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禮對劉和意義非凡,雖然此前他已經帶兵打仗,因功封侯,但在外人眼裏,終究是個未成年的小兒。
而冠禮不僅表示男子成年,可以婚嫁,而且從此將由家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為真正的成年人,可為國效力,諸侯便也有了治人的權力。
從此之後,劉和以督亢亭侯的名義招納幕僚、賓客,便順理成章,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冠禮之後便到年關,一家人團聚,因為遠在幽州,免了走街串巷給親戚拜年的麻煩,劉虞早就告誡官員減少來往,倒也還算清淨。
大年初三,劉和一大早便跑去工坊,一去就是一整天,劉虞讓劉平跟著去看,迴報說是整日和木工在一起,趕造各種木器。
劉虞聞言大怒,將劉和叫來,劈頭蓋臉大罵道:“你身為侯爵,又是中郎將,就該以國事為重,整天做這些奇技淫巧之事,豈不叫人恥笑?冠禮之後怎得反不如前?”
劉和無奈暗歎,古代對製造、科學類的東西打壓極其嚴重,一句奇技淫巧,足見對工匠科學的抵製和輕鄙。
士農工商,曆朝曆代工匠們在製陶、冶金、鑄造、建築等多方麵開天辟地,推動社會的發展,但統治者們卻一無所知,甚至被士人鄙夷。
尤其儒家“重實業”,自然將製造工具等省力省時的器物視為不務正業的投機取巧,劉和天天和工匠在一起,在劉虞看來,自然就是不務正業了。
這種觀念顯然不是他現在能改變的,隻好說道:“孩兒去工坊,是為了大婚之事做準備,許多工匠不知府中禮儀規矩,擔心他們出錯。”
劉虞這才臉色稍緩,沉聲道:“此事可交給尾敦、劉福他們去做,你已經成人,今後不可再做這些荒唐之事。”
劉和躬身道:“此間忙完,孩兒便去習武練兵。”
劉虞以為劉和盼著成婚,有些迫不及待,才如此焦急,畢竟是娶正妻,年輕人激動也在所難免,歎了口氣說道:“去吧!”
劉和退出來,看著陰沉沉的天空長出一口氣,這種偏見和分歧隻能在自己的地盤上慢慢改變,先從培養普通工匠做起,再慢慢發掘人才。
迴想曆史,中國科技直到唐朝之後,才得到飛速發展,這也是經曆了五胡亂華,隋唐大戰等徹底的洗禮,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禁錮,才有了契機。
唐朝的包容和開放政策,讓科技達到了一個高峰,唐宋時期就有四大發明之三,也有《天工開物》這樣的巨著,這些便是最好的例證。
如果不是後來的大清朝盲目自大自視“天朝上國”,閉關鎖國自甘落後,中國科技的發展或許一直能夠領先世界。
科技先進才是真正製勝法寶,劉和自從領兵之後,從流民和俘虜中招納的工匠已經超過千人,並對他們給予優待,並盡可能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路,鼓勵他們多多研發創造。
見證了數千年曆史,劉和深知,唯有掌握先進的技術,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劉和輕歎一句,走出府門正準備再去酒坊看看,卻見高興匆匆趕來。
高興言道:“主公,我爹剛派人來報信,涿縣的幾個商戶都已經到齊了,正在府衙等候。”
“好,我現在就去!”劉和點點頭,對高興吩咐道:“你多多督促那些工匠,我早上說的東西要盡快做好,還有十天時間,耽誤不得!”
“主公,可是……”高興臉上有些不高興,為難道:“那些工匠的例錢……”
劉和笑道:“此事你不必擔心,我讓人找商戶,不就是為了找例錢麽?”
“遵命!”高興這才轉憂為喜,快步而去。
劉和對那些工匠的優待之一,便是按月發工錢,這個時代叫工錢,讓他們不必再下地耕作,保證衣食無憂,有優秀發明的還給予獎勵,所以整個工坊工匠熱情高漲。
但一千多人的用度,花錢如流水一般,前段時間賣酒的錢雖然不少,但修渠鋪路、伐木挖石料這些都要花錢,為督亢亭做事,總不能用府庫的錢糧,光這些就用去了一大半。
年前劉和大手一揮,又賞賜了大家一筆過節費,轉眼由腰纏萬貫就變得捉襟見肘,直到高成告訴他,府裏的存錢不到兩萬錢,劉和才意識到了危機。
兩萬錢按照物價折算,在後世也就幾千塊錢,這婚可就沒法結了!
