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低垂。低垂的烏雲,就是不下雨。太平車拉著大棺材,就要朝西走。還是那位老者就攔住牛的頭。他說:“誰家興從西門走?走東門!走東門!!”
原來。婚慶大典,喪嫁之事,自古以來,鴻溝河畔的這些古老的人家,都嚴格的遵循著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出西門”,是那些被前殺的或者自尋短見者的靈魂和屍體才走的門。正常人家的喪葬和婚慶是不“出西門”的。這些規矩和風俗如果不注意是會招徠大不幸的。
多虧老者的提醒,才沒釀出大差錯。李四惶惶張張的走向前,“撲通”一聲的跪下,給老者磕了頭。連忙站起來,跑到牛車前,拉著領繩(1)牛,牛車就地在人們的幫助下轉了180度。隨著一聲響鞭,載著母親棺材的這輛牛車走動了。牛是拉的太平車。太平車的自身本來就非長的沉重,車上載著母親的大棺材,車幫上又坐了母親的八個閨女。八個閨女都是滿身雪白的孝衣,就連頭發都被白色的孝帽子嚴嚴密密的罩著,就連鞋麵也被白色的孝布裹蓋著。母親不是九個閨女嗎?為什麽這才八個?是哪個不孝順?為人父母養妮子(2)得計(3)就是這一遭。是誰沒上車?因為八個閨女都是滿身的白,因為八個閨女都是真真的號啕大哭,就分不出一二三四來。中央委員李臻兒沒有在牛車上。中央委員李臻兒也想和妹妹一樣的坐在牛車上痛痛快快的哭媽媽一場。她已經沒有這個自由。這個自由是屬於妹妹這樣看著貧賤的人們。她這個表麵看著是非常高貴的甚至好象是無所不能的大人物,在許多事情上,其實是非常的受到嚴格的約束的。一個個下級的關心,一個個警衛的提醒。形勢的實際,都不允許中央委員李臻兒自由。甚至不允許中央委員李臻兒給生她養她成人的母親佩麻帶孝。一個黑色的“袖章”帶在右胳膊上,寄托了女兒對母親極大的哀悼!和中央委員李臻兒一樣,公社的胡書記,縣政府的李縣長,省委的副書記,以及公社裏的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幹部,以及劉家寨的支書麻七柱和全公社各大隊的支書還有劉大麻,劉發進等等官員的右胳膊上都為革命的母親帶著寄托無限哀思的寫有“哀”的黑色袖章。甚至是滿街都是黑色的袖章。這個時候,誰曾料想,幾年後,紅色的袖章竟然在滿社會泛濫,包括鴻溝河畔這個中華最古老的地方。滿街都是為母親送行的人。三眼衝(4)又點了三聲。點三眼衝的是五郎村的郎金垛。響戲也吹的帶勁。中午飯吃的飽,還讓喝了幾個二鍋頭酒。太平車在老牛的拉動下,慢慢的行走著。車上的閨女們一直的在哭。女婿們走著說著什麽話,李四手裏拿桌一根安葬棍,走在載著棺材的牛車的前麵。怎麽沒有見母親的大閨女李臻兒。他們那些“小包車”(5)也不見了。是不是走了?要這閨女有啥用?你再中用(6)也是老太太的肚子裏生出的閨女!你媽還沒有入土,你個龜孫就鞋底兒抹油了。怪不得人們都要男孩子。看李四。多孝順!
