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霖鴻歎氣:“這寵愛若是不求迴報,還算是寵愛,若是後麵等著迴報,這可就是債了!寵愛越深,債可就越重啊。”
羅氏恍然,低聲說:“三弟的確不敢違背母親,凡事對母親順從。”
賀霖鴻又喝一杯茶:“我要是在他那個位子,怕是要被逼瘋了,幸好,我沒得那麽得寵,倒是輕省。”
羅氏左右看看,湊過來小聲說:“我看三弟將身邊的丫鬟都趕走了,他這心裏,是有人了吧?”
賀霖鴻苦笑:“有人?那又怎樣?他還有母親!”
羅氏想了想,特別驚訝的樣子,“你是說……”
賀霖鴻一搖頭:“你可別露出什麽!”
羅氏忙點頭:“當然!其實我原來就覺得不對勁兒了,你那時偏要淩大小姐進府住……可現在,不比那時更難了嗎?”
賀霖鴻點頭:“所以我說他可憐!好啦!我去見母親,然後還得去看看他,讓他往我身上撒氣兒,免得憋出病來。哦……”他停下,示意羅氏到了他的麵前,然後小聲對羅氏說了幾句,羅氏變色:“要變賣家產?!”
賀霖鴻點頭:“父親知道,隻是要做得謹慎,別讓母親和大嫂發現。”
羅氏捏著絹子,惶恐地點頭說:“我,我還是得去……去問問……父親。”
賀霖鴻嘿嘿一笑:“去問吧,錢都要給我喲!”
見羅氏臉皮不可控地顫動,賀霖鴻高興地離開了。他給姚氏問了安,證實了帶著賀雲鴻去看過一個郎中,然後還主動說會請幾個郎中來府中。
白日姚氏也找了郎中,給賀雲鴻切脈,倒是都說肝鬱不舒,心肺不調,雖然沒有說不能近女色,也都建議安心將養,不可多慮,和心疾的症狀及護理很相像,姚氏自然擔憂,根據她自己多年的病狀,要求賀雲鴻的院子安靜,飲食清淡,還真撤去了賀雲鴻屋子貼身的幾個丫鬟,換上了小廝。
賀霖鴻到賀雲鴻院子裏時,賀雲鴻已經起床了,坐在桌子邊,無精打采地喝著白粥。賀霖鴻讓屋子裏的都出去,笑著坐了,看著賀雲鴻搖頭:“你也別太過慮了,身體若是垮了,日後可怎麽辦呀?嘿嘿,那邊可是個山大王……”
賀雲鴻一抬眼,賀霖鴻忙舉手:“我可是幫你找了郎中的!你也不謝謝我?”
賀雲鴻沒理他,慢慢地將粥喝完,拿起手邊的巾帕擦了擦嘴,說道:“我明日給你信,你讓那邊盡快送過去。”
賀霖鴻想起了什麽,低聲笑:“她能寫那麽長的信,嘖嘖,那麽急的脾氣,卻是個多思多想的人,和你該是有許多話說了。”
賀雲鴻冷著臉不說話,賀霖鴻很低姿態地問道:“我覺得她寫得很好,我能再讀一遍嗎?”
賀雲鴻瞪他一眼:“別想了!以後的信,你們也不能看了!”
賀霖鴻皺了下鼻子:“真小氣!看看都不行……”
賀雲鴻眯眼:“本來就不是寫給你們的!”
賀霖鴻壞笑:“難道是寫給你的?賀三郎?”
賀雲鴻終於有了一絲笑容:“是寫給她的兄長,蔣旭圖的,怎麽了?你們看不慣?”
賀霖鴻做了個鬼臉,望著屋頂說:“上天!這人怎麽能這麽狡詐!”
賀雲鴻非但不羞,反而再接再厲地說:“哦,我記得你送給過我半塊新安香墨……”
賀霖鴻站起來,往外走:“我不記得了……”
賀雲鴻繼續說:“……再給我弄一塊……”
賀霖鴻漸走漸遠,聲音傳來:“那是唐朝古墨,你以為遍地都是嗎,想什麽呢你……”
第55章 心地
入夜,賀雲鴻洗漱沐浴完畢,披著長發,穿了一身白色衣袍,走到案前坐了。如果淩欣此時見了他,怕是會想起那日在城外初識的背影。賀雲鴻又一次鋪開白帛,硯好墨,左手提筆,寫道:“欣妹”他停了片刻,緩慢地寫下“見字如唔”,看到了我的文字,就如見我一般……你能明白嗎?
