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明姝不開心。
“迴轎子裏等著吧,你留在這裏我也不放心。”他又道,使眼色讓杜和送明姝迴去。
又被拋棄在外的二人組很鬱悶,窩在轎子邊上看廢墟裏忙碌的人群,杜和幽幽道:“看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了。”
“誰?”明姝不解。
“就是那個一臉忠臣相的高睿,我懷疑恩公每天和他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和你在一起的還長。”杜和道。
“那有什麽關係?”明姝道。
杜和冷笑一聲,“就是這種人最可疑,正人君子切開來都是黑的,都是道貌岸然的禽獸。”
“夫君他也是正人君子啊。”明姝可以指天為證,晏子欽是她見過最“正直”的人。
杜和道:“恩公不一樣,我看人可是很準的,小時候有個道士想化我去做徒弟,說我有慧根,要不是爹娘不願意,說不定我現在早就是一代宗師了。”
明姝幹幹道:“你沒禍害人家的門派清規就不錯了,宗師……對不起,沒看出來。”
杜和道:“你沒看出來的事還多著呢,比如今天這條暗道,你覺得正常嗎?”
明姝也臉色一變,小聲道:“不正常,當然不正常,我懷疑姓於的想謀反。”
杜和道:“說你眼神不好,你還不承認。這些兵刃的製式已經很老舊了,那些陌刀和弓箭少說都是殘唐五代的款式,要是於家人想謀反,還沒有大宋時就該起兵了,何苦拖拖拉拉一百年?”
明姝問道:“那依你看,這些武器是用來做什麽的?”
杜和搖搖頭,他也想不通。
暗道內,衙役們舉著火把,幫晏子欽照亮陳列在四周的一箱箱兵器。
晏子欽抹了一把厚厚的灰塵,似乎在研究這裏究竟塵封了多久,高睿道:“這裏應該很陳舊了。”
晏子欽道:“壞就壞在陳舊上。要是單純的私藏軍械、意圖謀反,事情還好理解,可於家把這些東西藏了上百年,可見他們雖不想動手,可是卻不得不保存武力,防範外來的突襲。”
“可是,這些兵器都足夠裝備一座城的兵力了,誰會動用一座城的兵力對付一個商人?”高睿道。
晏子欽道:“他們不是普通的商人,於家還有一個身份——隱藏多年的契丹後裔,再加上那天在白骨手下發現的契丹文字,不得不讓人懷疑。”
高睿眨了眨眼,轉移視線,道:“大人,不如再往前查看查看?”
晏子欽點頭,沿著同樣落滿灰塵的石板地麵向更深處走去,磚牆上忽然出現了劃痕,似乎是搏鬥時指甲抓過的痕跡,地上灰塵很厚,卻沒有留下腳印,可見之前來過的人很小心地打掃過,可打掃過的地方難免留下掃帚的痕跡,追隨著痕跡,火把照亮了一個黑黝黝的巨大物件。
一隻裝飾華美的棺材。
“去請夫人。”火焰下,晏子欽目不轉睛地盯著棺材。
明姝例行公事地帶上白手套,做這一行很多年,重拾法醫技術也有一個多月了,她從沒這麽揚眉吐氣過。剛剛不帶她,現在遇到屍體,還不是要讓專業的來?
看她的表情,晏子欽當然知道她在怪自己,可是剛才為了她的安全,“用得著人朝前,用不著人朝後”的黑鍋他隻能背了。
打開棺蓋,露出一具用錦緞包裹著的屍體,早已化成白骨卻還穿著極盡華美的生色領廣袖褙子,陪葬的金銀首飾、器皿還依然光彩奪目。
檢驗過她的骨骺融合情況和牙齒磨損情況,明姝道:“女,十八歲到二十歲,死亡時間在半年到一年前,顱骨破裂,應該是因後腦受重擊而引起的他殺,生前指甲斷裂,指骨挫傷,有搏鬥痕跡。”說到一半,揭開女屍的衣物,明姝的眉頭突然皺了起來。
“腹腔裏還有一具骸骨,死者生前懷孕了!”
眾人都在竊竊私語,隻有晏子欽若有所思地站在棺材旁,忽然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所有的線索在他腦海裏連成三條線,兩條明線,一條暗線,縱使暗線上還有許多解不開的謎團,但是明線上的事發經過已經足夠清晰了。
這時,一個衙差來報,說於府的人過來,求見晏大人。
晏子欽恍惚道:“正想見於卿。”
正在用白酒給手消毒的明姝連忙攔住他,“你去過一次,如今又要羊入虎口?”
