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謝三太太的幫忙,朱福在湖州城的點心鋪子辦得十分順利,半個月的功夫不到,就將一切都準備妥當了。
之前在鬆陽縣的時候,因為有謝逸在,事先廣告打得好,所以很多湖州城的富家太太們都吃過朱福做的點心。此番見湖州也開了一家福記,自然慕名而來,第一天的生意,就賺了在鬆陽縣時候當天的三倍多。
朱福知道在湖州做生意會比縣城好很多,但是也沒有想到,竟然利益翻倍。
按照這樣的架勢下去,再過個幾個月,絕對可以開第二家。
將賺來的錢去錢莊換成了一錠錠銀子,然後抽了兩錠出來,其它的銀子鎖在櫃子裏麵。
“宋叔,這裏就交給你了,我出去一趟。”朱福跟掌櫃的打了一聲招唿,就牽著妹妹的手往外麵走。
暖姐兒開心,晃著身子走到姐姐身邊,看了看她手上攥著的銀子,仰頭問:“二姐姐,拿著錢咱們去買什麽啊?你拿了好多錢啊,咱們是不是要買很多東西?”
朱福點頭:“謝大人已經派人去縣裏請了奶奶來,咱們總得給奶奶買些禮物,到時候送給謝三太太。”
暖姐兒這些天也聽到了一些風聲,說這謝三太太就是她走失多年的小姑姑,她抓了抓腦袋,覺得很開心。難怪她那麽喜歡小九妹妹呢,她也喜歡謝三太太,原來她們就是自己的姑姑跟表妹啊。
朱福帶著妹妹去了首飾店,想著謝三太太不愛戴金銀朱釵,隻愛戴玉飾,就擇了塊碧玉簪子,又順帶給衛三娘跟朱喜選了玉鐲,給妹妹跟謝九買了耳墜。又去書齋給貴哥兒、壽哥兒還有謝七一人買了一套文房四寶。
暖姐兒抓著玲瓏剔透的玉墜子,開心地掛在耳朵上:“二姐姐,我美嗎?”
“美。”朱福摸了摸妹妹腦袋,將銀子付了,牽著妹妹迴家。
知州府很熱鬧,大門外麵停著兩輛馬車,暖姐兒跳過去圍著馬車轉:“肯定奶奶他們來了,奶奶來嘍。”說罷就揮著兩條小短腿,隻往院子裏麵跑去,“奶奶!”
謝三太太當初是被拐子拐走的,被拐的時候才四歲不到,有些記憶已經很模糊。她隻知道,自己不是嶽家親生閨女,但是親生父母姓甚名誰,家住哪裏,也什麽都不記得了。以前氣親爹親娘沒有來找自己,可是真當見到親娘的時候,謝三太太還是抱著郭氏哭了。
“桃花,快,讓我看看你手腕上的胎記。”郭氏顯然還很興奮,她找了閨女這麽些年,今天終於有人跟她說,閨女找著了,她得要仔細確認一下,但見到謝三太太手上那塊明顯的朱紅色桃形胎記的時候,郭氏一把將謝三太太抱進懷裏。
“桃花,你真的是我的桃花。”
母女重逢,雖然遲了二十多年,可到底還是找得著了。
站在一邊的白菊紅梅也感動得悄悄抹淚,又怕兩人哭得病倒,忙擦拭了眼淚扶她們母女二人坐下。
“白菊,你去倒茶來,我要給母親敬茶。”謝三太太抽出帕子擦了擦眼淚,然後站在了郭氏跟前。
郭氏道:“都是娘不好,當初讓你被拐子拐了,是娘沒有照顧好你。”
就算這麽多年過去了,郭氏還直耿耿於懷,想當初要是自己親手牽著閨女的話,也不會讓她被拐走了。雖然瞧著閨女此番日子過得好,她開心,可二十多年了,她也老了,又還能陪著閨女多久?