與淩欣通信本來隻是一種手段,可是她一封信過來,他就被震得神魂顛倒,這是得還是失呢?
他錯失了一顆帶著光和熱的心,錯過了一個坦蕩而能自省的人。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女子,思想勝過男兒,卻心懷慈悲和善意。他在欣喜中遺憾,在遺憾中欣喜……
可就如她對勇王所說——這世間沒有失敗!隻有再接再厲,隻有順勢而變,繼續前行!她如果是自由飛翔的鳥,那他就要拉著她的翅膀,逼著她帶著自己去體會無拘無束。她如果是禁錮之外的山野,他就要走進她的世界,留下他的印記。哪怕她是激蕩的飛流,他也要躍入其中,與她一路狂奔,飽覽兩岸景色,直到盡頭……
他既然動情,豈能沒有結果?最後的結局隻能有一個,他如願以償!
賀雲鴻微笑了一下,繼續寫:“得君手書,反複讀之,君拳拳之意,赤誠之情,愚兄感莫能言。君胸懷寬厚,心地純正,能與君相通手書,實乃我之大幸。”
他停筆,慢慢將筆在硯台中沾墨,又寫:“我已安排木頭兄弟和貝三郎見了麵,兩人把酒盡歡,徹醉方歸,算是重歸於好,請君莫再為此事顧慮重重。貝老丈所提之事,漸成聲勢,今秋必可成行,若無意外,今冬當能阻斷北來狂暴,給吾等多一年的時間。木頭兄弟不日將向南行,蓋因他與貝家交惡在先,此時加入北行之列,必顯突兀,況且,北行之人恐多禍事,木頭兄弟暫避鋒芒,也好有來日之後力,若君聞此消息,不必為之生憂。”
賀雲鴻放下筆,研了會兒墨,提筆再寫:“君所指京城之地點,已經購得十一處,其他卻要等君送來厚禮,才可再行采購。明年年底,該可全君所指定之處。君已為木頭兄弟籌備了內外,木頭兄弟囑我告訴欣妹,若真有惡劣氣候,君不必接近京師,隻在外圍指點即可。木頭兄弟不願君經險事,吾亦不喜見欣妹裹入危局,君可將所思之事盡付於我,我定為君竭力輾轉,望君信我。”
他停下,又仔細地落筆:“君所處之荒野,筆墨必然不便,匆忙之間,不及如市,隨信附上為兄所用之半墨白帛及幾支狼毫,一可省去君采買之累,二可讓君之信件耐久,能經長途傳遞。”
窗外傳來起更的鼓聲,凸顯夜晚的安靜,沉思片刻後,賀雲鴻再次落筆:“行筆至此,更鼓突響,旋又萬籟俱寂,夜深如斯。我讀君之書信,似能見山花處處,春色點點。為兄心願此時能臨君境,見君所述之春意盎然,必多十分心悅之情,可惜俗務纏身,不得解脫,不知君可否為我邀下此約,日後引我遍覽落霞山色,初春美景,為兄私心企望欣妹萬勿推辭。君礦事一畢,要去何處?可有日期?望君告知為兄,為兄也可知君之行跡。書不盡意,伏維珍重,兄草書於夜。”
賀雲鴻落了日子,取出私印蓋了,將白帛放入信封,又將自己方才用的半墨蘸幹,用一方絹子包了和一疊已經裁好的白帛及幾支毛筆放在一起,又拿起準備好的藍布包成了個小包,手提著去了自己的臥室,放在枕邊,躺在床上,聞著墨塊似有若無的香氣睡了。
賀雲鴻的這封信送出去不久,朝庭攻打臥牛堡的旨意正式發下,而勇王卻領了南方剿匪的差事,帶著他湊起的一萬兵將往南邊去了,用實際行動證實他與賀相背道而馳,沒了修複的可能。
賀府現在一片忙亂,賀相為奪臥牛堡之事頻繁會見各方人士,老大賀雪鴻也忙於相助糧草等軍需,賀雲鴻自然是在吏部調配官吏,就是新上任的京官賀霖鴻,都日日奔走在大街小巷。人們都說賀府把持了朝政,這天下簡直是賀相父子的,而不是柴家的了。但是也有許多人都說賀府已然岌岌可危,這次攻打臥牛堡如果大敗而歸,賀家必然失勢,一點退路都沒有了。
賀府最受矚目的賀三公子賀侍郎卻似乎根本沒有這種危機感,保持著他平靜瀟灑的做派,有時就是在讀驛站送來的官員匯報時,都麵帶微笑,有人覺得他如俯瞰人世嘈雜而置身度外的謫仙,有人覺得他就是能裝。
勇王妃薑氏已然顯懷,本來孕期時,心情就易浮動,可此時丈夫卻要離開,她真是難忍悲傷。哭著送別勇王後,一連幾日在府裏都是無精打采的。夏貴妃就讓人將她和小螃蟹接入了宮中。
兩個人看著小螃蟹和小柳捉迷藏玩,夏貴妃寬慰薑氏說:“你可不能難受呀,日後生的孩子,可就會難看啦。”
薑氏眼淚要掉下來,夏貴妃嬌柔地嗔道:“喂呀!這孩子大了,就不聽我的話了呀!”
