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遐玉略作思索,迴道:“有些人心裏的空隙實在太狹小,隻能裝得下嫡親之人。其餘人,無論血緣是親是疏,在她看來大抵也差不多。天下間,確實有這樣的‘好姊姊’。唯有自己的妹妹才最為珍貴,其他人於她不過是泥土罷了。不管她意欲何為,頂多不過是察覺了阿家不喜我,故而想從中插足,借刀殺人罷了。”她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推測李七娘姊妹二人。且這種內宅的陰私手段,亦是她們最為熟悉的把戲。
雨娘頓時大驚:“這該如何是好?她是想陷害娘子麽?”
“我們向來不親近,她又如何能越過謝家森嚴的門禁來陷害我?”李遐玉目光漸冷,“總歸需要有人裏應外合,她才能尋著機會。”而對於王氏而言,大約也覺得這是難得的時機罷。誰是借刀之人,誰又是那把刀,便端看她們各自的手段了。
“我暫時不想將她們想得同樣齷齪。”略作思索之後,李暇玉倒是寬慰起雨娘來,“不必擔心,待到發現她們確實狼狽為奸之後,再想對策亦不遲。隻要咱們自身持正,不教她們鑽了空隙,暫時便可無虞。”
於是,主仆二人繼續循著小徑往前行,不多時便聽見附近響起的說笑之聲。孩子們清脆的笑聲夾雜在其間,很明顯地透著歡悅之意,似是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李遐玉不由得加快了步子,正要撥開垂柳枝,忽然迎麵撲來一個軟綿綿的小身影,她忙接了個滿懷,嗔道:“染娘,你怎地如此莽撞?若是阿娘沒接著你,撲在地上磕著碰著可如何是好?”
“阿娘一定能接著。”染娘摟著她,親密地蹭著她的臉,“阿娘,陪我頑投壺。剛才我投中了三箭呢。芷娘姊姊投中了六箭,貴主投中了五箭,華娘姊姊隻投中一箭。芷娘姊姊說,十娘姨母在家中一直教她頑。要是阿娘教我投,我也能投得更多。”
她難得條理清晰地說了一大段話,帶著些撒嬌的意味,顯然是心裏想了許久的念頭。李遐玉情不自禁地笑著捏了捏她白嫩的小臉,興致勃勃地道:“好,阿娘教你投壺。保管讓你們下次和芷娘比試的時候,絕不會輕易輸給她。”小娘子們多動一動,身體也能更康健一些。原本她便想著待到合適的時候,給染娘啟蒙教她習武,如今恰逢她對這些感興趣,正是再好不過的時機。
母女倆露麵之後,正在雙耳細頸玉壺前看謝滄比劃的義陽小公主雙目微亮,立即歡快地奔過來討教。李遐玉瞥見謝滄似是略有些失落,謝泊倒是隻自顧自地頑耍,心中略有了些計較,便道:“大郎且過來,讓叔母聽聽你有什麽投壺的好技巧?”
謝滄精神一振,細細一想,遂緩緩道來。他自幼由謝璞啟蒙,其實並不擅長習武。不過是覺得叔父文武雙全,近來才開始跟著部曲練習騎射罷了。然而,到底是有天賦的小郎君,借著射藝總結投壺的經驗,竟也說得頭頭是道。
李暇玉對他大為讚賞,幾位小娘子亦皆對他刮目相看。謝滄彎唇笑起來,親自給華娘、染娘反複講解。見他進退有度,並不借機主動湊到小貴主身邊,顯然可見秉性之正,在旁邊服侍的宮婢們無不滿意地點了點頭。李暇玉便索性自己教義陽小公主各種小技巧,不厭其煩地給她更正了一些多餘的小動作。
小半個時辰後,三人的準頭都有些提升。於是,義陽小公主便興衝衝地再一次與芷娘比試,染娘也強烈要求參加。謝滄三兄弟與慕容修也在旁邊比試,華娘則隻是立在另一側笑著觀看。李遐玉與李丹薇一邊飲著茶水,一邊遙遙地望著。小家夥們有輸有贏,頑得眉飛色舞,居然還無師自通地約了彩頭,繼續比試。
“阿李……”倏然,身後傳來一聲帶著些猶豫的唿喚。
李遐玉迴首看去,就見權家的陸氏自花叢中行來,不由得微笑相迎:“阿陸,方才忙著迎了客人,不曾見到你。我還正想著,你怎麽不過來尋我說話呢。”
陸氏足下微頓,看上去帶著些躊躇,並不似平時那般爽利的模樣。當她仿佛下定決心,再度抬眼望過來的時候,竟又多了幾分羞赧之色。顯然,她應當是有什麽話想私下說道,且並不便於讓其他人知曉。
李丹薇見狀,便笑著起身離開:“我去瞧瞧她們都約了什麽彩頭,順帶也給她們評判評判。”
她離開後,旁邊的婢女立即便換了新的茶盞與果盤,李暇玉也隱約猜出陸氏的來意,並未挽留李丹薇。便是她們姊妹情深,幾乎什麽都不避諱,若是事關他人,也總是須得迴避一二的。更何況,此事於陸氏而言也許無比緊要,並不願意其他人知曉什麽。
陸氏端坐在茵褥上,遲疑片刻,方咬著紅唇道:“我既與阿李相交,索性也不拐彎抹角了,不如就與你直說了罷。其實,這些時日我一直在發愁如何向你開口……又擔憂此事壞了咱們之間的情誼,但事關夫君的前程,卻不得不試著提一提。”
李暇玉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咱們相交的時候,誰知道彼此的夫君到底是做什麽的?當時隻是因性情投契,我們才成了朋友,既不是為了權勢也不是為了利益。既然已經是朋友,你若是有難處,我自是應當相幫,哪裏會壞了什麽情誼?”
