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琰正是覺得郭樸此人是值得造就的,方時不時地點撥他幾句,希望日後他能成為最得力的下屬之一。想當年,他若無李和在前頭領著,必定也會繞上不少彎路,許多事情亦不會想得如此清楚透徹。李家祖父看起來粗豪,其實卻是個胸有溝壑的,心中格局也寬廣,李家祖母亦是如此。也正因為有這樣兩位長輩仔細教養,李遐玉與李遐齡姊弟二人方能養成如今這般與眾不同的性情。
除了郭樸之外,吳隊正等人對那位新上峰也充滿了好奇。他們自另一位同屬一位校尉管轄的朱旅帥處也得了許多小道消息,趁著酒興圍著自家旅帥七嘴八舌地問起來。都是些粗豪漢子,想的也不過是新上峰容不容人、吝不吝嗇、懂不懂行軍打戰之類的事。
謝琰卻不透出半分,隻道:“不過幾天不見,怎麽都和那些走街串巷的多嘴多舌娘兒們似的?背後議論上峰,像什麽話?無論來了什麽上峰,自有我與朱旅帥去應對,你們隻需遵命從令就行了。”
被他訓了一通的軍漢們覺得大失顏麵,仔細想想也確實不太像樣,遂耷拉著眼皮不敢再多嘴。午後休息片刻,謝琰又令孫夏與吳隊正好生操練了他們一番:“還有心思想些有的沒的事,可見是平日操練得還不夠!要是累得躺下就能睡著了,哪個還能想東想西?”得了這兩句話,孫夏和吳隊正都下了狠手,立時便將軍漢們訓得哭爹喊娘。
沒過兩日,新來的校尉便帶著烏泱泱一群吐穀渾侍衛入了軍營。一夥曬得烏黑的魁梧漢子發覺動靜,都在校場邊上偷偷瞧著。看著看著,吳隊正總覺得為首之人瞧起來很是眼熟,用蒲扇似的大掌用力地捶了捶旁邊的府兵,瞪圓了一雙蛙眼:“那白麵皮似的郎君,不就是那個……那個咱們旅帥的甚麽生死之交,慕容郎君?!他……他就是咱們的新校尉?來頭居然這麽大?!比咱們旅帥還了得?”
郭樸不幸被他捶中,隻覺得骨頭都要散架了,心中卻想道:這慕容郎君來頭可不是大得很?身為吐穀渾王室,又是李都督的新孫女婿,剛得了侯爵的封號,連新婦也成了縣主,在靈州城內可是大出風頭。這對新婚夫婦可是聖人赦旨親封的新貴,如今靈州境內的世家官眷們,誰不想結交他們呢?但這些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謝郎君的“生死之交”,他家新婦是李家娘子的“閨中密友”。怪不得自家上峰絲毫不在意張校尉調任之事,這新來的校尉可是再好不過了!
這位生著好容貌的新校尉甫來到軍營,便引起了府兵們的議論。他絲毫不放在心上,徑直去主軍帳拜見了李和、郭巡與何長刀。見他笑容滿麵、禮數周到,原本還有些擔心鎮不住他的兩位果毅都尉遂放下心來——若以勳爵來論,這年輕郎君的從三品侯爵,可比他們這些人的七八轉勳官都更高些呢!
“某尚且年輕,也是頭一迴入軍營。諸多事體,仍需三位長輩與諸位前輩多加指點。”不僅如此,對待其他四位校尉,慕容若也依舊有禮有節。幾位校尉本覺得他太過年輕,似乎有些少不經事,也靠不住,但轉而想到謝琰謝三郎,又恢複了淡定。想來,若是謝三郎再長些年歲,再得些功勞,也足可勝任校尉了。這慕容郎君既然有本事成了謝三郎的上峰,想必也不會太弱。都說英雄出少年,或許他們果然是老了。
一同用過午食之後,慕容若又命侍衛給長輩前輩都送了些禮物——並非重禮,不過是李丹薇替他準備的些許心意罷了。待迴到軍帳中,他立刻大馬金刀地在中央擺滿案牘的長案前坐下,抬眉一笑,隨口吩咐道:“將謝旅帥與朱旅帥請過來。”說到謝旅帥之時,他笑意顯然更深了些。
謝琰與朱旅帥都正等著他傳喚呢,片刻之後便入得軍帳內,給他行禮:“屬下見過校尉。”
慕容若見謝琰的神色竟絲毫不變,仿佛當他是個陌生人一般,心中不免覺得有些無趣。他不透露自己會來河間府之事,便是想給謝琰一個“驚喜”,務必讓他“驚”遠甚於“喜”,以迴報他這個並不盡職盡責的儐相。不料這謝三郎卻是淡定之極,就似早便已經料準了似的。
於是,慕容若也隻得不鹹不淡地與他們說了幾句公事,又讓朱旅帥且先下去整軍,他想瞧一瞧兵士們操練得如何。朱旅帥忙不迭退下去仔細準備,謝琰卻被新上峰留了下來。
兩人大眼瞪小眼,互相對視良久,慕容若方拍案而起:“好端端地將我送你那些茶餅都送迴來做甚?難不成你自省之後,發覺自己當儐相不夠盡心盡力,心中羞愧難當,這才不敢接受這份重禮?”
謝琰瞥了他一眼:“我分明還加了好些茶餅在裏頭,你竟未拆開來看看?”
慕容若幹脆地迴道:“我不懂什麽煎茶煮茶點茶,都交給十娘了。”
“交給你不過是牛嚼牡丹,給了她才不至於浪費了好茶葉。”謝琰微微頷首,“原本以為你會再過些時日來軍營。新婚至今也隻有五六日,如何能舍得?”他神色極為淡然,看似並不像調侃,話語中卻難掩幾分輕快之意。
慕容若笑罵道:“你以為我是你麽?為了與元娘多待一會兒,便完全無視了自個兒的儐相身份?罷了,不提這些。我隻想告訴你,你手底下的一百二十人,我等閑不會支使,由得你帶領。因為我相信,你定能帶好他們。至於朱旅帥那一百二十人,我會好生操練。而且,四隊之間必須盡快磨合,日後方能派上用場。”
“你說得是。一百二十人仍是太少了……幾乎起不到什麽作用。”謝琰點頭道,“二百四十人,組成戰陣倒也能算得上嚴密了。再加上部曲與侍衛,日後作突襲與斷後的奇兵都使得。”
“在大戰之前升得再高些,手底下的人再多些,咱們到時候能掙的功勞也會更大些。”慕容若意氣風發地道,“我也不想與你說什麽虛話,好男兒就該為父母妻兒掙出個錦繡前程來!我此次,隻有四成是為了報薛延陀人之舊仇,六成是為了功勳!”
