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太後微微點頭,“素日聽人說你菩薩心腸,果然不假。”
要的就是這效果。
宋儀心裏暗暗定了下來,方才刻意輕描淡寫將事情略過,隻等著太後問起,這樣才不顯得自己刻意。
她又道:“老和尚見了我們,隻問我們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便不再搭理。當時大水圍困,民女等實在不能出,也沒有什麽吃食,卻是那老和尚不知從哪裏搬出來許多穀物,舍與我等果腹。”
“這破廟如此破爛,怕是連那和尚也沒什麽東西可吃,哪裏有東西能給你們?”太後聽著,不由得又問了一句。
“太後娘娘此言,正是當時民女所思慮之處。”宋儀一笑,臉上漸漸有了神采,仿佛迴憶起了昔日的事情,道,“所以,在第三天,民女也去問了那老和尚,沒想到老和尚卻隻是將手裏的佛珠遞給了民女,道:‘舍利子,給有佛心之人。’而後便當場坐化了……”
“啊……”
竟然如此?
太後眉頭一皺:“這事,委實叫人難以相信……那穀物之事?”
“老和尚當場坐化圓寂,民女也嚇了一跳,更是害怕不已,而後卻有一群老鼠一擁而上,齧咬和尚袈裟……”宋儀輕輕歎了一聲,“方才太後娘娘不是疑惑,那果腹食糧從何而來嗎?便是從這一群老鼠處來。”
宮裏的宮女們,從沒聽說過這等奇詭之事,一時也都豎起了耳朵。
太後也是怔忡:“老鼠?”
宋儀想起自己當初聽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的表情,怕也沒比這些人好上多少。
她淡淡一笑,臉容上依稀有些迴憶的顏色:“有同去避難的老農告訴民女,這破廟上絕無半點糧食,所有的糧食都是老和尚從老鼠洞裏挖出來的。老鼠打洞,本是尋常事,隻是它們會在容身的鼠洞旁側,再打一個更大的洞,裏麵囤積著偷來的五穀。”
不過是一種儲藏食物的天性罷了,隻是隻有極少數有經驗的老農才知道。
很明顯,那和尚也就是知道了這一點,也知道了老鼠們的所在,所以撅了鼠穴,將穀物翻出來,給眾人果腹。
“此事當真是哀家聞所未聞,竟然還有這般……”太後神情之中出現了幾分憐憫,手持著那一串佛珠叫著阿彌陀佛,又道,“那這和尚還真是仁善濟世,好心腸了。”
“也正是如此,和尚才當場坐化。”宋儀聲音並不大,可很吸引人,“他救了人,可卻斷了那一群老鼠的生路,也是壞了慈悲之心,所以才將舍利子佛珠給了民女。”
佛家講眾生平等,人命是命,鼠命便不是命了嗎?
這一位佛法高深的老和尚,似乎就是這樣坐化的。
眾人隻聽得目瞪口呆,隱隱然又覺得宋儀說的這事實在荒誕,偏生有跡可循,不像是說謊。
太後娘娘低頭一看自己手中佛珠,也是多了幾分心驚膽戰的感覺,更有了幾分敬畏之心。
陳子棠聽了,隻是長長歎息一聲:“水災偶發,遂有此事,如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實在是百姓之福。”
不管怎樣,一說到國泰民安,沒有太後不高興的。
她也道:“正是,隻是若真正國泰民安,哪裏來的這等事?下頭官員們可還不夠呢。”
不過後宮不得幹政太過,太後也不能多說什麽,一兩句掛在嘴邊罷了。
之後,她才看向宋儀,道:“你這孩子倒是真正的心善,不然不會到了那破廟,也不會被那和尚看中。說起來,可知道這和尚法號?倒也不是別的,隻是想著,該給這樣的和尚建座廟,也好教化世人。”
後半句,倒像是什麽掩飾。
宋儀眉眼一低,垂首道:“迴太後娘娘,這和尚法號似乎叫天機,已經掩埋在破廟前了,若是太後娘娘建廟……太後娘娘?”
“啪。”
手中的佛珠落在了地上,太後的神情早在聽見“天機”兩個字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恍惚了起來,甚至臉色煞白:“是他……”
天機,竟然是他!
他竟……
圓寂了?
太後臉上的表情,著實難以言說,悲喜交加,實在不能一言說盡。
她身邊的女官見了,也憂心不已,上去小聲問著:“太後娘娘?”