陸氏聽了,眼眶不由得微微一紅,感觸良多:“是我瞻前顧後的,想得太多了。不瞞你說,我夫家近些年已經有些沒落,光是夫君出仕一事便生出了諸多波折。原本門蔭也可出仕,好的職缺卻是怎麽都輪不上。與鄭家交惡,也是因爭搶先前一個京縣尉的缺之故。若是外放,縣尉這樣的職缺倒也能謀著,但夫君是長房獨子,膝下的孩兒又年幼,舍下家人外放赴任,他到底還是不放心。”
“此前我們也想著,文職不成便是謀個武職也使得。哪裏知道其實也並不容易,好的職缺早就教人挑走了,不好的職缺瞧著又到底不能放心。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受人嘲弄,每日吃苦受累——故而聽聞謝郎君成了右千牛衛中郎將後,便……便有心想尋你走一走門路。”
李暇玉略作思索,陸氏擔心她覺得為難,便又忙道:“我從未想過什麽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之類的高階武官,隻想著謀個備身或是主仗的缺就是了。在謝郎君屬下當差,無論如何我也能放心一些。”
“你且安心,我先幫你問一問選拔千牛衛到底是什麽章程。”自從謝琰的職缺定下來之後,李暇玉便一直等著她主動地過來,才好順水推舟地助她一臂之力,如今自然須得先穩住她,“我家三郎一向是秉公持正,若是權郎君身手好性情又堅毅,定然是會選上的。咱們既然相熟,自然不能教他隻補個主仗或是備身的缺。”
得了她的許諾,陸氏自然是感激不盡,不知不覺便已是淚水盈睫:“其實,我夫君性情剛毅,最厭惡的便是走門路這樣的事。我是瞞著他來尋你的,若是此事成了,便是他惱怒我自作主張也是值得的。”
“你我既是朋友,你不過是來與我略提一句罷了,怎麽能算是走什麽門路?”李暇玉想起記憶中那位阿翁的性情,不禁失笑,“若是權郎君選拔上了,那也是他確實很不錯,我家三郎欣賞他的緣故。他那個人,絕不可能為了我一句話,便選自己不喜的人為屬下。所以,你盡可安心。”
兩人執著手相看而笑,不知不覺便更覺得親近了幾分。
☆、第二百一十章 心生疑惑
既是謝家喬遷之宴,自然不獨內眷女客,亦有諸多男賓貴客。兵部尚書崔敦、執失思力將軍、契苾何力將軍等服紫高官竟均是闔家前來,顯見與謝家的交情之深。不少輕視謝琰根基不穩的人立時便發覺到底是小覷了他,這位禦前寵臣絕非憑著聖人青眼相加而一飛衝天。當初他在靈州的戰功赫赫,在武將當中怎可能缺少交好之輩?隻是他太過年輕,又是沒落世家子弟,才令人生出幾分錯覺而已。
為了招待同僚之故,謝家宴客特地選在休沐之日。不過,因著明日便是三月朔望大朝,許多官員都須得赴朝會之故,酒宴方行至下午,便陸陸續續有人告辭了。尤其是住得遠些的,遲遲而來早早離去,雖不能盡興,但也總比明日朝會上因酒醉而禦前失儀得好。那些個糾察朝會禮儀的殿中侍禦史均是火眼金睛,若是教他們尋得一二疏忽,便絕不可能輕易放過。
謝琰將貴客們都送走之後,也覺著有些疲倦了。恍惚間,他仿佛憶起方才的賓客之中似是有幾張曾在噩夢中出現的臉孔。然而,細細一想,卻已然記不清楚了。他不由得暗自失笑,按了按太陽穴,與兄長謝璞交待幾句後,便決定迴西路居所中飲藥針灸。
隻是,雖然日日都飲了無數苦藥,早晚均由住在真定大長公主別院中的觀主親自針灸,他持續做噩夢的症狀卻並未好轉。他亦曾隱晦地提及噩夢中所見,觀主雖覺得稀奇,卻也一時無法解釋,隻對他說這不過是黃粱一夢罷了,無須放在心上。
若當真隻是黃粱一夢,又如何會出現那些似是而非的人物?偶爾從噩夢當中醒來的時候,他甚至分辨不清到底何處是夢,何處才是現實。究竟是莊公夢蝶,還是蝶夢莊公?直到望見身邊的愛妻,感覺到她的溫暖與柔軟,他才能真正迴歸到謝琰的身份當中。
或許,隻有尋得藥王,才能診斷出他究竟是得了什麽病罷。天候漸漸暖起來,南山附近應該也早已經冰消雪融了。部曲們依然在盡心盡力地尋找藥王的下落,或許不日便有轉機。他如今擔任了這般重要的差使,若是暗傷發作不能繼續處理公務,心中對先生、對聖人都有愧意。故而,他比任何人都期望自己能夠盡快痊愈,也好不教妻女日夜憂心。
正當謝琰越過垂花門,來到西路正院的時候,一眼便瞥見匆匆而至的李遐齡。抬眼見是他,李遐齡頓時難掩驚喜,緊鎖的眉頭亦是略鬆了鬆:“阿兄……姊夫,終於尋著你空閑的時候了。我有要緊事想與你商量,這些天你卻一直都忙著,每次過來都尋不見你的蹤影。”
“既有要緊事,怎麽不問你阿姊?”謝琰挑起眉,覺得有些奇怪。見他反應有些異樣,轉念一想,又笑道:“也罷,既然你想與我商量,便是暫且不想教她知曉了。你盡管放心,今日之事,我保管不與她提起。到底是什麽事?倒讓我有些好奇了,盡管說罷。”
李遐齡跟著他走進內堂,將服侍的仆婢都遣了下去,方迫不及待道:“前些時日,靈州不是緊趕慢趕送來好些婢女部曲麽?祖母也讓他們給我帶了封信,信中竟然說……說有好幾戶人家給秋娘提親,她想從中擇一合適的,給秋娘定下來。此事我從未聽她提過,誰承想居然這般突然……”
謝琰早已經斷斷續續尋迴了些記憶,對孫秋娘的印象倒也頗為深刻,隻是不知李遐齡何時與她生出了情愫,便笑道:“我記得她的年紀比你還大兩三個月,早該到說親的時候了。女子年滿十七若是不定親成婚,官媒便要上門,到時候便由不得她選擇了。祖母定然早便已經打算妥當,隻待憨郎升為果毅都尉,便為她尋一樁門當戶對的親事。如今恰是好時候,約莫這幾個月便會說定罷。”
李遐齡聞言,越發焦躁:“可是,祖母與阿姊都喜愛秋娘,都說過舍不得她出嫁——”
“便是再舍不得,也不能耽誤了她。”謝琰見他焦急得坐立不安,也不忍心再逗弄他,“如今看起來,你倒是比祖母和阿玉還更舍不得她。仔細想想罷,你若是對她有情,便趕緊稟告祖母,請祖母替你們做主。”
李遐齡怔了怔,忽然又問:“姊夫,如何才能分辨,我待她究竟是否男女之情?我們從小一起長大,一向吵吵嚷嚷你爭我搶,多年以來簡直就是兩看兩相厭。不知自何時開始,才能心平靜氣地相處,方能彼此體諒支持。我如今心裏亂得很,卻不知這份情意究竟算不算是男女間的鍾情。若是我待她並非男女之情,隻是一時不舍得她罷了,貿貿然求祖母做主,豈不是平白誤了她?”
想不到他竟然自己鑽了牛角尖,謝琰啼笑皆非:“你便捫心自問罷——即使她未來的婚事很美滿,你是否能眼睜睜地瞧著她嫁給旁人?你又是否能眼睜睜看她朝著其他的男子微笑,替他縫製衣物,牽著他的手,與他唇齒相交,與他巫山雲雨,為他生兒育女?”
李遐齡徹底呆住了,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麽,俊秀的臉上彌漫著紅霞。
謝琰見狀,心中自是了然無比,便將他當成了已經成年知人事的郎君,不再避諱他,接著道:“當年我曾以為,自己對阿玉不過是兄妹之情。然而,若當真隻是兄妹之情,便絕不會想著攜她的手同行,也絕不會夢想著與她白頭偕老、共度一生。如果當年我猶豫了,迷惑了,她如今大概便不是我的娘子,而是那何飛箭的娘子了罷。”
李遐齡想不到,他居然連何飛箭都記了起來,卻也顧不得詢問他到底記起了多少事,立即果斷地道:“我這便迴靈州去!讓祖母替我做主!!”他想來想去,仿佛頓悟一般,終於辨明了自己的感情,於是立刻便做出了決斷。若是再猶豫片刻,他便很可能失去自己中意的娘子,如何能等得?!
