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山上賊人安排完畢,已經天色大亮,士兵們就地歇息,吃了些幹糧,徐榮已經領兵趕到。
聽說趙雲收降山賊,徐榮大為高興,立刻將趙煜和羅豪叫來,問道:“你們可知道上黨賊勢如何?”
趙煜答道:“上黨境內黑山賊共有三支人馬,除楊鳳之外,便是於毒、白繞二賊,於毒在壺口,白繞在潞縣,占據太行入口,巢穴就在群山之中,因此官兵也無法征討。”
徐榮又問道:“圍攻長子的賊軍共有多少人馬?於毒、白繞可在其中?”羅豪言道:“圍攻長子的是白繞兵馬,於毒在壺關鎮守,但也派兵增援,已有一月有餘。”
“黨,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也,”徐榮沉吟片刻,言道:“上黨號稱天下之脊,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古為晉國咽喉之地,形勢險要,賊軍難以攻下,也在情理之中。”
趙煜言道:“上黨雖然堅固,但賊軍有四五萬之眾,若不盡快救援,恐怕城內守軍無法堅持許久。”
徐榮默然點頭,思索片刻之後問道:“此番救援,我軍兵少,不好與賊軍正麵為敵,泫水以東可有路通往黎亭?”
趙煜答道:“前麵過了山口便可過河,往東最高的那座山峰便是壺口所在,順水路到黎亭不過三十裏,若繞到大河上遊,則有五十裏。”
徐榮對著地圖又看了一陣,馬上吩咐道:“高順、子龍,你二人領兵前往黎亭,趙煜、羅豪二人為向導,先在此處截斷壺關援軍,再設法與城內守軍聯絡,我自旱路去與賊人交戰,吸引其注意力,等候將軍前來,再做決斷。”
高順二人領命,讓趙煜和羅豪帶領部下投降的一千賊軍,由他們帶路,渡過泫水趕奔黎亭。
上黨是並州門戶,居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東為太行山,西為太嶽山,北為五雲山,南為丹朱嶺,群山拱衛,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諸侯聯盟討伐董卓,太守張揚帶走三千士兵,上黨守軍僅剩兩千人,被黑山賊圍困之後,又緊急召集百姓參與守城,連新兵勉強湊足五千人。
秋陽高照,烈日散發著最後的餘熱,上黨城外的田地都被賊軍占領,連營一圈又一圈地圍在城下,密密匝匝,如同蜂窩一般。
上黨城上,一位身穿鎧甲的將領目光堅毅,帶著幾名士兵沿著城牆巡視,他正是以一己之力,號召全城百姓奮力守城的都尉郝昭,幾次惡戰之後,全城上下對他言聽計從。
外麵黑壓壓的賊軍,雖然看上去無精打彩,有的甚至橫臥在地,但他們卻隻能在城上看著,不敢出城。
上黨城位於山勢高處,四周皆為緩坡,要想攻城,士兵連衝擊都十分困難,麵對高大的城池,還要向上仰攻,根本紮站不住。
雖然地形有優勢,但殺出去同樣也有危險,一旦陷入賊軍之中,再想迴到城中便難如登天。
圍住上黨之後,黑山軍在瘋狂攻打數日之後,便在城外屯駐,每日叫罵搦戰,隨後便在城外駐紮,似乎想將城中軍馬連同百姓一起困死。
“一月已過,尚未有援軍來解圍,這並州之地,當真被朝廷所棄了麽?”
郝昭身旁,一名文士雙眉緊皺,望著莽莽遠山,無奈歎息。
此人二十上下,唇上留著一撇髭須,身穿淡灰色長衫,看上去文靜睿智,乃是河東人張時,因河東賊亂,本想到上黨避亂,結果卻陷入絕境之中。
郝昭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淡淡言道:“城中糧草充足,足夠一年之用,隻要百姓齊心,再來五萬賊軍,也休想踏入城門半步。”
張時言道:“就怕援軍遲遲不到,長此下去,百姓心中生恐,恐會有變。”
郝昭看向遠方,目光一陣失神,抿了抿嘴,終究沒有再說話。
“伯道雖有統兵之能,但手下卻少有可用之人!”張時迴頭掃視著城上的守軍,言道:“這些都是普通兵卒,平日訓練士兵、巡查城池,保衛城內地方安寧講究可用,但要上陣殺敵,卻難堪重任。”
郝昭言道:“賊軍勢大,不可朝夕破之,眼下之計,隻有坐守待援。”
張時看向郝昭,苦笑道:“若不求援,何來援軍?”