“我或許與你正相反。”謝琰接道,勾起嘴角,“不過,軍功自是不嫌多的。”
☆、第一百零二章 又生異動
年輕俊美的鮮卑郎君慕容若慕容校尉來到河間府軍營之後,立刻掀起了陣陣波瀾,著實令軍漢們很是稀罕了好一陣。每日清晨,當他帶著朱旅帥及一百二十府兵在校場上操練時,處處都會投來好奇的目光。若是他的視線不經意間掠過去,軍漢們連脊背都能挺得更直一些,吆喝聲亦是越發響亮,連彼此打鬥都更兇殘幾分。
如是這般過了好幾天,他禁不住有些無奈了,於是打算與謝琰好生提一提,讓他出個主意如何才能製止眾人繼續圍觀下去。適逢休沐之日,雖然因忙碌之故不能歸家,但兩人出軍營,去附近李家部曲莊園中隨意吃些酒肉,卻是無妨的。
於是二人同行,前往馬廄牽馬。正欲將愛馬牽出,便聽隔壁一群人正一邊刷馬一邊大聲議論。這個說:“慕容校尉怎麽生得那麽白?就像從來沒曬過日頭似的!簡直比俺們隔壁家嬌滴滴的小娘子還白嫩呢!鮮卑人都長這樣?”那個說:“幸好俺家裏的沒見過這麽俊俏的郎君,不然還不將俺嫌棄到溝裏去?”還有人說:“俺聽說,鮮卑人還有生一頭黃發的,眼珠子顏色也不一樣。這慕容郎君隻是看著白了些,倒是黑發黑眼同咱們漢人一般模樣哩!”
“……”慕容若斜了謝琰一眼,翻身上馬。他雖然對自己的相貌素來十分自信,但也並不喜引起眾人注意。更何況,這些注意當中還有些看稀奇的意味,仿佛一個胡人進入漢家人之中,便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類似的。
謝琰則收起了笑意,微微眯了眯眼,喚住某個路過的府兵,讓他尋吳隊正將那群嚼舌頭的人訓斥一頓:“河間府軍營當中,容不得這般背後嚼舌之輩!何況又是以下犯上,每人打十軍棍,教他們好生醒一醒腦子!”
“嗬,謝旅帥可真是威風得緊。”慕容若笑道。
謝琰抬起眉,雲淡風輕地應道:“這不是替慕容校尉出頭麽?若論起威風,當然比不得校尉。”頓了頓,他又自然而然地接道:“這群軍漢都沒甚麽見識,不過是瞧個稀奇罷了。畢竟,軍營中的男兒都糙得很,好不容易來了個勳爵貴公子,他們才覺得稀罕。至於是胡人或是漢人,其實也無人會在意什麽胡漢血統。畢竟身為靈州人,誰不曾見過粟特商人?隻是覺得鮮卑人罕見罷了。”其實,鮮卑人反倒是最不罕見的胡族。許多鮮卑人家早便改了漢姓,從了漢俗,化成了不折不扣的漢人,這才不為人所知罷了。
“‘軍中男兒糙得很’?謝三郎,你這模樣,這通身的氣派,哪裏像是軍漢?怎麽他們瞧著你不覺得稀罕?”慕容若也隻是心裏略有幾分不適,倒是並未惱怒,“難不成就欺我是個生麵孔?”
“確實隻是覺得你眼生罷了。”謝琰頷首道,“我從軍之前,便偶爾會隨著祖父進出軍營。頭幾迴去時,他們也都瞧著稀罕,久而久之便習慣了。待再過一兩個月,他們見得慣了,你再狠狠揍他們幾迴,教他們嚐嚐你拳腳的厲害,軍漢們自然而然便會接納你。”
“我知道,他們隻會服從強者。你手底下那一百二十人,便對你言聽計從,從不違逆。”慕容若迴道,“不過,你不覺得這群軍漢每日睜圓了牛眼瞧著你,就像等著喂食的獒犬似的,這滋味也令人脊背發寒麽?若是一群投瓜擲果的小娘子也就罷了,每日轉過身就瞧見他們虎視眈眈地看過來,又不能似部曲侍衛似的調教妥當……”
“咱們是武官,任何事物,都不會比如臂指使般的下屬以及親信部曲更為重要。”謝琰迴道,“何況,若是習慣了,便覺得他們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性子,卻都單純得很。久而久之,便能發覺他們的好處。不說旁的,總比那些個心裏百折千迴又心思不純的人強出百倍千倍。”
“這倒也是。”經過這番開解之後,慕容若也想得開了些。到底他習慣了自家侍衛畢恭畢敬不逾矩,所以才不適應這群直率的軍漢。總覺得自己成了他們眼中的稀罕物件,卻又不能因這等小事發作於他們。也罷,隻能尋個機會將人都打服了,徹底樹立權威,才能在河間府中立足。
兩人並未在部曲莊園中逗留多久,隻是略喝了一兩杯酒,又另外命部曲再送了些好酒好肉入軍營,便策馬迴去了。待迴到營中後,李和便遣人來喚,兩人立刻去了主軍帳。主軍帳中,李和已經令部曲掛起了一張巨大的輿圖,正立在跟前用馬鞭比劃。何長刀與郭巡在一旁聽得極為認真,麵上皆是肅然之意。
“你們這兩個黃毛小子,竟然敢私自出軍營去喝酒吃肉?也不怕犯了軍規!”見他們來了,李和立即便橫眉豎目,滿臉怒意,“我可不會徇私,依著軍規處置,就該將你們都拖下去打軍棍!”
