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氏趕忙說:“姐姐千萬不要多禮,快坐下。”她示意張嫲嫲和玉蘭出去,守著門口,薑氏對淩欣說:“我才聽說,賀府被抄了,賀侍郎和賀家親屬都被下了獄。”
淩欣一愣,穿著鬥篷就坐在了椅子上,問道:“為什麽?”
薑氏眨眼:“你知道太子迴來了嗎?”
淩欣搖頭:“我隻知周朝二十八萬大軍被擊潰,戎兵南下到了京城,可京城裏的事情,我一路來得匆忙,不知道多少,請多給我講講。”
薑氏看向餘公公,餘公公開口:“這話,還得從賀侍郎讓王妃出麵,安排童老將軍出戰講起……”他詳細地把戎兵到來後發生的事一一對淩欣說來:周朝慘敗,賀相議和,戎兵的炮擊,皇帝太子的逃離被俘,賀家父子的傷亡,賀侍郎的拒接玉璽手諭,擁立安王……一直講到賀府被抄……
“老奴以為,太子是不會讓賀侍郎活命的。”餘公公結束了自己的敘述。
淩成專注地聽著,眼睛都不眨。
薑氏注意到淩欣的頭發是濕的,幾次想讓她解開頭發,可見淩欣的眼睛直盯著餘公公,她不好意思開口打擾淩欣,就自己起身,幫著淩欣將頭發放下,親自拿起梳子,給淩欣梳開頭發,好讓頭發快些幹了,淩欣用心聽餘本的話,沒在意。
餘公公說完,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雙手遞給淩欣,說道:“這是給姑娘的。”
淩欣一見信封,心中大喜,一下笑了,也不避人,忙接過拆開,仔細地看了兩遍,笑容就沒了,折了放入懷中。
薑氏在她身後給她梳著頭發,忍不住瞟了幾眼,看了幾句,她有些困惑——當初勇王可是說淩欣與賀雲鴻是假和離,現在淩欣怎麽在讀別人的信?那信裏有些話,可透著親密……但她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謹言慎行,不能隨便張嘴就問,尤其是很隱私的問題……
淩欣心中非常非常失望!她千裏迢迢地來了,可兄長竟然不在京中!看日子,他早就離開了!她心裏有個地方突然塌陷了,變成了一個大坑,空得讓她發慌!而且,那信裏有種訣別的意思,什麽緣分有限之類的!什麽他要是死了就幫他平了敵寇之類的!這都是什麽話?!他們過去在信中那麽親密,他都說要自己考慮嫁給他了,此時難道不該同進共退嗎?!
可她想到餘公公說的京城情形,又為蔣旭圖辯護:蔣旭圖是勇王的幕僚,大概是想盡快到勇王那邊去,給他出謀劃策。此時戎兵城外才有幾萬人,沒形成完全的包圍圈,趁著夜色偷偷摸摸地跑出去,的確可以脫身……
但淩欣難解疑慮:他該是不知道自己要來才提前走的吧?但那樣的話,怎麽又給自己留下了信件?他既然知道自己要進城,兩個人這種關係,他不該在這裏等著自己嗎?怎麽能扔下自己離城呢?!
她有點想哭!……但她馬上安慰自己:別哭!別難受!我還在!咱們一定能過這個坎兒!他是個幕僚!不及時離開京城,等戎兵大軍到了,封了城,他沒有武藝,就逃不出去了。他是有工作的人哪!這裏的人講究盡忠,國難之時,他怎麽能為兒女情長而不去做事呢?!他該去找勇王!看!他不是留信安慰自己了嗎?說再見麵就結連理了,他還是念著自己的!他出城多危險哪!弄不好就死在路上了……不會!他一定能找到勇王!我們再見麵,就會在一起了!……
淩欣輕輕出了口氣,她真想馬上再衝出京城去南邊找蔣旭圖,可是她既然已經進了城,就要照顧誠心玉店的弟弟們,王妃又如此依仗她,她斷沒有甩手離開的道理,加上那些跟隨她來京城的江湖義士,是來救京城的,她卻想跑出城去,這怎麽成?!現在又出了賀家這一檔子事……
淩欣努力平靜心緒,又想了片刻,說道:“我們需要營救賀侍郎!”
餘公公一直瞪著小眼睛看淩欣——他早就猜出蔣旭圖這個人該是賀侍郎,可是筆跡不同,勇王沒有點明,他是絕對不敢輕易說破的。他告訴了賀二公子有關密院的事,已經破了規矩,可是賀家還是全家被抓了,可見賀侍郎不想躲藏。這麽傲的性子是在自尋死路啊,這孩子怎麽這麽擰!