薑氏勉強地笑:“母妃!”
夏貴妃笑著:“真的喲,你可不能傷心呀,不然孩子的耳朵可就不圓了。你看我兒的耳朵,多好看!還有大耳垂!那是因為我懷著他的時候呀,天天笑哪,陛下每天都逗我呀!”
薑氏真笑了:“母妃!”向小輩兒秀恩愛,您也好意思。
夏貴妃很幸福地抬袖子:“你看這是我新做的,天青藍的紗緞,像不像藍玉那個顏色?我給了他們塊玉佩讓他們對著染呢,可是怎麽也不及那玉的色澤。我給陛下也做了身,我說他穿上像個英俊的小夥子,他還不好意思穿呢!”
薑氏拉長了聲音說:“母妃!”
夏貴妃歎氣道:“這不讓你高興高興嗎?你別著急,這次我兒去南方,他說了,匪患不那麽大,該是很快就迴來。我也想他呀,可這次沒上次危險,我還知足了呢!”
薑氏暗歎,知道柴瑞沒告訴夏貴妃實話,他可告訴自己,這次出去該有一年,明年入冬才會迴來……但表麵點頭說:“多謝母妃寬慰。”
見了夏貴妃,薑氏愁懷略解。可她很想念淩欣。若是淩欣在府裏和自己作伴,兩個人像過去那樣說笑,日子大概會過得容易些。
淩欣那時走時隻說是出去玩玩,沒說和離的事。而勇王也是怕薑氏傷心,況且賀雲鴻說淩欣還是他的妻子,所以勇王就對薑氏說,淩欣和賀雲鴻是假裝和離——可是別告訴別人!薑氏覺得這也太不合情理了!好好的夫妻為何假裝和離呢?她很不解。但勇王不多說,她也不好多問。
接著勇王就派人去賀府搬了嫁妝,弄得人盡皆知,人都說勇王和賀府失和。薑氏恪守禮節,也不質疑勇王。然後勇王有一次喝醉了,一個勁兒說要與雲弟做一輩子朋友。醒來後告訴她,與賀雲鴻隻是假裝掰了,但這事誰也別告訴……
薑氏聽到的,可是真的和離——賀老夫人看不上那個山大王女子,因為是賜婚,也不能休了她,隻能和離。還有人說賀府門前有過吵鬧,那個山大王說賀府慢待了她,又聽說有護院去圍攻了那個山大王……
還沒等薑氏弄明白,常駐城外的勇王就離京了!這些亂七八糟的信息放在一起,薑氏也不能肯定誰真誰假,隻能盼著哪天淩欣再來,可以對自己說說實情。
餘公公安排著人往梁姐兒處往來送信,好幾次想對王妃說她可以寫信,一塊兒傳遞了,但是他都沒開口。這是件機密的事,如果勇王沒有告訴王妃,那麽自己也不能漏這個風兒。他常年當王府的管家,嘴是很嚴的!
晉元城中,孫氏知道了賀家三郎與那個山大王和離的事,可沒覺得是假裝的。她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對自己的陪房龔嫲嫲說:“我就說,那個小娼婦沒有嫁入豪門的命!這成婚才多久呀!天家賜婚的婚事都能和離了!”
龔嫲嫲也笑著:“聽說,是賀府老夫人看不上她。”
孫氏拍著手笑:“當然看不上!她看上了才怪呢!”
龔嫲嫲低聲說:“也是夫人那次說的話好。”
孫氏咯咯笑:“她才配不上什麽好人家呢!這次呀,她的名聲算是臭到底了,日後就等著嫁個粗野的漢子吧!或者根本沒人娶她,死了都是個老姑娘!”
龔嫲嫲點頭:“當然啦!什麽好人家會娶個和離的山大王?”