慕容若並不了解他的性子,心中一凜,才欲上前一步將責任都擔起來,卻聽謝琰道:“如今並非臨戰之前,又是休沐之日,可沒有什麽軍規寫著不能喝酒吃肉。”
李和聽罷,立時便要再斥他幾句,卻又聽得他接著道:“所以,祖父放心,孩兒如何能落下長輩呢?方才孩兒就已經令部曲將最好的酒肉都搬過來了。都是自家莊園中之物,應當最合祖父的口味。此外,今日是休沐,全營都正好鬆快鬆快,再命人多送些好酒好肉來,也好教大家都感念祖父的關懷之意。”
李和哼了兩聲,終於滿意了幾分:“倒是沒有忘了孝順!算了,這迴就放過你。”
謝琰勾起嘴角,旁觀的慕容若忽然醒悟過來——這才是真正的祖孫相處之道,三兩句話便能將長輩逗得眉開眼笑,彼此之間毫無芥蒂,也不空講究那些個繁文縟節。若是他能與李都督以及嶽父嶽母如此親近,整個嶽家都如自家一般,又何愁一家人不過得暢快呢?當然,至於都督府其他人便算了罷,彼此都並不在意這樣的親戚。
李和輕咳了一聲,拍了拍輿圖,說起了正事:“你們都過來瞧瞧,最近突厥降部傳來消息,薛延陀人向西遷移了約莫千裏,有避其鋒芒之意。應當是夷男可汗彈壓不住鐵勒諸部,又不甘教突厥降部殺傷族人,這才暫時避退。如此,河東道北部防線暫時安定無憂,咱們關內道北部卻危機重重。沒有突厥降部擋在前頭,夏州、靈州,甚至再往西的隴右道涼州等地,便極有可能成為薛延陀人侵擾的目標。”
“眼看又將臨近過冬,若無足夠的糧草,便是夷男不想與大唐交惡,也無法阻止鐵勒各部南下侵襲。”郭巡擰起眉,“秋冬時節的番代征防,隻派一個校尉恐怕不夠。咱們至少須得安排上千人,日夜巡防,時刻注意烽火方可稍稍安心些。”
“隻憑咱們河間府的一千來人,連一個薛延陀部落的騎兵也抵擋不住。”何長刀則道,“依屬下之意,至少應當多派些人充作斥候,守在漠北與大漠交界之處,隨時警惕那些鐵勒人的動靜。”
斥候?他們又有機會出去殺敵了?謝琰雙目閃了閃:“不知都督有何吩咐?”說著,他又隱晦地瞧了慕容若一眼。
慕容若微微搖首,示意自己尚未得到消息。而李和臉色微沉,低聲道:“都督正打算與涼州都督共同上書,奏請朝廷及時調集兵馬糧草,以防備薛延陀人進攻。這是都督的分內之事,但十有八九不能成事。畢竟眼下薛延陀尚且是大唐的臣屬,不曾徹底撕破顏麵。如此公然防備,隻會降低大唐在漠北的威名。”
正所謂師出有名,堂堂大唐乃是仁義之師,不能再犯下過去那些錯處。謝琰倒是能理解朝廷的顧慮,但也擔心一旦薛延陀人南下侵襲,邊疆附近的大唐百姓便會受到牽連。“無論如何,咱們河間府都須得趕緊準備起來。也須得令百姓們加以防範,橫豎已經是農閑季節,讓百姓來襄助巡防也無不可。”
“增加徭役恐怕不合適,咱們也沒有這樣的權力。”郭巡搖首道。
“若是當成做工,便應當無礙了。”謝琰迴道,“便是一日五六錢,也會有人願意幹。”
“不錯。”慕容若道,“舍出些許錢財,便至少能招得一兩千人協助巡防。如此,北疆防線看守緊密,暫時可無憂。另外,屬下願意帶人去往漠北一探。旁的且不說,應當打探清楚究竟有哪些部落遷移到漠北之南。這些部落中,又有哪些已經過不下去,正覬覦我大唐的百姓。若是時機得當,將他們都盡數消滅在大漠之中,便再好不過。”
李和略作思索,答應道:“咱們一時間也等不得朝廷的迴複了,隻能借以番代征防行事。你們盡早去,小心些,不可泄露了行蹤。”
“屬下得令!”
☆、第一百零三章 緊急籌備
時至深秋,萬物漸漸蕭瑟。然而在凋零之前,許多花草樹木卻仍綻放出了勃勃生機。諸如燦金如光的銀杏林,嫣紅似火的楓林,色澤豔麗飽滿,舉目望去竟不見邊際,皆是美得令人流連忘返。整座賀蘭山仿佛被不同色澤分割成了一片又一片,終年積雪的銀白峰頂,蔥翠的鬆柏林,金黃與火紅交間的落葉林,略有些枯黃的草地,交相輝映,匯成了獨一無二的畫卷。若是立在賀蘭山之外遙遙相望,便越發深受震撼,感慨於這天地造物之神奇。
此時自然不僅僅是觀景的好時節,亦同樣是最佳的狩獵之季。準備過冬的動物均是膘肥體壯,滋味更是鮮嫩難言。獵上幾頭炙了吃,便是隻灑些細鹽,亦是足以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味佳肴。
數騎自山麓上飛奔而下,片刻間便迴到了女兵莊園。李遐玉一麵抱著懷裏的幼豹翻身下馬,一麵吩咐女兵卸下她的獵物:“將鹿給祖父兄長們送去,灘羊送兩隻家去,讓祖母與玉郎都嚐嚐鮮。剩下的都好生炙了,多放些安息茴香。我隻留半隻灘羊、一隻兔,其餘的你們自己分便是。”說罷,她揉了揉幼豹鼓脹的柔軟肚腹,點了點它的鼻頭,又笑道:“阿杏已經將自己喂飽了,便不必留它的夕食了。”幼豹仿佛聽懂了她的話,有些不滿意地哼了幾聲,卻又被她揉得格外舒服,眯起了雙眼。
李丹薇、茉紗麗、孫秋娘三人亦是同樣大獲豐收,也都留下些不同的獵物,剩下的或送迴家去,或幹脆給了女兵們繼續分。
“多謝四位娘子!”女兵們齊聲迴道,微黑的臉龐上皆是歡快的笑意。
眾人正熱鬧著,李遐玉以眼角餘光瞥見一個吐穀渾侍衛正策馬而來,笑道:“十娘姊姊,你家的信使又來了。”慕容若與李丹薇正值新婚情濃之時,雖然如今分隔兩地,卻天天都信件往來,還時不時互相送些花花草草。當然,新婚夫婦之間的濃情蜜意,大家也都能夠理解。隻是信使偶爾一天會奔走好幾趟,教李遐玉笑著直歎可憐,替他們討了好幾次賞錢罷了。
“屬下見過縣主。”那吐穀渾侍衛稍有些麵生,利落地行禮後,便將信件奉上。李丹薇問了幾句慕容若可安好,得到肯定的迴複之後,這才收起了信。不過,侍衛並未退下,而是又轉向李遐玉與茉紗麗,遞上兩封信。
李丹薇揚起眉:“這倒是難得。怎麽連謝三郎與孫大郎也使起我家的信使了?”