他先說了賀家父子的所作所為,講完了賀家被抄之後,才給了淩欣“蔣旭圖”的信件,就是怕這位淩大小姐被私情所惑,忘了大局!現在聽到淩欣這麽說,他暗放下心,又把小眼睛眯了大半——他就不用敲什麽邊鼓了,這位淩大小姐的確是個明白人,勇王殿下沒有看錯人心!
薑氏猶豫片刻,終於問道:“那封信中說……”那信中可是寫著不要救“貝三郎”——那該是賀三郎吧。
淩欣盡量自然地說:“那是勇王殿下的幕僚寫的,他大概沒有將勇王殿下和賀侍郎的情誼考慮在其中,我隻知道一件事,如果勇王殿下在京城,此時此刻,他一定不會對賀家不救的!”當初勇王給自己做媒,不也是有讓自己救賀家的意思?雖然婚事不成了,但是這大半年和兄長的通信,讓淩欣看到了自己許多問題,那個失敗的婚姻,有自己的責任,不必一味記恨賀家。勇王托付的事,還是該替他完成!
薑氏點頭:“姐姐說的對,王爺與賀侍郎自幼相交,王爺一向為朋友兩肋插刀,他若在京,定會為賀侍郎奔走。”
淩欣笑道:“太子很快登基,沒人敢在明麵上幫著賀家。我是不會奔走的。”
薑氏和餘公公都不解地看淩欣,淩欣一笑道:“我們隻需馬上行動。”
薑氏驚訝:“不奔走,如何馬上行動?”
淩欣堅定地點頭:“對,要馬上,如果不趕快動手,王爺日後迴來,會怪我耽誤時間的!這事,我需要餘公公的幫忙。”
薑氏哦了一聲,表情有些古怪地看淩欣,她想起方才淩欣讀的信,不知該如何發問,就向餘本點頭,餘公公躬身說:“老奴自當效力。”
淩欣問餘公公道:“賀家的人肯定是已經入了刑部大牢?”
餘公公點頭道:“這個是肯定的,老奴讓人去問過,有人看到他們的確是被押入天牢大門了。方才又有人報說,有眾多禁軍駐紮在了天牢周圍,看著是圍了那片地域,想來就更不會錯了。我可以再讓人去打探,但是按照太子的習性,一迴城,一定會讓人監視勇王府。”
淩欣說道:“那就先不要去了。請公公費心,把我帶來的那些江湖朋友都叫到個廳房裏,我這就過去。”餘公公答應了,退了出去。
淩欣又問薑氏:“餘公公說貴妃娘娘人事不醒地被抬冷宮裏去了,貴妃娘娘真的病了嗎?!”
薑氏一笑:“怎麽可能?”
淩欣點頭:“我就知道不會!那請王妃協助我,我與我的朋友們商談後,馬上要進皇宮去看看貴妃娘娘!”
薑氏去告訴了張嫲嫲,張嫲嫲也離開了。
薑氏實在忍不住,半吐半吞地問:“你……當初……與賀侍郎……”話說到這裏就可以了,淩欣自然說補全。
淩欣想起自己離開京城時,勇王妃懷著孕,自己沒對她說已經和離了,隻說要出去遊山玩水,後來的通信,也沒講這個事情,蔣旭圖是勇王的謀士,日後若與他定了婚事,許還是要薑氏幫著說說……
淩欣有點臉紅,對薑氏說:“我們已經和離了。”
薑氏看著她發窘的神情,問道:“是真的?”勇王可說是假和離呀!
淩欣忙點頭:“真的!”別讓薑氏覺得自己要去救賀雲鴻是為了複婚!她剛要說蔣旭圖的事,可又想起這裏的人覺得這種私下定情,是不守規矩什麽的。何況,自己怎麽都該見一下蔣旭圖再說吧?若是兩個人覺得合適,也必須由蔣旭圖那邊開始,求親呀,下聘之類的,那時再對王妃說吧。
想到聘禮,她記起過自己對賀霖鴻說的那些有關婚事的話,覺得自己真偏激。如果蔣旭圖的聘禮不那麽多,自己才不會在意!隻要與他相親相愛,自己自然會對他父母好的。這次,是真的第二種婚姻了!
薑氏看著淩欣的表情一會兒猶豫一會兒溫情,不知道她是什麽意思,試探地問:“那,你和賀侍郎,還有可能……”
淩欣晃過神來,連忙使勁搖頭:“不!絕對不可能了!”
