,杜和在走廊盡頭發現了她的屍體。
是方月的母親,那個素日蓬頭垢麵的瘋女人,死狀慘不忍睹,胸口和左肩被刺數十刀,血流如注,緊緊勾起的手卻還像是在抓著什麽,渾濁的眼中寫滿不甘和仇恨。
掰開她的手,裏麵藏著一塊衣服碎片,杜和已經想象出了於連環挾持方月,她的母親驚見女兒被殺死自己愛人的兇手挾持,十三年的痛苦壓抑在一瞬間爆發,任憑利刃穿透胸膛也不願放手的執著,直到死去侏羅紀戀人。再看她死不瞑目的雙眼,緊盯著左手邊的樓梯,樓梯上一串猩紅的血腳印還是新鮮的。
樓上是瘋女人的臥房,連方月都極少進入,於連環青天白日公然闖入,一定是為了找到一樣東西,十三年來被她隱藏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若非她瘋癲地與之搏命,於連環絕對想要要挾她指認藏匿地點,未必會下殺手。既然她死了,為了達成目的,於連環暫時不會傷及方月的性命。
杜和又聽見了房門內微弱的對話聲,一道沉悶的男生,繼而是方月畏縮的輕細嗓音,他暫時放下心,卻遲遲無法推開那道門。
杜和慌張地順手推開她,“以後再說,我有急事!”
羅綺玉苦笑一聲,當初一片癡心,無非是看重他是個真性情的人,可堪托付,誰知他再三推脫,恐怕是從來沒看得起自己軟成泥。
也罷,她豈是為他而生的?既然辭別了厚意相待的晏夫人,失散多年的兄長就在門外等著自己,天高海闊,何苦困囿在虛無縹緲的寄托裏,空等著一個搖擺不定的人?她離開這個人,就像當初離開綺玉閣,都是她自己的選擇,隻是這次雖有留戀,絕不後悔。
明姝還在為羅綺玉的倉促離開感到難過,焦灼地思考怎麽和杜和交待,下一秒,杜和就出現在麵前。
“你迴來了?快去找羅娘子!”明姝起身道,一旁的春岫趕緊扶住她。
杜和心裏隻剩一個信念——決不能辜負晏子欽的囑托,拉過明姝就要走。
“快走,恩公讓我把你送迴曲家!”
明姝不知來龍去脈,驚愕道:“為什麽?”
“沒時間解釋了,快走,什麽都別帶,路上再說!”
春岫看的心驚膽戰,推開杜和,道:“杜二少爺,您這是鬧的哪出?好端端的,官人怎麽就讓我們娘子迴娘家去?”
到了這番地步,杜和腦中亂嗡嗡一片,抓著頭發道:“如果我說你丈夫要把天捅破了,他不怕死,但是怕你出事,讓你迴到曲大人身邊才安全,你信嗎?”
明姝望著杜和掙紮的臉,放在腹部的手不由自主地戰栗著,因為緊張,因為激動。
春岫不安地看著兩人,小聲道:“這……杜二少爺,您可別開玩笑啊!”說著,就像看瘋子一樣,要把杜和推去出。
“叫馬夫去套車吧。”靜默中,明姝幽幽開口,“我信你,相信他會給我最妥善的安排,隻有我安全了,他才會沒有後顧之憂。春岫,不要耽誤時間了,快去準備。”
春岫惴惴不安地離開,晏子欽家中下人不多,一部分隨她轉移到曲家,一部分由陳嬤嬤安排,留在家中謹防不測。
“我是夫人派來幫娘子打理家事的,既然來了,就要守好這方門庭。春岫丫頭,你一路上仔細照顧娘子,無論如何,站在娘子這一邊,娘子讓你往東,不要往西!”臨走前,陳嬤嬤反複囑咐著,終於還是送明姝上了馬車。
車馬轔轔,明姝把春岫支到車外,看著緊繃的如同一塊鐵板的杜和,道:“現在總能告訴我真相了吧。”
杜和理了理思路,道:“恩公查遼國使臣遇刺案,追查兇手時牽連出十三年前大理寺卿陳登被害一案,有些內情很棘手……”他看著明姝,有些猶豫要不要說出真相,怕她承受不了晏子欽即將被半個朝廷的後黨視為眼中釘的現實。
“你隻要告訴我,夫君得罪的是不是太後。”她垂下眼,聲音平靜如水,卻讓杜和渾身冰冷。
“你已經知道?”杜和道。
明姝道:“他保護不了我,父親卻能,隻能是因為太後了。他是不是查明了官家的生母另有其人?cnz
劉娥並非當今天子生母,被後世附會出狸貓換太子的故事,穿越而來的她一直都知道。
杜和搖頭道:“比這個更嚴重……”他醞釀了片刻,釋然道,“太後泄露軍機,暗通遼國求妻。”
明姝默然,突如其來的震驚使她腦中一片空白。當今掌握實權的正是太後,而遼國雖與大宋約定休戰,且不論每年三十萬白銀的歲幣都是民脂民膏,單論起曾經侵擾中原的事實,可見遼國依然是盤踞在大宋北境的強大威脅,朝廷如芒刺在背,不得安寧。
掌權者和這樣一個如□□一般的敵國沆瀣一氣,其行可鄙,其心可誅。若放在現代,無異於美國總統受中東恐怖組織資助這樣的天方夜譚一樣超乎想象。
可它居然真的發生了!