晏子欽微笑道:“有些事情,必須要問清。”
明姝無言良久,隻能妥協,拜托杜和無論如何一定要跟牢晏子欽,千萬把他原封不動地帶迴來。
高睿似乎不以為然,握緊了手裏的官刀。
還是舊時的精舍,還是那副女子肖像,還是獨坐在禪椅上的於卿。他的病症似乎比一個月前更沉重了,愈發形銷骨立,可當看到這個人時,杜和第一次讚同哥哥的話——“如朗月入懷,如玉山將崩,若是竹林七賢再世,必定攜其手入山林。”
可他究竟有沒有那麽“卑鄙下流”呢?杜和拭目以待。
“你妹妹是你殺的。”晏子欽道。
杜和驚得瞠目結舌,看向於卿,於卿卻依然一派閑適,輕笑道:“你還是猜到了。”
晏子欽道:“太多的事情在你身邊發生,編織成一張網,你在網裏已經無法脫身了。”
於卿笑道:“請賜教。”
晏子欽道:“王讓的七間鋪子是一條線,王諤和於家小娘子是另一條線,還有你契丹人的身份是一條暗線,三重加起來,你也身在其中,無暇自顧了。
於家祖上南遷入舒州,在北城牆邊挖了一條通往城外的暗道,藏匿了許多軍械,後來時過境遷,這裏變成了王讓家的鋪子,你本來覺得沒什麽,可年初時發生了某種變故,讓你不得不重新拿迴暗道裏的軍械用以防備,所以你不擇手段地奪取了那七間鋪子。
而同時,和王讓一起長大的堂兄王諤知道了你的強盜行徑,他很氣憤,借著於家家塾教書的便利,伺機尋找你的短處意圖報複,卻陰差陽錯地發現了一張寫滿契丹文字的羊皮,王諤曾經和精通契丹文的薛老先生學習過,他解讀出羊皮上的秘密,知道了暗道的事,他覺得這個秘密太重大,怕你報複,慌亂間帶著已身懷六甲的於家小娘子私奔,卻被你看在眼裏,為了不暴露殺人真相和暗道的存在,為了報複背棄家族的妹妹,你把他們的屍骨就地掩藏,於家小娘子尚有陪葬棺槨,卻王諤的屍體暴露在地上,永無寧日。“
杜和徹底懵了,問道:“王諤死在舒州?那京城裏考春闈的王諤又是誰?”
晏子欽道:“是他安插的細作,假冒王諤之名赴試,若能混入朝廷內部,便正中他的下懷。假冒的王諤怕暴露身份,在京城少有交往,許多舉子都沒見過他的麵目,而薛老先生曾抱怨,王諤入京前沒向他辭別,鄭秀才解釋說是於卿資助了王諤,讓他當日就走,可你不覺得奇怪嗎?如果他的妹妹真是為了王諤而死,以他不擇手段的性格,放過王諤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何談出金資助?
而最後那條暗線,於卿,或者說耶律卿,為什麽和遼國通信,為什麽找人偽裝成王諤入京赴試卻又殺死他,隻有你自己知道了。”
於卿竟然起身了,對著妹妹的畫像道:“半年有餘,終於有人為你昭雪了,可是他不知道,哥哥也是身不由己。”
他繼續對晏子欽道:“你隻看到我翻手為雲覆手雨,卻沒看出我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陰影,你以為我不想毀掉那些軍械?可我不敢,隻要她存在一天,我們就性命堪憂。我派假王諤入京,自然是希望他打入朝廷內部,為我們謀得一席生存之地,可被她發現了,是她打亂了我的安排。”
晏子欽道:“她是誰?”
於卿道:“你這樣執拗,遲早有一天要與她為敵。我要趁著還能抽身時離開了,你……各自保平安吧。”
晏子欽道:“我的人已經把你的宅院團團圍住,你插翅難逃。”
於卿笑道:“哦?你確定?”