“……哀家乏了,都退下吧。”
太後擺了擺手,有些虛弱。
宋儀與陳子棠對望了一眼,起身告退,被太監宮女們引著出了來,也不敢說上幾句話,便分頭走了。
陳子棠還要去前麵見皇上,宋儀若是不遇到什麽事,也該被送出去了。
隻是今日,興許合該她倒黴。
剛出慈安宮,宋儀皺著眉頭思索間,便撞上了前麵過來的一個人——衛起。
身邊的小太監也不知道是怎麽了,竟然眼睜睜看著宋儀過去,險些撞在衛起的身上。
一名太監大喝一聲:“大膽,什麽人敢衝撞王爺?!”
“王爺恕罪王爺恕罪!”
小太監立刻跪了下來,宋儀眼神淡靜地看了衛起一眼,而後垂了頭。
衛起華貴滿身,見狀便一挑眉,似笑非笑看了一眼,宋儀背後的慈安宮一眼,眼神微妙。他曼聲道:“不懂規矩的,也沒時間與你計較,跪著吧。”
說完,衛起便轉身走了。
身後的侍從太監們嚇得色色發抖,領著宋儀出來的那小太監更是直接腿一軟跪坐了下去,等人走了才拍拍心口:“乖乖,真真嚇死人了……五姑娘,咱就跪著吧,這嗣祁王是什麽人?您也敢衝撞?就算給您十個腦袋,也不夠用的。”
宋儀手指緊握,深吸了一口氣,迴頭看了已經離開的衛起一眼,才緩緩地……
壓住內心奔湧的另外一種情緒,強迫自己雙膝落地,兩手放在膝上,把自己壓下來,再壓下來。
她抬眼看著前麵,宮門重重,然而自己要走的路,卻很明朗,很遠,也很深。
旁邊一隊小太監腳步匆匆地過來,這一迴,宋儀很輕易地看見了最末尾的那個人,那人也看見了宋儀。
二人目光相接,都有一種難言味道。
那小太監,不是趙禮又是誰?
她嘴唇張了張,想要說什麽,趙禮也有些震驚地看著她如今情態,最終還是無聲從她身邊路過了。
昔日的趙家二公子,如今的宋五姑娘,深宮之中擦肩而過,竟是……
☆、第八十一章 小太監
宋儀快不記得了,雖然似乎才過去兩三年,可她經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像是老鼠藏糧,水災旱災,各類詩會文會……早經曆了不知凡幾,更不要說,她跟這一位的接觸本來就少。
從頭到尾,也不過三五個謀麵的事。
可宋儀對那一件事,實在是印象深刻。
依舊是與周兼有關係的一件事,昔年周宋兩家的案子,賴有趙同知出麵,才真正洗清了嫌疑。於是,趙同知憑借此青雲直上,可誰想到,最後會是周兼在兩家即將有姻親關係的當口上,毫不留情,竟然劍指趙家。
原本風光的趙家,一朝事情敗露,原來趙同知才是真正的貪官汙吏。
而那懷揣著希望,打算與周兼成親的超姑娘,獄中自戕,一段香魂隕落,周兼從那之後便沒怎麽談婚論嫁了。
當年趙家那一段公案,牽扯甚廣,也是周兼心狠手辣的明證,可在京城傳了個風風雨雨。
趙同知乃是貪官汙吏不說,更犯了欺上瞞下之罪,轉眼就被處斬。
但是經過審問,其子孫家人並不知曉此事,也許是皇帝仁善,也許是他周兼良心未泯,最終不曾趕盡殺絕……
後麵更多趙家人的消息,卻是泯滅在種種傳聞之中了。
趙淑乃是趙家大小姐,她下麵還有一個弟弟,據說當年聞得家中出事的消息就跑了,再也沒有迴來過,也有人說他是已經被抓了,但在獄中被人折磨至死。也有人說,趙家別的人都沒事,所以這一位已經恢複了自由身……
這些年來的傳聞,都是真真假假,越傳越叫人分不清楚。
宋儀南北走著,也隻是略有耳聞,距離京城越遠,傳言也就越離譜,到了更遠的地方,索性連消息都沒有了。畢竟算來算去,也就是京城這麽一小塊地方的事情。
所以,這兩年的宋儀,應該算是很清淨的。
她少有去想趙淑的下場,也很少去對比當初的自己與彼時的趙淑,偶爾想起周兼來,似乎也疏淡得很,隻是若有若無的仇恨刻在心裏,讓她忘不掉罷了。唯一有些在意的,興許是離京那一日,看見的草席之下的什麽東西……
但是那到底是什麽結果,誰又知道呢?