白菊端了茶來,謝三太太接過,就要跪下給郭氏敬茶。
郭氏一把扶住閨女,滿眼淚花道:“心肝寶貝肉,你給娘跪什麽?傻孩子,快起來,娘能見到你就很高興了。”她不肯讓謝三太太給她跪下,扶著女兒一邊坐下後,郭氏才又道,“桃花啊,這輩子娘還能見到你,就已經很開心了。見你過得好,娘心裏也好受些,娘不想打攪你現在的生活。你有母親有家中長輩,有丈夫有孩子,過得又這麽好,娘看著你好就開心。”
謝三太太道:“原該在娘跟前孝敬的,卻十多年沒能盡孝,此番咱們母女終於相認,女兒自當該是好好孝敬娘才是。”
郭氏道:“你的母親養了你二十多年,給了你她所能夠給你最好的一切,又幫你尋得佳婿,桃花,她才是你母親。你要是執意跟娘相認,你讓你的母親怎麽想?你放心,娘見你過得好,就放心了,娘也過不慣大城裏的日子,娘喜歡小地方。你兩個嫂嫂人都好,伺候得娘很好,你放心。”
“那娘多住幾日才行。”謝三太太知書達理,這些道理她自然是懂的,嶽家待她不薄,母親也十分愛護她,她不能叫母親寒心。
郭氏點頭:“要多住幾日,跟桃花說說話。”又望向一邊的謝七跟謝九,見兩個娃長得粉雕玉琢的,她衝他們招手,“你們過來。”
謝三太太忙推了推一雙兒女:“外婆喚你們,你們快去。”
外頭朱福跟暖姐兒走了進來,謝三太太忙道:“你們姐妹去哪兒了?外頭那麽熱,怎麽不在家裏歇著,快,紅梅,將冰鎮好的酸梅湯端來。”
朱福將玉簪子遞給謝三太太道:“來了這麽些日子了,一直得太太照顧,還沒有送過謝禮呢。”將那錦盒中裝著的碧玉簪子拿了出來,遞給謝三太太道,“不值錢的簪子,不過覺得好看,就買了來送太太。”
謝三太太接過,客氣道:“你這丫頭也是,亂花這些錢做什麽,家裏什麽都不缺。”
朱福笑了笑,然後將送給謝七跟謝九的禮物也一一拿了出來,謝九晃著耳墜子,瞅了瞅暖姐兒耳朵上戴著的,開心蹭到暖姐兒跟前去:“跟姐姐的一樣呢。”
“因為我們長得像啊。”暖姐兒嘿嘿傻笑。
沈大娘見今兒府山熱鬧,似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忙問送飯菜進來的丫鬟道:“是不是府上出了什麽喜事兒?好像很多人都忙進忙出的,這是怎麽了?”
那丫頭說:“府上來了貴客,是我們太太親自接待的呢,說是太太認的幹娘。”
“原是如此......”沈大娘笑了笑,見那丫頭出去了,又轉頭問沈玉珠,“你哥哥這些日子都在忙什麽?總不見他來見我。”
沈玉珠躺在床上,心裏也氣不順:“沒幾天就要鄉試了,哥哥跟朱大哥都忙著呢,哪裏得空啊。”又翻身坐了起來,“娘,您自己對阿福有成見,不管怎麽我不管,可是您為何不讓我跟阿福走得近?那個曹小姐有什麽好的,不過就是嬌滴滴的大小姐罷了,我哥要是真娶了她,你有得氣受。”
“你懂什麽。”沈大娘瞥了沈玉珠一眼,“將來你哥哥當了官兒,娘怎麽會有氣受?好了,你別也被那丫頭灌了迷湯,我發現那丫頭真是有些手段,到哪兒都能招人喜歡。”她忽然想起朱福以前在她麵前又笑又鬧的場景,也歎息道,“要說這丫頭我也喜歡,可隻能當閨女喜歡,當兒媳婦是不行的。”
沈玉珠一屁股又跌坐下去:“娘,您恕女兒說一句不孝順的話,您怎麽越老越不講理了呢,記得您以前不是這樣的啊。”
