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經事先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麽,且還有人一遍又一遍的告訴過需要如何應對,可是當災難真正發生的時候,張氏腦中忽然就變得一片空白。大地不停的在顫動,愈演愈烈,周遭的人群麵帶驚恐惶恐不安,尖叫哀嚎聲不絕於耳,她控住不住的被同化,想跟著人群一起哀嚎尖叫四處奔逃。
幸得有劉駿馳在一旁強行抓住她跟兩個孩子,帶著他們一起撲倒在地,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她們。
這短短的時間,讓她覺得仿佛一生一樣的漫長。
“阿珍,你看,那便是淑妃娘娘。”劉駿馳的聲音忽然自頭頂上方傳來。
張氏腦中仍舊一片空白,聞言,下意識的抬起頭來看了劉駿馳一眼,又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緊接著,她便看見了這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一幕。
以崩裂的大地,倒塌的戲台為背景,在橫七豎八躺倒在地哀嚎不斷的百姓中,那道纖細的身影格外的顯眼。妃色襖裙雪白的狐裘,包裹著曼妙的身段,如瀑長發披散著,落滿肩上。她背靠著一塊凸出地表的岩石,正俯身去撿東西,手指纖長蔥白如玉。
張氏就這般呆呆的瞧著那人從裙邊撿起素色麵巾,正準備戴迴去,好似察覺到了她的目光,微微抬起頭來,兩人的目光便對上了。
張氏這才看清她的容貌,遠山為眉,秋水為眸,唇不點而朱,當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然而讓她印象最為深刻的,卻不是她的容貌,而是她此刻的表情,一派淡然鎮定自若,仿佛不曾發生過什麽一樣。
兩人對視片刻,那人微微牽起唇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來,朝她點了點頭,便收迴了目光,繼續方才未做的事,將麵巾戴了迴去,而後手撐著岩石站起身子來,放眼四顧之後,便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了。
直到那人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範圍之類,又過了許久,張氏都沒迴過神來,還是劉駿馳在耳邊喚了她好幾遍,“阿珍,阿珍……”她這才迴過神來。
“可是瞧見了?”劉駿馳問她。
張氏點頭,“嗯。”
劉駿馳不知怎的,忽然感歎道,“話本傳記中隻說她容顏傾城世所罕見,卻不見寫她見識淵博膽色過人,這樣的女子,時間大多數的男子都隻能仰望。”
張氏乃是涇縣出了名的醋壇子,可如今自家夫君這般當麵誇獎別的女人,她竟然沒覺得心理發酸,呆怔了片刻之後,竟然還點頭表示讚同。
——
地震過後,顧傾城從原地站起身來,舉目四望之後,便朝著人群最為混亂的地方走去。
這樣的災難,即便放到現在,也無法做到人人冷靜,更何況封建迷信盛行的古代。是以,盡管她事先已經盡力做好了防護措施,臨到災難真正發生的時候,場麵還是幾乎完全失去控製。臨時找來的那些年輕人,在短時間的培訓之後,大多都做得非常出色,雖然自身也害怕恐懼,卻始終記得她的話,若是實在控製不住,那邊直接將身邊的人緊緊抱住別鬆手,盡量避免人群四處奔逃時,發生踩踏,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城中的所有醫館藥房,但凡是懂得藥理的人,事先都被連夜帶到了縣衙之中,統計完所擅長的本事與能力大小之後,被簡單的分為幾組,各司其職。地震還未發生之前便全被聚在一起,由專人保護,地震發生的時候,優先保證他們的安全,待地震過後,第一時間通知他們去進行災後救援。
顧傾城在橫七豎八躺倒的百姓中間穿行,幫著那些大夫學徒救治與安置受傷者。如此過了大半天的時間,才勉強將災難現場的百姓安置好。
之後王捕頭過來向她稟告傷亡人數,涇縣數萬百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被疏散到郊外平坦開闊的地方,地震過後,死亡人數多達八十餘人,受傷人數更是超過三百人。
顧傾城聽聞之後,沉默不語,隻覺得心中悶得難受。
王捕頭見狀,安慰道,“娘娘,別難過,你已經盡力了。相比七十年前那次災難,甚至與晉國有史以來發生過的災難相比,這一次的損失,都是最小的。你是小的見過,最仁慈的人。”
顧傾城點頭,道,“還要勞煩王捕頭再去將亡故的百姓統計一下,以便本宮作出安排。”
王捕頭應下之後,匆匆離去。
顧傾城看著地震後滿目瘡痍的大地,不由得苦笑。是啊,她心裏清楚她已經盡力了,就像王捕頭所說的,這次的損失相比以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是那是幾十條鮮活生命,而不僅僅隻是蒼白的數字,不能因為少就忽略不計。
她可以毫無心理壓力的要求宋鴻逸處死楚念容,那是因為那個女人不止一次想要她的命,來而不往非禮也,她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麵對這些平民百姓的時候,她就無法維持那種心態。她還記得她帶著人四處查探情況的時候,去向那些人家問詢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十分友好的迴答了她的問題。
劉駿馳穿過雜亂的人群走了過來,負手行禮後,道,“下管代涇縣所有百姓,拜謝娘娘!”