郝昭雙目微凜,握著寶劍的手微微地緊了一下,緩緩道:“此事我來安排,城中人心穩定乃是頭等大事,有勞先生多多操持。”
張時點頭道:“如今我等生死與共,自當上下一心,我已將城中所有百姓按照行伍編製,每日分批各幹其事情,暫時倒還算平穩。”
郝昭言道:“要讓所有人的人都出力,參與到守城之中,如此他們才會齊心協力,也無暇私下裏搬弄是非,攪亂人心。”
“都尉放心,老少按照能力不同,都有分配,哪怕是摘菜洗鍋,除了病患不能行動者,全民參與守城。”
張時對郝昭的這個看法十分讚同,這種時候,絕不能讓百姓們閑下來,一旦他們無所事事,不知城中情形,就會生出是非,久而久之,便鬧得人心惶惶。
讓他們每個人都參與戰事,便心有戚戚,也隨時知道前線軍情,反倒上下一心,無暇再胡思亂想。
這段時間以來,城中早已做了防範,各家的糧食全都集中到府庫,定時發放,木柴、灰堆、大石、檑木等守城之物在城牆下堆積如山,這讓所有人都心中踏實不少。
郝昭言道:“一月前聽說幽州發兵來並州平叛,人馬往晉陽進發,若是此時平定太原,或許會發兵來援,但……正如先生所說,如此苦盼援軍,還需派人求援,最為妥當。”
張時點頭道:“黑山軍無意攻城,定是想耗盡我們的錢糧,趁虛而入,若能挑選精兵衝殺出去,援軍到來,裏應外合,我們才有一線生機。”
郝昭蹙眉道:“先生在城中可發現有可用之人?”
張時搖頭道:“城中百姓輕裝皆已編入軍中,能如都尉這般善於騎馬殺敵者,卻無一人。”
郝昭唿出一口氣,緩緩道:“如此說來,隻好在軍中臨時選拔了。”
聽說趙雲收降山賊,徐榮大為高興,立刻將趙煜和羅豪叫來,問道:“你們可知道上黨賊勢如何?”
趙煜答道:“上黨境內黑山賊共有三支人馬,除楊鳳之外,便是於毒、白繞二賊,於毒在壺口,白繞在潞縣,占據太行入口,巢穴就在群山之中,因此官兵也無法征討。”
徐榮又問道:“圍攻長子的賊軍共有多少人馬?於毒、白繞可在其中?”羅豪言道:“圍攻長子的是白繞兵馬,於毒在壺關鎮守,但也派兵增援,已有一月有餘。”
“黨,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也,”徐榮沉吟片刻,言道:“上黨號稱天下之脊,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古為晉國咽喉之地,形勢險要,賊軍難以攻下,也在情理之中。”
趙煜言道:“上黨雖然堅固,但賊軍有四五萬之眾,若不盡快救援,恐怕城內守軍無法堅持許久。”
徐榮默然點頭,思索片刻之後問道:“此番救援,我軍兵少,不好與賊軍正麵為敵,泫水以東可有路通往黎亭?”
