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停止前進!”
唐朝嘩啦的一聲抽出玄鐵劍,砍斷路邊的一棵數人合抱的鬆柏,氣勢驚人。
他的聲音其實並不多,可是乃是用極強的暗勁爆發而出,全軍皆聞,頓時停止行軍。
……
牛僧孺的眼睛都圓了。
他帶領十萬大軍,和宣讚王子的十萬騎兵遠出劍門關,來到這遙遠的西嶺,為的就是要伏擊成功。
為了這次伏擊能絕對的保密,牛僧孺可是花了大力氣的。
提前三日,他就已經帶領大軍前往西嶺,一路之上軍紀嚴明,連斥候隊都不派出,甚至連李隆基的使者都禁止和他聯絡,真正的做到秘密行軍。
士兵吃的都是幹糧,而且經過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峭壁,一旦發現有人家,立即全部充軍,不同意從軍的全部處決。
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不能讓唐朝的斥候和偵察部隊查知他的埋伏。
長途奔襲一百五十裏的埋伏,加上殘酷的保密措施,卻居然給他成功。
他曾經是唐朝的部下,自然對唐朝的一切了如指掌,尤其是對唐朝的信鴿傳書非常的忌憚,但凡所過之地,隻要有鴿子,肯定被他射下。
他明白,這樣一來之後,即使唐朝的哨探能發現自己的部隊,可是急切之間也不能將消息傳遞出去。
隻要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
牛僧孺自然不是蠢人,他當然也曾經想過投靠唐朝。可是陰差陽錯之下,他居然來到了李隆基的身邊,而李隆基對於他這樣的危難之時候前來相助的人有感激不已,給了他相當於宰相的權力,將韋堅這樣的人也排擠在一邊。
如此深恩厚待,自然激發了他的野心,他想幫助李隆基平定天下,以博取絕世的功名。
在他的眼裏,唐朝雖然厲害,但終究是亂臣賊子。
李隆基上次大敗於唐朝之手,已經不足十萬兵力,好在牛僧孺帶了數萬人馬來投靠他。
牛僧孺當時帶的人馬雖然不多,可是騎兵就有二萬之眾,算是給即將渴死的李隆基帶來杯水。
再加上李隆基卑辭邀請吐蕃軍隊,終於請動了吐蕃的宣讚王子的大軍。
這才能擊敗狼正軒在南詔的精兵。
當年吐蕃內亂的時候,李隆基曾經支持過當今吐蕃讚普。也正是李隆基當時的支持,才使當今吐蕃哈密路讚普登上大位,控製青藏高原。
正是有這一層關係,哈密路讚普才先後派出駙馬卜固懷恩和自己的世子宣讚王子帶兵前來替李隆基助陣。
隻是卜固懷恩敗於唐朝之手,哈密路讚普覺得有辱國威,這才再次派出十萬騎兵,由宣讚率領,即使不能幫助李隆基擊潰安祿山,也要首先保證李隆基的安全。
也算是報答李隆基當初的恩情。
此次伏擊,宣讚王子的騎兵自是遲出很久。畢竟騎兵的速度快得多。
兩大將領埋伏好之後,在西嶺絕頂一路看著唐朝帶領大軍進了自己的包圍圈,心中都是高興萬分。
這一次,他們一定要擊敗唐朝,好好的給這個新唐的年輕皇帝上一課!
牛僧孺是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比唐朝更強。他知道在武功上,自己永遠不可能超越唐朝,可是在謀略上,他自信以自己的能耐,肯定在唐朝之上。
宣讚王子要做的,就是替卜固懷恩報仇。
吐蕃的騎兵,自來都是西域的噩夢,可是卻居然栽在唐朝的手裏,這是吐蕃上下都不能接受的事實。
自鬆讚幹布以來,吐蕃的兵威,都是極盛,連威震後世的唐太宗,都畏懼吐蕃的騎兵,要以文成公主來招攬吐蕃,可見吐蕃騎兵的厲害。
“牛將軍,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宣讚王子操著十分別扭的漢語問牛僧孺,眼光之中充滿懷疑。
牛僧孺趕緊道:“別別,王子稍安無躁,絕不可能是消息沒有封鎖好,一定是唐朝太狡猾了。本帥立即派人去查,查清楚之後再做定奪。”
很快的,牛僧孺派人去查唐朝軍隊的動向。
……
他此次帶的騎兵,隻有四萬人,步兵有十萬,合十四萬軍隊。
還在當時占領長安之前,和郭子儀在河內大戰的時候,唐朝就隱隱的體會到至誠之道的一些影子,當時沒有中郭子儀在青石拗的埋伏。
現在的他,自然更進了一層,一有預感,趕緊停止行軍。
自從他當時在長安稱帝的那一刻,氣勢攀登到一個高峰,至誠之心突破,感受到來自於無數臣子的膜拜和敬畏。
他當時雖然沒有吸收來自於這些人所形成的精華,但是後來自然是明白了。
這種膜拜,這種信仰,都是他攀登大道頂峰的精華所在。
隻有這無數的東西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氣運。
古代的風水之學,異常的玄妙,就是一種聚集氣運的手段。
這也是古代無數的朝代都選擇在長安、洛陽、北京定都的道理。
數百年上千年的氣運積累,無數人的信仰,地理環境的優越等等因素,自然促成了這些名城的興盛。
也隻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保持國運亨通,國泰民安,傳之子孫而不朽。
自從即位新唐皇帝之後,以前一些不能想的,不能做的東西都變成現實,他也才開始了解一些權術的奧妙,也同時探索大道的本源。
現在的他,自然還沒有窺視到大道。
可是比之在河內之戰時候的他,對於大道的感悟,已經是更深了一層。
這可以從他現在的預感能力知道。
……
對著一眾驚詫不已的將軍和士兵,唐朝鞭梢一指,指著叢疊的群山:“諸位將領不必驚慌,你看這連綿不斷的群山之中,透露著濃厚的殺氣,如果朕猜得不錯的話,是前方的偵察部隊遇到了麻煩,這才沒有及時將信息傳遞迴來。”
殺氣。
這是什麽東西兒喲?
