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過去,轉眼已經到了初冬,檄文發出許久,響應者卻寥寥無幾。
劉和心中多少有些失落,雖說他的身份不錯,但人脈卻差了太多,不像袁家那樣四世三公,一唿百應。
此時董卓權勢熏天,十幾萬西涼軍進駐洛陽,人人自危,劉和忽然明白為什麽曹操寫檄文,要先聯合袁紹起兵。
這一日從幽州發來幾道文書,更讓劉和心中不安,董卓升劉虞為太傅進京輔佐天子,這是釜底抽薪之計,偏偏劉虞明知是計,還有意趕往洛陽,不忍年幼的天子被權臣掌控。
韓馥到了冀州之後,馬上著令整頓郡縣政務,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想到第一把就沒燒起來,中山國相程普根本不聽他的號令。
韓馥大怒,派人前往質問,程普將前任刺史王芬與劉和的約定告知來人,韓馥聞報,立刻又寫信向劉虞問話,要將原來的文書撕毀,收迴中山。
幾份情報送到軍前,劉和趕緊與程昱等人商議,這裏剛剛起兵,後院便起了火,讓大家的處境極為尷尬。
張合等人都勸劉和就此退兵,先迴幽州守住根基,這樣無論劉虞是否進京,都能自保,再攜幽燕之兵討賊不遲。
劉和卻知道這是個揚名和收攏人才的機會,既然來了,便不能輕易撤退,若之前沒有發檄文還能悄悄撤走,哪怕迴去後安排諸事再來討董也不遲。
但現在檄文發出,已經沒有了退路!
這就像後世某些隻會振臂高唿,義正詞嚴的所謂公知名人,喊完口號便縮著脖子躲起來,不但不會受人尊敬,反而人人喊罵。
如此虎頭蛇尾,必將會成為笑柄,今後誰還願意追隨自己?
思索再三,劉和言道:“中山國原先被黑山賊侵擾,冀州無力管製,我們才出兵相助,如今辛苦治理三年之久,剛剛有了起色,豈能拱手讓人?”
張飛冷笑道:“這就叫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韓馥這小子,想撿便宜,這塊剛剛長肥的肉,絕不能給他。”
劉和看了一眼張飛,這個比喻似乎有些不對勁?
程昱言道:“既然將軍不想拱手讓人,便如約迴複韓馥:要拿迴中山,便要將原先本該撥付幽州的錢糧補齊,按照往常慣例,每年一億錢,三年便是三億,錢糧付訖,我們便從中山退兵。”
“哈哈哈,合理,合情合理!”張飛聞言大笑道:“還是仲德技高一籌,這原本就是一場買賣。”
“咳咳,這是國之政事,怎麽能是買賣?”劉和輕咳一聲,暗想張飛是不是去過一些不該去的不良場所。
“韓馥那裏,就請仲德寫信迴複。”他對程昱吩咐了一句,又皺眉道:“然幽州之事才是當務之急,如何能勸阻家父前往洛陽?”
程昱思索片刻,搖頭道:“州郡之事,吾等遠在中原,不知詳情如何,實難有對策,吾料沮授他們定會設法勸阻,我們要先做好眼前之事。”
“隻怕有些難了!”
劉和深知劉虞的脾氣,這也是董卓為什麽敢下旨的原因,他吃定了劉虞仁厚忠貞,哪怕知道洛陽危險,也會義無反顧前往。
程昱雙目微凜,低聲道:“若實在勸不住……在下倒有個拙計:劉公若離開幽州,自知將軍危險,定會先來滎陽囑咐後事。到時候若形勢危急,可將劉公先軟禁起來,待除掉董卓,再做打算。”
劉和吃驚地看了一眼程昱,狠人果然就是狠人,非常之際,就要用非常手段,要想不受董卓控製,也隻好如此了,不然袁家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將軍,喜事,大喜事!”正在此時,鄭渾一臉喜色地從外麵快步走進來,才進門便抱拳道:“有人前來敖倉會合,義兵終於有了動靜了。”
“當真?”劉和心中一陣激動,無論如何,自己再也不是站在高處無人打理的那個傻子了。
“來者並不遠,乃是中牟縣令,”鄭渾深吸一口氣,點頭道:“另外南陽郡守劉玄德已經起兵,正往滎陽進發,聽說山東也有了動靜,曹孟德正招募人才,號召各路英雄討賊,想必是鮑校尉的功勞。”
“終於……有了一些動靜。”劉和長出一口氣,起身往外走去:“走,我們親自去迎接這首位應招者。”
鄭渾也神情輕鬆了許多,當初發檄文的時候,他也信誓旦旦,以為憑著劉和和他鄭家的名頭,定會有不少人響應,但半個月過去毫無動靜,場麵一度尷尬,他心裏壓力也著實不小。
“來者雖隻是個縣令,但此人乃是東郡名士,為人足智多謀,能力猶在我之上,定能助將軍一臂之力。”
好不容易有人響應,鄭渾不惜貶低自己來抬高來人,好讓劉和加以重視,來的可不是無關痛癢之人,而是有識之士。
“哦?”劉和倒有些意外,問道:“來者何人?”
