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嫲嫲安慰孫氏:“她已經成了山大王了,這輩子就是個山中野人了。夫人,這是報應呀!她最後頂多當個山寨夫人,什麽正經人家,都不會娶她的!”


    孫氏冷笑:“她最好嫁個醜八怪,天天打她個半死!”


    龔嫲嫲想起淩欣用刀指著她的瘋狂樣子,覺得大概沒人敢打淩欣,可是她不敢去糾正孫氏的詛咒,附和道:“是呀是呀!一定是個沒教養的粗人!”


    遠在雲山寨的淩欣連個阿嚏都沒打,因為她太專注了:她正和杜軒一起,將她買的第一樣貴重的物品,搬上爐台——一隻巨大的鐵鍋。這可是她請杜方找人花了高價打的。因為鐵器貴重,這裏的人們都還在用瓦鍋。淩欣可不湊合,她打的鐵鍋有三尺直徑,重得需要兩個人抬著才能放到爐灶上。她準備用這隻大鍋,為自己贏得無數“芳心”!


    次日,淩欣就站在小凳子上,讓梁成將一小盆白白的肥肉丁倒入燒熱的鐵鍋中,淩欣揮動一米長的鍋鏟,把肉丁在鍋中耗成油,又用勺將油大多舀入瓷罐。淩欣剛把肥肉渣撈出來放在鍋台上的碗裏,就被圍在一邊的十幾個小孩子七手八腳地拿了放入口中。


    淩欣喊:“別燙著別燙著!”根本沒人聽。這些孩子是山寨收養的第一批孤兒,從三四歲到六七歲,一個個瘦得皮包骨,吃起東西像小餓狼一樣。


    韓娘子在旁邊的灶火上做米飯和菜湯,笑著說:“也不能怨他們,我聞著都想吃一顆呢。”


    梁成一聽,馬上跑過去,將自己手裏的豬油渣子舉起來,給韓娘子。


    韓娘子差點兒要哭:“成兒,我的成兒。我不……”


    淩欣扭頭看,說道:“幹娘,吃了吧。”


    自從那天淩欣自認了天才,她說的話,大家都得聽一耳朵。韓娘子低頭吃了,其他孩子也照著樣子去給韓娘子油渣子,韓娘子笑著說:“我吃了,你們吃,你們吃……”


    梁成跑迴來問淩欣:“姐,你想吃嗎?”


    淩欣斬釘截鐵地說:“不吃!”她怎麽能吃豬油渣子呢?雖然這裏少葷,淩欣聞著油味兒也生口水,但是她可是有格調的!再怎麽,也不能吃油渣子!頂多一會兒給自己一塊肥肉……


    淩欣又讓梁成把一小籃子豬肉塊倒入鍋中,借著鍋裏的剩油,她將豬肉塊翻炒到變色,放入了這裏的劣質醬油,又加了薑塊蔥段八角丁香桂皮,蓋上了鍋蓋,留了兩個看柴火的。她帶著孩子們出了門,在荒涼的山寨裏玩捉迷藏。等她日後有了人手,她打算建個足球場,讓孩子們踢球。蹴鞠在這裏已經極為流行,淩欣準備介紹現代的足球規則,什麽前鋒中鋒後衛,弄得更有意思些。


    在外麵瘋跑了一個時辰後,淩欣帶著一幫跟屁蟲迴到了廚房。她揭起鍋蓋的瞬間,香味彌漫,她身後的孩子們都吧嗒嘴,連杜軒都尋著香味跑了過來,大聲喊著:“你們幹什麽呢?!這麽熱鬧,我怎麽專心讀易經啊!哇!這是什麽?!”


    “這是紅燒肉!”淩欣說,她用勺舀了湯汁,嚐了嚐味道,往鍋中又放了些鹽和蜂蜜,撒了蒜瓣,說道:“吃飯了!每人兩塊肉。”


    孩子們一片喊聲,都去拿碗,排成了隊,杜軒也厚臉皮地站在了隊尾。見大家看他,他瞪眼說:“有家的人才自己開夥,我爹娘不在,我沒家,當然和你們一起吃!”