笑過後,孫氏問道:“我兄長那邊還沒有信來?侯爺上表了,要冊封世子,我哥知道這中間的事,我去信讓他幫著催催呢。”
龔嫲嫲搖頭:“這都兩個月了,大公子那邊一直沒來信。”
孫氏一撇嘴,“少不得我再寫一封吧,你讓人再跑一趟。”龔嫲嫲應了。
京城太平侯府,孫承泰拿著孫氏的信猶豫,雖然父親太平侯說不要攙和孫氏的事,還說了通安國侯的事,可這畢竟是自己唯一的妹妹,去幫她問問冊封世子的文書如何了該是沒事吧……
太平侯孫剛正在澆花,一耳朵聽見有人在外麵說:“哦!我見安國侯府的人來了,是不是……”“噓!世子會告訴侯爺的!”孫校尉一本正經地教訓小八。
太平侯的火氣騰地就上了臉,大聲說:“去叫世子來見我!”
有人應了,孫校尉忙進來行禮道:“侯爺!您先吃顆丸藥吧!有事別著急呀!”
太平侯搖頭:“這個糊塗蛋是怎麽生出來的?!”
孫校尉哪裏敢迴答這話?有人遞來了丸藥和水杯,太平侯把丸藥扔在嘴裏,惡狠狠地嚼著,然後用水送了。
一會兒,孫承泰來了,進門行禮,問道:“父親找我?”
太平侯說道:“你要是還敢聯係你妹妹,小心我抽你!”
孫承泰遲疑,哼唧道:“這個,那婚事不已經和離了……”
太平侯特別受不了孫承泰這麽頂嘴,抄起剛放下的茶杯就摔了過去:“我打死你這個混蛋!”他是武將,手有準頭,一下就打在了孫承泰的額頭,茶杯飛開,孫承泰的頭上眼見著就起了個大包。
一邊站著的孫校尉等人趕忙齊聲說:“侯爺息怒啊!”
孫承泰隻好又跪下,低頭說:“父親息怒……”
太平侯罵道:“我怎麽息怒啊?!婚事為何和離了?!人說是賀老夫人拿捏了那個女子!勇王的人去賀家像是抄了家,那是相府!他都敢這麽幹!你說哪天會不會有人提一句,賀老夫人為何要拿捏那個女子呀?啊?!是不是有人說了壞話?你覺得勇王是忘了那事了吧?你好不容易擇出來了,現在還想再進去?!”
孫承泰連連點頭:“好,好,我再不與妹妹聯係了,也不會幫她去問世子的事了……”
太平侯一聽,連茶盤都扔過去了,孫校尉等人又忙勸,把腦袋上有了兩個包的世子扶了出去,又給了太平侯一個藥丸,把他勸得氣兒順了。
皇宮中,皇後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開始長時間地臥床。
太子下朝後,總去皇後的床前坐坐。
皇後的寢宮裏,因為皇後怕光,黑色的帳簾密布,擋住了所有的窗戶。床帳低垂,室內昏暗。
皇後躺在錦被中,太子握著皇後愈加幹枯的手低聲說:“母後,若是您不這麽憂慮,身體就會大好的。孤現在已經站穩朝堂,母後為何還如此不安呢?”
皇後微帶了些喘息:“我……我得跟你說個事……”
太子傾身,皇後低聲說:“我為何這麽多年夜夜難安……”她咳了一下,接著說:“是因為,許久以前,他出生不久,我就夢見……夢見……一個人登基,受群臣禮拜……他那時還是個嬰兒,可我見夢裏那個人,就覺得是他……”
太子失聲笑了起來:“母後,這種夢……”
皇後搖頭說:“我知道,你不信,誰都不會信的,我也不想信,但這些年,卻越來越信了……”
太子搖頭:“母後!”
皇後的眼角有淚光:“皇兒!你不信我?是嗎?你也不信?!我的兒我怎麽能認不出來,那不是你啊……”皇後哽咽起來。
太子歎氣:“母後!這種夢,怎可輕言哪!您看看如今的情形,勇王為賀三郎安排的婚事,賀三郎和離了!勇王讓人去拉嫁妝,鬧得特別大。這兩個人已經分開了。母後不要再想這些不經之事,安心休養……”
皇後掙紮著要坐起,太子忙去扶皇後,皇後坐起,拉了太子到身邊艱難地說道:“皇兒!我也不想信那夢,可那個人越來越像他!而且,他的座下首臣,就是……我不能不信!我求你一定要聽我的話!無論他們表麵是如何,他們肯定有勾結!你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一定要殺了他們!”
這話皇後說了許多許多遍了,太子笑著,“母後過慮了,賀相現在正在籌兵收複臥牛堡。臥牛堡易守難攻,他必然勞而無獲,這次後,他在朝堂也就沒了影響。而勇王去了南方剿匪,他們都不在一起,焉能聯手?”