薑氏眨眼,淩欣和勇王說的不一樣,這個事,她不能再說什麽了,隻能日後再去問自己的夫君……想到這裏,薑氏一陣傷感。
淩欣見薑氏臉色不對,以為她在遺憾自己與賀雲鴻不複合,趕快轉移話題地對王妃說:“你跟小螃蟹說說,我今天先不能和他玩了。”
薑氏忙起精神:“姐姐先去忙,我們剛才要說事,我就讓他去書房寫字了。”
淩欣驚道:“王妃快別這麽摧殘他呀,會傷了膽氣的!”
薑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姐姐這麽說,那我就讓他出來……”
淩欣說:“對對,讓他好好玩!”
薑氏說道:“姐姐頭發還沒有幹……”
淩欣說道:“沒關係,我得趕快去和他們商量這事了。”抬手將還是濕著的頭發隨便三下兩下一挽,接過王妃遞過來的一支簪子插上,將鬥篷的帽子往頭上一扣。
薑氏見淩欣這副匆忙的樣子,又有些困惑。她讓門外的玉蘭領著淩欣去找餘公公,又讓人叫小螃蟹來。小螃蟹最煩寫字,聽說不用寫了,高高興興地跑來,竟然沒見到姑姑,立刻扁了嘴,要哭的樣子。
勇王府的會客大廳裏,淩欣和杜方韓長庚杜軒以及隨他們進京來的江湖人士關山莊主等人,坐在一張長桌邊,聽餘本又一次講述了京城發生的一係列事情的始末。
等到餘本講完今日賀家的事,淩欣首先說道:“賀相主戰,不是那等投降賣國的漢奸!賀侍郎不接降國手諭擁立新帝,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勇王迴來。他所行之事,乃是救國義舉。他是勇王的好朋友,我們來助京城,助勇王,不能見死不救。”
人們都點頭。杜軒皺眉說道:“可餘公公方才說了,禁軍圍了刑部天牢,若想劫牢,我們這些人怕是不夠。”
杜方說道:“就是能夠將賀侍郎救出大牢,可是要藏在城中某處?”
餘公公搖頭說:“不可,城中有幾十處地宅,已經改建,藏了糧食,若是太子命人全城搜捕,怕是會被發現,牽扯出我府……”
韓長庚說:“那難道要救了賀侍郎再跑出城?現在城外有北朝騎兵,我們帶著賀侍郎騎馬逃走?”
杜軒搖頭:“就是賀侍郎能騎馬,那被挖眼的賀相怎麽辦?賀府的女眷怎麽辦?”
餘公公嚴肅地說道:“不能劫獄!勇王府有五百護衛,你們一行動,定會驚動太子,無論我府是否參與,太子都會懷疑到我府。老奴以為,王爺現今不在京城,老奴不能讓王妃冒這個險。”
如果沒有勇王府的幫助,這些江湖人對京城一摸黑,怎麽行動?大家都看向淩欣。這個女子一路上風塵仆仆,衣著樸素,可是現在突然盛裝華美,加上她的氣質強悍,似是美玉生輝,灼灼照人,讓人不由得注目。
淩欣舉了下手:“請諸位聽我講個道理。”眾人都安靜地等著,淩欣繼續說道:“這個問題,是個古往今來的大問題:就是個人的利益,在沒有內在壓力的情況下,經常無法與非個人的利益,比如別人的利益或者國家的利益,相同。”
人們麵露不解,淩欣繼續說道:“比如,一個人有份朝廷的工作,拿著朝廷的俸祿,可是如果有人威脅了他的家人或者他自己的性命,讓他因此犧牲朝廷的利益,或者他上司的利益,如果這個人沒有信仰,沒有特別的愛恨情仇,那麽這個人,很可能因為私利,犧牲其他人的利益,不再忠於職守。”
大家都皺眉,想弄明白淩欣在說什麽,淩欣歎氣:“這個現狀普遍存在,無法改變,因為這是人的天性之一。人的這個特點有許多負麵的作用,比如為了私利而賣國,可有時,卻也能被利用,達到正麵的效果……”
杜軒嗬嗬笑起來:“你們沒聽懂她在說什麽吧?當我們寨的梁姐兒不好意思說那些伎倆時,她就喜歡這麽拐彎抹角。我來講講她的意思吧!”
眾人都對著杜軒點頭,杜軒笑著說:“從方才餘公公說的事情裏,我覺得太子最恨賀侍郎,對不對?”
餘公公點頭:“賀侍郎那時在朝上力陳大義,阻止了眾朝臣接受太子的手諭,借著張傑的幫助,擁立了安王,太子自然是恨他。”
杜軒又問:“那麽那些衙役,那些看守牢房的,那些刑訊的人,和賀侍郎有仇嗎?”