    韓娘子笑著說:“飯夠呀!軒哥和孩子們一起吃吧。”


    杜軒小聲說:“飯夠不行呀,肉夠才成!”


    眾人端了飯菜,淩欣和杜軒坐在桌子邊,淩欣說:“既然大家都喜歡肉,那麽我們山寨就要養雞養豬,額,還要做醬油和豆腐。”


    杜軒邊吃邊點頭:“等我爹從山下迴來,就讓他去買豬仔,可是怎麽養?”


    淩欣放下飯碗:“容易呀,滿山的草木。雞場,就將朝陽的一片山坡用欄杆圍了,蓋了個棚子,晚上把雞趕進去。豬圈,就用石塊堆砌,圍一片山林唄。”


    杜軒含糊著:“那你們就別玩捉迷藏了,明天去搬石頭吧。”


    淩欣瞪眼:“你呢?!”


    杜軒吭哧:“好吧……我也……”


    淩欣叱道說:“去勞動!”


    杜軒抹嘴問道:“你還會做醬油和豆腐?”


    淩欣一揮手:“也容易!醬油就是讓豆子長毛,豆腐我配好鹵水就行了。”她的養父是化學教授好不好?曾經輔導過她的化學,附帶著教了她許多化學知識,可是那時,她卻總嫌他嘮叨……前世自己真不是個讓人喜歡的人哪。


    杜軒咂聲:“黑妹妹的確是聰明啊,娶你的人有福了。”


    淩欣沒敢再說什麽,她固執地要躲五娘子遠些,絕不會湊上去做她的兒媳……


    韓長庚再從晉元城迴到雲城時,天氣已是初冬。雲城裏,清淨了許多。


    他到了雲山寨,發現房屋已經粉刷一新,寨子裏的道路也都清理幹淨了。家具糧食都運上了山,一副要開張過日子的架勢。


    他見到了韓娘子,知道杜方月前已經在雲城探討開玉器店的事情。玉器店定下名為“誠心玉店”,是以梁欣梁成的名字同音起的,前麵是店,後麵是作坊,程老丈正在招攬工匠。之所以如此著急,是因為淩欣在山上遛達了十多天,探出了另一條礦脈,雖然也就兩三指厚,可還是讓程老丈跪地大哭了一場,又說了一通梁老寨主迴來了的話,現在弄得韓娘子也相信淩欣是梁老寨主托生的了。


    韓娘子身邊已經有了一群孩子,杜軒一個半吊子書袋,竟然成了啟蒙先生。他看著像是書生的父親杜方,論起讀書,識字還沒有杜軒多。但是杜方被淩欣請求,出任山寨孩子們的武功師父,也很有麵子。


    韓長庚找到了淩欣,將一個盒子給了她。淩欣打開,見是鑲好的斷簪,很有些驚訝。


    韓長庚說:“這是夏家的人去安國侯府外吵鬧,逼著孫夫人還給你,侯爺讓我給你帶來。”


    淩欣不解:“夏家?”


    韓長庚說:“是朝中夏貴妃的外家,可這事,許與賀相也有關。破城時,夏貴妃的五皇子,還有賀相的小兒子,都在城中。”


    淩欣點頭,想來那天晚上的兩個孩子就是五皇子和賀相的小兒子了。迴憶自己當時的蠢樣,淩欣撇了下嘴,心說這些孩子還真有良心,追著把簪子送到這裏來,可是他們最好別記得自己的模樣!