“事到如今,朝堂上的事已經不止一個案子那麽簡單,恐怕我幫不了他了。”明姝歎道,“我會盡力乞求父親,為他指點迷津,千萬要保全他,真相固然重要,可朝堂上本就沒有長久的善惡是非,肉食者謀之,而我們……我們所圖的本該是風平浪靜地生活下去啊。”
杜和道:“等我送你迴去,就去看看恩公那邊的情況,你放心,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絕不含糊!”
他望向車窗外,曲家門前已經站著接應的人,正焦急地張望著。他心下了然,想必晏子欽已經去過宮裏,消息已經經由太後的渠道傳入曲章的耳中,他知道晏子欽的秉性,在等女兒迴來。
晏子欽踏出重重宮門,方才的召見就像一場夢境,身後龐大的華美的宮城就是根除不盡的夢魘。
前來迎接的是曲家的管事曲昌,在看到晏子欽出現的那一刻,他的臉上有著說不清的複雜情緒,像是驚喜,像是意外,又像是責怪。
“晏官人,隨我來吧。”他請晏子欽上馬,晏子欽沒有拒絕,跨上馬鞍,他也想見嶽父一麵,有些話不吐不快。
曲院事的書齋正對著花園裏的池塘,池塘另一側是正堂。此時,書齋的主人背手而立,從窗格灑落的陽光將他的身影拉的狹長,在半明半暗的陰影裏,整個人顯得高深莫測。
晏子欽看著這道背影,心如明鏡高台,沉靜透徹,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可保留的?
“嶽父大人,您早就知道太後的秘密,對嗎?十三年前,大理寺卿陳登侍奉真宗皇帝翻閱太宗實錄,及到第八十卷君子館之戰,先帝思及太宗皇帝因此戰慘敗,憂思而亡,心中愴然,痛哭不已,言及彼時在王府同妃妾撒豆成兵,講演兵法布陣,預言此戰布局萬無一失,哪知世事難料。”
“陳大人也覺得奇怪,遼軍怎能輕易看破我軍薄弱之處?莫非是有人將我軍陣法泄露給了遼軍?他遍訪王府舊部,竟查出彼時的皇後、從前的侍妾劉氏是在一個名為於秋的商人的安排下邂逅襄王。於秋顯然是個投機的人,送入在各個王府中的女子不止一人,可能成氣候的隻有劉氏,而更值得揣摩的是於秋的祖上恰好是契丹人。”
“那時,陳大人並不確定,他選擇了一個自認為可堪信任的朋友,和他商議皇後通遼的可能,而那個朋友出賣了他。”
“那個人就是您——您當年被丁謂排擠,在刑部左司供職,仕途蹭蹬,為了得信於皇後,您出賣了陳登,陳登被太後安排的人手當街殺害,兇犯在太後的包庇下逍遙法外,而您因此得到重用,成為太後親信的中流砥柱,一路升遷。我想起您曾給我的忠告——看不見的危險不等於不存在,您知道的一些事不便告訴我,可終究不會害我。小婿一直在思量究竟什麽是看不見的危險,令您如此忌諱,如今終於知道了,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做飯什麽的沒問題。”
曲院事抬起頭,望向池塘對岸,幽幽道:“十三年前,是我背叛了他,可是一切都是有代價的,在丁謂的壓製下,我的才華、我的抱負又算什麽?陳登給了我一個機會,我並不想證明自己有多無辜,我早就料到他會因此而死,可我還是寫了那封密信,換來了一飛衝天的機會,為了我的家人和私欲,我有愧,卻不後悔。你知道我現在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麽?”