餘公公慢慢搖頭:“這個,也許刑部尚書有些私心,別的人,該與賀侍郎根本沒有什麽接觸。”
杜軒很機靈的樣子:“那麽這些人,若是家中有人受到威脅,或者得了恩惠,或者收了好處……他們是會好好做事,按照太子的意思為難賀侍郎呢,還是合起來欺上瞞下,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好處,來蒙騙太子呢?”
杜方點頭:“是這個道理呀。”
淩欣說道:“我們不能動那些禁軍,但是我們可以動天牢的人,天牢上下獄卒不該過兩百吧,現在,我們需要天牢牢頭獄卒的名冊,刑部尚書和行刑衙役的名字,去將他們一一擺平。”自古買通獄卒一直是外掛!有人能把天牢打造得如旅館一樣,為何不走這條路?
杜軒說:“這事隻有靠餘公公才能做到了,我們都外鄉人哪。”
大家都看餘公公,餘公公像是看到了命運終於向他揭開了一個幕帳,他看清了他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寫下的那些林林總總的筆記,原來是能救人命的秘方寶圖。他特別甜蜜地笑著:“哦!是這樣呀!那倒是不難。老奴有刑部主要官吏,一些獄卒牢頭的姓名住址,還有他們的喜好偏愛……”
眾人愕然了,餘公公的小眼睛眯成了看不見:“老奴隻是湊巧!湊巧知道了這些人和事……”朝中六部,自然包括刑部牢獄,外加國子監,太學院等等,主要機構的人員,他早就摸清了。
十九年前,勇王才周歲,夏貴妃就讓他開始收集資料,可惜,十四年後勇王出來建府,夏貴妃就再也沒向他要那些筆記。隻是他已經習慣記錄,改也改不了……夏貴妃真是的!做事有頭無尾……
杜軒擊掌:“您真是太會湊巧了!好,我們現在就請餘公公說一下詳情,我們來分工。”
餘公公說:“稍候片刻,我去取刑部天牢還有吏部的人事簿。”
淩欣問道:“吏部?”
餘公公點頭:“像刑部天牢的末級官吏,吏部的一個八品之官就可以任免,更何況,賀侍郎曾是吏部侍郎,找個能插手的會很容易。”
淩欣由衷地說:“還是公公知道的多!”
餘公公笑眯眯:“姑娘過獎了。”他剛要離開,“哦,”淩欣又舉手,“還有件事,希望大家合作。”眾人看她,餘公公停步。淩欣說:“我們這次行動,一定不要說什麽雲山寨,梁姐兒之類的,若是賀家或是什麽可以信賴的人問起了,要說是勇王殿下。這樣,也給日後勇王殿下留個不負朋友的美名。”
杜軒點頭:“也是,像這種朝中之事,咱們江湖人最好別摻和,反正我們本來就是為勇王殿下來救賀侍郎的。”
淩欣對杜軒讚許地點頭,其他人也都應了。
餘本笑了,彎身說:“老奴去取東西。”走了。
杜軒得意地看向淩欣:“黑妹妹,怎麽樣?我說的對嗎?到底是和你合作十年了。”
淩欣嘿嘿一笑,她的確不好意思說這些黑手黨的手段,但是此時又不得不玩這些陰的,於是又嚴肅地說:“我們可以盡情威脅,但是不要傷害人命。”
杜方點頭:“大多時候威脅就該足夠了。”
韓長庚皺眉說:“我聽太子這心性,不會放過賀侍郎。”
杜方也點頭:“大概會馬上讓人提審賀侍郎。”
那個在城外背了雙劍的“老關”,此時已經沐浴,穿了一身花哨的棕色繡了萬字的長袍。他義正辭嚴地道:“這個人下手諭令人放棄抵抗,還有臉迫害忠良!真不要臉哪!”
讓人記不清長相的人對他點頭道:“關山莊主這次演的是正直之士!”
關山莊主瞪眼:“這次演的是我自己!看不懂別亂說!”大家都笑了。
淩欣聽了“提審”兩字後有些擔憂,在一片玩笑聲裏,嚴肅地道:“我們一定要在今夜搞定天牢的人,盡快將人布置在賀家人的周圍,咱們就定……子時末吧!那時天牢一定要打通!今夜是大年三十,大家就要辛苦些了!”半夜一點,該是個探查的好時候。
人們紛紛說道:“沒事!咱們是來幹事情的。”“過年,人正好鬆懈,我們好辦事呢!”
第68章 聯絡
餘公公捧著幾個盒子走了進來。他打開一個盒子,拿出一冊文書,打開撩了幾頁,指著一個名字說:“刑部蕭尚書,其女曾想嫁給賀侍郎為繼妻,蕭尚書此時該想表忠心才是。”
杜軒對淩欣做了個鬼臉,扭頭問餘公公:“蕭尚書最喜何人,何事,何物?”