羅氏恍然,低聲說:“三弟的確不敢違背母親,凡事對母親順從。”
賀霖鴻又喝一杯茶:“我要是在他那個位子,怕是要被逼瘋了,幸好,我沒得那麽得寵,倒是輕省。”
羅氏左右看看,湊過來小聲說:“我看三弟將身邊的丫鬟都趕走了,他這心裏,是有人了吧?”
賀霖鴻苦笑:“有人?那又怎樣?他還有母親!”
羅氏想了想,特別驚訝的樣子,“你是說……”
賀霖鴻一搖頭:“你可別露出什麽!”
羅氏忙點頭:“當然!其實我原來就覺得不對勁兒了,你那時偏要淩大小姐進府住……可現在,不比那時更難了嗎?”
賀霖鴻點頭:“所以我說他可憐!好啦!我去見母親,然後還得去看看他,讓他往我身上撒氣兒,免得憋出病來。哦……”他停下,示意羅氏到了他的麵前,然後小聲對羅氏說了幾句,羅氏變色:“要變賣家產?!”
賀霖鴻點頭:“父親知道,隻是要做得謹慎,別讓母親和大嫂發現。”
羅氏捏著絹子,惶恐地點頭說:“我,我還是得去……去問問……父親。”
賀霖鴻嘿嘿一笑:“去問吧,錢都要給我喲!”
見羅氏臉皮不可控地顫動,賀霖鴻高興地離開了。他給姚氏問了安,證實了帶著賀雲鴻去看過一個郎中,然後還主動說會請幾個郎中來府中。
白日姚氏也找了郎中,給賀雲鴻切脈,倒是都說肝鬱不舒,心肺不調,雖然沒有說不能近女色,也都建議安心將養,不可多慮,和心疾的症狀及護理很相像,姚氏自然擔憂,根據她自己多年的病狀,要求賀雲鴻的院子安靜,飲食清淡,還真撤去了賀雲鴻屋子貼身的幾個丫鬟,換上了小廝。
賀霖鴻到賀雲鴻院子裏時,賀雲鴻已經起床了,坐在桌子邊,無精打采地喝著白粥。賀霖鴻讓屋子裏的都出去,笑著坐了,看著賀雲鴻搖頭:“你也別太過慮了,身體若是垮了,日後可怎麽辦呀?嘿嘿,那邊可是個山大王……”
賀雲鴻一抬眼,賀霖鴻忙舉手:“我可是幫你找了郎中的!你也不謝謝我?”
賀雲鴻沒理他,慢慢地將粥喝完,拿起手邊的巾帕擦了擦嘴,說道:“我明日給你信,你讓那邊盡快送過去。”
賀霖鴻想起了什麽,低聲笑:“她能寫那麽長的信,嘖嘖,那麽急的脾氣,卻是個多思多想的人,和你該是有許多話說了。”
賀雲鴻冷著臉不說話,賀霖鴻很低姿態地問道:“我覺得她寫得很好,我能再讀一遍嗎?”
賀雲鴻瞪他一眼:“別想了!以後的信,你們也不能看了!”
賀霖鴻皺了下鼻子:“真小氣!看看都不行……”
賀雲鴻眯眼:“本來就不是寫給你們的!”
賀霖鴻壞笑:“難道是寫給你的?賀三郎?”
賀雲鴻終於有了一絲笑容:“是寫給她的兄長,蔣旭圖的,怎麽了?你們看不慣?”
賀霖鴻做了個鬼臉,望著屋頂說:“上天!這人怎麽能這麽狡詐!”
賀雲鴻非但不羞,反而再接再厲地說:“哦,我記得你送給過我半塊新安香墨……”
賀霖鴻站起來,往外走:“我不記得了……”
賀雲鴻繼續說:“……再給我弄一塊……”
賀霖鴻漸走漸遠,聲音傳來:“那是唐朝古墨,你以為遍地都是嗎,想什麽呢你……”
第55章 心地
入夜,賀雲鴻洗漱沐浴完畢,披著長發,穿了一身白色衣袍,走到案前坐了。如果淩欣此時見了他,怕是會想起那日在城外初識的背影。賀雲鴻又一次鋪開白帛,硯好墨,左手提筆,寫道:“欣妹”他停了片刻,緩慢地寫下“見字如唔”,看到了我的文字,就如見我一般……你能明白嗎?
與淩欣通信本來隻是一種手段,可是她一封信過來,他就被震得神魂顛倒,這是得還是失呢?