沈大娘沒有理睬自己女兒,隻是招唿她來吃飯:“既然府上來了貴客,咱們總該去見一見的,好歹謝三太太待咱們不薄。”夾了筷子菜放進沈玉珠碗裏,“你多吃一些,你瞧你,這幾天都沒怎麽吃東西。”
“都不讓我出門,哪裏吃得下。”沈玉珠不服氣地撇嘴,但到底還是端起碗吃起來。
天氣熱,尤其是正午的時候,外麵特別曬。
熱鬧了一個上午,中午終於安靜了些,大家都有歇晌的習慣。
朱福見妹妹吃飯流了一頭一臉的汗,親自去井邊打了水來給妹妹洗了臉,然後自己也洗了把臉,之後,就抱著妹妹去床上睡覺。
暖姐兒興奮,睡不著,一直在穿上翻來覆去的。
她有很多話想跟姐姐說,可見姐姐一直閉著眼睛,她怕打攪姐姐休息,就隻能將一肚子話隻藏在肚子裏。
朱福藏著心事,根本沒有睡著,見妹妹一會兒動一下一會兒動一下,她睜開眼睛按住她亂動的小手:“現在不睡,呆會兒又犯困,睡會兒吧。”
暖姐兒見姐姐醒了,小短手立即伸了過去,鑽在朱福懷裏。
“二姐姐,我有很多話想跟你說。”暖姐兒道,“以前咱們在鬆陽縣開鋪子的時候,玉珠姐姐都一直幫咱們的,怎麽現在她不幫咱們了?二姐姐你也不去找她,你們是不是吵架了?”
朱福安靜地睜著眼睛:“沒有吵架,隻是咱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暖姐兒翻了個身:“可是我覺得玉樓哥哥好可憐啊,他每次想見你,又不敢見你,就偷偷躲著見你。二姐姐你沒有瞧見,我什麽都瞧見了。你的鋪子是玉樓哥哥暗中幫忙找的,夥計也是他找的,還有那些賣牛奶給你的人,都是他事先安排好的。他不讓我說,可是我覺得我應該說的。二姐姐,你是不是跟玉樓哥哥吵架了?”
☆、第101章
朱福心顫了一下,要說怎麽覺得這次在省城辦鋪子要比在鬆陽縣的時候容易得多,起初她以為是因為有謝逸先前打過廣告的功勞,現在看來,原來是他暗中幫助了自己。
沒有說話,隻是垂眸沉默,然後翻了個身,背對著妹妹去。
暖姐兒咬咬唇,不死心地繼續糾纏。
“二姐姐,你跟玉樓哥哥肯定有事情瞞著我,肯定是不好的事情。”她心裏認定是姐姐跟玉樓哥哥吵架了,她早就這樣認為了,在玉樓哥哥偷偷幫助姐姐又不讓她知曉的時候,她就已經知道了。
“姐姐都不跟我親了。”暖姐兒到底年紀還小,心裏覺得委屈,嘴巴一撇就哭了出來,“姐姐,我不要你們吵架,你們吵架我害怕。”
“好了好了。”朱福趕緊翻身過來捂住妹妹的嘴,“大中午的,你吵什麽。”又道,“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麽,還敢說我。”
“我就懂,我就懂!”暖姐兒占著姐姐一向疼寵自己,有些耍起無賴來,小身板在床上滾來滾去,“你跟玉樓哥哥好,我就開心。”
“你先躺著,我去外頭井邊打盆水來給你洗臉,也不知道你哪還那麽多眼淚的,說哭就哭,嚎幾嗓子臉就髒成這樣。”朱福伸手捏妹妹臉。
暖姐兒笑了,翻了個身,隻趴在床上,然後雙手撐著下巴。
她望著姐姐窈窕纖細的背影,腦海中又浮現出玉樓哥哥的偉岸英姿來,她將腦海中的兩個小人拚在一起,怎麽看怎麽覺得登對。她捂著小臉笑,姐姐總說她是小孩子,其實她才不是呢,她長大了,可以幫姐姐分憂啦。
她一雙黑漆漆的眼珠子轉來轉去,心裏已經打定主意,決定給姐姐跟玉樓哥哥製造一個見麵的機會。
當然,這件事情隻靠她一個人,還是比較困難的。