李遐玉心中微微一動,迴道:“橫豎咱們都在一處,又何必再差遣旁人呢?十娘姊姊若是舍不得,我們便多給這位侍衛一些賞錢,慰勞他這一路來的辛苦就是。來人,且將這位侍衛帶下去歇息。”
而後,一行人便迴到她起居坐臥的小院落中。茉紗麗已經迫不及待地拆了信,但她雖能說漢話,漢字卻仍認得不多,便讓孫秋娘與她同看。李遐玉亦是立刻展開信細細看了,柳眉微蹙,而後又漸漸舒展開來。
謝琰自是什麽都不瞞她,將北疆薛延陀異動之狀盡數道來之後,又提及他們即將啟程去往漠北之事。此次需要在漠北巡防警戒整個冬季,攜帶糧草之類的事自然至關重要。而他們以番代征防為借口北上,不適合帶大量輜重。慕容若已經將一半侍衛遣出去,扮作途徑靈州以北的商隊,準備運輸糧草之類的物資。不過,他們對附近的地形不夠了解,仍需李遐玉帶著女兵部曲協助行事。
“此去至少四五個月,足足千餘人的糧草,須得好生計算一番方可。”李遐玉暗自想道,看向李丹薇,“十娘姊姊,姊夫可曾提到公事?”既然需要外出數月,慕容若想必也不會隱瞞。何況他很清楚李丹薇絕非尋常娘子,公事亦沒有什麽不可告知之處。
李丹薇沉吟片刻:“他欲將靈州城內的奴仆都喚過來,充作侍衛。不過,北上之前,需要暗自收購糧草,運往大漠之中做些籌備。假作商隊倒是無妨,隻是早便聽聞靈州以北商道有些荒廢,不知馬賊是否會聞風而來。不過,許是我多慮了些,吐穀渾人與粟特商人不同,幼習騎射,遇上馬賊應當也不會落在下風。”
“十娘姊姊怎麽能忘了我?”李遐玉笑道,“當年假作商隊殺馬賊,可是屢試屢靈呢。這迴不過是重在運糧草,不必與馬賊糾纏罷了。不過,若是那些混賬不肯放棄,我也並不介意將他們都殺個幹淨。”更何況,有糧草在手,受吸引而來的又何止是馬賊?意圖南下侵擾的薛延陀人隻怕更是眼熱得緊。以此為誘餌,說不得又可故技重施,也能教謝琰、孫夏與慕容若再奪功勳。
李丹薇的神色略鬆了鬆,笑歎道:“一時緊張,倒是將你這員大將給忘了,委實不應該。當務之急,便是購置糧草。今歲靈州豐收,去市集中零散地買上幾百石糧食,應當也不會引起什麽人注意。我這便吩咐別院中的仆從分別去往靈州城以及附近縣城中購糧。”
“十娘姊姊莫急。雖說一鬥糧不過兩三錢,也不值什麽。但祖父居然不給些軍資,便讓姊夫自行籌備,未免也太粗疏了些。”李遐玉亦真亦假地抱怨道,“不若且讓秋娘估算出到底需要多少糧草,咱們再分頭行事。我家莊園中的出息也不少,若是能拿出幾百石糧來,也無須十娘姊姊再辛苦一番。何況,從莊園中運出大量糧草,亦更合情合理些。”
“元娘,你是久經沙場的巾幗英雄,自是比我懂得更多。”李丹薇接道,“我倒是有些班門弄斧了,全聽你調遣就是。”
李遐玉朝她笑了笑,透出強大的自信:“那十娘姊姊暫且聽一聽罷。若有不對之處,盡管指出來。”
瞬時之間,莊園中的所有人便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職起來。孫秋娘領著幾位原本便負責軍需的女兵緊張地測算著糧草數量;李遐玉則取出輿圖,仔細地迴想著最適合藏糧草之處;女兵頭領安娘、定娘立即查看女兵們近來的狀況,確認是否所有人都能出戰;思娘則策馬去了部曲莊園,傳達李遐玉的命令。
李丹薇立在一旁,靜靜地瞧著她們。盡管她並非首次得見女兵們的訓練有素,卻仍是難掩感歎之意:“平日絲毫瞧不出來,這種時候真真與軍營一般無二。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元娘手底下的女兵與部曲,比都督府的大部分部曲都更厲害些。”
“我們族中的許多勇士,也早便漸漸地懈怠了。真正勇武之人,都跟著世父去了長安;次等勇武之人,也追隨在祖母與阿爺身邊。餘下那些,都是心性不夠堅定又不願意努力上進的,每每瞧著都讓人為他們羞愧。”茉紗麗接道,“先前我還覺得,元娘身邊的女兵都不夠強大。眼下看來,她們卻個個都很厲害呢。”
“是啊,若是小瞧了她們,日後必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十娘姊姊,這迴你打算與她們同去麽?”
李丹薇勾起唇角,看向毫不掩飾內心的蠢蠢欲動的茉紗麗,打趣道:“你莫非忘了,自個兒的婚期就定在十一月末?孫大郎臨時從漠北趕迴來不打緊,一來一迴也不過幾日工夫而已。你這位新婦若是隨著去,來來迴迴便該十幾日了罷?再者,若是連你也不在,這婚事又該如何籌備下去?”
茉紗麗怔了怔,有些懊惱道:“險些就忘了呢……總是與元娘、秋娘在一起,我莫不是覺得自己似乎已經嫁進來了?”
聞言,正各自忙碌的李遐玉與孫秋娘都繃不住開懷暢笑起來:“或許是聽我們喚‘阿嫂’已經習慣了罷?阿嫂已經將自己當作我們家的人,實在是再好不過了。若是大兄聽說此事,定會樂得很!隻可惜,我們卻不想錯過迎親時的那場熱鬧呢!”
“是呢,隻能讓阿嫂‘再嫁’一迴了。”
茉紗麗有些後知後覺地羞紅了臉,嗔道:“該看輿圖的趕緊看,該算糧草的趕緊算!若是耽誤了正事,可別再將我拿來打趣!”
歡聲笑語之中,各種命令逐次傳了下去。而李遐玉三人寫的迴信,也分別送到了謝琰等人手中。此時,慕容若、謝琰、孫夏正在軍帳中查看輿圖,自然也同時看了迴信。除了孫夏看完信之後,一臉傻笑之外,謝琰與慕容若對視一眼,低聲議論起來。
“阿玉所言的誘敵之計雖有些冒險,用來卻也十分合適。”謝琰彎了彎嘴角,目光中透著幾分柔和之意,“隻需十幾石糧食,便能分辨出人心。咱們不必主動出擊,隻需適當散布些言論,無論是心懷善意者,或是惡意滿盈者,都會主動靠近。屆時,既可分而化之,又可探知漠北情形,一舉數得。”
慕容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我果然沒有瞧錯你,數你的心眼最多。不錯,於此時的漠北鐵勒部落而言,糧草確實是最適合的試金石。究竟心裏是真金還是土石,試一試又何妨?鐵勒部族隻會此消彼長,能結交一些合適的部族,總比盲目仇恨所有鐵勒部族得好。”
“契苾部亦是鐵勒部族,如今他們自認是大唐臣民還是薛延陀屬民?若是更多鐵勒人心慕大唐,舉族內附,便是再起一支‘薛延陀’,咱們又何足懼之?”