顧傾城微微搖頭,“這是本宮應當做的。”她抬眼往縣城方向看去,歎道,“此次地震頗為強烈,城中房屋怕是多數倒塌了,錢財損失無法計量,大多數百姓雖然幸運的活了下來,但是此後的生計也是一大難題,本宮會盡量想辦法的,劉大人如今要做的,便是安撫好百姓。”
劉駿馳聽她提起這個問題,心情也不由得沉重起來。隻是這事根本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縣令能解決的,糾結片刻之後,便也放下了,行禮之後便退下了。
——
涇縣發生地龍翻身之後,劉駿馳便讓人快馬加鞭上報京城,幾天之後,宋鴻逸便得知了此事。
當時恰是早朝的時候,報信之人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兒將此事上稟的時候,當即便有素來看不過顧傾城行事乖張的禦史跪下上奏,道,“陛下,顧淑妃竟敢這般勞民傷財的大肆舉辦壽宴,且還幹涉當地朝廷官員,封閉城門阻攔百姓進城,懇請陛下從重處罰!”
宋鴻逸聞言,麵上當即浮起冷笑,揚起手中的奏折便朝著跪在地上的禦史砸去,罵道,“你們一個個的成日裏就知道盯著她,雞蛋裏邊挑骨頭的尋她錯處,但凡有一丁點出格,你們便像是嗅到腥味一般,全湊上來攀扯撕咬,朕就不明白了,她一個弱女子,究竟礙著你們什麽了!”
“以前的事就不提了,就今日這事,朕倒是要跟你們好好說道一下。傾城進宮已有近十年的時間,在場諸位可曾有誰聽說過,她大肆操辦過一次生辰宴?你們如今說不出來了吧,朕告訴你們,闔宮上下,沒有一個人知道她的生辰具體是什麽時候,朕不知道,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
“她此次離宮走得悄無聲息,宮中亦是無人知曉,去往天水山莊是為修養身子,她何故會反常的讓百姓擾她清淨!”
“朕一年花那麽多俸祿養你們這些人,不是為了讓你們去為難一個弱女子,而是讓你們憂心民生社稷!”
“看看吧,這是與涇縣八百裏加急一道送來的文書,傾城她憐惜涇縣百姓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自願捐獻一年月銀及首飾若幹,隻求為涇縣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你們苦讀聖賢書數十年,卻還比不過一介女子,朕都替你們感到羞愧!”
宋鴻逸已經許多年不曾在朝堂上表現得這般憤怒了,他剛登基的那兩年,時局有些動蕩,是以脾氣躁動了一些,時常會當著百官的麵嗬斥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123言情山穩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之後,他的性子便沉靜下來,漸漸做到喜怒不顯於色。
其餘的禦史原本還想說些什麽,見他這般憤怒,紛紛嚇的閉嘴了。且仔細想過他說的話,亦是句句在理。
片刻的安靜之後,有心思細膩的人尋到了關鍵,鬥膽上前請奏道,“淑妃娘娘深明大義,有菩薩心腸,實乃百姓之幸,臣願捐贈三月奉銀,為涇縣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宋鴻逸聞言,麵色這才好看了一些,道,“愛卿有心了。”這便算是表態了。
有了這個例子,餘下的人紛紛效仿,大多都是捐了奉銀,或一個月或兩個月,最多的就是三個月了,後來更是有人捐出衣物糧食等,也不知是想另辟奇徑還是囊中羞澀。
總之,情況朝著顧傾城所預期的方向發展,這是好事。
——
涇縣地龍翻身一事,外麵最先知道消息的,是距離涇縣最近的源縣。消息一陣風一般很快在縣上傳開,傳遍大街小巷,無人不知。
各人知情後反應如何,不必贅述。