“趕緊去罷,若是事情定了下來,莫忘了寫信告知我們。”謝琰看他匆匆忙忙地離去,到底略有些不放心,便將他送到了外院,又叮囑了跟著他的部曲幾句:“瞧他的模樣,大約是連收拾行李都不願意等了。你們多帶些馬匹路上換乘,需要使的盤纏也不可少了。”自長安騎著上等駿馬疾馳至靈州,若是不眠不休,一日兩夜大約便能趕到了。若是這二人的婚事定下來,數日之內便應該有音訊了。
送走了自家小舅郎,謝琰轉身欲返迴,卻又正好遇見謝璞將高中書令家的客人送出來。既然瞧見了,謝琰當然不可能失禮地將客人舍下,自顧自地離開,於是也上前相送。隻是在衣香鬢影當中,依稀瞧見了一張格外麵熟的臉孔。因這些時日他覺得麵熟的人很是不少,也並未放在心上,隻淺淺笑著相送出去。
蕭氏聽聞這位緩步而來的郎君便是新任的右千牛衛中郎將,扶著薛夫人上車時不免多看了幾眼。她的妯娌們遂打趣道:“謝家三位郎君確實都生得很好,不比咱們自家郎君差,卻個個都仿佛出息很多。便是咱們都不能免俗,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呢。”
薛夫人聽了,笑著歎道:“他們年幼失怙,能有如今這般成就已是難得至極。也難為他們的母親了,將三個郎君教養長大,給他們娶了性情極佳的媳婦,又敦促他們上進入仕。”她雖並未與王氏多說什麽話,卻將其他貴婦傳來的隻言片語聽了個正著,心中頗為感慨。
蕭氏直覺此事有異,卻也不好傳主人家的話,便隻附和道:“確實如此,可見他們一家人心性堅忍,也值得咱們結交來往。阿家,兒與定敏郡君一見如故,過些天邀她來咱們家頑耍如何?她帶著兒看了他們家的宅邸,兒總該禮尚往來,讓她也逛一逛咱們家的園子才好。”
高家人談笑著乘車遠去,謝璞便又匆忙迴了外院正堂。謝琰正待離開,迎麵便見李暇玉把著一位年輕貴婦的手臂,笑盈盈而來。他微微一笑,漫步上前,視線不經意間掠過那年輕貴婦的麵容時,頓時如遭雷擊——
不可能!絕不可能!她……她是……她怎麽可能出現在現實當中?!
“三郎,這便是我新結交的朋友陸氏,她夫家姓權。”李暇玉見是他,立刻捏了捏陸氏的手臂,笑吟吟道,“若是改日見到她夫君權郎君參加千牛衛的選拔,你可千萬著意一些。”倏然,她敏銳地發覺謝琰的神色似是有異,不由得蹙起眉來,擔憂道:“三郎?”莫非是突然頭疾發作了?
權家?陸氏?!怎可能會如此之巧?這世上怎可能當真有權家,有陸氏?!謝琰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審視著眼前這位再熟悉不過的貴婦——不,他最熟悉的是她中年的模樣,而非如今這般——不!不該如此!他們本來不可能認識!
“權家,我記下了。”勉強穩定心神之後,他微微一笑,“過兩天便是千牛衛選拔,我定會仔細瞧一瞧他的。”
陸氏感激地朝著他笑了笑,又對李暇玉道:“阿家阿翁應是正等著我呢,我這便告辭了。阿李,改日再會。過些時日,我家園子裏的牡丹與芍藥開了,定要邀你去賞的。我們家的這兩種花,不是我自誇,可是京中一絕呢。”
她這樣一說,謝琰與李暇玉眼前便仿佛浮現出了成片的芍藥盛開的景象。權家的芍藥與牡丹確實冠絕,卻因他們甚少飲宴待客之故,幾乎無人知曉。自家人關起門來靜靜賞花,亦是別有一番靜謐的滋味。
“既如此,那我們可是定要去瞧一瞧的。”李暇玉掩飾住了自己的懷念之色,抬眼看了看謝琰,笑著答應下來。
待她送陸氏離開之後,謝琰蒼白的臉色再也遮掩不住。他望著她們的背影,忽然對旁邊道:“去查一查權家,事無巨細都稟報與我。還有方才的渤海高氏,將他們的內眷姻親都查清楚。”究竟是真是假,是噩夢還是現實,是蝴蝶還是莊公,查得清清楚楚之後,或許他便能分辨清楚了罷。
“是,某等遵命。”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調查印證
千牛衛成日裏在禦前侍奉護衛,除了宮人內侍之外,幾乎是陪伴聖人最為長久的臣屬。故而,無論是幾位將軍或是十二名千牛備身,在聖人跟前都甚是得用,平素時不時替親戚故舊求些小恩小惠,聖人亦是笑一笑便答應了,無傷大雅。原本眾人都覺得,聖人待人寬厚,也甚是公平,除了博陵崔氏所出的中郎將崔澹稍有些不同之外,對其餘人等也都不差。但是,自從謝琰補缺後,他們才發覺自己先前所受的寵愛無不差了幾分火候。
為著這位新任的右千牛衛中郎將,聖人親自動手,發作了一群該他管轄的人,空出了好些職缺。便是他手底下三位已經任職有些年頭的千牛備身,也遷了別的職位。旁人或許當那是聖人仁慈才教他們升遷,但不少千牛衛的眼光極其精準,都瞧出這是聖人在為謝中郎將打算,方便他選拔親信呢。
聖人將一群千牛衛該罰的罰該升的升,將謝琰的下屬都幾乎空了出來。於是,謝琰便比照千牛衛選拔的章程,在長安高官勳貴子弟中挑人補缺。作為武職,最為緊要的當然是騎射功夫。時人無論郎君或是娘子都愛騎馬射獵,便是再紈絝,若是不能禦馬打獵或者下場打馬球,都要受人輕鄙。故而想擠進千牛衛的門蔭子弟們,騎射功夫倒也都過得去。
以往選千牛衛,若是騎射不差什麽,無非是靠著父祖蔭蔽或走一走門道便能補缺。然而,這一迴,無論是誰遞來的帖子人情,謝琰卻一概不看,隻是純粹考校人才人品而已。
光是考校騎射,他便毫不容情地劃掉了一堆紈絝子弟的名字。但凡有人心懷怨憤不服,他便親自射箭給他們瞧瞧什麽才叫“射藝”。見識了他百步穿楊的絕技之後,那些人便也隻得認命了——若是他們也能有這般的能耐,還用得著為了一個職缺擠破頭麽?
考校騎射不過是第一關,謝琰又使部曲將這些子弟的稟性與家境姻親都打聽了一番,又劃掉了一群人。有人一狀告到禦前說他不公平,他便淡淡地道:侍奉禦前者須得稟性剛正堅毅方可信賴。那些眠花宿柳之輩平素對文武之事一無所知,隻知道玩樂,如何能安放在禦前守衛?!那些家中不睦之輩,連內宅紛亂都無法平息,又如何能分辨險惡,守護聖人的安危?!