往昔的一切,在宋儀抬眼看見這人的瞬間,走馬燈一樣從她腦海之中衝過去,像是奔湧的潮水,像是難以阻擋的一支利箭,也像是劃破夜空的一聲驚雷,一道閃電……
紅色的宮牆高高的,日頭晃著人的眼,也曬著人的心。
太監們走在太陽下頭,腳步匆匆地從宮道上經過,額頭上都有了細密的汗珠,帶著一種奇異的卑微和急切。他們的背無一例外地佝僂著,是常年伺候人起來的奴才性兒,一身沉暗的綠色兒,瞧著總沒有半分的生機……
趙禮,便是這許多人中間的一個。
第一次見到趙禮,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小孩子吧?
那時候是在廟裏,他指著那老和尚的鼻子,跟那和尚講歪理,把好端端的佛法給歪曲了個沒邊。
宋儀那時候想的是,這小子其實有點機靈勁兒。
還是宋倩告訴她,她才知道,這就是趙家二公子,也是經常跟她作對的那個趙淑的弟弟。
“……”
喉嚨幹澀,像是含著一把刀片一樣,宋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是用那種難以言喻的目光看著對方。
少年的身板,看上去依舊很青澀,隻是套在比較大的太監服裏,並不怎麽看得出來。
宮裏的太監,一般年紀都不大,這種一看就是入宮沒兩年也混得不怎麽得意的。
若是得意,也不會得了這樣大太陽底下跑差事的苦活兒了。
可原本趙禮這樣一個紈絝富家公子,怎麽可能……
怎麽可能……
不,沒有什麽不可能的。
宋儀看見的趙禮,眉目之中難改昔日的那一分氣質,隻是銳氣已經完全消磨掉了,隻有眼神似乎還留有一點點的神韻。
然而僅僅是這一點神韻,似乎也要被那彎折的脊背給壓沒了。
趙禮的眼神很沉默,烏黑的眼仁裏倒映著宋儀跪下來的身子,似乎微微閃爍了一下,接著眼簾一垂,眼皮子一搭,整個人便已經規規矩矩地繼續朝著前麵走,從始至終,也不過是在經過宋儀身邊的時候,腳步頓了那麽一小下而已。
想到的事情真是太多,險些叫她窒息。可真正迴過神來,也不過就是那麽一瞬的事情。
一瞬……
時光白馬過隙,兩三個春秋一眨眼。
“五姑娘,您怎麽了?”
要的就是這效果。
宋儀心裏暗暗定了下來,方才刻意輕描淡寫將事情略過,隻等著太後問起,這樣才不顯得自己刻意。
她又道:“老和尚見了我們,隻問我們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便不再搭理。當時大水圍困,民女等實在不能出,也沒有什麽吃食,卻是那老和尚不知從哪裏搬出來許多穀物,舍與我等果腹。”
“這破廟如此破爛,怕是連那和尚也沒什麽東西可吃,哪裏有東西能給你們?”太後聽著,不由得又問了一句。
“太後娘娘此言,正是當時民女所思慮之處。”宋儀一笑,臉上漸漸有了神采,仿佛迴憶起了昔日的事情,道,“所以,在第三天,民女也去問了那老和尚,沒想到老和尚卻隻是將手裏的佛珠遞給了民女,道:‘舍利子,給有佛心之人。’而後便當場坐化了……”
“啊……”
竟然如此?
太後眉頭一皺:“這事,委實叫人難以相信……那穀物之事?”
“老和尚當場坐化圓寂,民女也嚇了一跳,更是害怕不已,而後卻有一群老鼠一擁而上,齧咬和尚袈裟……”宋儀輕輕歎了一聲,“方才太後娘娘不是疑惑,那果腹食糧從何而來嗎?便是從這一群老鼠處來。”
宮裏的宮女們,從沒聽說過這等奇詭之事,一時也都豎起了耳朵。
太後也是怔忡:“老鼠?”
宋儀想起自己當初聽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的表情,怕也沒比這些人好上多少。
她淡淡一笑,臉容上依稀有些迴憶的顏色:“有同去避難的老農告訴民女,這破廟上絕無半點糧食,所有的糧食都是老和尚從老鼠洞裏挖出來的。老鼠打洞,本是尋常事,隻是它們會在容身的鼠洞旁側,再打一個更大的洞,裏麵囤積著偷來的五穀。”
不過是一種儲藏食物的天性罷了,隻是隻有極少數有經驗的老農才知道。
很明顯,那和尚也就是知道了這一點,也知道了老鼠們的所在,所以撅了鼠穴,將穀物翻出來,給眾人果腹。
“此事當真是哀家聞所未聞,竟然還有這般……”太後神情之中出現了幾分憐憫,手持著那一串佛珠叫著阿彌陀佛,又道,“那這和尚還真是仁善濟世,好心腸了。”
“也正是如此,和尚才當場坐化。”宋儀聲音並不大,可很吸引人,“他救了人,可卻斷了那一群老鼠的生路,也是壞了慈悲之心,所以才將舍利子佛珠給了民女。”
佛家講眾生平等,人命是命,鼠命便不是命了嗎?
