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人不敢再追,派出斥候警戒唐人的動靜,當即清點傷亡。不過,他們隻顧著防備唐人退去的方向,側麵與後方卻有些疏忽。就在此時,又有三路人馬一齊殺出,衝亂了他們的臨時營地。手持陌刀的大唐騎兵素來是遊牧部族的噩夢,連劈砍帶削刺,不過片刻就取走了上百頭顱。另還有一支吐穀渾人,揮舞著彎胡刀,來迴衝殺,不斷收割著敵人的性命。
惶急之下,薛延陀人欲突圍逃走,先前使雙斧與橫刀的大唐人又轉身殺了個迴馬槍,箭陣也再度壓製下來。幾個時辰過去後,將近千人的薛延陀騎士皆死傷殆盡,剩下寥寥幾個活口,都交給了李丁審訊。
李遐玉披著火紅的觀音兜,走在滿地血腥的戰場上,踏過血肉殘肢,依舊毫不變色。何飛箭默默地跟在她身後,抬起眼看去,滿眼都是絢爛得甚至能灼傷他的鮮豔赤紅。他尚是首度征戰殺人,橫刀揮向敵人之時雖不曾猶豫,但溫熱的鮮血飛濺在身上的時候,卻覺得像被火燒傷似的難受。戰鬥結束之後,他隻恨不得能立刻抹去身上沾染的血,也不忍多看那些殘肢敗體一眼。然而,周圍的所有人都比他平靜許多,甚至於毫無反應,仿佛方才的殺戮就像狩獵一般簡單。
當兩人經過一群倒臥的屍首旁邊時,一個奄奄一息的薛延陀人猛然暴起,舉刀向李遐玉砍過去!何飛箭雙瞳緊緊一縮,心中大駭,忙拔刀欲衝上前去——李遐玉卻迅速反應過來,輕飄飄地退讓兩步,趁刺客氣力耗盡的那一刻,拔出輕刀割下了他的頭顱。鮮血淋漓,潑濕了她的觀音兜,她卻凜冽如出鞘的刀劍,瞬間似三伏烈日一般炫目。
何飛箭這才倏然意識到,眼前的小娘子確實並不僅僅隻是武藝出眾而已——她是真切地經曆過戰場拚殺的勇者,既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孤勇之誌,亦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兇殘無情。將她當成尋常小娘子,對她而言絕非維護,而是不信任甚至於輕視。她實在太過特別,他先前所曾想象的一切在她跟前,都充滿了錯漏甚至於幼稚可笑。他雖然是她的貼身護衛,離她這般近,事實上卻相隔遙遠。無論是沉靜時烹茶,或是戰場中殺敵,他們都仿佛像是兩個世界中的人。
拎著頭顱的李遐玉迴首望了他一眼,神色平淡,再轉過頭,瞥見遠遠行來的謝琰時,卻勾起了唇角,將血肉模糊的頭顱扔了過去:“阿兄,這個給你!”
謝琰漫步走過來,接住頭顱後仔細看了看:“此人的身份不低,應當是部族首領之子。”當然,若非鐵勒大部落可汗之子,這顆頭顱的價值與其他屍首也並無區別。“李丁審訊之後,我們便會知道這個部落的名字,亦可推知漠北草原如今的境況。”大唐許多人心中都清楚,漠北如今正是一片亂局:薛延陀聲望猛降,已經彈壓不住眾部落。迴紇等鐵勒部族皆有心向大唐示好,以取代薛延陀的地位。但如今究竟是不是扶持迴紇打壓薛延陀的時候,尚需探查出更多消息之後,方能做出判斷。
“若非咱們攜帶的幹糧、武器都有些不足,趁勢去漠北走一遭亦無不可。眼下連粟特商隊也不去漠北,能打探的消息實在有限。”
“莫急,迴程之後,我會向祖父請戰。你且稍等幾日。”
“阿兄那些府兵可有傷亡?我們有數十部曲重傷,迴去須得好生將養;另有十幾人肢體殘缺,往後隻能另作安排。”部曲們衝殺在最前頭,重傷者亦是這幾年來最多的。女兵們皆在後方射箭壓製敵人,倒是安然無恙。
“也有些重傷者,卻並未致殘。”謝琰道,“幸而慕容郎君及時趕到,否則這場戰鬥不會結束得如此順利。”說話間,他已經來到李遐玉身側,卻仿佛並未聞見她滿身的血腥味一般:“若我麾下能有四五百人,今日之戰,必能更加幹脆利落。”
“那阿兄可須得趕在大戰來臨之前,升任果毅都尉才行——”李遐玉微微笑了起來,“姊夫呢?怎麽不見他?他怎會知道咱們在此處追蹤薛延陀人?莫非是十娘姊姊得了什麽消息,讓他過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方才時間太緊,我並未細問,應當是李十娘或李都督的意思罷。”謝琰迴道。他心中很清楚,自己與慕容若之間雖已經互相信任,但彼此的交情尚未到對方主動領兵來協助的程度。而且,如果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慕容若便是想相助,亦無從下手。
“是十娘聽孫小娘子提起,李娘子近日領著女兵部曲出了遠門,猜測薛延陀人必定有異動,這才讓我來了。”隨著一聲輕笑,慕容若疾步行來,上下打量著兩人,笑道,“雖說我早已領教了你們二人的‘膽大妄為’,卻也不曾想過,你們竟想將這些薛延陀人盡數殲滅。原本李都尉差遣你們出來,隻是讓你們做斥候罷?這天下間,有幾個當斥候的會將中軍的活計搶過去?”
“遇見戰機,便須得緊緊抓住,哪裏還分什麽斥候、中軍?”李遐玉道,“也是姊夫來得太巧的緣故,更方便我們順勢而為。不然,可能還須得反複衝殺好幾迴,才能將他們徹底打散,而後分而滅之。”
她一聲聲的“姊夫”,似乎令慕容若聽得十分歡喜,揚眉大笑道:“得了我鼎力相助,你們打算如何謝我?”
李遐玉微微側首,略作思索:“待日後你們親迎禮時,我少打你幾下如何?定不會教你渾身青紫地去見十娘姊姊,免得反倒讓她心疼。”一頓棍棒總歸是免不了的,以都督府眼下的境況,到時候也不會有多少世家貴女會湊這個熱鬧,隻能以仆婢充數。一群娘子軍湧出來,若是無人膽敢對新郎下手,殺一殺他的威風,不僅親迎禮少了幾分熱鬧,亦更顯得李丹薇身邊沒有什麽撐腰的姊妹。
聞言,慕容若再度朗聲大笑:“那我便事先謝謝你手下留情?”這位小娘子的兇殘,他曾目睹過無數遍,若真下了狠手給一頓殺威棒,恐怕儐相們都抵擋不住。如今得了她的許諾,看著熱鬧打得輕些,卻也正合他意。
“若慕容郎君不嫌棄,我願自薦為親迎禮儐相。”謝琰含笑接道,“勉強也能詠幾句催妝詩,替你擋一擋棍棒。”
“便是你如今不提,我也早有此意。”慕容若笑道,“我們吐穀渾的兒郎實在不擅長催妝詩,來了靈州之後又不認識什麽文人士子,我一直都發愁到時候該如何是好。先前還曾想過讓十二郎幫我去找,但他如今見了我就冷哼,哪裏願意幫我?隻你一個究竟夠不夠?能不能多找幾個?”