“此人姓陳名宮,字公台,乃東武陽……”
“你說什麽?”
劉和正下台階,被鄭渾這句話說的一個趔趄,差點摔倒,旁邊的典韋,一把便抓著手臂將他拉穩。
鄭渾反倒吃了一驚,又說道:“此人乃中牟縣令陳宮……”
“哈哈哈,來得好,來得正好!”劉和聞言拍手大笑起來,兩步便跳下台階,快步向外走去。
剛才他為了幽州的事情煩憂,沒有聽清鄭渾說中牟縣,直到此時才反應過來,曹操去了山東,自然就沒有孟德獻刀、中牟捉放曹的故事,所以陳宮還留在中牟等待明主,沒想到被自己撿了個便宜。
陳宮雖然算不上三國頂級謀士,但也是智謀也是一流的,如果呂布當時能聽成功之計,也不至於兵敗身亡,甚至可能把曹操扼殺在搖籃之中。
劉和快步向外走著,忽然想起了呂伯奢,陳宮沒有遇到曹操,呂伯奢一家自然也平安無事,如今整個中原的局勢,已經與曆史大不相同了。
隻可惜,曹操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恐怕再也聽不到了。
思索之間,眾人已經來到城外,隻見外麵停著幾十輛大車,滿滿裝載糧草,當先一位三十上下的文士正迎風而立,三綹黑須在風中飄灑。
劉和心中多少有些失落,雖說他的身份不錯,但人脈卻差了太多,不像袁家那樣四世三公,一唿百應。
此時董卓權勢熏天,十幾萬西涼軍進駐洛陽,人人自危,劉和忽然明白為什麽曹操寫檄文,要先聯合袁紹起兵。
這一日從幽州發來幾道文書,更讓劉和心中不安,董卓升劉虞為太傅進京輔佐天子,這是釜底抽薪之計,偏偏劉虞明知是計,還有意趕往洛陽,不忍年幼的天子被權臣掌控。
韓馥到了冀州之後,馬上著令整頓郡縣政務,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想到第一把就沒燒起來,中山國相程普根本不聽他的號令。
韓馥大怒,派人前往質問,程普將前任刺史王芬與劉和的約定告知來人,韓馥聞報,立刻又寫信向劉虞問話,要將原來的文書撕毀,收迴中山。
幾份情報送到軍前,劉和趕緊與程昱等人商議,這裏剛剛起兵,後院便起了火,讓大家的處境極為尷尬。
張合等人都勸劉和就此退兵,先迴幽州守住根基,這樣無論劉虞是否進京,都能自保,再攜幽燕之兵討賊不遲。
劉和卻知道這是個揚名和收攏人才的機會,既然來了,便不能輕易撤退,若之前沒有發檄文還能悄悄撤走,哪怕迴去後安排諸事再來討董也不遲。
但現在檄文發出,已經沒有了退路!
這就像後世某些隻會振臂高唿,義正詞嚴的所謂公知名人,喊完口號便縮著脖子躲起來,不但不會受人尊敬,反而人人喊罵。
如此虎頭蛇尾,必將會成為笑柄,今後誰還願意追隨自己?
思索再三,劉和言道:“中山國原先被黑山賊侵擾,冀州無力管製,我們才出兵相助,如今辛苦治理三年之久,剛剛有了起色,豈能拱手讓人?”
張飛冷笑道:“這就叫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韓馥這小子,想撿便宜,這塊剛剛長肥的肉,絕不能給他。”
劉和看了一眼張飛,這個比喻似乎有些不對勁?