一聽這話,不少將領在肚中腹誹不已,隻是礙於他是皇帝,也姑且忍耐。
畢竟,這些話,從來都隻是在說書家和陰陽家的口裏才能聽到,但是現在卻出自皇帝之口。
殺氣這種東西,虛無縹緲,怎麽可能看得見?
唐朝當然不會理會這些人的想法,下令將大軍的前隊變成後隊,以糧草輜重車輛布成陣勢,依山傍水下寨。
當時的形勢,一麵是瀾滄江,一麵是險峻的西嶺棧道。
一注香的時間之後,一騎如飛而至,從馬上跳下來一個青衣漢子。
眾人立即知道這是信鴿部隊的人馬,因為隻有他們穿便服,易於隱藏身份。
這漢子一下馬,高聲報告:“陛下,飛鷹傳信,我們的信鴿發不出去,飛鷹命我飛馬傳書,前麵有埋伏,叫大軍千萬不要進入張飛營。”
眾將一聽,頓時吃驚得說不出話來,心中驚駭。
果然如唐朝所言,前麵有殺氣,山裏有埋伏。
畢竟,殺氣這種東西,不是一般的人能看出來的,一時之間曾經腹誹唐朝的將領,對這位皇帝佩服得五體投地。
“說具體一點。”
“是陛下。幸好您先知先覺,已經下令停止進軍。他們,牛僧孺的部隊和宣讚王子的部隊,駐紮在張飛營一帶,兩麵連綿的群山之中,布置好口袋陣,專等陛下的大軍。”
西南之地,到處有當年三國戰爭的遺跡。此處的張飛營想必以前張飛曾經在那裏駐過兵。
“張飛營距離此地有多遠?”
“還有十裏之地。”
眾將一聽,再次心驚。若是沒有唐朝喝令軍隊停止前進,則大軍此時已經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在這險峻的棧道上,險惡的地勢下,即使能突圍出不少的人馬,恐怕新唐從此元氣大傷。
而唐朝明白,此時狼正軒的軍隊,並沒有敗走很遠,就在綿竹一帶駐紮,想要在短時間內會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兵力。
好在我是後上還有十四萬的精兵,既然知道了牛僧孺的陰謀,自不會坐以待斃。
“好個牛僧孺,我們以前可是真心實意的待他,將他服下的‘紅丸’給給了解藥,陛下,我一定抓住他,喝他的血,吃他的肉。”隆多的反應很強烈。
唐朝微笑:“此一時,彼一時。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確是忠心於朕,給他解藥也沒有什麽。朕既在當年能夠製伏他,現在照樣能夠。”
這句話一說,所有將領的臉上都發了光。
唐朝似乎給他們的心中注射了一管強心劑。
“我軍縱橫天下,枚平嶺南叛亂,再守護住安西都護,再轉戰劍南,直到後來占領長安,不曾有過一敗,你們知道朕取勝的最大原因嗎?”
“陛下神機妙算!”不少將領異口同聲的叫了起來。
唐朝微笑:“謝謝諸君的讚美。其實,告訴你們也沒有什麽,就是情報。我取勝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情報。至於我是怎麽能準確的查到敵人的一切,諸位將軍不必深究,總之隻要你們按照我的命令,一定可以將牛僧孺和宣讚王子殺個片甲不留。哼,他可以用伏兵,難道朕就不能?”
“請皇上下令。”手下將士高聲叫了起來。
“停止前進!”