暖姐兒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小腦袋都要想破了,也不曉得怎樣才不會叫姐姐識破。
朱福打了涼水來,見妹妹一張小圓臉兒皺成了一團,不禁笑了起來。看她這副樣子,真是調皮得緊,明明還是個孩子,非得裝作大人的樣子。
正當暖姐兒撓破腦袋也想不出一個好主意的時候,她得到一個消息,那就是討厭鬼謝逸迴來了。
謝逸早在鬆陽縣的時候,就得知自己三嬸母尋得了家人的事情,由於他當時正在幫著大哥辦事,不方便離開,因此隻能是將手上事情忙完了,才匆匆趕到省城來。
迴來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去見自己三叔三嬸,正好他去的時候,一屋子人都在。
“三哥,你迴來了,大哥呢?”謝七平時瞧著文靜儒雅,在謝九跟前更是一副沉默寡言的好哥哥形象,可見到謝逸的時候,直往他跟前撲,主動跟說好多話。
謝逸將謝七抱了起來,又朝謝三太太問了安,順便也給郭氏問了好。
隨即目光就落在了朱福姐妹身上,目光輕輕掠過朱福,定在暖姐兒身上。
暖姐兒伸手抓了抓小腦袋,腦海中靈光一閃,就有了主意。
想好了主意,暖姐兒就開心,然後心情大好起來,本能就衝謝逸咧著嘴巴笑起來。
謝逸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丫頭笑什麽?笑得幾分不懷好意的樣子,他心裏開始打起鼓來。
到了傍晚的時候,朱福要帶著妹妹去鋪子裏一趟,順便記一些賬。
暖姐兒謊稱肚子疼,一個勁賴在家裏不肯走。
這些日子天氣熱,家裏又有小孩子陪她玩,暖姐兒就開始犯懶起來,總不愛動彈。朱福隻當妹妹是又想偷懶尋的借口,吩咐了幾句,也就隨她去了。
暖姐兒見姐姐走了,立即肚子就不疼了,她轉身關了門,就朝外麵去。
宅子裏麵有棵大棗樹,樹上已經開了結小小的青色果子了,謝逸嫌熱,不想呆在屋子裏,便歪身躺在棗樹上歇息。
見那丫頭晃頭晃腦地從棗樹下小跑而過,他伸手拽了一顆青棗,扔到她跟前去。
“啊!”暖姐兒嚇得一跳,然後就朝樹上望了過來,見是謝逸,她眼睛賊亮。
“你怎麽在樹上?”她跑得小臉紅撲撲的,見想找的人已經找到了,就停了下來,站在樹下,仰著脖子跟他說話道,“你下來,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說。”
謝逸晃著大長腿,不肯下來:“底下那麽曬,團子,你上來唄。”
暖姐兒急了:“我這麽矮,我上不去。”說著就真的想要去爬樹。
謝逸仰頭哈哈大笑,隨即輕聲一躍,便落定在地上。
暖姐兒正做爬樹的姿勢,忽然見他下來了,羨慕道:“哇,你怎麽下來的?”
謝逸看著跑粉撲撲的小臉,伸手指了指上麵道:“上麵又涼快又舒服,你要不要上去呆會兒歇一歇?”
暖姐兒狠狠點頭:“你帶著我上去,我就不怕了。”
謝逸抿唇一笑,眼裏全是光,他二話沒說,大手一攬,就抱著暖姐兒輕輕鬆鬆上了大樹。暖姐兒興奮極了,待得她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坐在一根粗樹幹上麵。
悄悄睜眼往下麵看,暖姐兒嚇得吐了吐舌頭,不敢再看。
謝逸哈哈大笑,伸手拍她腦袋道:“放心吧,有我在,不會有事的。”又問,“你剛才跑那麽快,要去幹什麽?”