謝琰道:“說不得玉郎也能幫上忙。你安心罷,李都督親口許的婚事,誰都不敢太過為難。若是你私下去尋李都督訴苦,他可能還會指點你一二,或幹脆給你派幾個文采斐然的儐相助陣。”
慕容若略作思索,讚道:“好主意,適當示弱也無妨,我迴去便試上一試。”
“請期之後,到底定在哪一日?”李遐玉又問,“也不知李九娘的婚事是否已經定了下來,不然,你們隻能盡量往後選日子了罷?”長幼有序,李八娘嫁了出去仍有李九娘在前。李丹薇也十七歲了,歲末之前完成婚事便已經算是遲嫁。然而,如今許多世家因疼愛女兒的緣故,皆是早早訂下婚事,直至十七八歲才會完婚。李九娘與李丹薇的婚事定得有些趕,行六禮持續的時日,在世家貴女之間也算得上匆匆忙忙了。
“九娘出嫁定在仲秋,我們定在深秋,隻隔數日。不過,九娘自長安出嫁,十娘自靈州出嫁,倒也並不妨礙。”慕容若答道。
三人立在戰場上談笑自若,周圍的屍山血海於他們毫無影響,仿佛隻是偶然在歡快的宴飲時遇見,身處在花團錦簇的園子當中一般。何飛箭目光微沉,遙遙地望著他們,心中百般滋味齊齊湧了上來,複雜難言。旁邊走過幾名正在打掃戰場的部曲,平日與他頗為相熟,笑鬧著推了他一把:“何二郎君立在這裏發呆作甚?別幹看著,和俺們一起抬屍首去!”
看他們輕輕鬆鬆各扛起兩具無頭屍首,而後依舊談笑著迴轉,何飛箭強忍住渾身的不適,也搬了一具屍首跟在他們後頭。然而,當瞧見眾人往大沙坑中投下屍首,坑裏頭層層疊疊都是屍體的時候,他再也忍耐不住,臉色鐵青地狂奔到一旁吐了起來。
吐得天昏地暗之後,昏昏沉沉之間,他被人帶迴了綠洲旁的營地,喂了些幹糧煮成的羹。半夜醒過來時,周圍鼾聲一片,而他渾身交雜著血腥與酸臭之氣,聞著便令人作嘔。
於是,何飛箭披上夾襖悄悄地出了帳篷,來到胡楊林中的小溪下遊,捧起冰涼的水洗去身上粘膩的血。正猶豫著是不是該跳進去將渾身上下都洗刷幹淨,他忽然聽見上遊響起了水聲。循聲走過去,便見謝琰正坐在溪邊倒下的幹枯胡楊木上,緩緩地擦著他的橫刀。飽飲鮮血的雙刃閃爍著不遠處的火光,卻顯得格外森寒。
☆、第八十六章 直言相詢
瑩瑩刀光映照在謝琰臉龐上,帶著幾分遮掩不住的鋒銳,又隱隱含著世家公子的雅致飄逸,形成既矛盾而又融合的別樣氣度。他一寸一寸地細細擦拭著手中的橫刀,片刻之後舉起來認真端詳,又將劍柄劍鞘等易藏汙納垢之處繼續擦得一幹二淨。他的動作始終非常輕柔,如同捧著的並非武器而是易碎的瓷器一般,異常珍視。任誰瞧見這一幕,都會明白這柄橫刀對於他的意義。
良久,橫刀終於入鞘,收起了殺伐之氣,少年將軍也徹底化為了貴族公子,舉止優雅從容。他挺直背脊,坐在枯木上,猶如宴飲之中正襟危坐,輕睇一眼,而後又緩緩閉上雙目。暮春的風自他身邊拂過,依舊帶著刺骨寒涼,將他的衣裾吹得飄飄揚揚。
被他全然無視的何飛箭上前一步,沉聲問:“你們都覺得,我是個懦夫?!”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此乃仁也。”謝琰淡淡地迴道,“無論何人,都不會天生熱衷於殺戮。首度殺人之後,心懷畏懼或不忍,亦是尋常之事。若是殺得多了,便會漸漸麻木,不將敵人的性命放在眼中,如此反倒並非好事。”即便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報仇雪恨,取萬千人性命鑄成功業,亦絕非什麽仁德之事。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固然是他所願,但在殺伐真正結束之前,仍須無數條性命往裏頭填。然而,作為大唐將士,卻也別無選擇——否則便隻能眼睜睜地目睹當年長澤縣的慘事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我其實很清楚,他們都該死!如果讓他們衝進懷遠縣,咱們大唐的百姓必定會傷亡慘重……可這麽多屍首倒在眼前,實在是……”何飛箭盤腿坐下來,“你……你們首次殺人的時候,是什麽年紀?也同我一樣……難受?”
“貞觀十五年,夏州長澤縣破之後。”謝琰接道,“我十一,阿玉八歲,玉郎六歲。那一夜,我引弓射箭,殺了十來個薛延陀人。而後我們又一起殺了馬賊。當時滿心仇恨,毫無懼怕,雖心有不安,迴過神卻已經有些麻木。至於阿玉,殺了馬賊之後也很是慌張。”想起昔年舊事,他的聲音仿佛輕了許多,似乎一時間沉浸在過去之中。
何飛箭怔了怔,想是從未料到他們竟然經曆過那般淒慘可怕的過去。良久,他方咬著牙道:“像你這樣的世家子弟,我從來都很蔑視。裝腔作勢,一句話要掰成好幾句來說,拐彎抹角,隻知道宴飲馬球,讀那些酸書作那些酸詩賦,從骨子裏瞧不起寒門子弟……所以,我很厭惡你。”
謝琰似笑非笑:“我早已有所覺。眼下你並非我的府兵,再如何厭惡我亦是無妨。他日若成了我的下屬,有逾禮抗命之處,必定以軍法處置。你這般的脾性,也隻能多受幾迴軍法,才能磨得圓潤些。在我看來,有才有能之人,方有資格驕狂,否則便隻會惹是生非罷了。故而,我對你,亦並無好感。”他並不在意某些毫無影響之人對他的觀感,他們的好惡對他而言並無意義,何飛箭亦在其中。當然,在這種彼此坦率地表明態度的時候,他亦不介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何飛箭垂下首,又道:“剛開始,是我爺娘覺得元娘很好,想娶迴去作媳婦。我那時已經許久不曾見她,以為她仍是像以前那般一板一眼喜歡訓人的模樣,打從心底不願娶她。”然而,後來他卻發覺自己錯了。他或許從未變過,她卻早已不複當初,既陌生又熟悉。“我心疼她,想全心全意待她好,想娶她家去——原本我打算迴去後,就稟告爺娘,請他們出麵讓官媒去提親。”
謝琰有些意外,完全不解為何這些話何飛箭會說與他聽。但若是這少年郎想將一片真心捧給元娘,將這些話都告訴她,他自然更是千般萬般不情願。待聽聞他打算提親後,他的眸光微動,有些冷淡地道:“我絕不會讓元娘嫁給你,你配不上她。”
何飛箭猛然抬起頭,幾乎是咄咄逼人地怒喝道:“我確實配不上!誰才能配得上她?!你麽?!你既然待她並非兄妹之情,為何不敢提親?!”
