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是什麽需要獨家配方的吃食,就是一般的油潑麵。其實她做的也不正宗,隻是當初上大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重慶油潑麵跟四川擔擔麵。
後來畢業了,她就隻能學著自個做。說起來,她不愛在外麵吃飯的習慣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為了不餓肚子,唯一的辦法就是一有空就上網查食譜,然後自個嚐試。
卻不想,當初嘴挑的毛病,卻讓她練出了不弱的廚藝。更是在這個時空,解了自個的口腹之欲。
聽到林月娘的招唿聲,趙三妮趕緊出來幫著端飯。這一端不要緊,可是把她的饞蟲給勾出來了。
其實農家人,冬日裏一般也就兩頓飯,隻是月娘卻是受不了的。而且她也覺得一日三餐才是正經的,就仗著自個懷孕了,見天的拉著一家子吃頓晌午飯。
這不,見趙鐵牛還沒迴來,她隻能把餘下的一大碗扣起來騰到剛剛煮過麵的大鍋裏溫著。
“月娘的手藝可比娘的好多了。”
圍在炕桌上的三人,一邊吃著香辣的油潑麵,一邊喝著麵湯。雖然個個都出了滿腦門的汗,覺得身上爽快了許多。
林月娘也知道周氏的身子受不住辣,不過少量的辣椒卻也能開胃暖身子,所以她隻放了一點兒讓周氏吃個味。現在見她吃的樂嗬,自家自然也是開心的。
幾個人的碗還沒放下,趙鐵牛就牽著牛車迴來了。聽著聲音,月娘趕緊放下手裏的東西迎了出去。
“媳婦,我迴來了。”趙鐵牛把牛趕緊院子角上的棚子裏,又把車板子跟套子卸下來。見林月娘出了屋,他趕緊拍打了幾下身上的塵土跟涼氣走了過去。
“先洗洗手吃點東西吧。”見他就著盆子裏洗過白菜的冷水洗了手,林月娘又忍不住說落了他兩句,瞧著他點頭答應的模樣,自個也沒了脾氣。
先遞了一碗熱麵湯過去,讓他暖了暖胃。這才端出了自個留給他的油潑麵。
知道趙三妮在正屋吃飯呢,他也不說進屋了,直接拖了板凳圍著灶台唿嚕唿嚕的大口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說真香。聽得月娘心裏一陣高興。
“媳婦,你先去吃飯,等會兒我再跟你說道鋪子的事兒。”
說起來,今兒他遇到的還真是一樁便宜事兒。有個臨街的二層鋪子出租,雖然年頭舊了些,可他自個修補修補倒也不礙事。重要的是,那鋪子便宜,二層還能住人。
若是真忙活起來,他們也省了村裏鎮上兩邊折騰。
隻是租金卻也不便宜。
趙三妮走後,趙鐵牛才幫著收拾著刷洗了碗筷,然後進屋跟月娘商量起來。
“那鋪子的主家就是想讓我做護院的那家,今兒說起來了,管事兒的就提點了兩句。”趙鐵牛看向月娘,“說是前幾個月盤下鋪子的人去了縣城,這才空落下來。我去瞧了,地段是好的,就緊挨著咱們擺攤的那個道口,西邊就是鎮上的那個小橋。那周圍雖然不算體麵,可也算是幹淨。”
小橋?林月娘眼前一亮,那位置可真不錯。要知道,小橋左右都是賣手藝或者刷雜技的人,人群多而且吃食店鋪少,僅有的幾個麵食攤倒也吃不出什麽滋味來。而且它東邊就是趕大集時候人們常走的道兒,緊挨著路口,不管是路過的還是商販,絕不會瞧不見。
“主家也是實在的,一個月二百文卻是不能再少了,三個月一交。”
二百文錢倒是算不上便宜,不過若是位置好,生意旺,倒也值得。打定了主意,月娘就商量著趕明兒跟著趙鐵牛一塊去瞧瞧。順便迴一趟娘家,順便也瞧瞧她爹娘有什麽打算。
畢竟林大勇跟劉氏的年紀大了,再是幹活的一把好手,也種不行幾年地了。順便也把自己之前縫製的護膝,給他們送過去。