淩欣一愣,穿著鬥篷就坐在了椅子上,問道:“為什麽?”
薑氏眨眼:“你知道太子迴來了嗎?”
淩欣搖頭:“我隻知周朝二十八萬大軍被擊潰,戎兵南下到了京城,可京城裏的事情,我一路來得匆忙,不知道多少,請多給我講講。”
薑氏看向餘公公,餘公公開口:“這話,還得從賀侍郎讓王妃出麵,安排童老將軍出戰講起……”他詳細地把戎兵到來後發生的事一一對淩欣說來:周朝慘敗,賀相議和,戎兵的炮擊,皇帝太子的逃離被俘,賀家父子的傷亡,賀侍郎的拒接玉璽手諭,擁立安王……一直講到賀府被抄……
“老奴以為,太子是不會讓賀侍郎活命的。”餘公公結束了自己的敘述。
淩成專注地聽著,眼睛都不眨。
薑氏注意到淩欣的頭發是濕的,幾次想讓她解開頭發,可見淩欣的眼睛直盯著餘公公,她不好意思開口打擾淩欣,就自己起身,幫著淩欣將頭發放下,親自拿起梳子,給淩欣梳開頭發,好讓頭發快些幹了,淩欣用心聽餘本的話,沒在意。
餘公公說完,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雙手遞給淩欣,說道:“這是給姑娘的。”
淩欣一見信封,心中大喜,一下笑了,也不避人,忙接過拆開,仔細地看了兩遍,笑容就沒了,折了放入懷中。
薑氏在她身後給她梳著頭發,忍不住瞟了幾眼,看了幾句,她有些困惑——當初勇王可是說淩欣與賀雲鴻是假和離,現在淩欣怎麽在讀別人的信?那信裏有些話,可透著親密……但她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謹言慎行,不能隨便張嘴就問,尤其是很隱私的問題……
淩欣心中非常非常失望!她千裏迢迢地來了,可兄長竟然不在京中!看日子,他早就離開了!她心裏有個地方突然塌陷了,變成了一個大坑,空得讓她發慌!而且,那信裏有種訣別的意思,什麽緣分有限之類的!什麽他要是死了就幫他平了敵寇之類的!這都是什麽話?!他們過去在信中那麽親密,他都說要自己考慮嫁給他了,此時難道不該同進共退嗎?!
可她想到餘公公說的京城情形,又為蔣旭圖辯護:蔣旭圖是勇王的幕僚,大概是想盡快到勇王那邊去,給他出謀劃策。此時戎兵城外才有幾萬人,沒形成完全的包圍圈,趁著夜色偷偷摸摸地跑出去,的確可以脫身……
但淩欣難解疑慮:他該是不知道自己要來才提前走的吧?但那樣的話,怎麽又給自己留下了信件?他既然知道自己要進城,兩個人這種關係,他不該在這裏等著自己嗎?怎麽能扔下自己離城呢?!
她有點想哭!……但她馬上安慰自己:別哭!別難受!我還在!咱們一定能過這個坎兒!他是個幕僚!不及時離開京城,等戎兵大軍到了,封了城,他沒有武藝,就逃不出去了。他是有工作的人哪!這裏的人講究盡忠,國難之時,他怎麽能為兒女情長而不去做事呢?!他該去找勇王!看!他不是留信安慰自己了嗎?說再見麵就結連理了,他還是念著自己的!他出城多危險哪!弄不好就死在路上了……不會!他一定能找到勇王!我們再見麵,就會在一起了!……
淩欣輕輕出了口氣,她真想馬上再衝出京城去南邊找蔣旭圖,可是她既然已經進了城,就要照顧誠心玉店的弟弟們,王妃又如此依仗她,她斷沒有甩手離開的道理,加上那些跟隨她來京城的江湖義士,是來救京城的,她卻想跑出城去,這怎麽成?!現在又出了賀家這一檔子事……
淩欣努力平靜心緒,又想了片刻,說道:“我們需要營救賀侍郎!”
餘公公一直瞪著小眼睛看淩欣——他早就猜出蔣旭圖這個人該是賀侍郎,可是筆跡不同,勇王沒有點明,他是絕對不敢輕易說破的。他告訴了賀二公子有關密院的事,已經破了規矩,可是賀家還是全家被抓了,可見賀侍郎不想躲藏。這麽傲的性子是在自尋死路啊,這孩子怎麽這麽擰!