宋承鄞得知消息的時候,心中雖然憐惜涇縣百姓,但也隻是憐惜而已,可是得知顧傾城也在涇縣之後,卻是再也坐不住。甚至顧不上與同窗學子交代一聲,便匆匆離開課堂,往書院大門跑去。他一路隻顧著奔跑,書院看門的護院一時之間竟然也沒攔下他。
山路難走曲折崎嶇,他幾次反應不及摔倒在地,卻是顧不得疼痛,爬起來繼續跑。
快要跑到山下的時候,遠遠瞧見一道熟悉的身影,立於崎嶇的山路盡頭,素衣狐裘,長發如墨,玉簪輕挽,雖麵戴輕紗,卻能瞧見那雙眼裏平靜淡然的情緒,一如初見。他幾乎以為自己因為太過想念而出現幻覺了,踉蹌著跑進了才發現,竟然是真的。
他三兩步奔過去,整個人撲進顧傾城懷中,險些將顧傾城撲倒在地。
“母妃,母妃,你沒事就好,沒事就好……”他埋首在她懷中說道,聲音沉悶,且有些哽咽。
顧傾城攬著他的肩膀將他抱住,一邊輕輕拍著他的背,動作極盡溫柔,卻是說出不相幹的話來,“記住了,以後別再叫母妃,改叫我姐姐。”
宋承鄞聞言,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整個人都呆住了。
☆、第41章
對宋承鄞來說,從母親到姐姐,這個跨度大的簡直快突破天際了,所以顧傾城話音才落下,他整個人就都懵了。身體一下子僵住,呆愣愣抬起頭去看她。
顧傾城鬆開手放開他,又摸了摸他的頭,這才站起身來,牽起他的手,“走吧,我送你迴書院去。”
宋承鄞仍舊沒迴過神來,任由她拉著,跟著她走。
他們走迴到書院的時候,兩個守門的護院還在交談,無法斷定方才跑掉的人是誰,因為今年新來了許多學子,他們還沒把人給認熟。正猶豫著要不要去向山長稟告,視線餘光便瞧見斜側走來兩道身影。一男一女,女子素衣狐裘,輕紗覆麵,雖瞧不見容貌如何,但那周身氣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少年則是穿著書院為學子定製的衣衫,應當是方才跑掉的那人。
兩個護院已在白鹿書院守了幾年的山門,不管對任何人都保持著恭敬的態度,畢竟書院名氣擺在那裏,雖然比不得國子監,進出皆權貴,但曆屆科舉榜上有名的卻不在少數,指不定你今日得罪的人,他日就金榜題名榮歸故裏。
瞧見宋承鄞歸來,二人這便舒了一口氣,其中一人道,“書院有規矩,非休沐日,學子若要離開書院,需得到山長或先生的許可,還望小公子下次莫要再犯,叫我們做下人的不好交代。”
不等宋承鄞迴話,顧傾城便接道,“抱歉,令弟給二位添麻煩了。他方才聽聞涇縣的事故,擔心我的安危,才會衝動不顧後果。”
古代的讀書人重規矩禮儀,顧傾城可不想宋承鄞身上背負任何黑點,本來他得入白鹿書院,便是因為之前的意外,若是再因為這樣的小事惹得先生厭棄,未免得不償失。
宋承鄞這會兒也迴過神來了,負手道,“是我一時衝動,給二位添麻煩了。”
宋承鄞雖然貴為皇子,然而因為種種意外疊加,致使徒有其名,卻從未享受到皇子該有的待遇,後來雖然跟在顧傾城身邊,但因時間過短,遠遠稱不上是養尊處優,再加上了有了顧傾城放低身段在前,這會兒給人道歉,一點都沒覺得不應該。
白鹿書院學子大多謙遜,兩位護院也沒覺得這兩人的態度有什麽特別的,然而多年後,他們的身份大白時,兩位護院險些沒被嚇死。兩位護院點過頭便給宋承鄞放行了,至於顧傾城隻能止步於門前,因為書院有定下規矩,非休沐日以及特殊情況,家屬不得入內。
顧傾城站在門口看著宋承鄞步入書院,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範圍內,這才收迴目光,朝兩位護院微微頷首,而後轉身離開。
顧傾城走過第一個轉角處,忽然聽得旁邊有人問,“你什麽時候,有了這麽大一個孩子?”她扭頭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便瞧見了熟悉的身影立於山路裏側。“你離開的那段時間裏,無意間瞧見這個孩子的眼神,覺得似曾相識,便起了心思收養他。”
那人聞言,沉默片刻,道,“你此次費盡心思出宮,莫不是為了他?”