作者有話要說: 以前是一百二十個人,加上元娘的幾百人小打小鬧
以後是二百四十個人,加上元娘幾百人、慕容若將近千人的侍衛繼續“小打小鬧”
真正的大戰到來的時候,他們也是滄海一粟了
☆、第一百零四章 北出巡防
除了郭樸之外,吳隊正等人對那位新上峰也充滿了好奇。他們自另一位同屬一位校尉管轄的朱旅帥處也得了許多小道消息,趁著酒興圍著自家旅帥七嘴八舌地問起來。都是些粗豪漢子,想的也不過是新上峰容不容人、吝不吝嗇、懂不懂行軍打戰之類的事。
謝琰卻不透出半分,隻道:“不過幾天不見,怎麽都和那些走街串巷的多嘴多舌娘兒們似的?背後議論上峰,像什麽話?無論來了什麽上峰,自有我與朱旅帥去應對,你們隻需遵命從令就行了。”
被他訓了一通的軍漢們覺得大失顏麵,仔細想想也確實不太像樣,遂耷拉著眼皮不敢再多嘴。午後休息片刻,謝琰又令孫夏與吳隊正好生操練了他們一番:“還有心思想些有的沒的事,可見是平日操練得還不夠!要是累得躺下就能睡著了,哪個還能想東想西?”得了這兩句話,孫夏和吳隊正都下了狠手,立時便將軍漢們訓得哭爹喊娘。
沒過兩日,新來的校尉便帶著烏泱泱一群吐穀渾侍衛入了軍營。一夥曬得烏黑的魁梧漢子發覺動靜,都在校場邊上偷偷瞧著。看著看著,吳隊正總覺得為首之人瞧起來很是眼熟,用蒲扇似的大掌用力地捶了捶旁邊的府兵,瞪圓了一雙蛙眼:“那白麵皮似的郎君,不就是那個……那個咱們旅帥的甚麽生死之交,慕容郎君?!他……他就是咱們的新校尉?來頭居然這麽大?!比咱們旅帥還了得?”
郭樸不幸被他捶中,隻覺得骨頭都要散架了,心中卻想道:這慕容郎君來頭可不是大得很?身為吐穀渾王室,又是李都督的新孫女婿,剛得了侯爵的封號,連新婦也成了縣主,在靈州城內可是大出風頭。這對新婚夫婦可是聖人赦旨親封的新貴,如今靈州境內的世家官眷們,誰不想結交他們呢?但這些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謝郎君的“生死之交”,他家新婦是李家娘子的“閨中密友”。怪不得自家上峰絲毫不在意張校尉調任之事,這新來的校尉可是再好不過了!
這位生著好容貌的新校尉甫來到軍營,便引起了府兵們的議論。他絲毫不放在心上,徑直去主軍帳拜見了李和、郭巡與何長刀。見他笑容滿麵、禮數周到,原本還有些擔心鎮不住他的兩位果毅都尉遂放下心來——若以勳爵來論,這年輕郎君的從三品侯爵,可比他們這些人的七八轉勳官都更高些呢!
“某尚且年輕,也是頭一迴入軍營。諸多事體,仍需三位長輩與諸位前輩多加指點。”不僅如此,對待其他四位校尉,慕容若也依舊有禮有節。幾位校尉本覺得他太過年輕,似乎有些少不經事,也靠不住,但轉而想到謝琰謝三郎,又恢複了淡定。想來,若是謝三郎再長些年歲,再得些功勞,也足可勝任校尉了。這慕容郎君既然有本事成了謝三郎的上峰,想必也不會太弱。都說英雄出少年,或許他們果然是老了。
一同用過午食之後,慕容若又命侍衛給長輩前輩都送了些禮物——並非重禮,不過是李丹薇替他準備的些許心意罷了。待迴到軍帳中,他立刻大馬金刀地在中央擺滿案牘的長案前坐下,抬眉一笑,隨口吩咐道:“將謝旅帥與朱旅帥請過來。”說到謝旅帥之時,他笑意顯然更深了些。
謝琰與朱旅帥都正等著他傳喚呢,片刻之後便入得軍帳內,給他行禮:“屬下見過校尉。”
慕容若見謝琰的神色竟絲毫不變,仿佛當他是個陌生人一般,心中不免覺得有些無趣。他不透露自己會來河間府之事,便是想給謝琰一個“驚喜”,務必讓他“驚”遠甚於“喜”,以迴報他這個並不盡職盡責的儐相。不料這謝三郎卻是淡定之極,就似早便已經料準了似的。
於是,慕容若也隻得不鹹不淡地與他們說了幾句公事,又讓朱旅帥且先下去整軍,他想瞧一瞧兵士們操練得如何。朱旅帥忙不迭退下去仔細準備,謝琰卻被新上峰留了下來。
兩人大眼瞪小眼,互相對視良久,慕容若方拍案而起:“好端端地將我送你那些茶餅都送迴來做甚?難不成你自省之後,發覺自己當儐相不夠盡心盡力,心中羞愧難當,這才不敢接受這份重禮?”
謝琰瞥了他一眼:“我分明還加了好些茶餅在裏頭,你竟未拆開來看看?”
慕容若幹脆地迴道:“我不懂什麽煎茶煮茶點茶,都交給十娘了。”
“交給你不過是牛嚼牡丹,給了她才不至於浪費了好茶葉。”謝琰微微頷首,“原本以為你會再過些時日來軍營。新婚至今也隻有五六日,如何能舍得?”他神色極為淡然,看似並不像調侃,話語中卻難掩幾分輕快之意。
慕容若笑罵道:“你以為我是你麽?為了與元娘多待一會兒,便完全無視了自個兒的儐相身份?罷了,不提這些。我隻想告訴你,你手底下的一百二十人,我等閑不會支使,由得你帶領。因為我相信,你定能帶好他們。至於朱旅帥那一百二十人,我會好生操練。而且,四隊之間必須盡快磨合,日後方能派上用場。”
“你說得是。一百二十人仍是太少了……幾乎起不到什麽作用。”謝琰點頭道,“二百四十人,組成戰陣倒也能算得上嚴密了。再加上部曲與侍衛,日後作突襲與斷後的奇兵都使得。”
“在大戰之前升得再高些,手底下的人再多些,咱們到時候能掙的功勞也會更大些。”慕容若意氣風發地道,“我也不想與你說什麽虛話,好男兒就該為父母妻兒掙出個錦繡前程來!我此次,隻有四成是為了報薛延陀人之舊仇,六成是為了功勳!”