“還不到時候。”謝琰道,“不過,無論我何時提親,都與你無幹。”
“你如果打著一邊拖著她,一邊去娶什麽世家貴女的心思,我絕不會放過你!!”何飛箭雙目一片通紅,惡狠狠地威脅道,“你們這些世家子,就是瞧不起寒門!隻想著什麽門當戶對!!如果你對不起元娘,我一定會殺了你!”
謝琰挑起眉,從懷中又取出李遐玉的輕刀,慢慢擦拭起來:“元娘配得上最出眾的郎君,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日子。所有能給她的,所有她想要的,我未來都會給她。這世間唯有我才能做到。而你,與我們毫無幹係。我們的家事,也無須你來指手畫腳。”
何飛箭原本繃緊的身體忽然便鬆垮下來,咬著牙無話可說。確實,他又有什麽資格來為李遐玉出頭?非親非故,頂多也不過是青梅竹馬而已。而反觀對方,他早便是李家的義孫,李遐玉、李遐齡姊弟二人最信任的兄長。李家什麽事都願意交給他去做。年紀輕輕便是六轉的上騎都尉,又是軍府旅帥,憑著這迴的軍功,一定還能繼續往上升。校尉,甚至果毅都尉、折衝都尉,他似乎都唾手可得。
他們實在相差太遠,並不僅僅隻是出身,而是能力——甚至於魄力。在他渾渾噩噩混日子,自以為很了不得的時候,謝琰與李遐玉二人便已經開始冒著性命危險四處追殺馬賊了。所以,他們之間的距離才會愈來愈遠,直至他無法企及。
謝琰撣了撣衣角,握著輕刀立了起來,居高臨下地望著猶如鬥敗之後夾著尾巴的狼一般的少年郎:“你有心為阿玉考慮,我替她承你的情。不過,那些會讓雙方長輩生出誤會的事,往後還是少做得好。”
“……”何飛箭垂著頭沉默不語。
謝琰轉身走開了,何飛箭倏然抬首,便見他徑直走向李遐玉的帳篷,一路上遇到好些巡邏的部曲與女兵,卻沒有任何人阻攔。他打從心底生生地悶出了一口血——終於明白這混賬到底為何不敢挑破心思了!在不曾確定元娘的心意之前,他借著義兄的身份能做的事實在太多了!如同眼下,若非他是義兄,怎可能隨意出入李遐玉的帳篷?!換了其他任何人恐怕都會忌諱一二罷!
謝琰自然並非那等唐突的登徒子,他不過是見帳篷中燭光明亮,知道李遐玉尚未就寢,這才情不自禁進去看看她罷了。進入帳內後,果真見她正拿著輿圖比劃,眉頭微蹙,便笑道:“這是忽然想起了什麽事?連歇息也顧不上了?待明日再看也等不得?”
“阿兄怎麽也尚未歇息?”李遐玉接過他擦拭幹淨的輕刀,低聲抱怨道,“我睡不著,總覺得咱們這次若就這麽迴去了,必定會錯過漠北大亂的時機。不過,遊牧部落時常遷徙,從以前畫的輿圖中亦很難推算出什麽。”
“‘就這麽迴去’?”謝琰失笑,“拿著將近一千首級凱旋,已經足夠我再升一兩轉了。我與憨郎都很滿足,倒是你未免也太心急了些。咱們糧草不足,又傷者眾多,便是眼前再出現一千薛延陀人,也隻能暫且退迴去。”他們阻止了薛延陀人南下侵擾,在旁人看來,功勞也已經撈夠了。自己大口吃了肉,也總須得讓旁人飲幾口湯罷,否則河間府內必定會人心不穩。
“是我有些急躁了。”李遐玉垂下眸,“最近心境總有些浮動,迴去之後,還是陪著祖母去尼寺中齋戒一段時日得好。”或許是殺氣太重的緣故,又或許是何飛箭跟在身後的緣故,她偶爾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有些不穩定,作戰的念頭也愈來愈激進。
“我已經與何飛箭說清楚了,他往後再也不會纏著你。”謝琰忽然輕描淡寫道。
李遐玉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倒是並未懷疑他的動機:“無論我如何明示暗示,他都不理會。阿兄出手,片刻之間就將他收服了……他若能徹底想清楚,也算是件好事。我如今無心婚姻之事,也莫要耽誤了他。”
“他不適合你。”謝琰接過話,“不過,你也該想一想,自己想要一樁什麽樣的婚事,想嫁個什麽樣的郎君了。若非實在遇不上合適的,想必祖父祖母都不會同意你出家,孤孤單單地在寺觀中過一輩子。”
“阿兄怎麽知道……”李遐玉怔住了。
謝琰勾起嘴角,烏黑的眼眸定定地望著她:“你心中在想些什麽,還有我不知道的?”
被他這樣凝視著,李遐玉忽然覺得雙頰有些發熱,不自在地卷起了輿圖:“我……我會好好想一想,待我想清楚之後,再議婚事罷。阿兄……阿兄不是也到年紀了麽?怎麽不見你考慮婚姻之事?你什麽時候給我們娶個阿嫂家來?”
謝琰將輿圖從她雙手中抽了出來,收成卷軸親昵地敲了敲她的額頭,笑道:“待到你想明白的時候,我再告訴你,如何?”
☆、第八十七章 端倪初現
就在河間府厲兵秣馬,準備抗擊南下侵擾的薛延陀人之時,謝琰、慕容若、李遐玉一舉殲滅敵人的好消息迅速傳了迴來。前來報信的是謝琰的親信府兵,精氣神十足地將征戰的細節一一道來,聽得李和禁不住拍案大笑。旁聽的郭巡隻要想到自家大郎亦在其中,便已是難掩喜色,校尉們的神色亦是越發複雜。而府兵們則紅著眼圍著馬廄轉,看著悠閑啃食的駿馬上掛著的累累頭顱,各種羨慕嫉妒恨。
沒幾日,謝琰等人便迴到大唐境內,照例尋了書記官報功,又與李和、郭巡密談了一番。何長刀留了兩名校尉在邊境附近繼續警戒防備,也迴到軍營中。瞧見往吏部報功的文書之後,他不禁咬牙暗恨,何飛箭的年紀還是小了些。不然,這一迴他殺了三五個敵人,亦是個極好的開端。
謝琰有心說服李和,往漠北走一遭,亦讓慕容若勸說李都督。不料,李都督與李和兩位老將並不同意,認為漠北草原上如今情勢詭譎,卷入其中隻會失去大唐冷眼旁觀的立場。若是假扮商隊或馬賊則更加危險——薛延陀人哪裏舍得這種就掛在嘴邊的肥肉?恐怕到時候會淪落到數個部落一起爭搶圍剿的境地。不如就此讓那群餓狼彼此狠狠地撕咬一番,無論能內耗多少,皆是大唐得利。
於是,謝琰便隻能繼續待在軍營中練兵。不過,也因這迴屬下們都報上了功勞,至少能升一二轉的緣故,大家都對他無比信服。便是先前由於他太過年少,而對他心懷不滿的隊正吳六,如今也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隻恨不得天天替他端茶倒水,時時聽他訓斥。
郭樸這迴足足殺了十來個敵人,以郭巡的人脈,應當能讓他取得二轉功勳。眼見著軍功即將趕上隊中其他府兵,隊正、副隊正卻都沒有任何空缺,多少有些阻礙了他的升遷之途。不過,他倒是漸漸放平了心態,沒有再著急。橫豎已經在上峰麵前留了名號,若有機會,謝琰必不會忘記提拔他。以謝琰的能耐,恐怕底下這一群拿得出手的親信,日後都會有不小的前程,他隻須緊緊跟著就是了。
收到謝琰傳迴的訊息後,迴到莊園中休整了幾日的李遐玉頗有些失落。不過,思及自己湧動不安的情緒,且已然許久不曾陪伴柴氏,她很快便歸了家。祖孫兩個帶上孫秋娘,一同去了縣城外的天心尼寺齋戒誦經。
轉眼之間,初夏再至。此時雖然已經漸漸炎熱起來,但時不時清風徐徐,依舊是舉家出遊、宴飲玩樂的好時候。又逢休沐之日,兩騎飛奔而來,在李宅門前勒馬停下。大管事李勝迎了出來,笑眯著眼:“兩位郎君可算是迴來了。某方才接到消息,姑臧夫人已經到了靈州,在新購的別院中安置下來了。阿郎與娘子皆不在家中,玉郎正在進學念書,某實在做不得主,兩位郎君可有何吩咐?”