他錯失了一顆帶著光和熱的心,錯過了一個坦蕩而能自省的人。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女子,思想勝過男兒,卻心懷慈悲和善意。他在欣喜中遺憾,在遺憾中欣喜……
可就如她對勇王所說——這世間沒有失敗!隻有再接再厲,隻有順勢而變,繼續前行!她如果是自由飛翔的鳥,那他就要拉著她的翅膀,逼著她帶著自己去體會無拘無束。她如果是禁錮之外的山野,他就要走進她的世界,留下他的印記。哪怕她是激蕩的飛流,他也要躍入其中,與她一路狂奔,飽覽兩岸景色,直到盡頭……
他既然動情,豈能沒有結果?最後的結局隻能有一個,他如願以償!
賀雲鴻微笑了一下,繼續寫:“得君手書,反複讀之,君拳拳之意,赤誠之情,愚兄感莫能言。君胸懷寬厚,心地純正,能與君相通手書,實乃我之大幸。”
他停筆,慢慢將筆在硯台中沾墨,又寫:“我已安排木頭兄弟和貝三郎見了麵,兩人把酒盡歡,徹醉方歸,算是重歸於好,請君莫再為此事顧慮重重。貝老丈所提之事,漸成聲勢,今秋必可成行,若無意外,今冬當能阻斷北來狂暴,給吾等多一年的時間。木頭兄弟不日將向南行,蓋因他與貝家交惡在先,此時加入北行之列,必顯突兀,況且,北行之人恐多禍事,木頭兄弟暫避鋒芒,也好有來日之後力,若君聞此消息,不必為之生憂。”
賀雲鴻放下筆,研了會兒墨,提筆再寫:“君所指京城之地點,已經購得十一處,其他卻要等君送來厚禮,才可再行采購。明年年底,該可全君所指定之處。君已為木頭兄弟籌備了內外,木頭兄弟囑我告訴欣妹,若真有惡劣氣候,君不必接近京師,隻在外圍指點即可。木頭兄弟不願君經險事,吾亦不喜見欣妹裹入危局,君可將所思之事盡付於我,我定為君竭力輾轉,望君信我。”
他停下,又仔細地落筆:“君所處之荒野,筆墨必然不便,匆忙之間,不及如市,隨信附上為兄所用之半墨白帛及幾支狼毫,一可省去君采買之累,二可讓君之信件耐久,能經長途傳遞。”
窗外傳來起更的鼓聲,凸顯夜晚的安靜,沉思片刻後,賀雲鴻再次落筆:“行筆至此,更鼓突響,旋又萬籟俱寂,夜深如斯。我讀君之書信,似能見山花處處,春色點點。為兄心願此時能臨君境,見君所述之春意盎然,必多十分心悅之情,可惜俗務纏身,不得解脫,不知君可否為我邀下此約,日後引我遍覽落霞山色,初春美景,為兄私心企望欣妹萬勿推辭。君礦事一畢,要去何處?可有日期?望君告知為兄,為兄也可知君之行跡。書不盡意,伏維珍重,兄草書於夜。”
賀雲鴻落了日子,取出私印蓋了,將白帛放入信封,又將自己方才用的半墨蘸幹,用一方絹子包了和一疊已經裁好的白帛及幾支毛筆放在一起,又拿起準備好的藍布包成了個小包,手提著去了自己的臥室,放在枕邊,躺在床上,聞著墨塊似有若無的香氣睡了。
賀雲鴻的這封信送出去不久,朝庭攻打臥牛堡的旨意正式發下,而勇王卻領了南方剿匪的差事,帶著他湊起的一萬兵將往南邊去了,用實際行動證實他與賀相背道而馳,沒了修複的可能。
賀府現在一片忙亂,賀相為奪臥牛堡之事頻繁會見各方人士,老大賀雪鴻也忙於相助糧草等軍需,賀雲鴻自然是在吏部調配官吏,就是新上任的京官賀霖鴻,都日日奔走在大街小巷。人們都說賀府把持了朝政,這天下簡直是賀相父子的,而不是柴家的了。但是也有許多人都說賀府已然岌岌可危,這次攻打臥牛堡如果大敗而歸,賀家必然失勢,一點退路都沒有了。
賀府最受矚目的賀三公子賀侍郎卻似乎根本沒有這種危機感,保持著他平靜瀟灑的做派,有時就是在讀驛站送來的官員匯報時,都麵帶微笑,有人覺得他如俯瞰人世嘈雜而置身度外的謫仙,有人覺得他就是能裝。
勇王妃薑氏已然顯懷,本來孕期時,心情就易浮動,可此時丈夫卻要離開,她真是難忍悲傷。哭著送別勇王後,一連幾日在府裏都是無精打采的。夏貴妃就讓人將她和小螃蟹接入了宮中。
兩個人看著小螃蟹和小柳捉迷藏玩,夏貴妃寬慰薑氏說:“你可不能難受呀,日後生的孩子,可就會難看啦。”
薑氏眼淚要掉下來,夏貴妃嬌柔地嗔道:“喂呀!這孩子大了,就不聽我的話了呀!”