暖姐兒想起來正事來,趕緊湊過去說:“二姐姐跟玉樓哥哥吵架了,我想讓他們和好,可我這麽小,我不知道要怎麽做。你是大人,你肯定有好辦法的,你幫幫他們吧。”
沈玉樓的事情,謝逸是知道的,金陵城跟曹錦書定親,完全不是他的錯。
不過,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他的母親不同意他跟朱福姑娘在一起,他都沒有辦法了,自己這個外人,就更沒有辦法了。
“你一個小丫頭片子,別總摻和大人的事情,沒事就去找小九玩吧。”謝逸雙手墊在腦後,翹起二郎腿,一副悠閑自在的樣子。
之前在鬆陽縣的時候,因為有謝逸在,事先廣告打得好,所以很多湖州城的富家太太們都吃過朱福做的點心。此番見湖州也開了一家福記,自然慕名而來,第一天的生意,就賺了在鬆陽縣時候當天的三倍多。
朱福知道在湖州做生意會比縣城好很多,但是也沒有想到,竟然利益翻倍。
按照這樣的架勢下去,再過個幾個月,絕對可以開第二家。
將賺來的錢去錢莊換成了一錠錠銀子,然後抽了兩錠出來,其它的銀子鎖在櫃子裏麵。
“宋叔,這裏就交給你了,我出去一趟。”朱福跟掌櫃的打了一聲招唿,就牽著妹妹的手往外麵走。
暖姐兒開心,晃著身子走到姐姐身邊,看了看她手上攥著的銀子,仰頭問:“二姐姐,拿著錢咱們去買什麽啊?你拿了好多錢啊,咱們是不是要買很多東西?”
朱福點頭:“謝大人已經派人去縣裏請了奶奶來,咱們總得給奶奶買些禮物,到時候送給謝三太太。”
暖姐兒這些天也聽到了一些風聲,說這謝三太太就是她走失多年的小姑姑,她抓了抓腦袋,覺得很開心。難怪她那麽喜歡小九妹妹呢,她也喜歡謝三太太,原來她們就是自己的姑姑跟表妹啊。
朱福帶著妹妹去了首飾店,想著謝三太太不愛戴金銀朱釵,隻愛戴玉飾,就擇了塊碧玉簪子,又順帶給衛三娘跟朱喜選了玉鐲,給妹妹跟謝九買了耳墜。又去書齋給貴哥兒、壽哥兒還有謝七一人買了一套文房四寶。
暖姐兒抓著玲瓏剔透的玉墜子,開心地掛在耳朵上:“二姐姐,我美嗎?”
“美。”朱福摸了摸妹妹腦袋,將銀子付了,牽著妹妹迴家。
知州府很熱鬧,大門外麵停著兩輛馬車,暖姐兒跳過去圍著馬車轉:“肯定奶奶他們來了,奶奶來嘍。”說罷就揮著兩條小短腿,隻往院子裏麵跑去,“奶奶!”
謝三太太當初是被拐子拐走的,被拐的時候才四歲不到,有些記憶已經很模糊。她隻知道,自己不是嶽家親生閨女,但是親生父母姓甚名誰,家住哪裏,也什麽都不記得了。以前氣親爹親娘沒有來找自己,可是真當見到親娘的時候,謝三太太還是抱著郭氏哭了。
“桃花,快,讓我看看你手腕上的胎記。”郭氏顯然還很興奮,她找了閨女這麽些年,今天終於有人跟她說,閨女找著了,她得要仔細確認一下,但見到謝三太太手上那塊明顯的朱紅色桃形胎記的時候,郭氏一把將謝三太太抱進懷裏。
“桃花,你真的是我的桃花。”
母女重逢,雖然遲了二十多年,可到底還是找得著了。
站在一邊的白菊紅梅也感動得悄悄抹淚,又怕兩人哭得病倒,忙擦拭了眼淚扶她們母女二人坐下。
“白菊,你去倒茶來,我要給母親敬茶。”謝三太太抽出帕子擦了擦眼淚,然後站在了郭氏跟前。
郭氏道:“都是娘不好,當初讓你被拐子拐了,是娘沒有照顧好你。”
就算這麽多年過去了,郭氏還直耿耿於懷,想當初要是自己親手牽著閨女的話,也不會讓她被拐走了。雖然瞧著閨女此番日子過得好,她開心,可二十多年了,她也老了,又還能陪著閨女多久?