顧傾城笑道,“你怎麽會把我想得這麽好,我永遠都不會是那種付出大代價卻為了別人好的人,我很自私,所做的任何事,無論好壞,都是有目的的。”她頓了頓,又道,“當初救你,也是有目的的。你看,你傷勢康複之後,不是就一直被困在我身邊嗎。所以,永遠不要將我想成一個好人。”
那人自此沉默不語,身影也消失在顧傾城視線裏。她見狀輕笑出聲,麵上竟是露出愉悅的表情來。
從半山腰到山腳下的路很快便走完了,山路的盡頭,柳紅柳綠正坐在馬車上。顧傾城走了過去,由兩人扶著上了馬車,放下門簾子後,車夫便趕著馬車朝縣上駛去。
柳紅與張銘買下的院子,在縣城裏算不得是最好的,但也不至於墊底。那附近住的大多是兩座書院中的學子家屬。就是現代為了照顧讀初中高中的孩子而在學校附近租房買房就近工作的人都不在少數,更何況是古代。源縣兩座書院幾乎可與國子監齊名,慕名而來的學子多不勝數,自然會有父母親眷不遠千裏前來照顧飲食起居,說白了也就是陪讀。
大多數時候,跟讀書人打交道都是比較容易的。
柳青柳紅買下的院子,左鄰右舍人家的孩子,恰好都是白鹿書院的學子。孩子們有緣成為同窗,其父母會前來拜訪新鄰居,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隻是他們之前過來的時候,隻見到柳紅與張銘二人,得知主人不在,隻得帶著遺憾離開了。
今日張銘趕著馬車路過之時,恰好碰見其中一家人的大門打開,主人剛好要出門,他便順道問候了一番。李夫人也順口問道,“張小哥這是去哪兒來啊?”
張銘笑著迴道,“去接我家主子歸來。”
李夫人聞言,道,“你家主子事兒辦完了呀?”
張銘點頭應是,又道,“不知李夫人何時得空閑,我家主子好上門拜訪。”
李夫人道,“我不過是來照顧連祁的,隨時都得空。”
張銘便道,“那就不打擾夫人了,張某告辭。”說罷,便趕著馬車走了。
李夫人原本是要去首飾鋪子瞧瞧上新貨了沒,這會兒恰巧碰見張銘趕車迴來,又說去接了主子。之前她與另一位鄰裏王夫人曾交談過,瞧著這家的丫鬟車夫談吐得當,竟都是能識文斷字,便不由得有些好奇,這家的主子是何許人也。於是也不忙著走了,就站在門前往隔壁看去。
那廂,馬車停穩之後,張銘便跳下車來,伸手掀開簾子,片刻之後,便瞧著兩個姑娘從馬車上下來,遠遠瞧著,其中一人像是之前見過的柳紅,卻又有些變化。繼續看下去,便瞧見一隻素手自車內伸出,那肌膚白皙的晃人眼,緊接著便瞧見一個女子自車內出來,由兩個丫鬟扶著下了馬車。
素衣狐裘,長發如墨,竟是梳著少女的發式,麵上戴著輕紗,瞧不見容貌。
李夫人心中十分驚訝,這家的主子竟是個未出閣的女子,當即便打消了要去首飾鋪子的心思,轉而去往隔壁人家,去找王夫人說道去了。
——
顧傾城步入院中,一邊走著,問道,“毗鄰的兩戶人家,可曾打聽過了?”