    她現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也有錢了,不指望這簪子換銀子,這事就變得無關緊要,於是她轉手就把簪子給了梁成,自己專心安排山寨事宜,連個謝字都沒有迴送。


    韓長庚沒有告訴淩欣安國侯對她不是傻子的反應,覺得不該讓淩欣傷心,其實淩欣根本沒興趣知道,她的心思完全放在了雲山寨上。


    淩欣前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完成大學的學業。那些曾經一年同窗的大學同學們,提起淩欣無不充滿豔羨,可是淩欣私心中卻對他們也懷著羨慕——自己中途退出,被永遠地打上了個“半途而廢”“沒有學習能力”的印記。過去如果有人問她學什麽的,即使淩欣以遊戲為業,她還是會脫口而出:我是學地質的!當然,她不會告訴對方自己隻是學了一年而已。


    重啟雲山寨,淩欣最先得益的,就是自己的地質知識。玉礦的形成,除了岩石的化學成分作用外,多在板塊撞擊下的造山帶上,有的還要憑借火山熔融的附加作用。知道了這種理論,就可以依照山勢岩層的走向,從已知點延伸勘察。她如此找到了另一條小玉帶後,心情就完全放鬆了——至少山寨基本的吃穿該不用發愁了。但是她可不準備做得張揚,現在雲山寨才幾個人?千萬要低調!


    淩欣的小九九打得山響:把山寨弄成個農工商礦聯合的鄉鎮企業!這次可不是自己當土豪喔,而是帶著大家奔小康,這是妥妥的“利他”!說出大天去也沒有人能否定她。淩欣充滿著激情展望未來,目測她已經帶領著大家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這是個集體發家致富文。


    那個玉簪神馬的,被她徹底忘在了腦後。


    梁成對姐姐給的東西自然都會好好保存,像個小鬆鼠一樣把這玉簪收入了自己的百寶箱,與杜軒給他編的蟈蟈籠子,淩欣教他翻繩用的紅繩,韓娘子給他做的小香包,杜方給他削的小人兒……放在了一起。


    第14章 十年 (抓蟲)


    年關時,雲城裏開了第一家誠心玉店,而山寨已經收留了三十多個孤兒。開春時,杜方帶迴來了幾隻小豬仔,孩子們追著小豬跑……淩欣的新生活絢麗多姿地展開了……


    十年後的一個早春,正是淩欣初到這個世間的季節——冬日已漸過去,春天正全力而來。


    清晨,山峰上,淩欣耍完大刀,做了幾個瑜伽的伸拉動作,最後從身後抓住自己的一隻腳,慢慢地掰上後腦,讓頭頂抵住了小腿肚,深唿吸了十下,然後又換了一側。完成後,淩欣覺得全身筋骨舒展,唿吸順暢,她平緩唿吸,走到山岩旁,俯瞰著栽滿了果樹的山坡,更遠處,雞鳴狗吠之聲此起彼伏,大食堂升起了炊煙。果林環繞的足球場上,已經有人在來迴跑……


    淩欣不自主地微笑了……十年,她建立起了自己的遊戲王國。


    山寨事務完全進入了運作軌道,淩欣主管出謀,杜軒劃策實施,料理寨中的日常事務,成了軍師。江湖上是杜方出麵,聯絡山寨與各方的往來。韓長庚則管著山寨所有成人事宜和軍事訓練防務。韓娘子照顧著寨子裏人們的吃穿,算是主內。


    山寨的地域比以前大多了,從原寨址的山峰,蔓延到了半山。過去的寨牆,成了內寨的院牆,半山又堆石建了一圈新的寨牆,牆內蓋了新屋,引了山泉過寨,空地上廣植果樹菜蔬,開辟了小塊的梯田種麥子。寨內寨外,有雞場豬場,還放了羊,山寨成了個立體農莊。


    吃肉長大的孩子們,個子高,身體強壯。雲城的人們都說雲山寨的風水好,“那幫小賊長得賊壯實!”


