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攸沒想到劉和有如此大的胃口,吃了一驚,忙說道:“府君有寬仁愛民之心,但涿郡各縣本就貧瘠,府庫不足,若是收納流民,恐無法全部救濟。”
劉和笑道:“錢糧之事,隻是今年有些緊張,待來年秋收之後,便能稍解燃眉之急,這件事自有辦法。”
魏攸蹙眉道:“府君如此做,不知有多少百姓聞風而來,該如何安置?”
劉和言道:“我此次經過範陽,正是要與諸位商量此事,先以易水兩岸之地推行屯田之策。”
“屯田?”魏攸一愣,看著劉和十分疑惑。
田豐在一旁說道:“屯田之事,自秦便已有之,蒙恬北擊胡人,遷徙軍卒戍邊便是這個道理,文帝時期,晁錯建議屯田,移民充實邊防,阻止了匈奴入侵,可保證糧餉需要,府君此乃長遠之計也!”
劉和點頭道:“此事我早已思慮良久,眼下流民極多,邊防又空虛,朝廷無力支援,我們自當屯田戍邊,先防外患,方能安心去除內憂。”
魏攸這還是第一次和劉和如此深入交談,想不到他不但能上陣殺敵,還有如此深的見地,忙說道:“眼下該如何執行,還請府君明示。”
劉和言道:“此事我與田先生已經商議許久,初步有了策略,先在固安、範陽交界處的易水東岸試行,待成熟之後逐步推廣。”
魏攸知道事關重大,有田豐主導去做,心中安定不少,抱拳道:“田先生之名,下官早有耳聞,定當全力配合。”
當下田豐便將和劉和商議的屯田之策與魏攸商議,其實說到具體的操作,劉和還不如田豐,他隻是提出策略,讓田豐主導去做,如果能挖掘一些有用的人才來便再好不過了。
先前劉和在涿縣安置流民,是劃分給他們土地自行耕種,和屯田有所區別,畢竟當時隻是個小小的縣令,哪有那麽大的權力,現在推行屯田,才是幽州發展的長久大計。
其實屯田並非曹操首創,隻是曹操推廣的更加廣泛而已,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屯田措施,隻是多在邊防之地,內地很少施行。
屯田最大的好處就是集中較多人力、物力,可以興修較大的水利工程,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後世的量化生產有些相似。
其中又分為官屯、商屯和民屯,官屯是選好移民之地,修築城防房舍,安置百姓,供給農具、種子,配備生活所需等等,讓百姓們生活下去,從中再抽取一定的收成。
現在流民極多,正是執行官屯的好時機,如果發展得好,重新建設起一個小城市都是極有可能的。
劉和與田豐經過多次商議,決定先以官屯為主,等體係成熟之後,再向商屯和民屯逐步推廣,先保證糧食和人口,才談得上將來的發展。
其實劉和還有一個目的沒有告訴田豐,不久之後中原大亂,許多百姓、世家和人才都逃離中原避亂,他們首選荊州和徐州,到江東和益州的也有不少,隻有少數北方人才會避難遼東。
他現在早做準備,將幽州打造為平靜祥和之地,邊防穩固,百姓安樂,隻要名聲打出去,將來才會吸納更多的人才前來,這才是另一個重大的目標。
人馬休整一日,劉和順便將涿郡的官職任命先頒布下去,以關羽為都尉,田豐為郡丞,程普為長史,劉放為主簿,劉放在諸葛珪還未上任之前暫代涿縣縣令。
軍事方麵,以張飛為兵曹,張合與韓當軍司馬,主要負責招募、訓練兵馬,其餘官職還按原先所定,等年底之後再做考核任用。
算來算去,手下人才還是太少了,涿郡下轄七縣,劉和所認識的就是魏攸一人,其他各縣令從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也都是平庸之輩,要想把涿郡乃至幽州發展起來,還是任重道遠。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將屯田之地選在易水和巨馬河交匯之處,這裏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不但利於開墾灌溉,而且兩邊山中草木茂盛,便於放牧,對騎兵訓練也大有好處。
選好地址之後,劉和親自與魏攸等實地勘察,將房舍、營地和田地等等都做了初步規劃,大致可屯駐兩萬人,足夠這後半年折騰了。
迴城之時忽然天降大雨,岸邊一處土台上有廢棄的房屋,眾人在此避雨。
魏攸站在屋簷下望著,忽然說道:“府君可知此為何地?”