晚上的時候,周氏熬了小米粥,又專門煮了幾個雞蛋,還燉了一小盆的肉菜。加上趙三妮送來的甜蒸肉,一家人又吃了個肥美。
倒不是周氏貪嘴,而是她如今想的明白,就像月娘說的,過日子得節儉,可萬萬不能節儉到有了銀子還吃糠喝稀,天天就著鹹菜吃窩頭。再說了,有給她抓藥的錢,家裏雖說不能天天吃肉,但也足夠三五天吃頓好的了。
“月娘,娘知道你是個主意正的,有你管束著鐵牛,娘也放心。隻是咱們做買賣不論大小,可都得留個老底兒。不論成不成的,咱們也得能過下去。”
林月娘點點頭,“娘,我曉得。”
她可不傻,再怎麽說,她還有私房錢呢。如今有婆婆交給她的十六兩銀子撐著,還動不著她自個掙下的繡坊花樣子錢嘞。
第二日日上三竿,趁著日頭還高,不是忒冷。趙鐵牛可就帶了媳婦出了門,臨出村的時候,他們隱隱瞧見四嬸子好像帶了個閨女往家裏走。不過因為不是自家的事兒,這倆人誰也沒多想。
他們不想,不代表別人不算計,這不,白氏特地捎信讓在外邊做工的老四兒子買了些邪門的藥粉迴來。
第68章 盤下鋪子
鋪子倒是哪都好,雖然不是幹淨,可外頭瞧著也是體麵的。而且臨街二層的鋪子,可是不好找呢。
兩方說定了,月娘就幫襯著看了契約,又尋著年頭舊的事兒,跟管事兒的要了許多好處。比如鋪子裏的舊櫃台跟桌椅,倒是白給她們用了。然後才讓趙鐵牛這個爺們跟人簽了契約,裏麵可是寫的明明白白,屋裏的家具跟灶房裏的家夥什都白搭給他們。
精打細算,細水長流那才是農家過日子的道理。月娘所想長遠,出手自然得有些準頭。
而且在月娘的提議下,還加了一條,若是期約到了,他們還有優先租用的權利。這倒是前所未聞的,也沒見過哪家盤鋪子的婦人這麽難纏小心。不過也沒啥差的,能隻租給一家,也是省了他們這些管事兒的勁兒。
管事兒的拿了契約跟租金離開了,就剩林月娘裏裏外外的打量這鋪子。因為才空出來不久,所以屋裏也沒什麽渾濁難聞的黴味,拾掇拾掇一兩日就能搬過來開門了。
如今大堂的桌椅板凳是省了,灶房裏的鍋也還能用,隻是碗筷跟一應用具還要再置辦。
要是自個開了店,隻怕家裏的家當時不夠用了。
約莫半盞茶的工夫,月娘就把該買的該帶的在心裏算計了一遍,這就扯了趙鐵牛出門去備置。
趙鐵牛見媳婦高興,自個心裏也生出了許多喜悅。至於說被媳婦拿捏管束著,他卻也不覺得憋屈。至於當家,便是讓他當家自個拿主意,他也會問問媳婦的心意。
更何況,如今有個人如此為自個費心,他哪有不樂意的?
要不說,那些個自以為是男子漢的漢子,三天兩頭嫌棄家裏媳婦多事兒好拿捏人,卻不想想自個是不是真疼惜了人。那種遇事兒一蹦三尺高的男人,還不如趙鐵牛這樣有事兒知道跟媳婦商量的漢子呢。
倆人溜達著買了不少大碗,又定了許多米醋醬油跟黃豆什麽的,隻等賣家後兒給送過去。
原本趙鐵牛是想著到橋底下去尋個算命的給看看黃曆,隻是架不住月娘覺得宜早不宜遲。沒說幾句,他就依了媳婦的意思,明兒拾掇一天,後兒就開業。
把買好的碗筷跟用具放到了鋪子的小屋裏,趙鐵牛才去後院牽了牛車,倆人慢慢悠悠的往迴林岸村走去。
院裏,劉氏正拿著簸箕簸麥子,等哪天得了空去磨些白麵吃。現在的日子鬆快了,林老漢雖然還是要喝藥,可身子卻是好了大半。農閑這會兒,林大勇也會幫著村裏打些家具椅子之類的掙個錢。月梅跟月嬌都是懂事兒的孩子,尤其是月梅,比著她大姐專門送來的花樣子繡了不少繡品,也時給家裏添了不少進項。
家裏雖然沒個兒子,可遍著林岸村,誰能說她劉氏一家過的不順心?那些個以前樂的看他們大房笑話,到處說他們被趕出老宅過不好的人,如今可不是見了她就臊紅了臉?