    程老丈在淩欣姐弟上山後三年過世了,那時,山寨興榮初現,他去時說有臉去見山寨的一幫兄弟了。因為他孤身一人,淩欣將他葬在了梁老寨主的旁邊,帶著山寨的百多孩子們為他戴孝送終。


    從山裏采出的石塊,如果沒有玉,就用於建立山寨的新外牆,有玉的,就被可靠的人背下山,送入雲城中誠心玉店的作坊進行切割打磨,混在用西域所購玉石製成的玉器中出售。


    “誠心玉器”的連鎖店已經從雲城蔓延出去,開了十來家。淩欣不願讓人眼紅,在各處隻開小型店,山寨的玉帶很窄,藍玉所做的物件,都是玉佩扇墜之類的小件玉器,雖然貴,可並不是天價,中高端價位,人們買得起,玉店貨物賣得動,家家盈利。


    西域盛產玉石,偶爾有極品的藍玉,也不足為奇。人們雖然推崇藍玉,可是見玉小,聽說產地又遠,也沒什麽人想遠途跋涉去看個究竟。


    山寨與夏人也建立起了關係,在冬季用寨子裏多餘的糧食和肉幹菜幹果醬等,與夏人換來年夏季的馬駒子。邊境兩邊的百姓,民風彪悍,但因地處北方,冬季漫長而惡劣,大家知道有許多時候要仰仗同類的協助才能渡過難關,所以人們重信譽,多守諾。雲山寨做的交易,其實就是在寒冬大雪裏,找到牧民主動給他們食品,嘴裏提一句,對方如果收下了食物,幾乎是百分百,夏天就會送來小馬駒。


    雲山寨在山下有一個馬場,開始時是雇了夏人照顧幾十匹馬,現在山寨的青年們可以自理馬場了,而馬匹已經有了幾百匹。內地馬匹奇缺,這是比玉更為暴利的生意,淩欣很謹慎,還在尋找合適的內陸銷售人,每年隻通過杜方的關係賣馬,一般隻賣出三五十匹而已。


    梁成最喜歡騎馬。淩欣發現這個弟弟大約承繼了安國侯的武將基因,對馬匹弓箭等有天賦。自從九歲騎了次他們換來的第一匹馬駒後,梁成就像想生活在馬上一般,一天不騎馬就鬧騰。每年開春後,梁成就日日在馬場消磨時光,隻有冬天雪大風寒之時,梁成才會待在山上。受他的影響,一幫和他年紀相仿的孤兒們,也都酷愛騎馬。


    為了時常盯著梁成,淩欣也隔三差五地去騎馬,幾年下來,稱得上是略通馬術,隻是不像梁成他們那般瘋狂地玩射箭什麽的。


    韓長庚特別支持梁成演習弓馬,雖然不提這是淩家的祖傳,但是常說些男子漢該建功立業之類的話,他帶人在馬場蓋了房,安排了夥食,自己也時常住在山下馬場,一方麵是照應這幫孩子,一方麵也是給山寨放個哨兒。


    淩欣倒是沒指望這些孩子們日後科舉武舉什麽的,她對山寨前後收養的兩百孤兒們完全是瘋養。除了冬天集中上四個月的文化課外,一年就是在山上山下幹活、騎馬、習武和玩鬧。一幫孩子裏隻有那麽十三四個是屬於喜歡安靜的,一直在山上跟著杜軒讀書寫字。


    淩欣再次證實自己來這裏是給前世解套的——前世她對養父母沒什麽感激之心,這世,她就得成為別人的養父母,來體會一下養育他人孩子的感覺。


    現在迴想,她對養父母何止沒有感激,還常常不滿。比如,小時候學校有樂隊,自己說要學打鼓,養母不喜歡吵,告訴她吹長笛有助肺活量,讓她學長笛。淩欣不敢爭執,學了三年長笛。養父母買了長笛,付了學費,可就是因為他們沒讓自己學打鼓,淩欣一直暗怨他們!淩欣現在明白,如果這些孤兒中,有誰持著自己前世般的態度,那肯定會被自己目為“白眼狼”!她想起自己當初罵安國侯是個白眼狼,也許因為自己內心深處有這麽一隻狼,才輕易地認出他來。