跳下馬的孫夏立時便呆住了,漲紅了臉,半晌都說不出話來。謝琰瞥了瞥他,微微一笑:“姑臧夫人不同旁的長輩,我們很該馬上去拜訪才是。若是太遵從繁文縟節,恐怕夫人才會不歡喜。不如,你先替我們送張帖子去問候一聲罷,就說我們立刻前去拜會。祖母、阿玉與二娘仍在天心尼寺?可已遣人去給她們報信?”
“娘子原本便定在今日歸家,所以某尚未派人前去。”李勝迴道。
謝琰便又翻身上馬:“我去帶個信,順便將她們接迴來。阿玉、二娘都須得隨我們一同去才好。另外,你再給都督府的十娘子、慕容郎君捎個信。憨郎,你且帶著玉郎先往靈州趕,到時候在城門外等著我們便是。”說罷,他便撥馬離開了,隻留下孫夏仍立在原地發愣。李勝與周圍的仆從見狀,皆忍不住搖著首笑了起來:李家多少年都不曾有什麽喜事了,這迴他們都打算大展身手,好好準備一番。
天心尼寺就在弘靜縣城郊外,謝琰催馬快行,不多時便來到尼寺外。這間尼寺前後共有三進,第一進為供奉佛祖菩薩的正殿、側殿以及鍾樓、鼓樓;第二進是比丘尼與居士們居住的靜室、寮舍;第三進則是專供官眷們齋戒靜修的精舍院落。因甫修繕不久的緣故,殿堂皆雕欄畫棟,階前開滿了芍藥,既有寺觀的莊重,又頗帶幾分華美。
守候在寺門前的年幼比丘尼正在打掃,見有男檀越進來,禁不住悄悄瞧了幾眼。旁邊的年長比丘尼輕輕咳嗽一聲,抬首向著謝琰雙手合十行禮。謝琰亦合十迴禮,目不斜視地往裏而去。因李家常年在天心尼寺齋戒、做道場,施舍了不少香油錢的緣故,他已經來過尼寺多迴。寺中的比丘尼早已認識他,若無女眷格外看重禮節須得迴避,便不會詢問阻攔。
柴氏最常住的精舍中植滿了牡丹與芍藥,此時各色花朵累累,景致正好,可惜卻無人欣賞。謝琰走入月洞門內,一眼便瞧見守候在東廂房前的思娘與念娘。廂房的門緊閉,裏頭隱約傳來低低的兩句誦經聲,令他的腳步略微停了停。
雖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隻恨不得能立刻疾走過去瞧一瞧心上人,謝琰卻仍舊按捺住滿心的思念,步伐一轉,先去正房拜見柴氏。將姑臧夫人已至的消息相告之後,柴氏略作思索:“你安排得很妥當。能立刻見到你們,姑臧夫人才會歡喜,倒也不必拘泥什麽安置妥當後再見麵的禮節。不過,且別太過匆忙,自家中帶些禮物過去才不會失禮。去罷,將元娘與二娘都帶過去。”
“是。”謝琰行禮告退,而後便飄然去見李遐玉。
兩個貼身侍婢見他來了,才想通報,卻被他製止了。推門入內,就見李遐玉正端坐在簡陋的鬆木書案邊,舉筆抄寫經書,一邊抄寫一邊輕輕念誦。她微微俯著首,眼睫如羽扇般上下飄動著,遮住了那雙動人的烏黑眸子。挺直而小巧的鼻下,柔嫩飽滿的櫻唇時不時淺啟,教人實在是看得轉不開眼去。
謝琰立在門邊凝視著她,好半晌,才舉步輕輕來到她身側,垂眼看去。李遐玉仿佛並未發覺他的到來,心無旁騖地繼續抄寫,提筆蘸墨,經折上的字皆是極為漂亮的飛白書,足可拿出去當作法帖。而她身畔另一側已經堆滿了經折,也不知每日都抄寫了多久,卻讓他不由得有些心疼起來。
於是,謝琰不聲不響地在她身旁坐下,亦從筆山上選了一支狼毫,舉筆點墨抄經。他用的是力透紙背、鋒芒畢露的行書,速度極快。兩人就這樣坐在一處,同時筆走龍蛇,雖然靜默無聲,瞧上去卻分外和諧相稱,猶如神仙眷侶一般。
念娘與思娘對視一眼,勉強壓下心中暗生的疑竇,繼續退到門外,維持靜默。
謝琰從未背過佛經,對經文有些生疏,抄得斷斷續續。李遐玉抄完一卷,他堪堪抄了半卷,便同時擱下了筆。
李遐玉禁不住睇了他一眼,黑白分明的雙眸中滿是笑意:“便是阿兄有心幫我抄經,心不誠,半途而廢,亦是不作數的。”
“權當作習字就是了。”謝琰勾起唇角,迴道,又將姑臧夫人之事與她說了。
李遐玉自是欣喜非常:“說來,也有些年頭不曾見夫人了,咱們立刻就走罷。祖母可有什麽吩咐?思娘,去將二娘喚過來,讓她多帶些最近繡的香囊與經卷,也正好送人。”她喜愛臨摹法帖,來到天心尼寺後,除了習武之外便成日抄經不止;而孫秋娘則是每日隻抄一卷,其餘時候不是看她抄經,便是繼續做她的女紅針黹。大半個月下來,兩人都頗有積累。
“你抄的經書也挑幾折送過去罷,心誠則靈。”謝琰接道,隨意地翻開那些經折,挑了幾份他最為欣賞的。李遐玉深信他的眼光,看也不看,便命念娘取來檀木盒子,將經折都安放妥當。
“阿姊!”孫秋娘住在西廂房中,很快便趕了過來,有些緊張,“經卷送給姑臧夫人,香囊送給阿嫂,她們會喜歡麽?”