程昱言道:“既然將軍不想拱手讓人,便如約迴複韓馥:要拿迴中山,便要將原先本該撥付幽州的錢糧補齊,按照往常慣例,每年一億錢,三年便是三億,錢糧付訖,我們便從中山退兵。”
“哈哈哈,合理,合情合理!”張飛聞言大笑道:“還是仲德技高一籌,這原本就是一場買賣。”
“咳咳,這是國之政事,怎麽能是買賣?”劉和輕咳一聲,暗想張飛是不是去過一些不該去的不良場所。
“韓馥那裏,就請仲德寫信迴複。”他對程昱吩咐了一句,又皺眉道:“然幽州之事才是當務之急,如何能勸阻家父前往洛陽?”
程昱思索片刻,搖頭道:“州郡之事,吾等遠在中原,不知詳情如何,實難有對策,吾料沮授他們定會設法勸阻,我們要先做好眼前之事。”
“隻怕有些難了!”
劉和深知劉虞的脾氣,這也是董卓為什麽敢下旨的原因,他吃定了劉虞仁厚忠貞,哪怕知道洛陽危險,也會義無反顧前往。
程昱雙目微凜,低聲道:“若實在勸不住……在下倒有個拙計:劉公若離開幽州,自知將軍危險,定會先來滎陽囑咐後事。到時候若形勢危急,可將劉公先軟禁起來,待除掉董卓,再做打算。”
劉和吃驚地看了一眼程昱,狠人果然就是狠人,非常之際,就要用非常手段,要想不受董卓控製,也隻好如此了,不然袁家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將軍,喜事,大喜事!”正在此時,鄭渾一臉喜色地從外麵快步走進來,才進門便抱拳道:“有人前來敖倉會合,義兵終於有了動靜了。”
“當真?”劉和心中一陣激動,無論如何,自己再也不是站在高處無人打理的那個傻子了。
“來者並不遠,乃是中牟縣令,”鄭渾深吸一口氣,點頭道:“另外南陽郡守劉玄德已經起兵,正往滎陽進發,聽說山東也有了動靜,曹孟德正招募人才,號召各路英雄討賊,想必是鮑校尉的功勞。”
“終於……有了一些動靜。”劉和長出一口氣,起身往外走去:“走,我們親自去迎接這首位應招者。”
鄭渾也神情輕鬆了許多,當初發檄文的時候,他也信誓旦旦,以為憑著劉和和他鄭家的名頭,定會有不少人響應,但半個月過去毫無動靜,場麵一度尷尬,他心裏壓力也著實不小。
“來者雖隻是個縣令,但此人乃是東郡名士,為人足智多謀,能力猶在我之上,定能助將軍一臂之力。”
好不容易有人響應,鄭渾不惜貶低自己來抬高來人,好讓劉和加以重視,來的可不是無關痛癢之人,而是有識之士。
“哦?”劉和倒有些意外,問道:“來者何人?”
“此人姓陳名宮,字公台,乃東武陽……”
“你說什麽?”
劉和正下台階,被鄭渾這句話說的一個趔趄,差點摔倒,旁邊的典韋,一把便抓著手臂將他拉穩。
鄭渾反倒吃了一驚,又說道:“此人乃中牟縣令陳宮……”
“哈哈哈,來得好,來得正好!”劉和聞言拍手大笑起來,兩步便跳下台階,快步向外走去。
剛才他為了幽州的事情煩憂,沒有聽清鄭渾說中牟縣,直到此時才反應過來,曹操去了山東,自然就沒有孟德獻刀、中牟捉放曹的故事,所以陳宮還留在中牟等待明主,沒想到被自己撿了個便宜。
陳宮雖然算不上三國頂級謀士,但也是智謀也是一流的,如果呂布當時能聽成功之計,也不至於兵敗身亡,甚至可能把曹操扼殺在搖籃之中。
劉和快步向外走著,忽然想起了呂伯奢,陳宮沒有遇到曹操,呂伯奢一家自然也平安無事,如今整個中原的局勢,已經與曆史大不相同了。
隻可惜,曹操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恐怕再也聽不到了。
思索之間,眾人已經來到城外,隻見外麵停著幾十輛大車,滿滿裝載糧草,當先一位三十上下的文士正迎風而立,三綹黑須在風中飄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