李臻兒沒有走。她哪裏就走了。沒有走。她和許多帶著黑色袖章的幹部坐小汽車,來到李宅墳。在小汽車的後邊是跑著跟著前來為母親送終的大大小小的幹部。幹部的隊伍是胡書記指示公社副書記組織的。也不用組織的。出了中央委員李臻兒這樣的大人物,是鴻溝河畔幾百年來頭一次的大喜慶事兒。人們早就奔走相告了。如果不是康溝河的堤還在風雨裏飄搖,前來為母親送終的人,也就是看中央委員李臻兒的也就是開眼界的看熱鬧的人更多。
坐汽車的這些人除了李臻兒對李宅墳多少有些印象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到李宅墳。如果不是母親生出了一個出息的女兒,這裏的人百分之九十的人也不會來到李宅墳。烏雲低垂。低垂的烏雲,就是不下雨。大家都不希望天下雨。天如果下雨了,路上就不好走了,天要下了雨,康溝河的危險就會加大。胡書記現在什麽也不怕,上至中央,省裏,縣裏都有領導在場。馬七柱和劉發進等等小人物,對老天爺的陰沉的臉更是不放在心上。有中央委員李臻兒在,就是老天爺也不敢胡作非為!貴人常常給人們帶來幸運和安定。
康溝河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所以,胡書記很有興趣給首長們介紹著李宅墳的情況。
這些來自縣省中南局甚至是中央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的壯嚴肅穆而且還是非常宏偉巨大的墳地。
這群墓葬是標準的南被走相所謂是南北走相,是整個墳墓是先從北開始。因為是從北邊開始的,北邊的墳墓都是老墳墓了。那一天,劉紅旺把豐年按到墳墓裏的“墳墓”是最平安的墳。如果是裏頭的墳,劉紅旺就要掂量掂量。李宅墳南北的方向很長,少說也蜿蜒著四、五裏地。李宅墳的東西方向是依附著南被蜿蜒的這道黃土崗的東坡兒的,整個坡都被墳墓占居了。
這真是個世間少見的尤物。一棵棵粗大筆直的鬆柏(據說共有九千九百棵),組成黑森森一眼望不到底的森林。黑森森的樹冠連成漫天一樣的一片,像是一塊黑漆漆的天,黑漆漆的雲。黑漆漆的森林裏,湧動著起伏不一的波波鬆濤。一陣比一陣還要凝重的鬆濤聲裏,一聲接一聲蒼鷹的鳴叫。鬆濤裏,一座座高低不一、大小不等、參差不齊的墳墓,旺盛的蒿草,葳蕤的荊棘,五顏六色的野花,一群又一群的蝴蝶,一群又一群的蜥蜴,少數裸露著“墳皮”,寸草不生的墳墓,像光禿禿的石頭,點綴在蒼青翠綠,花花紅紅的墳墓中間。李臻兒還是很小的時候跟著父親來過一半次李宅墳的。父親去的時候,李臻兒已經離家出走了。那是個絕對好的男人。那是個絕對合格的父親。現在,父親的墳墓被挖開。墳墓是被從一側挖開的,挖墳墓的這些“打雜”的人們,把墳墓的這側挖開了。父親的棺木的這側就露出來。棺木已經腐朽了,就要坍塌了。就要坍塌的棺木的窟窿裏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父親的屍骨。李臻兒不知道這裏究竟埋葬著李氏家族的第多少代以上的祖宗。記事以來,她也不曾聽到過有關這些大墳墓的故事,隻是知道那是李氏家族中的長老們,是李氏家族神聖的前輩們,是絕對不可輕蔑的。李臻兒的腳步輕輕的,像虔誠的教徒在耶穌麵前經過一樣,生怕腳步聲褻瀆了莊嚴的神靈。走過了六、七十排,來到李宅墳的最南端,在一個不太起眼的已經被打雜的人們挖開的土堆前,李臻兒站住了腳。在她身後亦步亦隨的大小官員也悄無聲息的站住了腳。麵對就要坍塌的棺木的窟窿裏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父親的屍骨,中央委員李臻兒甚至後悔自己當年就不應該出走,也可能是自己的出走,才使父親過早的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眼睛看著父親的屍骨,耳朵裏一直響著西宋寨裏傳來的聲音。
西宋寨裏怎麽有人影,而且還不是少數。還有人在哭?怎麽會有人?那個荒廢了的古寨子不是早就沒有了人煙了嗎?沒有人煙了,為什麽會有人在說話?沒有人煙了,為什麽會有人在哭?難道世界上真的會有鬼?如果世界上沒有鬼,為什麽幾千年前的荒廢的空寨子裏會隱隱傳來人一樣的哭叫和說話聲呢?