“你的女紅做得這般好,誰不喜歡呢?”李遐玉笑著寬慰她,“安心罷。”
孫秋娘這才略微鬆了口氣:“那我再去挑一挑,阿姊與謝家阿兄稍等片刻。”說罷,她便又急匆匆地提裙奔了迴去。原本今日便要離開天心尼寺,該收拾的都已經收拾妥當了,她要從那些封好的箱籠裏找出合適的禮物,也須得費些時間。
不過,這正合謝琰之意——他總算得了機會與意中人單獨相處,於是便帶著李遐玉來到院中的牡丹芍藥叢內,低聲細語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十八章 靈州再會
惶急之下,薛延陀人欲突圍逃走,先前使雙斧與橫刀的大唐人又轉身殺了個迴馬槍,箭陣也再度壓製下來。幾個時辰過去後,將近千人的薛延陀騎士皆死傷殆盡,剩下寥寥幾個活口,都交給了李丁審訊。
李遐玉披著火紅的觀音兜,走在滿地血腥的戰場上,踏過血肉殘肢,依舊毫不變色。何飛箭默默地跟在她身後,抬起眼看去,滿眼都是絢爛得甚至能灼傷他的鮮豔赤紅。他尚是首度征戰殺人,橫刀揮向敵人之時雖不曾猶豫,但溫熱的鮮血飛濺在身上的時候,卻覺得像被火燒傷似的難受。戰鬥結束之後,他隻恨不得能立刻抹去身上沾染的血,也不忍多看那些殘肢敗體一眼。然而,周圍的所有人都比他平靜許多,甚至於毫無反應,仿佛方才的殺戮就像狩獵一般簡單。
當兩人經過一群倒臥的屍首旁邊時,一個奄奄一息的薛延陀人猛然暴起,舉刀向李遐玉砍過去!何飛箭雙瞳緊緊一縮,心中大駭,忙拔刀欲衝上前去——李遐玉卻迅速反應過來,輕飄飄地退讓兩步,趁刺客氣力耗盡的那一刻,拔出輕刀割下了他的頭顱。鮮血淋漓,潑濕了她的觀音兜,她卻凜冽如出鞘的刀劍,瞬間似三伏烈日一般炫目。
何飛箭這才倏然意識到,眼前的小娘子確實並不僅僅隻是武藝出眾而已——她是真切地經曆過戰場拚殺的勇者,既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孤勇之誌,亦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兇殘無情。將她當成尋常小娘子,對她而言絕非維護,而是不信任甚至於輕視。她實在太過特別,他先前所曾想象的一切在她跟前,都充滿了錯漏甚至於幼稚可笑。他雖然是她的貼身護衛,離她這般近,事實上卻相隔遙遠。無論是沉靜時烹茶,或是戰場中殺敵,他們都仿佛像是兩個世界中的人。
拎著頭顱的李遐玉迴首望了他一眼,神色平淡,再轉過頭,瞥見遠遠行來的謝琰時,卻勾起了唇角,將血肉模糊的頭顱扔了過去:“阿兄,這個給你!”
謝琰漫步走過來,接住頭顱後仔細看了看:“此人的身份不低,應當是部族首領之子。”當然,若非鐵勒大部落可汗之子,這顆頭顱的價值與其他屍首也並無區別。“李丁審訊之後,我們便會知道這個部落的名字,亦可推知漠北草原如今的境況。”大唐許多人心中都清楚,漠北如今正是一片亂局:薛延陀聲望猛降,已經彈壓不住眾部落。迴紇等鐵勒部族皆有心向大唐示好,以取代薛延陀的地位。但如今究竟是不是扶持迴紇打壓薛延陀的時候,尚需探查出更多消息之後,方能做出判斷。
“若非咱們攜帶的幹糧、武器都有些不足,趁勢去漠北走一遭亦無不可。眼下連粟特商隊也不去漠北,能打探的消息實在有限。”
“莫急,迴程之後,我會向祖父請戰。你且稍等幾日。”
“阿兄那些府兵可有傷亡?我們有數十部曲重傷,迴去須得好生將養;另有十幾人肢體殘缺,往後隻能另作安排。”部曲們衝殺在最前頭,重傷者亦是這幾年來最多的。女兵們皆在後方射箭壓製敵人,倒是安然無恙。
“也有些重傷者,卻並未致殘。”謝琰道,“幸而慕容郎君及時趕到,否則這場戰鬥不會結束得如此順利。”說話間,他已經來到李遐玉身側,卻仿佛並未聞見她滿身的血腥味一般:“若我麾下能有四五百人,今日之戰,必能更加幹脆利落。”
“那阿兄可須得趕在大戰來臨之前,升任果毅都尉才行——”李遐玉微微笑了起來,“姊夫呢?怎麽不見他?他怎會知道咱們在此處追蹤薛延陀人?莫非是十娘姊姊得了什麽消息,讓他過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方才時間太緊,我並未細問,應當是李十娘或李都督的意思罷。”謝琰迴道。他心中很清楚,自己與慕容若之間雖已經互相信任,但彼此的交情尚未到對方主動領兵來協助的程度。而且,如果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慕容若便是想相助,亦無從下手。
“是十娘聽孫小娘子提起,李娘子近日領著女兵部曲出了遠門,猜測薛延陀人必定有異動,這才讓我來了。”隨著一聲輕笑,慕容若疾步行來,上下打量著兩人,笑道,“雖說我早已領教了你們二人的‘膽大妄為’,卻也不曾想過,你們竟想將這些薛延陀人盡數殲滅。原本李都尉差遣你們出來,隻是讓你們做斥候罷?這天下間,有幾個當斥候的會將中軍的活計搶過去?”
“遇見戰機,便須得緊緊抓住,哪裏還分什麽斥候、中軍?”李遐玉道,“也是姊夫來得太巧的緣故,更方便我們順勢而為。不然,可能還須得反複衝殺好幾迴,才能將他們徹底打散,而後分而滅之。”
她一聲聲的“姊夫”,似乎令慕容若聽得十分歡喜,揚眉大笑道:“得了我鼎力相助,你們打算如何謝我?”
李遐玉微微側首,略作思索:“待日後你們親迎禮時,我少打你幾下如何?定不會教你渾身青紫地去見十娘姊姊,免得反倒讓她心疼。”一頓棍棒總歸是免不了的,以都督府眼下的境況,到時候也不會有多少世家貴女會湊這個熱鬧,隻能以仆婢充數。一群娘子軍湧出來,若是無人膽敢對新郎下手,殺一殺他的威風,不僅親迎禮少了幾分熱鬧,亦更顯得李丹薇身邊沒有什麽撐腰的姊妹。
聞言,慕容若再度朗聲大笑:“那我便事先謝謝你手下留情?”這位小娘子的兇殘,他曾目睹過無數遍,若真下了狠手給一頓殺威棒,恐怕儐相們都抵擋不住。如今得了她的許諾,看著熱鬧打得輕些,卻也正合他意。
“若慕容郎君不嫌棄,我願自薦為親迎禮儐相。”謝琰含笑接道,“勉強也能詠幾句催妝詩,替你擋一擋棍棒。”
“便是你如今不提,我也早有此意。”慕容若笑道,“我們吐穀渾的兒郎實在不擅長催妝詩,來了靈州之後又不認識什麽文人士子,我一直都發愁到時候該如何是好。先前還曾想過讓十二郎幫我去找,但他如今見了我就冷哼,哪裏願意幫我?隻你一個究竟夠不夠?能不能多找幾個?”