柳紅迴道,“都打聽過了,都是商戶人家。”
既然柳紅都打聽過了,那必然是暫時沒發現有什麽不妥之處,顧傾城便不再詢問。
這是一個三進的院子,入得宅門,再穿過垂花門,便是正院了。三間正房按照顧傾城的要求,被打穿了連成一間,僅用繡屏與帷幔分隔成內間外間。
顧傾城入得屋內,徑直走到軟榻上坐下,接過柳紅遞來的茶盞,淺抿了一口,道,“我有些乏了,你們都退下吧。”之前幾日一直在為地震之事提心吊膽,待一切安頓好後,又馬不停蹄的從涇縣趕來,直接便去了白鹿書院,直到這會兒才算是真正閑了下來,疲乏的感覺一下子襲來,她便困的不行,多走一步都懶得。
幾個伺候的人都了解她的習慣,聞言一一退下了。
聽得門被輕輕關上的聲音後,顧傾城伸手解下身上的狐裘,隨意丟到一旁,而後整個人躺倒在軟榻上,順手撈過一旁的引枕抱在懷中,又拉過被子蓋上,很快便睡去了。
睡得迷迷糊糊之間,她感覺到身體被被子卷住,而後被抱離軟榻。她不滿的輕哼兩聲,下一刻便感覺到身體再度落入榻上。她輕輕翻滾兩下之後,再度沉沉睡去。
——
幸得有劉駿馳在一旁強行抓住她跟兩個孩子,帶著他們一起撲倒在地,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她們。
這短短的時間,讓她覺得仿佛一生一樣的漫長。
“阿珍,你看,那便是淑妃娘娘。”劉駿馳的聲音忽然自頭頂上方傳來。
張氏腦中仍舊一片空白,聞言,下意識的抬起頭來看了劉駿馳一眼,又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緊接著,她便看見了這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一幕。
以崩裂的大地,倒塌的戲台為背景,在橫七豎八躺倒在地哀嚎不斷的百姓中,那道纖細的身影格外的顯眼。妃色襖裙雪白的狐裘,包裹著曼妙的身段,如瀑長發披散著,落滿肩上。她背靠著一塊凸出地表的岩石,正俯身去撿東西,手指纖長蔥白如玉。
張氏就這般呆呆的瞧著那人從裙邊撿起素色麵巾,正準備戴迴去,好似察覺到了她的目光,微微抬起頭來,兩人的目光便對上了。
張氏這才看清她的容貌,遠山為眉,秋水為眸,唇不點而朱,當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然而讓她印象最為深刻的,卻不是她的容貌,而是她此刻的表情,一派淡然鎮定自若,仿佛不曾發生過什麽一樣。
兩人對視片刻,那人微微牽起唇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來,朝她點了點頭,便收迴了目光,繼續方才未做的事,將麵巾戴了迴去,而後手撐著岩石站起身子來,放眼四顧之後,便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了。
直到那人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範圍之類,又過了許久,張氏都沒迴過神來,還是劉駿馳在耳邊喚了她好幾遍,“阿珍,阿珍……”她這才迴過神來。
“可是瞧見了?”劉駿馳問她。
張氏點頭,“嗯。”
劉駿馳不知怎的,忽然感歎道,“話本傳記中隻說她容顏傾城世所罕見,卻不見寫她見識淵博膽色過人,這樣的女子,時間大多數的男子都隻能仰望。”
張氏乃是涇縣出了名的醋壇子,可如今自家夫君這般當麵誇獎別的女人,她竟然沒覺得心理發酸,呆怔了片刻之後,竟然還點頭表示讚同。
——
地震過後,顧傾城從原地站起身來,舉目四望之後,便朝著人群最為混亂的地方走去。
這樣的災難,即便放到現在,也無法做到人人冷靜,更何況封建迷信盛行的古代。是以,盡管她事先已經盡力做好了防護措施,臨到災難真正發生的時候,場麵還是幾乎完全失去控製。臨時找來的那些年輕人,在短時間的培訓之後,大多都做得非常出色,雖然自身也害怕恐懼,卻始終記得她的話,若是實在控製不住,那邊直接將身邊的人緊緊抱住別鬆手,盡量避免人群四處奔逃時,發生踩踏,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城中的所有醫館藥房,但凡是懂得藥理的人,事先都被連夜帶到了縣衙之中,統計完所擅長的本事與能力大小之後,被簡單的分為幾組,各司其職。地震還未發生之前便全被聚在一起,由專人保護,地震發生的時候,優先保證他們的安全,待地震過後,第一時間通知他們去進行災後救援。
顧傾城在橫七豎八躺倒的百姓中間穿行,幫著那些大夫學徒救治與安置受傷者。如此過了大半天的時間,才勉強將災難現場的百姓安置好。
之後王捕頭過來向她稟告傷亡人數,涇縣數萬百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被疏散到郊外平坦開闊的地方,地震過後,死亡人數多達八十餘人,受傷人數更是超過三百人。
顧傾城聽聞之後,沉默不語,隻覺得心中悶得難受。
王捕頭見狀,安慰道,“娘娘,別難過,你已經盡力了。相比七十年前那次災難,甚至與晉國有史以來發生過的災難相比,這一次的損失,都是最小的。你是小的見過,最仁慈的人。”
顧傾城點頭,道,“還要勞煩王捕頭再去將亡故的百姓統計一下,以便本宮作出安排。”
王捕頭應下之後,匆匆離去。
顧傾城看著地震後滿目瘡痍的大地,不由得苦笑。是啊,她心裏清楚她已經盡力了,就像王捕頭所說的,這次的損失相比以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是那是幾十條鮮活生命,而不僅僅隻是蒼白的數字,不能因為少就忽略不計。
她可以毫無心理壓力的要求宋鴻逸處死楚念容,那是因為那個女人不止一次想要她的命,來而不往非禮也,她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麵對這些平民百姓的時候,她就無法維持那種心態。她還記得她帶著人四處查探情況的時候,去向那些人家問詢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十分友好的迴答了她的問題。
劉駿馳穿過雜亂的人群走了過來,負手行禮後,道,“下管代涇縣所有百姓,拜謝娘娘!”