劉和看著這間破舊的房屋不像民舍,倒有些宮殿的風格,中堂寬大,足有四間,外麵似乎還有廂房,隻剩下斷壁殘垣,荒草叢生。
觀察一陣,劉和問道:“這莫非是哪個名士的居所?或者哪位先生講學之地?”
“非也!”魏攸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此乃燕國黃金台也!”
“黃金台?”劉和一陣蹙眉,不自覺地用腳尖踢了踢腳下的黃土,難道這下麵埋著黃金不成?
燕國可是戰國七雄之一,要是有這麽大一大堆黃金埋在這裏,治理涿郡可就不愁了。
田豐看劉和的眼睛有些冒金光,趕緊解釋道:“府君,此黃金台又名招賢台,戰國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
“哦?咳咳……這我知道,我知道!”劉和一陣尷尬,敢情這是個曆史遺跡。
轉念一想也是,要是這裏埋著這麽多黃金,魏攸早就派人挖走了,魏攸不挖,也早被前人掏空了,哪輪得到自己享用?
燕昭王金台招賢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正是因為這個舉措,留下了千金買骨的故事。
隨後樂毅、劇辛先後投奔燕國,一個內憂外患、滿目瘡痍的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最終擊敗了強大的齊國。
黃金台還有個名字叫做幽州台,懷才不遇的陳子昂在這裏借古諷今,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雨聲如注,劉和一聲暗歎,眼下幽州的局勢與當年的燕國何其相似?
燕昭王為尋不到治國安邦的英才,整天憂心不已,和自己此時的心情大概也差不多。
隻是燕昭王想的是興國報仇,自己的目標更大,不但要中興漢室,甚至要將華夏之名傳遍世界,消除五胡亂華的隱患,甚至避免後來人受到列強外辱。
有一日能讓大漢雄風威震全世界,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如此才不枉這穿越一世!
想到這裏,劉和迴頭看著田豐,目光熠熠:“黃金台上再建招賢館……有沒有搞頭?”
劉和笑道:“錢糧之事,隻是今年有些緊張,待來年秋收之後,便能稍解燃眉之急,這件事自有辦法。”
魏攸蹙眉道:“府君如此做,不知有多少百姓聞風而來,該如何安置?”
劉和言道:“我此次經過範陽,正是要與諸位商量此事,先以易水兩岸之地推行屯田之策。”
“屯田?”魏攸一愣,看著劉和十分疑惑。
田豐在一旁說道:“屯田之事,自秦便已有之,蒙恬北擊胡人,遷徙軍卒戍邊便是這個道理,文帝時期,晁錯建議屯田,移民充實邊防,阻止了匈奴入侵,可保證糧餉需要,府君此乃長遠之計也!”
劉和點頭道:“此事我早已思慮良久,眼下流民極多,邊防又空虛,朝廷無力支援,我們自當屯田戍邊,先防外患,方能安心去除內憂。”
魏攸這還是第一次和劉和如此深入交談,想不到他不但能上陣殺敵,還有如此深的見地,忙說道:“眼下該如何執行,還請府君明示。”
劉和言道:“此事我與田先生已經商議許久,初步有了策略,先在固安、範陽交界處的易水東岸試行,待成熟之後逐步推廣。”
魏攸知道事關重大,有田豐主導去做,心中安定不少,抱拳道:“田先生之名,下官早有耳聞,定當全力配合。”
當下田豐便將和劉和商議的屯田之策與魏攸商議,其實說到具體的操作,劉和還不如田豐,他隻是提出策略,讓田豐主導去做,如果能挖掘一些有用的人才來便再好不過了。
先前劉和在涿縣安置流民,是劃分給他們土地自行耕種,和屯田有所區別,畢竟當時隻是個小小的縣令,哪有那麽大的權力,現在推行屯田,才是幽州發展的長久大計。
其實屯田並非曹操首創,隻是曹操推廣的更加廣泛而已,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屯田措施,隻是多在邊防之地,內地很少施行。
屯田最大的好處就是集中較多人力、物力,可以興修較大的水利工程,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後世的量化生產有些相似。