謝琰道:“說不得玉郎也能幫上忙。你安心罷,李都督親口許的婚事,誰都不敢太過為難。若是你私下去尋李都督訴苦,他可能還會指點你一二,或幹脆給你派幾個文采斐然的儐相助陣。”
慕容若略作思索,讚道:“好主意,適當示弱也無妨,我迴去便試上一試。”
“請期之後,到底定在哪一日?”李遐玉又問,“也不知李九娘的婚事是否已經定了下來,不然,你們隻能盡量往後選日子了罷?”長幼有序,李八娘嫁了出去仍有李九娘在前。李丹薇也十七歲了,歲末之前完成婚事便已經算是遲嫁。然而,如今許多世家因疼愛女兒的緣故,皆是早早訂下婚事,直至十七八歲才會完婚。李九娘與李丹薇的婚事定得有些趕,行六禮持續的時日,在世家貴女之間也算得上匆匆忙忙了。
“九娘出嫁定在仲秋,我們定在深秋,隻隔數日。不過,九娘自長安出嫁,十娘自靈州出嫁,倒也並不妨礙。”慕容若答道。
三人立在戰場上談笑自若,周圍的屍山血海於他們毫無影響,仿佛隻是偶然在歡快的宴飲時遇見,身處在花團錦簇的園子當中一般。何飛箭目光微沉,遙遙地望著他們,心中百般滋味齊齊湧了上來,複雜難言。旁邊走過幾名正在打掃戰場的部曲,平日與他頗為相熟,笑鬧著推了他一把:“何二郎君立在這裏發呆作甚?別幹看著,和俺們一起抬屍首去!”
看他們輕輕鬆鬆各扛起兩具無頭屍首,而後依舊談笑著迴轉,何飛箭強忍住渾身的不適,也搬了一具屍首跟在他們後頭。然而,當瞧見眾人往大沙坑中投下屍首,坑裏頭層層疊疊都是屍體的時候,他再也忍耐不住,臉色鐵青地狂奔到一旁吐了起來。
吐得天昏地暗之後,昏昏沉沉之間,他被人帶迴了綠洲旁的營地,喂了些幹糧煮成的羹。半夜醒過來時,周圍鼾聲一片,而他渾身交雜著血腥與酸臭之氣,聞著便令人作嘔。
於是,何飛箭披上夾襖悄悄地出了帳篷,來到胡楊林中的小溪下遊,捧起冰涼的水洗去身上粘膩的血。正猶豫著是不是該跳進去將渾身上下都洗刷幹淨,他忽然聽見上遊響起了水聲。循聲走過去,便見謝琰正坐在溪邊倒下的幹枯胡楊木上,緩緩地擦著他的橫刀。飽飲鮮血的雙刃閃爍著不遠處的火光,卻顯得格外森寒。
☆、第八十六章 直言相詢
瑩瑩刀光映照在謝琰臉龐上,帶著幾分遮掩不住的鋒銳,又隱隱含著世家公子的雅致飄逸,形成既矛盾而又融合的別樣氣度。他一寸一寸地細細擦拭著手中的橫刀,片刻之後舉起來認真端詳,又將劍柄劍鞘等易藏汙納垢之處繼續擦得一幹二淨。他的動作始終非常輕柔,如同捧著的並非武器而是易碎的瓷器一般,異常珍視。任誰瞧見這一幕,都會明白這柄橫刀對於他的意義。
良久,橫刀終於入鞘,收起了殺伐之氣,少年將軍也徹底化為了貴族公子,舉止優雅從容。他挺直背脊,坐在枯木上,猶如宴飲之中正襟危坐,輕睇一眼,而後又緩緩閉上雙目。暮春的風自他身邊拂過,依舊帶著刺骨寒涼,將他的衣裾吹得飄飄揚揚。
被他全然無視的何飛箭上前一步,沉聲問:“你們都覺得,我是個懦夫?!”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此乃仁也。”謝琰淡淡地迴道,“無論何人,都不會天生熱衷於殺戮。首度殺人之後,心懷畏懼或不忍,亦是尋常之事。若是殺得多了,便會漸漸麻木,不將敵人的性命放在眼中,如此反倒並非好事。”即便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報仇雪恨,取萬千人性命鑄成功業,亦絕非什麽仁德之事。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固然是他所願,但在殺伐真正結束之前,仍須無數條性命往裏頭填。然而,作為大唐將士,卻也別無選擇——否則便隻能眼睜睜地目睹當年長澤縣的慘事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我其實很清楚,他們都該死!如果讓他們衝進懷遠縣,咱們大唐的百姓必定會傷亡慘重……可這麽多屍首倒在眼前,實在是……”何飛箭盤腿坐下來,“你……你們首次殺人的時候,是什麽年紀?也同我一樣……難受?”
“貞觀十五年,夏州長澤縣破之後。”謝琰接道,“我十一,阿玉八歲,玉郎六歲。那一夜,我引弓射箭,殺了十來個薛延陀人。而後我們又一起殺了馬賊。當時滿心仇恨,毫無懼怕,雖心有不安,迴過神卻已經有些麻木。至於阿玉,殺了馬賊之後也很是慌張。”想起昔年舊事,他的聲音仿佛輕了許多,似乎一時間沉浸在過去之中。
何飛箭怔了怔,想是從未料到他們竟然經曆過那般淒慘可怕的過去。良久,他方咬著牙道:“像你這樣的世家子弟,我從來都很蔑視。裝腔作勢,一句話要掰成好幾句來說,拐彎抹角,隻知道宴飲馬球,讀那些酸書作那些酸詩賦,從骨子裏瞧不起寒門子弟……所以,我很厭惡你。”
謝琰似笑非笑:“我早已有所覺。眼下你並非我的府兵,再如何厭惡我亦是無妨。他日若成了我的下屬,有逾禮抗命之處,必定以軍法處置。你這般的脾性,也隻能多受幾迴軍法,才能磨得圓潤些。在我看來,有才有能之人,方有資格驕狂,否則便隻會惹是生非罷了。故而,我對你,亦並無好感。”他並不在意某些毫無影響之人對他的觀感,他們的好惡對他而言並無意義,何飛箭亦在其中。當然,在這種彼此坦率地表明態度的時候,他亦不介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何飛箭垂下首,又道:“剛開始,是我爺娘覺得元娘很好,想娶迴去作媳婦。我那時已經許久不曾見她,以為她仍是像以前那般一板一眼喜歡訓人的模樣,打從心底不願娶她。”然而,後來他卻發覺自己錯了。他或許從未變過,她卻早已不複當初,既陌生又熟悉。“我心疼她,想全心全意待她好,想娶她家去——原本我打算迴去後,就稟告爺娘,請他們出麵讓官媒去提親。”
謝琰有些意外,完全不解為何這些話何飛箭會說與他聽。但若是這少年郎想將一片真心捧給元娘,將這些話都告訴她,他自然更是千般萬般不情願。待聽聞他打算提親後,他的眸光微動,有些冷淡地道:“我絕不會讓元娘嫁給你,你配不上她。”
何飛箭猛然抬起頭,幾乎是咄咄逼人地怒喝道:“我確實配不上!誰才能配得上她?!你麽?!你既然待她並非兄妹之情,為何不敢提親?!”
“還不到時候。”謝琰道,“不過,無論我何時提親,都與你無幹。”
“你如果打著一邊拖著她,一邊去娶什麽世家貴女的心思,我絕不會放過你!!”何飛箭雙目一片通紅,惡狠狠地威脅道,“你們這些世家子,就是瞧不起寒門!隻想著什麽門當戶對!!如果你對不起元娘,我一定會殺了你!”