解釋(1)領繩:也叫領套。就是車的最左邊的能決定車前進的方向的牛,叫領繩或者叫領套。(2):妮子:對女孩兒的賤稱。男尊女卑的表現。(3)得計:方言,受得兒女的照應和孝順,就叫得計。(4)三眼衝:一種填裝炮藥的火器。(5)小包車:方言,對轎車,臥車等小車的愛稱。(6)中用:能耐,有本事,厲害。
原來。婚慶大典,喪嫁之事,自古以來,鴻溝河畔的這些古老的人家,都嚴格的遵循著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出西門”,是那些被前殺的或者自尋短見者的靈魂和屍體才走的門。正常人家的喪葬和婚慶是不“出西門”的。這些規矩和風俗如果不注意是會招徠大不幸的。
多虧老者的提醒,才沒釀出大差錯。李四惶惶張張的走向前,“撲通”一聲的跪下,給老者磕了頭。連忙站起來,跑到牛車前,拉著領繩(1)牛,牛車就地在人們的幫助下轉了180度。隨著一聲響鞭,載著母親棺材的這輛牛車走動了。牛是拉的太平車。太平車的自身本來就非長的沉重,車上載著母親的大棺材,車幫上又坐了母親的八個閨女。八個閨女都是滿身雪白的孝衣,就連頭發都被白色的孝帽子嚴嚴密密的罩著,就連鞋麵也被白色的孝布裹蓋著。母親不是九個閨女嗎?為什麽這才八個?是哪個不孝順?為人父母養妮子(2)得計(3)就是這一遭。是誰沒上車?因為八個閨女都是滿身的白,因為八個閨女都是真真的號啕大哭,就分不出一二三四來。中央委員李臻兒沒有在牛車上。中央委員李臻兒也想和妹妹一樣的坐在牛車上痛痛快快的哭媽媽一場。她已經沒有這個自由。這個自由是屬於妹妹這樣看著貧賤的人們。她這個表麵看著是非常高貴的甚至好象是無所不能的大人物,在許多事情上,其實是非常的受到嚴格的約束的。一個個下級的關心,一個個警衛的提醒。形勢的實際,都不允許中央委員李臻兒自由。甚至不允許中央委員李臻兒給生她養她成人的母親佩麻帶孝。一個黑色的“袖章”帶在右胳膊上,寄托了女兒對母親極大的哀悼!和中央委員李臻兒一樣,公社的胡書記,縣政府的李縣長,省委的副書記,以及公社裏的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幹部,以及劉家寨的支書麻七柱和全公社各大隊的支書還有劉大麻,劉發進等等官員的右胳膊上都為革命的母親帶著寄托無限哀思的寫有“哀”的黑色袖章。甚至是滿街都是黑色的袖章。這個時候,誰曾料想,幾年後,紅色的袖章竟然在滿社會泛濫,包括鴻溝河畔這個中華最古老的地方。滿街都是為母親送行的人。三眼衝(4)又點了三聲。點三眼衝的是五郎村的郎金垛。響戲也吹的帶勁。中午飯吃的飽,還讓喝了幾個二鍋頭酒。太平車在老牛的拉動下,慢慢的行走著。車上的閨女們一直的在哭。女婿們走著說著什麽話,李四手裏拿桌一根安葬棍,走在載著棺材的牛車的前麵。怎麽沒有見母親的大閨女李臻兒。他們那些“小包車”(5)也不見了。是不是走了?要這閨女有啥用?你再中用(6)也是老太太的肚子裏生出的閨女!你媽還沒有入土,你個龜孫就鞋底兒抹油了。怪不得人們都要男孩子。看李四。多孝順!