他先說了賀家父子的所作所為,講完了賀家被抄之後,才給了淩欣“蔣旭圖”的信件,就是怕這位淩大小姐被私情所惑,忘了大局!現在聽到淩欣這麽說,他暗放下心,又把小眼睛眯了大半——他就不用敲什麽邊鼓了,這位淩大小姐的確是個明白人,勇王殿下沒有看錯人心!
薑氏猶豫片刻,終於問道:“那封信中說……”那信中可是寫著不要救“貝三郎”——那該是賀三郎吧。
淩欣盡量自然地說:“那是勇王殿下的幕僚寫的,他大概沒有將勇王殿下和賀侍郎的情誼考慮在其中,我隻知道一件事,如果勇王殿下在京城,此時此刻,他一定不會對賀家不救的!”當初勇王給自己做媒,不也是有讓自己救賀家的意思?雖然婚事不成了,但是這大半年和兄長的通信,讓淩欣看到了自己許多問題,那個失敗的婚姻,有自己的責任,不必一味記恨賀家。勇王托付的事,還是該替他完成!
薑氏點頭:“姐姐說的對,王爺與賀侍郎自幼相交,王爺一向為朋友兩肋插刀,他若在京,定會為賀侍郎奔走。”
淩欣笑道:“太子很快登基,沒人敢在明麵上幫著賀家。我是不會奔走的。”
薑氏和餘公公都不解地看淩欣,淩欣一笑道:“我們隻需馬上行動。”
薑氏驚訝:“不奔走,如何馬上行動?”
淩欣堅定地點頭:“對,要馬上,如果不趕快動手,王爺日後迴來,會怪我耽誤時間的!這事,我需要餘公公的幫忙。”
薑氏哦了一聲,表情有些古怪地看淩欣,她想起方才淩欣讀的信,不知該如何發問,就向餘本點頭,餘公公躬身說:“老奴自當效力。”
淩欣問餘公公道:“賀家的人肯定是已經入了刑部大牢?”
餘公公點頭道:“這個是肯定的,老奴讓人去問過,有人看到他們的確是被押入天牢大門了。方才又有人報說,有眾多禁軍駐紮在了天牢周圍,看著是圍了那片地域,想來就更不會錯了。我可以再讓人去打探,但是按照太子的習性,一迴城,一定會讓人監視勇王府。”
淩欣說道:“那就先不要去了。請公公費心,把我帶來的那些江湖朋友都叫到個廳房裏,我這就過去。”餘公公答應了,退了出去。
淩欣又問薑氏:“餘公公說貴妃娘娘人事不醒地被抬冷宮裏去了,貴妃娘娘真的病了嗎?!”
薑氏一笑:“怎麽可能?”
淩欣點頭:“我就知道不會!那請王妃協助我,我與我的朋友們商談後,馬上要進皇宮去看看貴妃娘娘!”
薑氏去告訴了張嫲嫲,張嫲嫲也離開了。
薑氏實在忍不住,半吐半吞地問:“你……當初……與賀侍郎……”話說到這裏就可以了,淩欣自然說補全。
淩欣想起自己離開京城時,勇王妃懷著孕,自己沒對她說已經和離了,隻說要出去遊山玩水,後來的通信,也沒講這個事情,蔣旭圖是勇王的謀士,日後若與他定了婚事,許還是要薑氏幫著說說……
淩欣有點臉紅,對薑氏說:“我們已經和離了。”
薑氏看著她發窘的神情,問道:“是真的?”勇王可說是假和離呀!
淩欣忙點頭:“真的!”別讓薑氏覺得自己要去救賀雲鴻是為了複婚!她剛要說蔣旭圖的事,可又想起這裏的人覺得這種私下定情,是不守規矩什麽的。何況,自己怎麽都該見一下蔣旭圖再說吧?若是兩個人覺得合適,也必須由蔣旭圖那邊開始,求親呀,下聘之類的,那時再對王妃說吧。
想到聘禮,她記起過自己對賀霖鴻說的那些有關婚事的話,覺得自己真偏激。如果蔣旭圖的聘禮不那麽多,自己才不會在意!隻要與他相親相愛,自己自然會對他父母好的。這次,是真的第二種婚姻了!
薑氏看著淩欣的表情一會兒猶豫一會兒溫情,不知道她是什麽意思,試探地問:“那,你和賀侍郎,還有可能……”
淩欣晃過神來,連忙使勁搖頭:“不!絕對不可能了!”
薑氏眨眼,淩欣和勇王說的不一樣,這個事,她不能再說什麽了,隻能日後再去問自己的夫君……想到這裏,薑氏一陣傷感。
淩欣見薑氏臉色不對,以為她在遺憾自己與賀雲鴻不複合,趕快轉移話題地對王妃說:“你跟小螃蟹說說,我今天先不能和他玩了。”
薑氏忙起精神:“姐姐先去忙,我們剛才要說事,我就讓他去書房寫字了。”
淩欣驚道:“王妃快別這麽摧殘他呀,會傷了膽氣的!”