    雖然懺悔,淩欣也汲取前世她認為養父母失敗的教訓:她從不要求孩子們安靜,而是刻意讓孩子們快樂。她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喜歡,以免他們如自己前世那樣,覺得自己收養了他們是一種利用。當然!淩欣的確是在利用他們——等著他們長大成為山寨的中堅力量,可是這絕對不能明著說出來!否則真是養出仇人來了。


    淩欣給自己的角色定了位——小學老師!她教孩子們做飯,做點心,帶著他們騎馬、登山、踢球踢毽子,領著他們唱歌跳舞,把“你是我的小蘋果”當成了寨歌,給他們講故事和各種常識,教他們阿拉伯數字,一個個地談心,問他們日後要做什麽,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學習……


    孩子們隨著梁成稱淩欣為“姐姐”。


    淩欣覺得自己在某種程度上騙了大家的情感,她隻是“表演”了愛,可她收獲了大家的真心。人做了好事,的確會感到快樂。當一個孩子哭著向她跑來,讓她抱了一下,然後就止住了哭泣時;當一個孩子用最真摯的目光看著她,大聲對她說“謝謝姐姐”時;當孩子們快樂地大口吃下她做的菜時……淩欣都感到自己冷漠的心變得溫暖。


    她不介意就這麽遊戲一生,演一個好人的角色,最好大家永遠不要發現,她其實是個內心陰暗的人,不要發現她就是在物質上不欠了人情,可是她心裏一直無法迴報孩子們純真的愛意,實際上,她還是欠了大家的……


    可是至少,就因為她做了這些好事,她該不會再次墜入深淵吧?淩欣常常捫心自問。


    開始時,因為改了姓兒,大家按習慣叫她“梁大姐”,讓淩欣覺得自己成了四十多歲更年期前的婦女,雖然她的真實年齡接近這個段位,但她可不能此時就這麽老了!所以她要求大家叫她“梁姐兒”,於是,雲山寨梁小寨主的姐姐,以“梁姐兒”之名,在雲城周圍,廣為人所知。


    雲山寨剛重建的時候,人們還常見到這位梁姐兒與江湖人士在城中往來,也常聽說她的事,比如她領著雲山寨的商隊去過西域,與夏人們做交易……


    後來,山寨裏的孤兒們相繼成人,接過了商隊行走等江湖事務,梁姐兒不再經常露麵,但許多雲山寨小賊們掛在口邊的話就是:“姐說……”連山寨中的韓大掌事,江湖上的杜大俠,山寨軍師杜先生,有時都會道:“此事,要與我寨梁姐兒商量一下……”人們都覺得這位梁姐兒神通廣大。


    這期間,一些京城的消息也傳過來,朝廷權相賀相的小兒子賀雲鴻,十三歲下場,十七歲,金殿上被皇帝欽點為探花郎。他戴花騎馬遊街之時,因相貌俊美,被京城看熱鬧的人們處處堵截,以致本該兩個時辰的三甲們的遊街,用了整整一天。


    賀雲鴻得中後,馬上就被安排入了吏部,掌握官吏的調動和評點,明顯是賀相要將其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


    賀家早就為賀雲鴻定下了的太傅潘家的親事,潘大小姐的美貌才情名滿京城,人們都說這是一樁集世家、官宦和美貌於一體的好姻緣。本來賀雲鴻金榜題名後,就要成親,可皇帝接著就宣布將國事全權交付給了太子。於是,潘大小姐受了風寒,一病不起,婚事就耽擱了下來。