晏子欽默然。
曲院事冷笑道:“對麵的正堂你一定熟悉,當年第一次見你就是在那裏,那時席上才俊侃侃而談,我見你年少老成,知道藏匿鋒芒,對你青眼有加。可令我後悔的是,當年著實不該招你為婿。”
他轉過身,居高臨下的氣勢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我看中的是你聰明過人,可惜你太過聰明了些,慧極必傷,不知迂迴,你如今將這些所謂的正義、所謂的真相在陛下麵前一一揭開,又有什麽意義!他們就算不是母子,就算是宿敵,也是被權力捆綁在一起的,他被太後輔佐登基,太後受損,他的皇位還是正當的嗎?他的江山還是穩固的嗎?你以為陛下會因為你這番大義凜然的真相,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刀刃直指他的母後嗎?你隻會被他們合力扼殺,成為盛世車輪下螳臂當車的愚人,永絕後患。”
晏子欽眉目低垂,平靜地如同佛龕裏的神像,無悲無喜。
“所以,我沒有說。”
“什麽?”曲院事驚愕,隨即啞然。
晏子欽道:“我什麽都沒有說,可是理由和您不一樣——我生,我死,不過是滴水投入江河,大宋的國運、百姓的福祉才是滔滔不絕的江水。太後固然有失,可是自登上後位,多年來已拋棄暗通遼國的歧途,因此,於家才會因感到危機而屢次出手,直至迴歸遼國。”
“小婿本來想據實直言,可當我站在宮闕之下,看著祥和的宮廷,往來不息的公文奏疏呈送禦前,想到大宋的命脈匯集於此,我卻漸漸冷靜下來。通遼一事若是上達天聽,必定引起軒然大波,母子離心,蒸蒸日上的大宋天下恐生變故。這不是我想看到的,也不是天下人該承受的,若是真相帶來的是災難,寧可讓它永沉海底。”
“真相再絕望,都已經過去了,希望在未來,我不願讓過去的絕望摧毀未來的希望。”
曲院事默然落座,良久後,歎息道:“很好,很好,你比我想象中好得多。”語氣中帶著言語不盡的意味,似是讚賞,似是釋然,“去見見寧寧吧,她為了你,和我說了很多,你們不愧是夫妻,有些事情是天定的。”
晏子欽抬眼,眼中透出按捺不住的好奇,想問明姝說了什麽,又無法啟齒。
曲院事看透了他的心思,理著袖口,似乎已經恢複了平日從容的姿態,道:“她說無論如何一定要站在你這一邊,無論你選的是什麽路,她的支持,沒有條件。很好,我很高興你選了一條更平坦的路,我畢竟沒看錯,你的確比我想象中還要聰明,可惜我一片父母之心,還幫你準備了一條後路。”
晏子欽拱手道:“多謝嶽父大人垂愛,小婿不知後路謂何,請指教。”
曲院事笑道:“歸去來兮,此處紛擾,不如歸去,自然清靜。”
晏子欽也笑了,笑意中是全然放下後的坦然,而這笑意,懂的人自然會懂。
☆、83.第八十三章
明姝的房間裏,寂靜無聲,她這番迴來沒有驚動母親,事情已經夠亂了,沒必要再多一個人為之擔心。
春岫在門口張望,說自己聽見前院有聲響,大概是有人來了。
會是誰呢?是晏子欽迴來了,還是宮裏出來傳達消息的人?
明姝斜倚在迎枕上紋絲不動,不想心存任何僥幸,這樣也不會失望。就算他迴不來又能如何,她可以去求人,去鳴冤,這是刑不上大夫的時代,一個月,一年,一輩子,他總會迴來的。
所以當她看見晏子欽站在自己麵前時,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湧了出來。本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發生了最好的事情,她本能地撲進他的懷中,沒有什麽比重逢更快樂了。
晏子欽的懷抱很輕柔,似乎怕傷害到她,可也不甘心鬆開。就這樣過了好久,他才扶著她坐下,讓她舒服地枕在自己膝頭。
“都結束了?”明姝問道。
晏子欽沒有迴答。
明姝疑惑地抬眼看著他,道:“我們能迴家了嗎?”
晏子欽道:“再等等,你在娘家住著不是也很舒心嗎?是不是怕母親知道,你放心,我一會兒去和她說,就說你思念父母,想迴來住些日子,好不好?”
明姝的眼淚本已止住了,現在又濕潤起來,“我隻想迴咱們自己的家。”
晏子欽攏著她的發絲,笑道:“有你有我,哪裏不是家。杜和去哪了?”
明姝道:“我一到曲家,他丟下一句話就去找你了,要是找不到你,就去找於連環。”
晏子欽道:“不能讓他找到。”
明姝道:“為什麽?”
晏子欽道:“太後雖然已經和於家劃清界限,可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秘密,她不會對於家坐視不管,這是我的麻煩,不能讓他卷入其中。”
明姝道:“那你還要去抓他?”