薑氏勉強地笑:“母妃!”
夏貴妃笑著:“真的喲,你可不能傷心呀,不然孩子的耳朵可就不圓了。你看我兒的耳朵,多好看!還有大耳垂!那是因為我懷著他的時候呀,天天笑哪,陛下每天都逗我呀!”
薑氏真笑了:“母妃!”向小輩兒秀恩愛,您也好意思。
夏貴妃很幸福地抬袖子:“你看這是我新做的,天青藍的紗緞,像不像藍玉那個顏色?我給了他們塊玉佩讓他們對著染呢,可是怎麽也不及那玉的色澤。我給陛下也做了身,我說他穿上像個英俊的小夥子,他還不好意思穿呢!”
薑氏拉長了聲音說:“母妃!”
夏貴妃歎氣道:“這不讓你高興高興嗎?你別著急,這次我兒去南方,他說了,匪患不那麽大,該是很快就迴來。我也想他呀,可這次沒上次危險,我還知足了呢!”
薑氏暗歎,知道柴瑞沒告訴夏貴妃實話,他可告訴自己,這次出去該有一年,明年入冬才會迴來……但表麵點頭說:“多謝母妃寬慰。”
見了夏貴妃,薑氏愁懷略解。可她很想念淩欣。若是淩欣在府裏和自己作伴,兩個人像過去那樣說笑,日子大概會過得容易些。
淩欣那時走時隻說是出去玩玩,沒說和離的事。而勇王也是怕薑氏傷心,況且賀雲鴻說淩欣還是他的妻子,所以勇王就對薑氏說,淩欣和賀雲鴻是假裝和離——可是別告訴別人!薑氏覺得這也太不合情理了!好好的夫妻為何假裝和離呢?她很不解。但勇王不多說,她也不好多問。
接著勇王就派人去賀府搬了嫁妝,弄得人盡皆知,人都說勇王和賀府失和。薑氏恪守禮節,也不質疑勇王。然後勇王有一次喝醉了,一個勁兒說要與雲弟做一輩子朋友。醒來後告訴她,與賀雲鴻隻是假裝掰了,但這事誰也別告訴……
薑氏聽到的,可是真的和離——賀老夫人看不上那個山大王女子,因為是賜婚,也不能休了她,隻能和離。還有人說賀府門前有過吵鬧,那個山大王說賀府慢待了她,又聽說有護院去圍攻了那個山大王……
還沒等薑氏弄明白,常駐城外的勇王就離京了!這些亂七八糟的信息放在一起,薑氏也不能肯定誰真誰假,隻能盼著哪天淩欣再來,可以對自己說說實情。
餘公公安排著人往梁姐兒處往來送信,好幾次想對王妃說她可以寫信,一塊兒傳遞了,但是他都沒開口。這是件機密的事,如果勇王沒有告訴王妃,那麽自己也不能漏這個風兒。他常年當王府的管家,嘴是很嚴的!
晉元城中,孫氏知道了賀家三郎與那個山大王和離的事,可沒覺得是假裝的。她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對自己的陪房龔嫲嫲說:“我就說,那個小娼婦沒有嫁入豪門的命!這成婚才多久呀!天家賜婚的婚事都能和離了!”
龔嫲嫲也笑著:“聽說,是賀府老夫人看不上她。”
孫氏拍著手笑:“當然看不上!她看上了才怪呢!”
龔嫲嫲低聲說:“也是夫人那次說的話好。”
孫氏咯咯笑:“她才配不上什麽好人家呢!這次呀,她的名聲算是臭到底了,日後就等著嫁個粗野的漢子吧!或者根本沒人娶她,死了都是個老姑娘!”
龔嫲嫲點頭:“當然啦!什麽好人家會娶個和離的山大王?”