他話音剛落,高睿慌張地跑進來,稟報道:“大人,孫知州把衙役們都撤走了,請大人速速迴衙門,有急事。”
晏子欽一愣,眯眼看著於卿,他依然坐在禪椅上,目不斜視地癡迷於眼前的畫卷,輕敲方響,鸚鵡低喚。
就是再傻的人也能看出,孫知州並沒有急事,隻是在袒護於家,動搖這樣的大族,對誰都不好,對他這個舒州的最高長官來說更是太不好了,穩定第一,和平第一,這是他為官的第一宗旨。
第二天,晏子欽派人再去搜查於府,於府裏已經空無一人,花木依然繁盛,池亭依舊儼然,甚至那隻鸚鵡還在金籠裏,可是人卻不見了。
於亦非在牢中自盡,獄卒發現他時,他已經用吃飯的竹筷生生插入自己的咽喉,臉上帶著陰狠瘋狂的笑,身後的牆壁上用血寫著一行契丹文字,請來薛先生一看,薛先生渾身顫抖。
晏子欽問道:“老先生,這是什麽意思?”
薛先生道:“這是……契丹人的口號——鐵騎南飛,血淹中原。”
☆、第二十一章
中原大地遭殃與否還是未知,晏子欽的的確確是遭殃了。
於家和命案的傳言還在舒州的街頭巷尾流傳,一紙詔書就從汴梁曆經千山萬水來到這座小城。
晏子欽領旨後迴到家裏,整個人都是陰沉委頓的,明姝隔著三丈遠就能感受到壓抑的氣氛,悻悻地放下正和春岫一起擺弄的繡線,往門外一看,輕聲問:“怎麽了?”
走在迴廊下的晏子欽斜眼看了她一眼,眼神很複雜,委屈、不甘、愧疚、迷茫,一下子把明姝鎮住了,眼睜睜看著晏子欽鬼魂似的飄走了,這才迴過神來,和春岫麵麵相覷。
許安在晏子欽身後追著,勸了句:“夫人去看看官人吧。”
明姝道:“他這是怎麽了?”
許安耷拉著眉梢,苦苦道:“朝中下旨,要把官人調去鄞縣做縣令呢。”
明姝一驚,通判好歹是七品,縣令卻要降格為八品官了,而且鄞縣就是現代的寧波附近,北宋時還隻是一個苦鹵的海邊小城,什麽調任,分明就是貶謫。雖說貶謫是大宋文官的必經之路,沒經曆過挫折的文人不是好文人,可晏子欽的挫折也來得太快了吧?
許安看出明姝的訝異,解釋道:“聖旨上說,短短四個月不到,舒州城裏出了太多起命案,燒了城牆,監牢裏死了犯人,疑兇於卿依然在逃,朝中……其實就是太後覺得官人治理無方,這才決定調為縣令。”
明姝道:“我爹爹沒有說話嗎?官家呢?官家不是很看重晏子欽的嗎?”
許安無奈道:“可現在掌權的是太後娘娘啊。”
明姝定下心神一想,沒錯,皇帝年輕,掌權的依舊是當朝太後,就連自己的父親都是太後一黨,在晏子欽的事情上也是有心無力。細算起來,當初第一個支持太後“垂簾聽政”的大臣還是晏殊,那時皇帝還是個垂髫小兒,太後攝政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可誰知皇帝漸漸長成,太後卻不肯放權了,到頭來還把晏殊排擠出京城,真是風水輪流轉,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局。
書房裏,晏子欽正對著桌上一摞新寫成的策論發呆,像一塊孤單的石頭。
房門突然響了,“咚咚咚”,緊接著是明姝甜甜的聲音。
“開門呐,有點心吃!”
“我新炸的芝麻團子,外麵酥裏麵軟哦,涼了就不好吃了~”
“還有酪酥喝,甜甜的酪酥加了糯糯的芋頭,很美味的~”
見晏子欽沒反應,門外的聲音也停頓了,片刻後才平靜地說:“夫君,我們談談吧。”
晏子欽把門打開,眼中充滿不安和愧疚,他真怕娘子厭棄他,埋怨他這個做夫君的不爭氣,連累娘子受苦。好端端的樞密使千金,嫁給自己後不僅今不如昔,還越來越沒盼頭,他忽然想起前朝元稹的詩句: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忽然悲從中來,覺得真是對不起眼前這個正值韶華的女子。
明姝把他按迴椅子上,拿了顆芝麻團子喂他吃,道:“大丈夫能屈能伸,這點挫折算什麽?”