“我或許與你正相反。”謝琰接道,勾起嘴角,“不過,軍功自是不嫌多的。”
☆、第一百零二章 又生異動
年輕俊美的鮮卑郎君慕容若慕容校尉來到河間府軍營之後,立刻掀起了陣陣波瀾,著實令軍漢們很是稀罕了好一陣。每日清晨,當他帶著朱旅帥及一百二十府兵在校場上操練時,處處都會投來好奇的目光。若是他的視線不經意間掠過去,軍漢們連脊背都能挺得更直一些,吆喝聲亦是越發響亮,連彼此打鬥都更兇殘幾分。
如是這般過了好幾天,他禁不住有些無奈了,於是打算與謝琰好生提一提,讓他出個主意如何才能製止眾人繼續圍觀下去。適逢休沐之日,雖然因忙碌之故不能歸家,但兩人出軍營,去附近李家部曲莊園中隨意吃些酒肉,卻是無妨的。
於是二人同行,前往馬廄牽馬。正欲將愛馬牽出,便聽隔壁一群人正一邊刷馬一邊大聲議論。這個說:“慕容校尉怎麽生得那麽白?就像從來沒曬過日頭似的!簡直比俺們隔壁家嬌滴滴的小娘子還白嫩呢!鮮卑人都長這樣?”那個說:“幸好俺家裏的沒見過這麽俊俏的郎君,不然還不將俺嫌棄到溝裏去?”還有人說:“俺聽說,鮮卑人還有生一頭黃發的,眼珠子顏色也不一樣。這慕容郎君隻是看著白了些,倒是黑發黑眼同咱們漢人一般模樣哩!”
“……”慕容若斜了謝琰一眼,翻身上馬。他雖然對自己的相貌素來十分自信,但也並不喜引起眾人注意。更何況,這些注意當中還有些看稀奇的意味,仿佛一個胡人進入漢家人之中,便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類似的。
謝琰則收起了笑意,微微眯了眯眼,喚住某個路過的府兵,讓他尋吳隊正將那群嚼舌頭的人訓斥一頓:“河間府軍營當中,容不得這般背後嚼舌之輩!何況又是以下犯上,每人打十軍棍,教他們好生醒一醒腦子!”
“嗬,謝旅帥可真是威風得緊。”慕容若笑道。
謝琰抬起眉,雲淡風輕地應道:“這不是替慕容校尉出頭麽?若論起威風,當然比不得校尉。”頓了頓,他又自然而然地接道:“這群軍漢都沒甚麽見識,不過是瞧個稀奇罷了。畢竟,軍營中的男兒都糙得很,好不容易來了個勳爵貴公子,他們才覺得稀罕。至於是胡人或是漢人,其實也無人會在意什麽胡漢血統。畢竟身為靈州人,誰不曾見過粟特商人?隻是覺得鮮卑人罕見罷了。”其實,鮮卑人反倒是最不罕見的胡族。許多鮮卑人家早便改了漢姓,從了漢俗,化成了不折不扣的漢人,這才不為人所知罷了。
“‘軍中男兒糙得很’?謝三郎,你這模樣,這通身的氣派,哪裏像是軍漢?怎麽他們瞧著你不覺得稀罕?”慕容若也隻是心裏略有幾分不適,倒是並未惱怒,“難不成就欺我是個生麵孔?”
“確實隻是覺得你眼生罷了。”謝琰頷首道,“我從軍之前,便偶爾會隨著祖父進出軍營。頭幾迴去時,他們也都瞧著稀罕,久而久之便習慣了。待再過一兩個月,他們見得慣了,你再狠狠揍他們幾迴,教他們嚐嚐你拳腳的厲害,軍漢們自然而然便會接納你。”
“我知道,他們隻會服從強者。你手底下那一百二十人,便對你言聽計從,從不違逆。”慕容若迴道,“不過,你不覺得這群軍漢每日睜圓了牛眼瞧著你,就像等著喂食的獒犬似的,這滋味也令人脊背發寒麽?若是一群投瓜擲果的小娘子也就罷了,每日轉過身就瞧見他們虎視眈眈地看過來,又不能似部曲侍衛似的調教妥當……”
“咱們是武官,任何事物,都不會比如臂指使般的下屬以及親信部曲更為重要。”謝琰迴道,“何況,若是習慣了,便覺得他們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性子,卻都單純得很。久而久之,便能發覺他們的好處。不說旁的,總比那些個心裏百折千迴又心思不純的人強出百倍千倍。”
“這倒也是。”經過這番開解之後,慕容若也想得開了些。到底他習慣了自家侍衛畢恭畢敬不逾矩,所以才不適應這群直率的軍漢。總覺得自己成了他們眼中的稀罕物件,卻又不能因這等小事發作於他們。也罷,隻能尋個機會將人都打服了,徹底樹立權威,才能在河間府中立足。
兩人並未在部曲莊園中逗留多久,隻是略喝了一兩杯酒,又另外命部曲再送了些好酒好肉入軍營,便策馬迴去了。待迴到營中後,李和便遣人來喚,兩人立刻去了主軍帳。主軍帳中,李和已經令部曲掛起了一張巨大的輿圖,正立在跟前用馬鞭比劃。何長刀與郭巡在一旁聽得極為認真,麵上皆是肅然之意。
“你們這兩個黃毛小子,竟然敢私自出軍營去喝酒吃肉?也不怕犯了軍規!”見他們來了,李和立即便橫眉豎目,滿臉怒意,“我可不會徇私,依著軍規處置,就該將你們都拖下去打軍棍!”