其中又分為官屯、商屯和民屯,官屯是選好移民之地,修築城防房舍,安置百姓,供給農具、種子,配備生活所需等等,讓百姓們生活下去,從中再抽取一定的收成。
現在流民極多,正是執行官屯的好時機,如果發展得好,重新建設起一個小城市都是極有可能的。
劉和與田豐經過多次商議,決定先以官屯為主,等體係成熟之後,再向商屯和民屯逐步推廣,先保證糧食和人口,才談得上將來的發展。
其實劉和還有一個目的沒有告訴田豐,不久之後中原大亂,許多百姓、世家和人才都逃離中原避亂,他們首選荊州和徐州,到江東和益州的也有不少,隻有少數北方人才會避難遼東。
他現在早做準備,將幽州打造為平靜祥和之地,邊防穩固,百姓安樂,隻要名聲打出去,將來才會吸納更多的人才前來,這才是另一個重大的目標。
人馬休整一日,劉和順便將涿郡的官職任命先頒布下去,以關羽為都尉,田豐為郡丞,程普為長史,劉放為主簿,劉放在諸葛珪還未上任之前暫代涿縣縣令。
軍事方麵,以張飛為兵曹,張合與韓當軍司馬,主要負責招募、訓練兵馬,其餘官職還按原先所定,等年底之後再做考核任用。
算來算去,手下人才還是太少了,涿郡下轄七縣,劉和所認識的就是魏攸一人,其他各縣令從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也都是平庸之輩,要想把涿郡乃至幽州發展起來,還是任重道遠。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將屯田之地選在易水和巨馬河交匯之處,這裏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不但利於開墾灌溉,而且兩邊山中草木茂盛,便於放牧,對騎兵訓練也大有好處。
選好地址之後,劉和親自與魏攸等實地勘察,將房舍、營地和田地等等都做了初步規劃,大致可屯駐兩萬人,足夠這後半年折騰了。
迴城之時忽然天降大雨,岸邊一處土台上有廢棄的房屋,眾人在此避雨。
魏攸站在屋簷下望著,忽然說道:“府君可知此為何地?”
劉和看著這間破舊的房屋不像民舍,倒有些宮殿的風格,中堂寬大,足有四間,外麵似乎還有廂房,隻剩下斷壁殘垣,荒草叢生。
觀察一陣,劉和問道:“這莫非是哪個名士的居所?或者哪位先生講學之地?”
“非也!”魏攸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此乃燕國黃金台也!”
“黃金台?”劉和一陣蹙眉,不自覺地用腳尖踢了踢腳下的黃土,難道這下麵埋著黃金不成?
燕國可是戰國七雄之一,要是有這麽大一大堆黃金埋在這裏,治理涿郡可就不愁了。
田豐看劉和的眼睛有些冒金光,趕緊解釋道:“府君,此黃金台又名招賢台,戰國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
“哦?咳咳……這我知道,我知道!”劉和一陣尷尬,敢情這是個曆史遺跡。
轉念一想也是,要是這裏埋著這麽多黃金,魏攸早就派人挖走了,魏攸不挖,也早被前人掏空了,哪輪得到自己享用?
燕昭王金台招賢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正是因為這個舉措,留下了千金買骨的故事。
隨後樂毅、劇辛先後投奔燕國,一個內憂外患、滿目瘡痍的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最終擊敗了強大的齊國。
黃金台還有個名字叫做幽州台,懷才不遇的陳子昂在這裏借古諷今,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雨聲如注,劉和一聲暗歎,眼下幽州的局勢與當年的燕國何其相似?
燕昭王為尋不到治國安邦的英才,整天憂心不已,和自己此時的心情大概也差不多。
隻是燕昭王想的是興國報仇,自己的目標更大,不但要中興漢室,甚至要將華夏之名傳遍世界,消除五胡亂華的隱患,甚至避免後來人受到列強外辱。
有一日能讓大漢雄風威震全世界,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如此才不枉這穿越一世!
想到這裏,劉和迴頭看著田豐,目光熠熠:“黃金台上再建招賢館……有沒有搞頭?”