顧傾城微微搖頭,“這是本宮應當做的。”她抬眼往縣城方向看去,歎道,“此次地震頗為強烈,城中房屋怕是多數倒塌了,錢財損失無法計量,大多數百姓雖然幸運的活了下來,但是此後的生計也是一大難題,本宮會盡量想辦法的,劉大人如今要做的,便是安撫好百姓。”
劉駿馳聽她提起這個問題,心情也不由得沉重起來。隻是這事根本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縣令能解決的,糾結片刻之後,便也放下了,行禮之後便退下了。
——
涇縣發生地龍翻身之後,劉駿馳便讓人快馬加鞭上報京城,幾天之後,宋鴻逸便得知了此事。
當時恰是早朝的時候,報信之人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兒將此事上稟的時候,當即便有素來看不過顧傾城行事乖張的禦史跪下上奏,道,“陛下,顧淑妃竟敢這般勞民傷財的大肆舉辦壽宴,且還幹涉當地朝廷官員,封閉城門阻攔百姓進城,懇請陛下從重處罰!”
宋鴻逸聞言,麵上當即浮起冷笑,揚起手中的奏折便朝著跪在地上的禦史砸去,罵道,“你們一個個的成日裏就知道盯著她,雞蛋裏邊挑骨頭的尋她錯處,但凡有一丁點出格,你們便像是嗅到腥味一般,全湊上來攀扯撕咬,朕就不明白了,她一個弱女子,究竟礙著你們什麽了!”
“以前的事就不提了,就今日這事,朕倒是要跟你們好好說道一下。傾城進宮已有近十年的時間,在場諸位可曾有誰聽說過,她大肆操辦過一次生辰宴?你們如今說不出來了吧,朕告訴你們,闔宮上下,沒有一個人知道她的生辰具體是什麽時候,朕不知道,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
“她此次離宮走得悄無聲息,宮中亦是無人知曉,去往天水山莊是為修養身子,她何故會反常的讓百姓擾她清淨!”
“朕一年花那麽多俸祿養你們這些人,不是為了讓你們去為難一個弱女子,而是讓你們憂心民生社稷!”
“看看吧,這是與涇縣八百裏加急一道送來的文書,傾城她憐惜涇縣百姓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自願捐獻一年月銀及首飾若幹,隻求為涇縣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你們苦讀聖賢書數十年,卻還比不過一介女子,朕都替你們感到羞愧!”
宋鴻逸已經許多年不曾在朝堂上表現得這般憤怒了,他剛登基的那兩年,時局有些動蕩,是以脾氣躁動了一些,時常會當著百官的麵嗬斥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123言情山穩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之後,他的性子便沉靜下來,漸漸做到喜怒不顯於色。
其餘的禦史原本還想說些什麽,見他這般憤怒,紛紛嚇的閉嘴了。且仔細想過他說的話,亦是句句在理。
片刻的安靜之後,有心思細膩的人尋到了關鍵,鬥膽上前請奏道,“淑妃娘娘深明大義,有菩薩心腸,實乃百姓之幸,臣願捐贈三月奉銀,為涇縣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宋鴻逸聞言,麵色這才好看了一些,道,“愛卿有心了。”這便算是表態了。
有了這個例子,餘下的人紛紛效仿,大多都是捐了奉銀,或一個月或兩個月,最多的就是三個月了,後來更是有人捐出衣物糧食等,也不知是想另辟奇徑還是囊中羞澀。
總之,情況朝著顧傾城所預期的方向發展,這是好事。
——
涇縣地龍翻身一事,外麵最先知道消息的,是距離涇縣最近的源縣。消息一陣風一般很快在縣上傳開,傳遍大街小巷,無人不知。
各人知情後反應如何,不必贅述。