如此,倒真教他選出了許多家族已經沒落為人卻很不錯的世家高官子弟。他也並未直接給他們授職缺,而是將這些人都喚到跟前來,宛如選官似的,讓他們當場論辯迴答他的問題。一眾人等從未想過考貢舉,許多人都不知論辯或者策論為何物,哪裏答得出來?便隻得抓耳撓腮,苦思冥想。
聖人聽聞此消息,立即便生出了幾分興致,帶著義陽小公主前來看熱鬧。天家父女二人坐在圍起來的行障裏,遠遠瞧著那些備選的千牛衛們焦躁的模樣,聽著有些人相差千裏的迴答,均是忍俊不禁。義陽小公主倒是聽不懂那些策論,隻覺得這些人在謝琰跟前連說話都說不順當,見到自家阿爺在側之後更是支支吾吾什麽也道不出口,便覺得有趣罷了。
謝琰耐著性子,微笑著聽罷一人完全不知所雲的迴答,見那人沮喪地垂下了首,便讓他下去等候。而後,他一瞥名單,目光便倏然幽暗下來,抿了抿嘴角,喚道:“下一個,權峙。”這些天來,這個名字在他腦海中已經轉過無數遍。部曲傳來的消息裏,也明明白白地告知了此人的生平。
權家亦是累世的門閥世家,雖不比得那些頂級大姓,卻也是數代公卿傳家。然而及本朝的時候,卻因子嗣不豐且並不出眾而日漸沒落。在長安城諸多權勢煊赫的人家中,權家亦是籍籍無名,連謀職缺都屢屢尋不著合適的。故而,權峙雖是宗房獨子,卻也沒傳出什麽名聲來。就連他娶的妻子陸氏,亦不過是吳郡陸氏旁支嫡女罷了。
這樣的沒落世家子弟,與謝家三兄弟何其相似?然而,謝琰憑著軍功給自己掙出了一條青雲之路,而權峙卻始終掙紮在門蔭出仕的路途之上。若非此次選拔千牛衛之事,他們根本不可能相識。
一位年輕的男子緩步行來,恭敬地行禮:“某見過謝中郎將。”他麵容有些剛毅,虎背蜂腰猿臂,瞧著便是擅長弓馬之事的。不過,舉手投足間多少也帶著些許文雅之氣,顯而易見世家出身的底蘊。
恍惚間,謝琰透過這個年青人瞧見了另一個步伐堅定的中年男子。他不苟言笑,性情秉直,雖然一直不得重用,卻也靠著自己的能力慢慢地升遷至六七品的武官。而他親自教養長大的長子與幼子,無不對他充滿了孺慕之情——
阿爺!雖說孩兒如今隻是個監門衛直長,但五六年之後,便一定能升為校尉!!孩兒定會效仿阿爺,為子孫掙下封妻蔭子的功勳來!!不過,眼下阿爺須得教教孩兒,如何才能飲酒勝過他人。他們見孩兒年輕,都故意來灌孩兒。孩兒倒是不懼被他們灌醉,隻是當值的時候若是不慎失儀,少不得被校尉斥責。
阿爺阿娘,不必憂心,孩兒尚公主是件好事。既成了駙馬都尉,便不必在監門衛苦熬了。聖人總不至於讓自己的女婿站在宮門外守著罷。且義陽公主也是個可憐人,身為金枝玉葉居然被遺忘多年,恐怕也遭了不少罪。她的年紀雖比孩兒大上許多,但以性情來說定然十分和軟柔順,完全不似那些跋扈的天家公主。我們一定能夠過得十分和睦,你們且安心罷。
阿爺,對不住。公主既然已經是孩兒的妻子,孩兒便會好好守護她,不教她再被人欺侮。權家……說不得便會被孩兒牽累……但孩兒眼下尚未被逼到絕境,一定還有法子護得咱們家周全。這麽些年來,武氏教多少人家破人亡,又逼得多少人不得不委屈自保?若是眾人彼此聯係起來,好生謀劃一番,說不得便可以成事!
那眉目堅毅的中年男子迴過首,低聲迴道:“武氏跋扈,身為繼母卻如此不慈,將蕭淑妃留下的兒女折磨了這麽些年,心裏竟然還覺得不平,想要他們的性命,委實毒辣至極!二郎,自從你尚主之後,咱們權家便已經是與義陽公主同生共死了。與其被那毒婦汙蔑謀逆而被斬,倒不如當真搏一迴!!咱們權家男兒亦是有血性的,焉能就此引頸受戮?!”
近在咫尺的景象宛如夢幻泡影一般破碎消逝。謝琰迴過神來,注視著眼前並不見任何忐忑緊張之色的年輕男子,隨手抽了一根簽與他:“權郎君,看看簽上的問題,在半柱香之內給我答案。這並非作策論,無須咬文嚼字,隻需條理得當即可。”
權峙接過那根簽一看,遂抬起首答道:“此一問,某曾經私下想過多次。故而,某可當場作答,無須再等半柱香——”他說罷,便滔滔不絕起來。
與其他人相比,他顯然是曾經博覽群書且思索過許多事的。雖然有些觀點稍顯淺顯,卻詳略得當,很是值得一聽。謝琰深深地望著他,目光仿佛投入虛空之中,有些出神。而坐在行障內的聖人聽得,卻是微微一笑,撫掌道:“謝愛卿的考校之法果然有效,竟選出了如此得用的屬下。此子當得千牛備身一職!”
一日過去,每個答題者都得了謝琰的考評,給他們授了職缺。而表現出色的,連聖人都讚賞了幾句,親自讓他們做了千牛備身與備身左右。權峙果然成了千牛備身之一,另外兩位卻是宗室子弟與京兆杜氏旁支。
將屬下們都補齊之後,連日以來都忙於公務的謝琰也終於可暫時緩一緩了。當他深夜迴到家中時,盡管極其疲憊,頭疾又隱隱有發作的跡象,卻並未立刻前去內堂,而是召見了部曲:“如何?權家裏外可查得更清楚了?高中書令家的姻親關係可查明了?另還有武貴妃娘家之事——”
那幾名部曲均是馮四師傅親手教出來的,亦是謝琰最為信賴的屬下。雖不知為何郎君突然給了他們一群人的名字,叫他們各自帶著人將這些人家都查個底朝天,卻也盡職盡責地完成了任務。
“郎君,那權家在京中隻剩下兩房。長房諸事之前已經稟報過郎君,眼下又查出來那權峙至今有一子一女,皆是陸氏所出。長子名權殷,今年已經四歲,長女小名瓊娘,不過周歲。兩個孩子都甚少出門走動,據說是寺廟中大和尚給他們批命,靜養為上便能安然無恙地長大。權家主母信佛,特地將他們都拘在家裏,平日也隻叫陸氏經常出門宴飲,連自己都深居簡出。”
“權家二房依附長房而居,至今沒有什麽得用的官職,卻也都是老實得很。若非宴飲帖子相邀,他們平日幾乎不怎麽出門。二房的男丁倒是多些,但年紀也並不大,俱是少年郎,頗好弓馬不喜讀書。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權峻、權嶺、權峰。”
謝琰雙眸微微一動,經曆了多次驚駭與震撼之後,他反倒是徹底平靜下來。仿佛已經意料到,權家所有人事必定與噩夢中絲毫不差。他已經見過了陸氏、權峙,再去見其他人,所得的結果也不過如此罷了。權毅尚未出世,而他已經身在此處,顯然無法接著印證那些尚未發生之事。也自然可推知,他如今僅僅隻是謝琰,是陳郡謝氏陽夏房的三郎,已經並非權家二郎。
固然他曾經受過權峙與陸氏這一雙父母的疼愛教養,固然曾經身為沒落卻不失堅持的權家子,但也並非在此世。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焉知三千世界當中,他又曾在哪個世界裏作為權家子,尚了蕭淑妃之女義陽公主,然後義無反顧地最後一搏,慨然赴死?
蝴蝶是他,莊公亦是他。沒有蝴蝶,也有莊公;沒有莊公,也有蝴蝶。不過是忽如其來的一夢,讓三千世界中的二人倏然合二為一罷了。或許,也可稱之為前世今生罷。他傷著了頭部,暗傷痊愈之時,不但想起了身為謝琰的記憶,甚至也想起了身為權毅時的記憶。
不過,除了權家人事從未變過之外,其他人如今的身份背景卻與他所知的全然不同。
到底分歧在何處?差錯在何處?這些故人的命運又是否會像前世那般或淒慘或輝煌?