薑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姐姐這麽說,那我就讓他出來……”
淩欣說:“對對,讓他好好玩!”
薑氏說道:“姐姐頭發還沒有幹……”
淩欣說道:“沒關係,我得趕快去和他們商量這事了。”抬手將還是濕著的頭發隨便三下兩下一挽,接過王妃遞過來的一支簪子插上,將鬥篷的帽子往頭上一扣。
薑氏見淩欣這副匆忙的樣子,又有些困惑。她讓門外的玉蘭領著淩欣去找餘公公,又讓人叫小螃蟹來。小螃蟹最煩寫字,聽說不用寫了,高高興興地跑來,竟然沒見到姑姑,立刻扁了嘴,要哭的樣子。
勇王府的會客大廳裏,淩欣和杜方韓長庚杜軒以及隨他們進京來的江湖人士關山莊主等人,坐在一張長桌邊,聽餘本又一次講述了京城發生的一係列事情的始末。
等到餘本講完今日賀家的事,淩欣首先說道:“賀相主戰,不是那等投降賣國的漢奸!賀侍郎不接降國手諭擁立新帝,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勇王迴來。他所行之事,乃是救國義舉。他是勇王的好朋友,我們來助京城,助勇王,不能見死不救。”
人們都點頭。杜軒皺眉說道:“可餘公公方才說了,禁軍圍了刑部天牢,若想劫牢,我們這些人怕是不夠。”
杜方說道:“就是能夠將賀侍郎救出大牢,可是要藏在城中某處?”
餘公公搖頭說:“不可,城中有幾十處地宅,已經改建,藏了糧食,若是太子命人全城搜捕,怕是會被發現,牽扯出我府……”
韓長庚說:“那難道要救了賀侍郎再跑出城?現在城外有北朝騎兵,我們帶著賀侍郎騎馬逃走?”
杜軒搖頭:“就是賀侍郎能騎馬,那被挖眼的賀相怎麽辦?賀府的女眷怎麽辦?”
餘公公嚴肅地說道:“不能劫獄!勇王府有五百護衛,你們一行動,定會驚動太子,無論我府是否參與,太子都會懷疑到我府。老奴以為,王爺現今不在京城,老奴不能讓王妃冒這個險。”
如果沒有勇王府的幫助,這些江湖人對京城一摸黑,怎麽行動?大家都看向淩欣。這個女子一路上風塵仆仆,衣著樸素,可是現在突然盛裝華美,加上她的氣質強悍,似是美玉生輝,灼灼照人,讓人不由得注目。
淩欣舉了下手:“請諸位聽我講個道理。”眾人都安靜地等著,淩欣繼續說道:“這個問題,是個古往今來的大問題:就是個人的利益,在沒有內在壓力的情況下,經常無法與非個人的利益,比如別人的利益或者國家的利益,相同。”
人們麵露不解,淩欣繼續說道:“比如,一個人有份朝廷的工作,拿著朝廷的俸祿,可是如果有人威脅了他的家人或者他自己的性命,讓他因此犧牲朝廷的利益,或者他上司的利益,如果這個人沒有信仰,沒有特別的愛恨情仇,那麽這個人,很可能因為私利,犧牲其他人的利益,不再忠於職守。”
大家都皺眉,想弄明白淩欣在說什麽,淩欣歎氣:“這個現狀普遍存在,無法改變,因為這是人的天性之一。人的這個特點有許多負麵的作用,比如為了私利而賣國,可有時,卻也能被利用,達到正麵的效果……”
杜軒嗬嗬笑起來:“你們沒聽懂她在說什麽吧?當我們寨的梁姐兒不好意思說那些伎倆時,她就喜歡這麽拐彎抹角。我來講講她的意思吧!”
眾人都對著杜軒點頭,杜軒笑著說:“從方才餘公公說的事情裏,我覺得太子最恨賀侍郎,對不對?”
餘公公點頭:“賀侍郎那時在朝上力陳大義,阻止了眾朝臣接受太子的手諭,借著張傑的幫助,擁立了安王,太子自然是恨他。”
杜軒又問:“那麽那些衙役,那些看守牢房的,那些刑訊的人,和賀侍郎有仇嗎?”
餘公公慢慢搖頭:“這個,也許刑部尚書有些私心,別的人,該與賀侍郎根本沒有什麽接觸。”
杜軒很機靈的樣子:“那麽這些人,若是家中有人受到威脅,或者得了恩惠,或者收了好處……他們是會好好做事,按照太子的意思為難賀侍郎呢,還是合起來欺上瞞下,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好處,來蒙騙太子呢?”