白菊端了茶來,謝三太太接過,就要跪下給郭氏敬茶。
郭氏一把扶住閨女,滿眼淚花道:“心肝寶貝肉,你給娘跪什麽?傻孩子,快起來,娘能見到你就很高興了。”她不肯讓謝三太太給她跪下,扶著女兒一邊坐下後,郭氏才又道,“桃花啊,這輩子娘還能見到你,就已經很開心了。見你過得好,娘心裏也好受些,娘不想打攪你現在的生活。你有母親有家中長輩,有丈夫有孩子,過得又這麽好,娘看著你好就開心。”
謝三太太道:“原該在娘跟前孝敬的,卻十多年沒能盡孝,此番咱們母女終於相認,女兒自當該是好好孝敬娘才是。”
郭氏道:“你的母親養了你二十多年,給了你她所能夠給你最好的一切,又幫你尋得佳婿,桃花,她才是你母親。你要是執意跟娘相認,你讓你的母親怎麽想?你放心,娘見你過得好,就放心了,娘也過不慣大城裏的日子,娘喜歡小地方。你兩個嫂嫂人都好,伺候得娘很好,你放心。”
“那娘多住幾日才行。”謝三太太知書達理,這些道理她自然是懂的,嶽家待她不薄,母親也十分愛護她,她不能叫母親寒心。
郭氏點頭:“要多住幾日,跟桃花說說話。”又望向一邊的謝七跟謝九,見兩個娃長得粉雕玉琢的,她衝他們招手,“你們過來。”
謝三太太忙推了推一雙兒女:“外婆喚你們,你們快去。”
外頭朱福跟暖姐兒走了進來,謝三太太忙道:“你們姐妹去哪兒了?外頭那麽熱,怎麽不在家裏歇著,快,紅梅,將冰鎮好的酸梅湯端來。”
朱福將玉簪子遞給謝三太太道:“來了這麽些日子了,一直得太太照顧,還沒有送過謝禮呢。”將那錦盒中裝著的碧玉簪子拿了出來,遞給謝三太太道,“不值錢的簪子,不過覺得好看,就買了來送太太。”
謝三太太接過,客氣道:“你這丫頭也是,亂花這些錢做什麽,家裏什麽都不缺。”
朱福笑了笑,然後將送給謝七跟謝九的禮物也一一拿了出來,謝九晃著耳墜子,瞅了瞅暖姐兒耳朵上戴著的,開心蹭到暖姐兒跟前去:“跟姐姐的一樣呢。”
“因為我們長得像啊。”暖姐兒嘿嘿傻笑。
沈大娘見今兒府山熱鬧,似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忙問送飯菜進來的丫鬟道:“是不是府上出了什麽喜事兒?好像很多人都忙進忙出的,這是怎麽了?”
那丫頭說:“府上來了貴客,是我們太太親自接待的呢,說是太太認的幹娘。”
“原是如此......”沈大娘笑了笑,見那丫頭出去了,又轉頭問沈玉珠,“你哥哥這些日子都在忙什麽?總不見他來見我。”
沈玉珠躺在床上,心裏也氣不順:“沒幾天就要鄉試了,哥哥跟朱大哥都忙著呢,哪裏得空啊。”又翻身坐了起來,“娘,您自己對阿福有成見,不管怎麽我不管,可是您為何不讓我跟阿福走得近?那個曹小姐有什麽好的,不過就是嬌滴滴的大小姐罷了,我哥要是真娶了她,你有得氣受。”
“你懂什麽。”沈大娘瞥了沈玉珠一眼,“將來你哥哥當了官兒,娘怎麽會有氣受?好了,你別也被那丫頭灌了迷湯,我發現那丫頭真是有些手段,到哪兒都能招人喜歡。”她忽然想起朱福以前在她麵前又笑又鬧的場景,也歎息道,“要說這丫頭我也喜歡,可隻能當閨女喜歡,當兒媳婦是不行的。”
沈玉珠一屁股又跌坐下去:“娘,您恕女兒說一句不孝順的話,您怎麽越老越不講理了呢,記得您以前不是這樣的啊。”
沈大娘沒有理睬自己女兒,隻是招唿她來吃飯:“既然府上來了貴客,咱們總該去見一見的,好歹謝三太太待咱們不薄。”夾了筷子菜放進沈玉珠碗裏,“你多吃一些,你瞧你,這幾天都沒怎麽吃東西。”
“都不讓我出門,哪裏吃得下。”沈玉珠不服氣地撇嘴,但到底還是端起碗吃起來。
天氣熱,尤其是正午的時候,外麵特別曬。
熱鬧了一個上午,中午終於安靜了些,大家都有歇晌的習慣。
朱福見妹妹吃飯流了一頭一臉的汗,親自去井邊打了水來給妹妹洗了臉,然後自己也洗了把臉,之後,就抱著妹妹去床上睡覺。
暖姐兒興奮,睡不著,一直在穿上翻來覆去的。
她有很多話想跟姐姐說,可見姐姐一直閉著眼睛,她怕打攪姐姐休息,就隻能將一肚子話隻藏在肚子裏。
朱福藏著心事,根本沒有睡著,見妹妹一會兒動一下一會兒動一下,她睜開眼睛按住她亂動的小手:“現在不睡,呆會兒又犯困,睡會兒吧。”
暖姐兒見姐姐醒了,小短手立即伸了過去,鑽在朱福懷裏。
“二姐姐,我有很多話想跟你說。”暖姐兒道,“以前咱們在鬆陽縣開鋪子的時候,玉珠姐姐都一直幫咱們的,怎麽現在她不幫咱們了?二姐姐你也不去找她,你們是不是吵架了?”