不管他人如何,至少,他今生容不得旁人動權家分毫。他尚公主之後,害了他們一迴,此番便維護他們安穩無憂,權當做報答一世養育之恩罷。至於前世之仇敵——他有妻有女需要守護,亦有陳郡謝氏滿門的榮光需要背負,還須得步步為營、小心為上。前世的因果,若是擾亂了此生的平安喜樂,那便得不償失了。
雨娘頓時大驚:“這該如何是好?她是想陷害娘子麽?”
“我們向來不親近,她又如何能越過謝家森嚴的門禁來陷害我?”李遐玉目光漸冷,“總歸需要有人裏應外合,她才能尋著機會。”而對於王氏而言,大約也覺得這是難得的時機罷。誰是借刀之人,誰又是那把刀,便端看她們各自的手段了。
“我暫時不想將她們想得同樣齷齪。”略作思索之後,李暇玉倒是寬慰起雨娘來,“不必擔心,待到發現她們確實狼狽為奸之後,再想對策亦不遲。隻要咱們自身持正,不教她們鑽了空隙,暫時便可無虞。”
於是,主仆二人繼續循著小徑往前行,不多時便聽見附近響起的說笑之聲。孩子們清脆的笑聲夾雜在其間,很明顯地透著歡悅之意,似是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李遐玉不由得加快了步子,正要撥開垂柳枝,忽然迎麵撲來一個軟綿綿的小身影,她忙接了個滿懷,嗔道:“染娘,你怎地如此莽撞?若是阿娘沒接著你,撲在地上磕著碰著可如何是好?”
“阿娘一定能接著。”染娘摟著她,親密地蹭著她的臉,“阿娘,陪我頑投壺。剛才我投中了三箭呢。芷娘姊姊投中了六箭,貴主投中了五箭,華娘姊姊隻投中一箭。芷娘姊姊說,十娘姨母在家中一直教她頑。要是阿娘教我投,我也能投得更多。”
她難得條理清晰地說了一大段話,帶著些撒嬌的意味,顯然是心裏想了許久的念頭。李遐玉情不自禁地笑著捏了捏她白嫩的小臉,興致勃勃地道:“好,阿娘教你投壺。保管讓你們下次和芷娘比試的時候,絕不會輕易輸給她。”小娘子們多動一動,身體也能更康健一些。原本她便想著待到合適的時候,給染娘啟蒙教她習武,如今恰逢她對這些感興趣,正是再好不過的時機。
母女倆露麵之後,正在雙耳細頸玉壺前看謝滄比劃的義陽小公主雙目微亮,立即歡快地奔過來討教。李遐玉瞥見謝滄似是略有些失落,謝泊倒是隻自顧自地頑耍,心中略有了些計較,便道:“大郎且過來,讓叔母聽聽你有什麽投壺的好技巧?”
謝滄精神一振,細細一想,遂緩緩道來。他自幼由謝璞啟蒙,其實並不擅長習武。不過是覺得叔父文武雙全,近來才開始跟著部曲練習騎射罷了。然而,到底是有天賦的小郎君,借著射藝總結投壺的經驗,竟也說得頭頭是道。
李暇玉對他大為讚賞,幾位小娘子亦皆對他刮目相看。謝滄彎唇笑起來,親自給華娘、染娘反複講解。見他進退有度,並不借機主動湊到小貴主身邊,顯然可見秉性之正,在旁邊服侍的宮婢們無不滿意地點了點頭。李暇玉便索性自己教義陽小公主各種小技巧,不厭其煩地給她更正了一些多餘的小動作。
小半個時辰後,三人的準頭都有些提升。於是,義陽小公主便興衝衝地再一次與芷娘比試,染娘也強烈要求參加。謝滄三兄弟與慕容修也在旁邊比試,華娘則隻是立在另一側笑著觀看。李遐玉與李丹薇一邊飲著茶水,一邊遙遙地望著。小家夥們有輸有贏,頑得眉飛色舞,居然還無師自通地約了彩頭,繼續比試。
“阿李……”倏然,身後傳來一聲帶著些猶豫的唿喚。
李遐玉迴首看去,就見權家的陸氏自花叢中行來,不由得微笑相迎:“阿陸,方才忙著迎了客人,不曾見到你。我還正想著,你怎麽不過來尋我說話呢。”
陸氏足下微頓,看上去帶著些躊躇,並不似平時那般爽利的模樣。當她仿佛下定決心,再度抬眼望過來的時候,竟又多了幾分羞赧之色。顯然,她應當是有什麽話想私下說道,且並不便於讓其他人知曉。
李丹薇見狀,便笑著起身離開:“我去瞧瞧她們都約了什麽彩頭,順帶也給她們評判評判。”
她離開後,旁邊的婢女立即便換了新的茶盞與果盤,李暇玉也隱約猜出陸氏的來意,並未挽留李丹薇。便是她們姊妹情深,幾乎什麽都不避諱,若是事關他人,也總是須得迴避一二的。更何況,此事於陸氏而言也許無比緊要,並不願意其他人知曉什麽。
陸氏端坐在茵褥上,遲疑片刻,方咬著紅唇道:“我既與阿李相交,索性也不拐彎抹角了,不如就與你直說了罷。其實,這些時日我一直在發愁如何向你開口……又擔憂此事壞了咱們之間的情誼,但事關夫君的前程,卻不得不試著提一提。”
李暇玉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咱們相交的時候,誰知道彼此的夫君到底是做什麽的?當時隻是因性情投契,我們才成了朋友,既不是為了權勢也不是為了利益。既然已經是朋友,你若是有難處,我自是應當相幫,哪裏會壞了什麽情誼?”
