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也沒有一種觀點是沒有適用範圍的。我們大可不必這樣較真,我所說的意思是,在考慮是否需要投資培訓時,一定要先算一筆賬:這次的教育支出是否能帶來超過成本的收益?


    出國留學曾經一度讓人羨慕,但是,隨著留學人數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海歸”變成了“海待”。以前,我們對學成歸來的學子抱著敬仰的態度,似乎出國一趟就能鍍上厚厚的一層金。而現在,整個社會都在重新審視這些歸國人員的能力和適應力問題,我們也必須重新考慮出國留學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益處了。


    前不久,22歲的小葛終於拿到了澳大利亞一所高校的管理學學位。說到上學的經曆,他自己也是心事重重,當年高考時成績不是特別理想,雖然能勉強上重點,但是父母認為:“在中國除了清華、北大,其他學校都沒多大前途。如果考不上這兩所學校,不如出國讀書。”一家人這麽一商量,就打算讓小葛去澳大利亞讀書。澳大利亞相比於歐美國家來說,生活費和學費都比較低,但就是這樣,一年的花費也要將近10萬元人民幣。


    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並沒有多少積蓄,在借了一大筆錢後,不得不賣了房子供他讀書。“隻要一想到父母頭發花白了,還要租房子過日子,我心裏就很難受。”小葛曾經這麽迴憶。四年苦讀,終於拿到了工商管理學學士學位。盡管管理學對於父母來說,感覺非常高級,但在澳大利亞憑這個專業找工作,卻非常難。在現實的生存壓力之下,本想在國外定居的小葛隻好無奈地迴到中國。


    可是,迴來半年了,小葛還是因為“水土不服”——不熟悉國內環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現在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清晰的認識,以為出了國再迴來,就一切上了個新的台階。殊不知,隻有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才算是真的對自己的投資,否則,還不如不花這個冤枉錢。


    更有甚者,在美國上了兩年學,迴來卻連句流利的英語都說不了。這人這麽“拖後腿”,讓廣大的海歸情何以堪?後來才知道,雖然他在國外上學,但老師是一名中國人,周圍的同學也是中國人,就連買東西都在附近的中國超市解決。這和國內讀書有什麽區別?這留學的錢花得豈不冤枉?


    進行教育投資,千萬不能盲目跟風,什麽張家的誰誰去了美國,李家的誰誰去了英國,甚至趙家的誰誰去了南非,都羨慕不已。其實,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教育投入產出比”進行科學、合理地估算,嚴格說來,教育投資也可能會有“風險”。


    李秋紅在大學裏當過班長,做過團委宣傳部部長,還在學校“十佳主持人大賽”中折桂,可謂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在大四時,由於自己的特長擁有了保研資格,但是她認為自己更想工作,便放棄了保研。


    工作剛剛不到一年,她就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外企的氛圍,考慮到上學時的組織能力,她認為自己應該去考公務員。在看了公務員的招聘要求之後,她覺得還是先讀個研究生,然後再去考公務員更有優勢。


    打定主意的她便馬上辭了職,值得慶幸的是,一年的工作讓她有了一部分的積蓄。於是跟父母打了招唿之後,便在學校附近租了間“考研房”,開始了考研複習生涯。


    由於上學時過多地專注於團委、班級等社會活動,當初連英語四級都是在非常懸的情況下才過的,六級考了兩次,分數一次比一次低;專業課更是“書上的字認識我,我不認識它”。就這樣,硬著頭皮複習了6個月後參加考試,結果卻是一門課都不及格。


    非常掃興的她迴到家後和父母說明了情況,父母認為她應該再考一次研究生,“年輕就要給自己犯錯的機會”。於是,接下來這一年考研的房租、生活費都是父母出的,可以想象李秋紅的壓力之大。隨著精神壓力的增大,學習效果也可想而知。結果,考研成績一出來,英語比去年漲了5分,專業課也終於有一門及格了,但是,離錄取分數線還差將近100分!


    就在李秋紅忙於考研的這一年半,以前的同學一個個都過上了結婚生子的穩定生活,與她的距離越來越大。原先還是個很標致的女孩,有不少的追求者,經這麽一折騰,李秋紅身體虛胖,壓力增大,性情從外向變得內向,一係列的變化讓她徹底陷入了自閉。


    父母擔心女兒壓力太大,便一起到北京和她共同租房子生活。母親親自照顧她的起居,父親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維持三個人的生活還是綽綽有餘的。父親對她說:“考研是有風險的,不過學到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你還是加把油,繼續再考一年。”


    結果這一考就是兩年的時間。第三年考研失敗後,本來李秋紅想要放棄,去找工作了,結果發現,幾年的考研讓她與社會脫節,根本沒有公司願意要她了。隻好再次選擇考研。


    經過四次失敗,李秋紅認定自己,“可能真的不是考研的料子”。終於下定決心,不管壓力多大,都要去找一份工作,徹底讓自己迴到社會當中去。


    這個例子很典型。在中國,很多人,尤其是思想比較傳統的人,都有一個普遍的想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太計較這種說法,不可為了“上品”麵子而讀書,更不可為了讀書而讀書。