晏子欽看著手裏咬了一口的團子,緩緩道:“其實,朝廷裏說得沒錯,是我的問題。”
他頓了頓,繼續道:“並不是讀書好、會寫文章就一定能做個好官,如何權衡、調和,如何製約、折中,這些事情我都不會。以前看書,總覺得李太白、杜子美、李長吉這些人懷才不遇很委屈,現在想想,也許就是少了為官的能力,世人看不清楚,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卻能明察毫末。”
明姝沒想到他會這樣說,良久才道:“也不能全怪你,一上來就遇到於家這麽撲朔迷離的厲害對手,他們把能裝的都裝盡了,然後就跑了,換做別人也未必能處理得更好。”
晏子欽搖搖頭,道:“能力不足就是能力不足,沒有借口。隻是,我思考過,決不能接下鄞縣縣令一職。我的錯,錯在我本身,而不是錯在不合太後的心意上,若是應下差事,我就不是我了。”
明姝喉頭滾動幾下,幹幹道:“那……你是要?”
晏子欽道:“沒錯,辭官隱退,反正現在罷職閑居的人又不止我一個。”他神色一變,有些哀婉地說:“娘子……我可以修書一封送去汴梁府上,反正咱們還沒有子嗣,你尚年輕,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另結高門,我不會強求你跟我一生受苦的……”
他若是有一條尾巴,恐怕此時會委委屈屈地垂下來,默默地搖尾乞憐吧……
看著他悲傷的表情,明姝如是想著。她忽然想起自己在現代時最慘淡的那段歲月。
那時,她以高分考入醫科大學,本來應該被心髒外科錄取,卻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內部關係被強製調劑到法醫學專業,校方為了平息事端,許諾給她免除學費以及每學期三千元獎學金作為補償。她本想繼續抗爭下去,可一通電話改變了她的命運。
電話那頭是警察抱歉的聲音,她的父母在趕往她大學所在城市的路上遭遇車禍,雙雙亡故。失去了鬥誌並且急需經濟來源的她選擇服從分配。很長一段時間裏,她一直活在父母去世的陰影中——要不是專業出了問題,父母就不會著急趕往大學,也就不會遭遇車禍。
是她的導師最先發現了她的異樣,那個溫和的中年人遞給她一把銀亮的刀。
“要是沒事做,就來和我學解剖吧。”
“迴轎子裏等著吧,你留在這裏我也不放心。”他又道,使眼色讓杜和送明姝迴去。
又被拋棄在外的二人組很鬱悶,窩在轎子邊上看廢墟裏忙碌的人群,杜和幽幽道:“看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了。”
“誰?”明姝不解。
“就是那個一臉忠臣相的高睿,我懷疑恩公每天和他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和你在一起的還長。”杜和道。
“那有什麽關係?”明姝道。
杜和冷笑一聲,“就是這種人最可疑,正人君子切開來都是黑的,都是道貌岸然的禽獸。”
“夫君他也是正人君子啊。”明姝可以指天為證,晏子欽是她見過最“正直”的人。
杜和道:“恩公不一樣,我看人可是很準的,小時候有個道士想化我去做徒弟,說我有慧根,要不是爹娘不願意,說不定我現在早就是一代宗師了。”
明姝幹幹道:“你沒禍害人家的門派清規就不錯了,宗師……對不起,沒看出來。”
杜和道:“你沒看出來的事還多著呢,比如今天這條暗道,你覺得正常嗎?”
明姝也臉色一變,小聲道:“不正常,當然不正常,我懷疑姓於的想謀反。”
杜和道:“說你眼神不好,你還不承認。這些兵刃的製式已經很老舊了,那些陌刀和弓箭少說都是殘唐五代的款式,要是於家人想謀反,還沒有大宋時就該起兵了,何苦拖拖拉拉一百年?”
明姝問道:“那依你看,這些武器是用來做什麽的?”
杜和搖搖頭,他也想不通。
暗道內,衙役們舉著火把,幫晏子欽照亮陳列在四周的一箱箱兵器。
晏子欽抹了一把厚厚的灰塵,似乎在研究這裏究竟塵封了多久,高睿道:“這裏應該很陳舊了。”
晏子欽道:“壞就壞在陳舊上。要是單純的私藏軍械、意圖謀反,事情還好理解,可於家把這些東西藏了上百年,可見他們雖不想動手,可是卻不得不保存武力,防範外來的突襲。”
“可是,這些兵器都足夠裝備一座城的兵力了,誰會動用一座城的兵力對付一個商人?”高睿道。
晏子欽道:“他們不是普通的商人,於家還有一個身份——隱藏多年的契丹後裔,再加上那天在白骨手下發現的契丹文字,不得不讓人懷疑。”
高睿眨了眨眼,轉移視線,道:“大人,不如再往前查看查看?”