朱福安靜地睜著眼睛:“沒有吵架,隻是咱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暖姐兒翻了個身:“可是我覺得玉樓哥哥好可憐啊,他每次想見你,又不敢見你,就偷偷躲著見你。二姐姐你沒有瞧見,我什麽都瞧見了。你的鋪子是玉樓哥哥暗中幫忙找的,夥計也是他找的,還有那些賣牛奶給你的人,都是他事先安排好的。他不讓我說,可是我覺得我應該說的。二姐姐,你是不是跟玉樓哥哥吵架了?”
☆、第101章
朱福心顫了一下,要說怎麽覺得這次在省城辦鋪子要比在鬆陽縣的時候容易得多,起初她以為是因為有謝逸先前打過廣告的功勞,現在看來,原來是他暗中幫助了自己。
沒有說話,隻是垂眸沉默,然後翻了個身,背對著妹妹去。
暖姐兒咬咬唇,不死心地繼續糾纏。
“二姐姐,你跟玉樓哥哥肯定有事情瞞著我,肯定是不好的事情。”她心裏認定是姐姐跟玉樓哥哥吵架了,她早就這樣認為了,在玉樓哥哥偷偷幫助姐姐又不讓她知曉的時候,她就已經知道了。
“姐姐都不跟我親了。”暖姐兒到底年紀還小,心裏覺得委屈,嘴巴一撇就哭了出來,“姐姐,我不要你們吵架,你們吵架我害怕。”
“好了好了。”朱福趕緊翻身過來捂住妹妹的嘴,“大中午的,你吵什麽。”又道,“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麽,還敢說我。”
“我就懂,我就懂!”暖姐兒占著姐姐一向疼寵自己,有些耍起無賴來,小身板在床上滾來滾去,“你跟玉樓哥哥好,我就開心。”
“你先躺著,我去外頭井邊打盆水來給你洗臉,也不知道你哪還那麽多眼淚的,說哭就哭,嚎幾嗓子臉就髒成這樣。”朱福伸手捏妹妹臉。
暖姐兒笑了,翻了個身,隻趴在床上,然後雙手撐著下巴。
她望著姐姐窈窕纖細的背影,腦海中又浮現出玉樓哥哥的偉岸英姿來,她將腦海中的兩個小人拚在一起,怎麽看怎麽覺得登對。她捂著小臉笑,姐姐總說她是小孩子,其實她才不是呢,她長大了,可以幫姐姐分憂啦。
她一雙黑漆漆的眼珠子轉來轉去,心裏已經打定主意,決定給姐姐跟玉樓哥哥製造一個見麵的機會。
當然,這件事情隻靠她一個人,還是比較困難的。
暖姐兒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小腦袋都要想破了,也不曉得怎樣才不會叫姐姐識破。
朱福打了涼水來,見妹妹一張小圓臉兒皺成了一團,不禁笑了起來。看她這副樣子,真是調皮得緊,明明還是個孩子,非得裝作大人的樣子。
正當暖姐兒撓破腦袋也想不出一個好主意的時候,她得到一個消息,那就是討厭鬼謝逸迴來了。
謝逸早在鬆陽縣的時候,就得知自己三嬸母尋得了家人的事情,由於他當時正在幫著大哥辦事,不方便離開,因此隻能是將手上事情忙完了,才匆匆趕到省城來。
迴來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去見自己三叔三嬸,正好他去的時候,一屋子人都在。
“三哥,你迴來了,大哥呢?”謝七平時瞧著文靜儒雅,在謝九跟前更是一副沉默寡言的好哥哥形象,可見到謝逸的時候,直往他跟前撲,主動跟說好多話。