這一位佛法高深的老和尚,似乎就是這樣坐化的。
眾人隻聽得目瞪口呆,隱隱然又覺得宋儀說的這事實在荒誕,偏生有跡可循,不像是說謊。
太後娘娘低頭一看自己手中佛珠,也是多了幾分心驚膽戰的感覺,更有了幾分敬畏之心。
陳子棠聽了,隻是長長歎息一聲:“水災偶發,遂有此事,如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實在是百姓之福。”
不管怎樣,一說到國泰民安,沒有太後不高興的。
她也道:“正是,隻是若真正國泰民安,哪裏來的這等事?下頭官員們可還不夠呢。”
不過後宮不得幹政太過,太後也不能多說什麽,一兩句掛在嘴邊罷了。
之後,她才看向宋儀,道:“你這孩子倒是真正的心善,不然不會到了那破廟,也不會被那和尚看中。說起來,可知道這和尚法號?倒也不是別的,隻是想著,該給這樣的和尚建座廟,也好教化世人。”
後半句,倒像是什麽掩飾。
宋儀眉眼一低,垂首道:“迴太後娘娘,這和尚法號似乎叫天機,已經掩埋在破廟前了,若是太後娘娘建廟……太後娘娘?”
“啪。”
手中的佛珠落在了地上,太後的神情早在聽見“天機”兩個字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恍惚了起來,甚至臉色煞白:“是他……”
天機,竟然是他!
他竟……
圓寂了?
太後臉上的表情,著實難以言說,悲喜交加,實在不能一言說盡。
她身邊的女官見了,也憂心不已,上去小聲問著:“太後娘娘?”
“……哀家乏了,都退下吧。”
太後擺了擺手,有些虛弱。
宋儀與陳子棠對望了一眼,起身告退,被太監宮女們引著出了來,也不敢說上幾句話,便分頭走了。
陳子棠還要去前麵見皇上,宋儀若是不遇到什麽事,也該被送出去了。
隻是今日,興許合該她倒黴。
剛出慈安宮,宋儀皺著眉頭思索間,便撞上了前麵過來的一個人——衛起。
身邊的小太監也不知道是怎麽了,竟然眼睜睜看著宋儀過去,險些撞在衛起的身上。
一名太監大喝一聲:“大膽,什麽人敢衝撞王爺?!”
“王爺恕罪王爺恕罪!”
小太監立刻跪了下來,宋儀眼神淡靜地看了衛起一眼,而後垂了頭。
衛起華貴滿身,見狀便一挑眉,似笑非笑看了一眼,宋儀背後的慈安宮一眼,眼神微妙。他曼聲道:“不懂規矩的,也沒時間與你計較,跪著吧。”
說完,衛起便轉身走了。
身後的侍從太監們嚇得色色發抖,領著宋儀出來的那小太監更是直接腿一軟跪坐了下去,等人走了才拍拍心口:“乖乖,真真嚇死人了……五姑娘,咱就跪著吧,這嗣祁王是什麽人?您也敢衝撞?就算給您十個腦袋,也不夠用的。”
宋儀手指緊握,深吸了一口氣,迴頭看了已經離開的衛起一眼,才緩緩地……
壓住內心奔湧的另外一種情緒,強迫自己雙膝落地,兩手放在膝上,把自己壓下來,再壓下來。
她抬眼看著前麵,宮門重重,然而自己要走的路,卻很明朗,很遠,也很深。
旁邊一隊小太監腳步匆匆地過來,這一迴,宋儀很輕易地看見了最末尾的那個人,那人也看見了宋儀。
二人目光相接,都有一種難言味道。
那小太監,不是趙禮又是誰?