    皇帝過去就是喜歡吃喝,陪伴美人,舞文弄墨,修仙演道,政事全是左相賀相領著右相及朝臣辦理,遇到疑難之事,皇帝聽了賀相的建言,順著賀相說個是否而已,可現在皇帝連這些活也懶得幹了,要全心全意地享受生活。


    太子掌握了朝事大權,自然行事與大撒手的皇帝不同,立刻就露出與賀相不甚相合。原本朝上各方與賀相的暗中黨爭,突然明朗了。賀相長年的權威受到了打擊……


    賀雲鴻的婚禮拖了三個月,潘家就以潘大小姐體虛難愈為由,向賀家退了親。人們全都看出來了:這是太傅潘家不想卷入太子——日後的新皇,與賀家之間的權鬥,選擇做壁上觀。


    大家在議論裏,都有些惋惜賀雲鴻:天賦奇才,出身權貴,深受父親的栽培指點,本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可如今親事不成,賀家少了一條重要臂膀,日後太子一登基,賀雲鴻定是不會成為另一個賀相了。


    淩欣聽說了,也曾想過,不知這個賀雲鴻是不是當年給了她玉簪的那個孩子。當然,簪子是夏家的,五皇子的外家,更大的可能是五皇子給的她……


    但這些人和事,畢竟離雲山寨太遠了,她和其他人一樣,聽到京城的事,隻當是聽八卦故事一般,誰會以為這些糾葛能與自己扯上什麽關係?


    ……


    山寨裏傳來小號聲,這是淩欣定下的開飯號聲,淩欣彎腰拿起自己的大刀,往山下走去。


    朝陽初生,果樹枝上已經綴滿了花苞,一隻百靈鳥放聲婉轉而啼,四方鳥鳴相應。空氣新鮮,風裏帶著春意。


    淩欣腳步輕快地走著,踩著石頭跳過果園中的小溪,心情歡暢。她覺得現在的日子算得上是紅紅火火,她還沒用“工”呢,隻“礦商農”,寨子就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這真讓她有些沾沾自喜!


    穿過果林,淩欣碰到許多往食堂去的人們,多是青少年,紛紛向淩欣打著招唿:“姐!”“早!姐!”“姐,去練刀去了?”“姐,去吃飯?”“姐,你什麽時候再做飯哪?!我喜歡姐姐做的。”……


    這幾年,孩子們長大了,淩欣教出了十幾個烹飪好手,自己不常做飯了。


    淩欣笑著一一迴答:“早!”“重山你把衣服穿好!敞著懷也不怕肚子疼!”“你!別光著腳!晚點去也有吃的!”“張十六,我可聽我幹爹說了,你劍法有長進……”“鄭小郎,杜叔罵你了!你是不是不想習武呀?”“你想說小冬做飯不好?我要告訴她!”……


    她一路走,一路與人笑談著,簡直是個老幹部,這也難怪,她自覺比這些孩子大多了,當然要對他們指手畫腳!


    到了飯堂處,淩欣與大家告別,先迴自己的住處沐浴,換了衣服,才去了飯堂。飯堂此時已經沒有多少人了,韓娘子在領著幾個婦人分派食物,收拾屋子。


    韓娘子見到淩欣,忙招手叫:“你怎麽才來!粥都涼了。我剛要找人給你送去。”


    淩欣到她前麵的桌子坐了,從韓娘子手裏接過粥來,說道:“別送,我要是餓了,爬也要爬來吃飯的。要是不來,定是不餓。”


    韓娘子嗔道:“什麽話,大閨女的,爬什麽呀!”她看了看四周,低頭小聲對淩欣說:“姐兒呀!昨兒我聽五娘子說,你杜叔今天迴來,她說這次杜叔要帶著她遠房的侄兒來這裏看看,那孩子姓王,十九歲,中了秀才呢,聽說長得不錯……”


    淩欣一下子笑出來,搖手道:“幹娘!您讓我喝完粥行不行?小心我嗆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斷簪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水慢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水慢文並收藏斷簪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