陸氏聽了,眼眶不由得微微一紅,感觸良多:“是我瞻前顧後的,想得太多了。不瞞你說,我夫家近些年已經有些沒落,光是夫君出仕一事便生出了諸多波折。原本門蔭也可出仕,好的職缺卻是怎麽都輪不上。與鄭家交惡,也是因爭搶先前一個京縣尉的缺之故。若是外放,縣尉這樣的職缺倒也能謀著,但夫君是長房獨子,膝下的孩兒又年幼,舍下家人外放赴任,他到底還是不放心。”
“此前我們也想著,文職不成便是謀個武職也使得。哪裏知道其實也並不容易,好的職缺早就教人挑走了,不好的職缺瞧著又到底不能放心。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受人嘲弄,每日吃苦受累——故而聽聞謝郎君成了右千牛衛中郎將後,便……便有心想尋你走一走門路。”
李暇玉略作思索,陸氏擔心她覺得為難,便又忙道:“我從未想過什麽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之類的高階武官,隻想著謀個備身或是主仗的缺就是了。在謝郎君屬下當差,無論如何我也能放心一些。”
“你且安心,我先幫你問一問選拔千牛衛到底是什麽章程。”自從謝琰的職缺定下來之後,李暇玉便一直等著她主動地過來,才好順水推舟地助她一臂之力,如今自然須得先穩住她,“我家三郎一向是秉公持正,若是權郎君身手好性情又堅毅,定然是會選上的。咱們既然相熟,自然不能教他隻補個主仗或是備身的缺。”
得了她的許諾,陸氏自然是感激不盡,不知不覺便已是淚水盈睫:“其實,我夫君性情剛毅,最厭惡的便是走門路這樣的事。我是瞞著他來尋你的,若是此事成了,便是他惱怒我自作主張也是值得的。”
“你我既是朋友,你不過是來與我略提一句罷了,怎麽能算是走什麽門路?”李暇玉想起記憶中那位阿翁的性情,不禁失笑,“若是權郎君選拔上了,那也是他確實很不錯,我家三郎欣賞他的緣故。他那個人,絕不可能為了我一句話,便選自己不喜的人為屬下。所以,你盡可安心。”
兩人執著手相看而笑,不知不覺便更覺得親近了幾分。
☆、第二百一十章 心生疑惑
既是謝家喬遷之宴,自然不獨內眷女客,亦有諸多男賓貴客。兵部尚書崔敦、執失思力將軍、契苾何力將軍等服紫高官竟均是闔家前來,顯見與謝家的交情之深。不少輕視謝琰根基不穩的人立時便發覺到底是小覷了他,這位禦前寵臣絕非憑著聖人青眼相加而一飛衝天。當初他在靈州的戰功赫赫,在武將當中怎可能缺少交好之輩?隻是他太過年輕,又是沒落世家子弟,才令人生出幾分錯覺而已。
為了招待同僚之故,謝家宴客特地選在休沐之日。不過,因著明日便是三月朔望大朝,許多官員都須得赴朝會之故,酒宴方行至下午,便陸陸續續有人告辭了。尤其是住得遠些的,遲遲而來早早離去,雖不能盡興,但也總比明日朝會上因酒醉而禦前失儀得好。那些個糾察朝會禮儀的殿中侍禦史均是火眼金睛,若是教他們尋得一二疏忽,便絕不可能輕易放過。
謝琰將貴客們都送走之後,也覺著有些疲倦了。恍惚間,他仿佛憶起方才的賓客之中似是有幾張曾在噩夢中出現的臉孔。然而,細細一想,卻已然記不清楚了。他不由得暗自失笑,按了按太陽穴,與兄長謝璞交待幾句後,便決定迴西路居所中飲藥針灸。
隻是,雖然日日都飲了無數苦藥,早晚均由住在真定大長公主別院中的觀主親自針灸,他持續做噩夢的症狀卻並未好轉。他亦曾隱晦地提及噩夢中所見,觀主雖覺得稀奇,卻也一時無法解釋,隻對他說這不過是黃粱一夢罷了,無須放在心上。
若當真隻是黃粱一夢,又如何會出現那些似是而非的人物?偶爾從噩夢當中醒來的時候,他甚至分辨不清到底何處是夢,何處才是現實。究竟是莊公夢蝶,還是蝶夢莊公?直到望見身邊的愛妻,感覺到她的溫暖與柔軟,他才能真正迴歸到謝琰的身份當中。
或許,隻有尋得藥王,才能診斷出他究竟是得了什麽病罷。天候漸漸暖起來,南山附近應該也早已經冰消雪融了。部曲們依然在盡心盡力地尋找藥王的下落,或許不日便有轉機。他如今擔任了這般重要的差使,若是暗傷發作不能繼續處理公務,心中對先生、對聖人都有愧意。故而,他比任何人都期望自己能夠盡快痊愈,也好不教妻女日夜憂心。
正當謝琰越過垂花門,來到西路正院的時候,一眼便瞥見匆匆而至的李遐齡。抬眼見是他,李遐齡頓時難掩驚喜,緊鎖的眉頭亦是略鬆了鬆:“阿兄……姊夫,終於尋著你空閑的時候了。我有要緊事想與你商量,這些天你卻一直都忙著,每次過來都尋不見你的蹤影。”
“既有要緊事,怎麽不問你阿姊?”謝琰挑起眉,覺得有些奇怪。見他反應有些異樣,轉念一想,又笑道:“也罷,既然你想與我商量,便是暫且不想教她知曉了。你盡管放心,今日之事,我保管不與她提起。到底是什麽事?倒讓我有些好奇了,盡管說罷。”
李遐齡跟著他走進內堂,將服侍的仆婢都遣了下去,方迫不及待道:“前些時日,靈州不是緊趕慢趕送來好些婢女部曲麽?祖母也讓他們給我帶了封信,信中竟然說……說有好幾戶人家給秋娘提親,她想從中擇一合適的,給秋娘定下來。此事我從未聽她提過,誰承想居然這般突然……”
謝琰早已經斷斷續續尋迴了些記憶,對孫秋娘的印象倒也頗為深刻,隻是不知李遐齡何時與她生出了情愫,便笑道:“我記得她的年紀比你還大兩三個月,早該到說親的時候了。女子年滿十七若是不定親成婚,官媒便要上門,到時候便由不得她選擇了。祖母定然早便已經打算妥當,隻待憨郎升為果毅都尉,便為她尋一樁門當戶對的親事。如今恰是好時候,約莫這幾個月便會說定罷。”
李遐齡聞言,越發焦躁:“可是,祖母與阿姊都喜愛秋娘,都說過舍不得她出嫁——”
“便是再舍不得,也不能耽誤了她。”謝琰見他焦急得坐立不安,也不忍心再逗弄他,“如今看起來,你倒是比祖母和阿玉還更舍不得她。仔細想想罷,你若是對她有情,便趕緊稟告祖母,請祖母替你們做主。”
李遐齡怔了怔,忽然又問:“姊夫,如何才能分辨,我待她究竟是否男女之情?我們從小一起長大,一向吵吵嚷嚷你爭我搶,多年以來簡直就是兩看兩相厭。不知自何時開始,才能心平靜氣地相處,方能彼此體諒支持。我如今心裏亂得很,卻不知這份情意究竟算不算是男女間的鍾情。若是我待她並非男女之情,隻是一時不舍得她罷了,貿貿然求祖母做主,豈不是平白誤了她?”
想不到他竟然自己鑽了牛角尖,謝琰啼笑皆非:“你便捫心自問罷——即使她未來的婚事很美滿,你是否能眼睜睜地瞧著她嫁給旁人?你又是否能眼睜睜看她朝著其他的男子微笑,替他縫製衣物,牽著他的手,與他唇齒相交,與他巫山雲雨,為他生兒育女?”
李遐齡徹底呆住了,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麽,俊秀的臉上彌漫著紅霞。
謝琰見狀,心中自是了然無比,便將他當成了已經成年知人事的郎君,不再避諱他,接著道:“當年我曾以為,自己對阿玉不過是兄妹之情。然而,若當真隻是兄妹之情,便絕不會想著攜她的手同行,也絕不會夢想著與她白頭偕老、共度一生。如果當年我猶豫了,迷惑了,她如今大概便不是我的娘子,而是那何飛箭的娘子了罷。”
李遐齡想不到,他居然連何飛箭都記了起來,卻也顧不得詢問他到底記起了多少事,立即果斷地道:“我這便迴靈州去!讓祖母替我做主!!”他想來想去,仿佛頓悟一般,終於辨明了自己的感情,於是立刻便做出了決斷。若是再猶豫片刻,他便很可能失去自己中意的娘子,如何能等得?!