唐朝嘩啦的一聲抽出玄鐵劍,砍斷路邊的一棵數人合抱的鬆柏,氣勢驚人。
他的聲音其實並不多,可是乃是用極強的暗勁爆發而出,全軍皆聞,頓時停止行軍。
……
牛僧孺的眼睛都圓了。
他帶領十萬大軍,和宣讚王子的十萬騎兵遠出劍門關,來到這遙遠的西嶺,為的就是要伏擊成功。
為了這次伏擊能絕對的保密,牛僧孺可是花了大力氣的。
提前三日,他就已經帶領大軍前往西嶺,一路之上軍紀嚴明,連斥候隊都不派出,甚至連李隆基的使者都禁止和他聯絡,真正的做到秘密行軍。
士兵吃的都是幹糧,而且經過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峭壁,一旦發現有人家,立即全部充軍,不同意從軍的全部處決。
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不能讓唐朝的斥候和偵察部隊查知他的埋伏。
長途奔襲一百五十裏的埋伏,加上殘酷的保密措施,卻居然給他成功。
他曾經是唐朝的部下,自然對唐朝的一切了如指掌,尤其是對唐朝的信鴿傳書非常的忌憚,但凡所過之地,隻要有鴿子,肯定被他射下。
他明白,這樣一來之後,即使唐朝的哨探能發現自己的部隊,可是急切之間也不能將消息傳遞出去。
隻要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
牛僧孺自然不是蠢人,他當然也曾經想過投靠唐朝。可是陰差陽錯之下,他居然來到了李隆基的身邊,而李隆基對於他這樣的危難之時候前來相助的人有感激不已,給了他相當於宰相的權力,將韋堅這樣的人也排擠在一邊。
如此深恩厚待,自然激發了他的野心,他想幫助李隆基平定天下,以博取絕世的功名。
在他的眼裏,唐朝雖然厲害,但終究是亂臣賊子。
李隆基上次大敗於唐朝之手,已經不足十萬兵力,好在牛僧孺帶了數萬人馬來投靠他。
牛僧孺當時帶的人馬雖然不多,可是騎兵就有二萬之眾,算是給即將渴死的李隆基帶來杯水。
再加上李隆基卑辭邀請吐蕃軍隊,終於請動了吐蕃的宣讚王子的大軍。
這才能擊敗狼正軒在南詔的精兵。
當年吐蕃內亂的時候,李隆基曾經支持過當今吐蕃讚普。也正是李隆基當時的支持,才使當今吐蕃哈密路讚普登上大位,控製青藏高原。
正是有這一層關係,哈密路讚普才先後派出駙馬卜固懷恩和自己的世子宣讚王子帶兵前來替李隆基助陣。
隻是卜固懷恩敗於唐朝之手,哈密路讚普覺得有辱國威,這才再次派出十萬騎兵,由宣讚率領,即使不能幫助李隆基擊潰安祿山,也要首先保證李隆基的安全。
也算是報答李隆基當初的恩情。
此次伏擊,宣讚王子的騎兵自是遲出很久。畢竟騎兵的速度快得多。
兩大將領埋伏好之後,在西嶺絕頂一路看著唐朝帶領大軍進了自己的包圍圈,心中都是高興萬分。
這一次,他們一定要擊敗唐朝,好好的給這個新唐的年輕皇帝上一課!
牛僧孺是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比唐朝更強。他知道在武功上,自己永遠不可能超越唐朝,可是在謀略上,他自信以自己的能耐,肯定在唐朝之上。
宣讚王子要做的,就是替卜固懷恩報仇。
吐蕃的騎兵,自來都是西域的噩夢,可是卻居然栽在唐朝的手裏,這是吐蕃上下都不能接受的事實。
自鬆讚幹布以來,吐蕃的兵威,都是極盛,連威震後世的唐太宗,都畏懼吐蕃的騎兵,要以文成公主來招攬吐蕃,可見吐蕃騎兵的厲害。
“牛將軍,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宣讚王子操著十分別扭的漢語問牛僧孺,眼光之中充滿懷疑。
牛僧孺趕緊道:“別別,王子稍安無躁,絕不可能是消息沒有封鎖好,一定是唐朝太狡猾了。本帥立即派人去查,查清楚之後再做定奪。”
很快的,牛僧孺派人去查唐朝軍隊的動向。
……
他此次帶的騎兵,隻有四萬人,步兵有十萬,合十四萬軍隊。
還在當時占領長安之前,和郭子儀在河內大戰的時候,唐朝就隱隱的體會到至誠之道的一些影子,當時沒有中郭子儀在青石拗的埋伏。
現在的他,自然更進了一層,一有預感,趕緊停止行軍。
自從他當時在長安稱帝的那一刻,氣勢攀登到一個高峰,至誠之心突破,感受到來自於無數臣子的膜拜和敬畏。
他當時雖然沒有吸收來自於這些人所形成的精華,但是後來自然是明白了。
這種膜拜,這種信仰,都是他攀登大道頂峰的精華所在。
隻有這無數的東西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氣運。
古代的風水之學,異常的玄妙,就是一種聚集氣運的手段。
這也是古代無數的朝代都選擇在長安、洛陽、北京定都的道理。
數百年上千年的氣運積累,無數人的信仰,地理環境的優越等等因素,自然促成了這些名城的興盛。
也隻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保持國運亨通,國泰民安,傳之子孫而不朽。
自從即位新唐皇帝之後,以前一些不能想的,不能做的東西都變成現實,他也才開始了解一些權術的奧妙,也同時探索大道的本源。
現在的他,自然還沒有窺視到大道。
可是比之在河內之戰時候的他,對於大道的感悟,已經是更深了一層。
這可以從他現在的預感能力知道。
……
對著一眾驚詫不已的將軍和士兵,唐朝鞭梢一指,指著叢疊的群山:“諸位將領不必驚慌,你看這連綿不斷的群山之中,透露著濃厚的殺氣,如果朕猜得不錯的話,是前方的偵察部隊遇到了麻煩,這才沒有及時將信息傳遞迴來。”
殺氣。
這是什麽東西兒喲?