劉虞清貧,家裏沒有什麽財產,這個老爹靠不住,劉和隻好靠自己了。
大過年的,又要馬上結婚,還在為籌錢之事奔波,劉和一聲苦歎,接過隨從牽來的坐騎,飛奔涿縣府衙。
府衙外,高成正帶著一名少年等候,正是葬父歸來的韓龍,看這個少年去而複返,高成放心下來,總算那頓飯和一千錢沒有打水漂。
劉和打量著韓龍,原本想給他分派個任務,但看他骨瘦如柴,麵有菜色,知道傷了不少元氣,對高成言道:“韓龍從今日起便是我的護衛,你帶他去做一身合身的衣服。”
“主公,這恐怕……”高成吃了一驚,韓龍來曆不明,就留在身邊做親信,未免太草率了吧?
“他是至孝之人,我信得過!”劉和卻擺擺手,邁步進了府衙。
韓龍眼中一陣濕潤,衝著劉和的背影深深作揖,握劍的手指因為太過用力而發白。
此情此景,倒讓高成想起來自己與劉和初次見麵的時候,歎道:“小子,遇到君候是你的運氣好,你可別忘了他的恩情呐!”
韓龍抿了抿嘴,鄭重點頭道:“在下明白!”
“隨我來吧!”高成對韓龍倒不是有偏見,隻是擔心劉和的安危,見劉和如此信任,也不好多說什麽,帶著他往東街的布莊走去。
府衙之中,田豐正在接待幾位商客,劉放過年迴家去了,諸葛珪在住所養病,過年期間都是田豐和程普在府衙當值。
一番寒暄之後,劉和指著公堂上一圈低矮的案幾說道:“你們都是涿縣做家具,看看這些案幾能值多少錢?”
“啊?這……”其中姓王的掌櫃吃了一驚,忙說道:“君候見諒,這公堂之物,我等可不敢亂收啊!”
而冠禮不僅表示男子成年,可以婚嫁,而且從此將由家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為真正的成年人,可為國效力,諸侯便也有了治人的權力。
從此之後,劉和以督亢亭侯的名義招納幕僚、賓客,便順理成章,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冠禮之後便到年關,一家人團聚,因為遠在幽州,免了走街串巷給親戚拜年的麻煩,劉虞早就告誡官員減少來往,倒也還算清淨。
大年初三,劉和一大早便跑去工坊,一去就是一整天,劉虞讓劉平跟著去看,迴報說是整日和木工在一起,趕造各種木器。
劉虞聞言大怒,將劉和叫來,劈頭蓋臉大罵道:“你身為侯爵,又是中郎將,就該以國事為重,整天做這些奇技淫巧之事,豈不叫人恥笑?冠禮之後怎得反不如前?”
劉和無奈暗歎,古代對製造、科學類的東西打壓極其嚴重,一句奇技淫巧,足見對工匠科學的抵製和輕鄙。
士農工商,曆朝曆代工匠們在製陶、冶金、鑄造、建築等多方麵開天辟地,推動社會的發展,但統治者們卻一無所知,甚至被士人鄙夷。
尤其儒家“重實業”,自然將製造工具等省力省時的器物視為不務正業的投機取巧,劉和天天和工匠在一起,在劉虞看來,自然就是不務正業了。
這種觀念顯然不是他現在能改變的,隻好說道:“孩兒去工坊,是為了大婚之事做準備,許多工匠不知府中禮儀規矩,擔心他們出錯。”
劉虞這才臉色稍緩,沉聲道:“此事可交給尾敦、劉福他們去做,你已經成人,今後不可再做這些荒唐之事。”
劉和躬身道:“此間忙完,孩兒便去習武練兵。”
劉虞以為劉和盼著成婚,有些迫不及待,才如此焦急,畢竟是娶正妻,年輕人激動也在所難免,歎了口氣說道:“去吧!”