慕容若並不了解他的性子,心中一凜,才欲上前一步將責任都擔起來,卻聽謝琰道:“如今並非臨戰之前,又是休沐之日,可沒有什麽軍規寫著不能喝酒吃肉。”
李和聽罷,立時便要再斥他幾句,卻又聽得他接著道:“所以,祖父放心,孩兒如何能落下長輩呢?方才孩兒就已經令部曲將最好的酒肉都搬過來了。都是自家莊園中之物,應當最合祖父的口味。此外,今日是休沐,全營都正好鬆快鬆快,再命人多送些好酒好肉來,也好教大家都感念祖父的關懷之意。”
李和哼了兩聲,終於滿意了幾分:“倒是沒有忘了孝順!算了,這迴就放過你。”
謝琰勾起嘴角,旁觀的慕容若忽然醒悟過來——這才是真正的祖孫相處之道,三兩句話便能將長輩逗得眉開眼笑,彼此之間毫無芥蒂,也不空講究那些個繁文縟節。若是他能與李都督以及嶽父嶽母如此親近,整個嶽家都如自家一般,又何愁一家人不過得暢快呢?當然,至於都督府其他人便算了罷,彼此都並不在意這樣的親戚。
李和輕咳了一聲,拍了拍輿圖,說起了正事:“你們都過來瞧瞧,最近突厥降部傳來消息,薛延陀人向西遷移了約莫千裏,有避其鋒芒之意。應當是夷男可汗彈壓不住鐵勒諸部,又不甘教突厥降部殺傷族人,這才暫時避退。如此,河東道北部防線暫時安定無憂,咱們關內道北部卻危機重重。沒有突厥降部擋在前頭,夏州、靈州,甚至再往西的隴右道涼州等地,便極有可能成為薛延陀人侵擾的目標。”
“眼看又將臨近過冬,若無足夠的糧草,便是夷男不想與大唐交惡,也無法阻止鐵勒各部南下侵襲。”郭巡擰起眉,“秋冬時節的番代征防,隻派一個校尉恐怕不夠。咱們至少須得安排上千人,日夜巡防,時刻注意烽火方可稍稍安心些。”
“隻憑咱們河間府的一千來人,連一個薛延陀部落的騎兵也抵擋不住。”何長刀則道,“依屬下之意,至少應當多派些人充作斥候,守在漠北與大漠交界之處,隨時警惕那些鐵勒人的動靜。”
斥候?他們又有機會出去殺敵了?謝琰雙目閃了閃:“不知都督有何吩咐?”說著,他又隱晦地瞧了慕容若一眼。
慕容若微微搖首,示意自己尚未得到消息。而李和臉色微沉,低聲道:“都督正打算與涼州都督共同上書,奏請朝廷及時調集兵馬糧草,以防備薛延陀人進攻。這是都督的分內之事,但十有八九不能成事。畢竟眼下薛延陀尚且是大唐的臣屬,不曾徹底撕破顏麵。如此公然防備,隻會降低大唐在漠北的威名。”
正所謂師出有名,堂堂大唐乃是仁義之師,不能再犯下過去那些錯處。謝琰倒是能理解朝廷的顧慮,但也擔心一旦薛延陀人南下侵襲,邊疆附近的大唐百姓便會受到牽連。“無論如何,咱們河間府都須得趕緊準備起來。也須得令百姓們加以防範,橫豎已經是農閑季節,讓百姓來襄助巡防也無不可。”
“增加徭役恐怕不合適,咱們也沒有這樣的權力。”郭巡搖首道。
“若是當成做工,便應當無礙了。”謝琰迴道,“便是一日五六錢,也會有人願意幹。”
“不錯。”慕容若道,“舍出些許錢財,便至少能招得一兩千人協助巡防。如此,北疆防線看守緊密,暫時可無憂。另外,屬下願意帶人去往漠北一探。旁的且不說,應當打探清楚究竟有哪些部落遷移到漠北之南。這些部落中,又有哪些已經過不下去,正覬覦我大唐的百姓。若是時機得當,將他們都盡數消滅在大漠之中,便再好不過。”
李和略作思索,答應道:“咱們一時間也等不得朝廷的迴複了,隻能借以番代征防行事。你們盡早去,小心些,不可泄露了行蹤。”
“屬下得令!”
☆、第一百零三章 緊急籌備
時至深秋,萬物漸漸蕭瑟。然而在凋零之前,許多花草樹木卻仍綻放出了勃勃生機。諸如燦金如光的銀杏林,嫣紅似火的楓林,色澤豔麗飽滿,舉目望去竟不見邊際,皆是美得令人流連忘返。整座賀蘭山仿佛被不同色澤分割成了一片又一片,終年積雪的銀白峰頂,蔥翠的鬆柏林,金黃與火紅交間的落葉林,略有些枯黃的草地,交相輝映,匯成了獨一無二的畫卷。若是立在賀蘭山之外遙遙相望,便越發深受震撼,感慨於這天地造物之神奇。
此時自然不僅僅是觀景的好時節,亦同樣是最佳的狩獵之季。準備過冬的動物均是膘肥體壯,滋味更是鮮嫩難言。獵上幾頭炙了吃,便是隻灑些細鹽,亦是足以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味佳肴。
數騎自山麓上飛奔而下,片刻間便迴到了女兵莊園。李遐玉一麵抱著懷裏的幼豹翻身下馬,一麵吩咐女兵卸下她的獵物:“將鹿給祖父兄長們送去,灘羊送兩隻家去,讓祖母與玉郎都嚐嚐鮮。剩下的都好生炙了,多放些安息茴香。我隻留半隻灘羊、一隻兔,其餘的你們自己分便是。”說罷,她揉了揉幼豹鼓脹的柔軟肚腹,點了點它的鼻頭,又笑道:“阿杏已經將自己喂飽了,便不必留它的夕食了。”幼豹仿佛聽懂了她的話,有些不滿意地哼了幾聲,卻又被她揉得格外舒服,眯起了雙眼。
李丹薇、茉紗麗、孫秋娘三人亦是同樣大獲豐收,也都留下些不同的獵物,剩下的或送迴家去,或幹脆給了女兵們繼續分。
“多謝四位娘子!”女兵們齊聲迴道,微黑的臉龐上皆是歡快的笑意。
眾人正熱鬧著,李遐玉以眼角餘光瞥見一個吐穀渾侍衛正策馬而來,笑道:“十娘姊姊,你家的信使又來了。”慕容若與李丹薇正值新婚情濃之時,雖然如今分隔兩地,卻天天都信件往來,還時不時互相送些花花草草。當然,新婚夫婦之間的濃情蜜意,大家也都能夠理解。隻是信使偶爾一天會奔走好幾趟,教李遐玉笑著直歎可憐,替他們討了好幾次賞錢罷了。
“屬下見過縣主。”那吐穀渾侍衛稍有些麵生,利落地行禮後,便將信件奉上。李丹薇問了幾句慕容若可安好,得到肯定的迴複之後,這才收起了信。不過,侍衛並未退下,而是又轉向李遐玉與茉紗麗,遞上兩封信。
李丹薇揚起眉:“這倒是難得。怎麽連謝三郎與孫大郎也使起我家的信使了?”