晏子欽點頭,沿著同樣落滿灰塵的石板地麵向更深處走去,磚牆上忽然出現了劃痕,似乎是搏鬥時指甲抓過的痕跡,地上灰塵很厚,卻沒有留下腳印,可見之前來過的人很小心地打掃過,可打掃過的地方難免留下掃帚的痕跡,追隨著痕跡,火把照亮了一個黑黝黝的巨大物件。
一隻裝飾華美的棺材。
“去請夫人。”火焰下,晏子欽目不轉睛地盯著棺材。
明姝例行公事地帶上白手套,做這一行很多年,重拾法醫技術也有一個多月了,她從沒這麽揚眉吐氣過。剛剛不帶她,現在遇到屍體,還不是要讓專業的來?
看她的表情,晏子欽當然知道她在怪自己,可是剛才為了她的安全,“用得著人朝前,用不著人朝後”的黑鍋他隻能背了。
打開棺蓋,露出一具用錦緞包裹著的屍體,早已化成白骨卻還穿著極盡華美的生色領廣袖褙子,陪葬的金銀首飾、器皿還依然光彩奪目。
檢驗過她的骨骺融合情況和牙齒磨損情況,明姝道:“女,十八歲到二十歲,死亡時間在半年到一年前,顱骨破裂,應該是因後腦受重擊而引起的他殺,生前指甲斷裂,指骨挫傷,有搏鬥痕跡。”說到一半,揭開女屍的衣物,明姝的眉頭突然皺了起來。
“腹腔裏還有一具骸骨,死者生前懷孕了!”
眾人都在竊竊私語,隻有晏子欽若有所思地站在棺材旁,忽然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所有的線索在他腦海裏連成三條線,兩條明線,一條暗線,縱使暗線上還有許多解不開的謎團,但是明線上的事發經過已經足夠清晰了。
這時,一個衙差來報,說於府的人過來,求見晏大人。
晏子欽恍惚道:“正想見於卿。”
正在用白酒給手消毒的明姝連忙攔住他,“你去過一次,如今又要羊入虎口?”
晏子欽微笑道:“有些事情,必須要問清。”
明姝無言良久,隻能妥協,拜托杜和無論如何一定要跟牢晏子欽,千萬把他原封不動地帶迴來。
高睿似乎不以為然,握緊了手裏的官刀。
還是舊時的精舍,還是那副女子肖像,還是獨坐在禪椅上的於卿。他的病症似乎比一個月前更沉重了,愈發形銷骨立,可當看到這個人時,杜和第一次讚同哥哥的話——“如朗月入懷,如玉山將崩,若是竹林七賢再世,必定攜其手入山林。”
可他究竟有沒有那麽“卑鄙下流”呢?杜和拭目以待。
“你妹妹是你殺的。”晏子欽道。
杜和驚得瞠目結舌,看向於卿,於卿卻依然一派閑適,輕笑道:“你還是猜到了。”
晏子欽道:“太多的事情在你身邊發生,編織成一張網,你在網裏已經無法脫身了。”
於卿笑道:“請賜教。”
晏子欽道:“王讓的七間鋪子是一條線,王諤和於家小娘子是另一條線,還有你契丹人的身份是一條暗線,三重加起來,你也身在其中,無暇自顧了。
於家祖上南遷入舒州,在北城牆邊挖了一條通往城外的暗道,藏匿了許多軍械,後來時過境遷,這裏變成了王讓家的鋪子,你本來覺得沒什麽,可年初時發生了某種變故,讓你不得不重新拿迴暗道裏的軍械用以防備,所以你不擇手段地奪取了那七間鋪子。
而同時,和王讓一起長大的堂兄王諤知道了你的強盜行徑,他很氣憤,借著於家家塾教書的便利,伺機尋找你的短處意圖報複,卻陰差陽錯地發現了一張寫滿契丹文字的羊皮,王諤曾經和精通契丹文的薛老先生學習過,他解讀出羊皮上的秘密,知道了暗道的事,他覺得這個秘密太重大,怕你報複,慌亂間帶著已身懷六甲的於家小娘子私奔,卻被你看在眼裏,為了不暴露殺人真相和暗道的存在,為了報複背棄家族的妹妹,你把他們的屍骨就地掩藏,於家小娘子尚有陪葬棺槨,卻王諤的屍體暴露在地上,永無寧日。“
杜和徹底懵了,問道:“王諤死在舒州?那京城裏考春闈的王諤又是誰?”