不管怎麽說,如今自個家雖說不能每天大魚大肉,卻也比不少人家逢年過節才能嚐到肉味好很多了。
後來畢業了,她就隻能學著自個做。說起來,她不愛在外麵吃飯的習慣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為了不餓肚子,唯一的辦法就是一有空就上網查食譜,然後自個嚐試。
卻不想,當初嘴挑的毛病,卻讓她練出了不弱的廚藝。更是在這個時空,解了自個的口腹之欲。
聽到林月娘的招唿聲,趙三妮趕緊出來幫著端飯。這一端不要緊,可是把她的饞蟲給勾出來了。
其實農家人,冬日裏一般也就兩頓飯,隻是月娘卻是受不了的。而且她也覺得一日三餐才是正經的,就仗著自個懷孕了,見天的拉著一家子吃頓晌午飯。
這不,見趙鐵牛還沒迴來,她隻能把餘下的一大碗扣起來騰到剛剛煮過麵的大鍋裏溫著。
“月娘的手藝可比娘的好多了。”
圍在炕桌上的三人,一邊吃著香辣的油潑麵,一邊喝著麵湯。雖然個個都出了滿腦門的汗,覺得身上爽快了許多。
林月娘也知道周氏的身子受不住辣,不過少量的辣椒卻也能開胃暖身子,所以她隻放了一點兒讓周氏吃個味。現在見她吃的樂嗬,自家自然也是開心的。
幾個人的碗還沒放下,趙鐵牛就牽著牛車迴來了。聽著聲音,月娘趕緊放下手裏的東西迎了出去。
“媳婦,我迴來了。”趙鐵牛把牛趕緊院子角上的棚子裏,又把車板子跟套子卸下來。見林月娘出了屋,他趕緊拍打了幾下身上的塵土跟涼氣走了過去。
“先洗洗手吃點東西吧。”見他就著盆子裏洗過白菜的冷水洗了手,林月娘又忍不住說落了他兩句,瞧著他點頭答應的模樣,自個也沒了脾氣。
先遞了一碗熱麵湯過去,讓他暖了暖胃。這才端出了自個留給他的油潑麵。
知道趙三妮在正屋吃飯呢,他也不說進屋了,直接拖了板凳圍著灶台唿嚕唿嚕的大口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說真香。聽得月娘心裏一陣高興。
“媳婦,你先去吃飯,等會兒我再跟你說道鋪子的事兒。”
說起來,今兒他遇到的還真是一樁便宜事兒。有個臨街的二層鋪子出租,雖然年頭舊了些,可他自個修補修補倒也不礙事。重要的是,那鋪子便宜,二層還能住人。
若是真忙活起來,他們也省了村裏鎮上兩邊折騰。
隻是租金卻也不便宜。
趙三妮走後,趙鐵牛才幫著收拾著刷洗了碗筷,然後進屋跟月娘商量起來。
“那鋪子的主家就是想讓我做護院的那家,今兒說起來了,管事兒的就提點了兩句。”趙鐵牛看向月娘,“說是前幾個月盤下鋪子的人去了縣城,這才空落下來。我去瞧了,地段是好的,就緊挨著咱們擺攤的那個道口,西邊就是鎮上的那個小橋。那周圍雖然不算體麵,可也算是幹淨。”
小橋?林月娘眼前一亮,那位置可真不錯。要知道,小橋左右都是賣手藝或者刷雜技的人,人群多而且吃食店鋪少,僅有的幾個麵食攤倒也吃不出什麽滋味來。而且它東邊就是趕大集時候人們常走的道兒,緊挨著路口,不管是路過的還是商販,絕不會瞧不見。
“主家也是實在的,一個月二百文卻是不能再少了,三個月一交。”
二百文錢倒是算不上便宜,不過若是位置好,生意旺,倒也值得。打定了主意,月娘就商量著趕明兒跟著趙鐵牛一塊去瞧瞧。順便迴一趟娘家,順便也瞧瞧她爹娘有什麽打算。
畢竟林大勇跟劉氏的年紀大了,再是幹活的一把好手,也種不行幾年地了。順便也把自己之前縫製的護膝,給他們送過去。
晚上的時候,周氏熬了小米粥,又專門煮了幾個雞蛋,還燉了一小盆的肉菜。加上趙三妮送來的甜蒸肉,一家人又吃了個肥美。