笑過後,孫氏問道:“我兄長那邊還沒有信來?侯爺上表了,要冊封世子,我哥知道這中間的事,我去信讓他幫著催催呢。”
龔嫲嫲搖頭:“這都兩個月了,大公子那邊一直沒來信。”
孫氏一撇嘴,“少不得我再寫一封吧,你讓人再跑一趟。”龔嫲嫲應了。
京城太平侯府,孫承泰拿著孫氏的信猶豫,雖然父親太平侯說不要攙和孫氏的事,還說了通安國侯的事,可這畢竟是自己唯一的妹妹,去幫她問問冊封世子的文書如何了該是沒事吧……
太平侯孫剛正在澆花,一耳朵聽見有人在外麵說:“哦!我見安國侯府的人來了,是不是……”“噓!世子會告訴侯爺的!”孫校尉一本正經地教訓小八。
太平侯的火氣騰地就上了臉,大聲說:“去叫世子來見我!”
有人應了,孫校尉忙進來行禮道:“侯爺!您先吃顆丸藥吧!有事別著急呀!”
太平侯搖頭:“這個糊塗蛋是怎麽生出來的?!”
孫校尉哪裏敢迴答這話?有人遞來了丸藥和水杯,太平侯把丸藥扔在嘴裏,惡狠狠地嚼著,然後用水送了。
一會兒,孫承泰來了,進門行禮,問道:“父親找我?”
太平侯說道:“你要是還敢聯係你妹妹,小心我抽你!”
孫承泰遲疑,哼唧道:“這個,那婚事不已經和離了……”
太平侯特別受不了孫承泰這麽頂嘴,抄起剛放下的茶杯就摔了過去:“我打死你這個混蛋!”他是武將,手有準頭,一下就打在了孫承泰的額頭,茶杯飛開,孫承泰的頭上眼見著就起了個大包。
一邊站著的孫校尉等人趕忙齊聲說:“侯爺息怒啊!”
孫承泰隻好又跪下,低頭說:“父親息怒……”
太平侯罵道:“我怎麽息怒啊?!婚事為何和離了?!人說是賀老夫人拿捏了那個女子!勇王的人去賀家像是抄了家,那是相府!他都敢這麽幹!你說哪天會不會有人提一句,賀老夫人為何要拿捏那個女子呀?啊?!是不是有人說了壞話?你覺得勇王是忘了那事了吧?你好不容易擇出來了,現在還想再進去?!”
孫承泰連連點頭:“好,好,我再不與妹妹聯係了,也不會幫她去問世子的事了……”
太平侯一聽,連茶盤都扔過去了,孫校尉等人又忙勸,把腦袋上有了兩個包的世子扶了出去,又給了太平侯一個藥丸,把他勸得氣兒順了。
皇宮中,皇後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開始長時間地臥床。
太子下朝後,總去皇後的床前坐坐。
皇後的寢宮裏,因為皇後怕光,黑色的帳簾密布,擋住了所有的窗戶。床帳低垂,室內昏暗。
皇後躺在錦被中,太子握著皇後愈加幹枯的手低聲說:“母後,若是您不這麽憂慮,身體就會大好的。孤現在已經站穩朝堂,母後為何還如此不安呢?”
皇後微帶了些喘息:“我……我得跟你說個事……”
太子傾身,皇後低聲說:“我為何這麽多年夜夜難安……”她咳了一下,接著說:“是因為,許久以前,他出生不久,我就夢見……夢見……一個人登基,受群臣禮拜……他那時還是個嬰兒,可我見夢裏那個人,就覺得是他……”
太子失聲笑了起來:“母後,這種夢……”
皇後搖頭說:“我知道,你不信,誰都不會信的,我也不想信,但這些年,卻越來越信了……”
太子搖頭:“母後!”
皇後的眼角有淚光:“皇兒!你不信我?是嗎?你也不信?!我的兒我怎麽能認不出來,那不是你啊……”皇後哽咽起來。
太子歎氣:“母後!這種夢,怎可輕言哪!您看看如今的情形,勇王為賀三郎安排的婚事,賀三郎和離了!勇王讓人去拉嫁妝,鬧得特別大。這兩個人已經分開了。母後不要再想這些不經之事,安心休養……”
皇後掙紮著要坐起,太子忙去扶皇後,皇後坐起,拉了太子到身邊艱難地說道:“皇兒!我也不想信那夢,可那個人越來越像他!而且,他的座下首臣,就是……我不能不信!我求你一定要聽我的話!無論他們表麵是如何,他們肯定有勾結!你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一定要殺了他們!”
這話皇後說了許多許多遍了,太子笑著,“母後過慮了,賀相現在正在籌兵收複臥牛堡。臥牛堡易守難攻,他必然勞而無獲,這次後,他在朝堂也就沒了影響。而勇王去了南方剿匪,他們都不在一起,焉能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