謝逸將謝七抱了起來,又朝謝三太太問了安,順便也給郭氏問了好。
隨即目光就落在了朱福姐妹身上,目光輕輕掠過朱福,定在暖姐兒身上。
暖姐兒伸手抓了抓小腦袋,腦海中靈光一閃,就有了主意。
想好了主意,暖姐兒就開心,然後心情大好起來,本能就衝謝逸咧著嘴巴笑起來。
謝逸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丫頭笑什麽?笑得幾分不懷好意的樣子,他心裏開始打起鼓來。
到了傍晚的時候,朱福要帶著妹妹去鋪子裏一趟,順便記一些賬。
暖姐兒謊稱肚子疼,一個勁賴在家裏不肯走。
這些日子天氣熱,家裏又有小孩子陪她玩,暖姐兒就開始犯懶起來,總不愛動彈。朱福隻當妹妹是又想偷懶尋的借口,吩咐了幾句,也就隨她去了。
暖姐兒見姐姐走了,立即肚子就不疼了,她轉身關了門,就朝外麵去。
宅子裏麵有棵大棗樹,樹上已經開了結小小的青色果子了,謝逸嫌熱,不想呆在屋子裏,便歪身躺在棗樹上歇息。
見那丫頭晃頭晃腦地從棗樹下小跑而過,他伸手拽了一顆青棗,扔到她跟前去。
“啊!”暖姐兒嚇得一跳,然後就朝樹上望了過來,見是謝逸,她眼睛賊亮。
“你怎麽在樹上?”她跑得小臉紅撲撲的,見想找的人已經找到了,就停了下來,站在樹下,仰著脖子跟他說話道,“你下來,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說。”
謝逸晃著大長腿,不肯下來:“底下那麽曬,團子,你上來唄。”
暖姐兒急了:“我這麽矮,我上不去。”說著就真的想要去爬樹。
謝逸仰頭哈哈大笑,隨即輕聲一躍,便落定在地上。
暖姐兒正做爬樹的姿勢,忽然見他下來了,羨慕道:“哇,你怎麽下來的?”
謝逸看著跑粉撲撲的小臉,伸手指了指上麵道:“上麵又涼快又舒服,你要不要上去呆會兒歇一歇?”
暖姐兒狠狠點頭:“你帶著我上去,我就不怕了。”
謝逸抿唇一笑,眼裏全是光,他二話沒說,大手一攬,就抱著暖姐兒輕輕鬆鬆上了大樹。暖姐兒興奮極了,待得她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坐在一根粗樹幹上麵。
悄悄睜眼往下麵看,暖姐兒嚇得吐了吐舌頭,不敢再看。
謝逸哈哈大笑,伸手拍她腦袋道:“放心吧,有我在,不會有事的。”又問,“你剛才跑那麽快,要去幹什麽?”
暖姐兒想起來正事來,趕緊湊過去說:“二姐姐跟玉樓哥哥吵架了,我想讓他們和好,可我這麽小,我不知道要怎麽做。你是大人,你肯定有好辦法的,你幫幫他們吧。”
沈玉樓的事情,謝逸是知道的,金陵城跟曹錦書定親,完全不是他的錯。
不過,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他的母親不同意他跟朱福姑娘在一起,他都沒有辦法了,自己這個外人,就更沒有辦法了。
“你一個小丫頭片子,別總摻和大人的事情,沒事就去找小九玩吧。”謝逸雙手墊在腦後,翹起二郎腿,一副悠閑自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