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與曹操兩軍相持的時候,關羽也在泰山大敗夏侯惇,這早在劉和的預料之中。


    夏侯惇在曹操部下大將之中算是戰力最差的,而他的對手還是關羽、張遼和徐晃,再加上一個陳宮,曹仁都不一定擋得住。


    而在東線,太史慈兵進琅琊郡,斬殺守將馮楷,各縣望風而降,已經進逼東海郡,此時甘寧率領的水軍也在沿海岸南下,與陸軍遙相唿應。


    一夜之間,得到消息的曹軍全部退出兗州,往下邳集結,連微山湖的水軍也一並撤走,徐州地盤也大幅度縮減。


    劉和兵進小沛,與程普兩軍會合,設大宴,犒勞諸將,近十萬兵馬,軍威浩壯,三軍士氣高漲,都想爭拔頭籌去攻小沛。


    劉和得了兗州,中原也幾乎平定,心中大喜,宴罷之後,與郭嘉、賈詡、程普幾人商議起兵攻下邳。


    此時的曹操已如秋後的螞蚱,任他是梟雄還是能臣,也沒有一點翻盤的機會。


    賈詡言道:“如今彭城自顧不暇,曹操隻有下邳一城,將軍不可逼之太急,否則曹軍必死戰,甚至可能棄徐州而逃淮南,縱虎歸山,再想擒他就難了。”


    劉和點頭道:“我正有此意,如今曹操家眷盡在徐州,還有牽掛,不敢輕易放棄,若逼之太甚,恐適得其反,先生有何對策?”


    賈詡言道:“將軍既已派人說降糜竺、陳登,何妨先等消息,若此二人明大義而歸朝廷,則東海、下邳二郡不戰而降,如此便可分兵守住彭城通往淮南之路,再發兵下邳圍攻曹操,一如當年十麵埋伏之計,縱曹操多謀善戰,困守孤城,亦無能為也!”


    劉和點頭道:“將曹操堵在下邳,便可從容收取其餘各地,再派人勸降,我想曹孟德也是能識勢之人,絕不會一心求死。”


    眾人深以為然,劉和隨後派程普帶一千精兵南下,在下蔡和彭城南麵一帶布防,由華雄、紀靈為副將,既為堵截曹操,也能防備壽春的曹休來救援,做到萬無一失。


    不一日探馬來報,陳登在廣陵請降,糜竺獻出東郡,太史慈和關羽南下會合,沿泗水布置大軍,對下邳形成包圍之勢。


    徐州大勢已定,各路兵馬部署完畢,劉和才引兵來攻下邳,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將下邳重重包圍。


    各路兵下寨之後,劉和統眾將來至城下,右邊關羽、張遼、徐晃、太史慈、張繡,左邊顏良、文醜、於禁、許褚、麹義,十員大將拱衛左右,氣勢如虹。


    城上守軍見到如此雄壯的軍威,無不震驚,泗水在城外流過,滾滾波濤做護城河,卻無法帶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到此之時,劉和已經不想多造殺戮,故意展露軍威,就是為了震懾曹軍,讓曹操主動開城投降。


    顏良上前叫陣,讓曹操出來答話,曹操心知大勢已去,忍著頭疼來至城上,見到劉和的軍容,也是心中暗驚,歎道:“如此精兵良將,為何我曹孟德不得一人?”


    劉和打馬上前,高聲言道:“曹將軍,如今大勢已去,我素知將軍胸懷大誌,有匡扶朝廷之心,如今中原平定,正是收複山河、重振朝綱之際,將軍祖上曆代皆為漢室重臣,世食王祿,何不早降,你我共扶王室?人言將軍為亂世梟雄,治世之能臣,漢室中興,將軍當不失封侯之位,成就能臣之名!”


    曹操慨然一歎,言道:“如今之局,操亦知之,可否且退人馬,容某與眾將商議。”


    此時兩軍兵力懸殊,曹操根本沒有翻盤的機會,絕對的力量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蒼白無力的,劉和倒也不怕他耍詐,傳令各軍將人馬退後十裏。


    一日之後,曹操命人送來一封書信,要與劉和私下會麵,地點就定在下邳東門的泗水岸邊,隻許兩人單獨會麵,不能帶任何隨從人馬。


    關羽聞言冷哼道:“曹操此人奸詐無比,將軍不可中計,若被其拚死所害,必為漢室之殤。”


    劉和笑道:“曹孟德此舉,必有肺腑之言相告,諸位不必擔憂。”


    關羽蹙眉道:“若將軍非要去,關某當隨從作伴,不離左右。”


    劉和言道:“諸位放心,曹操武藝不如我,單獨會麵,反倒是我有優勢,何況若此時鋌而走險,其家小族人必遭屠戮,絕不會做此愚蠢之事。”


    顏良推了一把郭嘉:“奉孝,你平日裏詭計最多,這時候還不趕緊想對策,我們穩操勝券,我看不必如此冒險。”


    “什麽詭計?那叫謀略!”郭嘉不滿地翻了個白眼,這才對劉和說道:“將軍,某有一計,下邳城可立破,不用耗費一兵一卒,也能讓曹操束手就擒。”


    劉和歎道:“奉孝之計,莫非是決泗水以淹下邳?”


    曆史上曹操水淹下邳,擒住呂布,就是郭嘉的計策,如今城中的人雖然換成了曹操,但郭嘉的計策卻同樣管用。


    果然郭嘉笑道:“知我者,將軍也!某正是此意。”


    劉和搖頭道:“水火最是無情,若放水淹城,必有無數百姓因此受難,眼下即將收稻之時,破壞河堤必會損壞田地,此計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用之。”


    眾人見都勸不住劉和,焦急不已,劉和現在是三軍的主心骨,如果在這時候有了什麽意外,中興漢室的大計將會徹底打亂,都不想讓劉和因為曹操一個人而去冒險。


    郭嘉見劉和心意已定,知道很難勸說,正搖頭之時,正好看到賈詡在角落裏靜靜地坐著,閉目養神。


    他知道劉和對賈詡評價極高,走過去說道:“曹操下書來密談,先生以為,將軍當赴約否?”


    眾人聽到郭嘉的話,紛紛轉過頭來,將目光集中到了賈詡身上,劉和也看著這個低調的老頭,他到底如何看待此事。


    賈詡一臉淡漠,撫須緩緩說道:“曹軍大勢已去,銳氣已失,軍以將為主,將衰則軍無戰心。曹孟德乃梟雄也,做事必會權衡利弊而做決斷,今反攻無望,約將軍單獨與之會麵,定然另有所圖,若能遂其誌,此人必會拱手而降。”


    劉和聞言大笑道:“哈哈哈,我倒要看看,曹孟德有什麽要求,竟然如此謹慎。”


    眾人見無法勸阻劉和,隻好默然搖頭,劉和立刻讓來人向曹操迴信,明日辰時,在泗水岸邊會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挽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