“趕緊去罷,若是事情定了下來,莫忘了寫信告知我們。”謝琰看他匆匆忙忙地離去,到底略有些不放心,便將他送到了外院,又叮囑了跟著他的部曲幾句:“瞧他的模樣,大約是連收拾行李都不願意等了。你們多帶些馬匹路上換乘,需要使的盤纏也不可少了。”自長安騎著上等駿馬疾馳至靈州,若是不眠不休,一日兩夜大約便能趕到了。若是這二人的婚事定下來,數日之內便應該有音訊了。
送走了自家小舅郎,謝琰轉身欲返迴,卻又正好遇見謝璞將高中書令家的客人送出來。既然瞧見了,謝琰當然不可能失禮地將客人舍下,自顧自地離開,於是也上前相送。隻是在衣香鬢影當中,依稀瞧見了一張格外麵熟的臉孔。因這些時日他覺得麵熟的人很是不少,也並未放在心上,隻淺淺笑著相送出去。
蕭氏聽聞這位緩步而來的郎君便是新任的右千牛衛中郎將,扶著薛夫人上車時不免多看了幾眼。她的妯娌們遂打趣道:“謝家三位郎君確實都生得很好,不比咱們自家郎君差,卻個個都仿佛出息很多。便是咱們都不能免俗,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呢。”
薛夫人聽了,笑著歎道:“他們年幼失怙,能有如今這般成就已是難得至極。也難為他們的母親了,將三個郎君教養長大,給他們娶了性情極佳的媳婦,又敦促他們上進入仕。”她雖並未與王氏多說什麽話,卻將其他貴婦傳來的隻言片語聽了個正著,心中頗為感慨。
蕭氏直覺此事有異,卻也不好傳主人家的話,便隻附和道:“確實如此,可見他們一家人心性堅忍,也值得咱們結交來往。阿家,兒與定敏郡君一見如故,過些天邀她來咱們家頑耍如何?她帶著兒看了他們家的宅邸,兒總該禮尚往來,讓她也逛一逛咱們家的園子才好。”
高家人談笑著乘車遠去,謝璞便又匆忙迴了外院正堂。謝琰正待離開,迎麵便見李暇玉把著一位年輕貴婦的手臂,笑盈盈而來。他微微一笑,漫步上前,視線不經意間掠過那年輕貴婦的麵容時,頓時如遭雷擊——
不可能!絕不可能!她……她是……她怎麽可能出現在現實當中?!
“三郎,這便是我新結交的朋友陸氏,她夫家姓權。”李暇玉見是他,立刻捏了捏陸氏的手臂,笑吟吟道,“若是改日見到她夫君權郎君參加千牛衛的選拔,你可千萬著意一些。”倏然,她敏銳地發覺謝琰的神色似是有異,不由得蹙起眉來,擔憂道:“三郎?”莫非是突然頭疾發作了?
權家?陸氏?!怎可能會如此之巧?這世上怎可能當真有權家,有陸氏?!謝琰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審視著眼前這位再熟悉不過的貴婦——不,他最熟悉的是她中年的模樣,而非如今這般——不!不該如此!他們本來不可能認識!
“權家,我記下了。”勉強穩定心神之後,他微微一笑,“過兩天便是千牛衛選拔,我定會仔細瞧一瞧他的。”
陸氏感激地朝著他笑了笑,又對李暇玉道:“阿家阿翁應是正等著我呢,我這便告辭了。阿李,改日再會。過些時日,我家園子裏的牡丹與芍藥開了,定要邀你去賞的。我們家的這兩種花,不是我自誇,可是京中一絕呢。”
她這樣一說,謝琰與李暇玉眼前便仿佛浮現出了成片的芍藥盛開的景象。權家的芍藥與牡丹確實冠絕,卻因他們甚少飲宴待客之故,幾乎無人知曉。自家人關起門來靜靜賞花,亦是別有一番靜謐的滋味。
“既如此,那我們可是定要去瞧一瞧的。”李暇玉掩飾住了自己的懷念之色,抬眼看了看謝琰,笑著答應下來。
待她送陸氏離開之後,謝琰蒼白的臉色再也遮掩不住。他望著她們的背影,忽然對旁邊道:“去查一查權家,事無巨細都稟報與我。還有方才的渤海高氏,將他們的內眷姻親都查清楚。”究竟是真是假,是噩夢還是現實,是蝴蝶還是莊公,查得清清楚楚之後,或許他便能分辨清楚了罷。
“是,某等遵命。”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調查印證
千牛衛成日裏在禦前侍奉護衛,除了宮人內侍之外,幾乎是陪伴聖人最為長久的臣屬。故而,無論是幾位將軍或是十二名千牛備身,在聖人跟前都甚是得用,平素時不時替親戚故舊求些小恩小惠,聖人亦是笑一笑便答應了,無傷大雅。原本眾人都覺得,聖人待人寬厚,也甚是公平,除了博陵崔氏所出的中郎將崔澹稍有些不同之外,對其餘人等也都不差。但是,自從謝琰補缺後,他們才發覺自己先前所受的寵愛無不差了幾分火候。
為著這位新任的右千牛衛中郎將,聖人親自動手,發作了一群該他管轄的人,空出了好些職缺。便是他手底下三位已經任職有些年頭的千牛備身,也遷了別的職位。旁人或許當那是聖人仁慈才教他們升遷,但不少千牛衛的眼光極其精準,都瞧出這是聖人在為謝中郎將打算,方便他選拔親信呢。
聖人將一群千牛衛該罰的罰該升的升,將謝琰的下屬都幾乎空了出來。於是,謝琰便比照千牛衛選拔的章程,在長安高官勳貴子弟中挑人補缺。作為武職,最為緊要的當然是騎射功夫。時人無論郎君或是娘子都愛騎馬射獵,便是再紈絝,若是不能禦馬打獵或者下場打馬球,都要受人輕鄙。故而想擠進千牛衛的門蔭子弟們,騎射功夫倒也都過得去。
以往選千牛衛,若是騎射不差什麽,無非是靠著父祖蔭蔽或走一走門道便能補缺。然而,這一迴,無論是誰遞來的帖子人情,謝琰卻一概不看,隻是純粹考校人才人品而已。
光是考校騎射,他便毫不容情地劃掉了一堆紈絝子弟的名字。但凡有人心懷怨憤不服,他便親自射箭給他們瞧瞧什麽才叫“射藝”。見識了他百步穿楊的絕技之後,那些人便也隻得認命了——若是他們也能有這般的能耐,還用得著為了一個職缺擠破頭麽?
考校騎射不過是第一關,謝琰又使部曲將這些子弟的稟性與家境姻親都打聽了一番,又劃掉了一群人。有人一狀告到禦前說他不公平,他便淡淡地道:侍奉禦前者須得稟性剛正堅毅方可信賴。那些眠花宿柳之輩平素對文武之事一無所知,隻知道玩樂,如何能安放在禦前守衛?!那些家中不睦之輩,連內宅紛亂都無法平息,又如何能分辨險惡,守護聖人的安危?!