謝琰挑起眉,從懷中又取出李遐玉的輕刀,慢慢擦拭起來:“元娘配得上最出眾的郎君,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日子。所有能給她的,所有她想要的,我未來都會給她。這世間唯有我才能做到。而你,與我們毫無幹係。我們的家事,也無須你來指手畫腳。”
何飛箭原本繃緊的身體忽然便鬆垮下來,咬著牙無話可說。確實,他又有什麽資格來為李遐玉出頭?非親非故,頂多也不過是青梅竹馬而已。而反觀對方,他早便是李家的義孫,李遐玉、李遐齡姊弟二人最信任的兄長。李家什麽事都願意交給他去做。年紀輕輕便是六轉的上騎都尉,又是軍府旅帥,憑著這迴的軍功,一定還能繼續往上升。校尉,甚至果毅都尉、折衝都尉,他似乎都唾手可得。
他們實在相差太遠,並不僅僅隻是出身,而是能力——甚至於魄力。在他渾渾噩噩混日子,自以為很了不得的時候,謝琰與李遐玉二人便已經開始冒著性命危險四處追殺馬賊了。所以,他們之間的距離才會愈來愈遠,直至他無法企及。
謝琰撣了撣衣角,握著輕刀立了起來,居高臨下地望著猶如鬥敗之後夾著尾巴的狼一般的少年郎:“你有心為阿玉考慮,我替她承你的情。不過,那些會讓雙方長輩生出誤會的事,往後還是少做得好。”
“……”何飛箭垂著頭沉默不語。
謝琰轉身走開了,何飛箭倏然抬首,便見他徑直走向李遐玉的帳篷,一路上遇到好些巡邏的部曲與女兵,卻沒有任何人阻攔。他打從心底生生地悶出了一口血——終於明白這混賬到底為何不敢挑破心思了!在不曾確定元娘的心意之前,他借著義兄的身份能做的事實在太多了!如同眼下,若非他是義兄,怎可能隨意出入李遐玉的帳篷?!換了其他任何人恐怕都會忌諱一二罷!
謝琰自然並非那等唐突的登徒子,他不過是見帳篷中燭光明亮,知道李遐玉尚未就寢,這才情不自禁進去看看她罷了。進入帳內後,果真見她正拿著輿圖比劃,眉頭微蹙,便笑道:“這是忽然想起了什麽事?連歇息也顧不上了?待明日再看也等不得?”
“阿兄怎麽也尚未歇息?”李遐玉接過他擦拭幹淨的輕刀,低聲抱怨道,“我睡不著,總覺得咱們這次若就這麽迴去了,必定會錯過漠北大亂的時機。不過,遊牧部落時常遷徙,從以前畫的輿圖中亦很難推算出什麽。”
“‘就這麽迴去’?”謝琰失笑,“拿著將近一千首級凱旋,已經足夠我再升一兩轉了。我與憨郎都很滿足,倒是你未免也太心急了些。咱們糧草不足,又傷者眾多,便是眼前再出現一千薛延陀人,也隻能暫且退迴去。”他們阻止了薛延陀人南下侵擾,在旁人看來,功勞也已經撈夠了。自己大口吃了肉,也總須得讓旁人飲幾口湯罷,否則河間府內必定會人心不穩。
“是我有些急躁了。”李遐玉垂下眸,“最近心境總有些浮動,迴去之後,還是陪著祖母去尼寺中齋戒一段時日得好。”或許是殺氣太重的緣故,又或許是何飛箭跟在身後的緣故,她偶爾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有些不穩定,作戰的念頭也愈來愈激進。
“我已經與何飛箭說清楚了,他往後再也不會纏著你。”謝琰忽然輕描淡寫道。
李遐玉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倒是並未懷疑他的動機:“無論我如何明示暗示,他都不理會。阿兄出手,片刻之間就將他收服了……他若能徹底想清楚,也算是件好事。我如今無心婚姻之事,也莫要耽誤了他。”
“他不適合你。”謝琰接過話,“不過,你也該想一想,自己想要一樁什麽樣的婚事,想嫁個什麽樣的郎君了。若非實在遇不上合適的,想必祖父祖母都不會同意你出家,孤孤單單地在寺觀中過一輩子。”
“阿兄怎麽知道……”李遐玉怔住了。
謝琰勾起嘴角,烏黑的眼眸定定地望著她:“你心中在想些什麽,還有我不知道的?”
被他這樣凝視著,李遐玉忽然覺得雙頰有些發熱,不自在地卷起了輿圖:“我……我會好好想一想,待我想清楚之後,再議婚事罷。阿兄……阿兄不是也到年紀了麽?怎麽不見你考慮婚姻之事?你什麽時候給我們娶個阿嫂家來?”
謝琰將輿圖從她雙手中抽了出來,收成卷軸親昵地敲了敲她的額頭,笑道:“待到你想明白的時候,我再告訴你,如何?”
☆、第八十七章 端倪初現
就在河間府厲兵秣馬,準備抗擊南下侵擾的薛延陀人之時,謝琰、慕容若、李遐玉一舉殲滅敵人的好消息迅速傳了迴來。前來報信的是謝琰的親信府兵,精氣神十足地將征戰的細節一一道來,聽得李和禁不住拍案大笑。旁聽的郭巡隻要想到自家大郎亦在其中,便已是難掩喜色,校尉們的神色亦是越發複雜。而府兵們則紅著眼圍著馬廄轉,看著悠閑啃食的駿馬上掛著的累累頭顱,各種羨慕嫉妒恨。
沒幾日,謝琰等人便迴到大唐境內,照例尋了書記官報功,又與李和、郭巡密談了一番。何長刀留了兩名校尉在邊境附近繼續警戒防備,也迴到軍營中。瞧見往吏部報功的文書之後,他不禁咬牙暗恨,何飛箭的年紀還是小了些。不然,這一迴他殺了三五個敵人,亦是個極好的開端。
謝琰有心說服李和,往漠北走一遭,亦讓慕容若勸說李都督。不料,李都督與李和兩位老將並不同意,認為漠北草原上如今情勢詭譎,卷入其中隻會失去大唐冷眼旁觀的立場。若是假扮商隊或馬賊則更加危險——薛延陀人哪裏舍得這種就掛在嘴邊的肥肉?恐怕到時候會淪落到數個部落一起爭搶圍剿的境地。不如就此讓那群餓狼彼此狠狠地撕咬一番,無論能內耗多少,皆是大唐得利。
於是,謝琰便隻能繼續待在軍營中練兵。不過,也因這迴屬下們都報上了功勞,至少能升一二轉的緣故,大家都對他無比信服。便是先前由於他太過年少,而對他心懷不滿的隊正吳六,如今也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隻恨不得天天替他端茶倒水,時時聽他訓斥。
郭樸這迴足足殺了十來個敵人,以郭巡的人脈,應當能讓他取得二轉功勳。眼見著軍功即將趕上隊中其他府兵,隊正、副隊正卻都沒有任何空缺,多少有些阻礙了他的升遷之途。不過,他倒是漸漸放平了心態,沒有再著急。橫豎已經在上峰麵前留了名號,若有機會,謝琰必不會忘記提拔他。以謝琰的能耐,恐怕底下這一群拿得出手的親信,日後都會有不小的前程,他隻須緊緊跟著就是了。
收到謝琰傳迴的訊息後,迴到莊園中休整了幾日的李遐玉頗有些失落。不過,思及自己湧動不安的情緒,且已然許久不曾陪伴柴氏,她很快便歸了家。祖孫兩個帶上孫秋娘,一同去了縣城外的天心尼寺齋戒誦經。
轉眼之間,初夏再至。此時雖然已經漸漸炎熱起來,但時不時清風徐徐,依舊是舉家出遊、宴飲玩樂的好時候。又逢休沐之日,兩騎飛奔而來,在李宅門前勒馬停下。大管事李勝迎了出來,笑眯著眼:“兩位郎君可算是迴來了。某方才接到消息,姑臧夫人已經到了靈州,在新購的別院中安置下來了。阿郎與娘子皆不在家中,玉郎正在進學念書,某實在做不得主,兩位郎君可有何吩咐?”