她嘴唇張了張,想要說什麽,趙禮也有些震驚地看著她如今情態,最終還是無聲從她身邊路過了。
昔日的趙家二公子,如今的宋五姑娘,深宮之中擦肩而過,竟是……
☆、第八十一章 小太監
宋儀快不記得了,雖然似乎才過去兩三年,可她經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像是老鼠藏糧,水災旱災,各類詩會文會……早經曆了不知凡幾,更不要說,她跟這一位的接觸本來就少。
從頭到尾,也不過三五個謀麵的事。
可宋儀對那一件事,實在是印象深刻。
依舊是與周兼有關係的一件事,昔年周宋兩家的案子,賴有趙同知出麵,才真正洗清了嫌疑。於是,趙同知憑借此青雲直上,可誰想到,最後會是周兼在兩家即將有姻親關係的當口上,毫不留情,竟然劍指趙家。
原本風光的趙家,一朝事情敗露,原來趙同知才是真正的貪官汙吏。
而那懷揣著希望,打算與周兼成親的超姑娘,獄中自戕,一段香魂隕落,周兼從那之後便沒怎麽談婚論嫁了。
當年趙家那一段公案,牽扯甚廣,也是周兼心狠手辣的明證,可在京城傳了個風風雨雨。
趙同知乃是貪官汙吏不說,更犯了欺上瞞下之罪,轉眼就被處斬。
但是經過審問,其子孫家人並不知曉此事,也許是皇帝仁善,也許是他周兼良心未泯,最終不曾趕盡殺絕……
後麵更多趙家人的消息,卻是泯滅在種種傳聞之中了。
趙淑乃是趙家大小姐,她下麵還有一個弟弟,據說當年聞得家中出事的消息就跑了,再也沒有迴來過,也有人說他是已經被抓了,但在獄中被人折磨至死。也有人說,趙家別的人都沒事,所以這一位已經恢複了自由身……
這些年來的傳聞,都是真真假假,越傳越叫人分不清楚。
宋儀南北走著,也隻是略有耳聞,距離京城越遠,傳言也就越離譜,到了更遠的地方,索性連消息都沒有了。畢竟算來算去,也就是京城這麽一小塊地方的事情。
所以,這兩年的宋儀,應該算是很清淨的。
她少有去想趙淑的下場,也很少去對比當初的自己與彼時的趙淑,偶爾想起周兼來,似乎也疏淡得很,隻是若有若無的仇恨刻在心裏,讓她忘不掉罷了。唯一有些在意的,興許是離京那一日,看見的草席之下的什麽東西……
但是那到底是什麽結果,誰又知道呢?
往昔的一切,在宋儀抬眼看見這人的瞬間,走馬燈一樣從她腦海之中衝過去,像是奔湧的潮水,像是難以阻擋的一支利箭,也像是劃破夜空的一聲驚雷,一道閃電……
紅色的宮牆高高的,日頭晃著人的眼,也曬著人的心。
太監們走在太陽下頭,腳步匆匆地從宮道上經過,額頭上都有了細密的汗珠,帶著一種奇異的卑微和急切。他們的背無一例外地佝僂著,是常年伺候人起來的奴才性兒,一身沉暗的綠色兒,瞧著總沒有半分的生機……
趙禮,便是這許多人中間的一個。
第一次見到趙禮,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小孩子吧?
那時候是在廟裏,他指著那老和尚的鼻子,跟那和尚講歪理,把好端端的佛法給歪曲了個沒邊。
宋儀那時候想的是,這小子其實有點機靈勁兒。
還是宋倩告訴她,她才知道,這就是趙家二公子,也是經常跟她作對的那個趙淑的弟弟。
“……”
喉嚨幹澀,像是含著一把刀片一樣,宋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是用那種難以言喻的目光看著對方。
少年的身板,看上去依舊很青澀,隻是套在比較大的太監服裏,並不怎麽看得出來。
宮裏的太監,一般年紀都不大,這種一看就是入宮沒兩年也混得不怎麽得意的。
若是得意,也不會得了這樣大太陽底下跑差事的苦活兒了。
可原本趙禮這樣一個紈絝富家公子,怎麽可能……
怎麽可能……
不,沒有什麽不可能的。
宋儀看見的趙禮,眉目之中難改昔日的那一分氣質,隻是銳氣已經完全消磨掉了,隻有眼神似乎還留有一點點的神韻。
然而僅僅是這一點神韻,似乎也要被那彎折的脊背給壓沒了。
趙禮的眼神很沉默,烏黑的眼仁裏倒映著宋儀跪下來的身子,似乎微微閃爍了一下,接著眼簾一垂,眼皮子一搭,整個人便已經規規矩矩地繼續朝著前麵走,從始至終,也不過是在經過宋儀身邊的時候,腳步頓了那麽一小下而已。
想到的事情真是太多,險些叫她窒息。可真正迴過神來,也不過就是那麽一瞬的事情。
一瞬……
時光白馬過隙,兩三個春秋一眨眼。
“五姑娘,您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