宋承鄞得知消息的時候,心中雖然憐惜涇縣百姓,但也隻是憐惜而已,可是得知顧傾城也在涇縣之後,卻是再也坐不住。甚至顧不上與同窗學子交代一聲,便匆匆離開課堂,往書院大門跑去。他一路隻顧著奔跑,書院看門的護院一時之間竟然也沒攔下他。
山路難走曲折崎嶇,他幾次反應不及摔倒在地,卻是顧不得疼痛,爬起來繼續跑。
快要跑到山下的時候,遠遠瞧見一道熟悉的身影,立於崎嶇的山路盡頭,素衣狐裘,長發如墨,玉簪輕挽,雖麵戴輕紗,卻能瞧見那雙眼裏平靜淡然的情緒,一如初見。他幾乎以為自己因為太過想念而出現幻覺了,踉蹌著跑進了才發現,竟然是真的。
他三兩步奔過去,整個人撲進顧傾城懷中,險些將顧傾城撲倒在地。
“母妃,母妃,你沒事就好,沒事就好……”他埋首在她懷中說道,聲音沉悶,且有些哽咽。
顧傾城攬著他的肩膀將他抱住,一邊輕輕拍著他的背,動作極盡溫柔,卻是說出不相幹的話來,“記住了,以後別再叫母妃,改叫我姐姐。”
宋承鄞聞言,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整個人都呆住了。
☆、第41章
對宋承鄞來說,從母親到姐姐,這個跨度大的簡直快突破天際了,所以顧傾城話音才落下,他整個人就都懵了。身體一下子僵住,呆愣愣抬起頭去看她。
顧傾城鬆開手放開他,又摸了摸他的頭,這才站起身來,牽起他的手,“走吧,我送你迴書院去。”
宋承鄞仍舊沒迴過神來,任由她拉著,跟著她走。
他們走迴到書院的時候,兩個守門的護院還在交談,無法斷定方才跑掉的人是誰,因為今年新來了許多學子,他們還沒把人給認熟。正猶豫著要不要去向山長稟告,視線餘光便瞧見斜側走來兩道身影。一男一女,女子素衣狐裘,輕紗覆麵,雖瞧不見容貌如何,但那周身氣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少年則是穿著書院為學子定製的衣衫,應當是方才跑掉的那人。
兩個護院已在白鹿書院守了幾年的山門,不管對任何人都保持著恭敬的態度,畢竟書院名氣擺在那裏,雖然比不得國子監,進出皆權貴,但曆屆科舉榜上有名的卻不在少數,指不定你今日得罪的人,他日就金榜題名榮歸故裏。
瞧見宋承鄞歸來,二人這便舒了一口氣,其中一人道,“書院有規矩,非休沐日,學子若要離開書院,需得到山長或先生的許可,還望小公子下次莫要再犯,叫我們做下人的不好交代。”
不等宋承鄞迴話,顧傾城便接道,“抱歉,令弟給二位添麻煩了。他方才聽聞涇縣的事故,擔心我的安危,才會衝動不顧後果。”
古代的讀書人重規矩禮儀,顧傾城可不想宋承鄞身上背負任何黑點,本來他得入白鹿書院,便是因為之前的意外,若是再因為這樣的小事惹得先生厭棄,未免得不償失。
宋承鄞這會兒也迴過神來了,負手道,“是我一時衝動,給二位添麻煩了。”
宋承鄞雖然貴為皇子,然而因為種種意外疊加,致使徒有其名,卻從未享受到皇子該有的待遇,後來雖然跟在顧傾城身邊,但因時間過短,遠遠稱不上是養尊處優,再加上了有了顧傾城放低身段在前,這會兒給人道歉,一點都沒覺得不應該。
白鹿書院學子大多謙遜,兩位護院也沒覺得這兩人的態度有什麽特別的,然而多年後,他們的身份大白時,兩位護院險些沒被嚇死。兩位護院點過頭便給宋承鄞放行了,至於顧傾城隻能止步於門前,因為書院有定下規矩,非休沐日以及特殊情況,家屬不得入內。
顧傾城站在門口看著宋承鄞步入書院,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範圍內,這才收迴目光,朝兩位護院微微頷首,而後轉身離開。
顧傾城走過第一個轉角處,忽然聽得旁邊有人問,“你什麽時候,有了這麽大一個孩子?”她扭頭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便瞧見了熟悉的身影立於山路裏側。“你離開的那段時間裏,無意間瞧見這個孩子的眼神,覺得似曾相識,便起了心思收養他。”
那人聞言,沉默片刻,道,“你此次費盡心思出宮,莫不是為了他?”