晏子欽道:“是他安插的細作,假冒王諤之名赴試,若能混入朝廷內部,便正中他的下懷。假冒的王諤怕暴露身份,在京城少有交往,許多舉子都沒見過他的麵目,而薛老先生曾抱怨,王諤入京前沒向他辭別,鄭秀才解釋說是於卿資助了王諤,讓他當日就走,可你不覺得奇怪嗎?如果他的妹妹真是為了王諤而死,以他不擇手段的性格,放過王諤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何談出金資助?
而最後那條暗線,於卿,或者說耶律卿,為什麽和遼國通信,為什麽找人偽裝成王諤入京赴試卻又殺死他,隻有你自己知道了。”
於卿竟然起身了,對著妹妹的畫像道:“半年有餘,終於有人為你昭雪了,可是他不知道,哥哥也是身不由己。”
他繼續對晏子欽道:“你隻看到我翻手為雲覆手雨,卻沒看出我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陰影,你以為我不想毀掉那些軍械?可我不敢,隻要她存在一天,我們就性命堪憂。我派假王諤入京,自然是希望他打入朝廷內部,為我們謀得一席生存之地,可被她發現了,是她打亂了我的安排。”
晏子欽道:“她是誰?”
於卿道:“你這樣執拗,遲早有一天要與她為敵。我要趁著還能抽身時離開了,你……各自保平安吧。”
晏子欽道:“我的人已經把你的宅院團團圍住,你插翅難逃。”
於卿笑道:“哦?你確定?”
他話音剛落,高睿慌張地跑進來,稟報道:“大人,孫知州把衙役們都撤走了,請大人速速迴衙門,有急事。”
晏子欽一愣,眯眼看著於卿,他依然坐在禪椅上,目不斜視地癡迷於眼前的畫卷,輕敲方響,鸚鵡低喚。
就是再傻的人也能看出,孫知州並沒有急事,隻是在袒護於家,動搖這樣的大族,對誰都不好,對他這個舒州的最高長官來說更是太不好了,穩定第一,和平第一,這是他為官的第一宗旨。
第二天,晏子欽派人再去搜查於府,於府裏已經空無一人,花木依然繁盛,池亭依舊儼然,甚至那隻鸚鵡還在金籠裏,可是人卻不見了。
於亦非在牢中自盡,獄卒發現他時,他已經用吃飯的竹筷生生插入自己的咽喉,臉上帶著陰狠瘋狂的笑,身後的牆壁上用血寫著一行契丹文字,請來薛先生一看,薛先生渾身顫抖。
晏子欽問道:“老先生,這是什麽意思?”
薛先生道:“這是……契丹人的口號——鐵騎南飛,血淹中原。”
☆、第二十一章
中原大地遭殃與否還是未知,晏子欽的的確確是遭殃了。
於家和命案的傳言還在舒州的街頭巷尾流傳,一紙詔書就從汴梁曆經千山萬水來到這座小城。
晏子欽領旨後迴到家裏,整個人都是陰沉委頓的,明姝隔著三丈遠就能感受到壓抑的氣氛,悻悻地放下正和春岫一起擺弄的繡線,往門外一看,輕聲問:“怎麽了?”
走在迴廊下的晏子欽斜眼看了她一眼,眼神很複雜,委屈、不甘、愧疚、迷茫,一下子把明姝鎮住了,眼睜睜看著晏子欽鬼魂似的飄走了,這才迴過神來,和春岫麵麵相覷。
許安在晏子欽身後追著,勸了句:“夫人去看看官人吧。”
明姝道:“他這是怎麽了?”
許安耷拉著眉梢,苦苦道:“朝中下旨,要把官人調去鄞縣做縣令呢。”
明姝一驚,通判好歹是七品,縣令卻要降格為八品官了,而且鄞縣就是現代的寧波附近,北宋時還隻是一個苦鹵的海邊小城,什麽調任,分明就是貶謫。雖說貶謫是大宋文官的必經之路,沒經曆過挫折的文人不是好文人,可晏子欽的挫折也來得太快了吧?