趙煜答道:“前麵過了山口便可過河,往東最高的那座山峰便是壺口所在,順水路到黎亭不過三十裏,若繞到大河上遊,則有五十裏。”
徐榮對著地圖又看了一陣,馬上吩咐道:“高順、子龍,你二人領兵前往黎亭,趙煜、羅豪二人為向導,先在此處截斷壺關援軍,再設法與城內守軍聯絡,我自旱路去與賊人交戰,吸引其注意力,等候將軍前來,再做決斷。”
高順二人領命,讓趙煜和羅豪帶領部下投降的一千賊軍,由他們帶路,渡過泫水趕奔黎亭。
上黨是並州門戶,居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東為太行山,西為太嶽山,北為五雲山,南為丹朱嶺,群山拱衛,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諸侯聯盟討伐董卓,太守張揚帶走三千士兵,上黨守軍僅剩兩千人,被黑山賊圍困之後,又緊急召集百姓參與守城,連新兵勉強湊足五千人。
秋陽高照,烈日散發著最後的餘熱,上黨城外的田地都被賊軍占領,連營一圈又一圈地圍在城下,密密匝匝,如同蜂窩一般。
上黨城上,一位身穿鎧甲的將領目光堅毅,帶著幾名士兵沿著城牆巡視,他正是以一己之力,號召全城百姓奮力守城的都尉郝昭,幾次惡戰之後,全城上下對他言聽計從。
外麵黑壓壓的賊軍,雖然看上去無精打彩,有的甚至橫臥在地,但他們卻隻能在城上看著,不敢出城。
上黨城位於山勢高處,四周皆為緩坡,要想攻城,士兵連衝擊都十分困難,麵對高大的城池,還要向上仰攻,根本紮站不住。
雖然地形有優勢,但殺出去同樣也有危險,一旦陷入賊軍之中,再想迴到城中便難如登天。
圍住上黨之後,黑山軍在瘋狂攻打數日之後,便在城外屯駐,每日叫罵搦戰,隨後便在城外駐紮,似乎想將城中軍馬連同百姓一起困死。
“一月已過,尚未有援軍來解圍,這並州之地,當真被朝廷所棄了麽?”
郝昭身旁,一名文士雙眉緊皺,望著莽莽遠山,無奈歎息。
此人二十上下,唇上留著一撇髭須,身穿淡灰色長衫,看上去文靜睿智,乃是河東人張時,因河東賊亂,本想到上黨避亂,結果卻陷入絕境之中。
郝昭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淡淡言道:“城中糧草充足,足夠一年之用,隻要百姓齊心,再來五萬賊軍,也休想踏入城門半步。”
張時言道:“就怕援軍遲遲不到,長此下去,百姓心中生恐,恐會有變。”
郝昭看向遠方,目光一陣失神,抿了抿嘴,終究沒有再說話。
“伯道雖有統兵之能,但手下卻少有可用之人!”張時迴頭掃視著城上的守軍,言道:“這些都是普通兵卒,平日訓練士兵、巡查城池,保衛城內地方安寧講究可用,但要上陣殺敵,卻難堪重任。”
郝昭言道:“賊軍勢大,不可朝夕破之,眼下之計,隻有坐守待援。”
張時看向郝昭,苦笑道:“若不求援,何來援軍?”
郝昭雙目微凜,握著寶劍的手微微地緊了一下,緩緩道:“此事我來安排,城中人心穩定乃是頭等大事,有勞先生多多操持。”
張時點頭道:“如今我等生死與共,自當上下一心,我已將城中所有百姓按照行伍編製,每日分批各幹其事情,暫時倒還算平穩。”
郝昭言道:“要讓所有人的人都出力,參與到守城之中,如此他們才會齊心協力,也無暇私下裏搬弄是非,攪亂人心。”
“都尉放心,老少按照能力不同,都有分配,哪怕是摘菜洗鍋,除了病患不能行動者,全民參與守城。”
張時對郝昭的這個看法十分讚同,這種時候,絕不能讓百姓們閑下來,一旦他們無所事事,不知城中情形,就會生出是非,久而久之,便鬧得人心惶惶。
讓他們每個人都參與戰事,便心有戚戚,也隨時知道前線軍情,反倒上下一心,無暇再胡思亂想。
這段時間以來,城中早已做了防範,各家的糧食全都集中到府庫,定時發放,木柴、灰堆、大石、檑木等守城之物在城牆下堆積如山,這讓所有人都心中踏實不少。
郝昭言道:“一月前聽說幽州發兵來並州平叛,人馬往晉陽進發,若是此時平定太原,或許會發兵來援,但……正如先生所說,如此苦盼援軍,還需派人求援,最為妥當。”
張時點頭道:“黑山軍無意攻城,定是想耗盡我們的錢糧,趁虛而入,若能挑選精兵衝殺出去,援軍到來,裏應外合,我們才有一線生機。”
郝昭蹙眉道:“先生在城中可發現有可用之人?”
張時搖頭道:“城中百姓輕裝皆已編入軍中,能如都尉這般善於騎馬殺敵者,卻無一人。”
郝昭唿出一口氣,緩緩道:“如此說來,隻好在軍中臨時選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