李臻兒沒有走。她哪裏就走了。沒有走。她和許多帶著黑色袖章的幹部坐小汽車,來到李宅墳。在小汽車的後邊是跑著跟著前來為母親送終的大大小小的幹部。幹部的隊伍是胡書記指示公社副書記組織的。也不用組織的。出了中央委員李臻兒這樣的大人物,是鴻溝河畔幾百年來頭一次的大喜慶事兒。人們早就奔走相告了。如果不是康溝河的堤還在風雨裏飄搖,前來為母親送終的人,也就是看中央委員李臻兒的也就是開眼界的看熱鬧的人更多。
坐汽車的這些人除了李臻兒對李宅墳多少有些印象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到李宅墳。如果不是母親生出了一個出息的女兒,這裏的人百分之九十的人也不會來到李宅墳。烏雲低垂。低垂的烏雲,就是不下雨。大家都不希望天下雨。天如果下雨了,路上就不好走了,天要下了雨,康溝河的危險就會加大。胡書記現在什麽也不怕,上至中央,省裏,縣裏都有領導在場。馬七柱和劉發進等等小人物,對老天爺的陰沉的臉更是不放在心上。有中央委員李臻兒在,就是老天爺也不敢胡作非為!貴人常常給人們帶來幸運和安定。
康溝河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所以,胡書記很有興趣給首長們介紹著李宅墳的情況。
這些來自縣省中南局甚至是中央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的壯嚴肅穆而且還是非常宏偉巨大的墳地。
這群墓葬是標準的南被走相所謂是南北走相,是整個墳墓是先從北開始。因為是從北邊開始的,北邊的墳墓都是老墳墓了。那一天,劉紅旺把豐年按到墳墓裏的“墳墓”是最平安的墳。如果是裏頭的墳,劉紅旺就要掂量掂量。李宅墳南北的方向很長,少說也蜿蜒著四、五裏地。李宅墳的東西方向是依附著南被蜿蜒的這道黃土崗的東坡兒的,整個坡都被墳墓占居了。
這真是個世間少見的尤物。一棵棵粗大筆直的鬆柏(據說共有九千九百棵),組成黑森森一眼望不到底的森林。黑森森的樹冠連成漫天一樣的一片,像是一塊黑漆漆的天,黑漆漆的雲。黑漆漆的森林裏,湧動著起伏不一的波波鬆濤。一陣比一陣還要凝重的鬆濤聲裏,一聲接一聲蒼鷹的鳴叫。鬆濤裏,一座座高低不一、大小不等、參差不齊的墳墓,旺盛的蒿草,葳蕤的荊棘,五顏六色的野花,一群又一群的蝴蝶,一群又一群的蜥蜴,少數裸露著“墳皮”,寸草不生的墳墓,像光禿禿的石頭,點綴在蒼青翠綠,花花紅紅的墳墓中間。李臻兒還是很小的時候跟著父親來過一半次李宅墳的。父親去的時候,李臻兒已經離家出走了。那是個絕對好的男人。那是個絕對合格的父親。現在,父親的墳墓被挖開。墳墓是被從一側挖開的,挖墳墓的這些“打雜”的人們,把墳墓的這側挖開了。父親的棺木的這側就露出來。棺木已經腐朽了,就要坍塌了。就要坍塌的棺木的窟窿裏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父親的屍骨。李臻兒不知道這裏究竟埋葬著李氏家族的第多少代以上的祖宗。記事以來,她也不曾聽到過有關這些大墳墓的故事,隻是知道那是李氏家族中的長老們,是李氏家族神聖的前輩們,是絕對不可輕蔑的。李臻兒的腳步輕輕的,像虔誠的教徒在耶穌麵前經過一樣,生怕腳步聲褻瀆了莊嚴的神靈。走過了六、七十排,來到李宅墳的最南端,在一個不太起眼的已經被打雜的人們挖開的土堆前,李臻兒站住了腳。在她身後亦步亦隨的大小官員也悄無聲息的站住了腳。麵對就要坍塌的棺木的窟窿裏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父親的屍骨,中央委員李臻兒甚至後悔自己當年就不應該出走,也可能是自己的出走,才使父親過早的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眼睛看著父親的屍骨,耳朵裏一直響著西宋寨裏傳來的聲音。
西宋寨裏怎麽有人影,而且還不是少數。還有人在哭?怎麽會有人?那個荒廢了的古寨子不是早就沒有了人煙了嗎?沒有人煙了,為什麽會有人在說話?沒有人煙了,為什麽會有人在哭?難道世界上真的會有鬼?如果世界上沒有鬼,為什麽幾千年前的荒廢的空寨子裏會隱隱傳來人一樣的哭叫和說話聲呢?
解釋(1)領繩:也叫領套。就是車的最左邊的能決定車前進的方向的牛,叫領繩或者叫領套。(2):妮子:對女孩兒的賤稱。男尊女卑的表現。(3)得計:方言,受得兒女的照應和孝順,就叫得計。(4)三眼衝:一種填裝炮藥的火器。(5)小包車:方言,對轎車,臥車等小車的愛稱。(6)中用:能耐,有本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