晏子欽怎能看不出她的憂慮,道:“必須去,沒有他,蕭禧的案子結不了,十三年前的案子也結不了,未來的案子還會一件接著一件。隻有抓住他,蕭禧才會確信於卿有挑動宋遼矛盾的野心,從而下決心迴到遼國動用蕭氏作為外戚勳貴的力量解決他——一切的目的都是除掉於卿,這件事我鞭長莫及,隻能借蕭禧的手。”
明姝道:“可是……要是被太後知道怎麽辦,她會對你不利的!”
晏子欽道:“放心,太後也想除掉於家,隻是顧忌別人查出她的過往,我會處理好這件事,隻是你一定要記得,我這麽做,都是為了我們以後真正的太平,所以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你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失婚進行曲。”
如果不是為了她,他大可不必這麽迂迴,不再是孤家寡人,有了牽絆,同時生出鎧甲和軟肋。何況手掌熨帖在她的腹部,不止是她,更有一個令他想想就悸動不已的新生命。
“要不是這樣,真不想放你走。”明姝抱住他的腰。
“要不是這樣,誰想走呢?”抱著她的手鬆開了,晏子欽的腳步聲已遠,隨後是門開合的聲音,明姝一個人躺在鋪著芙蓉簟的冰涼竹榻上,別過眼不去看。
“娘子……”春岫走了進來,極擔憂地說。
“沒事。”明姝坐起身來,抹幹淚痕,“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吧,叫廚房準備我以前愛吃的那些菜。從現在起,你要看著我,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許放任我胡來。”
春岫心裏百味雜陳,點點頭,依照她的吩咐去了。
杜和走得匆忙,忽然想起曲明姝安全了,可是羅綺玉還在晏家。她和晏家沒有關係,就算要拿人,也不會把她怎麽樣,一定是這樣的吧!
杜和一邊策馬穿行於鬧市,一邊想著,隻能以這樣拙劣的理由說服自己先去找晏子欽。宮裏他是進不去了,隻能去大理寺等消息,路過汴水大街,方月家的二層樓閣映入他的眼簾,想到他們離開後,方月小小年紀恐怕也嚇得不輕,便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她家的門庭。
隻是看了一眼,杜和就勒住韁繩。
方月家的大門緊閉著,這並不奇怪,她們母女二人相依為命,且母親神誌不清,平日關窗鎖戶,謹慎些也是應該的。眼前的門雖是關閉的,可兩扇門板間卻微微露出一道縫隙,仿佛虛掩著。
他曾在這裏借住過,深知這裏許多東西年久失修,方月為了讓大門牢固,都會額外加上一道門閂,否則門就無法關緊。
關門的絕不是謹慎的方月,他們離開後,一定有人來過!杜和警覺起來,試探性地往門內窺視,院內一片狼藉,晾曬在笸籮裏的食物灑落一地,顯然發生過掙紮和打鬥。
那個刺客來過!杜和心中隻剩這個想法,趁著四下無人,翻身越過一人多高的院牆,院中寂靜無聲,隻有樹上的知了喧鬧不止,可就是這種異樣的安靜更令人心裏沒底。
若在往常,一點微小的動靜都能引得方月的母親從窗口探出身子,高聲叫罵,如今卻沒有,莫非她已經被挾持住了?
杜和幾乎無聲地走入空蕩蕩的正堂,椅子翻倒了一隻,杜和心中漸漸生出了疑惑——如果真的於連環出手,一個正值壯年的慣犯竟然還要和十三四的方月纏鬥,難道不能一擊製勝?
順著椅子翻倒的痕跡,杜和在走廊盡頭發現了她的屍體。
是方月的母親,那個素日蓬頭垢麵的瘋女人,死狀慘不忍睹,胸口和左肩被刺數十刀,血流如注,緊緊勾起的手卻還像是在抓著什麽,渾濁的眼中寫滿不甘和仇恨。
掰開她的手,裏麵藏著一塊衣服碎片,杜和已經想象出了於連環挾持方月,她的母親驚見女兒被殺死自己愛人的兇手挾持,十三年的痛苦壓抑在一瞬間爆發,任憑利刃穿透胸膛也不願放手的執著,直到死去侏羅紀戀人。再看她死不瞑目的雙眼,緊盯著左手邊的樓梯,樓梯上一串猩紅的血腳印還是新鮮的。
樓上是瘋女人的臥房,連方月都極少進入,於連環青天白日公然闖入,一定是為了找到一樣東西,十三年來被她隱藏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若非她瘋癲地與之搏命,於連環絕對想要要挾她指認藏匿地點,未必會下殺手。既然她死了,為了達成目的,於連環暫時不會傷及方月的性命。
杜和又聽見了房門內微弱的對話聲,一道沉悶的男生,繼而是方月畏縮的輕細嗓音,他暫時放下心,卻遲遲無法推開那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