倒不是周氏貪嘴,而是她如今想的明白,就像月娘說的,過日子得節儉,可萬萬不能節儉到有了銀子還吃糠喝稀,天天就著鹹菜吃窩頭。再說了,有給她抓藥的錢,家裏雖說不能天天吃肉,但也足夠三五天吃頓好的了。
“月娘,娘知道你是個主意正的,有你管束著鐵牛,娘也放心。隻是咱們做買賣不論大小,可都得留個老底兒。不論成不成的,咱們也得能過下去。”
林月娘點點頭,“娘,我曉得。”
她可不傻,再怎麽說,她還有私房錢呢。如今有婆婆交給她的十六兩銀子撐著,還動不著她自個掙下的繡坊花樣子錢嘞。
第二日日上三竿,趁著日頭還高,不是忒冷。趙鐵牛可就帶了媳婦出了門,臨出村的時候,他們隱隱瞧見四嬸子好像帶了個閨女往家裏走。不過因為不是自家的事兒,這倆人誰也沒多想。
他們不想,不代表別人不算計,這不,白氏特地捎信讓在外邊做工的老四兒子買了些邪門的藥粉迴來。
第68章 盤下鋪子
鋪子倒是哪都好,雖然不是幹淨,可外頭瞧著也是體麵的。而且臨街二層的鋪子,可是不好找呢。
兩方說定了,月娘就幫襯著看了契約,又尋著年頭舊的事兒,跟管事兒的要了許多好處。比如鋪子裏的舊櫃台跟桌椅,倒是白給她們用了。然後才讓趙鐵牛這個爺們跟人簽了契約,裏麵可是寫的明明白白,屋裏的家具跟灶房裏的家夥什都白搭給他們。
精打細算,細水長流那才是農家過日子的道理。月娘所想長遠,出手自然得有些準頭。
而且在月娘的提議下,還加了一條,若是期約到了,他們還有優先租用的權利。這倒是前所未聞的,也沒見過哪家盤鋪子的婦人這麽難纏小心。不過也沒啥差的,能隻租給一家,也是省了他們這些管事兒的勁兒。
管事兒的拿了契約跟租金離開了,就剩林月娘裏裏外外的打量這鋪子。因為才空出來不久,所以屋裏也沒什麽渾濁難聞的黴味,拾掇拾掇一兩日就能搬過來開門了。
如今大堂的桌椅板凳是省了,灶房裏的鍋也還能用,隻是碗筷跟一應用具還要再置辦。
要是自個開了店,隻怕家裏的家當時不夠用了。
約莫半盞茶的工夫,月娘就把該買的該帶的在心裏算計了一遍,這就扯了趙鐵牛出門去備置。
趙鐵牛見媳婦高興,自個心裏也生出了許多喜悅。至於說被媳婦拿捏管束著,他卻也不覺得憋屈。至於當家,便是讓他當家自個拿主意,他也會問問媳婦的心意。
更何況,如今有個人如此為自個費心,他哪有不樂意的?
要不說,那些個自以為是男子漢的漢子,三天兩頭嫌棄家裏媳婦多事兒好拿捏人,卻不想想自個是不是真疼惜了人。那種遇事兒一蹦三尺高的男人,還不如趙鐵牛這樣有事兒知道跟媳婦商量的漢子呢。
倆人溜達著買了不少大碗,又定了許多米醋醬油跟黃豆什麽的,隻等賣家後兒給送過去。
原本趙鐵牛是想著到橋底下去尋個算命的給看看黃曆,隻是架不住月娘覺得宜早不宜遲。沒說幾句,他就依了媳婦的意思,明兒拾掇一天,後兒就開業。
把買好的碗筷跟用具放到了鋪子的小屋裏,趙鐵牛才去後院牽了牛車,倆人慢慢悠悠的往迴林岸村走去。
院裏,劉氏正拿著簸箕簸麥子,等哪天得了空去磨些白麵吃。現在的日子鬆快了,林老漢雖然還是要喝藥,可身子卻是好了大半。農閑這會兒,林大勇也會幫著村裏打些家具椅子之類的掙個錢。月梅跟月嬌都是懂事兒的孩子,尤其是月梅,比著她大姐專門送來的花樣子繡了不少繡品,也時給家裏添了不少進項。
家裏雖然沒個兒子,可遍著林岸村,誰能說她劉氏一家過的不順心?那些個以前樂的看他們大房笑話,到處說他們被趕出老宅過不好的人,如今可不是見了她就臊紅了臉?
不管怎麽說,如今自個家雖說不能每天大魚大肉,卻也比不少人家逢年過節才能嚐到肉味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