一聽這話,不少將領在肚中腹誹不已,隻是礙於他是皇帝,也姑且忍耐。
畢竟,這些話,從來都隻是在說書家和陰陽家的口裏才能聽到,但是現在卻出自皇帝之口。
殺氣這種東西,虛無縹緲,怎麽可能看得見?
唐朝當然不會理會這些人的想法,下令將大軍的前隊變成後隊,以糧草輜重車輛布成陣勢,依山傍水下寨。
當時的形勢,一麵是瀾滄江,一麵是險峻的西嶺棧道。
一注香的時間之後,一騎如飛而至,從馬上跳下來一個青衣漢子。
眾人立即知道這是信鴿部隊的人馬,因為隻有他們穿便服,易於隱藏身份。
這漢子一下馬,高聲報告:“陛下,飛鷹傳信,我們的信鴿發不出去,飛鷹命我飛馬傳書,前麵有埋伏,叫大軍千萬不要進入張飛營。”
眾將一聽,頓時吃驚得說不出話來,心中驚駭。
果然如唐朝所言,前麵有殺氣,山裏有埋伏。
畢竟,殺氣這種東西,不是一般的人能看出來的,一時之間曾經腹誹唐朝的將領,對這位皇帝佩服得五體投地。
“說具體一點。”
“是陛下。幸好您先知先覺,已經下令停止進軍。他們,牛僧孺的部隊和宣讚王子的部隊,駐紮在張飛營一帶,兩麵連綿的群山之中,布置好口袋陣,專等陛下的大軍。”
西南之地,到處有當年三國戰爭的遺跡。此處的張飛營想必以前張飛曾經在那裏駐過兵。
“張飛營距離此地有多遠?”
“還有十裏之地。”
眾將一聽,再次心驚。若是沒有唐朝喝令軍隊停止前進,則大軍此時已經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在這險峻的棧道上,險惡的地勢下,即使能突圍出不少的人馬,恐怕新唐從此元氣大傷。
而唐朝明白,此時狼正軒的軍隊,並沒有敗走很遠,就在綿竹一帶駐紮,想要在短時間內會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兵力。
好在我是後上還有十四萬的精兵,既然知道了牛僧孺的陰謀,自不會坐以待斃。
“好個牛僧孺,我們以前可是真心實意的待他,將他服下的‘紅丸’給給了解藥,陛下,我一定抓住他,喝他的血,吃他的肉。”隆多的反應很強烈。
唐朝微笑:“此一時,彼一時。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確是忠心於朕,給他解藥也沒有什麽。朕既在當年能夠製伏他,現在照樣能夠。”
這句話一說,所有將領的臉上都發了光。
唐朝似乎給他們的心中注射了一管強心劑。
“我軍縱橫天下,枚平嶺南叛亂,再守護住安西都護,再轉戰劍南,直到後來占領長安,不曾有過一敗,你們知道朕取勝的最大原因嗎?”
“陛下神機妙算!”不少將領異口同聲的叫了起來。
唐朝微笑:“謝謝諸君的讚美。其實,告訴你們也沒有什麽,就是情報。我取勝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情報。至於我是怎麽能準確的查到敵人的一切,諸位將軍不必深究,總之隻要你們按照我的命令,一定可以將牛僧孺和宣讚王子殺個片甲不留。哼,他可以用伏兵,難道朕就不能?”
“請皇上下令。”手下將士高聲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