李遐玉心中微微一動,迴道:“橫豎咱們都在一處,又何必再差遣旁人呢?十娘姊姊若是舍不得,我們便多給這位侍衛一些賞錢,慰勞他這一路來的辛苦就是。來人,且將這位侍衛帶下去歇息。”
而後,一行人便迴到她起居坐臥的小院落中。茉紗麗已經迫不及待地拆了信,但她雖能說漢話,漢字卻仍認得不多,便讓孫秋娘與她同看。李遐玉亦是立刻展開信細細看了,柳眉微蹙,而後又漸漸舒展開來。
謝琰自是什麽都不瞞她,將北疆薛延陀異動之狀盡數道來之後,又提及他們即將啟程去往漠北之事。此次需要在漠北巡防警戒整個冬季,攜帶糧草之類的事自然至關重要。而他們以番代征防為借口北上,不適合帶大量輜重。慕容若已經將一半侍衛遣出去,扮作途徑靈州以北的商隊,準備運輸糧草之類的物資。不過,他們對附近的地形不夠了解,仍需李遐玉帶著女兵部曲協助行事。
“此去至少四五個月,足足千餘人的糧草,須得好生計算一番方可。”李遐玉暗自想道,看向李丹薇,“十娘姊姊,姊夫可曾提到公事?”既然需要外出數月,慕容若想必也不會隱瞞。何況他很清楚李丹薇絕非尋常娘子,公事亦沒有什麽不可告知之處。
李丹薇沉吟片刻:“他欲將靈州城內的奴仆都喚過來,充作侍衛。不過,北上之前,需要暗自收購糧草,運往大漠之中做些籌備。假作商隊倒是無妨,隻是早便聽聞靈州以北商道有些荒廢,不知馬賊是否會聞風而來。不過,許是我多慮了些,吐穀渾人與粟特商人不同,幼習騎射,遇上馬賊應當也不會落在下風。”
“十娘姊姊怎麽能忘了我?”李遐玉笑道,“當年假作商隊殺馬賊,可是屢試屢靈呢。這迴不過是重在運糧草,不必與馬賊糾纏罷了。不過,若是那些混賬不肯放棄,我也並不介意將他們都殺個幹淨。”更何況,有糧草在手,受吸引而來的又何止是馬賊?意圖南下侵擾的薛延陀人隻怕更是眼熱得緊。以此為誘餌,說不得又可故技重施,也能教謝琰、孫夏與慕容若再奪功勳。
李丹薇的神色略鬆了鬆,笑歎道:“一時緊張,倒是將你這員大將給忘了,委實不應該。當務之急,便是購置糧草。今歲靈州豐收,去市集中零散地買上幾百石糧食,應當也不會引起什麽人注意。我這便吩咐別院中的仆從分別去往靈州城以及附近縣城中購糧。”
“十娘姊姊莫急。雖說一鬥糧不過兩三錢,也不值什麽。但祖父居然不給些軍資,便讓姊夫自行籌備,未免也太粗疏了些。”李遐玉亦真亦假地抱怨道,“不若且讓秋娘估算出到底需要多少糧草,咱們再分頭行事。我家莊園中的出息也不少,若是能拿出幾百石糧來,也無須十娘姊姊再辛苦一番。何況,從莊園中運出大量糧草,亦更合情合理些。”
“元娘,你是久經沙場的巾幗英雄,自是比我懂得更多。”李丹薇接道,“我倒是有些班門弄斧了,全聽你調遣就是。”
李遐玉朝她笑了笑,透出強大的自信:“那十娘姊姊暫且聽一聽罷。若有不對之處,盡管指出來。”
瞬時之間,莊園中的所有人便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職起來。孫秋娘領著幾位原本便負責軍需的女兵緊張地測算著糧草數量;李遐玉則取出輿圖,仔細地迴想著最適合藏糧草之處;女兵頭領安娘、定娘立即查看女兵們近來的狀況,確認是否所有人都能出戰;思娘則策馬去了部曲莊園,傳達李遐玉的命令。
李丹薇立在一旁,靜靜地瞧著她們。盡管她並非首次得見女兵們的訓練有素,卻仍是難掩感歎之意:“平日絲毫瞧不出來,這種時候真真與軍營一般無二。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元娘手底下的女兵與部曲,比都督府的大部分部曲都更厲害些。”
“我們族中的許多勇士,也早便漸漸地懈怠了。真正勇武之人,都跟著世父去了長安;次等勇武之人,也追隨在祖母與阿爺身邊。餘下那些,都是心性不夠堅定又不願意努力上進的,每每瞧著都讓人為他們羞愧。”茉紗麗接道,“先前我還覺得,元娘身邊的女兵都不夠強大。眼下看來,她們卻個個都很厲害呢。”
“是啊,若是小瞧了她們,日後必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十娘姊姊,這迴你打算與她們同去麽?”
李丹薇勾起唇角,看向毫不掩飾內心的蠢蠢欲動的茉紗麗,打趣道:“你莫非忘了,自個兒的婚期就定在十一月末?孫大郎臨時從漠北趕迴來不打緊,一來一迴也不過幾日工夫而已。你這位新婦若是隨著去,來來迴迴便該十幾日了罷?再者,若是連你也不在,這婚事又該如何籌備下去?”
茉紗麗怔了怔,有些懊惱道:“險些就忘了呢……總是與元娘、秋娘在一起,我莫不是覺得自己似乎已經嫁進來了?”
聞言,正各自忙碌的李遐玉與孫秋娘都繃不住開懷暢笑起來:“或許是聽我們喚‘阿嫂’已經習慣了罷?阿嫂已經將自己當作我們家的人,實在是再好不過了。若是大兄聽說此事,定會樂得很!隻可惜,我們卻不想錯過迎親時的那場熱鬧呢!”
“是呢,隻能讓阿嫂‘再嫁’一迴了。”
茉紗麗有些後知後覺地羞紅了臉,嗔道:“該看輿圖的趕緊看,該算糧草的趕緊算!若是耽誤了正事,可別再將我拿來打趣!”
歡聲笑語之中,各種命令逐次傳了下去。而李遐玉三人寫的迴信,也分別送到了謝琰等人手中。此時,慕容若、謝琰、孫夏正在軍帳中查看輿圖,自然也同時看了迴信。除了孫夏看完信之後,一臉傻笑之外,謝琰與慕容若對視一眼,低聲議論起來。
“阿玉所言的誘敵之計雖有些冒險,用來卻也十分合適。”謝琰彎了彎嘴角,目光中透著幾分柔和之意,“隻需十幾石糧食,便能分辨出人心。咱們不必主動出擊,隻需適當散布些言論,無論是心懷善意者,或是惡意滿盈者,都會主動靠近。屆時,既可分而化之,又可探知漠北情形,一舉數得。”
慕容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我果然沒有瞧錯你,數你的心眼最多。不錯,於此時的漠北鐵勒部落而言,糧草確實是最適合的試金石。究竟心裏是真金還是土石,試一試又何妨?鐵勒部族隻會此消彼長,能結交一些合適的部族,總比盲目仇恨所有鐵勒部族得好。”
“契苾部亦是鐵勒部族,如今他們自認是大唐臣民還是薛延陀屬民?若是更多鐵勒人心慕大唐,舉族內附,便是再起一支‘薛延陀’,咱們又何足懼之?”
作者有話要說: 以前是一百二十個人,加上元娘的幾百人小打小鬧
以後是二百四十個人,加上元娘幾百人、慕容若將近千人的侍衛繼續“小打小鬧”
真正的大戰到來的時候,他們也是滄海一粟了
☆、第一百零四章 北出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