    要謹記,讀書是父母對你的一種投資,也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投資,隻有當這種投資的迴報大於付出時讀書才有意義,才算是具有“利潤”的投資。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非常警惕某些熱門專業的陷阱,比如之前廣受熱捧的mba專業,這兩年逐漸出現了降溫的趨勢。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認為學校培養出來的mba並不能為他們解決實際難題,而mba培訓學校的學費卻是日趨升高,現在已經達到了每年8萬元左右。所以,在選擇這樣的熱門培訓時,一定要考慮到今後是否好找工作,今後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否超過現在的成本支出。


    3.把工資條變成你的理財小幫手


    美國有一句著名的諺語:“無論你的收入是多少,記得要將其分成5份。”這句話的內涵值得迴味。


    那麽,收入分成5份,怎麽分?


    第一份增加對身體的投資,讓身體始終健康;第二份增加對社交的投資,擴大人脈;第三份用來投資學習,增強你的自信心;第四份用來旅遊,擴大你的見聞;第五份用來投資未來,增加你的收益。


    可能你會借口說自己賺的錢太少,不值得費盡心力將其分成5份再逐個為其安排用途。那你就錯了,在我解釋之前,我想告訴你在哈佛大學流行的一個著名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而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時間是晚上8點到10點之間。如果你可以每晚抽出兩個小時來進行閱讀、進修、思考或者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在逐漸地改變;如果你能堅持數年,那成功就會向你招手了。


    請相信我,不論你現在的收入多麽微薄,也必須開始把它分成幾個部分,來慢慢增加自己的價值。我們常說“花出去的錢才是錢”,而隻有將錢花對地方,才是“有效”地花錢。


    假如你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隻有2000元,我也同樣建議你將其分成5份,第一份600元,第二份400元,第三份300元,第四份200元,第五份500元。


    第一份的600元,用來做生活費,這麽少的費用,每天也就20元,那就早餐來個煎餅、一個雞蛋、一杯豆漿……中午來個快餐,晚上自己開夥,炒個菜,也差不多夠了。


    第二份的400元,用來交朋友,擴大交際圈。初看起來,400元好像很少,但是用100元充話費,還有300元,可以讓你請兩個朋友吃飯,那請誰呢?一定要請那些比你有思想的人,比你更有錢的人或者對你有實際幫助的人。如果你能堅持每個月都請客,我相信,一年下來,你的付出一定會得到迴報的。


    第三份的300元,用來學習,每個月花100元左右買書,買那些精華的書,對你有用的書,千萬不要買什麽言情小說、穿越題材這種沒有任何營養的狗血讀物。而剩下的200元,積攢起來,每年可以有2400元,完全可以參加一個不錯的培訓。參加培訓不僅能提升自身價值,還能結交誌同道合的朋友,慢慢地,通過提升價值,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樣你就能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了。


    第四份的200元,存起來,用來旅遊,每年至少旅遊一次。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通過旅行,能增加自己的見識,還能調節自己的身心。


    第五份的500元,用來投資未來,可以作為定期存款,也可以投資股票、債券等,也可以去網上開個淘寶店。


    如此下來,我相信,第二年你的月收入一定不會再是2000元了。


    其實,對於不同人生階段的人,理財的側重點是不同的,要結合自己年齡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把自己的工資分配到不同的側重點上。


    25歲之前的年輕人,剛走上社會,還沒有結婚組建家庭的壓力,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將大部分收入用在教育、培訓方麵;


    25—30歲的年輕人,大多處於結婚階段,壓力比較大,每個月需要的支出比較多,但一定要將自己的工資主要集中在固定資產方麵,房子夠首付就馬上出手;車的話,如果是像北京這樣交通擁堵的城市,用車的時間成本和其他成本(比如天價停車費)相對較高,能不買就不買。特別奉勸那種有類似於“周末和朋友可以有個車出去遊玩”這種無效利用率的幼稚想法,或者“咱同學誰誰誰都買車了,咱也買”這種盲目攀比的低級想法的年輕人,還是打消買車念頭的比較好。買個車,交通擁堵,隻周末開兩天,而一周七天都在時刻貶值,除非是個傻子才這樣做。還不如把這些錢連同剩餘部分,做一個長期存款,既能減少風險,又能保證每個月的支出;


    對於30—35歲的人,收入有所增加,房貸每個月不變,即使有小孩也還小,壓力不大,可以將多餘的收入投入到股票等風險較大但收益也較大的項目上;


    而35—50歲的人,最大的壓力來自子女教育。金錢壓力比較大,不過一般這個階段的人收入也處於較高水平,可以考慮債券,能保證基本的收益,也不至於有太大的風險;


    50—60歲階段的人,一般沒有了子女教育的問題,有較多的收入,麵臨的最大壓力來自退休後的生活,這時候可以將收入用來買保險以及國債等安全係數比較高的投資產品;


    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收入減少,隻剩下退休金,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最好將所有存款放在銀行,而對於股票這種高風險的投資就盡量不要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最需要的理財常識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華並收藏我最需要的理財常識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