杜方點頭:“是這個道理呀。”
淩欣說道:“我們不能動那些禁軍,但是我們可以動天牢的人,天牢上下獄卒不該過兩百吧,現在,我們需要天牢牢頭獄卒的名冊,刑部尚書和行刑衙役的名字,去將他們一一擺平。”自古買通獄卒一直是外掛!有人能把天牢打造得如旅館一樣,為何不走這條路?
杜軒說:“這事隻有靠餘公公才能做到了,我們都外鄉人哪。”
大家都看餘公公,餘公公像是看到了命運終於向他揭開了一個幕帳,他看清了他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寫下的那些林林總總的筆記,原來是能救人命的秘方寶圖。他特別甜蜜地笑著:“哦!是這樣呀!那倒是不難。老奴有刑部主要官吏,一些獄卒牢頭的姓名住址,還有他們的喜好偏愛……”
眾人愕然了,餘公公的小眼睛眯成了看不見:“老奴隻是湊巧!湊巧知道了這些人和事……”朝中六部,自然包括刑部牢獄,外加國子監,太學院等等,主要機構的人員,他早就摸清了。
十九年前,勇王才周歲,夏貴妃就讓他開始收集資料,可惜,十四年後勇王出來建府,夏貴妃就再也沒向他要那些筆記。隻是他已經習慣記錄,改也改不了……夏貴妃真是的!做事有頭無尾……
杜軒擊掌:“您真是太會湊巧了!好,我們現在就請餘公公說一下詳情,我們來分工。”
餘公公說:“稍候片刻,我去取刑部天牢還有吏部的人事簿。”
淩欣問道:“吏部?”
餘公公點頭:“像刑部天牢的末級官吏,吏部的一個八品之官就可以任免,更何況,賀侍郎曾是吏部侍郎,找個能插手的會很容易。”
淩欣由衷地說:“還是公公知道的多!”
餘公公笑眯眯:“姑娘過獎了。”他剛要離開,“哦,”淩欣又舉手,“還有件事,希望大家合作。”眾人看她,餘公公停步。淩欣說:“我們這次行動,一定不要說什麽雲山寨,梁姐兒之類的,若是賀家或是什麽可以信賴的人問起了,要說是勇王殿下。這樣,也給日後勇王殿下留個不負朋友的美名。”
杜軒點頭:“也是,像這種朝中之事,咱們江湖人最好別摻和,反正我們本來就是為勇王殿下來救賀侍郎的。”
淩欣對杜軒讚許地點頭,其他人也都應了。
餘本笑了,彎身說:“老奴去取東西。”走了。
杜軒得意地看向淩欣:“黑妹妹,怎麽樣?我說的對嗎?到底是和你合作十年了。”
淩欣嘿嘿一笑,她的確不好意思說這些黑手黨的手段,但是此時又不得不玩這些陰的,於是又嚴肅地說:“我們可以盡情威脅,但是不要傷害人命。”
杜方點頭:“大多時候威脅就該足夠了。”
韓長庚皺眉說:“我聽太子這心性,不會放過賀侍郎。”
杜方也點頭:“大概會馬上讓人提審賀侍郎。”
那個在城外背了雙劍的“老關”,此時已經沐浴,穿了一身花哨的棕色繡了萬字的長袍。他義正辭嚴地道:“這個人下手諭令人放棄抵抗,還有臉迫害忠良!真不要臉哪!”
讓人記不清長相的人對他點頭道:“關山莊主這次演的是正直之士!”
關山莊主瞪眼:“這次演的是我自己!看不懂別亂說!”大家都笑了。
淩欣聽了“提審”兩字後有些擔憂,在一片玩笑聲裏,嚴肅地道:“我們一定要在今夜搞定天牢的人,盡快將人布置在賀家人的周圍,咱們就定……子時末吧!那時天牢一定要打通!今夜是大年三十,大家就要辛苦些了!”半夜一點,該是個探查的好時候。
人們紛紛說道:“沒事!咱們是來幹事情的。”“過年,人正好鬆懈,我們好辦事呢!”
第68章 聯絡
餘公公捧著幾個盒子走了進來。他打開一個盒子,拿出一冊文書,打開撩了幾頁,指著一個名字說:“刑部蕭尚書,其女曾想嫁給賀侍郎為繼妻,蕭尚書此時該想表忠心才是。”
杜軒對淩欣做了個鬼臉,扭頭問餘公公:“蕭尚書最喜何人,何事,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