許安看出明姝的訝異,解釋道:“聖旨上說,短短四個月不到,舒州城裏出了太多起命案,燒了城牆,監牢裏死了犯人,疑兇於卿依然在逃,朝中……其實就是太後覺得官人治理無方,這才決定調為縣令。”
明姝道:“我爹爹沒有說話嗎?官家呢?官家不是很看重晏子欽的嗎?”
許安無奈道:“可現在掌權的是太後娘娘啊。”
明姝定下心神一想,沒錯,皇帝年輕,掌權的依舊是當朝太後,就連自己的父親都是太後一黨,在晏子欽的事情上也是有心無力。細算起來,當初第一個支持太後“垂簾聽政”的大臣還是晏殊,那時皇帝還是個垂髫小兒,太後攝政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可誰知皇帝漸漸長成,太後卻不肯放權了,到頭來還把晏殊排擠出京城,真是風水輪流轉,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局。
書房裏,晏子欽正對著桌上一摞新寫成的策論發呆,像一塊孤單的石頭。
房門突然響了,“咚咚咚”,緊接著是明姝甜甜的聲音。
“開門呐,有點心吃!”
“我新炸的芝麻團子,外麵酥裏麵軟哦,涼了就不好吃了~”
“還有酪酥喝,甜甜的酪酥加了糯糯的芋頭,很美味的~”
見晏子欽沒反應,門外的聲音也停頓了,片刻後才平靜地說:“夫君,我們談談吧。”
晏子欽把門打開,眼中充滿不安和愧疚,他真怕娘子厭棄他,埋怨他這個做夫君的不爭氣,連累娘子受苦。好端端的樞密使千金,嫁給自己後不僅今不如昔,還越來越沒盼頭,他忽然想起前朝元稹的詩句: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忽然悲從中來,覺得真是對不起眼前這個正值韶華的女子。
明姝把他按迴椅子上,拿了顆芝麻團子喂他吃,道:“大丈夫能屈能伸,這點挫折算什麽?”
晏子欽看著手裏咬了一口的團子,緩緩道:“其實,朝廷裏說得沒錯,是我的問題。”
他頓了頓,繼續道:“並不是讀書好、會寫文章就一定能做個好官,如何權衡、調和,如何製約、折中,這些事情我都不會。以前看書,總覺得李太白、杜子美、李長吉這些人懷才不遇很委屈,現在想想,也許就是少了為官的能力,世人看不清楚,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卻能明察毫末。”
明姝沒想到他會這樣說,良久才道:“也不能全怪你,一上來就遇到於家這麽撲朔迷離的厲害對手,他們把能裝的都裝盡了,然後就跑了,換做別人也未必能處理得更好。”
晏子欽搖搖頭,道:“能力不足就是能力不足,沒有借口。隻是,我思考過,決不能接下鄞縣縣令一職。我的錯,錯在我本身,而不是錯在不合太後的心意上,若是應下差事,我就不是我了。”
明姝喉頭滾動幾下,幹幹道:“那……你是要?”
晏子欽道:“沒錯,辭官隱退,反正現在罷職閑居的人又不止我一個。”他神色一變,有些哀婉地說:“娘子……我可以修書一封送去汴梁府上,反正咱們還沒有子嗣,你尚年輕,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另結高門,我不會強求你跟我一生受苦的……”
他若是有一條尾巴,恐怕此時會委委屈屈地垂下來,默默地搖尾乞憐吧……
看著他悲傷的表情,明姝如是想著。她忽然想起自己在現代時最慘淡的那段歲月。
那時,她以高分考入醫科大學,本來應該被心髒外科錄取,卻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內部關係被強製調劑到法醫學專業,校方為了平息事端,許諾給她免除學費以及每學期三千元獎學金作為補償。她本想繼續抗爭下去,可一通電話改變了她的命運。
電話那頭是警察抱歉的聲音,她的父母在趕往她大學所在城市的路上遭遇車禍,雙雙亡故。失去了鬥誌並且急需經濟來源的她選擇服從分配。很長一段時間裏,她一直活在父母去世的陰影中——要不是專業出了問題,父母就不會著急趕往大學,也就不會遭遇車禍。
是她的導師最先發現了她的異樣,那個溫和的中年人遞給她一把銀亮的刀。
“要是沒事做,就來和我學解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