顧傾城笑道,“你怎麽會把我想得這麽好,我永遠都不會是那種付出大代價卻為了別人好的人,我很自私,所做的任何事,無論好壞,都是有目的的。”她頓了頓,又道,“當初救你,也是有目的的。你看,你傷勢康複之後,不是就一直被困在我身邊嗎。所以,永遠不要將我想成一個好人。”
那人自此沉默不語,身影也消失在顧傾城視線裏。她見狀輕笑出聲,麵上竟是露出愉悅的表情來。
從半山腰到山腳下的路很快便走完了,山路的盡頭,柳紅柳綠正坐在馬車上。顧傾城走了過去,由兩人扶著上了馬車,放下門簾子後,車夫便趕著馬車朝縣上駛去。
柳紅與張銘買下的院子,在縣城裏算不得是最好的,但也不至於墊底。那附近住的大多是兩座書院中的學子家屬。就是現代為了照顧讀初中高中的孩子而在學校附近租房買房就近工作的人都不在少數,更何況是古代。源縣兩座書院幾乎可與國子監齊名,慕名而來的學子多不勝數,自然會有父母親眷不遠千裏前來照顧飲食起居,說白了也就是陪讀。
大多數時候,跟讀書人打交道都是比較容易的。
柳青柳紅買下的院子,左鄰右舍人家的孩子,恰好都是白鹿書院的學子。孩子們有緣成為同窗,其父母會前來拜訪新鄰居,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隻是他們之前過來的時候,隻見到柳紅與張銘二人,得知主人不在,隻得帶著遺憾離開了。
今日張銘趕著馬車路過之時,恰好碰見其中一家人的大門打開,主人剛好要出門,他便順道問候了一番。李夫人也順口問道,“張小哥這是去哪兒來啊?”
張銘笑著迴道,“去接我家主子歸來。”
李夫人聞言,道,“你家主子事兒辦完了呀?”
張銘點頭應是,又道,“不知李夫人何時得空閑,我家主子好上門拜訪。”
李夫人道,“我不過是來照顧連祁的,隨時都得空。”
張銘便道,“那就不打擾夫人了,張某告辭。”說罷,便趕著馬車走了。
李夫人原本是要去首飾鋪子瞧瞧上新貨了沒,這會兒恰巧碰見張銘趕車迴來,又說去接了主子。之前她與另一位鄰裏王夫人曾交談過,瞧著這家的丫鬟車夫談吐得當,竟都是能識文斷字,便不由得有些好奇,這家的主子是何許人也。於是也不忙著走了,就站在門前往隔壁看去。
那廂,馬車停穩之後,張銘便跳下車來,伸手掀開簾子,片刻之後,便瞧著兩個姑娘從馬車上下來,遠遠瞧著,其中一人像是之前見過的柳紅,卻又有些變化。繼續看下去,便瞧見一隻素手自車內伸出,那肌膚白皙的晃人眼,緊接著便瞧見一個女子自車內出來,由兩個丫鬟扶著下了馬車。
素衣狐裘,長發如墨,竟是梳著少女的發式,麵上戴著輕紗,瞧不見容貌。
李夫人心中十分驚訝,這家的主子竟是個未出閣的女子,當即便打消了要去首飾鋪子的心思,轉而去往隔壁人家,去找王夫人說道去了。
——
顧傾城步入院中,一邊走著,問道,“毗鄰的兩戶人家,可曾打聽過了?”
柳紅迴道,“都打聽過了,都是商戶人家。”
既然柳紅都打聽過了,那必然是暫時沒發現有什麽不妥之處,顧傾城便不再詢問。
這是一個三進的院子,入得宅門,再穿過垂花門,便是正院了。三間正房按照顧傾城的要求,被打穿了連成一間,僅用繡屏與帷幔分隔成內間外間。
顧傾城入得屋內,徑直走到軟榻上坐下,接過柳紅遞來的茶盞,淺抿了一口,道,“我有些乏了,你們都退下吧。”之前幾日一直在為地震之事提心吊膽,待一切安頓好後,又馬不停蹄的從涇縣趕來,直接便去了白鹿書院,直到這會兒才算是真正閑了下來,疲乏的感覺一下子襲來,她便困的不行,多走一步都懶得。
幾個伺候的人都了解她的習慣,聞言一一退下了。
聽得門被輕輕關上的聲音後,顧傾城伸手解下身上的狐裘,隨意丟到一旁,而後整個人躺倒在軟榻上,順手撈過一旁的引枕抱在懷中,又拉過被子蓋上,很快便睡去了。
睡得迷迷糊糊之間,她感覺到身體被被子卷住,而後被抱離軟榻。她不滿的輕哼兩聲,下一刻便感覺到身體再度落入榻上。她輕輕翻滾兩下之後,再度沉沉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