跳下馬的孫夏立時便呆住了,漲紅了臉,半晌都說不出話來。謝琰瞥了瞥他,微微一笑:“姑臧夫人不同旁的長輩,我們很該馬上去拜訪才是。若是太遵從繁文縟節,恐怕夫人才會不歡喜。不如,你先替我們送張帖子去問候一聲罷,就說我們立刻前去拜會。祖母、阿玉與二娘仍在天心尼寺?可已遣人去給她們報信?”
“娘子原本便定在今日歸家,所以某尚未派人前去。”李勝迴道。
謝琰便又翻身上馬:“我去帶個信,順便將她們接迴來。阿玉、二娘都須得隨我們一同去才好。另外,你再給都督府的十娘子、慕容郎君捎個信。憨郎,你且帶著玉郎先往靈州趕,到時候在城門外等著我們便是。”說罷,他便撥馬離開了,隻留下孫夏仍立在原地發愣。李勝與周圍的仆從見狀,皆忍不住搖著首笑了起來:李家多少年都不曾有什麽喜事了,這迴他們都打算大展身手,好好準備一番。
天心尼寺就在弘靜縣城郊外,謝琰催馬快行,不多時便來到尼寺外。這間尼寺前後共有三進,第一進為供奉佛祖菩薩的正殿、側殿以及鍾樓、鼓樓;第二進是比丘尼與居士們居住的靜室、寮舍;第三進則是專供官眷們齋戒靜修的精舍院落。因甫修繕不久的緣故,殿堂皆雕欄畫棟,階前開滿了芍藥,既有寺觀的莊重,又頗帶幾分華美。
守候在寺門前的年幼比丘尼正在打掃,見有男檀越進來,禁不住悄悄瞧了幾眼。旁邊的年長比丘尼輕輕咳嗽一聲,抬首向著謝琰雙手合十行禮。謝琰亦合十迴禮,目不斜視地往裏而去。因李家常年在天心尼寺齋戒、做道場,施舍了不少香油錢的緣故,他已經來過尼寺多迴。寺中的比丘尼早已認識他,若無女眷格外看重禮節須得迴避,便不會詢問阻攔。
柴氏最常住的精舍中植滿了牡丹與芍藥,此時各色花朵累累,景致正好,可惜卻無人欣賞。謝琰走入月洞門內,一眼便瞧見守候在東廂房前的思娘與念娘。廂房的門緊閉,裏頭隱約傳來低低的兩句誦經聲,令他的腳步略微停了停。
雖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隻恨不得能立刻疾走過去瞧一瞧心上人,謝琰卻仍舊按捺住滿心的思念,步伐一轉,先去正房拜見柴氏。將姑臧夫人已至的消息相告之後,柴氏略作思索:“你安排得很妥當。能立刻見到你們,姑臧夫人才會歡喜,倒也不必拘泥什麽安置妥當後再見麵的禮節。不過,且別太過匆忙,自家中帶些禮物過去才不會失禮。去罷,將元娘與二娘都帶過去。”
“是。”謝琰行禮告退,而後便飄然去見李遐玉。
兩個貼身侍婢見他來了,才想通報,卻被他製止了。推門入內,就見李遐玉正端坐在簡陋的鬆木書案邊,舉筆抄寫經書,一邊抄寫一邊輕輕念誦。她微微俯著首,眼睫如羽扇般上下飄動著,遮住了那雙動人的烏黑眸子。挺直而小巧的鼻下,柔嫩飽滿的櫻唇時不時淺啟,教人實在是看得轉不開眼去。
謝琰立在門邊凝視著她,好半晌,才舉步輕輕來到她身側,垂眼看去。李遐玉仿佛並未發覺他的到來,心無旁騖地繼續抄寫,提筆蘸墨,經折上的字皆是極為漂亮的飛白書,足可拿出去當作法帖。而她身畔另一側已經堆滿了經折,也不知每日都抄寫了多久,卻讓他不由得有些心疼起來。
於是,謝琰不聲不響地在她身旁坐下,亦從筆山上選了一支狼毫,舉筆點墨抄經。他用的是力透紙背、鋒芒畢露的行書,速度極快。兩人就這樣坐在一處,同時筆走龍蛇,雖然靜默無聲,瞧上去卻分外和諧相稱,猶如神仙眷侶一般。
念娘與思娘對視一眼,勉強壓下心中暗生的疑竇,繼續退到門外,維持靜默。
謝琰從未背過佛經,對經文有些生疏,抄得斷斷續續。李遐玉抄完一卷,他堪堪抄了半卷,便同時擱下了筆。
李遐玉禁不住睇了他一眼,黑白分明的雙眸中滿是笑意:“便是阿兄有心幫我抄經,心不誠,半途而廢,亦是不作數的。”
“權當作習字就是了。”謝琰勾起唇角,迴道,又將姑臧夫人之事與她說了。
李遐玉自是欣喜非常:“說來,也有些年頭不曾見夫人了,咱們立刻就走罷。祖母可有什麽吩咐?思娘,去將二娘喚過來,讓她多帶些最近繡的香囊與經卷,也正好送人。”她喜愛臨摹法帖,來到天心尼寺後,除了習武之外便成日抄經不止;而孫秋娘則是每日隻抄一卷,其餘時候不是看她抄經,便是繼續做她的女紅針黹。大半個月下來,兩人都頗有積累。
“你抄的經書也挑幾折送過去罷,心誠則靈。”謝琰接道,隨意地翻開那些經折,挑了幾份他最為欣賞的。李遐玉深信他的眼光,看也不看,便命念娘取來檀木盒子,將經折都安放妥當。
“阿姊!”孫秋娘住在西廂房中,很快便趕了過來,有些緊張,“經卷送給姑臧夫人,香囊送給阿嫂,她們會喜歡麽?”
“你的女紅做得這般好,誰不喜歡呢?”李遐玉笑著寬慰她,“安心罷。”
孫秋娘這才略微鬆了口氣:“那我再去挑一挑,阿姊與謝家阿兄稍等片刻。”說罷,她便又急匆匆地提裙奔了迴去。原本今日便要離開天心尼寺,該收拾的都已經收拾妥當了,她要從那些封好的箱籠裏找出合適的禮物,也須得費些時間。
不過,這正合謝琰之意——他總算得了機會與意中人單獨相處,於是便帶著李遐玉來到院中的牡丹芍藥叢內,低聲細語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十八章 靈州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