如此,倒真教他選出了許多家族已經沒落為人卻很不錯的世家高官子弟。他也並未直接給他們授職缺,而是將這些人都喚到跟前來,宛如選官似的,讓他們當場論辯迴答他的問題。一眾人等從未想過考貢舉,許多人都不知論辯或者策論為何物,哪裏答得出來?便隻得抓耳撓腮,苦思冥想。
聖人聽聞此消息,立即便生出了幾分興致,帶著義陽小公主前來看熱鬧。天家父女二人坐在圍起來的行障裏,遠遠瞧著那些備選的千牛衛們焦躁的模樣,聽著有些人相差千裏的迴答,均是忍俊不禁。義陽小公主倒是聽不懂那些策論,隻覺得這些人在謝琰跟前連說話都說不順當,見到自家阿爺在側之後更是支支吾吾什麽也道不出口,便覺得有趣罷了。
謝琰耐著性子,微笑著聽罷一人完全不知所雲的迴答,見那人沮喪地垂下了首,便讓他下去等候。而後,他一瞥名單,目光便倏然幽暗下來,抿了抿嘴角,喚道:“下一個,權峙。”這些天來,這個名字在他腦海中已經轉過無數遍。部曲傳來的消息裏,也明明白白地告知了此人的生平。
權家亦是累世的門閥世家,雖不比得那些頂級大姓,卻也是數代公卿傳家。然而及本朝的時候,卻因子嗣不豐且並不出眾而日漸沒落。在長安城諸多權勢煊赫的人家中,權家亦是籍籍無名,連謀職缺都屢屢尋不著合適的。故而,權峙雖是宗房獨子,卻也沒傳出什麽名聲來。就連他娶的妻子陸氏,亦不過是吳郡陸氏旁支嫡女罷了。
這樣的沒落世家子弟,與謝家三兄弟何其相似?然而,謝琰憑著軍功給自己掙出了一條青雲之路,而權峙卻始終掙紮在門蔭出仕的路途之上。若非此次選拔千牛衛之事,他們根本不可能相識。
一位年輕的男子緩步行來,恭敬地行禮:“某見過謝中郎將。”他麵容有些剛毅,虎背蜂腰猿臂,瞧著便是擅長弓馬之事的。不過,舉手投足間多少也帶著些許文雅之氣,顯而易見世家出身的底蘊。
恍惚間,謝琰透過這個年青人瞧見了另一個步伐堅定的中年男子。他不苟言笑,性情秉直,雖然一直不得重用,卻也靠著自己的能力慢慢地升遷至六七品的武官。而他親自教養長大的長子與幼子,無不對他充滿了孺慕之情——
阿爺!雖說孩兒如今隻是個監門衛直長,但五六年之後,便一定能升為校尉!!孩兒定會效仿阿爺,為子孫掙下封妻蔭子的功勳來!!不過,眼下阿爺須得教教孩兒,如何才能飲酒勝過他人。他們見孩兒年輕,都故意來灌孩兒。孩兒倒是不懼被他們灌醉,隻是當值的時候若是不慎失儀,少不得被校尉斥責。
阿爺阿娘,不必憂心,孩兒尚公主是件好事。既成了駙馬都尉,便不必在監門衛苦熬了。聖人總不至於讓自己的女婿站在宮門外守著罷。且義陽公主也是個可憐人,身為金枝玉葉居然被遺忘多年,恐怕也遭了不少罪。她的年紀雖比孩兒大上許多,但以性情來說定然十分和軟柔順,完全不似那些跋扈的天家公主。我們一定能夠過得十分和睦,你們且安心罷。
阿爺,對不住。公主既然已經是孩兒的妻子,孩兒便會好好守護她,不教她再被人欺侮。權家……說不得便會被孩兒牽累……但孩兒眼下尚未被逼到絕境,一定還有法子護得咱們家周全。這麽些年來,武氏教多少人家破人亡,又逼得多少人不得不委屈自保?若是眾人彼此聯係起來,好生謀劃一番,說不得便可以成事!
那眉目堅毅的中年男子迴過首,低聲迴道:“武氏跋扈,身為繼母卻如此不慈,將蕭淑妃留下的兒女折磨了這麽些年,心裏竟然還覺得不平,想要他們的性命,委實毒辣至極!二郎,自從你尚主之後,咱們權家便已經是與義陽公主同生共死了。與其被那毒婦汙蔑謀逆而被斬,倒不如當真搏一迴!!咱們權家男兒亦是有血性的,焉能就此引頸受戮?!”
近在咫尺的景象宛如夢幻泡影一般破碎消逝。謝琰迴過神來,注視著眼前並不見任何忐忑緊張之色的年輕男子,隨手抽了一根簽與他:“權郎君,看看簽上的問題,在半柱香之內給我答案。這並非作策論,無須咬文嚼字,隻需條理得當即可。”
權峙接過那根簽一看,遂抬起首答道:“此一問,某曾經私下想過多次。故而,某可當場作答,無須再等半柱香——”他說罷,便滔滔不絕起來。
與其他人相比,他顯然是曾經博覽群書且思索過許多事的。雖然有些觀點稍顯淺顯,卻詳略得當,很是值得一聽。謝琰深深地望著他,目光仿佛投入虛空之中,有些出神。而坐在行障內的聖人聽得,卻是微微一笑,撫掌道:“謝愛卿的考校之法果然有效,竟選出了如此得用的屬下。此子當得千牛備身一職!”
一日過去,每個答題者都得了謝琰的考評,給他們授了職缺。而表現出色的,連聖人都讚賞了幾句,親自讓他們做了千牛備身與備身左右。權峙果然成了千牛備身之一,另外兩位卻是宗室子弟與京兆杜氏旁支。
將屬下們都補齊之後,連日以來都忙於公務的謝琰也終於可暫時緩一緩了。當他深夜迴到家中時,盡管極其疲憊,頭疾又隱隱有發作的跡象,卻並未立刻前去內堂,而是召見了部曲:“如何?權家裏外可查得更清楚了?高中書令家的姻親關係可查明了?另還有武貴妃娘家之事——”
那幾名部曲均是馮四師傅親手教出來的,亦是謝琰最為信賴的屬下。雖不知為何郎君突然給了他們一群人的名字,叫他們各自帶著人將這些人家都查個底朝天,卻也盡職盡責地完成了任務。
“郎君,那權家在京中隻剩下兩房。長房諸事之前已經稟報過郎君,眼下又查出來那權峙至今有一子一女,皆是陸氏所出。長子名權殷,今年已經四歲,長女小名瓊娘,不過周歲。兩個孩子都甚少出門走動,據說是寺廟中大和尚給他們批命,靜養為上便能安然無恙地長大。權家主母信佛,特地將他們都拘在家裏,平日也隻叫陸氏經常出門宴飲,連自己都深居簡出。”
“權家二房依附長房而居,至今沒有什麽得用的官職,卻也都是老實得很。若非宴飲帖子相邀,他們平日幾乎不怎麽出門。二房的男丁倒是多些,但年紀也並不大,俱是少年郎,頗好弓馬不喜讀書。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權峻、權嶺、權峰。”
謝琰雙眸微微一動,經曆了多次驚駭與震撼之後,他反倒是徹底平靜下來。仿佛已經意料到,權家所有人事必定與噩夢中絲毫不差。他已經見過了陸氏、權峙,再去見其他人,所得的結果也不過如此罷了。權毅尚未出世,而他已經身在此處,顯然無法接著印證那些尚未發生之事。也自然可推知,他如今僅僅隻是謝琰,是陳郡謝氏陽夏房的三郎,已經並非權家二郎。
固然他曾經受過權峙與陸氏這一雙父母的疼愛教養,固然曾經身為沒落卻不失堅持的權家子,但也並非在此世。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焉知三千世界當中,他又曾在哪個世界裏作為權家子,尚了蕭淑妃之女義陽公主,然後義無反顧地最後一搏,慨然赴死?
蝴蝶是他,莊公亦是他。沒有蝴蝶,也有莊公;沒有莊公,也有蝴蝶。不過是忽如其來的一夢,讓三千世界中的二人倏然合二為一罷了。或許,也可稱之為前世今生罷。他傷著了頭部,暗傷痊愈之時,不但想起了身為謝琰的記憶,甚至也想起了身為權毅時的記憶。
不過,除了權家人事從未變過之外,其他人如今的身份背景卻與他所知的全然不同。
到底分歧在何處?差錯在何處?這些故人的命運又是否會像前世那般或淒慘或輝煌?
不管他人如何,至少,他今生容不得旁人動權家分毫。他尚公主之後,害了他們一迴,此番便維護他們安穩無憂,權當做報答一世養育之恩罷。至於前世之仇敵——他有妻有女需要守護,亦有陳郡謝氏滿門的榮光需要背負,還須得步步為營、小心為上。前世的因果,若是擾亂了此生的平安喜樂,那便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