劉和退出來,看著陰沉沉的天空長出一口氣,這種偏見和分歧隻能在自己的地盤上慢慢改變,先從培養普通工匠做起,再慢慢發掘人才。
迴想曆史,中國科技直到唐朝之後,才得到飛速發展,這也是經曆了五胡亂華,隋唐大戰等徹底的洗禮,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禁錮,才有了契機。
唐朝的包容和開放政策,讓科技達到了一個高峰,唐宋時期就有四大發明之三,也有《天工開物》這樣的巨著,這些便是最好的例證。
如果不是後來的大清朝盲目自大自視“天朝上國”,閉關鎖國自甘落後,中國科技的發展或許一直能夠領先世界。
科技先進才是真正製勝法寶,劉和自從領兵之後,從流民和俘虜中招納的工匠已經超過千人,並對他們給予優待,並盡可能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路,鼓勵他們多多研發創造。
見證了數千年曆史,劉和深知,唯有掌握先進的技術,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劉和輕歎一句,走出府門正準備再去酒坊看看,卻見高興匆匆趕來。
高興言道:“主公,我爹剛派人來報信,涿縣的幾個商戶都已經到齊了,正在府衙等候。”
“好,我現在就去!”劉和點點頭,對高興吩咐道:“你多多督促那些工匠,我早上說的東西要盡快做好,還有十天時間,耽誤不得!”
“主公,可是……”高興臉上有些不高興,為難道:“那些工匠的例錢……”
劉和笑道:“此事你不必擔心,我讓人找商戶,不就是為了找例錢麽?”
“遵命!”高興這才轉憂為喜,快步而去。
劉和對那些工匠的優待之一,便是按月發工錢,這個時代叫工錢,讓他們不必再下地耕作,保證衣食無憂,有優秀發明的還給予獎勵,所以整個工坊工匠熱情高漲。
但一千多人的用度,花錢如流水一般,前段時間賣酒的錢雖然不少,但修渠鋪路、伐木挖石料這些都要花錢,為督亢亭做事,總不能用府庫的錢糧,光這些就用去了一大半。
年前劉和大手一揮,又賞賜了大家一筆過節費,轉眼由腰纏萬貫就變得捉襟見肘,直到高成告訴他,府裏的存錢不到兩萬錢,劉和才意識到了危機。
兩萬錢按照物價折算,在後世也就幾千塊錢,這婚可就沒法結了!
劉虞清貧,家裏沒有什麽財產,這個老爹靠不住,劉和隻好靠自己了。
大過年的,又要馬上結婚,還在為籌錢之事奔波,劉和一聲苦歎,接過隨從牽來的坐騎,飛奔涿縣府衙。
府衙外,高成正帶著一名少年等候,正是葬父歸來的韓龍,看這個少年去而複返,高成放心下來,總算那頓飯和一千錢沒有打水漂。
劉和打量著韓龍,原本想給他分派個任務,但看他骨瘦如柴,麵有菜色,知道傷了不少元氣,對高成言道:“韓龍從今日起便是我的護衛,你帶他去做一身合身的衣服。”
“主公,這恐怕……”高成吃了一驚,韓龍來曆不明,就留在身邊做親信,未免太草率了吧?
“他是至孝之人,我信得過!”劉和卻擺擺手,邁步進了府衙。
韓龍眼中一陣濕潤,衝著劉和的背影深深作揖,握劍的手指因為太過用力而發白。
此情此景,倒讓高成想起來自己與劉和初次見麵的時候,歎道:“小子,遇到君候是你的運氣好,你可別忘了他的恩情呐!”
韓龍抿了抿嘴,鄭重點頭道:“在下明白!”
“隨我來吧!”高成對韓龍倒不是有偏見,隻是擔心劉和的安危,見劉和如此信任,也不好多說什麽,帶著他往東街的布莊走去。
府衙之中,田豐正在接待幾位商客,劉放過年迴家去了,諸葛珪在住所養病,過年期間都是田豐和程普在府衙當值。
一番寒暄之後,劉和指著公堂上一圈低矮的案幾說道:“你們都是涿縣做家具,看看這些案幾能值多少錢?”
“啊?這……”其中姓王的掌櫃吃了一驚,忙說道:“君候見諒,這公堂之物,我等可不敢亂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